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团《天涯》歌词:五脏--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0:39:14
肝的实体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灵枢·本藏》记述了肝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难经·四十一难》载“肝独有两叶”,《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之间。”并记录了肝的重量与左右分叶。其后历代医家对肝的形态解剖的认识大致相同,与现代解剖学对肝的位置、形态的描述基本一致。《内经》称肝为“罢极之本 ”(《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其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素问·调经论》等明确提出“肝藏血”,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从。《素问·五常政大论》曾云:“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涉及“疏泄”一词,本义为岁木太过,木气达土,土得木气之宣畅而疏通。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认为与肾主闭藏相对而言,肝有疏泄精液的作用,首次将疏泄作为肝的功能论述,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随后许多医家明确将疏泄作为肝的主要功能提出,并逐渐扩展了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则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在体合筋,开窃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藏魂,在志为怒;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疏泄,即疏通、宣泄、畅达之义。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气机的调畅与否,又影响着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脾胃的运化、情志的变化以及生殖功能等诸多方面,所以,肝主疏泄是保障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1)疏调气血:肝对全身气机的疏通、调畅,促使全身之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而人体气血相依,循环不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气血又为全身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旺盛和谐。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常表现为两类病理情况:一是疏泄不及,通常称为“肝气郁结”,或因于肝之气血阴阳不足,升发冲动无力,或因受阻而升动不利,以致气机阻滞,表现为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胀满疼痛不适;若气滞血瘀,则可见上述部位刺痛,甚则形成癥积肿块,妇女可见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二是疏泄太过,即肝的气阳火盛,升发冲动过于亢奋,以致气行逆乱,肝气上逆或横逆,而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血随气逆,导致吐血、咯血等出血,或突然昏仆之暴厥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暴)厥。”

    (2)调节情志:情志是指人体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其中也包括了以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和以应激激情为主的“惊、恐”,中医学中概称为七情。人的正常情志活动以气血的正常运行为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进而发挥调节情志的作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心情开朗舒畅,情志活动正常,其对情志刺激的耐受性也较高。否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多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变化。若疏泄不及,气机不畅,表现在情志变化上则以抑郁为主,如孤僻寡欢,悒郁不乐,多愁善感,嗳气叹息,甚则沉默痴呆,表情淡漠,时欲悲伤啼哭等;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在情志变化上则以兴奋为主,如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甚则妄言失志,喧闹不宁,骂詈叫号,登高逾垣等。肝的疏泄功能与情志变化之间,常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通过对气血运行的调畅,对情志的正常发生与保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许多情志的异常变化,常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清·魏之绣《柳州医活》谓:“七情之病,必由肝起。”一般抑制性的情志变化如郁怒、忧思等会抑制肝的疏泄功能的发挥,导致肝气郁结;亢奋性的情志变化如暴怒则会引动肝气升发无制,导致肝气疏泄太过的病理变化。

 

    (3)促进消化: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靠中焦脾胃的受纳、腐熟与运化功能来完成。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则主要取决于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之间的协调平衡。《临证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而肝的疏泄功能,能促进脾气的健升,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归心肺;又能使胃气和降,推动初步消化之食物下达小肠。所以,肝主疏泄对促进脾胃消化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清·唐容川《血证论》谓:“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在病理情况下,若肝郁气滞,疏泄不及,木不疏土,脾失健运,则可见胸胁胀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等。肝气亢盛,疏泄太过,肝木乘脾,则可见肠鸣矢气、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等症;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多表现为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嘈杂、吞酸、厌食、胃脘胀痛等症。肝主疏泄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表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方面。胆汁可协助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胆汁的生成来自肝脏,所谓“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东医宝鉴》),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清·唐容川《医学见能》云:“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胆汁的分泌排泄,进而影响脾胃消化功能。若肝之疏泄不及,胆汁排泄障碍,则可见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症;肝之疏泄太过,气火上逆,可致胆汁上逆或外溢,而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或黄疸。

    (4)通利水道:水液在体内的输布运行,是通过脾的运化、肺的宣发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布达全身。肝的疏泄功能,既可调畅肺、脾、肾三脏气机,促进三脏调节水液的功能,又能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使水液通达全身,运行无阻。就气与水液的关系而言,气能行水,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三焦气治,水道通利;若肝失疏泄,则会导致肺、脾、肾气化不利,三焦水道不畅,水液输布障碍,而酿湿生痰或水湿停聚、泛溢,表现为梅核气、瘿瘤、瘰疬、水肿、臌胀、癃闭等。

    (5)调理生殖:足厥阴肝经绕阴器,经少腹联络冲任二脉,而冲任同起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与女性生殖密切相关;肝在体合筋,前阴为众多筋脉汇聚之处。《素问·厥论》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灵枢·经脉》曰:“足厥阴之别,……经胫上睾结于茎。”阴茎以筋为体,肝筋结于前阴。而冲任气机的通畅,阴茎的勃起与精窍的启闭正常,皆赖于肝的疏泄。因此,男女两性的生殖功能均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肝之疏泄得宜,在男子表现为适时的性欲勃发和泄精,在女性表现为排卵、月经适时,性欲正常。若肝之疏泄不及,气血不能充养宗筋,则男女均可见性欲低下,男子还可见阳痿、早泄等,女子可见月经失调甚或闭经等;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男子可有阳强易起、性欲亢奋或精窍开启太过而病遗精、滑精,女子则可见月经先期,或血崩、梦交等症。当然,男女生殖机能的正常发挥,还有赖于肾的闭藏作用,是疏泄与闭藏两方面协调配合的结果。正如朱丹溪《格致余论》在总结肝肾两脏对人体性活动的调控作用时所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一定数量血液的作用。《素问·调经论》云:“肝藏血。”唐·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主藏血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养肝制阳:肝贮藏一定数量的血液,一方面可滋养肝脏本身,保持肝体柔和;另一方面,血属阴,可制约肝的阳气,使之勿升动太过。只有肝之藏血充沛,阴血不亏,方可使肝的升动之性既冲和条达,又不致于亢逆为害,从而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否则,肝的阴血不足,不能制约肝的阳气升动,则易导致肝用太过,出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甚则肝风内动等病理变化。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言:“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舒之性。”

    (2)调节血量:肝对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血量的机能发挥,是以肝贮藏血液为物质基础,以肝主疏泄为功能前提而完成的。其调节途径:一是人体活动时,通过肝的疏泄功能,借助肝升发之气的推动,将贮藏于肝的血液向机体外周输送,以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言:“肝 (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当人体活动量减少时,血液需求量也相应减少,则一部分血液又归藏于肝。二是调节冲任二脉之血量,控制女子月经来潮。《医学真传》说:“盖冲任之血,肝所主也。”三是肝藏之血,输送至肾并化为肾精。若肝藏血不足,不能满足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则会表现出一系列血虚的病理变化;如血不养目,则两目昏花、干涩,甚至夜盲;血不养筋,则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肢体麻木;不能充盈冲任,则女子月经量少,甚则闭经等。

    (3)防止出血:气能摄血,依赖于气量的充沛和运行的正常。肝贮藏血液,防止出血效能的发挥,依赖于藏血与疏泄间的相互协调。只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正常,使气血运行畅顺,血液才不至于溢出脉外。从此角度而言,也可以说肝有收摄血液的作用,故唐容川《血证论·吐血》谓:“肝为统血之脏。”肝不藏血可导致各种出血,主要见于肝之气阳升动太过,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咯血、脑出血或月经过多等出血现象。其次,肝之疏泄不及,气滞血瘀,瘀血阻络而血外溢,可致手掌或皮肤出现“蟹爪纹路”、“血丝缕”等出血之症。另外,由于“女子以肝为先天”,亦有偶因肝气虚,收摄无力,导致女性月经量多,淋漓不断等症。

    (4)藏血舍魂:魂隶属于神,是指不自主的意识活动。《类经·藏象类》谓:“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魂和神的物质基础都与血有关,故《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的藏血功能正常,肝血充足,魂有所舍,则夜寐安和。若肝的藏血不足或肝不藏血,则魂无所舍,可致多梦易惊、卧寐不安、梦语及梦游等异常表现,故《灵枢·本神》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

    (二)肝的生理特性

     1.肝气主升

     肝在五行属木,方位为东,季节为春,居阳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气以升发为顺。肝气升发则生养之政可化,诸脏之气生生有由,化育既施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故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谓:“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东垣曰:胆木春升,余气从之,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若肝气升发失度,或亢而太过,或郁遏不及,则必致气机紊乱而诸病由生。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其治疗则宜或升肝中之阳气鼓舞诸脏,或抑肝中无制之阳以潜镇气血。

 

     2.肝喜条达恶抑郁

     清·唐容川《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自然界中凡木之属,其生长之势无不喜枝条舒展顺畅,即有压抑,亦不畏阻遏而伸其天性。肝属木,其性亦喜舒展顺达而行其疏泄功能,诸般抑郁皆可阻遏肝气使之不舒而失疏泄条达。清·罗美《内经博议》说:肝“其性疏达而不能屈抑。”由于肝之疏泄功能的发挥,或疏通气机以行津血,或疏泄中宫而助升降,无不由肝喜条达之本性。因此,若肝失条达,则疏泄无权必致津血停滞,中宫壅塞,百病由生。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即治肝当顺其性而散之,正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肝病治法》所云:“有谓肝于五行属木,木性原喜条达,所以治肝当以散为补,散者即升发条达之也。”

     3.肝体阴用阳

    《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体,指肝脏之本体;用,言肝脏之功能活动。肝属五脏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且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言体阴。肝之功能主疏泄,以气为用,性喜条达而主升,内寄相火,故言用阳。体阴与用阳之间即相互为用,又相互影响,揭示了肝藏血与肝主疏泄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在生理状态下,肝藏血功能正常,则发挥血的濡养作用,肝得阴血濡养,肝体柔和,则肝气疏泄、升发而不刚暴太过;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血运通达,藏血功能才有保障。病理情况下,肝之病证常以阴血不足、气阳偏亢为主要表现,称为“肝体常不足,肝用常有余”。故治肝多滋阴养血以益肝体,泻肝、凉肝以抑肝阳,诚如林佩琴《类证治载》所言:治肝“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另外,也有人将肝主动视为肝之生理特性,认为肝主筋,与肢体运动有关。肝的气血阴阳充足,则筋脉柔和,肢体运动灵活有力。否则,肝的气血阴阳不足,或筋失所养而松弛无力,则见疲乏无力,运动迟滞不灵活;或筋失柔养而拘挛,可见肢体震颤、抽搐、晃动等症。

    (三)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等,附着于骨与关节,因膝关节处筋之聚集较多,故曰“膝为筋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筋的主要功能是联接关节、肌肉,主肢体运动。故《素问·痿论》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肝主筋,是由于筋有赖于肝之气血的滋养。《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只有肝之气血充盈,筋脉得到充分的濡养,肢体运动才能灵活,筋力强健而耐疲劳。若肝血衰少,筋失所养,则会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易于疲劳,甚则萎废不用或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他如热入营血,劫伤津血,或肝阴亏虚,肝阳上亢,筋脉失养而见肌肉、肢体震颤,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病理表现,均为肝主筋功能之失常,一般统称为肝风内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是筋之延续,故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主筋,爪甲的荣润亦赖肝血的濡养,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若肝血充盈,则爪甲坚韧而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色夭而枯,甚则变形脆裂。临床上通过观察爪甲的质地、形态、色泽变化,有助于判断肝的生理机能与病理变化。

 

     2.开窍于目

     目,《内经》称之为“精明”、“命门”,为专司视觉的器官。《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中医将目的外部结构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形成了目分“五轮”之说,即白睛为气轮,属肺;黑睛为风轮,属肝;瞳孔为水轮,属肾;目内外眦之血络为火轮,属心;上下眼睑称“约束”,俗名“眼胞”为肉轮,属脾。眼球后方与脑连接的脉络称为目系,为神光之通道。由于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通五脏,气贯五轮,故五脏功能健旺,精、气、血、津液充盈和调,上注头目,则视清目明。五脏有病皆可影响视觉。故在诊断学中,常将目光的变化作为判断脏腑精气之盛衰,预测病情之吉凶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灵枢·根结》篇又有“命门者,目也”之论。目又为肝之外窍。《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肝开窍于目。”一方面肝与目有经络直接连属,《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另一方面,目之所以能视,虽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气上养于目,但更重要的是靠肝之气血的濡养。若肝气疏泄,肝血充盈,气血调畅,升降有度,则肝之气血不断上濡于目,目则能正常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故《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在病理情况下,肝病往往反映于目。如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阻清窍,可致两目昏蒙,视物不清;肝的阴血不足,双目失于濡养,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则目睛上吊、两目斜视。目疾的治疗也主要从肝辨治。

     3.肝在志为怒

     怒是常见的激情反应,是否定性的情绪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由于肝为将军之官,其性条达而不堪委曲,若遇屈辱则肝必应之而生怒,故怒志属肝。在一般情况下,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有害,时或有疏展肝气,令其畅达之功。在病理情况下,怒的产生与肝的功能失调之间互为因果。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常致病人急躁易怒,如疏泄不及,肝气抑郁,多为郁怒恚恨,愤懣难伸;疏泄太过,肝气暴张,则见暴怒盛怒。另一方面,怒易伤肝,诚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忿怒伤肝。”其病机变化一为情志抑郁不畅,甚或郁怒不解,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日久常致津停、血瘀,或者耗伤肝阴肝血;二为暴怒盛怒,可致肝气肝阳暴张,升动无制,气逆于上,血随气逆,发为出血或中风昏厥等病症。正由于怒与肝之关系如此密切,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谓“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

     4.肝在液为泪

     泪从目出,肝开窍于目,故泪为肝之液。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泪的过多过少,若非情志悲哀致泪液流出,均属病态,且大多与肝有关。肝阴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则两目干涩,甚或干而作痛;肝经风热或肝肾不足,可见迎风流泪;肝胆火旺,可致目眵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