九宫祭 by红赝剧透:中庸——致中于和天下志诚(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5:10:59

}
中庸——致中于和天下志诚(上)
金海峰
一、以孝为本:祭礼篇
我们说《中庸》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前几集讲过,《中庸》是用抽象思维的方式,把儒家思想的内在核心理路揭示了出来。
(一)“中庸”的含义
在对什么是中庸的问题进行不断地佐证的过程中,在《中庸》这篇文章里又举了很多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我们知道,所谓中庸的“中”有两个含义,一者是内在的意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还有一个意思是中间、适度的意思,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庸有三个意思,一是用,所谓中庸就是用中;第二个意思是中不偏,庸不倚,是不偏不倚的意思;第三个意思庸有庸常、平常的意思,所谓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是也。合其而言,中庸就是致中和。
上一讲,我们举了鬼神的例子来证明中庸无所不在,又拿出了大舜的例子,因为舜本身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一节我们仍然是以周王朝几位开国先君的例子来证明什么是中庸。
周朝文武王的事例
“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攒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无忧者其唯文王乎?无忧者,在孔子这里边,认为文王是一个古代近于最无忧无虑的人,但是我们通过历史考核文王的一生,其实文王是一生忧愁。那为什么孔子又说文王是无忧呢?我们结合儒家经典中其他著作,就对这个问题能有一个很好的回答。孔子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而勇者不惧,实质上所谓的“无忧者其唯文王乎”,那就是极道文王之仁,因为仁者无忧,文王为什么无忧?他以王季为父,是以武王为子,父作之,而子述之。周文王姬昌在殷商的时候就被封为西伯,他实质上在他那个时期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但是他没有在他活着的时候举旗推翻殷商,实质上是发展自己领地内的经济,养育德行,使民心归周,他的这种志向实质上从他的父亲王季这儿就开始了。
大家知道,周王朝从公刘向下发展,一直到了文王的爷爷的时候,是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泰伯、二儿子虞仲、三儿子王季,古公亶父就是因为看到王季的儿子姬昌非常贤能,就有意要把诸侯这个位子、把自己这个宗族的领袖位子传给姬昌,泰伯和虞仲就看出了父亲的这个思想,本来泰伯是老大、虞仲是老二,两个人就都远遁了、都走了,然后让父亲把这个位子传给了老三,从此就传到了姬昌这里。所以姬昌实质上是在继承着爷爷和父亲的志向,他的这种志向又被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继承下来,到了姬发这块,周这一支实力也很强大,最后推翻了殷朝,建立了周的政权。
而文王是一个仁者,他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这一辈是使振作、始为之,而子这一辈是继承了他这个事业,实质上是几代人都向着一个目标在努力。到了武王这,“武王攒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太王就是指古公亶父,王季是文王的父亲,文王是他的父亲,而武王攒大王、王季、文王之绪,把这个志向一直保存下来,“壹戎衣而有天下”,披上战袍之后,就夺取了殷商的政权。所以人说有匹夫之勇,有天子之怒,天子一怒而天下惧,他穿上了戎衣就获得了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文王实质上把周的事业发扬光大了,到了他这一辈,穿上了战袍开始征战,获得了政权,但是实质上武王在夺取政权的时候,武王年龄已经很大,他夺了政权不到一年之内就逝去了,但是他的功绩却在历史上很好地被人们传颂保留了下来,所以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武王在晚年的时候才承受了这样的天命,才担起了建立周王朝的大任,壹戎衣得天下,但是周推翻了殷商政权之后,武王也就去世了。武王末受命之后,“周公承文武之德”,这又是一辈人,周公姬姓,姬旦是武王的弟,叫周公旦,周公承文武之德,他上承着周文王、周武王这种志向,“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实质上到了武王,夺了政权之后才成为天子,但是周公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孝的人,他在协助着武王推翻了殷商政权之后,他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那时候成王还很小,周公摄政,“周公承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实质上,古公亶父只是周这个部落中的一个部落首领,只有当周这一支推翻了殷商政权获得天下之后,武王才成为天子,但是周公继承了武王的这种遗志,他将古公亶父封为太王,王季也封为王,文王就更不殆言了,所以他把他的祖先几辈人都追封为王,所以“祀先公以天子之礼”,用天子之礼来祭祀他的祖先。实质上这是获得了功绩之后,要追忆祖先的一个形式,这在先秦时期,特别是在殷周时期,这种礼是很隆重的。在《诗经》中《颂》的那一部分,实质上就是专为这种礼所做的歌、做的乐,所谓的《颂》,是“美圣德之形容,以其成功”,来告诸祖先这么一个状态。“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这种礼由天子向下推,“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礼隆重,成为了天下的典范,往下再推及各个诸侯、大夫、士、庶人,全天下都遵循着这样的礼,实质上这就是礼仪天下,为天下示范,把这种礼一点一点地、由近及远地推及到社会上。
(二)祭礼
1.祭礼的具体方式
这种礼的具体方式是什么样呢?“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是葬以士,祭以大夫。”很有意思,如果父亲这一辈是大夫,而子这一辈是士,像孔子父亲去世的时候,他的父亲是周地的大夫,而那时候的孔子还没有功名,只是一个士。“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下葬的时候是要按死者的身份来使用葬礼的,是以大夫的这种礼来葬父亲,祭典的时候是以活着的人、以生存者的身份职位去祭奠,所以“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的时候,如果到了儿子这一辈做得更好,比父亲还好,父亲那一辈是士,到了儿子这一辈是大夫的时候,那要“葬以士,祭以大夫”,用士的礼节葬,用大夫的礼节去祭。实质上这个礼到这个时候就已经区别细分得非常具体了,这个文明的程度特别是从道德层面上这种礼仪的程度,就越来地越细化、越来地越具体,实质上也是标明着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期之丧”,一年的守丧的时候,是在大夫这个范围内,你要守一年,期者,一整年也。“三年之丧,达乎天子”,最后这种丧礼要是天子去世的时候,那要天下致丧三年,实质这个礼就很重了。而“父母之丧,无贵贱”,都是一样的,父母要是去世了,子女守孝要守三年,不管你的地位高贵或低微,只要是为父母守丧,那都是三年。
2.孔子门人对祭礼的看法和做法
当然,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像孔子的弟子宰我,宰我就是一个比较激进的年轻人,他就认为,“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实际春秋到了中晚期,已经是那种礼坏乐崩的状态,所以在宰我这块,他就认为,守三年之丧时间太长了,没有必要。然后孔子就问他,你父母要是去世了,你穿着好衣服、吃着美食,你心里边安吗?宰我就说我安,孔子说那就没有办法了,你安你就那么做吧。最后他感觉到这样的思想还是不对头,于是又对宰我说,人从出生的时候,三年就三岁之前是不离父母之怀的,三年之丧实质上是对父母那种养育之恩的一个起码回报,你长大了觉得你什么能耐都有了,你把这个事情就忘了,实际这是不好的。等到孔子去世的时候,孔子的那些弟子们都为孔子去守孝,诸弟子一般都守孝三年,唯独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子贡,为孔子守孝六年,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被传为佳话的美谈。
这个礼又从周王朝的礼制上做了进一步地分析,所以“期之丧,达乎大夫”,大夫得守一年,要是大夫去世了,那是得守一年的,它是指这个大夫所统治的那个领地里边的人,不是指他的晚辈或者是他的亲人,如果要是他的晚辈、他的子女的话,那要按照守父母之丧的方式守孝三年,天下通丧只是为天子守孝三年,而“父母之丧,那无贵贱”,都一样全是三年。这是对礼的一个解释。
3.祭礼的意义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是孝?孔子说,武王周公就是达孝,那是孝的榜样,因为他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所谓继人之志者,那是能够把父辈的理想传承发扬下去,孔子几次强调,“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也。”就是看你的理想、看你的言行,达孝者是善于继承父兄的志向,而且还能善述人之事者也,能够把自己祖先的那些光辉的事迹传承下来、传播出去、发扬光大,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创业期间那种艰辛,他们的那种感人事迹,这是善述人之事。怎么做才能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呢?那要通过祭祀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祭祀,在不同的时期都要有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国之大礼中的一礼就是祭礼。
4.如何执行祭礼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这一段文字因为和我们现实生活距离比较远,所以我们读起来不容易读懂。春秋实质上是以春带夏、以秋连冬,这个春秋其实讲的就是一年四季,实质上是讲年复一年,也是指人这一年中的活动,后来我们就用这个春秋来代表人的历史、人类的历史。我们一旦说到《史书》的时候,我们推的也就是《春秋》,据说孔子是据鲁史修《春秋》,将鲁国的历史定为《春秋》,实质上《春秋》就是代表着历史的发展,而且也正是因为我们古代这一部记录历史的著作叫《春秋》,所以我们也就把《春秋》著作中所记载的那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中“春秋”的这个名称就是依据于孔子所修的《春秋》而定的。
“春秋,修其祖庙”,是要把祖庙、祭祖的庙、太庙等等修缮一新、整理完备。“陈其宗器”,要把祭奠祖先的鼎、豆、簋这些祭祀之器陈列出来,拭去灰尘,都整刷一新。“设其裳衣”,裳衣者,衣裳也,现在我们颠倒过来叫了,衣者上衣,裳者下裳即裤子,设其裳衣,实质上是把已逝的祖先的裳衣再拿出来,陈列出来。“荐其时食,”春秋是一年四季,按四季时令,把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准备好。我们今天有的时候祭祖、上坟或者在一些庙里边祭祀的活动,也用一些食品,其实这都是传统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荐其时食,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准备去行宗庙之礼。
这种宗庙之礼,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祭礼,这种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的礼非常完备,礼的形式非常之多,国之大礼有祭礼、有军礼,我们现在有一些国宾礼,在平时的人生的道路上,有生礼、有冠礼、有婚礼,去世的时候有丧礼,下葬的时候有葬礼,后人对他的祭典还有祭礼,礼特别多。实际这种礼是人的文化的一种标志,礼能够使人更加文明,为什么礼能够使人更加文明,我们在下一讲将要结合着古礼和我们今天还存在的一些礼的形式,就这个问题做一个更加深入细致地剖析。
二、以孝为本:尽礼篇
在中国古代,祭礼、丧礼都是一些大礼,现在这方面的礼实质上是一种萎缩,但是我们现在也很好地保存了一种礼。
(一)国旗礼仪概述
比如说,我们每天当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升国旗的仪式,其实升国旗就是礼非常好的一种表示、一种体现,每天按照太阳升起的时间,国旗仪站队迈着非常整齐的步伐,很庄严、很威武,从天安门中出来,带着国旗走到天安门广场,然后伴着乐曲把国旗冉冉升起。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到北京来旅游观光、来办事的人,清晨的时候在那里边早早地等待着,看这种升国旗的仪式。国旗升起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都对祖国产生一种自豪感。如果就按那个事本身而言,不就是升国旗吗?如果没有这种庄严的礼仪跟着,我想有一个打更的老头早晨起来了,夹着旗到这就可以升起来了。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仪式,而且在升国旗的同时,要伴着奏国歌,升国旗的仪式是一种礼仪,奏国歌是乐,我们所说中华民族是礼乐之邦,其实到今天也仍然一直传承下来,不过是我们没有细分析,我们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习焉不察而已。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仪式,有了这种音乐的激发,才使得我们每天面对着朝阳,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而铸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因而也使得我们这个民族既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又是一个在新时代仍然焕发着青春、洋溢着朝气的民族,实质上这里边都有礼仪的作用。
(二)婚礼的实质
当然了,我们的古礼有很多在现实的生活中都被忘却了,有的都被丢失了,也有一些虽然在形式上保存下来,但是内容人们已经对它不是很理解了。比如说婚礼,大家每逢节假日都经常要参加婚礼,婚礼的仪式大家也都知道,新娘子在头一天就要梳洗打扮之后,然后要坐着花车,一般我们就会去看这家新娘子的车是什么型号、有多少辆,象征着婚礼场面是不是隆重,然后到婚礼的大厅,主持人按着那套程序把婚礼的过程很快地走一遍,然后大家就开始是吃饭。回来之后就讨论,这家孩子婚礼上的菜怎么好,那家孩子办婚礼的地方多么豪华,没有去考虑婚礼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实质上,婚礼是两姓人家,在周时是讲究同姓不通婚的,它是指两个血统走到一起,实质上是青年人成长之后,从脱离了父母的怀抱走向了独立生活,另外又组建了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新的细胞诞生的标志,从结婚那天起,夫妻之间就要担当起一份社会的责任。实质上婚礼进行曲一响起的时候,一对新人走向红地毯的时候,就意味着以后人生的路就要相互帮助,一起走好,实际就是意味着要牵着手白头偕老。婚礼就是用这种礼仪的形式,赋予了一对新人这样一种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中庸和礼的关系
所有礼的价值其实都在《礼记》中给阐发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我们的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就有三部强调礼,《周礼》《易礼》《礼记》。《周礼》是周王朝的国家制度,《易礼》是周这个社会时期人们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而《礼记》恰恰是对礼的哲学思想和它所赋有的意义一种揭示、一种阐发,而《中庸》恰恰就是《礼记》中的一篇,所以,它的主题思想也是在演绎着礼、解释着礼、说明着礼。在《十三经》之后,后来的学者认为儒家经典《十三经》很好,但是还有一部经典也很好,也应该加入进来,因此又有了《十四经》,而在《十三经》之外另加的又是一部礼,所谓的《大戴礼记》,因此,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经典对礼是极为重视的。
1.《中庸》对祭礼的解释及其价值
回过头来再说《中庸》关于在祭礼方面的价值所在。“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宗庙在祭祖的时候,始祖庙要在前边、要在中间,然后依次排列,排列的顺序是左为昭、右为穆,是左昭右穆,实质上对宗庙的祭祀就是要分出哪为长哪为幼、哪为先哪为后,从亲疏、从血缘关系角度上分出相互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种次序的问题,所以“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按照爵位排列,生这一辈要分出一个等级,什么是爵?在中国古代,贵族是分为多少个等级的,最高级的是天子,天子之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这五等你到底是公、还是侯、还是伯、还是子、还是男?要有一个顺序,要有一个分等,要有一个排列,之所以有这种爵位,实际上就是为了辨贵贱、别亲疏。像周公旦,因为在周王朝初创时期摄政,功劳特重,因而他是公,所以他分的是鲁地,鲁国这些诸侯就被称为公。齐最早在姜尚时也是公,到了公子小白就是齐侯。郑就是郑伯,那是不一样的。所以,用爵位的不同,实质上是表明功绩的大小和远近亲疏的等级之分。
“序事,所以辨贤也。”不同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人,看你是不是在这方面很有能力,有能力的人做有能力的事,没有能力的人就做差一点的事,劳心者就做脑力劳动,劳力者就做体力劳动,所以序事是用来辨贤与不肖的,是辨能与不能的。通过这些不同的事、不同工作的分配,来看出哪些人才能非常杰出、哪些人的能力又要差一些。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在这种大型的祭礼过程中,要让子弟们都来参与,旅者众也,以下为上,让这些子弟们在祭祀的时候要对上进行敬酒,敬老、敬前辈,实质上是给了这些子弟们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因而,这是一种逮及,能够涉及到晚辈的一个活动。所以“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燕者,燕绘;毛者,毛色。根据你的发色来排列等级,这是序齿,所谓齿者,年龄,老者可能头发就白了,中年的人头发就花白,年轻人是一头黑发。所以根据发色来序齿,怎么样尊长、怎么样爱幼,整个这些实质上都是一种礼的表现。
2.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文化的标志
综合起来,实际上礼是人在繁衍发展过程中,随着群体的不断的扩大而形成的,不同的等级、不同的亲疏关系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样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行为上的标志。通过这种礼,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非常明晰,什么样的人对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做,因为古圣先贤们也是通过这些社会生活,可能甚至也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行为他感觉到不舒服、感觉到不和谐、有矛盾,因而加以调整,最后理顺了这个关系,以后再这样去做就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固化为我们现在的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礼就像一种潜规则一样,有的时候它没有进入到我们学习的课程体现出来,但是你一旦做得不到,大家马上就有一个感觉,认为你不对。比如说一个年轻人和长辈在一起,有座位的时候,年轻人要是让长辈坐在这里,他在边上站着,大家就觉得非常舒服;如果他什么也没有去想,他先坐着而让一个老者站着,大家立刻就觉得这违背了礼。其实我们现代的教学体系里边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有体系的课程,在小学或者是在中学或者是在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日常生活礼仪课程,但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些知识就逐渐地进入到了我们的意识形态,成为我们行为的规范,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一种准则。
因而实际上礼也是一种文化的标志,我一再强调,实质上礼的本质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雄性雌性之间的交往没有什么约束,而人的两性结合由爱情到婚姻,应该有一个礼在这做一个标志的,而动物就没有,所以人类的这个行为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发乎于情是人的本性,而止乎于礼是文明的过程,是一种文明的标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礼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换言之,它也就是一种文化,因为文化使得人区别于动物了。
3.如何做好宗庙之礼
怎么样去做好宗庙之礼呢?“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达到这种程度就是孝之至也,什么是达孝?达孝就是要把祭礼办好,践其位,让死者的神位、神主之位放好,像这个人活着一样,又坐到他原来的位置上来了;像事生一样行礼,奏起他所喜爱的乐曲,奏乐是悦神,也是悦祖先;敬其所尊,他所敬者我们也要敬;爱其所亲,他所爱者我们也要爱;事死如事生,尽管我们的先人已经过世、已经死去,但是祭祀的时候,就当他还活着;事亡如事存,已经没有了,但是在祭祀的时候,我们还要当着他就存在。你要是能做到这一点,实质上这是孝的一个高度,所谓孝之至也,达到了孝的顶点。
4.古代重视祭礼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非常重视这种祭礼呢?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人类的发展过程幼儿时期是无助的,需要有人抚养,到老年的时候行动不便,也需要人赡养,那老年和儿童的区别在哪里呢?老年人虽然说从身体上衰弱了,但是他有经验,他在人生过程中有一生的经历,他能够对后人的生活有一个指导的作用,那在这个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怎么样能够当老的时候,还让壮年人、还让少年人仍然尊重敬爱呢?生的这一辈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说我这一辈去敬老,而且当亲人父母过世的时候,我祭奠他们就像他们存在一样,实质上给我的后代做了一个示范,而代代如此,这种敬老爱幼实质上就构成了一种社会和谐。怎么才能做好呢?那得“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当成这些人依然存在,我们去追忆我们亲人的音容笑貌,在一起想一想生前在他身边那些美好幸福的时刻,我们在一年四季中总能常提这个念头,这种祭典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我们能这样做,我们用我们的言行影响着我们的子女,那我们的子女也能这样做,一代一代,因为有了祭,因为有了这些礼,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少了,这种不同年龄段在一起的亲情关系就更为紧密、更为和谐了,所以礼的价值是在这。
那么我们祭祖的时候是“事死如事生”,死了是不是就是跟生一样,是不是死了之后还有感知?其实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就很豁达、很明智。当他的学生问他有没有鬼神的时候,他就说,“未能知人,焉能知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我们细分析,其实他是不信鬼神的,但是他强调“祭如在”,祭祀的时候我就当他还活着,我要是祭鬼神的时候,我就当鬼神存在,所以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予祭,如不在”,我要是不参与祭祀的话,那就当它不在了。实质上,他强调的也是祭祀的时候,要有一份纯净的心理。
5.治国如明礼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谛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这一句特别重要,郊社之礼,中国古代祭祀的时候要到郊外去举行,在南郊祭天,在北郊祭地,所以在北京的南边有天坛,北边有地坛,这就是在南边祭天、北边祭地,这是郊社之礼。这种礼是祭苍天、祭上帝的,祭异乎于人之上的一个更高的、高于人的一种力量,因而在中国古代很长期间,大家认为有这么一种力量存在。而“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是祭祖,实质上祭祖也是垂范后人。要是真的能够明白了郊社之礼和谛尝之义,谛尝之义是什么呢?所谓春秋之祭,一年四季都要祭,夏季叫谛,秋季叫尝,所谓谛尝实际上也是代表着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祭祀。谛尝之祭有两解,一种是指四季不同时期的祭法,它的名称不一样;还有一种解释说,谛尝之祭是一种礼数非常高、非常隆重的祭祀。实质上礼是指从高到低、由远及近,从祭天到祭祖,所有的这些礼你要是都明白的话,那就“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这些礼你都懂了,治国就像放在你的手掌上一样容易,就象你看你的手掌纹路那么清晰,治国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当然,治国不简单,治国要是想能治理得好,就要对这些礼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因此,我们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心地只是去发展经济,去获得经济效益,实质上是既养育我们身体,又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它是精神和物质的同步发展,其实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而这种文明的意义在《中庸》里边就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三、文武之道:问政篇
《中庸》这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非常鲜明,上一集我们讲的是怎么样进行祭祀,要“明乎郊社之礼、谛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治理国家就像放在我们手掌上那么容易,接下来就从祭礼这块转入到具体的治国方略了。
(一)为政在人
我们看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庐也。”鲁哀公向孔子问怎么为政,鲁哀公是在孔子删述的《春秋》里边记载的一个人,春秋十二公从隐公开始,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是《春秋·经》春秋十二公最后一公,和孔子是同时代人。
哀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周文王、周武王他们怎么样治理国家的,为政的这个范例都在档案中存着。方,木牍;策,竹简。实质上都是古书记载着,在这个古代的文献中都有记载,“其人存,则其政举”,你不是想问怎么样为政吗?实质上为政在人,政者,正也,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论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什么是政?“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为政在人,“政者,正也,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息者,休息也,停止,所以为政在人。其实“政”这个字也很有意思,一边是一个正字,另外一边是一个反文,实质上我们根据字词来推这个义,实质上是使政要文化,用一种文明的方式做成一种正确的事情,其实那就是政,我们现代的政治其实和它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政就是人类的一种行为,人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最容易让这种政、政事、政治发挥起它的效益。人在一起不是一种乌合之众,是要有制度规范的,是要有礼仪约束的,而这些制度和礼仪,那就是政,在人类社会中,就必须得有这个政。“地道敏树”,地的理是适合于树木生长的,它是养育万物,所以政就像树一样,树能够在大地上茂盛的生长,而政能在人的社会群体中得以发展。所以“夫政也者,蒲庐也。”蒲庐是芦苇,芦苇在水边上一年一年生长,它的生命力很强,它的繁殖也很快,铺的面积也很广。政实际上就像这芦草一样,只要你有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政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甚至有的时候为政就在于最高领导中一个意志和一种思想,一旦一个王朝更迭,这个战争结束之后,政治要是清明的话,百废待兴,百政待举,经过几年或者是十几年还是几十年的变化,社会就能够迅猛地发展起来。其实不光是古代,在我们的近现代历史上,这种事例比比皆是,一个政策失误,那一个民族的发展就要滞后,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想要在文化这个层面上做一个革新,按照词义上讲,实质上这个政是错误的;而我们的改革开放也就是这么一个政策思想,最后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迅猛地走了上来、赶了上来。所以其实为政在人,在中国这个土地上,为政在人的这个特点就更为明显。
(二)取人以身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政治要想清明,或者要想把为政做好,那要看人行不行。那我们的外在一个一个都是这样,什么样的人适合于为政,什么样的人不适合为政?那又进一步地进行分析。“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这个身不是身体,不是说一看你这个人体格好,就能为政,也不是说一看你长得漂亮,我们现在是选秀,为政不是选美,也不是选超级女生,也不是选帅哥,不是这么回事。这个身是指你的修养,也就是我们在《大学》中强调的,因为内修而达乎外用的那种东西,是因为格致诚正,内在的思想、意识、水平、知识都储备得很够了,而发乎于外的时候,言行举止都受社会的欢迎,那就是身修了。所以我常说,修身是一道门,这个门的里边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个门的外边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言行举止,甚至包括容色、态度,当然也包括他的行为,包括他怎么样处理事、怎么样待人、怎么样能够守信等等,有时他是一时一地的事,有的时候是长期行为所铸成的,就是你的这个人。所以取人以身,那这个身怎么能做好呢?我怎么才能达到这种修身的程度呢?我们说内修外用,那做得好,就能做到内圣而外王。
(三)修身以道
“取人以身,修身以道”。怎么样是修身的标志,合不合乎于道?什么是道?我们再往前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其实这个道也是真的能够符合一种善良的人性,是基于善良人性所发乎于自然的那些东西,是本于性、发乎情、合乎于理的那些东西。性是根,是它的本体,情是外显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者,情也。发而皆中节,中节者,理也。因此性、情、理你做得都好了,那就合于道了,这就是“取人以身,修身以道”。
(四)修道以仁
道是什么?接着讲,“修道以仁”。怎么样算合道?你把你那种仁爱的思想由自己的认同推及于社会,那就是合乎于道了,所以修道以仁。什么是仁?接着就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就是符合于人性的向外发展的东西,就是基于善良的本性推及至外的东西,仁是一种本体的精神,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爱意,让世界充满爱,仁是人的本性。从而再一次认证了人性善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在《中庸》的字面下边,还有着儒家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你一旦把这个内在的逻辑理路融会贯通了,你读《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对这个文字你就会欣然,得之于心,你就能融会贯通,你就觉得它说这些话,就是你的思想认识的一种表达。因此,二程和朱熹就曾经说过,读这些书,实际上就等于和圣贤们对话,其实孔子复生教育他弟子,也无非是这些话,我们现在通过这个文字了解了他内在的思想,实质上我们就是在和圣贤对话,我们就是承接着大成至圣先师以及他的弟子们、这些先贤后贤们的教诲。
所以,《中庸》的思想逻辑关系非常之缜密,先谈的是祭祀,如果你这个礼要是懂了,那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然后就谈治国,治国就是为政,怎么样为政才行?为政在人。什么样的人才行?取人以身。怎么样去看身?修身以道。什么样的道才行?修道以仁。一层一层地往下,环环紧扣,向内部剖析,其实这也是一种格物,是格事物之理,格其哲学之理,从为政一点一点地向内靠,最后落实到仁这里。
(五)何谓仁义
仁者,人也,仁是人的本质,那么从哪体现呢?亲亲为大。仁是一种爱,让世界充满爱,我就谁都爱,能行吗?那不行,那不是儒家所提倡的仁。儒家提倡的仁爱,是要从自己亲人开始的,墨家提倡的兼爱才是爱无差等的。儒家的爱是有等级的,亲亲为大,首先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慈母严父都是一种爱,“子不学,父之过”,这都是一种爱;兄友弟恭,夫唱妇随,这都是一种爱。所以,一定是从这开始,亲亲是最大的,要去亲你的亲人。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宜就是适合、适宜,不要把宜理解得非常的形而上,宜就是我们在生活过程中觉得这么做对,应该这样做,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谦虚一点那就和谐。百姓说的三人同行,小的受苦,你要是小的,你就得尊这些长辈,这就是宜,这样做好了就行。所以“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要尊重有贤能、有德行的人,是所谓的贤人,尊贤为大。
(六)亲亲尊贤则生礼
“亲亲之杀(sai),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这就非常到位了,亲亲之杀,大家看《中庸》这段文字里边这个字,其实就是现在的杀(sha),我们把它读成杀(sai),实质是等级的意思。最初有些朋友跟我一起探讨,学习《中庸》的时候对这个词不懂,问为什么念成杀(sai),为什么写成杀(sha),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是不知道它念成杀(sai)的时候,那亲亲之杀(sha)是什么意思?我当时跟这些朋友解释的时候,我当时也是灵机一动,说其实杀(sha)也是区分等级的意思。我们到商场去买东西,特别是到自由市场,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买方和卖方之间总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我们把往下讲价叫杀价,杀价就是降等。那亲亲之杀(sai),就是要把亲缘关系排列出等级来,尊贤也是一样,尊贤也是排列出等级来。那在亲亲和尊贤的过程中,我们要是把这些等级处理好了,实质上就是“礼所生也”,礼就是这么来的。礼作为一种文明的标志,礼作为一种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不是某一种高于人的更聪明的力量揭示告诉我们的,它也不是先虂嶆在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身边。
什么是亲亲之杀(sai)?夫妇结合了,然后生子,比如这孩子有四个五个六个,老大是嫡长子,父亲的志意、他的家业要由老大来传,老大传给长子长孙,那就一直是这个家族的正宗嫡系。长子传了,二子就不能继承这个家族的正业了,他就不是这个家业的正宗传人了;那么二子后边自己的孩子里边,长子继承他的家业,那是他这一支的正传;二子的二子又往外走,二子二子的二子再往后分。不从女性这个角度来讲,就从男性这个角度来分,越分越远,到了几辈之后,有些尽管是亲属关系,但是因为下边是一个几何基数增加的方式,那就分得很远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出五伏了,出五伏了那就走向社会了。可能交往的时候出得更远的时候找不着,寻根走不到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朋友,就成了同志,就成了社会上的人群。所以实质上这个爱要从最亲的这环开始,从父母、从兄弟姊妹这么样去分,这是中国社会按照血缘关系、按照这种嫡长制分析的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考虑,实质上这种社会分析导致了我们今天的人群,也就是这个社会。要是从我们的哲学这个角度去分析,《周易》里边就说过这个问题,礼就是从亲亲、尊贤这来的,也就是从仁、从义这来的。所以在中国文化领域里边,要从儒家文化思想上去分析,礼、仁、义都能找到它的根。人的根,根植于孝,再往下寻找,根植于人性本善。义的根,根植于悌,悌者从兄,尊贤,听老大的。孟子说“义之实,从兄是也”。就是听哥哥的,弟弟听哥哥的就是义;小的听老的、听大的,这就是义;尊贤就是义,所以它的根是悌。悌其实再往人性上去归拢,也是本于人性是善的,从这种人性善的本源出发,使人与其他的生命、其他的生物有所区别,那就是人的文化的过程,这种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一种礼,从道德层面上去体现就是一种礼,它的极致就上升为一种国家制度。
所以在《中庸》这一段文字非常之关键,我们一定要把它的内在理路认识清楚,“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sai),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怎么样去做,怎么样去从亲亲一直到为政,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理,你要做不好怎么办?这又从反的、从另一个角度加以一个说明。
(七)天赋人性的本质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你要是一介平民,你没有达到一定官位的时候,就没办法去治理国家,就没办法去行政,你也就没有那个条件去治国。“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要想获,就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修身要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你得知道人性,这样你才能做到修身,知道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修。“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就又从我们身边这种“造端乎夫妇”向上推,达乎天地了,思知人就先要知天,知天就是知天命、知天性、要知“道”,把这种天赋人性的本质问题认识清楚了,你就能知道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知道人性本善,那我们就可以按照善良的意愿去和人交往,我们的心是善的,我们也就不要猜测别人的心都是恶的。实质上知天然后才能知人,知道了人的本性才知道怎样去事亲,我们把事亲这个问题做好了,实际上我们就做到了知性,就是修身了。真是这样,修身的一个最切近的体现就是事亲,你事亲做好了,实际上就是齐家了,所以《中庸》里边的这段文字和《大学》里边的那段文字,虽然话语不同,思想都是一致的,修身、事亲,修身、齐家,这都是一个道理。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再修身,修身之后才能够获乎于上,才能够去治国,实际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大学》给我们的是从学习到明明德于天下,发展过程中这八个条目、不同的层面,它是用一种很概括的语言,为我们描述的一个理想的蓝图。而《中庸》是用基于人的本性,强调要从知天这个角度出发,从哲学的层面,以一种抽象思维结合着形象例证的方式,为我们讲解怎么样从改变自己的意识,一直到身修、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所以尽管文字不同,两者思想是一致的。
就《中庸》的思想,我们结合着文本下一集继续讲解。
四、文武之道:知行篇
在下位要想获乎上,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最后要达到知天。知天实质上是知天命、知天性,知道做人的最高准则是什么,所以下边的一段文字就这个问题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剖析。
(一)何谓“达道五”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达道五是什么?“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你要知道这个礼在哪里,这个礼的重点在哪里,要明白它的重点之所在,要把那个重点问题处理清楚了,那你就明乎于天下之达道。达道有五个方面,君臣,怎么样做领导,怎么样做下级,我们现在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父子,父子怎么处;夫妇,夫妇之间怎么处;昆弟,兄弟之间怎么处;朋友,之交怎么处理。实质上这里边是用人与人的关系两两相对去分析的,要是从概念这个层面上讲,君臣是“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和忠就是君臣之间的关系;父和子是父慈子孝;夫妇是夫唱妇随,男主外,女主内,分工不一样,相敬如宾;昆弟是兄友弟恭;朋友要取信。实质上是仁义礼智性等等这些观念、这些形而上的概念,也就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明白了这五个承诺,其实就理解了天下的达道。这五对关系里,处在中间这一对恰恰是夫妇,最高的体现是君臣,走向社会是朋友之交,其实源发处都是夫妇,你去细品,这里边也是很有名堂,从夫妇这块肇端发事,有夫妇才能有父子,然后才能有兄弟姊妹,才能有君臣,然后才能有社会上各种关系的人群。
(二)何谓“行之者三”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所以行之者三,智、仁、勇,要按智、仁、勇这个标准去处理这个关系。“所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真能达到智、仁、勇这个境界,那就是到了一个道德的最高境界。德者,得也,是得之于心,而施之于人。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德都是指一些好的品质、品德,这个品德光自己有,那仅是第一个程序,还要把这种品德推出去、推向社会,产生社会的效应,那才叫做有德。对于主体而言,它有一个好的品德,它施发出去了,那是德行,其他人受惠了,才认定了这个人叫有德。所以有德既从素质论,又从效果上去说。而智、仁、勇三者,就是天下之达德,这智、仁、勇要是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实质上那就是真善美都具足了。
(三)孔子对智、仁、勇的论述
孔子对智、仁、勇专有论述,孔子说“仁者不忧,而智者不惑,而勇者不惧。”智者不惑,那就是知真,什么都明白了,那是达到一个智的程度,不惑是智的程度。仁者无忧,因为仁者爱人,他自身感觉到他的精神上特别富有,他总是施与,这种施与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美,这从真就到了一个美的程度。勇者不惧,无所畏惧,自身具足。仁和勇合在一起,其实又是一种善的程度,善事者是最好的,善并不是懦弱,并不是一味地好,实质上它里边既有仁爱的一面,又有无惧的一面,那才是至善。所以智、仁、勇实际上也是一种真善美,这三种是天下之达德,怎么样能做到,所以“行之者一也”。怎么去做呢?做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事,只要把住一个方面把它做好,其实智仁勇这个达德你也修到了,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这个达道你也弄清了。
(四)如何达“知”
那我在成长过程中资质也不高,这些方面我能弄清吗?能弄清,都一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又说,“或生而知之”,有的人是生而知之,秉性聪明,天资就很好。“或学而知之”,有的不是生来就知的,是靠学才能知的,我们一般都是靠学才能知的,人称孔子是圣人,孔子自己说我是好学不厌,我也是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有些是困而知,我举一例,在其他几集中我也曾经说过。比如老百姓说的久病成良医,那就是困而知之,有的人他本身不是从事着医学这个专业,他对医疗的知识本来应该是外行,但是因为身体有病,总接触药物、总接触医生,没有办法,他为了让身体健康,他得了解一些药性,他得知道一些原理,就是因为自己这种困顿,最后达到了知的程度,久病成了良医,这就是困而知之。但是,不管是生知,还是学知,还是困知,就知这个问题,那都是一样的,真能达到致知的程度,一视同仁,虽然出发点不同,虽然起步的层次不一样,结果是一样的。这也会给我们一个充分的信心,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可能不是生而知之,但是我们学而知之;可能我们以前在学习这方面也不是很系统,但是为了解决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我困而知之。这都行,达到知的程度全都一样。
(五)如何达“行”
接下来还强调,“或安而行之”,知和行要统一,光知不行不谓真知,再说知了不行也没有用,学要致用。“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知只是一个自己内在的东西,而行才是由内及外的东西,我们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要靠行动来实现的,能不能成功呢?有些成功来得很自然,让人感觉到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它是稳稳当当的、非常安和地就走向了成功,有时是安而行之;有时候是利而行之,是因为我这么做有好处,我得这么做,是因为有利益驱使,当然这个利益不一定是经济上的利益,我在成长的过程应该这样做,这是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有的时候就处在这么一个境地了,不这么做不行,虽然不想这么做,虽然这么做并不是很顺手、很适合于我的特长、或者适合于我的个性,但是感觉到就得这么做,是强勉着这样做,这是或勉强而行之。但是,及其成功一也,不管是安行,还是利行,还是勉强而行,就成功这一个目标而言,或者就成功这一个标准而言,那都是一样,达到了成功就都一样。孙悟空去西天取经,就它的性质来讲,他一个跟头云就到西天,陪着唐僧那就不一样了,那要走十万八千里的路程,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种磨难要经历十几年的风霜雨雪,最后获得真经,要从成功这个角度来讲,那都是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这都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成功是一个唯一的标准。
这一段文字给我们后人一个非常好的警醒,有人是天资聪颖,先天的条件就很好,他的成功是生知安行;差一点的普通人是学知利行;而我们条件不够好、天资又没有别人高,那我们困知勉行。但是,不管怎么样,成功都一样,幸福的人生其实是都一样的。所以后学中有很多人在自己谈论自己成功体会的时候,就说我不是生知安行,我也不是学知利行,我不过是困知勉行而已。其实他对我们也是一种勉励,真能做到困知勉行,其实也能成功。
(六)孔子对知、仁、勇的细致解释
所以,孔子对前边三者之达德又进入了一个更为细致的解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则近乎勇。而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天下国家本同一理,想治国家,就要明白怎么样去治人,这个治人不是收拾谁,而是治理民众,治理一个小的团体;你要想治理一个小的团体,就应该知道怎么样去修身;你要是想要去从修身上下手,就要知道怎么样才能达到知、仁、勇的达德。知、仁、勇的要求太高了,我能达到吗?我能达到一个智慧的程度吗?达不到不要紧,孔子说了,“好学近乎知”,你努力学习就是了,你比别人笨一点,但是你比别人勤奋,勤能补拙,所以你好学不厌,就能近乎于知。
1.孔子谈学习和知的关系
实质上孔子的主体思想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层面,那就是强调学习,在《论语》的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强调要好学,汲取知识谓之学,消化知识谓之“習”,运用知识谓之“習”,所以“習”有温习、复习、实习、见习诸多义。学而时习之,时者,我们一般很随便地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把它解释成时时,学到的知识要时时地进行温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做教师的其实就是能够在固有的知识里边,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中,再能阐发中新意,这就可以为师,其实就是这样。有的时候我们解释学而时习之的时是及时的意思,学了知识及时地付诸于实践,这也很重要,学以致用,孔子强调的是学习型的人生、学习型的社会,起始就要学,终生还要学,学习型的人生。孔子是十五有志于学,到五十岁的时候还晚而习《易》,还在学习,而且能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周易》那个书卷,穿着竹卷的绳都几次断了,经常地翻,可见为学之勤。
2.孔子谈力行和仁的关系
所以“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你真的实实在在地去做,那其实也是一种仁的表现。当然这又有一个哲学的内在理路在里边,如果说孔子要不认定人性本善,要是性是恶的,你力行那不就是作恶了吗?但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前定的条件是执而不论,当成一个公理,当成一个前定的条件,放在那没说。所以强调着力行,只要是力行就近乎于仁,多做,靠行动出效果,那就相当于仁。多为社会做贡献,实质上也是让自己这种爱发挥出去,所以力行是近乎于仁。大家看,这种仁并不是单纯地就是一个好心,那是要做出来的。
而且对仁这块,孔子有一个限定,“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人不仅是对好人的爱,还要对坏人给予打击,要爱憎分明,你要对坏人也爱,实质上对好人就是一种损害,那实际上你就是不仁,仁也有一个上下高低之分的,在前几集我们强调了,妇人之仁有的时候就会坏事。所以孔子先强调的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要光是好人,而不去学习,那是有问题的,实际上这个人是很迂腐的、很愚笨的,有的时候就容易作出蠢事来。
3.孔子谈知耻和勇的关系
“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什么是勇?你以为勇就是敢于当街拔剑、来者不拒、胆大妄为吗?不是。勇在中国古代和敢是分开的,勇是一种内在的承担的精神,知耻就近乎勇,你知道做什么事情可为可不为,有些事情做出来是可耻的,你要能知道这些道理,那也是近乎勇。我什么事皝嶍了,皝嶍了我敢于承认,那就是勇。古代的士和君子强调的“行己有耻”,知道什么事情该有为,什么事情该不为,这也就近乎勇。
知耻是近乎勇的,老子也强调这个问题,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和敢是分开的,敢是胆大妄为,什么事情我都敢干,你要是敢,那就可能被杀;你要是敢于承认我不敢、我不行、我不能,其实这就是一种勇,这是一种勇气,这也是我们现在说的勇敢。我们现在社会生活中说胆大叫勇,那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勇是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勇于知道我哪些事情做错了,我知道什么事情是光荣的,什么事情是可耻的,我们有一个荣辱观,其实这就是一个勇。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你敢于说不,这也是一种勇,敢于说我不能、我不行、我不会,这也是一种勇,谦虚其实都是一种勇,知耻近乎勇。
所以在这里边,什么是知,什么是仁,什么是勇,不仅从概念上给我们推展到一个达德的层面,还从怎么样能够到这个层面,给了我们一个下手的地方。所以孔子强调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七)知道知仁勇的现实意义
你要知道这三者,知、仁、勇,那你就知道从哪下手了,“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道怎么去修身了,这是自明而诚,自诚而正的过程,因为格致达到诚正,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才可以去修身;因为学习改变了观念,观念转化成了行为,我们才知道怎么样去修身。所以“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因为内修和外用,这个治人不一定就是说我从这个角度上去有意识治什么东西,因为你身修了你就身正是范,别人向你学习,你用你的修养、用你的身体力行,就作为世人的一个榜样了,这实际上也就使得明知。“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你能够以你的身体力行作为世人的榜样,你言为天下则,而行为天下范,你做好了影响了你周遭的人,使得你周遭的人都跟着你一起做得很好,实质上就是齐家。家庭是一个优秀的家庭,到了单位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在你所管理的范围是一个优秀的部门,那都是齐家。在学校做学生,哪怕你在班里边不是班长,因为你的言行举止处处都出现着你的修养,同学们就尊重你,有什么事情,可能你说的话就要比那个名义上的干部说的话还要管用,这就是齐家。你把这个范畴再向下推,推而广之,那你就能够治国,你才能够平天下。这是随着你在修身的基础上,你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所达成的一种社会效果。
当然了,要走到这一步那是相当不容易,所以我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定为格致、诚正、修齐,而治国平天下这块不是我考虑的。我有一年去深圳,我就跟朋友开玩笑,我说当年邓小平同志在这画了一个圈,这一座新兴的城市就出来了,我在这块甩开膀子画几个圈,也没有什么效应,就是这样的。你得影响到哪,你才能治国平天下,但是真的想明明德于天下,真的想治国,真的想齐家,那得从修身开始,而修身得要从明善开始,要明理。我们给大家解释《大学》,给大家阐释《中庸》,其实一个主要的目的也是想在相互学习过程中,了解儒家文化这种内在的礼仪之所在。
五、治国修身:九经篇
(一)为天下国家之九经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要想治理好天下国家有九条大的原则,就像人的经络一样,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是修身,修身是本乎于自身的,这个我们前面解释得很多,这里就不解释了。
“尊贤”,贤有两方面,一者是以德也,一者是以能也,要尊重那些有德行、有能力的人,修身之外要尊贤,这也是想治理好国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选贤与能。
“亲亲也”,治国是亲亲吗?我们现在说治国要亲亲,那就是有问题了,但是我们要记住,《中庸》一书形成是在春秋末战国初,实际上这个时候周天子是以家天下,我们这个社会的形成是天下国家本同一理的,它是因为家治,最后到来的国治,因而实质上治国那就要亲亲。诸侯都是周天子的亲戚,功臣分封下来的,诸侯下边的大夫,也是这些诸侯的亲戚,向下不断地分,所以要是想治好国,亲亲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说不能任人唯亲,在中国古代,任人那还真得唯亲,当然了不能说一味地就是亲,那不行,要亲其亲,那是亲亲也。
“敬大臣也”,其实大臣也是亲,这些大臣一般都是皇族、贵族、王公大臣,有的时候他是执政者的叔伯辈的人,有的和他有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同时又在政府部门任要职。这里边强调敬大臣,是要对国之重臣一定要尊重。
“体群臣也”,这个群臣是相对于这些国老 重臣而言的,是属于众多的丞下群臣,一定要对群臣的工作和努力加以体任和体谅。“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要体群臣也。“子庶民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去对待百姓,其实君王的心思和胸怀就是怎么能够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如同父母爱护子女一样,得有那样的情感和心怀,才能是为天下国家,所以“子庶民也”是九经之一。
“来百工也”,因为你的政策好、你的条件宽松,那巫医百工之人、各行各业就都很欣赏,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都到你这来,这样你的国家就强盛,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状元,行行都有优秀的人才不断地出现,那你各方面的发展就很好了,所以一定要制定良好的政策,来百工。其实我们今天也是这样,我们搞经济特区,实行一些优惠政策,目的也是来百工,我们不仅从人这个角度来百工,我们还把世界上一些优秀的企业吸纳进来,这也是来百工,这是国事发展繁荣强盛的一个体现,这也是治国之道。
“柔远人也”,要怀柔远人,尽管它地处偏远,但是也能不断地感受到天朝的皇恩,这样你的国家才稳定。所谓邦畿千里,唯民所止,有民众在那,那才是你的子民,有民众,那民众还得民心朝向,那才是你的子民。柔远人在今天其实也有特别突出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在制定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我们对台湾的政策,其实要是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讲,都是属于柔远人的范畴,你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实质上对治理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
“怀诸侯也”,在当时这是指作为天子、作为王朝,一定要对诸侯施恩,心中总要有着这些人。你一旦是做到了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而怀诸侯,那你这个国家、这个天下从行政角度来讲,那才能治理得好,实质上这里对怎么样为政又进行了一个细目的分解。
(二)对九经的剖析
光说这九条大经还不够,还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剖析。“修身则道立”,因为修身以道,以道修身,所以你身真的修了,道就凸显出来,它就从形而上的层面转化成我们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修身则道立,而尊贤则不惑”。贤者有德有能,你有什么问题不解的时候,贤者能够帮助你解决,所以尊贤等于好学、等于求知、等于知的一个方面,你尊贤就是借助于外脑,你解决不了的问题,贤能帮你解决,所以尊贤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你真的能以亲唯亲,那诸父昆弟不怨,为什么叫诸父?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家天下的一个分流过程,爷爷有几个儿子,你自己的父亲叫父,你父亲的哥哥叫伯父,你父亲的弟弟是叔父、季父等等,伯、仲、叔、季就是这样排的,都是你父亲那一辈的,所以叫诸父。昆弟也是这样,兄弟有自己这一辈的兄弟,一个父亲下边的几个儿子之间是亲兄弟,叔叔那边的孩子是堂兄堂弟,所以这是昆弟。你要是亲亲,真能做到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其实也是这样,你真的能够敬大臣了,那大臣也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你,有什么问题他能帮助你处理,你也不惑,眩原意是指眼花,灯一照眼睛花了,实质上也引申为心中困惑,大臣是重臣,无论是从知识、经验还是威望,那都是国之栋梁,所以你敬大臣等于有了一个很强大的政治靠山,所以这样也不惑、不眩。
“体群臣则士能报礼重”,你真能用一种以敬的方式来事臣,那群臣就努力地工作,实质上等于对你的一种礼报,是以礼的方式对你的回报,所以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你要是真的以天下百姓的生活状态为己忧,先天下之忧而忧,那大家就一起努力。我们今天不就是这样吗?一旦国家政策好,人人都很努力,这就是百姓劝,劝者,劝勉,努力。
“来百工则财用足”,各方面、各行各业的在你这都工作得很好,那就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经济上就繁荣了,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在中国古代,得民心,得仁者,得天下,你真是怀柔远人,那这些民众就都向你靠拢,所以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你能安定诸侯,既有恩的一面又有威的一面,诸侯能够和你心志统一,那就天下相畏,你这个国家就安定,就没有人敢犯上作乱。因为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农、工商,是一级带一级,所以凡为国家天下者,得从这些根本的地方、从这些大的地方抓起,这是主要的问题,这是经。这个经又和纬相对称,经者,纵线也;纬者,横丝也;南北为经,南北方向的发展叫经,东西方向的发展叫纬,而经一般是指很重要的方式和渠道,所以这里边强调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就得从这几个角度去做好。
(三)非礼勿动即修身
“齐(zhai)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修身则道立,那怎么修身呢?要齐(zhai)明盛服,非礼不动,以礼来节制,那就是做到修身了。什么是齐(zhai)?斋写成了个齐,实质上就是在祭祀的时候,要斋戒、要整齐,要考虑哪些东西还没有置办齐全,哪些事情还没有准备得完备,这就是齐。明者,要内外一心,要沐浴、穿新衣,要干干净净。“盛服”是指隆重的礼服,斋戒的时候不能随便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这是对于斋戒而言。实际上也体现着你一个修身的过程,是体现着你对祭的虔敬程度,你真的做到了敬,这就是修身的一个体现。“非礼不动”,所有的行为都符合于礼,这很不容易,发乎情,止乎礼。有些事情是我们的性情所要做的,比如说爱情,我常举《诗经》那个例子,君子对淑女的追求,那爱情的心思是很炽热的,想到寤寐思服的程度,早晨晚上醒了睡了都去想,辗转反侧,在床上直门劲地折腾。那情很盛,但是尽管情盛也要节之以礼,不以礼节之,不为也,所以非礼勿动。
在《论语》中,颜回就向孔子问过非礼勿动的问题。颜回请老师给他讲这个礼,老师给他讲是克己复礼,然后颜回说请问其目,你给我细解一下什么意思。孔子就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言、听、视其实都可以合到动里边,一言统之是非礼勿动,散为细节就是视听言动。所以非礼勿动 就是在修身。
(四)如何劝各种人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去谗远色”,让那些进谗言的小人离远远的,要把他剔除;远色,远离女色,不要总为女色所困扰,能做到这一点。贱货而贵德,不要总以财务为重,同时还要重德行,你能这么做就可以做到劝贤了,勉励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怎么样推举贤人呢?要去谗远色,贱货贵德,这就是劝贤。“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怎么样能够劝亲亲?怎么样才能让亲人感觉到亲?尊其位,让他有一个好的位置;重其禄,让他有一个丰厚的收入;同其好恶,他的喜好也是我们的喜好,他厌恶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厌恶的东西,志趣相投,这样就能做到亲亲。当然了,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亲亲,那常常是容易出事的,这有一个特定的环境,那是在家天下的时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怎么勉励大臣?不是说我到年节去看一看他,见了面跟他说话很客气,就表示出一副尊重的态度,那就是劝大臣;既然是大臣,就要委以重任,官盛而任使,得让他有权力,他能说了算,这才是对大臣的态度。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尽己之谓忠,言而承诺、履约之谓信,既忠又信,然后用人不巧使唤人,要给好的报酬,这样才能劝士,才能体群臣。
“时使而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怎么样勉励百姓、子庶民?时使是按照时令安排他们应该干的工作,到春天就是耕种,到秋天就是收获,不违农时;不能在春天该种地的时候把他抽调下来,让他去干别的事,那地就荒了,这样不行。时使而薄敛,薄敛是收税的时候,施予的多,取得的少,这就是勉励百工、劝百姓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今天作为一个农业的大国,已经把农业税都取消了,这在历史上是从古至今首创,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使薄敛劝百姓”的例证,这不是薄敛而是废敛了,没有税。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每天去考核,每个月去评定,给的薪水和报酬能够和他所付出劳动相称,这就是勉励百工的方式。像我们今天,你干重要的职位就要拿高薪,相互之间是要相称的,这就是要日省月试,每天要考核、有积分卡,每个月要有业绩、 效绩评定,这就是月试,然后按月发工资,这就是既禀称事。既禀者就是资薪、就是工资;能称事,能和他的职位相称,这样就能勉励各行各业的百工。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善于送往而迎来,能够勉励善人,能够同情那些弱势群体,这就能够柔远人,能够使四方归之。“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有的诸侯国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就要消亡了,有的可能就萎缩了,那你怎么样怀诸侯?能够让它继绝世,不要让它绝后,能够帮助他;举废国,这个诸侯国将要被废弃了,怎么样让它复兴起来,真心真意地去帮诸侯,这实际上也是天子之施。所以“继绝世,举废国,治乱而持危,朝聘以时”,按时能够让这些人还听命于天子,实际这就是怀诸侯。
(五)九经归于诚
所以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那这一是什么呢?我们想一想,我们怎么样去修身,要非礼不动;我们怎么样去劝贤,要贱货而贵德;我们怎么样去劝亲亲,要尊其位、重其禄;怎么样才能劝大臣,要真委以重任;怎么样才能使士忠信,要重禄;怎么样能够劝百姓,要时使薄敛;怎么样能够劝百工,要既禀称事、日省月试;怎么样能够怀远人,要嘉善而矜不能;怎么样能够怀诸侯,要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你给我进贡的东西少一点没有什么,但是我给你赏赐的东西要多,厚往而薄来,这样才能怀诸侯。所以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有这么多非常重要的方面,我靠什么能够把这些方面能统一起来呢?我怎么样才能运用着一个原则就能把这九个方面都能做好呢?这就推出了《中庸》思想中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诚,实质上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一是什么呢?就是“诚”。
关于对诚的解释,我们在下一讲里边继续学习。
六、治国修身:诚之篇
为什么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我们把这个“一”定为诚呢?
(一)为什么九经归于诚
其实你要是仔细地研读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的话,就会发现,诚是儒家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实质上在古本《大学》中,强调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致也,就是从诚意开始的,那里边实际上强调的本就是诚。我在讲儒家成功学的时候,我说成功有五个因素,不管做什么事情,想要成功都必须具备这五个因素,哪五个因素呢?简单一点地说,你做一件事情要想成功,你得有一个起点;然后你得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终点,还未曾实现的终点,所以叫目标;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你要设计出一条道路,这就是道;然后你得有从起点奔向目标的心境,这就是积极的心态,这就是气;而目标就是志,这四个条件都俱足了之后,就剩一个条件,你得去做,那就是行。现在目标我们把它定为志,心态我们把它定为气,方式、方法、道路我们把它定为道,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行动我们把它定为行,那起点是什么呢?用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去梳理的话,这个起点就是诚。从诚这块开始,再有志、再有气、再有道、再有行,儒家文化的成功理论五个要素就俱足了。因此儒家成功学里边,强调的就是诚、志、气、道、行,而诚是本,为什么说诚是本?其实从现在开始,整个《中庸》后边的过程谈论的全是诚的问题,我们继续再梳理文本。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袷,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怎么获乎上?“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得信乎朋友,那怎么能信乎朋友呢?“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而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这一段非常重要,“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我们现在也在说,做什么事情你都要事先有一个心理准备,这个事情才能办好,如果说这都是突如其来的事情,那么你就容易把这件事情皝嶍,所以凡事一定要有一个豫,豫是一个准备的过程。凡事豫则立,立是成功,不豫就容易失败。“言前定则不袷”,想要说话的时候,事先要有一个思想,先想一想这话怎么说,想好了才说,话就说得很流畅,这就是言前定则不袷。袷是绊倒、很困难、出现问题、阻碍,这里边主要指说话不流畅,实际说话不流畅就代表着思想还没想得通,思想、思路还不清晰,所以在言之前要想清。“事前定则不困”,做一个什么事,在之前要考虑考虑,就不会困惑,其实也还是在强调“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行前定则不疚”,疚是惭愧、悔恨,做什么事情别做后悔的事,要想不做后悔的事,那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要经过一番思量,想好这个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能做还是不能做,想好了就做,就不会惭愧,就不会后悔、悔恨,就不用吃后悔药,所以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道非常之重要,人生之路怎么去选择,你要是选好了这个道,你做起来那就不会出现最后无路可走的状态,穷是一种困窘,是一种路走到头了的状态。
现在我们百姓生活层面中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小伙子大学本科毕业也好,研究生毕业也好,一定要选择一条好的职业、好的人生道路,你人生道路一旦选得好,哪怕是阶段过程中有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是坚持不懈地顺着这条路去走,你的人生就会越走越光明,前面的道路就越走越开阔。有的人特别是现在我们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一头就扎进就业市场里边,不去考虑自己适合于做什么,不去考虑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只要有一份工作我就去做,最后做的是自己不想做的,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最后做了一段时间,自己兴趣都做没了,又脱离这个行业,这一段时间基本上就属于荒废了。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时候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这是由古及今产生的一个联想。这些事情考虑好了,具体怎么下手呢?这一段文字讲得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实质上是给了我们一条很好的下手的思路。
(二)如何“获乎上”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句话前面就说了,想要证明,你得有你的位置,你在下位,不获乎上,你就没有条件让你的理想得以实现,安民、治国、平天下,你做不到,你得获乎上,你这个地位得改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你到了那个位置才能做这事,但是你怎么才能到那个位置呢?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边,又不是封建的王朝,生下来了之后是皇帝的长子那就立为太子,然后就继承皇位成了皇帝了,那不是命使之然也,是后天努力的结果。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这是一个科层制的转变过程。
那你在下位怎么能获乎上呢?《中庸》里边强调,“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你要是想让你的上级赏识你,你要想在你的同志之中得到提升,你首先得取信于你的朋友,大家都认为你好,你才能够获乎上,你的上级才能赏识你,一到民主评定的时候,你是满票、你是全优,那有机会不提你提谁啊?大家要是推选的话,不推你推谁啊?所以这就是获乎上有道,道在于信乎朋友,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
那我怎么能够信乎朋友呢?我经常请周围这些朋友打打麻将,不断地给大家买点礼品,时常地和大家喝点酒,这就是信乎朋友吗?这也是,但不是本质,这么做反而还容易出事,我们说的酒肉朋友、江湖朋友,不都是从这来的吗?那怎么样才能信乎朋友呢?《中庸》里边强调,“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你要真的想取信于朋友,再往近拉,你要孝顺父母,你对亲人要好。这个人对他爹都不孝,能交他吗?所以不顺乎亲,就不信乎朋友,信乎朋友有道,是不顺乎亲,就不能信乎朋友。那是得从对父母的孝顺开始,那有的人生性就愚昧,性格就是倔强,儿童时期就很驴性,他不顺乎亲,特别是当这个亲也不是很有学问、很有修养、很有见识地去培养子女的时候,那经常家庭就出现矛盾了。
那怎么才能顺乎亲呢?得懂事,得明白道理。“顺乎亲也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你得有一个热诚的心境,按照天地人伦的正道去对待自己的亲人,我爹不好,那我就对我爹不好;我爹要是揍我,那我就打爹骂娘,那就要出事了。看一看大舜,大舜就是有小罚则受,对我要是小惩罚,我就受了,有大罚则逃,殃及生命的时候我就逃。所以执两而用中,非常之好,尽管是后娘,尽管他的弟弟很傲,尽管他的父亲是一个瞎子,而且还不是很明事理,但他都能尽孝,这就很好。所以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如果身要是不诚,那就不能顺乎情。
(三)诚身之道
那怎么才能够让身诚呢?这个诚源自于哪里呢?诚是什么样的意思呢?我们接着再往下分析,“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得先明白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你把这些事理都明白了之后,你就能够让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种健康、正确、积极的方面,那实质上就是诚意,那实质上就是正心。所以诚意正心需要格物致知,需要学习,需要学懂、学会、学透。所以明乎善是诚身的前提,诚乎身是顺亲的前提,顺亲是取信于朋友的前提,而取信于朋友才是获乎上的前提,就是这么一个逻辑关系。
(四)何谓诚
这就导到诚这里来了,那什么是诚?《中庸》接着说,“诚者,天之道也”。诚是天道,天就有好生之德,上天有好生之德,天道就是发育万物,天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诚的第一个概念、第一种解释就是实,就是要实在。诚从词义上是从哪来的呢?这个带言字旁的诚,它的本字是成功的成,而那个成功的成是相对于生而言的,它是指那个粮食作物由生的时候变得成熟,是成实,那么它的第一个义是实在、充实的意思。“诚者,天之道也。”要是真的把我们的人性本善的那一面挖掘出来,那人道就合于天了,那人之诚也就合于天之诚,那是一种真正的诚。所以,它的第二个意思又指人性的纯诚,在天是一种实在,在人是一种意念、心理,这样的一种纯诚,是内在情感的一种积蓄。所谓诚于中者,等它发散出来了 ,那就是行于外了,所以在这里边我们释诚的时候,又不能单纯把诚释为实,说诚就是实、诚实,诚还是一种什么呢?还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心境,得对什么东西热衷,我得有这么一种意念,我得有这样一种愿望,这才是诚。所谓的心诚则灵,得从内在的情感上去追求,我愿意这样做,那才是诚,我这种愿望是发乎于内心的,那才是诚。
再往上一靠,我们才能理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一也是就诚,是我得有这样一个态度,我要诚意、正心,我因为有一个诚正的心态,真的想把国家治好,真的想与人为善,所以在处理方方面面的时候,我才能用这一个原则贯彻始终。你的诚于中,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那就是行于外,你的这种热诚,你的这种真实的心态,你的那种诚恳,就由内及外、表里如一地发散出来了,这才是诚。
那怎么才能做到诚?想要做到诚有两种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人是天生聪颖,这种人是什么情况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和诚之是什么区别呢?诚是固有的实在,诚之是达到诚的这个过程,我不能生来就诚,但是我可以向诚去努力,这就是诚之。所以诚者是天之道,而诚之者才是人之道。
(五)圣人之诚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句话很关键,一定要和上边那个诚有一个区分。上边所说的诚者天之道,那是世界固有的诚,而这里边提到的诚者不勉而中,这个诚是圣人之诚,就是我说的先天素质很好、天性纯诚,这种人的诚,那真是让我们羡慕,他是什么程度呢?他是不勉而中,不用去那么积极地努力,正好就符合于那个纯诚了,是不思而得,命也好,不是这么想,就有收获,所有的东西都自然而然地,是从容中道,非常地从容、非常地闲适,不是什么事情积极努力,很紧张地去追,但是也能合乎于道,这样的人是圣人。
圣人有没有?那不好说,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情境,是存而不论,在这里边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孔子一旦谈及到人的秉性的时候,他总是这样强调,他说有的人是生而知之,有的是学而知之,有的是困而知之,那生而知之有没有?是存,有一种可能,但是他不论,他说自己若圣于仁,则吾岂敢?我不敢说我是圣人,我也不是生而知之,我不过是为知不厌、诲人不倦而已。他把那种作为一种可能,先放在那,当做一种存在的可能,先指定在那里边,然后是在这个基础上说下一层。说真的有一种圣人,他的诚就能和天诚合二为一,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是圣人。
(六)诚之者,人之道
而诚之者,我们一般怎么样才能达到诚呢?诚之者,人之道。我们怎么样去走好求诚的人道呢?就一个办法,叫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你要抓住了一个善就不放,要按照这种善的意愿一以贯之地去做,就能做到诚了,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选择了善之后,就牢牢地抓住它,就千万不要放弃,一以贯之地去身体力行,其实那样也就是诚了。
那么怎么做呢?后边又给了一些细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广泛地学习。审问之,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要认认真真地去问,一定把它问明白。慎思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和思结合起来,学到的东西要用内在的自己原有的知识调动起来,把它消化吸收,把它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像我们读书、读《大学》,读到张口成颂的程度,但是这还不到位,还要把它的思想融会贯通地想明白,所以学还要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思的时候一定要缜密,让自己的思想在那种形而上的空间里边,在那个抽象思维的世界里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仔细地推敲,那是慎思。明辨之,其实也是格物,要分清哪些是属于哪一类的,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哲学不就强调这个问题吗?等到学、问、思、辨都做到了之后,还有一点,笃行之,要非常踏实地去实行、去做。能够达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求诚的一个非常好的路,这就是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七)求诚应该达到的程度
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要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我错的是没学,学的我没有会,我就不放弃。“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我要么不问,要问的话,不问它个明白,我就不放弃。“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我要么就是不想,只要是我想,我就要把它想透彻,没有心得,我不放弃。“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不然的话,我是不对这个事情进行分析的,要分析我就分析明白。“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只要是想做,我就一定把它做得踏实。
达到什么程度呢?“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我不是笨吗?你一遍能做到的,那么我就做它一百遍;你要是十遍就能做到的,我就做它一千遍。我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我用不断地量的积累达到一个质的改变。“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假如真的能做到这样的话,虽愚必明,虽然你天性愚钝,也会变得很聪明;虽柔必强,虽然你生性柔弱,也一定会变得刚强坚毅。
学习能够改变气质,学习能够攺变人生,怎么样做到诚,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