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广场舞视频大全:李一痕:一生追寻缪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7:00:53
李一痕:一生追寻缪斯

  □卜谷

  李一痕是诗的一痕,传奇的一痕。他的诗,他的传奇,都包裹在貌似永远平静的微笑中。

  丰子恺为李一痕起名,诗发少年狂

  那一天,李一痕在画架上画一幅木炭素描,素描画完,又在画角注上笔名“艺痕”。那时,丰子恺是学校教导主任,经常巡视教学。丰子恺站在木炭素描画旁捻着山羊胡须,皱着眉头连说:“俗气,俗气——”  

  丰子恺教授有“中国漫画之父”的誉名。他素昔言直,说话常让同学们一楞。当时尚称李时杰的李一痕趁机提出要求:“那就请丰老师给我改个笔名吧。”

  丰子恺立在画室中央,二指捻着长长的胡须思索了一会:“你知道我女儿的名字吧?”

  “她名叫一吟呀。”丰一吟,是丰子恺先生的小女儿,也在国立艺专读书,是李一痕的学妹,与李一痕同届不同班,二人很熟悉。

  丰子恺先生说“如果我女儿的名字用‘诗吟’,‘诗’字就俗了,‘一’字就雅。如果唱歌的叫‘歌痕’,唱戏的就叫‘戏痕’,你说俗不俗气呀!我看你这个‘艺痕’就改为‘一痕’吧。一个人一生,能够在中国文艺史上留下一点痕迹就很不错了。”

  由此,“一痕”便成了李时杰的笔名。后来,他发现宋词词谱中有一词牌就叫“一痕沙”,其中是大有深意的。再后来,笔名“一痕”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名字也越来越响,早已远远地覆盖了他的原名,笔名就变成了正名。

  当时正值“抗战”期间,全国的文化人云集重庆。患难出朋友,战地出诗人。当时,重庆有不少诗社,最知名的诗社叫“春草诗社”。“春草诗社”是由王亚平等人带头发起,郭沫若为名誉社长,王亚平为社长。

  李一痕也慕名参加“春草诗社”活动,在第一次参加“春草诗社”举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上,李一痕就认识了著名诗人王亚平老师。二人相识时发生了一段趣事:那天,李一痕拿着一个厚厚的本子,里面是他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诗歌剪贴。李一痕恭恭敬敬地请王老师提意见,王亚平没有接他的诗,却说:“我向你提一个问题,你回答得正确我就与你谈话。”

  这话有些突兀,臧克家在旁边听了十分奇怪,往日十分随和的他,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王亚平老师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诗?”

  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又似乎很难。李一痕当时的回答是,我觉得心中有一股情感要发泄,不写出来不舒服,写出来不管好坏心情都很愉悦……王老师频频点头,当时就笑着翻看了李一痕的两首诗:《我徘徊在嘉陵江畔》《重庆,我要把你摇醒》。这两首诗曾在重庆打响,是李一痕的代表作,也得到了王亚平老师的好评和鼓励。

  25人集,引人注目的西南青年诗群

  “今夜的星是老了/新的年轻的星啊/升起来吧!”在数十年诗歌创作实践中,李一痕及其诗友密切交往,情谊、诗谊浓郁,潜移默化,互相影响,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诗群,自己的诗观点,这个诗群,俗称25人集。

  1984年6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遗忘的脚印”小引》一文,介绍了“25人集”的诗群及其诗观点与诗创作。“从1938年8月创刊《战歌》……十年间,在这群诗作者中有的或为主编,或参与编务,共出版诗和文学期刊31种,诗丛书10种,诗创作专集53种,译诗集8种,诗文论集13种。至于当时的报纸副刊所发表的大量诗作,就无法一一罗列了。不容置疑,这个事实至少是一个存在过的历史现象。它的出现,绝非偶然,怎样对它作历史的估计,我们无力妄加评说。”

  那一时期,李一痕与何其芳留下了一段珍贵诗谊。1944年,何其芳先生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并负责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的工作。那天,王亚平邀李一痕去他家。二人正谈着,何其芳来了。王亚平就把李一痕介绍给何其芳。何其芳笑一笑,点点头说:“我已认识你了,你是学美术的……”由此,李一痕与何其芳及《新华日报》密切联系。也正是这一时期,李一痕经常思考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向,开始深入农村采访,用劳动大众的语言写诗,继而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谎言》以及《疯子与圣人》《过不了冬天的人》等诗集。

  李一痕记得,当年诗人节后的一天下午,李一痕如约前往重庆七星岗《新华日报》社的小楼。何其芳当时身体不太好,仍埋头在一大堆稿件中忙碌着,对于李一痕的到来十分高兴,刚让他坐下就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新出版的诗集《夜歌》,郑重其事地在扉页上题写赠送词,赠送给了李一痕。二人交谈融洽,李一痕请求何其芳以后为《火之源》介绍诗稿,何其芳满口答应了。他又提出《火之源》五、六期出版前,请在《新华日报》上发一下目录预告,何其芳先生又满口答应了。不久,《火之源》诗刊五、六期的出版目录预告,果然在《新华日报》的报眼上这一显著位置刊登,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火之源》在众多大师及同仁的努力下,在重庆诗界引人注目,颇有影响,在抗战宣传中发挥了一定的战斗作用。

  诗风激荡,诗情永在的追诗逐日一族

  “一听一回肠一断,三月三春忆三巴”。真正的诗人是绕不开诗的,他们的生命轨迹绕来绕去,九曲十八弯,最终还会在诗坛相逢。1980年,年届60的李一痕退休定居赣州。

  改革的春风日愈强劲,李一痕明显感觉到了诗情膨胀。逐渐恢复联系的那些诗友通信间最重要的话题还是谈诗,正是在这一时期,李一痕与昔日的老师臧克家、王亚平恢复了联系,与早已是名满天下的老诗友马瑞麟、海笛、穆仁、黄稼、李耕、薛汕等人恢复联系。数百新老诗友的聚集,带来了十万行诗的汇聚。这些爱诗者们都是夸父的兄弟,太阳始终辉耀在他们的头顶。诗路,山重水复,坚定从容,完成了艺术语言的传承。葱郁诗心的联结,使诗歌显示出民间的独立性和个体的灵性。

  生命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有限,在于有限中赢得无限。

  诗人公刘对赣州有特殊的感情,诗人公刘对李一痕有特殊的感情。相知46年后,公刘于1992年应邀来赣州与李一痕相见,在李一痕家小住一月。赣江之畔,李一痕与公刘回环往复地在霞光中散步,诗心飞扬。说到新诗创作,二人觉得是越来越不敢写作了。对于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新诗,二人充满了期待和踌躇。

  现年90高龄的李一痕,仍担任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仍在诗中不懈追求。近年,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他主编了《当代抒情短诗千首》,200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诗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山里走出去的诗人,回归了大山。由诗出发的李一痕,又回到了诗的怀抱,他拥抱诗,诗也拥抱他,他会与诗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