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植物人是什么意思:拳道中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18:55

拳道中枢

王芗斋

 

 

一、拳学总纲

拳本服膺,推名大成,平易近人,理趣横生。

站桩站桩,体认功能,收视听内,训练神经。

力任自然,遍体轻灵,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形松意紧,发挥潜能,持环得枢,机变无形。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动似山飞,静如海溢,神犹雾豹,气若腾蛟。

松紧变质,陶冶性情,虚灵守默,应感无穷。

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著己身,永无是处。

信义仁勇,悉在其中,拳拳服膺,是谓之拳。

 

二、习拳述要

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拳,也不是打三携两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

 

按拳道之由来,原系采禽兽搏斗之长,象其形、会其意,合乎精神假借之法则,逐渐演变,始汇成斯技。

 

余本四十余年习拳之经验深信,拳学一道,除锻炼肢体,增强体质之外,更适于脑神经之训练,可因而益智,并促进人体力学知识之发展,可使潜能之力亦随之而渐长,实现一触即爆发之功能。诚养生与技击并存之学,不专重技击一端。然亦有用力则滞,用意则灵之说。用力则筋肉滞而百骸不灵,且不卫生,此固然矣。然在技击方面言之,用力则是力穷,用法即是法罄,凡有方法便是局部,便是片面,非整体之学也。而且精神更不能统一,用力亦不笃实,更不能假借宇宙力之呼应,其神经已受其范围所限,动作似裹足不前矣。且用力乃是抵抗之变象,抵抗是由畏敌击出而起,如此岂非接受对方之击,则又安得不为人击中乎?用力之害甚大。

 

用力用意乃同出于一气之源,用意即是用力,意.即力也。然非筋肉凝紧,僵硬死板,局部之力谓之力,若非用意支配全体筋肉,松和自如,永不能得伸缩遒放,整体致用之活力也。既不能有整体之活力,其养生与应用,吾不知其由何可以得。

 

要知意自神生,力随意转,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所谓意紧力松,筋肉空灵,毛发飞涨,力生锋棱,非此不能得意中力之自然天趣。

 

本拳在20年代,曾有一度称为“意拳”,举一“意”字以概精神,盖即本拳重意感与精神之义也。

 

三、练习步骤

本拳之基本练习即为站桩。其效用在能通畅血液,锻炼筋肉,训练神经,改造生理,发挥潜能,防治疾病,预防早衰,延年益寿,诚养生、强身、益智之学。其次为试力、试声,并利用假想之意念活动,体认筋肉的松紧虚实与大气之呼应;再次为自卫。兹将各阶段之练习纲要分述于后。

 

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初习为基本桩,亦称养生桩。习时须将全体之肩架安排妥当,内清虚、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项竖、神庄、力均、气静、息平、发挺、肩松、意思远望。具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巅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坚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旋,犹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曰空气游泳殊为近似。然后,再体会各部筋肉动荡之情态。锻炼有得,知为正常运动。所谓正常运动是在运动中能使心脏之搏动增加而呼吸却不失常态,即不憋气,不缺氧。在精神方面,须视此身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体认中。同时须觉察周身器官,均在自然工作,不得有丝毫勉强,更不许有幻想。如依上述原则去锻炼,则全身筋肉不锻自锻,神经不养自养,周身舒畅,气质亦随之而改变,潜能之力由内而外,自不难渐渐发达。然而切忌憋气用力,否则稍有注血,便失松和,肩胸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

 

总之,不论站桩与试力或技击,只要肩背过紧,胸部憋气,呼吸一失常,便是错误,愿学习者万勿忽视。

 

1.养生桩歌

养生桩,极容易,深追求,头万绪。

 

站桩时,莫发急,应找个适宜的场地。利用大树的吸碳呼氧和紫外线的杀菌力,再凝神静气地去站立。

 

身体要直,两足分开与肩齐,双膝微微弯曲,臀下坐,头上提,周身关节都含着似曲非直意。

 

内空洞,外清虚,两手要慢慢地轻松抬起。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臂半圆,腋半虚。

 

左手不往鼻右来,右手不往鼻左去。往怀抱,不粘身,向外推,不越尺,双手变化在这范围里。

 

不计姿势之好坏,更不重姿势之繁简与先后秩序,须体察全身内外得力不得力。守平庸,莫好奇,非常都是极平易。

 

站桩运动真稀奇,不用脑、不费力,并不消磨好时日;行、站、坐、卧都可来练习。

 

世人多不知,这里边蕴藏着精金美玉和无限的神思,钻研起来生天趣,有谁能体会到这自娱,能支配虚空宇宙力。

 

站桩的愉快难比喻,飘飘荡荡随他去。精力充沛神不疲,注意顶心如线系。慧眼默察细胞系,遍体轻松力如泥。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是谓站忘。

 

虚灵独存,悠扬相依,海阔天空涤万虑,哪管它,日月星球都转移,只要你肯恒心去站立,自有你想不到的舒适和甜蜜,这就是古人不传的诀秘。

 

2.站桩歌要

拳道极微细,勿以小道视,开辟首重武,学术始于此。

拳道基服膺,无长不汇集,当代多失传,荒唐无边际。

切志倡拳学,欲复故原始,铭记究理性,技击乃其次。

欲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意在悬空间,体认学试力。

面骸撑均衡,曲折有面积,仿佛起云端,呼吸静长细。

舒适更悠扬,形象若醉迷,绝缘摒杂念,敛神听微雨。

满身空灵意,不容粘毫羽,有形似流水,无形如大气。

神眠觉如醉,悠然水中宿,默对向天空,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身,陶熔物不计,灵机自内转,呼吸任静嘘。

顶上力空灵,身如绳吊系,两目神凝敛,听内耳外闭。

小腹应常圆,胸间微含蓄,指端力透电,骨节锋棱起。

筋肉似惊蛇,足腕如蹙泥,力松意须紧,毛发势如戟。

如或论应战,拳道微末技,首先力均整,枢纽不偏倚。

动静互为根,精神多暗示,路线踏重心,履步风卷席。

旋转谨稳准,勾锉互用宜,劈缠躜裹横,接触揣时机。

筋肉道欲放,支点力滚丝,螺旋力无形,遍体似弹簧。

关节若机轮,揣摩意中力,神活逾猿捷,足踏猫距似。

守静如处女,动似蜇龙迷,纵横起巨浪,若鲸游旋势。

蓄力如满弓,着敌似电急,鹰瞻虎视威,松紧不滑滞。

鹘落似龙潜,浑身尽争力,蓄意肯忍狠,胆大心要细。

神动似山飞,运力如海溢,一触即爆发,炸力无断续。

学者莫好奇,平易生天趣,反婴寻天籁,躯柔似童浴。

变化形无形,周旋意无意,随曲忽就伸,虚实自转移。

勿忘忽助长,升堂渐入室,习之要久恒,不期自然至。

若从迹象比,老庄与佛释,班马古文章,右军钟张字。

大李王维画,玄妙颇相似,叱咤走风云,包罗小天地。

造诣何能尔,善养吾浩气,总之多抽象,精神须切实。

 

四、技击桩法

技击桩与养生桩神形稍异,步如八字形,亦名丁八桩,又为半八之弓箭步。两足重量,前三后七,两臂撑抱之力,内七外三。何时发力,力始平均,平均之后,仍须还原,如枪炮之弹簧,伸缩不断之意。两手足应变距离,长不过尺,短不逾寸,前后左右,互换无穷,操之愈熟,愈感其妙。至于松紧沉实之利用,柔静惊弹之揣摩,路程之远近,肩架之配备,发力之虚实,宇宙之力波,以及时间的机会,拳学之整个问题也,都须逐步研讨。在平时,须假定虎豹当前,蓄势对搏,力争生存之境况。此技击人手之初,不二法门,亦为最初法则。

 

1.技击桩歌

站桩时,既愉快,又甜蜜,省力、得力、增力而舒适。继续再把技击谈几句,最便利就是军士操的稍息,要内外均正力合一,由虚空中寻求真实力。

 

拳学要道,一大半在抽象中求实际。内外浑噩,忽自调,神经支配一切力,毛发直竖意如戟。用力要轻松,含意如铁石,高则扬其身,筋肉宜遒放,低则缩其身,整体含着瓒捉拧裹待发的时机。

 

肩架配备要合适,节段曲折面积存虚实,点力松紧均衡无偏倚。无形变化,纵横高低,体察周身有无乘隙。

 

种种假借力,言之繁难已极,略单一二简单式,空中旗,浪中鱼,都是借鉴之良师。他如:动似山飞,静如海溢,神犹雾豹,气若灵犀,语虽抽象,神意要切实。

 

想起来真是无边际,做起来反觉很容易,只要处处留点意,并没有什么奇难事。不过和聪明学识有关系。

 

2.神意之运用

技击之站桩,要求全身空灵均整,精神饱满,神如雾豹,气若灵犀。具有烈马奔放,神龙嘶噬之势。

 

上下枢纽,曲折百绕,垂线自乘,拧裹竖涨。其抽拔之力,要与天地相争。

 

肩撑肘横,推抱互为,上兜下坠,拨旋不已。裹卷回环之力,永不失平衡均整。

 

毛发森立,背竖腰直,小腹常圆,胸窝微收。指端斜插,左右勾拧,外翻内裹、拧摆横摇。推锉兜卷横滚之力,有摧动山岳地球之感。

 

足趾抓地,足跟微起,双膝撑拔,力向上提。头顶项竖,腰腹暗缩,周身鼓舞,四外牵连。有如飓风卷树,拔地欲飞之势。

 

筋肉含力,骨节生棱,具体收敛,跃跃思动。含蓄吞吐,运力纵横,两臂开合,拧裹直前。动则有怒虎出林,搜山欲崩之状。

 

全身有灵蛇惊变之态,亦犹炽火烧身之急,更有蜇龙振电直起欲飞之势。尤感筋肉激荡,力如火药手如弹,神机微动雀难飞。凡遇之物,神意一交,如同张网天罗,无物能逃。

 

又如雷霆之鼓舞鳞甲,霜雪之肃杀草木,其发动之神速,无物可以喻之,是以余对此种“神速”运动,命名之曰“超速运动”,言其速度之快也。

 

以上所言,多系抽象,而精神方面,必须切实为之,以免流入幻象。

 

3.力之运用

神意之外,力之运用更为重要。但须潜能之力,非片面局部之蛮力也。此力须于试力上求之,习时先由节段面积之偏倚而求力量之均整。继由点力之均整揣摩虚实之偏倚。复由偏倚之松紧以试整体发力之适当。更由适当之发力,利用神光离合之旋绕与波浪弹力之锋棱,再以浑身毛发具有出寻问路之状,以期实现一触即发之功能。且须时时准备技击之攻守,亦须时刻运用和大敌之周旋。尤须注意发力所击之要点,不可无的放矢。

见虚不击击实处,要知实处正是虚。

虚实转移枢纽处,若非久历永不知。

混打蛮击亦有益,须看对方他是谁。

正面微转即斜面,斜面迎击正可摧。

勤习勿懈力搜求,敬谨意切静揣思。

 

技击在性命相搏方面言之,则为决斗。决斗则无道义,更要抱定肯、忍、狠、谨、稳、准六字要诀,且须抱定同死决,若击之不中自不能击,动则便能致其死地方可击之。如对方技能稍逊不妨让之。若在同道相访较试身手方面言之则为较量。较量为友谊研讨性质与决斗不同,首须重道义,尤须观察对方之能力如何,倘相差甚远,则须完全让之,使其畏威怀德为要。较量之前须以礼当先,言词应和蔼,举动要有礼度,万不可骄横狂躁有伤和雅。

 

五、试力

站桩练习有相当基础之后,潜能发展当日益增强,继续则应学习试力,体认各项力量之神情,以期真实之效用。此项练习为拳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一项。

 

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更由始能得其所以用。习时须使全身均整,筋肉空灵,思念全身毛孔无一不有穿堂风往返鼓荡之感。骨骼毛发都要支撑遒放,争敛互为,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缓胜于急,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以体认全身之意力圆满否,其意力,能随时随地应感而出否。全身上下能与宇宙之力起应感否,假借之力果能成为事实否。欲与宇宙力起应合,须先与大气发生感觉,感觉之后,渐渐互应,再试气波之松紧与地心争力之作用。习时须体会,空气之阻力何似,我即用与阻力相等之力量与之应合,于是所用之力,自然无过亦无不及。初试以手行,逐渐以全身行之。能认识此力,潜能渐发,操之有恒,自有不可思议之妙,而各项力量亦不能人手而得。至于意不使断,灵不使散,浑噩一体,动微处牵全身,上下左右,内外前后,不忘不失,非达到舒适得力,奇趣横生之境,不能得拳之妙。

 

所试各力之各称甚繁,如蓄力、弹力、惊力、争力、开合力、缠绵力、撑抱力、堕性力、挺拔力、三角力、螺旋力、杠杆力、轮轴力、滑车力、斜面力等等,自然由试而得。全体关节无微不含屈势,同时亦无节不含放纵与开展,所谓遒放互为,故无节不成纯形三角,且无平面积,尤无固定之三角,不过与机械之名虽同而法异。拳中之功,都是由精神方面体会而得,站桩练功时表面观之,形似不动,而三角之螺旋,实自轮转不停,错综不已。要知有形则力散,无形则神聚,非自身领略之后不能知也。螺旋力以余之体认观之,非由三角力不得产生,而所有一切力量,都是筋肉动荡与精神假想参互为用,密切关联。若分而言之,又走人方法之门,成为片面耳。所以非口传心授,未易有得,更非毫端所能形容。

 

总之,一切力量都是精神意念之集结紧密,内外含蓄一致而为用。若单独而论,则成为有形破体机械之拳道,非精神意念之拳也。各项力量都是由混圆阔大,空洞无我产生而来。然混圆空洞都是由细微之棱角形成,渐渐体会方能有得。是以吾又感天地间之一切学术,无一不感矛盾,同时亦感无一不是圆融,然而须得打破圆融,统一矛盾,始能融会贯通,方可利用其分工合作,否则不易明理。至于用力之法,混噩之要,绝不在形之好好,尤不在姿势之繁简,要在神经支配和意念领导之下全身内外之工作如何。动作时,形之方面,不论单出双回.,齐出独进,横走竖撞,正斜互争,浑身之节、点、面、线,无微不有先后、轻重、松紧之别。但须形不外露,力不出尖,亦无断续。不论试力或发力,皆须保持松和自如,发力含蓄,而有听力,以待其发。神宜内敛,骨宜藏棱,要设想身外三尺以内,似有一层罗网包护之感。而包罗之内,尽为刀叉勾锉,并蓄有万弩待发之势乙毛发筋肉,伸缩拔转,全身内外,无微不有滚珠起棱之感。以上各力如果身得之后,切莫以为习拳之道已毕,此不过仅得些资本而已,始有习拳之可能性。若动则即能松紧紧松勿过正,实虚虚实得中平之枢中要诀,则又非久经大敌,实作通家,不易得也。然则须要绝顶天资,过人气度,尤须功力笃纯,方可逐渐不加思索,不期然而然,莫知其为而为,潜能触觉之活力也。

 

总之,具体极细微之点力,亦须切忌无的放矢,然而又非做到全体无的放矢而不可,否则难得其中之妙。

 

1.试力歌

试力时慢思量,内外安排须妥当,变转轻移不慌不忙,遍体筋撑骨棱尖,态似书生若女郎,伟大犹比楚项王,一声叱咤风雷响,神情豪放雄且壮。

 

遇敌接触似虎狼,举步轻重如履沟壑深千丈,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

 

齿叩足抓毛发似金枪,根根无不放光芒,神光离合旋绕在身旁,譬如水之有波浪,回旋不已,纵横在汪洋。

 

无形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悠悠扬扬舒且畅,一经触觉立时即紧张,如同火药爆发状,炸力发出意不亡。

 

闪展进退谨提防,打顾正侧丝毫不须让,势均力敌须看对手方,犹如鹰鹘下鸡场,翻江倒海不须忙,单凤朝阻势占强,拨躜拔拧断飞蝗。钩锉刀叉同互上。脚足提缩似螳螂,揣敌力量有方向。察来势之机会,度敌身之短长。势如龙驹:扭丝缰,谷应山摇一齐撞。

 

2.试声

试声的效力在于运用声波鼓荡之作用,以补助试力细微所不及。其原意不在威吓,而闻之者,则起卒然惊恐之感。实则因起到声、力并发之功能,与徒做喊声,意在威吓者不同。试声时,口内气不得外吐,乃运用声由内转功夫。初试求有声,渐以有声变无声。人之声各异,唯试声之声,世人皆同。其声如幽·谷撞钟之声相似。故老辈云:“试声如黄钟大吕之本”,非笔墨毫端所能形容。学者须观其神,度其理,闻其声,揣其意,然后以试其声力之情态,方能有得。

 

五字诀

习拳既入门,首要尊师亲,尚友须重义,武德更谨遵。

动则如龙虎,静犹古佛心,举止宜恭慎,如同会大宾。

恭则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混元身。

虚无求切实,不失中和均,力感如透电,所学与日深。

运声由内转,音韵如龙吟,恭慎意切和,五字秘诀分。

见性明理后,反向身外寻,莫被法理拘,更勿终学人。

 

3.论单双重与不着象

以拳道之原则及理论,无论平日练习或在技击之中,都须保持全身均整,使之毫不偏倚。凡有些微不平衡,即为形着象、力破体。神、形、意、力,皆不许着象,一着象便是片面,既不卫生且易为人所乘,学者宜谨记之。均衡非呆板,稍板,则易犯双重之病。然亦不许过灵,过灵则易趋于滑而不实。需要具体舒放,屈折含蓄,发力时亦不许断续,所谓力不亡也。

 

双重非指两足步位而言,头、手、身、足、肩、肘、膝、胯,以及大小关节,即或一点细微之力,都有单双、松紧、虚实、轻重之别。拳家往往由片面之单重,走人绝对之双重,而趋于僵死之途。不着象常成死板,一着象则散乱无章,纵然身遇单重之妙,因不能领略,此亦无异于双重。非弄到不舒服,不自然,·百骸失正而后止。因而不得不走人刻板方法之途径,永无随机而动,变化无方,更无法发挥潜能。至于神意之不着象,非应用触觉潜能之活力,不足以证明。比如双方决斗,利害当前,间不容发,已接未触之时,尚不知应用者为何。解决之后,复不知迩间所用者为何,所谓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此谓潜能自动之活力。

 

4.抽象虚实有无体认

习拳人手之法非只一端,而其结晶之妙,全在神、形、意、力之运用,互为一致。此种运用,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无体亦无象。就以有形而论,其势如空中之旗,飘摆无定,惟风力是应,即所谓与大气相应合。又如浪中之鱼,起伏无方,纵横往返,以听其触,只有一片相机而动,应感而发和虚灵守默之含蓄精神,以虚无而度其有,亦以有处而揣其无。诚与老庄佛释无为而有为,万法皆空即为实象,一切学理多称谨似。又如倪黄作画,各以峭逸之笔,孤行天壤,堪并论也。其机、其趣完全在于无形神似之间,度其意向以求之。所以习时有对镜操作之戒者,恐一求形似,则内虚而神败矣。习时须假定三尺以外,七尺以内,四面八方,有如大刀阔斧之巨敌与毒蛇猛兽蜿蜒而来,其共争生存之情景,当以大无畏之精神而应付之,以求虚中之实也。如一旦大敌林立,在我若人无人之境以周旋之,则为实中求虚。要在乎日操作体认,涵蓄修养。总之,都是从抽象中得来,所谓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更不许存有对象,而解脱一切都是也。习时要慢,而神宜速,手不空出,意不空回。即些微细之点力动作,亦须具体无微而不应。内外相连、虚实相依、而为一贯,须要无时无处不含有应付技击之潜能,倘一求速,则一切经过之路径,滑然而过,再由何得其体认之作用乎?故初习时,须以站桩为本,渐渐体会而后行之。

 

总之,需要神、形、意、力成为一贯,亦须六心相合(顶心、本心、手心、足心),神经统一,一动无不动,无微而不合,四肢百骸,悉在其中。不执著,不停断,与大气相呼应,点力之松紧,互以为用,庶乎可矣。离开已身,无物可求,执著己身,永无是处。必须细心体会。

 

六、自卫

自卫即技击。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大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比如机械之轮或儿童玩具之捻转,快到极处形似不动,极动之动犹不动。一动一静互根为用,其运用之妙,在于神经支配,意念领导,呼吸之弹力,枢纽之稳定,路线之转移,重心之变换,以上诸法若能用之得机适当,则技击之基础备矣。须在乎日养成随时随地一举手一投足,皆含有应机而发之准备,要在虚灵含蓄中意感无穷方足贵也。

 

至于打法亦应研讨,如对方呆板紧滞,且时刻表现其重心、路线、部位之所在,则不足论。倘动作迅速,身无定位,而活若猿捷,更不必曰各项力之具备者,就以其运动之速,亦非一般所能应付。故习时首先锻炼下肢充实,腿部力稳。头、手、肩、肘、胯、膝、足,各有打法。如提打、钩打、按打、挂打、锯打、搓.打、拂打、叠打、挫打、滑力打、粘力打、圈步打、行步打、进步打、退步打、顺步打、横步打、整步打、半步打、斜面正打、正面斜打、具体之片面打、局部之整个打、上下卷打、左右领打、前后旋打、力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动静已发未发之时机,和一切暗示打法,虽系局部,若非实地练习,亦不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