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的剑也叫西洋剑吗:【 中國繪畫之近代名傢名作篇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32:42


【 中國繪畫之近代名傢名作篇 】【3】

齐白石特别重视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为了画好对象,如画虾,他常常买回喂养,仔细琢磨,不分昼夜。他曾数次把虾养在水塘、玻璃缸,仔细观察它们各种生活情态,尤其游动时,足、爪、须、身的动姿,规律以及成群游动时,虾行动的顺序,上下左右关系。虾在齐白石的生活中真是达到“不知我之为虾,还是虾之为我”的状态。这种忘我的创作精神使他笔下的虾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他用淡墨画身,浓墨画眼、须、爪,虾虽多,但绝无雷同,每只虾、每群虾又符合自然规律,把自然之美上升到艺术之美,从而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

萱花   蒲华 1903年纸本设色   24.5cmx 38cm   上海博物藏

蒲华的写意花卉,不似青藤那样挥洒激昂,而是在写意中蕴含着一种文人的高洁闲适,恬淡无争,也是他人生经历的体现和艺术追求的外化。这幅《萱花》是他偶见女画家马湘兰作品后,用己意再创造的新作。萱花用色已非自然之色,而是画家艺术加工的理想之色。

水仙、牡丹、菊花、紫藤、荷花等是陈半丁常画的花卉,即使在这样的小品里,也呈现着勃勃的生机和古拙的韵味。那朵朵开放的秋菊,在浓淡枝叶的掩映之中,以傲然的姿态冷对着无情的秋风。这就是荒郊野外的秋菊。这里的构图是平实的,但运转着变化;这里的笔墨是含蓄的,但透射着精练。这里的题跋之书法、压角之古印与菊的一族对应呼唤,表现着整体的格调,张扬着金石刀味,在黑白对抗的感觉中洋溢着敦实古茂,传播着田原之趣。

依样   吴昌硕 1921年纸本设色   150.2cmx60.8cm   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的绘画极富生活气息,各种菜蔬果品如竹笋、青菜,葫芦、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皆能入画,使观者倍感亲切。《依样》是”依样画葫芦”之简称,表明画家在实际对葫芦写生时,不变其法。其实画家在作画时,并非如此,只是借题发挥而已。葫芦用鹅黄色没骨画法,颜色艳丽明快,在墨色厚重的大片叶子的衬托下,形成对比,画面十分鲜亮。整幅画中以淡墨枯笔将藤蔓肆意缠绕,使整个画面气韵生动,墨趣横生。

鹰   金城 纸本设色   160cmx42.5c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金城(1878一1926),原名绍城,字巩北,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省吴兴人。曾留学英国铿司大学学习法律。1910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著作有《藕庐诗草》、《楼论画》。金城临古功深,对传统绘画有独特的爱好,初学戴熙的精细笔法,后又接近陆廉夫画风,他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有古意。《鹰》就是一幅古味很重的作品。一雄鹰居高临下,寻找着目标,其身形从头到脚都有一种警惕感,尤其双眼更是炯炯有神。高崖之下潺潺流水点出环境的优美,山涧、峭壁用浓墨勾廓,淡墨分出阴阳向背,四周再点缀各色杂草,草的运笔与鹰的羽毛迥异,以衬出鹰之雄姿勃勃。

玉兰黄鹂   于非音 1956年纸本设色   102.5cmx 76cm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上是一枝斜偃摇电的白玉兰花,花枝上一只光鲜亮丽的黄鹂抬头上看,上方左角一只振羽回环的黄鹂与它呼应。花枝迎风摆动,每朵花瓣都随风吹拂而微微摇动,似乎在与嬉闹的黄鹂应合。在蓝底上的白玉兰隐秀温润,黄鸸的颜色更显活泼,把早春景色装拇得秀美灵动。画面右下角的题款为“仓庚耀羽.玉树临风”八个字,点出画家文雅安逸的意趣。整幅画面色彩艳丽富贵,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构图安排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是一幅精心巧制的工笔花鸟画佳作。




八十年代第一春    黄幻吾 1981年纸本设色  103cmx 43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八十年代第一春》创作年代是在“文革”严冬过后,祖国大地回春,适逢“改革开放”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年头。这些,从画面的题材和款识都能看得出来。若就画的本身,作者是充满着激情在画这张画的。满树桃花,姹紫嫣红,十分绚丽。画面自上而下插下一树枝,弧度如弓,花间如箭射出双鸟,直向云天,仿佛要向远方的天空与大地传报喜讯。典型的岭南画派笔法、墨法、色法、构图法, 观后给人欢欣鼓舞之感。

白牡丹     郑乃光 1980年 纸本设色  126cmx70cm   中国美术研究院藏

郑乃光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他曾精研过宋代花鸟的传统技法,并强调学习自然。这幅工笔淡彩《白牡丹》是其工整细致画风的代表作品。图中的牡丹青梗条发,叶茂花盛,洁白的花头在淡绿的花叶衬托下更显娇妍。花瓣边缘各种变换的曲线,勾勒出花瓣的翻卷正侧,花的层次、方向以及偃仰起伏的区别和不同。叶子茂密,参差纷披,叶筋的挺健,叶尖的活脱,长势的正反向背皆栩栩如生,颇富生趣。牡丹丛后的假山设色浓重,与淡雅的牡丹形成显著的对比,使全画气势、气骨、气韵皆为不凡。

白鹰    孙其峰 1978年纸本设色  68cmx 45cm   中国美术馆藏
《白鹰》是一幅影响很大,极富创意的花鸟画作品。画家在画面黑白灰的处理和布局上颇具匠心,他巧妙地利用白鹰的浅色和山石的深色相对比,突现描绘的主体,同时用枝叶等物像”挤”出白鹰的外形,形成疏密节奏的变化,强化了视觉冲击力。山石用笔及其走向与白鹰俯视的姿态相互呼应,更突出了鹰的威武凶猛、英姿勃发,从而使整幅画作生机盎然、耐人寻味。

报春图  田世光 1992年纸本设色   68cm x 68cm   家属藏

田世光(1916—1999),号公炜,北京市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后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学习、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田世光的《报春图》是在生宣纸上画工笔花鸟,别有一番韵味。图中绽放的花儿,呜叫的鸟儿,象征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画家采用传统的构图形式,花鸟造型严谨准确,画面设色讲究,虽是红花绿叶,但画家巧妙地避开了绚红搭绿、尖跳刺目的甜俗之气,在叶中加入墨色,使画面色调沉稳,不流于媚俗。这是画家晚年的绘画风格,笔墨随意,格调高雅,意境深远。

冰魂劲骨  于希宁1993年纸本设色   68cm x 68cm   自藏

梅花开放于严寒未退的初春时节,不畏寒冷,迎风斗雪,独领风骚,最早把馨香和美艳奉献给世界。《冰魂劲骨》章法奇俏,意境超脱,梅干用笔苍劲、奔放,挥洒自如,体现出了不同寻常的风骨品性。梅花以曙红意笔点出,花之向背聚散,色之浓淡深浅,相互衬托,层次井然有序。画家借物抒情,寓物于情,以纵横雄健、畅达奔放之气势表现了在冰天雪地的梅花倔强、坚贞、高洁的傲然之气。

苍兰   陆抑非1954年纸本设色     82cm x 37cm   常熟市博物馆藏

此幅作品是陆抑非中年时期的佳作, 虽工笔重彩但仍然富于秀丽文儒的气息。画中生动自然的穿插、精致而灵动的线条、艳丽而高雅的色彩、法度严密又不失性情的造型,后人评为“清绝秀巧,生意盎然·,十分恰当。陆抑非以善花鸟名世,在山水画上也很有造诣,画中墨石因构图需要而塑造,不仅稳定了画面,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朝晖    光元鲲 1974年纸本设色  113cmx 51cm   家属藏

光元鲲(1905—1974),原名光德需,安徽省桐城人。1927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曾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光元鲲的花鸟画繁中见趣,挥洒自如,具有浓郁、温和、淳雅的笔墨韵味,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气息。《朝晖》取早晨太阳照耀下的芙蓉,姹紫嫣红,枝叶扶疏,迎接着新的一天到来,芙蓉丛下几只小鸡在欢快嬉戏,天真可爱。图中芙蓉施以浓淡适宜的色彩,绽开的花朵和欲放的蓓蕾,疏落有致,花瓣晕彩,不求艳丽,却新颖别致,力显精神。小鸡追逐,觅食游戏,动态迥异,无意中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朝艳     张桂铭 1994年纸本设色  132cmX 67cm   私人藏
张桂铭,1939年生,浙江省绍兴市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桂铭的《朝艳》吸取了西方现代派的某些因素,尤其现代派思想对他有所启迪,使他在自己作品的经营中服从一种新的审美要求,把装饰中的某些要素化解到彩墨的美妙构成中。画中牵牛花有开有合,绝无雷同,高低错落看似无序,却通过藤蔓的恣意缠绕达到一种统一和有序。这是画家高妙之处,也是他突破原有创作模式、树立个性的成功之处。图中牵牛花花开鲜艳,钙慰囊镀够娌恢劣诠诳帐瑁鼓蠢盏奶俾鹱帕岛推矫婀钩勺饔茫谰吒鲂缘南执窕救挥谥缴稀?br />

晨光    郭味蕖 1962年纸本设色  135.2cmx 96.5cm   家属藏

郭味渠作品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画作意境开阔,格调清新,笔力劲健。画技熔铸古今自创新意,开创了工笔和写意画法相结合,泼墨与重彩相结合的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为花鸟画的推陈出新开拓了道路。在《晨光》这幅画中,表现的是历代画家很少涉及的一种植物——剑麻。画家以洒脱自由的小写意笔法写其枝叶, 以劲挺圆润的工笔线条勾画疏朗错落的花序,设色清雅,墨色对比强烈。整幅作品充分表现出剑麻的隐逸清高和傲霜凌秋的风骨。

苏葆桢(1916一1990),江苏省宿迁县人。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曾任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是一幅在1974年全国美展期间倍受人们赞誉,也是苏葆桢先生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用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既能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又能巧妙地将中国美术文化中的那种抒情寓意的内涵与所描绘的画面反映出的时代节奏相结合,这便是《川西三月》最引人入胜的优秀之处。在油菜花金黄的季节里,忙碌飞舞的蜂群,好像生怕错过这美妙的初春时节而不辞辛劳,翠竹随春风轻曳摆动与养蜂安置稳当的蜂箱动静相呼应,似乎可以听见蜜蜂振动翅羽的嗡嗡的声音,画面传达出画家对劳动的辛勤与幸福的赞颂。在苏葆桢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花鸟画艺术追求中,画家已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川西三月》正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绘画特征。

春风蛱蝶图  俞致贞 刘力上 1987年纸本设色   92cmx62.5cm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俞致贞多年临摹宋元名家真迹,洛心工笔花鸟画创作。她经常外出写生、旅游、种植花草,朝夕观察揣摩,因此对于动植物天然生态,以及所绘花鸟的形态、动势乃至神采洞察于胸,作品以真实细腻见长。《春风蛱蝶图》描绘春风徐徐,牡丹盛开,蛱蝶嬉戏于枝头的景致。画中山石兀立,花团锦簇,有两只蛱蝶,翩翩飞舞于花朵之上,追逐逗乐,显得轻盈可爱。图中蛱蝶、花朵美丽动人,与真实境况毫无二致,其观察之细致,刻画之入微,令人赞绝。

春归   杨德衡 1983年绢本没色   136cm x 79cm   自藏
  
杨德衡,1939年生于丹东市,祖籍辽宁凤城。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辽宁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德衡的花鸟画创作数十年来以鹤为主要描绘对象。作为一名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画家,为了观察鹤的生活习性,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以鹤为友,坚持写生不止,创作了大量以鹤为题材的国画。在他的笔下,把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物的鹤的灵性表现得出神入化,妙趣天成。在《春归》图中,作者着力表现群鹤在空中飞舞的生动优美的姿态,以大地回春,鹤归家乡,寓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春色满园    王庆升 1986年 纸本设色  66cmx66cm   自藏

此图以传统的工笔手法描绘花团锦簇、枝叶繁茂的故宫御花园听见之景。牡丹花、叶被玉石栏杆所阻,强行出枝,春色满园之意已点出,并以此形成疏密与色彩的对比,使画面富有节奏。勾线用笔细润劲利,颇具功底;枝叶、花束俯仰有致,变化丰富;著色渲染深浅不一,淡叶与浓花构成强烈的对比,艳而不俗,秀丽而清雅两只蝴蝶飞旋其上,更点明了主题和增添了画面情趣。

春艳     李又罘1955年纸本设色  134cmx 33cm   私人藏

李又罘(1908—1976),山东省诸城县人。1925年入上海美专学习,1938年赴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曾任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沈阳鲁迅艺术学院教务长、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此幅立轴以梅、竹、茶花、水仙、石、泉和喜鹊等图像组成画面,笔力雄厚,墨色丰富,设色艳丽,给人以清新祥和之感。李又罘作画师法任颐、吴昌硕、赵之谦等人,梅干以篆书笔法写出,具有古拙之气;梅花、水仙以勾填法表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茶花以没骨画法,随意而富有生意;尤其是昂首仰视的喜鹊,更为画面增添了鸟语花香的情趣。作品充分体现画家苍润拙朴、含蓄有力的特点,显现了画家深厚的创作功力和精湛的技巧。

春韵    许继庄 1983年纸本设色  127cm x 83cm   北京美术家协会藏

许继庄,号知己堂主人,生于1938年,河北省武强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许继庄非常注重构图疏密聚散所产生的节奏变化,在他的很多工笔花鸟作品中,都用繁复密匝、掩映错落的线型构成画面主体。显然,没有平时对自然景致的细心观察和体物入微的心理感应能力,是很难将所见的平常素材加工升华为质朴隽永的艺术形式的。不难发现,在《春韵》中画家追寻的仍是一种质朴自然的气息传达,可以说,它是许继庄花乌画艺术灵魂所在。

春枝栖禽  张大千 1937年纸本设色    107cmx 46cm   杨柳青书画藏

张大千(1899一l985),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917年与二哥善孖留学倭国,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1949年赴香港暂居。1952年移居阿根廷,1954年移居巴西圣保罗。1956年游欧洲,在尼斯会晤毕加索,1958年作品《秋海棠》被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学会”赠予金质奖章,1968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授赠荣誉博士学位。l977年返台筹建“摩耶精舍”,1978年定居台北。从1950年以来,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览60余次,出版有《张大千书画集》等多种选集和著述。张大干毕生的创作,达到了“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宋之富丽”的境地。他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炉,达到了雅俗共赏,劲健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釆的艺术高度。《春枝栖禽》中的枝干,苍老挺拔,皴擦利落,与之相伴的一青翠风竹,细劲有力,用笔洒脱,别有韵致。一长尾鸟傲立枝头,不畏风霜,独行独往,英姿奕奕,颇见传神。可见画家举凡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无一不能,无一不精。

翠阴小鸟  赵志光 1995年纸本设色   85cmx 85cm   自藏

赵志光,生于1938年,河北省怀安县人。1963年毕业于天津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山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编审,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赵志光白描花卉》《赵志光工笔花鸟画艺术》。此画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笔花鸟画形式丰富多彩的同时,又吸收、融合了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写意花鸟画的淡雅、深邃,使之避开艺术的僵化和俗套,另一方面此作发扬了传统工笔画的线描作用,使画面显得丰满而又骨力。图中双鸟羽毛丰润、神情俱佳,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颇具宋人法度。

大器   尚涛 1992年纸本设色   96cmx 88.5cm   自藏

尚涛,生于1938年,北京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尚涛的花鸟画吸收汉唐艺术的厚重大气而与传统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拉开了距离,从而确立了独树一帜的自我风貌。《大器》以花束和青铜器为主体,构图极为饱满,花的造型经过”改造”缩小了与青铜器在形态和质感上的差异,使之趋于整体和浑然,因此获取了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

稻香季节    杨德衡 1964年绢本设色  113cmx91cm   中国美术馆藏
size=4]《稻香季节》是工笔花鸟画创新的代表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画家把目光投向了稻田,也可以说画家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众与现实生活,把象征吉祥富贵的仙鹤安排在丰收的稻田里,这是前所未有的表现题材,其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是极其深远的。画面中金黄的稻田与白色仙鹤形成对比,画面十分灿烂:高贵的仙鹤飞舞欢鸣,在丰收季节与人同乐,另有一番情怀。稻田近实远虚,仙鹤近大远小,使画面空间深远,好似一条康庄大道一直通向远方。

东凤     郭味蕖 1963年纸本设色  133cmx66c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盛开的紫藤花下两只鸽子悠然地踱着步,紫藤花和竹叶微微地倾向一边,画面中似有清风吹过,《东风》题意在此得以体现。此幅作品构图平和,用笔娴熟,墨法多变,设色清新。在东风吹拂下,两只象征着和平的鸽子出现在紫藤青竹之下。画面中似乎蕴含着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画家在借东风中的鸽子,表现出自己对和平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富贵神仙    吴茸之 1924年纸本设色  172.5cmx93cm   吴茸之纪念馆藏

《富贵神仙》以写意的笔法描绘花园中的山石、牡丹与水仙,颇有吴昌硕的笔意。画中山石居中,突兀硕大,石面光滑平整,与牡丹、水仙形成强烈对比。牡丹在后,绿叶婆娑,映衬着鲜艳的花朵;水仙在前,绿叶白花或正、或背、或仰、或侧,造型古拙,用笔流畅,虽然都自下向上生长却不呆板,反而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高瞻土  张振铎 1981年纸本设色    139cmx70cm   家藏

张振铎,1908年生,浙江省浦江人,1927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曾任教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学院。1932年与潘天寿、诸闻韵、吴茸之、张书旃等人组织“白社画会”。1978年任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鹰是中国画家最喜爱表现的题材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它的勃勃英姿和它形象的寓意,往往和“英雄”之类的歌颂词汇连在一起,二是它的形象最适易于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此幅《高瞻图》画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画家是在借鹰的表现来赞颂那些弄潮者“高瞻远瞩”的胆识和气魄。鹰的造型生动,鹰的嘴爪、眼、鼻用浓墨勾出,笔笔劲力,神采毕现;鹰的魁伟之躯水晕墨彰,淋漓酣畅。松树干用行草之笔写出,加以皴擦点染,笔意连贯;松针苍郁厚朴,韵味十足。鹰的雄武伟岸之姿跃然于画幅之上。

高竹鸟鸣  赵少昂 1974年纸本设色   134cmx 33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高竹鸟鸣》是具有典型的赵少昂风格的作品。画中物象极为简洁,而章法破格。古人画竹均以竹叶竹枝为主,此作却以竹竿为主。画家以没骨法阔笔画出的青竹, 圆浑重实,运笔时墨分五彩,增加了竹竿的质感,竹竿节节而为,顿挫有力。前人画竹叶重视起笔运锋的书法规则,而赵少昂的竹叶却于随意挥洒、漫不经心中显出一种天然的清趣。上部竹梢画一鸟俯身高鸣,打破了竹林的宁静,也使画中多了一层诙谐、自然的凤趣。

归兴   郭味蕖 1962年纸本设色   138cmx 98cm   家属藏

一条扫帚与两只土筐放在地上,一支娇美的山花放于土筐中,画家描绘的是人们在劳动归来之后的小景。此幅画作工写结合,使土筐、扫帚与山花共处于画面中,朴实与艳丽,粗糙与娇嫩,笨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对比强烈却又和谐优美,显现出一种特殊的境界美。土筐和扫帚代表着艰苦的劳作,美丽的山花则抒写了浪漫的情怀。也许,土筐扫帚的主人经过一天的劳作,在归途中发现了这簇美丽的山花,一时兴致所至,随手采撷回家。这样的《归兴》可以激起人们多少的联想啊!

荷    张大千 1935年纸本设色  96cmx 63.7cm   私人藏

大干的山水画,名倾海内外,而他的花鸟画,也体貌别具,冠于当代。张大千的荷花,面貌多样,并不专归一格。有工笔重彩的,有花朵勾勒填彩而泼墨带色成叶片的,有白描勾花而叶片写意的,有勾花而渲染荷叶的,有近似八大水墨大写意的,有淡彩没骨如恽南田的,有宛若西方水彩画意趣的,有荷叶淡墨晕染加以泼彩的。但最能代表张大千荷花的,还是兼工带写、水墨淡彩的那一路,《荷》即如此。此图荷花素质清香,露濯风摇,呈盈盈玉洁之姿,荷叶全用泼墨挥扫,着墨浑融而摇曳多姿,轻盈中有力度,浓淡里出变化。

荷叶海棠     高冠华 1985年纸本设色  67.5cmx 43.5cm   家属藏

此图乃画家旅行归来记写广东肇庆星湖公园的荷叶海棠所得,可见画家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艺术创作方法。厚重的荷叶衬托着一丛丛盛开的海棠,海棠的淡雅和荷叶的浓重形成对比,使画面层次分明。海棠用色点染,显得温润娇柔,花茎相对较细,虽轻笔写意却不掩秀色。整个画面色墨交映,浓淡相间,这一丛室外的海棠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画家凭记忆随笔写出,轻松自然,不饰雕琢。值得一提的是,左侧浓墨行书题跋在平衡画幅左右关系和揭示画外之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显示出画家在书法方面的深厚造诣。

红叶双猿图    张其翼 纸本设色  6Scmx 43mm   私人藏

宋代画家易元吉以擅画猿猴著名,米芾称赞他”徐熙后一人而已”。为画好猿猴,易元吉深入万守山区,观察各种野生动物和林木岩石,经年累月,心传目击,悉著毫端,艺乃大进。今人张其翼所画猿猴,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更注重猿猴的传神写照和意境的营造,因而更胜一筹。此图双猿一白一黑,形成对比,猿的动态神情各异,尤其白猿通过留白而凸现在浓密的树丛中,使画面上部不至于因过密而淤塞;中部红枫叶子用工笔重彩画出,使黑、白猿不至于因对比过强而跳突,从而使全画在相比互衬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统一。相关易元吉
http://69.9.42.242/read~/viewthr ... highlight=%2Bseekct

花卉屏  王雪涛 1962年纸本设色   100cmx 33.3cm   天津人民艾术小版社藏

王雪涛的许多花鸟画,在造型上求似求真,喜欢赋鲜艳明媚的色调,爱描绘盛开的花朵与饱满的自然生命,用笔灵动而准确,能生动地刻画出对象活泼的生命,使观者感到大自然的情趣和生命的律动。《花卉屏》画孔窍密布的湖石和鲜艳盛开的牡丹,牡丹的芬芳吸引着无数的蝴蝶、蜜蜂翩翩起舞,昆虫形象生动,给静的画面增加了无穷的生机。这些特色,适应了近代都市新的审美意识,因而拥有广泛的欣赏者。

蕉花群兔  谢海燕1978年 纸本设色   133cm x 67cm   广东汕头画院藏

这幅作品画于1978年,原作由广东汕头画院收藏,复制品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并在国内外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在此幅画中,作者精心刻画一株蕉叶与群兔的可爱、生动,其墨色的韵味,笔调的情趣以及构图的别致,均显示出画家极高的艺术水准。作者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喜爱以简约的表现语言追求深远的艺术境界, 崇尚高雅的绘画品位和博大的精神内涵。

金鱼睡莲   谢海燕1962年纸本设色   97cm x 482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作品是谢海燕作品中的精品,作于1962年,入选当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赴奥地利、英国等国巡回展出,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该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美术》杂志以及《光明日报》《江苏画刊》等报刊发表。该画是一幅充满生意和情趣的画卷,“得动静两极之玄妙”,睡莲静,其用笔用色因此而沉稳;金鱼动,其用笔用线因此而流畅。尤其尾部的几条长弧线,美妙绝伦,使游鱼呈现出童话般的生动舞姿。

孔雀  江寒汀1960年纸本设色   136cmx68cm   中国军事博物馆藏

在此幅图中,画家以没骨写意手法塑造一对孔雀相伴相依的形象。画中一只雄孔雀傲立枝头,其修长的身姿与苍老的树干相交,使构图稳定均衡;树下一只雌孔雀依偎徘徊,踌躇不前,使观者有一种情
意绵绵、浮想连翩的感觉。图中孔雀用笔从容肯定,干净利落,清疏雅淡,造型准确,设色秀丽,充分显示了画家写意花鸟画的浑厚功力及清新隽秀、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腊梅竹雀图    诸乐三 1963年纸本设色  108cm x 38cm   中国美术馆藏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三,斋号希斋,浙江省孝丰(今安吉县)人。19岁随舅父吴昌硕学画。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寒冬腊月,在庭院的竹石树叶中,三五成群的瓦雀, 自相追逐,忽儿上树梢,忽儿向地面,各有姿态,活泼动人。左角下端绿色片石,对整幅画面起到平衡作用。加上梅花修篁,松散其间,墨色与彩色的配合,更显得丰富多彩。在色彩的对比中,增加了层次,又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整幅画面的远近、疏密、虚实相生的境界,富有情趣。

连塘脊鸰    谢稚柳 纸本设色  137cmx6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谢稚柳的花鸟画设色雅艳,用笔隽永、善推求画理,曾研究徐熙落墨法,以墨为格,融以杂彩,长于写荷花、牡丹、芙蓉、奇松等。他的这幅《莲塘鹊鸽》是他工笔花鸟的代表之作。图中荷叶重重叠叠,层次丰富,色彩明丽,间以盛开的白色荷花,把莲塘清幽香远的审美特征表达得恰到好处。小笔点成的荷塘浮萍和立于叶茎上的小鸟,起到了增添荷塘灵动之意趣的作用,使画中生意盎然,意境深邃。

         
临风听雨  蔡鹤汀 1972年纸本设色   136.6cmx 45cm   家属藏

蔡鹤汀(1909—1976),字顾元,号枕石散人,荻芦庵主,福建省福州人。曾任陕西省戏曲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此幅画作采用传统的构图布局, 以追求风中之竹的笔情墨趣。墨竹以浓淡墨挥就,整整斜斜,层次分明;画家运笔清拔,英风劲气,竹之质戚,空间尽现;林中嬉戏的几只小麻雀以赭色画之,运笔灵活,笔法松动,与墨竹相分别,从画作中流露出一股蓬勃的生机。全画生动自然,富有情趣。

凌霄天矫闻天鸡     吴茸之 1963年纸本设色    1OOcmx 33.3cm   家属藏

吴茸之(1900—1977),初名士绥,字茸之,号吴溪子,浙江省浦江人。吴昌硕入门弟子。曾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吴茸之这幅画的构图,属于整幅布满的类型。由于作者是老画家,高手笔,在画面的中间,画了一株笔力苍劲的老干和几枝开合、穿插的枝桠直通画面的顶端,然后取回势,又从顶端倒挂一簇红艳的凌霄花,与仰首高鸣的天鸡相呼应,从而使整幅画面主题突出,气势回旋,疏密有致,引人入胜。

柳燕   黄幻吾 1982年纸本设色   123cmx 47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号罕僧,晚号罕翁,广东省新会人。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风雨露,双燕起舞,老干新枝,春柳垂丝,这是《柳燕》一画中所表现的景象。作者运腕沉稳,故而用笔匀净;辨色细腻,故而设色层叠;造型规矩,故而直逼物象;布局经典,故而景致亲人。加之烘托、渲染都恰到好处,把一幅温暖湿润、生机萌发的暮春烟景展现了出来。看得出,作者融岭南之法,合海派之韵,方始有此江南春意。但是作者又不仅仅是简单地摹写景物而已,他是在借景抒情,以情达意,表达了一个老画师在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对祖国大地万象更新的新兴景象所发出的由衷赞叹。

芦雁图   张书旌1940年纸本设色   132cmx68cm   中央美术学院

《芦雁图》造型准确,生动,三只鸟动态各异。眼、喙、脚爪描绘逼真,墨色浓淡相宜,羽毛略施白色增强质感。背景处理简练,稀疏的芦苇,平铺的杂草烘托出环境气氛。张书旃的花鸟画在任伯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将中国花鸟画笔墨技法与西画写生的精确性相结合,并吸取倭国画装饰色彩特点,创造出一种典雅明丽的画风。他画中适当地使用白粉,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马    马晋1962年纸本设色  79cmx 53cm  中国美术馆藏

马晋(1899—1970),笔名马湛如、马伯逸,北京市人。原北京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代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受外国传教士郎世宁、艾启蒙等的影响,糅合中西的画法,逐渐形成一种新派绘画,即纯以西洋画的表现手法画中国画,独具面目。马晋的《马》明显地具有这种风格。图中树干、枝丫还保留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而柳叶、草坡就有一些西画的味道,至于全图的中心——马,则纯粹是按照西画的明暗、结构来表现,骏马毛皮溜光,马鬃纷披,正在慢跑。画中的构图、透视也是折衷中西。可见,这种糅合画风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明花映日   曾杏绯 1961年绢本设色   92cmx 32cm   自藏

曾杏绯,女,回族,原名曾瑜,1911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少时师从恽南田画派蒋志明习艺。现为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宁夏美术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此画是为了纪念中国****建党四十周年而作。经过四十年的革命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党,党员遍及全国各条战线,起着领导带头的先锋作用,并有雄心、有壮志把握国家的命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创作了这幅以石榴为题材的寓意性主题绘画,有款文为证:“百子千孙红不尽,神州榴火已燎原。”这是一幅运用传统陈述方式和艺术风格来表现时代精神和抒发作者由衷喜悦心情的佳作。

墨牡丹  陆抑非 1981年纸本水墨   69cmx46cm   家属藏

扬州八怪之一李鲜有一首题画牡丹诗:“街头扑面卖花儿,正是阴晴谷雨时。十指浓香收不住,泼翻墨汁当胭脂。”此幅《墨牡丹》正是画家借李鲜诗的意趣作成。画中牡丹,气象雍容,笔情墨韵,松脱灵透。作者以挥洒自如的画笔,运筹干湿浓淡的水墨,布置出白花墨叶、润含春雨的水墨牡丹图。画到痛快处,笔飞墨舞,令人似嗅浓香。

牡丹鸳鸯     唐云 1956年纸本设色     108cmx64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牡丹鸳鸯》色彩明丽,情景欢快,蕴含诗意。图中牡丹枝干盘曲,花朵以勾填晕染法画成,清爽而高洁;以没骨法画叶,以墨线勾叶脉,清晰可见。整株牡丹在下面坚硬的岩石衬托下,于清丽中显得风姿绰约。岩石下临池水,水波澹澹,水纹线条用笔柔美;池中两只鸳鸯色彩明艳,近似工笔的表现方法使鸳鸯栩栩如生,相对而戏之姿极为灵动,似乎正在说着悄悄话,使画面充满情趣。画面右下角的一枝芦苇斜伸而上,愈增赏心悦目之感。

俏不争春   关山月 1973年纸本设色    140cmx 98cm   中国美术馆藏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广东省阳江县人。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在广州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画。1949年起先后任职于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曾为广州美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关山月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上追前人,并能自出机抒,成就一家。他的这幅秋菊梧桐鸟   马晋 纸本设色   97cmx 50cm   北京画院藏
中西文化的交流,在有些方面不易察觉,需要时间的磨合和文化结构的碰撞;但在有些方面表现也很明显,比如直接作用于视觉的绘画,有一定鉴赏力的人一眼便可了悟其差别。马晋的画就具有这个特点,他的画在整体构图、章法等方面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但细节上就具有西画的立体感、明暗关系、光影等因素。《秋菊梧桐鸟》其绘画精神,包括画题、作品意蕴、构图程式都是中国画应有的,但鸟类、树枝、叶片、菊花、菊叶没有受过系统西画训练的人是绝对画不出的,这也说明这种新派绘画在民间还是有一定欣赏群的,值得研究。

秋汀野鹭     邓白1942年纸本设色  133cmx 59cm   东莞市博物馆藏

邓白,字曙光,号白叟。1906年生,广东省东莞人。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历任中大建筑系助教,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讲师、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副主任、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美协浙江分会副会长。邓白的花鸟画视角独特,善于从局部截景,毫微毕肖地再现自然原物。他笔下的花卉、丛草、水鸟、野禽颇得自然之真,虽刻画细微,但决不使观者有谨毛失貌之感,反而远观近看各有其味,经得起观者的细细品鉴。《秋汀野鹭》表现秋日到来,一对野鹭正在江边水草丛中暂作休整的情景。两鹭一正一侧,水草枝叶蔓生,饶有兴味,叶片、花絮、花朵正反有致,工细严谨,自然生动。尤其是设色的典雅清丽以及高大的水草与矮小的野鹭相互对比,更增加了画面的可视性。

群燕来归   杨建侯 1950年纸本设色   283cmx146cm   中国美术馆藏

杨建侯(1910—1993),曾用名剑侯、白浪,号荷叶村人。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顾问、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寒冬过后,雪未融尽,春天即将来临,南飞的大雁普天盖地飞了回来。这是画家在《群雁来归》图中刻意营造的热闹场面。此画作于1950年,建国不久,不言而喻,画家是在通过此作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热爱之情。表现大雁的题材,自古有之,而像杨建侯这样在一幅画中表现成千上万的大雁尚不多见。图中大雁满天飞舞,神态各异,刻画细致、生动,可以明显看出,在表现技法上已糅合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则,构图原则和色彩学。令人赞叹的是:此画仍具有浓厚的东方绘画的神韵和风格。

三友图  陆抑非 1988年纸本设色   83cmx 50cm   家属藏

在《三友图》中,作者以双钩法画竹,以没骨法画梅,以写意法画松,多种笔法并用,墨色变化丰富,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画家有意识地将松、竹、梅这“岁寒三友”在画面中居辅不居主,让它们前呼后拥、相互穿插、簇拥着一块巨石。巨石以淡墨勾勒皴擦,骨气灵秀。画家寓意已十分明确,是在颂扬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坚如磐石,才能友谊长青,共创辉煌。

神仙之侣     阵子奋 1968年纸本设色  65cmx 45.5cm   私人藏

阵子奋(1898—1976),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水叟,福建省长乐人。l914年始,在当地中小学教图画课。1920年后,以作画治印为生。l949年后,任教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福建省艺术专科学校, 曾任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中国美术家协全会员。陈子奋以白描花卉的成就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称道。他的线笔力雄厚,迂回荡漾,圆润秀丽,富有节奏感。尤其是白描花卉的细节、局部特征勾勒得特别到位,“肖肖数笔,妈然欲绝”、《神仙之侣》图画兰花。水仙喻示婚姻美满,百年和好。画中兰花、水仙形神备俱,线的熟练和概括的准确,以及两君子自身的高洁清爽的象征意味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完美统一。上部两只憩于竹竿的写意小鸟动态可掬,像看热闹的小孩,更增加了画中欢快轻松的气氛。

石榴八哥图     王铸九 40年代纸本设色  12.5cmx 47.1cm    辽宁博物馆藏

《石榴八哥图》描绘一棵石榴树果实累累,吸引着八哥前来寻食的情景。图中取石榴树干一段,以写意的笔法几笔写出枝干,树叶沿枝而生,有聚有散,用笔流畅生动,表现出了更多的书法意味;石榴以没骨画法,更是浓艳如生,有的熟透待摘,有的裂开如笑,一只八哥停落枝头,正张嘴欲食石榴子,两相呼应,颇富情趣。石榴树干、枝叶相互穿插,枝繁叶茂,行笔劲逸潇洒,整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人生情趣和生活态度。

水乡春色   郑乃咣 1956年 纸本设色   131cmx68cm   中国美术馆藏

水仙以其清幽弥远的香气和雍容端庄的造型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郑乃咣的这幅《水乡春色》,一反传统“折枝”花卉的构图方式,借鉴了山水画的布局方法,使繁密的花叶层层叠叠,繁而不乱,错落有致地生长在水边,体现了画家以线造型的深厚功力。花叶清淡的着色与花下潺潺的水流,在亦静亦动中构成一幅清新幽静的宜人景色。这种布局,拓宽了形象的情感境界,给水仙增添了野逸的审美趣味。

松阴栖禽     王雪涛 1962年纸本设色  138cmx 67cm   私人藏

50年代,王雪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致力于寻求中国花鸟画的革新,在大量写生的同时,又研究宋元乃至明代林良、吕纪的作品。60年代初,他的个人风格渐鞒墒臁K男⌒匆獗史ǎ煌谄氚资南戳丁⒋烤弧⒏爬ǎ膊幌窆け驶淖次锞福巧铣写常?自成一家,形成意态生动,清新活泼,逸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松阴栖禽》图把客观景物的机趣与主观的情怀很好地统一起来,不论粗壮的古松还是斜倾的顽石、瑟缩的栖禽都给观者一种宁静致远,深雄博大的感觉,再现了画家出古入新、神与物游的创造力。

松鹰     江寒汀 1961年纸本设色    115cmx 5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江寒汀尤擅画鸟,无论是家禽野鸟,无不栩栩如生,神形俱备。《松鹰》是典型的寒汀构图,一突兀飞岩,嶙峋峥嵘,上伏苍鹰,低首注视,敛翅翘尾,羽毛直露,铁爪入石正压住一只壁虎,一个矫健苍逸、粗犷奔放的雄姿跃然纸上。画面上部一根松枝临空而出,填补了上部的空白,使构图平中寓奇,繁简迭宕。表明画家对生活观察入微,注重写生,并具有精妙高超的表现能力。

苔枝红萼  谢稚柳 1959年纸本设色   134cmx48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谢稚柳(1910—2000),江苏省常州人。生前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著作有《鉴馀杂稿》、《水墨画》。此画一派春意盎然, 画中桃花、红萼、彩雀无不透出大地回春的信息。自古画桃花者甚多,且历代不乏高手,然而能把桃花画好确不容易。因为桃花可以算是春天里最烂漫、最繁盛也最易落红的一种花了,而且它也最亲近人。因为亲近人,所以人们对它熟悉至极,这样要画出新意来便多有难度。桃花烂漫且鲜活浓艳,传达神韵的功夫就要求很高;繁盛则益显富贵,火候不到便近俗难雅;最易落红,所以自古以来往往勾起人们伤春的情怀。然而,谢稚柳的此幅桃花,给人的感觉却是娇媚、妖娆、春光无限。

藤萝白头     王渔父 纸本设色  49cmx 40em   中国美术馆藏

王渔父(1909—1974),原名王柳汀,河北省涿县人。曾在北平大学艺术系、北平私立美术学院学习。1949年后曾任贵州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藤萝白头》是一幅绘制精到的小品。乍一看,作者的精力好像全都用在两只白头翁上面,实际上画面处处都苦心经营。从上下两部分的老藤和嫩枝对比中便可看出,老藤用笔稳重生辣,走势盘曲,落笔有千钧之力而毫不迟滞;嫩枝走笔潇洒,势若流光,发墨呈清淡之象却力透纸背。加之整个画面布局清朗,形象生动,花枝飘拂,似闻鸟语,如沐花香。

         天鹅湖   谢海燕/1982年纸本设色   57.3cmx95cm    家属藏

谢海燕(1910—2000),广东省揭阳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次年赴倭国留学。归国后曾任职于上海美专、国立艺专、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生前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此作表现了静静的湖面,四只天鹅在悠然地游弋,加以睡莲花叶的点缀,呈现出闲适、宁静和野逸的情趣。天鹅是画面的主体,画家放笔直取,却收放有度,不仅体现了干湿浓淡的笔墨趣味,而且所画天鹅的形神兼备。湖水采取传统的以虚代实的艺术手法,更使天鹅突出而生动,足见画家对画面处理的高超匠心。

乌猿   谢稚柳 1956年 纸本设色   137cmx66.5cm   中国美术馆藏

《乌猿》和《苔枝红萼》两作皆为谢稚柳中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早年学陈老莲、中年习宋元的风格和追求。《乌猿》画中的树干枝叶勾勒而成,皴多点实,且布局方折,造型滞涩,颇有老莲遗风。蹲踞于树木主干之上的白头乌猿则带有一定的宋画特征,尤似北宋画猿名家易元吉的画法。就整个画作而论,构图、造型、用笔。设色、气韵已非宋画品格,却有许多新时代的风气。

雄风    光元峪馄 1973年 纸本设色  138.5cmx69cm   家属藏
画虎代代有名家。宋包贵画虎,名震乡野;辛成工虎,时评其得威厉之势:赵邈龊有伏崖、践沙、啸风、舐掌等虎图传于世,称画虎高手。而光元鲲的猛虎更是神龙活现,力超古人。《雄风》写虎从危石险涧中健步跨过,面目威猛,龇牙咆哮,仿佛声震山谷,其势凶猛,直逼画外,颇有“高崖才发啸,绝壑自生风”的狰狰猛气。老虎毛皮柔顺,斑纹突显,骨气内蕴,足下山涧溪流猛湍,危石险绝,衬托着猛虎不为困境所阻隔,天地任我游的豪迈气势。

雄鸡图    陈大羽 1976年纸本设色    136cmx 68cm   家属藏

陈大羽(1912—2001),广东省潮阳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图中表现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漫步在梅花丛中。画作构思巧妙,构图呈四周密、中间疏的形式突出主体。即以浓淡墨作枝干,深浅红色点梅花,梅花繁密,花枝交错,在画面周边”织”成了面,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画面中心空地上形象简洁、 昂首挺胸的雄鸡,采用此种对比的艺术语言既突出了主题又不落俗套,反映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红梅竟放春先报,阔步高歌迎朝阳”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