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做事不会错好句:特稿/官员当心贪色丢官 情妇当心贪财丢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11:41
特稿/官员当心贪色丢官 情妇当心贪财丢命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有高官因为被十一位情妇集体告状而落马,有高官因为共享一位情妇而断送仕途,而许多情妇也没有好下场。不管情妇多寡,潜伏于中国官场的情妇现象,不仅牵出“性、权、钱”交易配套的粘沾性,也突现官场权力腐化的现象。

  “一个情人没有是废物,两个三个情人是人物,五个六个情人是动物”。这样的顺口溜据说流行于中国官场和商界。

  贪官色官一再被揪出,贪官和他们的情妇近日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当地舆论质问:“贪官与情妇,究竟谁是鸡谁是蛋”? “情妇反腐,靠得住吗?”

  高官的情妇不是一般的二奶,除金钱和性欲共舞之外,权力的滥用更是祸源的根本。

  《东方早报》、红网和《北京青年报》的舆论都指出,情妇现象涉及到的是权力的腐败及滥用,占据渠道优势地位的永远是“权”,“色”是不可能起到主导话语权的,“色”只是权力的消费品。

  舆论问道:“好色的本性为何在有权有势的男人身上,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就是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力为他创造了条件吗?

  舆论指出,从这些贪官的人生轨迹看,他们大多出身寒微,都是经过漫长的人生奋斗才走上领导岗位的,但是,当他们手中握有权力之后,便成了不法商人追猎的对象,他们对财富的贪欲被极大地开掘出来,他们的自我要求开始放松。

  有的情妇被色官盯上,有的情妇则是投怀送抱。不论谁先进攻,这种交易性的爱,和高官紧握的权力绝对有关。而对那些突然降临的爱,高官若照单全收的话,往往都得付出代价。

  经媒体披露的上海社保资金案内幕,简直就是热辣的美人计陷阱。一位长相极似港星张曼玉的美女和上海“公路大王”张荣坤合谋,张负责查找猎物,美女负责公关,再用针孔摄录机摄下的官员和美女的床上交易作为把柄,作为捞钱的本钱,一众高官就这样被击倒,从此走上不归路。

  日前,中纪委公布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贪污腐败案,最有看点的是,他是被十一名情妇联手告发的。靠情妇反腐一说,于是成了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

  不过,《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认为,靠情妇来反腐败,是靠不住的。文章指,贪官与情妇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往往是同盟军,彼此掩护。中纪委对落马贪官进行调查发现,受贿者80%的贿赂都是妻子、儿女、情妇等代收的,由自己亲收的不及20%。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是很少的,即使发生矛盾、利益关系破裂,如果情妇不能绝对掌握贪官的把柄,也很难扳倒贪官。

  文章认为,要对付贪官,需要的更多是制度建设,通过权力之间的制约与监督来反腐败,依靠媒体与社会舆论监督来反腐败。首先,地方的纪委与检察机关不能对贪官涉及的违规事件视而不见,另外,要保障媒体发挥监督作用,就必须减少媒体监督受到的阻碍。

  当官的因贪色而丢官,做情妇的也得当心随时丢命。新华网的一文章指,情妇没有好下场,古今皆然,因为虚假的感情难经考验。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以爆炸手段炸死情妇柳海平;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南地分局原副局长梁冠中将情妇分尸灭迹;云南保山县原县委书记杨国瞿与情妇争执将其打死。

  如果说,做名女人难,那做贪官的情妇就是危险。(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