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售后维修点洛阳:我看袁世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1 00:33:47
   少年袁世凯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一个大家族。袁世凯二叔祖曾官至钦差大臣、漕运总督,与当时同朝为官的曾国藩交情甚厚。李鸿章父亲曾为其幕僚,李鸿章则为其同僚。袁世凯出生时期,是这个大家族的鼎盛时期,袁门一家,共有八位州县以上的官员。但是,这个时期,也是袁门一家下坡的转折点。至于后来,袁世凯又建立了一个袁氏大家族,则宗族血脉关系已不同于以往。袁世凯少年时在其叔父家孰中读书,叔父对其要求甚严,白天,把他的书桌安排在老师的书案侧旁,让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晚间,安置他就睡在老师房间隔壁,让他昼夜都靠近老师,以束缚其“嚣浮之气”。“但愿勉勉焉,无遗父母之羞辱,无尽虚诞于国家而已”,是袁世凯此时的感受与自勉。袁世凯叔父袁保恒,为光绪年间廉洁奉公一干将良材。为救河南大灾,他“蹈白刃所不敢避”,以当时最严肃庄重的形式,对天明誓,尽瘁桑梓。短短几个月,他为“焦虑所迫,眠食俱废”,最终被时疫所染,于光绪四年病死于河南开封赈务公所。清廷谥号“文诚”。袁世凯跟在三叔身边,感同身受。“求雨数次,未闻膏霖。......三叔大人惟饮食减者多矣”。“(袁世凯)必尽此赤心,捐此腐躯,上以报国,下以报叔父而已”。 

青年才俊

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加紧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力争通过外交手段,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一八八四年,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朝鲜亲日的“开化党”发动政变,十二月四日一夜间推翻了保守派政权。次日,国王下诏革新政治,建立了开化党政府。保守派连忙请求清军支援,于是,袁世凯当机立断,身先士卒,以保护朝鲜政府为名,率兵二千声讨乱党,十二月六日攻入王宫,击败日军及开化党人,竹添寡不敌众,自焚使馆,连夜潜逃。这就是“甲申事变”。  一八八五年春,倭国派伊藤博文为特派全权大使,到中国谈判朝鲜问题。谈判中首要条件就是要求中国政府惩办袁世凯。李鸿章得知袁世凯果断处置事件真相后,驳回了日方惩办袁世凯的要求。

    之后,袁世凯奉命再赴朝鲜,使壬午事变后的朝鲜迅速恢复稳定。袁世凯这一去朝鲜三任九年,充分展示了袁的才干,李鸿章多次夸奖他“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可惜我们因人费史,对这段时期的袁世凯缺乏研究,我们只能从一些人的来往书信中去发现那时的袁世凯,即便如此,当年的袁世凯也堪称青年才俊。
 远见卓识甲午战败之后,袁世凯认为,清军训练方法陈旧,作战能力低下,尤其各军官指挥能力低下,所以才每战必败,败则溃乱。光绪二十一年,他在东北前线便多次致电天津北洋当局,要求派他招募练兵。他此时深知,抓到督练新建陆军之事,前程不可限量。于是,他向光绪皇帝写了一个长达一万多字的条陈,内容包括储材九条、理财九条、陈兵十二条、交涉四条建议。条陈首先综论了当时的形势和变法的必须,指出振兴的唯一道路,就是效法西方,实行变法,此乃当务之急。袁世凯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应该效法西方尤其是日本的成功之道,迎头赶上。在陈兵十二条中,他提出,完全效仿西法,编练新式陆军;聘请西方人帮助教练新军,但不委以军事大权;全仿西方管制,严定军纪;严格挑选士兵等等。特别值得提出的事,袁世凯的这份万言书,不逐波随时,只字未提当时人人大谈的联俄之议和万国公法。在他看来,甲午战败后的中国,同列强无平等可言,无公法可据,也谈不上真正的睦邻和可靠外援。对于西人的使用,袁世凯也有其独特主张,即利用其技能,不委以事权。从袁世凯的条陈来看,办法之设想,改革之主张,对局势的观察深刻程度,比起当时康梁等人毫不逊色。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光绪帝明发上谕:袁世凯“即著派令督率创办”新建陆军,一定要“严加训练,事事核实”。自此,袁世凯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开始扶摇直上,迅速窜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c453d010008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