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中心句:“大众文化”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34:30
大众文化”探讨
2003年1月7日 13:42
有关“大众文化”的话题,近年来时有所见,但围绕此话题展开理论上的集中研讨,是从刊于2003年1月23日的《文艺报》上的王先霈、徐敏的《为大众文艺减负》的文章开始的。两位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大众文艺是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闲、娱乐等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艺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萌生并发展起来,它与主旋律文艺、高雅文艺一起,形成了现时期文艺领域内的三足鼎立。综观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学的有关讨论,对作品思想内涵及审美境界偏高的期望和要求,常常使许多大众文艺的创作者、出版者在作品的思想深度、审美高度与市场生命强度三者难以兼长的情况下,莫可适从,无法自处。我们应该对大众文艺的思想深度的要求适度淡化,给大众文艺减轻负载,让它增强活力,与国外的娱乐产品竞争,将劣质的有害的产品排挤出文化市场。这在文化上、经济上、政治上都是有益的好事。此文发表后,《文艺报》专设了《“大众文化”论坛》专栏,相继发表专题文章讨论“大众文化”问题。
陈燕如的《丰盛的匮乏——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盖生的《大众文化:带菌的小众文化》,主要就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陈燕如首先肯定,大众文化在“大众的普遍参与”和“平等意识的普及”等方面,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促进人民生活的民主化,形成精神生活表面丰盛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匮乏——我们的人生体验越来越多地成为‘二手’体验,不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乃至人与自己内心的直接联系,而是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产品‘间接化’之后的体验”。盖生更是认为,“当下中国所谓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小众文化”,因为它的消费对象,并不覆盖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下岗职工,而且大众文化是“带菌文化”,“它消解经典文化,给人以商品主义的乌托邦的虚指”,“消费人生志气,制造平庸,甚至恶化艺术及人生境况。”他指出,“对于大众文化,应还其审美的平易性和具有价值蕴藉的双重维度,即民间性、社会性和审美性的高度整合统一。”
赖大仁以《大众文化批评的价值立场问题》一文,对业已开展的有关大众文化的讨论作了自己的评说。他认为,“大众文化”这个词本身很可疑,又人言言殊。有的人在“以消费为目的,以利润为价值定位,以表达感官欲望和身体快感为特征”的涵义上理解大众文化,有的人则在“通俗文化,消费文化”的意义上理解大众文化,这背后其实隐含了一个文化批评的价值立场问题,即“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必然对大众文化给予否定性的批评,而“站在民间大众的价值立场,以世俗化的人生态度,平民化的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来看大众文化,则更多看到其积极的意义。论者认为,应该站在“当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价值立场(要义是现实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理性批判的精神),以现代理性精神来看待和评说大众文化。
与“大众文化”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也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文艺报》就此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讨论。提起这一话题,先有张永清的《消费社会的文学现象》(《文艺报》8月26日),后有宁逸的《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文艺报》10月14日)。张文认为,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整体变化,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逐渐淡化,文化的商业属性逐渐强化,这使社会生活领域的文学化,文学的产业化和文学的媒体化,成为当下文学的最突出的特征。这些变化,“必将给文学带来新的面貌,文坛也因之产生的局面,这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张文、宁文中对于文学文化现状基本认同的描述,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随后,欧阳友权等纷纷著文,指出“文学如果只是一味认同消费主义的发展趋势,完全顺应乃至迎合这种消费主义潮流,放弃应有的价值立场,这只能是文学的自我放逐,或者说是文学意义的自我消解”(赖大仁);提出要以“强健的文学精神引领和改造时尚”,要“确证崇高或美好的欲望,以抑制欲望失范和对失范的放纵”。
总体来看,这一讨论仍有因不够对位而各说各的倾向。张永清、宁逸是站在现实的文学文化的基点上谈论既有的现象,而欧阳友权等人是站在理想的文学的基点上谈论文学该有的方向。因焦点并未对准,讨论还未在针锋相对的层面上深入进行下去。
选稿:一凡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白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