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刘红唱的黄梅戏:卡扎菲的帐篷和他的革命(旧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5:41:54
作者:凯凡
前面的话:10月20日,利比亚反对派终于攻陷了卡扎菲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
北京时间晚7点23分,新闻联播发出快讯:卡扎菲在苏尔特受重伤后被反对派武装俘获并死亡。至于是受重伤后自然死亡还是被反对派武装杀害,在利比亚的记者没有获得具体消息。到21日零时,“凤凰卫视”的“零点播报”证实了上面的消息,进一步报道是:卡扎菲是在苏尔特乘车撤退时被北约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受重伤,才被反对派武装俘获的。电视还播放了现场记者用手机拍下的短片画面:反对派武装人员蜂拥而上,成群的武装人员上前,拖、砸、踹……,如睡梦中的卡扎菲满身血迹,已经死去。
电视还报道,卡扎菲的另一个儿子穆塔西姆也与他的父亲一样在苏尔特战斗中受重伤被俘,被俘过程中反抗被击毙!穆塔西姆在两天前从苏尔特发出了《致世界人民的信》,信中指出他对这场战争性质的认识,信中认为利比亚“代表这沉睡世界的其他部分,承担了这场巨大的、不断深化的冲突的全部负担。”
穆塔西姆给世人留下的这些话,已经足够了!
卡扎菲倒下了,这并没有超出意料之外;卡扎菲属于这“沉睡世界”而不属于那“清醒世界”,我觉得这是他的幸运而不是真正悲剧!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的部队为争抢项羽的尸体,自相残杀的就不下百十人,其惨酷的场面可想而知;今卡扎菲被俘后的场面,与2000多年前的战争情景还是如此相似,但现在的战争却有“民主”、“人权”等美名!
卡扎菲,萨达姆,米罗舍维奇都死了。不过,卡扎菲死在了战场,因此而更加壮烈,不愧是一个战士!
重发这篇战争爆发时3月31日写的短文,表达对这位战士的敬意!2011.10.21
(一)
有报道说,利比亚现在领导人卡扎菲平常生活习惯奇特,其中一个奇特之处就是他喜欢住帐篷而不喜欢住官邸。1991年,美国轰炸的利波里的时候,作者还是一参加工作的青年,从电视里看到过,他当时就是因为住的是帐篷,所以才躲过一劫,所以对这位传奇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他的帐篷,同样印象很深。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这个人现在还在,说明帐篷对他的意义非同一般。
两年以前,从网站和报纸上又看到,卡扎菲出访西欧一个大国,硬是不顾西欧文明的习惯,竟然在到访国家不住总统套房,而要住在自带的利比亚式的帐篷。虽然觉得,外交场合强调个人特点何必太过?但后来想想,也未必没有必要。
卡扎菲的帐篷未必完全如利比亚普通老百姓住的帐篷一样地简朴,就如过去同样是草原上的蒙古包,王公贵族住的与普通牧民住的,搭建质地、内部陈设等等不会完全一样。但是,帐篷毕竟就是帐篷,卡扎菲的帐篷,是可以搬动的,既可以从他的首都搬到乡下和利比亚沙漠,甚至可以随他一同出访。
(二)
从1969年发动起义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至今,卡扎菲在利比亚执政已达到41年,虽然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但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卡扎菲的领导,使这个大约有600万人口的非洲国家大部分民众摆脱了贫困,利比亚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说明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社会革命是正确的。
卡扎菲革了他生活的那个国家的旧社会的命,当然也就革了与那个旧王朝有联系的那个世界的命,必然就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所以才遭到了反对。
卡扎菲始终不愿意丢掉他的那个帐篷,未必完全是有意要在这个高楼大厦林立、西装革履才算入俗的时代标新立异,总可能也有他自己所想到的一些原因。
(三)
一位俄国工人革命家在十月革命以后曾对“革命”与“艺术”进行比较。他嘲笑十月革命后一些单纯的文学家和诗人把艺术理解得那样狭隘,以为只有诗人写的诗才算艺术。他认为,革命才是真正的艺术和最高的艺术。
他说,革命与其他生活一样,有自身的规律。革命就是野营,而不是定居;是片段,而不是完整的情节。他甚至如预言家一样说道,完整的情节只有等到革命完成以后才会上演,而那时,革命家自己是看不到的——诗也达不到的悲凉!
利比亚,卡扎菲,这个时代沙漠里一顶孤独的帐篷——“野营”的象征!
虽然非洲沙漠与地中海的时代组合可能已注定这是生活的又一个片段,而不是情节;但各种信息告诉了人们,这个片段,在这个时代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2011.3.31 写于利比亚战争爆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