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票据:“毒”从口入 食品中的化学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6:11:15

瘦肉精又来了

“瘦肉精又来了。”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支书卢国良最近忧心忡忡。

2008年10月,湘潭市破获一起特大案件:近两年来,杨某以每公斤约1500元人民币的价格,从印度购进476公斤“瘦肉精”,然后以深圳为中转,通过下线再销往中国各地,最后以每公斤5000至10080元的价格卖出。

两名湖南人购得其中的100多公斤瘦肉精,有相当部分已经流向湘潭猪栏。

此次起获的“瘦肉精”学名为沙丁胺醇,是一种作用极强的受体激动剂,曾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但因对人体心脏的副作用过大,后被弃用。后来一家美国公司意外发现,猪可大量吸收沙丁胺醇并且耐受性好,药物大量沉积于猪的肝、肺、肾中却不会中毒,药物最终能促进猪的骨骼肌(瘦肉)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脂肪沉积,瘦肉率可明显增加。

1990年代,国外曾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沙丁胺醇,但后来发现人在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快,甚至心脏骤停致死的情况,特别对有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危害更大。

欧美国家开始禁用其做饲料添加剂,但它还是进入了中国乡村。如同现在北方在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一样,“瘦肉精”一直是南方养殖户心照不宣的秘密。吃了“瘦肉精”的猪,一头至少可以多卖两百元,而且还可以少吃10%的饲料,如此算下来,一头猪至少可以多赚数百元人民币。

养殖户间流传的技术中,给一头猪喂食“瘦肉精”也要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不能超过3两,超量可能使食用猪肉者致命;喂食的第七天必须要宰杀,否则猪会死亡。“瘦肉精”进入猪体显然导致了一系列痛苦的化学反应。有养殖户描述称,猪在吃药的第一天会显得非常兴奋,乱滚乱撞;第二天,猪的四肢肌肉开始变得坚硬;再之后的几天,猪后背和腹部的肉也会开始变硬,但此时,猪已经无法站立,并会时常发出呻吟。

直到2001年,广东信宜某养猪户没有遵守操作流程,在饲料里加入过量“瘦肉精”,一次就造成530人中毒。民众的担心很快引来政府对“瘦肉精”的严厉清剿。“瘦肉精”从此转入地下,被分散成无标签的小包装袋,私下卖给“可靠”的人。

卢国良说,“瘦肉精”也曾给湘潭县带来一场“灭顶之灾”。2006年5月,广州市发现200多头被“瘦肉精”污染的湘潭生猪,两个农民因此被判刑。销毁该批生猪后,广州决定三个月禁止购买湘潭生猪。

湘潭县是国内最重要的生猪大县之一,每年出栏200多万头生猪,生猪滞销严重损害了当地经济。所以一个多月以前,湘潭县姜畲镇30头猪又被查出含有大量“瘦肉精”后,该县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进行排查,立案28起。湘潭地方政府还派出专人前往广州斡旋,承诺消灭“瘦肉精”,供应无污染猪肉。

就在2008年3月,卢国良还进入中南海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了当地生猪饲养情况。国内似乎已经严密控制了“瘦肉精”。但湘潭案显示出“瘦肉精”阴魂不散。不法分子可以在境外获取大量的“瘦肉精”,而一些养殖户对它仍是如饥似渴,不惜高价购买。

 

危险的水产品

中国乡村是食品原料的最主要来源。1983年,中国启动城市经济改革,城乡物质交流剧增,农产品由乡村直接输入城市。

1993年开始,政府允许农民进入县城经营第二、三产业,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随着不断的城市化,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食物。而此时,中国乡村重陷贫困,留守的农民渴望在有限的土地上和池塘里谋求更多收成,来应付赋税、看病、养老和子女教育费用。

“是人都会琢磨如何搞好收成,一切都围着收成转”,湖南益阳市大通湖养殖户毛国平说,现在的养殖户赶上了好时代,“科技发达,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一个池塘里如果高密度养鱼,鱼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毛国平的鱼曾经在一个晚上全部死亡。1993年,一种叫孔雀石绿的绿色结晶体因为有良好的驱虫、杀菌、防腐效果而被养殖户广泛使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等疾病。

英国最初发现了生产孔雀石绿的工人常患膀胱癌,后经研究,该化学物确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危害较大,很多国家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2002年5月,中国也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但因为价格低廉,在水霉病防治方面又无可替代,养殖户仍然坚持使用。

直到2005年,一直被使用的孔雀石绿在中国出口的水产品里暴露,遭来一次严打。但鱼还是要治病的,2006年,一些养殖户转而使用氯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硝基夫喃等化学药品来帮助治疗鱼病。但氯霉素带有会破坏遗传基因的毒性,能引发再生不良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而在人体里累积的硝基夫喃又会引发癌症或基因突变。

2007年,韩国报道了上百吨掺杂了上述化学药品的中国出口鱼类,指责中国人推陈出新不断制造危险食品。美国甚至因此一度中断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

但毛国平的鱼全部销往国内城市的水产市场,不需要接受严格的出口检测,所以他对此一无所知,而他的池塘里也一直在添加着恩诺沙星等多种药物。他每次将40克药物混杂在40公斤鱼饲料里,连续使用3到4天,可有效治疗鱼的肠炎和出血病。

 

工业化水果

水果成长的秘密也被发现。2007年3月,中国食品网曝光了12种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化学药剂的“毒”水果,涵括柑橘、荔枝、苹果、梨、葡萄、西瓜、香蕉、桃、桂圆、芒果、柿子和大枣等。

为了能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同时色泽鲜艳,一些种植户创造了诸多化学方法。以西瓜为例,瓜农用膨大剂浇灌瓜地,使西瓜细胞非正常膨大,个头比自然成熟的西瓜大上1~2倍。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

因为是被化学物质激化催熟,西瓜一般会留下白色瓜瓢等缺陷。这些“民间化学家”的下一步改造计划是借助催红素——他们用喷雾器把催红素溶液喷在西瓜的一端,药液浸入,很快能令瓜瓢变红。催红素的主要成分是“乙烯利”,该物质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可以控制使用,但以植物长成后无残留为控制标准。

显而易见,一些商贩对未成熟的果实用“乙烯利”催熟的办法对人体有害——“乙烯利”残留会干扰人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害。

这些化学技术甚至一度被一些地区的林业部门作为增产经验推广。一些果园开始沿袭如下流程——用膨大剂催个,用催红素增色,再加入防腐剂保鲜。一些柑橘类水果还需要用工业石蜡抛光。石蜡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人体过多吸收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贫血等病症。

 

双面“食品科学”

城市食品问题起先表现为假冒伪劣,这个毒瘤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那时起,国内在食品、饮料生产中使用被视为食品工业灵魂的人工色素、化学添加剂的现象开始变得相当普遍。《食品化学》中,便根据当时国内的食品工业实际,辟有专章专节介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食品着色剂”、“国外使用的食品着色剂”和10多种常用食品添加剂。

然而食品学科研究真正被重视,是在“十五”计划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在1998年成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2003年国内又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研究投入由此得以迅速增加,一些原本没有食品化学学科的院校也迅速开设了相关专业,申请研究经费。高校食品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在完成编写《食品化学》教材后,王璋等专家还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了《食品化学实验》。

相对应的是,食品化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据江南大学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仅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便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的“大米增香剂”,便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姚惠源教授的重要科研成果,最初是从云南的一种名为“糯米香草”的植物中发现,目前已研制出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实验报告称,大米增香剂“在医科大学进行的动物试验表明其安全无害,加入普通无香大米中可明显增加米香,特别是能改善陈米的米香味”。

但随着国内食品化学研究的深入,成果不断出新,食品安全问题在“十五”计划及以后时间,也变得相当突出和严峻。“毒猪肉”、“毒鱿鱼”、“毒粉丝”、“毒酱油”、“毒大米”,这些添加进化学物质和被化学品污染的食品,不断在居民的餐桌上出现,并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直到目前发生令全球震惊的奶粉中掺杂三聚氰胺的事件。一位专家称,许多“毒食”,都是别有用心地利用了食品化学的研究成果,其中不排除有科研人员有意参与“毒食”研发。

一位学者称,中国推行经济改革以来,之前奉行的奉献型经济伦理,被一切围绕实利作取舍的价值判断标准取代,导致了食品制造行业严重混乱失序的局面。

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中国城市化程度较低,门槛较低的食品行业被各地政府视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大量涌入城市的人口成为食品的加工者或经营者,形成了一个小、散、乱却竞争激烈的行业。

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城市成为一个陌生人的社会——食品加工者只要避免现场的食品安全事故即可,一个过路的顾客事后很难将自己的身体损伤和一次饮食实现法律联系。所以,对于一些食物制造者来说,化学物质能够帮助食品获得表面良好的色、香、味,这恰好能满足他的欲望。

(原载《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