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女友 老头子 玩弄:纵横于历史深处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40:54
纵横于历史深处--五代十国史话共73页 
作者:姜狼豺尽 提交日期:2007-03-08 17:48            后周共有四座皇陵,郭威的蒿陵,柴荣的庆陵,柴宗训的顺陵,柴荣大符后的懿陵,在新郑县郭店境内。庆陵规模很小,如果不是坟前立碑,谁又能想到,睡在下面的就是曾经威震天下,差点统一中国的大皇帝柴荣?历史过于残酷,血肉躯变冢中骨,千年沧桑,让人感叹。
   感谢支持~
  
  
   六
   柴荣精通兵法要诀,知道不能师老于此,万一等到周军力疲之时,南唐援军杀过来,这仗就没法打了。柴荣决定先敲掉南唐军外援,派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带着禁军一部夜袭清流关,拔掉南唐国都金陵的外围要塞,一是断掉唐军救援寿州的可能,二可以威慑一下李璟。赵匡胤轻进至清流关,唐将皇甫晖驻扎在关外山前,看到周军来了,做好应战准备。哪知赵匡胤抄了皇甫晖的身后,从山后边杀了过来。皇甫晖不知周军底细,不敢战,撤入滁州。赵匡胤在后面跟着,皇甫晖在城上对赵匡胤喊道:“姓赵的,咱们弟兄各为其主,并没有私仇,有种的等我出城列好阵,咱们再会会,敢不敢?”
   赵匡胤大笑“君子不乘人之危,我等你就是。”皇甫晖率军出城,两军开始捉对厮杀。赵匡胤拍马挥棍,直取皇甫晖,皇甫晖哪里是赵匡胤的对手,没过几个回合,被赵匡胤一个蛟龙出水,一棍打在皇甫晖的后脑上,颠下马来,周军上前把被打成“重度弱智”的皇甫晖捆成了粽子,另外一位唐将姚凤也享受了同等待遇。赵匡胤率得胜之师进入滁州。
   关于赵匡胤镇守滁州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时任周朝的马军副都指挥使,奉柴荣命令,前来帮助赵匡胤守城。赵弘殷
   来到滁州城下时已经深更三夜,赵弘殷在城下叫门,赵匡胤知道父亲来了,但这里不是讲私情的地方,便大声回道:“虽然我们父子情谊相关,但匡胤为大周守城,半夜不识军情,不敢放大人进来。”到了天亮时分,赵匡胤这才打开城门,放赵弘殷进来。
   赵匡胤公事公办,确实值得称道,这时的赵匡胤还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多建军功,多博得些富贵。但赵匡胤的这种态度,千载之下仍不失借鉴意义,现在的有些人,假公肥私,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哲学,手头有点权力,就把七姑八婆的都塞进来吃皇粮。人都是有感情的,但这种私情不能凌驾于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上,不然,人人如此,天下不乱何待?
   为了给赵匡胤找个帮手,宰相范质推荐原在永兴节度使刘词门下的幕僚赵普来做滁州军事判官,赵匡胤和赵普都是幽州人,同乡也且都姓赵,关系自然一处就好(想起了三国时赵云和赵范,呵呵)。赵普是宋朝开国名相,为相二十余年,古时有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赵普说的。
   唐军经过几场挫折,士气大沮,南唐皇帝李璟见柴荣可不是亡闽的王延政和亡楚的马希崇,不想再打下去了,派人去和柴荣讲和,希望柴荣就此收手,李璟愿意兄事柴荣(还有点骨气,不似石敬瑭),每年都送给不菲的财物。这样的条件岂能打动柴荣?理都理没他。李璟知道柴荣的胃口太大,方才那点小鱼小虾柴荣看不上眼。便派户部侍郎钟谟和工部侍郎李德明来到柴荣驻军的下蔡(今安徽凤台),愿意向周称臣纳贡,并献金器五千两、上锦两千匹、肥牛五百头、好酒两千石,以及其他一些珍玩,希望周军快回去吧。
   柴荣既然来了,要的是土地,几个小钱加几头牛打发不了柴荣。柴荣命铁甲武士持械立在中军大帐,柴荣高坐于上,喝问钟谟和李德明:“你家主子这时候知道害怕了?早前为什么通使契丹,谋攻我朝?而且李璟号称唐朝后人,为什么如此不懂规则?你们想说服我罢兵,告诉你们,没这个可能!快滚回去,让李璟快来见朕请罪。不然,朕一怒之下,连金陵都给你们端了。”钟谟和李德明也号称口才一流,但柴荣太厉害了,吓的没敢吱声。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二月,探马来报:“扬州城今夜不设防”,城中没有多少唐兵。柴荣觉得有利可图,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和赵弘殷等人率军去攻南唐的东都扬州,给李璟点颜色看看。扬州是之前吴国的国都,在南唐的地位类似唐朝的洛阳。拿下扬州,能把李璟给吓死。
   韩令坤轻兵急进,一举攻入扬州,南唐东都屯营使贾崇放火烧城,然后逃去。贾崇真不够意思,他倒跑了,把南唐的东都副留守冯延鲁同志(大词人冯延巳的弟弟)堵在了城中。冯延鲁不想去见柴荣,寻把刀来,剃了一个大光头,换上僧服溜进庙里敲起木鱼来。周军进城后,四下搜找,终于把冯延鲁从和尚堆中揪了出来,送给柴荣念经。柴荣杀他没什么用,先养起来。韩令坤稍做休整,发兵直进泰州(今江苏泰州),泰州将少兵寡,一战既下,刺史方讷窜回金陵。
   李璟越打越没脾气,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再遣司空孙晟赴周营求和。而这时周军也没闲着,四处掠地,攻下光州(今河南潢川)、舒州(今安徽潜山)、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今湖北黄冈)。孙晟等人赶到下蔡,表示李璟愿意割让寿州、濠州(今安徽凤阳)、泗州(今江苏盱眙)、楚州(今江苏淮安)、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光州六州,年输金帛百万,乞求柴荣回师。柴荣对这样的条件仍然不满意,毕竟这时淮南的大半土地都被周军夺去,这时撤回不划算,拒绝了李璟的求和。之前还留在周营的李德明劝柴荣:“请陛下给臣五天时间,臣赶回金陵,请国主尽数割让淮南。”柴荣同意了,李德明回去通知李璟去了。
   柴荣这时一直为没有攻下寿州头疼,刘仁赡真是条好汉,能在五代时让一代英雄柴荣如此难堪的,大约只有刘仁赡这独一份了。柴荣让唐使孙晟到寿州城下劝降刘仁赡,孙晟素称南唐忠臣,哪肯干这等有损名节的事情。刘仁赡望见孙晟,重甲朝孙晟下拜,孙晟大声对刘仁赡说道:“刘将军!你现在只有死路一条,别想活着回金陵见圣主,杀敌不成,则杀身成仁!若失节事周,遗臭千载,不足为将军计!”刘仁赡在城上痛哭流涕。
   柴荣知道后,大骂孙晟:“我让你去招降刘仁赡,你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你不知朕有利剑?!”,孙晟理直气壮的说:“我是唐朝宰相,天下哪有宰相让守牧屈膝降敌之理?!陛下神武明理,能容忍这样的事情么?”柴荣理屈,只好作罢。
   南唐武有良将,文有贤臣,可惜不为李璟所用。柴荣平生最爱惜的就是人才,而且柴荣手下也不缺人才,但英明的君主是不会觉得人才多的, 如果刘仁赡和孙晟这样的人才能为柴荣效命,远比送给柴荣金银玉帛更来的实在。南唐人才济济,怎么就出了李璟这样的词人皇帝?南唐这些牌如果由柴荣来打,别说不会弄丢淮南十四州,北伐中原也不是什么难事。李璟自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人,难道忘了李世民是怎么用马周的?象李璟这样出生在帝王家的文学家,人生往往都是悲剧性的,别人不说,他的儿子李煜,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此时已经回到金陵的李德明苦劝李璟速割淮南,以免周军过江,玉石俱焚。李璟直骂李德明误国,而南唐的开国头号重臣、太师楚国公宋齐丘在李璟面前说李德明的坏话:“李德明贪生怕死,不惜卖主求荣,况且割让淮南只能让柴荣贪得无厌。”加上素来是李德明对头的枢密使陈觉等人在旁边煽风点火,李璟大怒,命斩李德明于金陵市中。
   虽然李德明曾经吓唬过李璟“攘袂大言周师必克” ,但李璟杀了李德明根本就无足轻重,南唐的败势其实在公元951年消灭楚国马氏时就已经显现出来。李璟用人不明,朝中充斥着五鬼(冯延巳、陈觉、冯延鲁、查文徽、魏岑),外加一个当道大佬宋齐丘,政治非常腐败。以这样的底子和柴荣过招,没在柴荣生前被消灭就算李璟好运气了。
   李璟在众人的劝说下,决定不再对柴荣奴颜婢膝,该来点硬通货了。李璟一边派人去教训到常州来捣乱的吴越兵,一边遣皇弟齐王李景达为统帅,陈觉为监军,率军北上防御周军。名义上李景达是主帅,但实际管事的则是陈觉。
   陈觉是南唐著名的“乱鬼”,专门坏人好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李璟派出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真是不长记性,忘了十年前陈觉在福州是怎么给自己坏事的?这帮蠢货当道,也无怪南唐气数已尽。
  
  
作者:姜狼豺尽 提交日期:2007-03-09 11:07  
  
   七
   南唐这时略有起色,右卫将军陆孟俊带着一万南唐军从常州过江北上,来收复泰州。按常理说,大敌当前,防御一方应该严阵以待,或者去搬援兵,可守泰州的周兵居然给吓跑了(这是柴荣带出来的兵?),让出空城给南唐军,陆孟俊取得“泰州大捷”后,进军扬州。而坐镇扬州的韩令坤不知是不是吃了泄药,也了精神,也准备弃城逃跑。柴荣知道后怒气冲天:“强将手下无弱兵,朕手下怎么会有这些窝囊废?!”急让张永德提兵来救,韩令坤这才放下心来。柴荣对韩令坤这厮不太放心,又急调赵匡胤带兵驻守六合(今江苏六合),赵匡胤知道其中的利害,传令三军:“发现逃跑的扬州兵,就地打断狗腿。”好友韩令坤了解赵匡胤的脾气,哪还敢逃跑?国法也不能容他!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四月, 韩令坤见来了援兵,恢复了常态,放胆和南唐军在蜀冈(扬州瘦西湖附近)展开了一场厮杀,周军都怕逃跑被赵匡胤打断腿,自然不敢懈怠。一战下来,南唐军大败,陆孟俊被活捉。正好韩令坤有个小妾杨氏和陆孟俊有灭族之仇,哭告韩令坤,那还有什么说的,陆孟俊死在韩令坤的刀下。
   这时南唐统帅齐王李景达率着两万唐军精锐从瓜步(今南京的长江北岸)渡过长江,准备进攻六合的周军赵匡胤部。周军将士要求出兵进击南唐兵,赵匡胤不同意:“唐军两万,而我军只有两千,出城与战,唐军见我人少,士气肯定大振,吃亏的还是我们。不如等他们来到城下,我军以逸待劳,一战必胜。”过了两天,李景达率军来到六合城下,赵匡胤趁唐军立足不稳,纵马直扑入阵中,周军如虎趟群羊,唐军大败,战死五千多,剩下的准备逃到江边南渡,结果众人抢船,互相踩踏,死伤惨重,李景达和陈觉等人急急如丧家之狗逃回金陵。
   柴荣屡攻寿州不下,难免有些心焦气燥,柴荣命人涡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处,在今安徽蚌埠涂山附近)建造浮梁,准备过河去扬州,寻找唐军主力决战。随军的宰相范质哭劝柴荣:“大军坐守淮南,已历数月,军心浮燥,长久如此,于军不利。希望陛下休整一下,然后再来不迟。”柴荣也不是知进不知退的人,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本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生聚教训二十年方才灭了夫差。柴荣考虑了一下,同意撤军。在涡口设立“镇淮军”,留下李重进继续攻打寿州,和刘仁赡进行武力对话。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五月,柴荣率禁军回到汴梁。
   七月,湖南长沙的周行逢灭掉了岳州刺史潘叔嗣,成了湖南的第一把手。周行逢向柴荣称臣,柴荣现在还管不到湖南,就封周行逢武平军节度使,总管湖南军政。
   柴荣回师之后,还留在淮南的周军将士们见皇帝走了,反正没人管了,开始撒起欢来,各部主将纵容士兵四处掠劫百姓财物,淮南人民大失所望,也不做“大周顺民”了,跑到山上或湖边,聚众自守。周军不高兴,赶来征剿,居然被这些老百姓给揍肿了脸(真是丢人现眼)。而唐军看到形势有所好转,立刻北上攻取前先被周军夺去的州县,没多久,舒州、蕲州、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均被唐军收复。周军在上奏柴荣请求撤出扬州,全力围攻寿州,得到柴荣同意后,周军撤出扬州,转向寿州。这次周军将士们做了回好人,没再敢临行前再发“百姓财”,淮南一带的百姓得知周军“重新做人”后,自然放下心来,纷纷向周军献出粮食。
   屋漏偏逢连夜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的七月,柴荣的第二任妻子符氏病故,柴荣哭的死去活来,追谥为宣懿皇后。
   唐军打了几个胜仗,心气也高了起来,纷纷要求北上和周军决战。大太师宋齐丘摇头说道:“周军实力太强大了,我们不被柴荣吃了就是万幸,别招惹柴荣了。而且我们给周军一分面子,周军自然会感激我们,寿州之围也可不救自解。”李璟糊涂惯了,居然同意了,让各地唐军据守不战。寿州的刘仁赡本指望周军一败,唐军会赶来解围,哪知道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也没见一个唐军过来。
   宋齐丘在五代十国也算是个重量级的人物,见过大世面的。他难道不知道柴荣南下要的是什么?一败即退,那不是柴荣的性格。寿州是江南门户,一旦失守,淮南必不可守,等到周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时候,宋齐丘是不是要学南朝陈后主陈叔宝那样逃到井里?李璟和宋齐丘是一对糊涂虫。
   周军见唐军没有乘胜来寿州,毫不客气的加紧了对寿州的围攻,周军主帅李重进可不是等闲之辈,治军是有一套的。号称“寿州援军”的齐王李景达和陈觉又来了,不过是在距寿州百余里的濠州(今安徽凤阳)“支援寿州”。唐军人数不少,整整五万,可因李璟有旨不战,当然乐得“观战”。
   李景达窝窝囊囊,并不等于所有的南唐将军都这副德性,淮南屯营应援使林仁肇还有些血性,林仁肇身体上刺着一只老虎,江湖人送绰号“林虎子”(可惜早生三百年,不然上了梁山绝对是条好汉!正好梁山上还有一位林豹子。)林仁肇孤军来解寿州之围,周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在下蔡驻扎,林仁肇在淮河上烧了一把火,企图烧死张永德,可能是“风神”被张永德给收买了,刚才还是南风,突然刮起北风,林仁肇差点被烧死,只好后退。张永德又在距离浮桥不远的地方用大铁索拴住几千根巨木,截住淮河水流,周军在浮桥后防守,林仁肇也有本事也没辙了。
   张永德不愧是员良将,为将者要有勇有谋,不然一勇之夫如楚霸王,是成不了大事的。南唐军再次出去水军战舰在淮河上和周军决战,张永德想了个好办法:招募会游泳的士兵,让他们趁夜游到南唐军的战船下面,用大铁链子连起来。随后张永德就发动周军划动大舰,向南唐舰船冲杀过来。南唐大舰一动不动,军人惊为怪事。周军又冲又射,南唐军被射死和溺死无数。
   柴荣不断接到捷报,丧妻之痛也渐渐消去,心情好了起来。而之前跟随柴荣到汴梁的南唐右仆射孙晟却暗中向南唐递送情报,被周朝特工捉个正着,柴荣大怒:“前次劝刘仁赡死守,朕已饶你不死,今日如此,还有何说?”孙晟也不怕他,抗言请死:“臣身事唐朝数十年,不能救国家于水火,留此躯何用?请陛下赐死,以全臣节!”
   柴荣见他如此强硬,不禁暗自佩服,知道孙晟不会屈节事已,便派都承旨曹翰去赐死孙晟。曹翰来到孙晟寓所,先和孙晟喝酒,没喝两杯,曹翰站起身来笑道:“旨意下,相公有罪我朝,今赐相公死。”孙晟朗声大笑:“知有今日事。”孙晟整理一下南唐朝服,持笏朝着金陵的方向伏地痛哭:“臣晟未能成陛下事,当死以谢陛下,愿天佑我唐,晟死无憾!”曹翰下令,将孙晟一行赐死于东相国寺。
   杀完孙晟后柴荣立刻后悔了,象孙晟这样的忠臣,在五代中是不多见,留下来岂不是更好,可惜了。孙晟虽然是个文人,但忠胆照天,实在让人钦佩。相似的一幕在公元1282年十月再一次发生,宋朝孤臣文天祥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绝笔,横刀燕市中。孙晟和文天祥虽然都是文人,但他们都是英雄,人格的纯粹容易造就英雄。英雄不怕死,怕死不英雄,人生苦短,终免一死,保全名节,虽死何憾?
   而留在寿州城外的周军继续群殴刘仁赡,可打了一年多,连抓带咬,就是没有得手。而城中的刘仁赡日子过的更加艰苦,这一年来吃的都是陈粮,而且城外救援根本送不进来。南唐齐王李景达想立点功劳让朝中对自己不满的人瞧瞧,会同南唐军边镐(边菩萨)部、许文稹部、朱元部(朱元就是当年替李守贞突围到南唐求救的那位),从濠州出发,沿淮河西上,来到紫金山(就是让苻坚风声鹤唳的八公山)下,准备里应外合,击溃李重进部。但李重进哪肯给南唐军这个机会,当下就杀了过来,南唐军被杀了五千多了,又退了回去。
   刘仁赡见救兵无望,而且身患重病,已经下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心。但偏有一个人不想跟着刘仁赡送死,刘仁赡的小儿子刘崇谏趁父亲不注意,想逃出城投降周军,但被抓了回来。刘仁赡二话不说,将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斩首。众将哭拜求免:“少将军一时糊涂,还请大帅饶他,为刘家留条血脉。”刘仁赡咬牙不许。刘仁赡之妻薛夫人哭告将士:“刘崇谏犯了军法,罪当论斩,如果有罪不惩,我和刘将军还有什么脸面见三军将士?”
   刘仁赡将儿子首级巡视城中,三军尽哭。京剧有出戏叫《辕门斩子》,讲杨六郎要杀儿子杨宗保的故事,但这件事情是虚构出来的,杨延昭的儿子叫杨文广,也不叫杨宗保。但刘仁赡辕门斩子却是真实的历史,可惜后来说书的没渲染五代十国的故事,所以刘仁赡辕门斩子并不为世人所熟知(真为刘仁赡而感动)。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698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