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雄最好听的十首歌: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 / 醉罢君山 / 第70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09:46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长篇连载)共124页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5-19 11:21  
  (铁血时代-238)
  
  崔杼大权在握,他另立齐灵公的儿子杵臼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景公。崔杼自己担任国相,庆封为左师(副国相),然后召集文武百官,在太师庙里对新政权誓忠,誓言是这样说的:“如果不亲附崔氏与庆氏,上帝将对其惩罚。”
  晏子也参加这场效忠闹剧,他偷偷把誓言改成:“如果我不效忠于忠君爱国之人,那么上帝将会惩罚。”晏子显然比较滑头,也很智慧。一个国家需要有晏子这样的大事不糊涂的智者,也需有人刚正不阿之士。
  当时太史负责纪录国家所发生的大事,对于崔杼杀害齐庄公这件事,太史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
  崔杼一看很生气,不行,得改个写法。
  太史坚持己见,历史真相,岂能因为因为权力的威逼而篡改呢?他以无以伦比的勇气傲然拒绝当权者的威胁,以生命捍卫自己的信念。
  崔杼没有赵盾的胸怀,当年晋灵公之死,晋国太史董狐认为赵盾是背后的主谋,他记下“赵盾弑其君”,但赵盾自己背上了恶名,并没有加害于董狐,可是崔杼是个权力论者,他相信自己握有生杀大权,足以使太使收回弑君的纪录,但他失败了,齐太史宁可选择死,也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太史被杀死了,崔杼唤来他的弟弟,责令修改历史档案,但太史的弟弟一样勇敢地选择死亡,紧接着是第二个弟弟,也是一身傲骨,拒绝当权者以权力掩盖历史真相,同样付出生命的代价。
  太史的第三个弟弟做好牺牲的准备,就象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所说的,“以良心反抗暴力”。太史一家四个兄弟,以刀笔对抗强权与暴力,力量是如此之微弱,然而精神是如此之强大,以致于杀人的崔杼慌了手脚,只能收起滴血的屠刀。这不仅是良心的胜利,也是春秋时代自由思想的胜利,倘若放之于后世专制时代,一百个的太史,恐怕也难逃一死,这也是笔者推崇春秋精神之原因。
  不怕死的还大有人在,另外一名史官南史氏听到太史兄弟被杀的消息后,抱着竹简跑了过来,准备继续以死抗争,只到他听说崔杼绝望地释放太史的第三个弟弟后,才回去了。
  用三条生命来捍卫史书的区区一句话,值得吗?
  这不仅仅是捍卫一句话,而是捍卫一种信念,捍卫一种权利,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就象孟子所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没有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之文明谈何伟大呢?
  
  齐庄公虽然因自己的荒唐而丢了性命,但不可否认他在位期间的成就。策划晋国的栾盈之乱,出兵攻打晋国,在齐桓公之后,齐国又一次以强硬的姿态出现在中原的政治舞台上,所以齐国人在给他盖棺定论时,也用了“庄公”这个美谥,而不是“灵”或“历”的恶谥,这也是对其政治功绩的肯定。
  崔杼的政变,为晋国人清除了一个最强硬的对手。晋平公利用齐国爆发内乱的机会,再下盟主令,纠集十二个诸侯国军队,渡过泮水,直逼齐国。
  面对晋国人的强大攻势,精于权谋的崔杼只有选择投降。他向晋平公赠送了一批奴隶,以及齐国太庙内的祭器、乐器;又重重贿赂了晋军的三军六大将领和高官政要。得人钱财,予人消灾,晋平公同意与齐国媾和,齐国又屈服于晋国,齐国谋求霸业之路,又一次宣告夭折。
  齐顷公、齐灵公、齐庄公三代君主,一次次地向晋国的霸权发起挑战,但一次次地以失败而告终。晋国仍然牢牢地维持其北方霸主的地位。
  经过了晋楚八十年争霸,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晋楚两强雄霸天下的格局,面临越来越多的变数。齐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崛起,而南方的吴国更是一匹黑马,脱颖而出,令楚国防不胜防。楚国的战略也出现重大的调整,其战略重心逐渐从北移向东,致力于对付吴国无休止的攻伐。
  让我们将目光从北方转移到东南,看看后起之秀吴国与老牌霸主楚国的精采对决。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5-21 09:22  
  (铁血时代-239)
  
  八、吴楚争战
  
  自从公元584年,晋国政府以巫臣之计,扶植吴国对抗楚国,此后,吴国的发展速度堪称惊人,频频侵扰楚国的东部,很快便成为楚国最重要的对手。
  十四年后(公元前570年,楚共王二十一年,吴王寿梦十六年),楚国决定发动征吴之战,希望经此一役,铲除心腹之患。
  楚国首相子重亲自出马,大举进击吴国。
  这是吴、楚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为了这次作战,楚国作了精心的准备,参战的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堪称精锐之师。楚军在子重的率领下,深入吴国,攻克鸠兹(安徽芜湖东)、衡山(浙江吴兴南),势如破竹。眼看胜利在望时,子重却犯下个严重的错误,他误以为吴军已经不堪一击了,吴都指日可下,他有点得意忘形,认为不必兴师动众了,自己率着大部队返回楚国,提前准备庆功宴了,而把攻克吴国首都的任务将给了邓廖。
  邓廖是楚国军界的后起之秀,他率一支人数为三千三百人的精锐部队,包括三百名战车士兵以及三千名步兵,进攻吴国都城。显然楚国人并不把吴国人放在眼里,但轻敌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吴国虽然在武器装备、战术水平等方面不是楚国的对手,但战场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关键在于战机的把握。
  屡战屡败后,吴王寿梦领教了楚军战斗力的强大,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凭借此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与楚军周旋,寻找楚军的破绽。
  战机终于出现了。邓廖年轻气盛,一路长驱直入,在没有援军侧应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吴王寿梦故意且战且退,将邓廖兵团引入埋伏圈中。正当邓廖趾高气扬时,吴军主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喊声震天,楚兵团陷入重围!
  这一战,楚军大败,三千三百人的部队,只有三百八十人侥幸生还,其余将近三千人不是战死,便是被吴军俘虏,连楚国军界新星邓廖也兵败被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邓廖兵败之时,先前回国的子重已经在楚国太庙举行盛大的伐吴庆功活动,庆功会开了三天。岂料突然快马来报:邓廖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而且吴国人并不善罢甘休,易守为攻,攻入楚国,在楚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夺取了驾邑,驾邑是属于上等的城邑,一个重镇。
  庆功会刚开完,邓廖兵败、驾邑被夺的消息陆续传来,楚国人将愤怒发泄到子重身上,舆论的矛头都对准这位楚国令尹,子重深感羞愧,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竟然郁郁而死。
  
  此时正是晋悼公雄霸中原的时代,楚国在北面艰难与晋国抗衡,无力继续发动对吴国的征伐。到了公元前561年,一代雄主吴王寿梦去世,他是吴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的二十五年里,吴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其余三子分别是余祭、余眛、季扎。其中季扎最为贤能,在吴王寿梦生前,打算把王位传给季扎,但季扎坚决推让,最后由长子诸樊继任为太子。诸樊想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坚持要把王位让给季扎,季扎索性抛弃家室,到乡下去种田了。这件事,可以看出,当中原诸国不断出现兄弟相残的政变时,蛮夷的吴国却还保持着纯朴的传统。
  老子有这么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如果把这些话与老子生活的年代相对照,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礼义文化越发达的中原国家,政治阴谋越多,反倒象秦、楚、吴这样有着浓厚蛮夷色彩的国家,政治上相对稳定得多,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深思。
  
  在吴王寿梦去世后的第二年,楚共王也去世,其子楚康王继位。
  以中原的文化传统,当一个国家君主去世时,一般是不对其发动战争的。但是吴国就是个蛮夷之邦,哪里管得了这些礼仪呢,在吴王诸樊看来,这正是出兵伐楚的大好时机。
  吴国大军出动,直杀向楚国,此举震怒了楚国人。
  自从楚国强大以来,都是它欺负别人,哪轮到别人欺负到头上来呢?楚国政府马上任命名将养由基作为前锋大将迎战吴军,司马子庚率大部队随后跟进。
  养由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名射手,不仅在箭术上超神入化,而且在统军作战上,也有一套本领。他对子庚说:“吴国人乘楚国国丧时发兵前来,是认为我们在此非常时期,一定无法集结兵力迎战,正好可以利用敌军轻敌冒进的思想,您将军队分为三批,埋伏在险要之地,我负责引诱敌军进入埋伏圈。”
  楚军作好军事部署,养由基率前锋部队迎战吴军,假装不敌后撤,吴军不知是计,冒险追击,结果在庸浦遭到楚军伏兵的截杀,伤亡惨重,吴军将领公子党被楚军所俘虏。
  此后,吴、楚两国的战争进入拉锯状态。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5-24 11:40  
  (铁血时代-240)
  
  庸浦之战第二年(公元前559年),楚国顺利完成政权交接后,国内政局稳定,令尹子囊亲率大军屯于东部棠邑,向吴国发动报复性的进攻。
  吴国人在上一年刚遭到惨败,对强大的楚军有畏惧之心,便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与楚军周旋。子囊见楚军不能占到便宜,就打算撤军回国,在他眼中,吴国人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在撤军途中,楚国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戒备。
  可是子囊又低估了吴国人的战斗力了。
  战场上的形势是瞬息万变,只要有一点点疏忽,都可以葬送胜利的果实。吴国的军队以顽强著称,尤其擅长防守反击战术,随时准备抓住楚国人任何一个小小的漏洞,来创造反败为胜的奇迹。
  楚军撤到皋舟一带,这个地方地形复杂,道路狭窄难行。吴军在不知不觉中,急行军赶在楚国人前,抵达皋舟,并设下伏兵,在楚军经过时,突然发起袭击,将楚军拦腰截为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救。楚军一片混乱,子囊拼命抵抗,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但此时楚军已经伤亡惨重,楚军将领公子宜谷被吴军俘虏。
  皋舟之役与上年的庸浦之战,楚军犯下吴军曾犯下的错误,轻敌是致败的根本,虽然这是常识,可是人性的弱点,使得这个常识在战场上经常被遗忘了。
  楚军的这一次失败,使令尹子囊异常羞愧,他与前任子重一样,无法忍受亲征的失败,最后郁郁而终。
  在临死前,子囊告诫司马子庚:“一定要在郢都筑城。”
  自从楚国迁都到郢之后,由于国力十分强大,而且疆域辽阔,所以楚国的首都并没有强大的城防,可是子囊经过这一次败绩,他察觉到吴国对楚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了,说不定哪一定吴国的军队就杀到郢都城了,所以他语重心长地留下遗言,一定要在郢都城构建强大的城防工程。
  
  由于吴楚两国在相互较量中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新的战争,两国停战的时间大约有十年。
  在这一段时间里,楚国开始发展水上力量,水师开始在中国历史舞台出现了。
  楚国大力发展水师,乃是吸取进攻吴国失败的经验教训,吴国境内水网密布,这使得楚国陆上部队在发动地上攻势时,行动经常会受到地形限制,吴楚两国“共饮长江水”,如果从江面发动进攻,楚军可以顺流而下,直接进攻吴国本土,这将是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
  战争刺激军事技术的发展,经过数年的努力,楚国的水上兵团已经初具规模。
  公元前549年,楚国出动水师部队,沿江向吴国发动进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所纪载的第一次水战,是中国军事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不过这次水上进攻,没有取得成功,显然,如何使用水师进行战争,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继续发展其战术,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楚国水师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但吴国人仍然吃惊不小,在吴国上游的长江沿岸诸国,基本上都归附于楚国,这使得楚国的舟师可以随时长驱直入进攻吴国本土,这将使吴国在战略上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吴国政府决心策反长江沿岸的一些国家,首先是舒鸠国。在吴国人的拉拢下,舒鸠国背叛楚国。转而投附吴国。楚康王当即亲率大军征伐,大军压境,舒鸠国内大为恐慌,其国君发表声明,说绝没有背叛楚国这回事,楚康王这才带兵撤走。
  然而舒鸠国只是虚予应付楚康王而已,在吴国的支持下,楚军撤走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48年),舒鸠国终于公然背叛楚国了。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5-25 18:24            根据我的计划,伍子胥还是要晚一点才出来。春秋前期的线索比较简单,后面的错综复杂,包括齐国的复兴、楚国的衰败、吴国的称霸、晋国的内战、越国的崛起,中间还有小诸侯国的一些重要变革,堪称凌乱,所以还得细细缕清

-
作者:醉罢君山 提交日期:2010-05-26 10:53  
  (铁血时代-241)
  
  楚国对舒鸠国的背叛早有心理准备,新上任的令尹子木马上派遣大军东进,兵分两路,杀入舒鸠国。
  吴国也不甘示弱,援军随后出动,增援舒鸠国。
  舒鸠国只是一个小国,国防力量并不强,这场战争成为吴国与楚国的又一次对决。当子木得知吴军进入舒鸠国后,急忙命令左翼兵团继续向舒鸠国的都城挺进,右翼兵团则稍稍后退,以防备吴军与舒鸠军队联合夹击。
  吴国兵团十分凶悍,趁楚军右翼兵团后退之机,大胆渗透到楚军左、右兵团的中间地带,切断了两大主力的联系,如此一来,楚军的右翼兵团处境十分危险。
  楚军的右翼兵团有五名将领,分别是子彊、子捷、子骈、子孟、息桓,他们试图与总司令子木所在的左翼部队取得联系,但是吴军的大胆穿插战术,使得他们与司令部的联系中断了七天之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前线将领的果断与智慧了。
  右翼兵团将领子彊对其他几位将领说:“现在我们与左翼失去了联系,这样等下去,时间拖久了,对我们很不利,到时部队疲弱不堪,一旦吴军发动进攻,我们都得成为俘虏,不如主动出击,速战速决。我先率私人军队前去引诱吴军,你们把精锐部队集中起来,摆好阵势,如果我旗开得胜,你们就出击,如果我吃了败仗,你们就相机行事吧。现在只能拼一下了,或许还有胜利的希望,不然我们全都得成为俘虏。”
  春秋时代,将领们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就是自己的家兵,其他四位将领一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试一试了,于是把私人武装都交给了子彊。
  子彊带领这支私人武装,对吴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吴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从山下逃到山上,到了山上后一看,原来楚国的这支军队人数并不多,于是又重新旗鼓,杀下山去。子彊假装不敌,一路撤退,吴军一路猛追,冷不防楚国其他四位将领已经率精锐部队等候多时矣,从四面八方杀出来,吴军陷入埋伏圈,被打得大败而逃。
  这两个军事强国似乎都经常使用伏击战术,由此也可以看出春秋时代随着战事的发展,军事谋略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吴军遭到重创后,元气大伤,不得已退出舒鸠国。
  如此一来,舒鸠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楚军左、右翼两大兵团终于会师于舒鸠都城之下,舒鸠国最终被楚国所灭。
  
  吴国企图策反舒鸠国以遏制楚国的计划破产了。
  吴王诸樊不甘心失败,四个月后,他亲自带兵进攻楚国。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吴国作为东南蛮夷,其崛起就象当初的楚国一样,虎虎有生气,以楚国之强,连晋国都小心翼翼避免与其开战,但吴国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是硬碰硬,对着干,有一种不把楚国打趴下不死心的气概。
  吴军兵临楚国的巢邑,巢邑守将牛臣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对部下说:“吴王勇敢,但过于轻敌,如果我们打开城门,他一定会杀进城来,我乘机用箭射他,必定能致其于死地。只要吴王一死,我们的边疆就可以暂时获得安定了。”于是楚军打开城门,果然吴王诸樊冒冒失失地杀进城内,而牛臣躲在矮墙后放冷箭,他的箭术十分好,一箭洞穿吴王的胸膛,诸樊当即倒地身亡。
  吴王诸樊一死,其部将不敢恋战,扛着国君的尸体,杀出城去,然后败回国内,诸樊的弟弟余祭继任吴王。
  这一战对吴国来说,真是刻骨铭心之痛,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吴国没有对楚国发动新的进攻了。
  
  虽然楚国在吴楚战争中,暂时获得优势,但吴国已经成为楚国的劲敌,楚国横扫南方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晋国的中原的优势地位也受到严重的削弱,特别是齐国的重新崛起,是对晋国霸主地位的强有力的挑战。
  从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奠定的晋楚两强争霸的格局,到公元前546年时,已经持续了八十多年的时间,这两大超级强国,打了热战打冷战,打到最后时发现,潜在的敌人突然多了起来了,这意味着晋楚争霸也进入到尾声阶段。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在外交也发生重大的变化,从一味屈从霸主,开始走向独立自主,国家主义与和平思潮成为时代的两大潮流。郑国与宋国成两大思潮的代表国家,郑国开始主动、灵活的独立外交策略,敢于对大国说不;而宋国则致力于促成国际和平,并且成为弭兵运动的先驱。
  我们先来看看郑国反对霸权的斗争。
  
  (下一节《第三条道路:郑国反霸权之路》)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70.html

来自春秋战国时代的成语 有以春秋战国为题材的RPG游戏吗? 有没有以春秋战国为题材的单机游戏? 月下独酌以什么为主线 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以时间为主线的)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 以《淘金时代》为背景的网络游戏,是啥? 仙剑李逍遥为主线的版本 有什么和春秋战国时代有关的RPG游戏啊? 哪里可以找到有关春秋战国时代的大量史料???? 春秋战国的春秋时代为什么叫春秋啊 有没有以我国的春秋战国为题材的单机游戏啊?很想玩一下国粹的 清代的《》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作者是(),小说以()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3,调查分析ERP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常见懂得问题,讨论如何理解”以企业建摸和项目管理为主线”这句话 找一篇日本散文,是以蒲公英为主线的 魏蜀吴三国争雄,虽然魏晋统一天下,却为何在叙事时以”蜀”为主线? 魏蜀吴三国争雄,虽然最后魏晋统一天下,却为何以蜀为主线 你们有认为日本动漫大多以暴力矛盾为主线,且崇拜短兵相接吗? 春秋战国史 何为“铁血” 赞扬或评价春秋战国时代的英雄诗句!急求!多谢了! 张家界市区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哪个诸侯国?或者还是蛮夷荒芜的地区? 红楼梦以哪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哪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八——猜春秋战国人名二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