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马小婷:找一词代替艰苦朴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8:54:04
八年前,我和父亲是挑着行李、忍受着售票员的白眼摸索到学校的。当我的父亲为了省下一晚上的住宿费而决定连夜坐火车回家时,我下铺的亲戚后援团却购买了六张机票,从成都飞到北京……穷爸爸与富爸爸给各自儿子打造人生起点如此不同。
    好在清华是一所包容性很强的学校,同学们也很善良。在“穷同学”与“富同学”和睦共处的时光里,我逐渐发现,尽管大家的本质都很上进,但“奋斗”的呈现方式却是如此不同。用我双“艰苦朴素”的眼看,他们的某些作为是如此的“浪费”:
    一、对待教材。我是从来不舍得扔掉的,而他们的教材多半在考试之后就交到了学校的废品站,我至今能清晰地复述出教材中的若干章节,而他们告诉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是不重要的,需要掌握的只是一套思维方法、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内核”。
    二、对待时间。我惜时如金,如果不在图书馆或教室,那么,就在奔往某个公司的路上,他们则很“懒惰”地支配时间。
    三,关于恋爱。我发誓上大学时绝不找美眉,他们却争先恐后地跳进了“旋涡”。
    四、关于攒钱。当我攒的钱足够应付生活的开销之后,我开始考虑在北京买房子的问题,而他们在大学期间存钱的概念几乎为零,挣到外块一般用来搞劳自己去很远的地方旅游,或者买昂贵的运动器械……
    如果一开始是经济收入限定了我的“奋斗”方式,使我只能“含辛茹苦”、“艰苦朴素”,那么到后来,当我已经能靠兼职收入过得很好时,那种带有强烈的农耕色彩的“奋斗”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肯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我对“存钱”之所以乐此不疲,是觉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没有储蓄怎么面对将来。而我的富同学则显然更钟情于“投资”这个词,他们把打工挣来的5000元,拿去购买电脑,更新设备,其结果是以数倍于我的速度挣来更多的钱。
    归根结底,祖祖辈辈的经验教训告诉我,“奋斗”是与“享受”无缘的,激励自己的惟一方式只能是卧薪尝胆,而不是温柔甜蜜舒适快乐。
    终于有那么一天,我和我的富同学一起成为这个城市的新贵一族,我才愕然发现,自己一贯坚持的克勤克俭的方式并不是惟一的选择,那些富裕而又聪慧的子弟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同样游刃有余。并且,他们比我更善于结交新朋友,更善于把知识更新换代,也更善于享美好的青春和生活。
    其实,“艰苦朴素”是不得已而面对的境况,正如贫穷本身并不是一个光荣的词汇一样,我们要做的一切是超越贫穷,而不是让贫穷及其派生的观念成为一生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