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杆上串钩怎么用:试谈真气在经络中运行的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33:09

    试谈真气在经络中运行的规律

      真气在人体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通过在修炼中反复体悟,并参考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和总结出的理论,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真气在人体内是全方位、任意方向流动的。这种流动的特征,十分复杂。它的复杂性体现在真气流动的方向、深浅、流量和流速,总是在不断变化。借用《道德经》一句话来说,就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以下所讨论的真气在经络中运行的规律,都是建立在真气这种任意流动性、多变性的基础之上的。

    (一)真气运行有趋中性的特点,奠定了通任督的小周天基础。

     任脉与督脉分布于人体的中轴,正中央部分。这是人体两条最粗大的经脉。其中,任脉走行于人体的前正中线,为阴脉之海,督脉走行于人体的后正中线,为阳脉之海。

     在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上分布有经穴。凡是有经穴分布的经络,都是真气气量最足,气流最强的经脉。由于真气运行有趋中性的特点,任督二脉的真气运行气量大,气流强,所以,作为修炼的基本功,首先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真气运行具有任意性的特点,所以我们所习练的真气运行法五步功任降督升的模式,不过是顺应了真气运行在任督中的一种流向。有时,真气会出现任升督降、逆周天而行的现象,这是由于某种内在因素触发了真气向相反方向流动的结果。

另外,其余的六条奇经,虽无经穴,真气流势不强,但由于与任督二脉关系密切,也常常被真气触动,出现各种气触奇经的景象。

      关于真气运行的趋中性,古人早已有精辟的认识。《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经脉中真气的流注方向,是从四肢末端开始的。用五腧穴阐述了经脉之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流注:“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真气如同自然界的涓涓小溪,从四肢开始向身体中心部汇流,由少积多,渐成江河大海。

(二)真气运行有沟通内外、趋脏腑性的特点,奠定了通大周天的基础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种功能的核心。十二正经是惟一直接络属五脏六腑的最重要经脉。是经络系统最长、最复杂的主干。

     因此,通过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打通小周天,使任督二脉真气充盈后,真气就会趋向大周天,不断灌注十二经脉,内达五脏六腑,外透肌表腠理。

     真气在十二正经中是如何运行的呢?

     在修炼实践中我们观察到,通大周天和通小周天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感觉模式。这是因为大周天与小周天的径路单一而直接不同,十分复杂而迂回。它蜿蜒曲折,深入于脏腑,又浅出于体表,通过多次在手足之间返折,在脏腑之间络属,形成一个反复被扭曲、变形的圆环。只有打开来,把它模式化,才能确定它是由十二条经脉首尾相接的环形。

      那么,大周天的真气运行规律还有迹可寻吗?

      我认为,正是由于真气运行趋脏腑性的特点,决定了大周天的运行规律是和脏腑的气机升降相一致的。

      不同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为不同的方向性,这就是脏腑气机。比如,心火宜降,肾水宜升,构成水火既济的生理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其气即宣又降,以降为主,是其常。脾主升,脾气升则健,而胃主降,胃气降则和。脾升胃降,是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调达全身之气机。肾主纳气,肺气肃降,气纳于肾,气才有根。

      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后天调养各异,所以脏腑气机活动各有差异。这差异,就导致了真气运行的不同趋向性,构成了大周天真气运行的个体差异性。

      需要说明的是,真气在大周天运行时,并不是按照十二经流注次序,孤立而机械的由一条经再流向下一条经的次第关系。真气在大周天的流动,是一种整体性的流动。它深入脏腑,浅出肌表,是遥相呼应的。由于四肢末梢的感受性最敏感,所以,我们常常通过四肢手足的气流变化,来感知大周天的通畅情况。

大周天通畅后,大小周天的真气流动就趋向一致,形成互动。整个机体的真气流动就一体化了。

(三)真气运行的多变性

      真气在经脉中运行,气量多少、流速快慢,是不断变化的。经络的深浅和位置,虽然相对固定,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可以举两个日常例子来说明。

      比如,我们在练功时,常常提示大家,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饭后不要马上练功,一般要在半小时或一小时之后。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在进食之后,气血均偏走胃肠,以助消化、吸收。若立即练功,真气的流动将重新分布,这样对消化和吸收不利。

      还有,当我们酷使大脑,冥思苦想问题的时候,真气会超出平时的流量和流速,大量涌入脑内,让我们感到头晕、头胀。说明思考这一行为引起了真气流量的重新分配

      真气在经脉中,除了气量和流速不断变化之外,真气走行的部位深浅和相对位置,也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变化的。

      比如,一年四季,自然之气的变化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之气也完全顺应于此。春当令,人体之气也生发,向外浮动。夏当令,人体之气也旺盛成长。秋当令,人体之气也肃杀、内敛。冬当令,人体之气也蛰伏、潜藏。

      另外,针刺腧穴时,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所谓在体表所画出的十四经线路和腧穴部位,不过是其经络和腧穴在体表的投影和假想线。因为,当我们在一个穴位多次针刺时,无论穴位定得多么准确,当针尖刺入以后,每次得气的部位,无论深浅还是相对位置,都是有变化的。这就说明时间变了,条件变了,真气运行的深浅和位置就发生了改变。

      因此,我们对真气运行的特点,始终要抱有一种知常达变的动态观,才能真正把握真气运行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