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第42集:为公知正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22:33:25

编者的话:

 

“吴法天五岳散人微博约斗”,“赵丽华吴法天骂战”……曾经受到尊敬的公共知识分子群体近来屡屡爆出不那么光彩的新闻,“公知”这个词也带上了调侃的贬义色彩。

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喧闹的噪音并非公共知识分子的本义。“公知”究竟是怎样的人?其演进历史如何?须具备怎样的素养?本期一五一十周刊,让我们“为公知正名”。

媒体人郭宇宽在《坚守“完整的良知”,抗拒“成魔的螺旋”》一文中,反对大众对“卢美美事件”的解读,认为面对这种来势汹汹的偏狭的正义感,知识分子应该“努力去平衡过激的社会情绪”,“让社会多一些平和中正”。专栏作家杜婷的《谁是知识分子?》溯源“知识分子”的由来,指出西方语境中“具有公共关怀和批判意识,且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显然是知识分子的一大特质”,而在极权统治的政体下,中国知识分子很难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很难被称为知识分子。

历史学者余英时的《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客观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地位的历史演进,包括士大夫观念的死亡,1949年后的完全政治边缘化以及主动的文化边缘化现象。此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已是无需讨论的问题了”。学者许纪霖的《知识分子死亡了吗?》关注近二十年来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注重“知识分子公共性的重建”,并指出“当他对公共问题发言时,应该从知识的良知和理性出发,作出自己的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理性是知识分子最基本的东西。

放眼其他国家地区,“公知”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台湾作家张铁志的《台湾社会转型中的知识分子》一文介绍了知识分子在台湾社会转型中的新角色以及解严后“公知”的衰落,他认为“对知识分子最大的考验,还是维持知识的自主与尊严,去抵抗权力的压迫或者诱惑,建立一个独立丰盈的公共领域”,给当下转型中国提供了参考。历史学者金雁在《东欧、俄罗斯的面包时代》中介绍了东欧、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在“面包时代”中的选择,“一个民族要有少数知识分子必须承担起‘圣徒’的责任”。

最后,大陆“公知”们对自我的价值体现和定位是怎样的呢?

学者徐贲的《公民知识分子的选择》为崔卫平女士叫好,他认为“有公民担当”,践行自我主张的才是我们应该期待的知识分子。作家许知远在《时代的稻草人》一文中,剖析了自我的焦躁乏力,承认“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不满,都可能让知识分子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在越来越激进的社会情绪中”,对知识分子“一定存在着某种更高的价值,超越党派、利益团体,你要为这种价值与准则而呐喊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