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蛇有毒吗:苏轼诗选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8:15
                                    苏轼诗选读                                                                                                                                                                             司马遥编选  
        苏  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嘉祐六年(1061),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除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神宗熙宁初回朝,因接连上疏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效,自请外任,先通判杭州,转而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今江苏徐州市)、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舒、何正臣等以作诗讥刺新法、讪谤朝廷的罪名弹劾苏轼,苏轼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谪降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重用旧党,苏轼于元元年(1086)被召还朝,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因不满司马光全盘废除新法,遭旧党排挤,再次自请外任,自元四年(1089)起,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先后出知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定州(今河北定县)。高太后逝,哲宗当政,新党得势,苏轼以“讥刺先朝”的罪名被贬至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奉召内迁,于次年(1101)卒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多面手天才,他在诗、词、文里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超逸的艺术风格是欧阳修、梅尧臣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成果,表现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文今存四千余篇,体裁多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最突出的是具有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驰骋的气势及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他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可谓对其文颇为中肯的评价。南宋朗晔曾拣选苏文四百余篇,编成《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是今存最早的苏文注本。苏词今存三百六十余首,具有更大的艺术创造力,它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拘泥于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框,以诗为词,把举凡诗所采用的题材都写入词中,极大地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丰富了词的意境,带来了语言、音律的解放。此外,苏轼还在婉约词派之外,树立了豪放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苏词注本较重要的有近人朱村编年本《东坡乐府》以及龙榆生《东坡乐府笺》。
  苏诗今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广博,各体均备,尤以七言为佳。苏轼转益多师,早年学习李白、杜甫、韩愈,晚年学陶渊明、柳宗元等等。他从前代诗人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沈德潜《说诗语》卷下云:“苏子瞻胸有洪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其笔之超旷,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中所欲出。韩文公后,又开辟一境界也。”赵翼《瓯北诗话》卷五云:“以文为诗,始自昌黎,至东坡亦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此两段话,大体能说明苏诗的艺术特色。历代苏诗注本颇多,较为著名的有南宋王十朋的《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施元之、顾禧的《施顾注苏诗》,清冯应榴的《苏文忠公诗合注》,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注集成》。---------------------------------------------------------------------------------------------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自注: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和子由渑池怀旧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②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③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④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⑤嘶。【注释】
  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②“雪泥鸿爪”这个有名的比喻就出于本诗。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的苏轼,妙手偶得般创造出的这一艺术形象,总令人嗟叹生命的短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李白语),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③老僧:即指奉闲。
  ④坏璧:指奉闲僧舍。嘉佑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⑤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题解】
  见《东坡七集》。嘉祐六年(1061),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于瞻兄》寄赠。此诗为作者的和诗。【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总之,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单行入律,用唐人旧格,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雪泥鸿爪”的比喻,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附:以下为苏辙原诗: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 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王维吴道子画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⑵。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⑶,彩晕扶桑暾⑷。中有至人谈寂灭⑸,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⑹。蛮君鬼伯千万万⑺,相排竞进头如鼋。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⒅。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⑼。祗园弟子尽鹤骨⑽,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⑾,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⑿。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⒀。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⒁。
  【注释】
  ⑴这首诗是作者所写《凤翔八观》中的一首,作于嘉祐六年(1062),时任凤翔府判官。王维和吴道子都是唐代的大画家。
  ⑵普门、开元:即普门寺和开元寺,都在凤翔。
  ⑶双林:吴道子画中所画的两株娑罗树。佛灭之前,曾在天竺拘尸那城娑罗双林下说法。
  ⑷彩晕:五彩光华。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处。暾:太阳升起。
  ⑸至人:指释迦牟尼。寂灭:“涅盘”的音译,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⑹手自扪:以手捶胸,这是形容听者未解寂灭之意时的状态。
  ⑺蛮君:天竺国的君王。释迦灭度之时,凡是信徒,不管是人是鬼,都来礼敬听法。
  ⑻佩芷袭芳荪:这是以美人佩带香草的形象来形容王维的诗风。佩、袭,穿戴。芷、荪,香草。
  ⑼清且敦:风格清秀而又浑朴。
  ⑽祗园弟子:佛徒。祗园是“祗树给孤独园”或“胜林给孤独园”的简称,位于印度西北的塞特马赫特。相传□萨罗国给孤独长者从波斯匿王子祗陀处购得此园,建筑精舍,献给释迦牟尼,作为居住弘法的场所。佛陀在此居住说法二十五年。鹤骨:形容佛徒的清瘦。
  ⑾交柯:枝叶交叉。
  ⑿画工:指重视艺术技巧。
  ⒀这两句的意思是:王维的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就像仙鹤(翮是以部分代整体,这里应指鹤)飞离了笼子,毫无拘束。
  ⒁也:虚字,无实义。敛衽:整理衣襟,是表示尊敬的做法。无间言:完全同意。[2]【赏析】
    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的一些传统艺术部类如绘画、雕塑等又注入了新的题材,从而表现了新的特色。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记载说:“凤翔开元寺大殿九间,后壁吴道子画,自佛始生、修行、说法以至灭度,山林、宫室、人物、禽兽数千万种,极古今天下之妙。”苏轼在凤翔做判官,游踪所及,又以诗笔对这些佛教绘画进行了再创造。
  吴道子画的内容是佛陀说法,但却脱略佛陀本人,而刻画信徒们的种种不同表现,从侧面烘托无上妙谛的巨大影响;王维画的内容是佛徒修行,除了以外貌的清癯写出内心的清寂外,更重点刻画了周边的景物,以竹衬人。由此,作者更进一步地对二人的画风进行评价:道子的画,意象雄放,气势笼罩;王维的画则格调清奇,风韵浑朴。诗人并非不能欣赏异量之美,但他仍有自己的见解,即“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从而上承司空图(?)“超以象外”的理论,提出以形传神或遗貌取神的主张。清人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这首诗总结吴、王二派的画风,发表对绘画艺术的见解,并对中国艺术的风格论提出独到的看法(如“清且敦”即是两种相反而相成的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就是以文为诗的突出表现。而其艺术效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丝毫也没有影响诗歌的形象性,相反,倒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加强了这种形象性。[3]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系汴,朔风三日吹沙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②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③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④ 。不嫌俗士污丹梯⑤,一看云山绕淮甸。 【注释】
①元丰二年三月,作者奉命移知湖州,这首诗是过泗州时所作。僧伽塔:唐西域人僧伽大师在泗州所建之塔。僧伽去世后葬其骨灰於此。② 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③ “去无”句:意思是我自己的升沉进退,全由命运安排,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留恋,反映苏轼因攻击新法被贬后的消极情绪。④ “退之”两句:韩愈在《送僧澄观》诗中说,僧伽塔经澄观重建。有三百尺之高,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及雍熙元年均有增修。⑤ “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俗士,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注释】
[1]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金山上。金山在宋时矗立于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
[2]古时多以为长江源出岷山,岷山为蜀山,苏轼为蜀人,故说。
[3]苏轼当时赴杭州,杭州位于长江下游,近入海口。
[4]中泠:泉名,在金山西北。盘陀:形容石头大而不平。
[5]靴文细:靴子细密的纹路,形容微风吹皱江水。
[6]断霞:残霞。鱼尾赤:形容残霞片片,呈现鱼尾的赤红色。
[7]魄:月缺时的有圆形轮廓而光线暗淡的部分。旧说每月初三后,此部分逐渐明亮,谓之成魄。诗人游金山寺在十一月初三日,故曰“初生魄”。
[8]自注:是夜所见如此。
[9]“江山”二句:江山如此美好,我却仍不归隐。黑夜江心所见,大概是江神显灵来警醒我恋俗不归的愚顽吧。
[10]谢:告诉。岂得已:不得已。
[11]“有田”句:我对着江水发誓:如果我置田后还不归隐,一定如滔滔江水。古人常指水为誓,如东晋祖逖北伐,于中流击楫自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祖逖传》)【导读】
  熙宁四年(1071),诗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十一月由汴京赴杭州通判任,途经镇江,游览金山寺,拜访宝觉、圆通二僧,夜宿于寺作此诗。这首诗写登览金山见江水而思故乡,抒发了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情。全诗以长江为贯串首尾的中轴,落笔即写长江的发源和入海,接下来,无论写金山的沙痕,还是写中泠的大石,都意在托出长江的潮头和波涛,直至指江水自誓,结束全诗,句句紧扣长江。
  全诗一气呵成,极尽纵横驰骋之妙。开头两句起笔雄健,又与东坡生平相符,独东坡能道此语。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云:“一起高屋建瓴,为蜀人独足夸口处。”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一亦云:“起二句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皆中肯綮。“试登绝顶”二句萦环迂绕,连接首尾,为“篇中筋节”(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卷三)。“微风万顷”四句,写景气势开阔,色彩瑰丽,“靴文细”和“鱼尾赤”的比喻新颖、形象、生动。然作者不是纯写景,而是因景生情,要归结到“江山如此不归山”的感慨。接下来的四句写江心炬火似真似幻,非鬼非人,诗人则想落天外,假设为是江神对自己的警戒,归结到“江神见怪警我顽”。最后四句承上两层搭为一片作结,圆通巧妙。施补华《岘佣说诗》道:“收处‘江山如此’四句两转,尤见跌宕。”《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七云:“首尾谨严,笔笔矫健。节短而波澜甚阔。”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赏析】
     熙宁四年六月,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遭谢景温诬告,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为杭州通判。七月沿蔡河舟行东南,经陈州至颍州。时恩师欧阳修居颍,师生见面,免不了共叙离别之情,盘桓月余。十月出颍口入淮水(颍口即颍上东鲁口至正阳一段)。后东行至寿州。此诗即出颍口至寿州所作。所指淮山是硖石山、肥陵山、紫金山统称而言。
    此诗也可称为东坡名篇之一。开篇便写出了之心情沉重。“我行日夜向江海,”是由繁华的汴京,向遥远的海边地区,日夜兼程的进发,并有无可奈何之意。因上书不为采纳而反遭诬陷,而又皇命不可违的内在之感,也表达了仕途险恶,应远避是非之情。
    “枫叶芦花秋兴长”这自然是当时的节令。但正是符合了自己的心情。秋天是苍凉地,心情是忧伤的。看见了“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便感觉到长淮天远,前途迷茫。这种自然景象融入了感受,自然景象可以看见,易于描写,而内心的远近、低昂是不容易察觉地。所以以物代情是本诗的一大特点。充分地暗示了作者怅惘不安的心情。心情与形景的交措,有一种来日不可预测的感觉,不能不使他深深地思考。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这是到了寿州的所见。白石塔固定之物,人却不断变换。白石塔今天在,明天还在。但历史就改变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当然会出现。原本青山绿水,但经风霜已成黄茅山冈,使人感叹不已。此联用上用三仄尾,下对三平补救,十分恰当。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是本诗的最伤感之处。我看不到汴京,望不到前途,更望不到送行的朋友们。他们也望不到我,然而你们久在苍茫的是非之地,我们互相牵挂着,都要谨慎行事啊。这种内心的语言只能这样来表达。在这里也是一个三平尾,但这里是作者有意而用的。烟苍茫更加重了,迷茫不清气份,前途很难看到,也很难预测。
    这首诗可说是文辞、对仗具佳。自然流畅,景情交融,神韵完美,以实写虚的代表作品。正如赵翼的《瓯北诗话》评东坡诗云:“东坡大气旋转,不屑屑于句法字法别求新奇,而笔力行到,自成创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① 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②!农夫辍耒女废筐③,白衣仙人④在高堂!【说明】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正是王安石大行新法的时候.苏轼对新法取保守态度,对新法的弊端强烈不满,对官吏漠视百姓深为痛恨,对人民的生活疾苦十分关注,因而常在诗中讽世论政,希望"有补于国"。 【注释】
①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时钱 所建。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
②本作"前山后山雨浪浪"。浪浪,形容雨声之响。
③是说雨妨碍了农事。
④白衣仙人――即观音.这里暗指官吏。【简析】
   宋朝在文字上的控制,比唐朝要严。因此,像杜甫,白居易等敢于针对时事而发的诗歌,在宋人中很难找到。苏轼因诗("乌台诗案")几乎送了性命,因此创作时便有所顾忌,此诗的讽刺意味因此含而不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2],无主荷花处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3],风船解与月徘徊[4]。【注释】
  [1]望湖楼: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又名看经楼、先德楼,在杭州西湖边。
  [2]放生鱼鳖: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太子太保判杭州王钦若曾奏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类,为皇帝祈福。
  [3]水枕:铺在水面(船上)的枕席。
  [4]风船:随风飘荡的船。解:懂得。【导读】
  此题下有诗五首,皆为西湖的素描画,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七赞曰:“随手拈来,皆得西湖之神,可谓天才。”这里选其第一、二首。
  第一首描摹夏日西湖瞬息万变的壮观景象,极为生动逼真。全诗一句一个画面,从动态中捕捉和表现景物的特点:首句写乌云翻滚,次句写暴雨倾盆,第三句写风作雨停,末句写西湖水涨,湖天一色。《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七极为称赞,曰:“阴阳变化开阖于俄顷之间,气雄语壮,人不能及也。”此外,“黑云”与“白雨”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鲜明。“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苏轼直到元四年(1089)重游杭州时,仍对“跳珠”一往情深,他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第二首描绘了西湖诸多风物:鱼鳖、荷花、山、月等等,抒写了泛舟湖上、适意自在的生活乐趣。诗人以闲适舒畅的心境观照景物,景物因而着上人的主观色彩,呈现出无拘无碍、生动活泼、亲切可爱的状态。         
                                          望海楼晚景①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②。
             从今潮上君须上③,更看银山二十回。【注释】
①望海楼:在杭州凤凰山上,一名望潮楼。
②指顾:指点顾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犹说须臾,一会儿。
③君须上:上,指上楼。【导读】
    苏轼《答范梦得书》:“某旬日来,被差本州监试,得闲二十余日,在中和堂望海楼闲坐,渐觉快适,有诗数首寄去,以发一笑。”所指即这一组诗,此选第一首。此诗描绘钱塘潮的壮观景象,气势逼人。“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将海潮汹涌迅疾的状态,描摹得十分生动逼真。以“雪”喻浪花,以“银山”喻潮头,使人想起作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①,世间遗迹犹龙腾②。颜公变法③出新意,细筋入骨④如秋鹰。徐家父子⑤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⑥。峄山传刻典刑在⑦,千载笔法留阳冰⑧。杜陵⑨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⑩谁敢憎。吴兴太守⑾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⑿。龟趺入座螭隐壁⒀,空斋昼静闻登登⒁。奇踪散出走吴越⒂,胜事传说夸友朋。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⒃。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他年刘郎忆贺监⒄,还道同时须服膺⒅。【说明】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原知广德军,熙宁四年,移守湖州.他是苏轼的朋友.熙宁五年(1073)二月,孙觉建亭于吴兴府第中,以藏古碑刻法帖,亭名"墨妙",向作者求诗题咏.作者此诗作于杭州。【注释】
①兰亭――晋代大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写本.书法史评为“行书第一”。茧纸――用蚕茧做成,是晋代习用的一种纸。 昭陵――昭陵是唐太宗的墓。唐太宗最喜爱王羲之的字,他死后,举世闻名的《兰亭》真迹也成了殉葬品。
②指王羲之的书法遗迹,除了《兰亭》真本以外,还有拓本留传世间,“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阁。”(梁武帝语) 犹龙腾,是说千载以下,王字还是那样的飞动。
③颜公――指颜真卿,唐代大书家。 变法――指变更书法,别具风格。
④细筋入骨――古人论书法,以"多骨微肉"能表现笔力者为上,谓之"筋书"。 ⑤徐家父子――指徐峤之,徐浩,都是唐代大书家。徐浩尤有名。
⑥藏棱――此谓笔势朴劲而不露锋芒。
⑦峄山传刻――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郡县,曾在峄山上刻石纪功,那石刻的字是李斯写的。 刑――通型.典刑,模范的意思。
⑧阳冰――李阳冰,唐代大书家,善小篆,他是专学秦石刻字体的。
⑨杜陵――杜甫,他曾自号“杜陵野老”,其《李潮八分小篆歌》云:“书贵瘦硬方通神”。
⑩玉环飞燕――杨玉环,唐玄宗的妃子,是个丰腴女人;赵飞燕,汉成帝的后,是个纤瘦女人.这里用他们两人来说肥瘦各有其美。
⑾吴兴太守――吴兴,即湖州.这时孙觉守湖州,所以这样的称呼。
⑿断缺――指断碑残石. 缣缯(jiān zēng)――丝,帛之类.这里借指货币。
⒀龟趺――趺,脚背.此指碑座.螭(chī)――传说中一种无角的龙.泛指碑上的雕饰.这里是说那些古碑或立于亭中,或嵌于亭壁。
⒁登登――拓碑的声音。
⒂这句是说孙觉以拓片赠吴,越间的友人。
⒃栗尾――笔名。状如锥栗,故名。 溪藤――纸名。剡(shàn)溪地方所造的纸. ⒄贺监――唐贺知章曾做过秘书监,世称贺监。刘禹锡《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⒅服膺――永远放在心里.语出《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这里并用刘禹锡《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恨不同时便伏膺"句意。【简析】
   苏轼在诗中提出了著名的美学观:"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这也是他对自创"肥"书风的一种自负。事实上,苏轼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也的确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为"宋四家之首"。
                                                                                  吴中田妇叹①        今年粳稻熟苦迟②,庶见霜风来几时③。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陇上宿⑤,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⑥,价贱乞与如糠粞⑦,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⑧,官今要钱不要米⑨,西北万里招羌儿⑩。龚黄满朝人更苦⑾,不如却作河伯妇⑿。【说明】
    本诗熙宁五年(1071)冬作于湖州。其时,王安石的一系列新法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施行。这对缓和宋王朝的社会矛盾,调节封建生产关系等虽然有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弊端,苏轼有感于此,写下了《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一类的社会政治诗,这些诗虽然夹杂了诗人对新法的偏见,但并没有冲淡诗中倾注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基调。【注释】
①题下自注“和贾收韵”。贾收:字耘老,乌程人,苏轼的朋友,著有诗集《怀苏集》。吴中:指江浙一带。
②粳:俗称“大米”,亦名“炕”。
③庶:差不多,本句是指霜风经常来。
④杷:同"耙",翻土的农具.出菌:发霉。衣:这里指铁锈。
⑤茅苫(shān):茅棚。苫,草帘子。
⑥赪(chēng):红色。
⑦粞(xí):碎米。
⑧这两句说:农民卖牛纳税,拆下屋子的木料烧饭,顾不得明年的饥荒了。
⑨当时推行的新法规定,交税,免役均用现钞。农民必须把实物换成钱币.结果市场上出现了“钱荒米贱”的现象,导致田地荒疏,农民躲避税收而流离失所。 ⑩王安石等人用钱来招抚西北的羌族部落,对巩固边防起到一定作用。然而钱财来自人民,"钱荒"现象日趋严重,苏轼对此进行讽刺。
⑾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汉代宽政恤民的清官。这里借指推行新法的官员,是反语。
⑿河伯――指河神。这两句说:清官满朝,百姓却更苦,吴中田妇还不如投水嫁给河神的好。【简析】
    苏轼这首诗,它的特点并不是用政治图解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倾向,而是选取典型的生活情景和人物的行动,通过叙事抒情,间用议论的方式,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读来感到真实动人。整个诗篇,借江南农妇之口,写出农民遭受天灾和虐政的双重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
      
                                                                                          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从②。吴山多故态③,转侧为君容④。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惟有千步冈⑤,东西作帘额⑥。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⑦。已泛平湖思濯锦⑧,更看横翠忆峨嵋。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⑨。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注释】
①法惠寺:故址在杭州清波门外,旧名兴庆寺,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
②吴山:一名胥山,以旧时山上有伍子胥祠而得名,又叫城隍山,在今杭州市西南。从:通纵。
③故态:本来的姿态。
④转侧为君容:打扮好以后,转换不同的角度,让你欣赏。这是把吴山比作美女,用了《战国策·赵策》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苏轼还在《和何长官六言》中写过“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在《次韵答马中玉》中写过“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的句子,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⑤千步冈:指吴山。
⑥帘额:门窗上挂的帘子,悬在上端,有如人的额头。这是把吴山比作法惠寺的帘额。
⑦人言秋悲:宋玉曾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
⑧平湖:指西湖。濯锦:四川成都有江名锦江,据说在江中濯锦颜色更加鲜明。由于苏轼是四川人,所以他从西湖和吴山联想到锦江和峨嵋山。
⑨悬知:预先知道。草莽化池台:即池台化为草莽。【赏析】
    开头四句,“起得峭拔”(纪昀语),直接点出登寺之所见,而省略了登寺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暗示了并非登一次,所以才有“朝”“暮”之说。白天看吴山,但见蜿蜒起伏,所以说是“横”;晚上看吴山,只能在夜空中见出轮廓,所以说是“从”(纵)。这一表达方式,与著名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似,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如此写山,看似不具体,实则正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傅粉则太白的“东家之子”的描写一样,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表现出吴山之美。至此,写山题面已足,于是进而写阁。写阁不说其外部之壮丽和内部之清雅,而说“空洞无一物”,这就和题中的“寺”联系起来了。阁中当然不可能空无一物,但佛家宣称“四大皆空”,苏轼本人也曾在《送参寥师》中说过:“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实际上是对“幽人”即佛徒的赞美。
    以下分别续足前面的意思,“春来”四句承接首四句,写由吴山之美惹动思归之心,因而觉得“秋悲春更悲”。“雕栏”四句承接次四句,写由朱阁之美联想雕栏易朽,致慨于光阴易逝,人生无常。这就由乐生悲,感情也显得低沉。但末二句又复振起,说人虽然与亭台池阁最终都将化为异物,但吴山长存,则诗人的精神亦长存,见出乐观和旷达,而这种乐观和旷达又暗与“幽人”数句相承,反映了佛家无生无灭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和作者本人的《前赤壁赋》相对照。在那篇著名的赋里,作者借“客”之口写道:“方其(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又由曹操写到普遍的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们追求永恒不得,是一种永恒的、无法解脱的悲哀,对此,苏轼怎么看呢?他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不变的眼光看待物与我,就能超越具体的悲和喜,与大自然一样,达到永恒。《法惠寺横翠阁》的结尾所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
  1.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2.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3.空蒙(与“蒙”通用):细雨迷芒的样子。
  4.亦:也。
  5.奇:奇妙。
  6.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7.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8.方好:正显得美。
  9.欲:可以;如果。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壮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新城道中
①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②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③,树头初日挂铜钲④。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⑤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⑥春耕。
【注释】
  ①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
  ②积雨--多日不停的雨。
  ③絮帽--丝绵帽子。
  ④铜钲--铜锣。
  ⑤西崦--山,西面山里。
    ⑥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洁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锣。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诗人在这次山行中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於潜女   青裙缟袂於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角奢>沙鬓发丝穿柠,蓬沓障前走风雨。老濞宫妆传父祖,至今遗民悲故主!苕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有美堂暴雨①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②,浙东飞雨过江来③。
                十分潋滟金樽凸④,千杖敲铿羯鼓催⑤。
                唤起谪仙泉洒面⑥,倒倾鲛室泻琼瑰⑦。【注释】
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嘉祐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堂名因仁宗赐挚诗句“地有东吴美,东南第一州”而取。
②海立:语出杜甫《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③杭州在钱塘江西岸,每至台风季节,常有狂风挟暴雨从东南吹向西北,故云。
④“十分”句写雨势浩大,江水高涨如金杯中斟满酒几欲溢出。
⑤“千杖”句写雨声急骤。《唐语林》卷五载,李龟年“善打羯鼓。明皇问:‘卿打多少杖?’对曰:‘臣打五千杖讫。’”奏一曲而打五千杖,可见鼓点节奏紧密,故这里用来形容雨点繁密、雨声急骤。敲铿:啄木鸟啄木之声,这里指鼓声。
⑥“唤起”句用《旧唐书·李白传》事:“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急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谪仙:指李白。贺知章曾称李白:“此天上谪仙人也。”
⑦《述异记》:“南海之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此句即用其事。鲛室:鲛人居住的地方。琼瑰:美玉。这里用来比喻好诗句。【导读】
  熙宁六年(1073)夏,苏轼在吴山有美堂遇暴雨,作此诗。全诗八句,紧扣“暴雨”题目,纵横渲染,展开奇思妙想,运用典故丽藻,极其雄奇诡谲。首联起笔突兀不凡,用响雷、顽云尽情渲染风雨欲来时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震撼。颔联用词奇崛,写风用“黑”,写海用“立”,风起云涌、浊浪排空的情状顿时如在目前,惊心动魄。“飞雨过江”则把暴雨越过江面,由远而近,呼啸而至的景象写得真切生动。此联涵千钧笔力,真给人以“天风海雨逼人”的气势。方回盛赞道:“此联壮哉!”(《瀛奎律髓汇评》卷十七)颈联生动、形象的比喻,将这场暴雨的情态、声势刻画殆尽,而且,它以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金樽凸、羯鼓催作比,既使人感到新鲜亲切,又使人对暴雨之“暴”感受更深。尾联想落天外,以为这场暴雨是天意催诗,天帝要唤醒李白创作出瑰丽的诗篇,这是苏轼豪情自负,暗寓此篇的创作,气势与前一贯。纪昀曾批评此诗“犷气太重”(《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十),孰不知这正是诗人善于“随物赋形”的表现,倘若写暴雨而笔端无“犷气”,何以尽显“暴”之势?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②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③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④。峨峨两烟鬟⑤,晓镜开新妆⑥。舟中贾客⑦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⑧。【说明】
    本诗元丰元年(1078)在徐州时作.苏轼知画善画,作了大量评画,题画的诗文,本诗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注释】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北宋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
②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两山屹立江中,遥遥相对.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东南鄱阳湖中,一峰独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江水中。
③搀:刺,直刺。
④低昂:高一低,起伏不定。
⑤峨峨:高耸的样子。这句以女子的发髻比拟大小孤山水雾缭绕的峰峦。
⑥这句以妇女的梳妆镜比喻江面,湖面。
⑦贾(gǔ)客:商人。
⑧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这两句说,船上的商人举止不要轻狂,美丽的小姑早已嫁给彭郎了。这里形容江山秀美,人们不能自禁其爱.当地民间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简析】
   诗中对画未加评价,只是将画的内容传达给读者.在诗的结尾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清人方东树对此评曰:"神完气足,遒转空妙。" 
                                                 百步洪①二首(并序)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②,轻舟南下如投梭③。水师绝叫凫雁起④,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⑤,骏马下注千丈坡⑥。断弦离柱箭脱手⑦,飞电过隙珠翻荷⑧。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⑨。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⑩。我生乘化日夜逝11,坐觉一念逾新罗12。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13。觉来俯仰失千劫14,回视此水尚委蛇15。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16。但应此心无所住17,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哓哓师所呵18。【注释】
  ①百步洪:又叫徐州洪,在今徐州市东南二里,为泗水所经,有激流险滩,凡百余步,所以叫百步洪。元丰元年(1078)秋,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曾与诗僧参寥一同放舟游于此,写下两首诗,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②斗落:即陡落。
  ③投梭:形容舟行之快,如织布之梭,一闪而过。
  ④水师:船工。绝叫:狂叫。凫雁:野鸭子。
  ⑤隼:一种猛禽。
  ⑥下注:水向下急流。这两句,一以鹰隼捕兔为比,一以骏马注坡为比,都形容水流之快。表面上看,马不能注坡,但宋代军中正把骑马从坡上急驰而下称作注坡(见《宋史·岳飞传》)。所以《王直方诗话》记载说:“有人云:‘千丈坡岂注马处?’及还朝,其人云:‘惟善走马,方能注坡。’闻者以为注坡。”
  ⑦断弦离柱:柱是乐器上调弦用的木把,使劲旋转,使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在那一瞬间,弦很快地离开柱。
  ⑧飞电过隙:飞逝的闪电很快地掠过隙缝。珠翻荷:猛一掀起荷叶,上面的水珠急遽落下。
  ⑨这两句的意思是:坐在船上,只听到耳边风声不绝,四面群山一晃而过,令人眼花缭乱。向下看,只见到飞沫四溅,生出无数的漩涡。
  ⑩这两句的意思是:涉险时虽有许多快乐,但也就像河伯以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一样,不值一提。《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才觉得自己是“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乘化:顺应自然。日夜逝:原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流水。这里用以比喻像流水一样消逝的万事万物。
  12.一念逾新罗(朝鲜古国名):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有僧问从盛禅师:“如何是觌面事?”禅师说:“新罗国去也。”意谓一念之间已逾新罗国。一念是什么概念呢?《僧祗律》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按照这些数据,换算成现在的计时单位,则一昼夜有六百个罗预,一点二万个弹指,二十四万个瞬间,四百八十万个刹那。也就是说,一念只有零点零一八秒。
  13.荆棘埋铜驼:典出《晋书·索靖传》:“(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作者认为,人生本如在醉梦之中,而世人纷纷扰扰,争夺不休,全不知世事的变化,比百步洪的流水还要迅疾。
  14.劫:“劫波”或“劫簸”的简称。在佛教中,大致上一千六百万年为一小劫,三十二亿年为一中劫,一百二十八亿年为一大劫。千劫是指时间之长。
  15.委蛇:从容的样子。这两句承上而来,说人们在醉梦中,觉醒过来,已像历经千劫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这水依然从容地流着。
  16.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无数船只从这里经过,撑船的篙插在岸边岩石上,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孔洞,如蜂窝一样。
  17.无所住:出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不让心识活动停留在特定的对象和内容上,不把特定的对象看成是真的,一成不变的。
  18.哓哓:说个不停。师:参寥。呵:责怪。真正的体悟属于心灵的体验,如果一味喋喋不休,那就落了语言障了,所以要赶紧打住,以免参寥禅师责怪。
  
【赏析】
  这首诗前半描写水势,后半表达佛教的世界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二者相联系的媒介是速度。由水速写到“一念”、“千劫”,水流虽快,怎比得上世事变化之快?作者在这里感慨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也就是《前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意思。但他并未沉溺其中,而是扬弃悲哀,以“心无所住”自解,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升华。
  精彩的比喻是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如“有如”四句写水势,如同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舞姿的描写(“□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一样,淋漓尽致,虎虎有神。苏轼在四句中,一气托出七种形象,大大开展了读者的想像力。钱钟书先生谈到这一特色时称之为 “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或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所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宋诗选注》)。这种表现方法是这位天才诗人的“绝活”。 附另一首: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赏析】
  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次年二月,抵达贬所。这首诗作于初到黄州时。
  牢骚而出以自嘲诙谐,逆境中多能苦中作乐,这是苏轼人格的基本特征。诗人说自己平生都在为口忙,没料到这次被贬到黄州,反到如了心愿,有水产山蔬。官属员外安置,但这样的官自古就是为诗人专设的,别人还轮不上。你们贬我做散官,让我得着空闲,却还要费你们一些酒袋。这些幽默的说法,虽然实质上仍属于苦中寻乐,但又不能不说反映了诗人勇于面对人生挫折,更能超然自解的乐观态度。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注释】
1、元丰二年己未(1079),公年四十四。八月十八日赴台狱。十二月二十九日,准敕,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三年庚申(1080)二月一日,到黄州贬所,寓定惠院。五月二十九日,家累到黄,迁居临皋亭。1081年正月二十日,往歧亭访陈慥,潘丙、古耕道、郭遘送至女王城东禅院。元丰五年(1082),公年四十七。正月二十日与潘、郭出郭寻春,和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诗。元丰六年又有和作。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初,春申君相楚,受淮北十二县之封,盖“楚王城”之讹耳。
2、人似,纪昀评:“深警”。有三层意思,一层指去年之事,去年之人;二层指如今之人,往日之事层;三层说人生当重人不重事,事经已过不须提,而人有情有信,且常变常新,所以要重人。
3、江城,酽,温,俱见人情,亦是“道人不惜阶前水”之意,平淡有味。
4、故人,意谓朋友们不用可怜他的贬斥而设法把他内调。
                          红  梅三首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赏析】
    诗的开首,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冬末晚开,迟于群芳,像一位贪睡懒起的美人,唯恐自己那玉洁冰清的容颜不合时尚,受到世人猜忌。此处写出了梅的意态宛然,愁情荡漾。其实,这是诗人自己的悲慨。“自恐”句点出了这位“愁美人”的心态,实乃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叹。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1080 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去两年。经历惊险的诗人,对忠而获咎的境遇难以释怀。一个“恐”字,乃点睛之笔,点出了心灵痛苦的印记。“冰容”用得绝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孤傲超群的品格,与题目《红梅》相映,也给人留下悬念:“红梅”何来“冰容”?
   颔联“故做小红桃杏色”句,写出“红”的缘由。在诗人心中,此梅是玉洁冰清的白色,现在偶然出现红色,对应首联中的“怕”、“恐”,是故作姹紫嫣红的“随大流”姿态。紧接着“尚余孤瘦雪霜姿”却奇峭地勾出了梅的神韵,道出了梅的本来气质。“孤瘦”,点出花朵稀疏俊逸,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雪霜姿”是梅品格本质所在,此时,尽管故做红色,然而傲雪霜的风姿犹存。“尚余”二字用得绝妙,既无心显露,又无可掩饰。在诗人心中,梅就是梅,无论妆成何色,与“桃杏”截然不同。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
    颈联对梅的内心作了深入探究,并解开了白梅何以变“桃杏色”之谜:“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寒心”出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态”即“小红桃杏色”。诗人把梅的内心--“寒心”与外表--“春态”对立起来,用“未肯”来连接,表示出梅的孤傲品格。而对红色的出现,诗人轻松地解释道:美人刚喝过酒,“酒晕”浮上了“玉肌”到此,悬念解了:梅的心灵--寒心,外表--玉肌,原本分不开;红色为“酒晕”,乃一时之变相,本质未变。“酒晕”句极富美感,也出人意料,实为高雅之戏谑,幽默诙谐的性格与曲折绝妙的诗意揉合得水乳交融。
   末尾两句,“诗老”指北宋诗人石曼卿。石曾有《红梅诗》:“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东坡觉得此句可笑,不用诗人眼光看梅,而仅以“红”色与桃杏相辨,这是他不能同意的。东坡讥讽“诗老不知梅格在”的同时,把对梅的赞扬与自身的理想巧妙地升华,也做足了《红梅》的题目。这个结尾,升华了全诗,余味无穷。
                       南堂五首①(其三)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注:①南堂,在临皋亭,俯临长江,是作者贬谪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此诗作于南堂新葺之后。【简析】
    本诗写诗人幽居的心境。苏轼初谪黄州时,举目无亲,孤独寂寞。他闭门谢客,常常借酒浇愁。
                                         海  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简析】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  
                                          东  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赏析】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无一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恋,“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像。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泛   颍①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②。吏民相笑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③。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④。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⑤,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⑥。赵陈两欧阳⑦,同参天人师。观妙各有得⑧,共赋泛颍诗。【注释】
  ①颍:颍水,在颍州(今安徽阜阳)
  ②湄:水边。
  ③不驶亦不迟:陶潜《和尚西曹》写道:“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苏轼径用陶句,惟将写风改成写水而已,但都见出大自然与心境的协谐。
  ④漪:微波。
  ⑤鳞甲:指水的波纹。
  ⑥磷缁:出自《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因磨而变得薄损叫磷,因染色而变黑叫缁,用以比喻受环境影响而起变化。
  ⑦赵:赵令畴,字景贶,当时以承议郎为颍州签判。陈: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当时在颍州。两欧阳:指欧阳修的两个儿子欧阳棐和欧阳辩。
  ⑧观妙:《老子》中说:“常无欲以观其妙。”这里用其意思。[1]【赏析】
  苏轼对水也往往有独特的契悟(如《百步洪》)。这也许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人们不会忘记他离开家乡眉山,沿江顺流而下,所写的那些充满哲理而又反映着蓬勃朝气的优秀篇章。但禅悟与水似乎天然就有关联,人们不是常说水虽动而其性则静吗?苏轼也可能由此受到启发。他曾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赠东林总长老》)溪水被他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这首诗中,诗人俯船下望,见水中影,生出不知是人是我的疑惑,这尚是初关;转而水动波生,纹起影乱,“散为百东坡”,而少顷复又聚为一影。这一现象给了作者什么感悟呢?水中之影已虚,虚影却能散而为百;虽然散而为百,却又能聚而为一。影即人,百影亦一人,身心合一,自性真如,不假外求。诗意是虚中见虚,虚而求实,而形象却是活泼泼的,于常景中写出新意。这使我们想起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不但通过描绘水中倒影,颠倒了空间,而且进一步,利用梦境,创造了幻中有幻的境界。由于天在水中即星河倒影而梦见船不在水面而在星河之上,是幻。又从而联想到不仅是人睡在船上,而且自己所做的梦,也像人身一样,船只一样,是有体积的,有重量的,它也直接压在船上,因而间接压在星河之上,这就形成了幻中之幻。”(程千帆师《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这种“幻中之幻”的写法,也是苏轼诗中所提供的,二者或有渊源。[3]     
        
                                          春  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简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致描写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写花香,写月色,写高楼里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也写少女们为了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都在尽情地寻欢作乐。诗中用“千金”比喻“春宵一刻",说明了在春天那美好的夜晚里,一刻的欢乐就像千金一样宝贵。                   
                                                                       荔支叹     十里一置①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②。颠坑仆谷相枕藉③,知是荔支龙眼④来。飞车跨山鹘横海⑤,风枝露叶如新采⑥。宫中美人⑦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⑧,天宝岁贡取之涪⑨。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⑩。我愿天公怜赤子⑾,莫生尤物为疮痏⑿。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⒀。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⒁。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⒂。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⒃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⒄,可怜亦进姚黄花⒅。【说明】    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作者正被贬谪在广东惠州。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史诗”。作者虽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他忠于国家,即使在贬所也仍然关心现实,常常在诗中提出自己的政见,指陈得失,一颗赤子之心,是经常和人民的疾苦联系在一起的。
【注释】
①置――古代驿站。
②堠(hòu)――古人驿道上记里程的土堆,这里借指驿站。兵火催――形容任务急迫。
③颠坑――跌入土坑。 仆谷――摔进山谷。 仆,倒下。 枕藉――一具尸体枕着另一具尸体,杂乱重叠。
④龙眼――桂圆的别称。
⑤鹘(hú)――一种凶猛的禽鸟,又叫隼,古时常刻在船上,此处借指快船.此句意思是为尽快送到荔支,不惜想尽种种方法。
⑥这句说,抵京后的荔支枝叶上,还带有原先的风露,新鲜得如同刚刚采摘下一般。
⑦宫中美人――指杨贵妃。
⑧永元――汉和帝年号(89―104).交州――古地名,今我国广东,广西及越南的一部分。
⑨天宝――唐玄宗的年号(742―756)。涪(fú)――涪州,今重庆涪陵。
⑩作者自注:"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 0猛兽毒中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 林甫,李林甫,唐天宝年间任宰相,善谄媚求宠。 觞(shāng),酒杯。
⑾赤子――原指婴儿,引申为子民百姓。
⑿尤物――指荔支,也指下文提及的茶,牡丹。疮痏(wěi)――疮疤,借指祸害。
⒀上瑞――最好的祥瑞。
⒁武夷――山名,在福建,著名产茶区. 粟粒芽――茶名。茶芽嫩如粟粒,为武夷茶中的最上等品种。丁――指丁谓。宋真宗时任参加政事,封晋国公。蔡――指蔡襄,字君谟,宋代大书法家,亦精通茶事.曾官知制诰,知开封府,知杭州.笼加――笼装加封. 作者自注:“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邪 '”
⒂今年――指绍圣二年.作者自注:“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 斗品――参加斗茶的上品佳茗。宋人有赛茶习俗,称之为“斗茶”。官茶――进贡的茶叶。 ⒃致养口体――奉养皇帝的口体之欲,满足其物质享受。
⒄洛阳相君――指钱惟演,字希圣。曾以使用(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衔)出任洛阳留守,故称“洛阳相君”。他在洛阳首开选贡牡丹之例。作者自注:“洛阳贡花自钱惟演始。” 忠孝家――钱惟演是吴越王钱0之子。钱0不战而降宋,死后,宋太宗称他“以忠孝保社稷”。故称钱惟演是“忠孝人家”之弟。
⒅可怜――可惜,含有轻蔑之意。姚黄花――牡丹极品之一。据说是由姚姓人家培育出来的一种黄色牡丹,故称。【简析】
    苏轼由汉唐时代进贡荔支给人民造成的灾难落笔,揭示了由于皇家的穷奢极欲,官吏媚上取宠,各地名产都得进贡的弊政,对宋代的茶贡,花贡,也作了深刻的讽刺.本诗写得跌宕起伏,沉郁顿挫,这种大合大开,似断实连的结构,奔腾磅礴的笔势,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纵笔三首(其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赏析】
    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贬所再贬儋州(今属海南省),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纵笔》三首即作于此时。
   此诗叹老,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一波三折,乐境写哀。仕途失意,年老有病,诗人悲哀之情不难想象。但与同题材的诗作相比,此诗不是直言凄楚,而是曲笔写来,使之颇具戏剧性。全诗虽仅有四句二十八字,却一波三折,三掀波澜。诗的开篇“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主要借助于白描手法,使一个苍颜白发、孤独多病的老翁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令人沮丧。继而,诗人笔锋一转,不写悲伤、流泪之类的场面,而是一反沉重抑郁基调,使满头飞霜的老翁顷刻间变得朱色童颜、神采飞扬,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然而,正当人们为这种突变既感欢欣又觉突兀之时,“一笑”使真相大白,诗人脸红、精神焕发原来是喝酒的缘故,这又让人敛颜正容,心情沉痛。这样,诗人以其精于变化的笔调,使一首小诗几起几伏,读者的感情也随之而波动。
    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儿童入诗,(反)衬托诗人离别家乡之久。苏轼的这首《纵笔》也以儿童入诗,状出了儿童的误会,乍看,似乎是诗人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细节增强诗作的喜剧色彩,但稍作体会则不难看出这是以乐境写哀。诗人以儿童的天真与现实的真相之间的强烈反差,将病老之哀加以深化,“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醉中对红叶》),这就“倍增其哀”。
    自33岁“乌台诗案”入狱之后,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苏轼不为权贵所容,屡贬黄州、惠州、儋州,仕途坎坷,心力交瘁。这首自我解嘲的叹老之作,正可让读者看出诗人的心迹。不过,既是解嘲,心中当有不满,而这种不满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苏轼的欲有所为。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①。
              大瓢贮月②归春瓮,小杓分江③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④,松风⑤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⑥,坐听荒城长短更⑦。【注释】: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③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时滚动。脚:茶脚。
⑤松风:形容茶水倒出时的声音。苏轼《试院煎茶》:“飕飕欲作松风声。”泻: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这一句语意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⑦更:打更。【赏析】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一一OO),作者还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
    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水)来煎。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说,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
    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象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第七句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虽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诗文思路不灵,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看来他的茶量要超过“三碗”,或许喝到卢仝诗中所说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且尽卢仝七碗茶”。喝完茶干什么?没事。所以最后一句说,喝完茶,就在这春夜里,静坐着挨时光,只听海南岛边荒城里传来那报更(夜间报时)的长短不齐的鼓声。
    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澄迈驿通潮阁①二首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②。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③。【注释】
①澄迈驿--设在澄迈县(今海南省北部)的驿站。 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西,是驿站上的建筑。 ②帝--天帝。巫阳--古代女巫名。《楚辞·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③这两句说,在遥远的鹘鸟飞没的尽头,连绵横亘的青山细如发丝,那里就是中原大地。 杳杳,这里有无影无声的意思
【简析】
    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受命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安置。六月赴廉途中作此诗。选第二首。
    这首诗着意抒发思乡盼归的心情。黄庭坚曾称赞苏轼的诗“气吞五湖三江”,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正显示了苏诗特有的磅礴气势。虽写悲伤之怀,却不流于颓唐委顿,画面疏朗,笔力雄放。前人称苏诗“清雄”,这首即是代表作之一。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赏析】
  头一句说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这里关于星斗的描写是化用古人“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诗句,可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也可能不是,只是用来说明渡海的时间是在半夜里,也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这是一种比喻。后面三句也都是采用这种借景为喻的手法。
  第二句说,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苦雨),总有止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终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解晴”,也能变成风静晴朗的天气。也可能当时确是雨霁云收风平浪静,但这里主要的用意不在写景,而在比喻,说明他受到各种打击和排斥 , 也总有结束的时候,今天遇到大赦,就象久经风雨见到晴天那样,心情舒畅,充满希望。第三句说,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这景色主要也是用来作比喻的,意思是说,这次遇赦,不知是谁在朝廷帮忙说情,为我驱散政治上的乌云的?第四句说,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这句承接上句,也是一种比喻,意思说,在政治上,不用别人帮我洗刷污垢,我本来就是清清白白的。有人评论说:“前半纯是比喻,如此措辞,自无痕迹。”就是说,前面四句都是用比喻的手法。的确是这样的,前四句象是写景,实则写意,比喻巧妙,不露痕迹,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五六句是议论。孔丘曾经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说,政治主张行不通就算了,可以乘坐小木筏漂到海上去。第五句说,徒然剩下鲁国老人孔丘(鲁叟)关于“乘桴”的主意。言外之意是,本想学“乘桴”退出政治舞台的,现在不用学这个了,孔丘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的了。传说古时黄帝演奏过《咸池》这个乐曲。第六句用了这个典故,说,我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政局转为平和了。这一联对政治的议论,说明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最后两句说,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古时“九服”中有“荒服”,指极边远处),虽然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正如屈原《离骚》说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可以说是第一遭儿。他对这次被贬到海南岛表示不后悔,认为是一生中挺有意义的一段经历。“冠平生”应解为“超过平生见到的景色”。全诗情调高昂,表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  (注释及赏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