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温馨装修图片女人:大学,我们的恶之花园――献给高考三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9:32:24
大学,我们的恶之花园――献给高考三十年2010-05-08 23:18大学是中国人审美化了的一个意象,长久以来人们赋予它太多的想象,它总是意味着光荣、梦想、成功、实现、青春、幸 福、激情……在很多人看来,大学就是自由的天堂,是青春的乐园,这里铭刻着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所以大学是怀旧的,对于学习和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天之骄 子”们,他们的生活,未必如此。

  我认为我们大学里面其实没有真正的自由,也不是什么乐园,恰恰相反,它是无数青年们的恶之花园。

  一、失败的理想教育模式

  一个中国人从小的理想就应该是上大学,否则就是不思进取,不务正业,考不上大学,不仅说明一个青年人智力有问 题,还就此否定了它的一生,甚至包括他的人品与修养。因为人们常常驻认为那些考试考不好的学生就是那些调皮捣乱不遵守纪律的“坏家伙”。

  这样,大学几乎成了中国孩子唯一的理想。葛红兵曾经尖锐地指出,这种理想教育模式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 这一点我颇为赞同,因为它是完全背离教育法则的,孔夫子说要因材施教,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是上大学的料,这样还一味地让他上大学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导,或许这 样的学生要浪费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样高考制度在中国的地位可想而知,实际上这是极不合理的。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我们过分地依 赖一种考试制度,就使中小学的人文精神丧失殆尽。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素质教育最后变成了提高学生考试素质的教育,课程改了又改,上课还是围绕着考试来,新 教材的编者所希望看到的人文性教育的鲜花就是开放不起来,更别提结出什么果实来了。问题的根本就是在于,改来改去,高考还是大爷。中国俗话讲的好,老虎的 屁股摸不得。高考就是只老虎,谁敢拿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往上撞。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教育中国孩子要考上大学,而且只告诉他要考上大学,至于上了大学该干什么,那好像应该是 上了大学才考虑的问题,再加上只要升学率上去了,还哪管得了那么多。干教育的都知道不急功近利都不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我们真正信 奉的还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其实也就是科举考试那一套。高考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现代意义的科举。

  总之,教育一开始就是短视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什么远大理想,有什么人文精神,有什么悲悯情怀。只能看他 们的造化了。

  二、自由变成了散漫和懒惰

  高考最大的欺骗性在于十年寒窗所许诺的自由生活。

  中国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完全脱节的,大学之前教师这样告诉学生,现在拼命学吧,将来考上大学就自由了,想怎 么玩就怎么玩,想找人逼你学都不行了。再加上我们的中学教育观念就是一个“逼”和一个“管”,学生们还没进入大学校门就对大学生活产生了致命的误解,好像 大学就是对以前辛苦的补偿,以前失去的没得到的上了大学要统统找回来,以前对很多东西只是“心向往之”,现在终于可以“身至”了。看,大学多美好。至此大 学的审美化基本完成。

  于是大学生活的自由被理解成了散漫和懒惰。大学生旷课便成了既合情又合理的事,好像不旷的学生才不是好学生。甚 至有些大学认为大学课程没有挂过科是一种耻辱,有一个80年代的诗人这样沾沾自喜地回忆他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最引以为豪的是逃了三年课。”

  大学生们丧失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你还能指望他们解决大问题,钻研大学问,做出大成就,搞出大明堂?

  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把自由理解成无组织无纪律,那么他的生活肯定是一塌糊涂,如果一代年轻人都是这样,那么 这代人基本上就废了。高考的三十年,造成多少人才的浪费呀?大学不是我们的恶之花园又是什么?

  三、爱情不是追求自由的必修课

  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泡本校的女生是必修课,泡外校的女生是选修课。我在大学里这两门课都没读,尽管最 终考上了研究生,一个同学还是嘲笑我:“其实你很失败,你连女孩子的手还没碰过。”

  大学生活是自由的,而在大学生们的意识里,爱情就成了追求自由的必修课。不谈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人们常 常这么说。更有的人为了恋爱而恋爱,根本就不假思索。所以中国大学生是几乎没有什么恋爱观的,你问他们为什么恋爱,他们说该谈了,是时候了,大好的时间不 能光用在读书上,再说书出没什么可读的。你再问他们,什么是爱情,他们只能哑口无言。是呀,什么是爱情?就是两个人觉得对方不错,就在一起呗。那在一起干 什么?在一起吃喝玩乐,还能干什么?

  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恋爱是没什么意思的。所以很多学生谈了一次又一次就是找不到感觉,就是有几对找到感觉的最 后还是“毕业一起失恋”。

  实际上爱情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对一个人来说,它是一次重大的选择。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并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式。 可是我们的大学生几乎是在莫名其妙地情况下就恋爱了。这种爱情注定是短命和不成功的。

  四、性交不是实现自由的仪式

  很多大学生把性交当作实现自由的仪式。这可能与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性开放”这一观念有关。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大学生的理解就是性交了以后的人。这种观念完全抛弃了人的文化心理学价值,而完全定义为一种 生物学。这样就使性的意义在生活中本末倒置了。

  生物学的性交对一个人并不重要,真正性开放的西方国家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中学生就开始了性生活。而我们的大学生们 却把性开放理解成轻而易举地和别人上床,甚至随随便便和别人上床。木子美就是从这种误解开始走向堕落的,但她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并且自以为自己特别牛 逼。

  这样一来,大学生就并没有把性看成是爱情的一个结果,而是目的。这样的性生活就大大削减了爱情与性交本身的严肃 性。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实际上是把爱情和性交分开的。为了爱情而爱情,为了自由的实现而性交。那么爱情和性交之间应变有的关系就被无形中废弃了。这 就使爱情特别不可靠而且性交的自由意义又特别虚假。

  对大学生来说,毕业不是学有所成的时刻,他们反而更加迷茫,带着理想、爱情、学业上的困惑,最终他们遗憾地离 开。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大学生活的确是我们的恶之花园,关于青春的一切答案,我们都要在以后的日子里重新考虑。

 转自燕赵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