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全文多少个字:太極拳與推手真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39:38
太極拳與推手真意來源:馬國相太極世界



練太極拳為什麼必須練推手呢?因為太極拳一百多個動作的實用價值都得從推手中體驗出來。但我們得認識推手不是打架,也不等於對打,切忌摔扭和用力推手。

   推手的方式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一為單手定步;二為雙手定步;三為活步(九宮步);四為大捋。

   單手定步的推法現在練習的很少,對初學人門的人來說,單推手是必要的練法。這簡單的兩人都限單手一粘一走,然對於初步聽勁增強腰腿功夫是很有幫助的。現在流行的定步雙推法都屬於增長功夫的基本練習,必須在這種方法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初學入門但求上下一致進退精通圓活,動作不妨稍快,進一步研究掤捋擠按,你粘我走,我粘你走,但不能太快了,太快則粘走都不踏實,每一動作都容易忽略過去,聽勁的意義不符合了。這里最重要的訣竅有四點:

  一要慢:不論是粘是走都得寸寸節節找勁聽勁,不輕易放過一分;

  二要圓:雙手最忌走直角,處處須保持弧形狀態;

  三要定:定步推手只許換步不許走動。因推手的寸的是要在腰腿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方來逼只能用坐腿腰的方法去消對方的來勢,習之久之腰腿自有功夫;

  四要近:凡找勁聽勁鍛煉腰腿功夫,都須逼近才能切實。

  活步推手:進兩步退兩步,彼此不變方向,我按進一步,擠進一步,彼捋退一步,掤退一步,彼此周而復始,借此練習進退輕捷,推須不變方向,才能逼出腰腿功夫。

  大捋:進四步退四步,彼此向四隅進退,我按進一步,肘進一步,擠進一步,靠進一步,掤退一步,捋退一步,採挒退一步切肘,向我方后讓一步,這一步包括採挒切三個動作,因捋是退三步,故名大捋,無論練習哪種推手法,最忌不按規則和用力沖擊,絕不能有勝負觀念。

  我們只需認一個條文鉆究,這一條鉆通了,其它的條文就同時通了,這就是用心之久,豁然貫通的道理。

譬如一間房子有幾個門可以出入,要進房的人只需走一個門,不過這個門卻是必 要的,得不到這個門是永遠無法進入這間房子的,我們要知道這幾個從東邊來的人走東門,從西邊來的走西門,從各人所接近的走。

  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練架子是練體,推手是練用。練體或練用是不是兩回事?要解決這個問題,先要明了太極拳的體是什麼?用又是什麼?練體離不了十三勢,練用也離不了十三 勢,沒有太極拳也沒有推手,十三勢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這是誰都知道的。可是一般練太極拳推手的人,是不是每個動作都在這十三勢上注意了?當然有許多人知道在這上面注意,但是還有不少人只知道依樣畫葫蘆,不在這上面注意。不知道在十三勢上注意的,我敢說練體得不到體,練用得不到用。因此十三勢歌上說:“不向此中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練架子是練推手的體,練推手是練架子所得的用,可以說整個體都是用,也可以說整個用都是體,這樣說來練架子練推手不是沒有分別嗎?有的,我今日根據古人談太極理論中屬於推手的條文,錄在下面逐一加以注釋,再綜合起來作一個總結,我將我個人研究推手的經過寫在后面:

  《太極拳經》說:“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剛字是採取攻勢的意義,並非剛強之剛,例如推手的按擠兩個動作是採用攻勢的。柔字是採用守勢的意義,並非柔弱之柔,例如推手的捋掤兩個動作是採取守勢的。剛柔不過是攻守的兩個代名詞,完全是用意的,用勢的,不是用剛柔之勁來攻打的。對方用按擠兩種攻勢來逼,我用掤捋兩種勢去消滅它,這個動作叫做走。順背是得勢與不得勢的區別,能保持重心則得勢為順,失去重心則失勢為背。例如我方用按擠去攻逼,意思使對方失勢,這個動作叫做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是純採取守勢的說法,學者不可誤認為是自己不作主宰緩急隨人,須知攻擊在人,應敵在我,我能隨敵緩急,從容應付不失重心,可說已盡太極拳之能事了。

  《太極拳經》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渺”,太極拳就是一種軸心運動。所以《行功心解》上說“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就是氣如車輪則左重的向左轉動,右重的向右轉動,是當然之理容易明了,不過要練得爛熟能得心應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拳經又說:“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前三句皆是引勁落空之意,就是說他仰攻我,我引得更高,他俯攻我,我引得更深,他直迸我引得他更長。總之順他的來勢引向空處,不抵抗不截擊。第四句說明退不得,彼進我退便是自促,無論練架子或推手,都忌直進直退。《行功心解》說,進退須有轉換便是說明不能直進直退。例如摟膝鋤步的進必須附帶左顧右盼的姿勢,倒攆猴的退也是一樣要向左右轉換,便是以退為進,不是真退,真退就是敗了,所以古人拳語曰:“有進,進也。”(紀效新書)上也說:“步步向前,天下無敵。”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就是形容太極拳之輕靈,絕對不許對方借力的意思,是推手最重要的理論根據。“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是推手極爛熟后的境界。推手的作用重要部份,在鍛煉触覺術語謂之聽勁,就是利用於指羅紋,探聽對方的動作的意向和勁路,而我處處意在敵先,使對方來不及防備。“神以知來,智以藏”。神就是利用手上的神經,探知對方的來勢,再憑我的智慧隱藏我的攻勢,這樣便到了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

  單重則隨,雙重則滯",這兩句是練習推手最重要的,最應注意的,必須時刻用實際行動去體驗它,若不認識這個理論,根本談不上會太極拳。所以太極拳論上說過,“無便有缺陷處,無便有凹凸處”,因有缺陷凹凸便不能圓,不圓就雙重了,圓輪著地哪有兩個重點,若有兩個便行動不了。有人解釋雙重說:兩腳同時著地,兩手同進打出是雙重,一腳一手是單重。這是極端錯誤的解釋,我們要知道單重雙重不在形式而在內容,太極拳是軸心運動,找到了軸心所在則触處成圓,處處單重找不著重心,則触途成滯,處處雙重豈但兩手兩腳,就是一個指頭也免不了雙重“精練已極,極小一圓皆有軸心”。由軸心發出來的圓,便無缺陷處,無凹凸處,哪得有雙重。

  “粘即走,走即粘”。太極是畫圓的中心點,向外半弧為陽,向內半弧為陰,陽的作用為粘為攻,陰的作用為走為守,粘又是走的必備,走又是粘的必備,所以下面緊接著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所謂陰陽粘走,剛柔粘連等等都是攻守兩個動作的代名詞,攻里有守,守里有攻,所以謂之相濟,認識這個便等於懂勁,在懂勁的基礎上做功夫,才能做到愈練愈精。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太極推手在隨機運化本身不可有絲毫安排等待的心思,這就謂之舍己從人,也就是說要在本身確實做到圓活輕靈的地步才可以隨人粘走,毫無障礙,但是有許多人誤認舍己四字,以為是從對方研究來勢早安排一個如你來如何應的心思,這就是舍近求遠了。《行功心解》說:“發勁須沉著松靜,專注一方。”發勁須在推手時專功練習,才能沉著松靜,又必須在沉著松靜的兩個條件下發出去的才是內勁,不是拙力,專注一方四字看去似簡單,實際這里面包含時間、地位、方向三個要素,有一個不適合便不是沉著松靜的內勁,也發不干脆。因此必須在推手時一方準備接受發勁,不走不化,一方專心按規律發出去,練習既熟,方能一触即發,發無不中。

  《打手歌》說:“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掤捋擠按是曲中求直的四個動作,這四個動作包含了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九個動作,說掤捋擠按須認真,就等於說十三勢須認真。《十三勢歌》第一句“十三總勢莫輕視”,就是要勢勢認真,能主宰於腰,上下自然相隨,能相隨,即能消滅對方的攻勢,因此說人難進。《十三勢歌》第二句“命意源頭在腰隙”,也就是這個意思。“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隨對方來勢引向空處,引到和我的出擊條件相合時,便速行出擊。這引字有兩種意義,一是因勢利導使其落空,一是故露破綻,引他冒進。“虛籠詐誘,只為一轉。”所謂虛籠詐誘就是引進落空,這轉字就是出擊。此中前輩說,推手只在不丟不頂中討生活,不丟是不脫離對方的手,不頂是不抵抗對方的手,這中間包含沾連粘隨四種動作。粘連是屬於不丟的,粘隨是屬於不頂的,就是說對方進我用沾連,對方退我用粘隨。這《打手歌》雖是初步人門極簡單的法則,但不經口傳面授縱繪圖上說千言萬語也屬無益,所以《十三勢歌》有“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的說法。什麼叫法自修呢?就是要依據上勢的法則自修,若不依據法則自修也是徒勞“學而不練負師之傳練,練而不規成藝之病。”可見練習必須重視這個法則。以上謹就社會上最流行、為一般愛好太極拳者所熟知的理論加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