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同性老年瘦老头微博:荒漠化的防治 说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8:11

人类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受到破坏,并且出现了恶化的趋势,表现出了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学过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接下来请大家看一部短片,看看这部短片向我们展示的是我们的环境在哪些方面出现恶化?荒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全球四分之一的陆地,三分之二的国家已深受其危害,那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国家包不包括在三分之二的国家里面?其中我们国家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这么严重的荒漠化?我们将如何去防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有关荒漠化的防治。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什么是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荒漠化的发生?荒漠化的产生过程又是怎样的?

一、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

1.荒漠化的概念(略)

是什么原因导致土地退化?

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相当严重,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这么严重?下面我们来学习我国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原因。

二、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原因有多个,但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那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第一个自然原因。

(一)自然原因──西北地区具有干旱的自然环境

请大家想一想西北地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为什么西北地区具有如此干旱的自然环境?这与哪个因素有关?它位于我国西北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西北地区的确切范围。

●西北地区的范围

界线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线以北

行政区

包括新疆、甘肃北部、宁夏和内蒙古大部

气候

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形区

包括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西北地区有相当干旱的自然环境?在干旱气候的影响下,西北地区所出现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活动可能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

●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

 

西部

东部

海陆位置

 

 

降水

 

 

干旱地区

 

 

自然景观

 

 

载畜量

 

 

农业特色

 

 

通过我们前面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受干旱气候影响下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特色的学习,我们知道如果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就会破坏植被,导致荒漠化的发生。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具体自然因素。

(1)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我国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除了受它自身的干旱的气候的影响外,还与当地的气候异常有关。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下面我们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一、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三、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四、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其中,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和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大家要重点掌握。

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3.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西北干旱成因的是( )

A.远离大西洋

B.远离太平洋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

5.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

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

6.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2.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说课稿(15分钟)

说课教师:吴秀菊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提供借鉴或服务)。

本节教材包括荒漠化的概念,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等五部分。

二、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一)知识与技能:

1.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愿因。

2.了解区域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3.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三、   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四、   教学难点

举一反三,培养和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五、   教法设计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结合材料,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荒漠化的概念及基本过程和危害。采用数字记忆法,强调记忆荒漠化的概念(三区、三退、三化、二因)

2.充分利用课本的图示2.1,2.2及材料,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

3.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产生原因。

4.“对症下药”法,引导学生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5.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治理说明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六、   学法设计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加上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图表材料等相结合来分析荒漠化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注意通过这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达到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七.教学安排   2课时

八.教具准备:1。充分利用课本的图示及材料。2。利用多媒体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复习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酒精厂>,生态农业<留民营村>},引入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2分钟).

(二)图片展示(西北荒漠化景观图)

引导分析,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基本过程,强调记忆荒漠化的概念。(数字记忆法)“三区、三退、三化、二因”。(5分钟)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示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示图示“中国,世界荒漠化的分布”理解其危害性。(2分钟)

(三)结合图2.1,2.2(课本)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重点落实在图上①.西北地区位置与范围。②.地形特征。③.气候特征。④.植被水文等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荒漠化的自然原因:①干旱是荒漠化的前在因素。②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0分钟)

(四)            印证练习  结合图2.3完成思考题P17,P18活动。(8分钟)

(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8—20结合图2.5,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①原因:人口剧增,人类本身的不当活动。②.表现:三个过度。

并列表归纳(人为因素表现,分布地区:用多媒体呈现),进一步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15分钟)

(五)            小结(2分钟)

(六)            布置作业:P21活动  (1分钟)

第二课时

(一)讲评作业引入:不管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还是非洲的萨

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总的来看,荒漠化并非只是现代的产物,只不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荒漠化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5分钟)

(二)结合课本材料,图2.12,2.13列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

的分布及原因。(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后果)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照课本落实,8分钟)

(三)展示图片:回顾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让学

生讨论分析:针对这种情况,如何防治?(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多角度

来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8分钟)

(四)明确归纳(落实在书上)(12分钟)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1.核心  2.内容  3.原则  4.措施(结合案例分析)

(五)完成活动P21   (5分钟)

(六)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5分钟)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重点分析>)→  制定综合治理措施     

(七)总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荒漠化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结果,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学习,为把西北地区建得山川秀美做出自己的贡献。(1分钟)

(八)布置作业:练习册(1分钟)

十.预估效果: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荒漠化的概念,理解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和防治、综合治理措施。并学会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十一.板书设计:

(一)荒漠化的概念

      “三化”“三退”“三区”“二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2.气候异常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原因:人中剧增,人类本身的不当活动

   2.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核心 

   2.内容 

   3.原则 

   4.措施(5点)(结合案例:沙坡头)

(五)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