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等于爱自己歌词:zt-连载-《让孩子出类拔萃》----西方家庭教育成功之谜 -第八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9:04:54
来源:由 怡爽 摘自 - 童婴乐园 - 大连论坛-大...
第八辑 财商—学会管理零花钱
钱再多,也有花光的一天,而懂得理财,就可以使有限的资产不断累积。从小学会理财,和上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一样重要。这是孩子将来生存必备的技能之一。
102、我儿子以为一打开抽屉就有钱
我们家对孩子花钱一直比较不在乎。现在,儿子以为要钱就是开抽屉的事,穿名牌用名牌,东西随便就扔掉要换新的,同学过个生日就要花几百块钱,稍不满足,就赌气不吃饭。
我们家境虽然还可以,但钱赚来也是不容易的。看到儿子这么不在乎钱,我们感到伤心,因为他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尊重父母的劳动。
专家评语:
算出孩子每周必须的花费,可适当多给一点,一次发给孩子,告诉他,不会再给了。
还可以鼓励孩子做点家务劳动,发给孩子工资。要让孩子知道,钱是靠劳动赚来的;还要让孩子知道,大人的义务是保障孩子必要的学习和生活,额外的花费只有劳动才能获得。
103、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才会心疼
关键语:
现在几乎每个美国孩子手中都有零用钱,这些钱几乎都是他们通过帮助父母或家人干事所得到的报酬。
在美国,子女们的消费并不是又家长包办的,孩子们从小便有了对钱的支配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美国儿童手中的零用钱越来越多,他们的“小金库”少则数十美元,多则上百美元。
那么这些钱是从何而来呢?孩子们又是如何使用与支配自己的零用钱的呢?
正在读小学4年纪的莫丽告诉同伴:“每当我干一次家务活的时候,爸妈就会给我钱,我把钱放到储蓄罐里,每当圣诞节到来时,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有属于自己的钱了。”
另一位名叫基斯的11岁男孩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他每次帮助父母除草,都可以拿到7美圆,因为除草是个很累的体力活儿。
实际上,上述的情况在美国十分普遍,在市场积极发达的美国,儿童们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商品经济观念的熏陶与实践,付出劳动便理所应当地获得报酬,这在美国几乎是一条连自家人也不例外的“金科玉律”。
现在,几乎每个美国孩子手中都有零花钱,这些钱几乎都是他们通过帮助父母或家人干事所取得的报酬。
父母给孩子钱的初中大多为一是遵守按劳付酬的原则;二是让孩子们有一定的钱可以购买他们必要的食品和学习用品;三是让孩子们得到一些实际劳动的锻炼。应该说,在父母的教育下,大部分美国孩子能够妥善的使用手中的零用钱,而并不是随意胡乱挥霍,由于这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才有一种珍惜的潜意识,这钱一般也能用到最重要的地方。
美国的家庭消费往往也会对子女的用钱观产生影响。比如美国家庭中有时父母与子女花钱也实行“A-A制”,即各付各自的帐。
14岁的玛丽经常陪母亲一同逛商场,尽管她的母亲很疼爱她,但如果她看上了一种母亲并不喜欢的商品,那么对不起,母亲是不会为她付帐的,就得自己掏腰包,这时玛丽就要三四而后行了,“我不愿轻易花掉自己挣来的钱”,玛丽这样说。
不过,在美国孩子们眼中,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事情,他们一般不会因为父母不为自己买单而大哭大闹的。
在老师的教育、家长的开导下,孩子们在用钱中学会如何花钱,在用钱中懂得怎样花钱才是聪明的方法。
一位小学4年级的学生则坦率地告诉老师:“过去我有零花钱时就会急忙地把它花掉。现在不同了,每次我帮爷爷遛狗,都会得到2美圆,我就会把它封存起来,用来购买最需要的东西。”
相比而言,高年级孩子的打算则要长远得多,“我想等我长大后肯定都有不少好朋友,我会去参加朋友的Party,今后还会有汽车和房子,这些都需要很多钱,我想现在还是节俭一些好。”这是一个高中的男孩的打算。
在当今的美国,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都认为孩子手中有一定的零用钱本身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要教育、引导孩子们能够正确的支配和使用手中的钱,从小就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104、给孩子设帐户
法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
根据法国消协一项涉及1700于个不同信仰、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家庭所作的一项专项调查,在拥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高占75%的家长赞成并实施给自己的孩子发放零用钱。
他们认定,即便是小学生,都会有各自特殊的消费需要,此外他们的“社交活动”尽管看起来并不象成年人那么正式,但同样需要一笔开销,对此家长理应予以尊重和支持。
在过圣诞节和生日时,幼童们第一次从大人那儿得到的零用钱可能仅为1-5法郎。法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
对于这笔不起眼的小钱。家长们大多并不主张孩子们把它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如购买喜爱的零食、玩具或书刊。
消费以后,则可以跟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如是否合算、满意,是否合理、必要,并从中可以获取什么经验、汲取什么教训等等。
此后当孩子正式上学后,随着孩子消费欲望的提高和消费种类的增加,零用钱可适当增加。
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家长还大多在孩子升人小学高年级,即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个人的独立银行帐户,并划入一笔钱,而且一般并非区区几十或几百法郎,而是上千甚至数千法郎。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这也是十分少见的。事实上,待孩子正式拥有了自家独立的帐户后,让孩子通过消费来理财的学习才算系统、全面地展开了。
当然,对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金钱的孩子,家长必须及时地作出指导,并充分予以关注。当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胡乱购买不需要或不合算的物品时,大多并不会大动肝火或对孩子横加责备——权且把它当作孩子学本领时必须付盛的“学费”罢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出现的“消费膨胀”心理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我反省和家长帮助后都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独立帐户”可能给另一些孩子带来的另一种极端则是在无意之中使其过度捂紧了自家的钱袋。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到:既然这些钱都已归入我的名下,那么我就理应尽量缩小开支。
生性浪漫、豪放的法国人当然不会欣赏这种不懂得享受人生的“守财奴”式的消费理念,因而一定会采取一些办法来鼓励、引导这样的孩子更为勇敢大胆地消费。
他们一般会耐心、细致地启发孩子作出消费,如建议孩子邀请小伙伴去看一场电影啦,买一双新的运动鞋啦,给爷爷或奶奶送上一束鲜花啦,等等。如果消费合理又有意义,那么孩子还会受到表扬甚至嘉奖。
“独立帐户”不仅为孩子的合理消费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也可帮助培养孩子合理储蓄的良好习惯,即所谓的“该消费时就消费、该节约时就节约”。
家长可与孩子商议其独立帐户必须保留的金额的底线,然后一起制定短期的储蓄和消费目标:开始时可能仅是小目标,如一把瑞士军刀、一件火车模型等,一般只须储蓄几个星期便能大功告成;此后可转向较大目标,须耐心储蓄几个月才能实现夙愿;最后上升至更大的需储蓄上一年半载的大目标。
要是在这段时期孩子受到其他东西的诱惑而没能“挺住”,那么他就必须为自己的或合理或不太合理的花销负责。
换句话说,责任人不是家长,而是孩子自己!而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中可学到一种宝贵的责任心,领悟到一种辨证的得失观。
在专家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法国家长已认识到:要使孩子的“独立帐户”真正发挥帮助孩子学会理财的积极作用,家长对帐户“监控“的合理适度十分重要。
要知道,如果家长对其尚未谙世事的未成年孩子过度信赖而对孩子帐户的使用情况不闻不问,那么孩子可能很快便沦为大手大脚乱用钱的败家子。
而要是走另一极端,即家长事事管、样样问,孩子的一切消费仍由家长作定夺,甚至干脆将帐户锁进自家抽屉里,那么孩子同样也会因没有机会亲身经历理财的过程而领悟不到理财的真谛,当然也难以达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目的。
105、金融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秋田市私立山王幼儿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金融知识。
在幼儿园的游戏课上,小孩聚集在模拟桓台前,小售货员将手工“寿司”送给小顾客,然后从纸箱做的“收款机”里取出“零头”,那里流通的“货币”是幼儿用彩纸做的。
该幼儿园开设了一家“珊珊银行”,发行一种专用“货币”,与小孩自己制作的货币不同。孩子在帮助别人做事时,如替同学收拾衣柜或书架,就可以到“银行”领取“货币”作为“报酬”。
此外,幼儿园还让孩子体验生活,外出步行约40分钟,然后花70日元购买车票,乘坐公共汽车回园,其目的是让孩子体味步行的辛苦和购买车票货币的价值。幼儿的家长说:“孩子有了数和量的感觉,就会更加珍惜物品和货币。”
106、让孩子学会精打细算
【关键语】
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足确实想尽快买到商已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家长储,然后再用以后的零花钱慢慢偿还。
生活在富裕国家比利时的孩子们,从八九岁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钱。
在比利时,常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绝不会迁就他们的。
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只有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点地慢慢积攒。
当然,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叉确实想尽快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家长借,然后再用以后的零花钱慢慢偿还。
在比利时,学校从小学起就开设了专门课程,教孩子了解成年人的各种职业、什么是劳动报酬、如何区别各种商品及其价格的确定等。同时引导儿童理解媒体、广告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了解广告对消费者的行为影响。
这样,孩子们在买东西前就会再三权衡自己最需要什么,由此学会选择并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拥有所有喜欢的东西。
107、美国学校的投资课程
美国教育部门认为,既然投资是当代人社会活动中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常识,那么,就应当从小抓起。按照美国的教学大纲,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学习投资课程。
这项课程得到了华尔街金融家们的支持,因此每个学校都得到了25万美元的“模拟投资”奖金。这笔奖金是真正地进入投资市场的,可能赚来更多的钱,也可能赔得无影无踪。
学生们对投资课程都很感兴趣,一个个为自己的训练小组取上晌亮的名字:“未来百万富翁”,“聪明投资家”……
13岁的希拉里和他的伙伴,是麻省阿里顿盛内迪斯学校8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课余尝试着进行投资,他们不仅向华尔街的大金融家们提出了挑战,而且自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打败华尔街”他们利用学校提供的投资奖金进行了5万美元的模拟投资,其中,2万美元用于购买股票,2万美元用于购买共同基金,1万美元用于购买海外基金。学校拥有互联网络,这一切坐在教室里便可以完成了。
在美国东部的学校里,像小希拉里这样的少年投资家比比皆是。
学生们这样做,并非不务正业,而是在实践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投资课程内容,这也是近些年来美国教育界所事实的“华尔街聪明少年”的投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这一投资教学计划,目前已在美国东部的一些州里实施,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少年
108、1-13岁孩子财商教育进度表
美国家长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地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因此金钱教育就成了美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美国,财商知识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
这一教育要求孩子达到这样的目标: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lO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以上: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109、外国富翁如何教育子女理财
只有纯真,不懂理财并不够
许多父母在培养子女时深怕孩子染上贪钱的恶习,让孩子不沾金钱的边,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纯真”很容易被淘汰。
刚去世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刚懂事时,其父亲就告诉他:“你是家中的长子,是未来的米酒商。”盛田昭夫从小就被当作家产继承人来培养,渐渐地精明能干,做生意精打细算,后来终成大器。
能省不如会赚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对子女要求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着干,最小的托马斯因年龄小老抢不到活感,于是每天买零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些钱。”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能干活的点子,广开财源,零花钱渐渐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很多人敝帚自珍,以为这样节约能省钱,美国波音公司创始人波音却对他的子女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你有买新东西的欲望,你就有拼命工作的动力,扔掉旧东西反而能刺激人更多地创造财富。”
“辛苦钱”最值得珍惜
钱如果来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所以理财中,如果心中觉得这是“辛苦钱”就会觉得这些很珍贵,会更好地珍惜。
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16岁时,决心自己创业,便开始研究如何致富,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宣称有发财秘诀的书,他急匆匆去买,打开一看,全书仅印有“把你所有的钱当辛苦钱”这几个字,他感慨万分,并把这当作祖训要求子孙后代。
要花钱,自己挣
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亿万富翁,这个家庭钱固然很多,但孩子却从小都要接受节约教育和劳动教育。每个周末,父母给孩子们发放几十美分的零用钱,怎么花由孩子们自己决定,但必须记在小账本上,以备父母查询,零用钱不够,父母就鼓励孩子自己挣饯。
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去拔草、打扫花园或擦皮鞋。擦一双鞋5 美分,一双长靴10美分。
美国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许多儿童通过修剪草皮或照看小孩等工作挣钱,不仅有了劳动的体验,而且对金钱的价值也理解得更深了一些。
中国并不缺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义绝不逊色于,国的“要花钱,自己挣”。但是,中国的父母们缺乏美国父母的勇气去实施这些口号。
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在家庭理财中切忌将钱摆在超越一切的第一位,这样会伤害夫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110、洛克非勒的孙子怎么花零用钱
洛克菲勒二世(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的儿子)一直认为自己是父亲巨额财产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他把博爱当作毕生的事业,一生中为公共事业捐献了5000多万美元。
他曾经出资修缮凡尔赛宫,设立了阿卡迪亚和格兰德泰顿国家公园,捐献地皮给联合国在纽约设立总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在1920年5月1 13写给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一封信。
洛克菲勒二世当时46岁,在信里他为14岁的儿子列出了“财政”要求。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长大之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洛克菲勒基金委员会的主席。
信的全文如F:
爸爸和约翰的备忘录——零用钱处理细则:
1.从5月1日起约翰的零用钱起始标准每周1美元50美分。
2.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最高零用钱金额可等于但不超过每周2美元)。
3.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不合规定或无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下调10美分。
4.在任何一周,如果没有可记录的收入或支出,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5.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合规定,但书写或计算不能令爸爸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6.爸爸是零用钱水准调节的唯一评判人。
7.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公益事业。
8.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储蓄。
9.双方同意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确切地被记录。,
10.双方同意在未经爸爸、妈妈或斯格尔思小姐(家庭教师)的同意下,约翰不可以购买商品,并向爸爸、妈妈要钱。
11.双方同意如果约翰需要购买零用钱使用范围以外的商品时,约翰必须征得爸爸、妈妈或斯格尔思小姐的同意。后者将给予约翰足够的资金。找回的零钱和标明商品价格、找零的收据必须在商品购买的当天晚上交给资金的给予方。
12.双方同意约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师、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垫付资金(车费除外)。
13.对于约翰存进银行账户的零用钱,其超过20%的部分(见细则第八款),爸爸将向约翰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钱公约细则将长期有效,直到签字双方同时决定修改其内容。
以上协议双方同意并执行。
111、5岁孩子推销巧克力
f关键语】
晚上,他还记账。我朋友拿出了保存着的“帐本”给我看,歪歪斜斜写着的阿拉伯数字,走概记豪了当时卖掉的巧克力数量,而不是金额。据说是他们的老师要求他们这样做的。
澳大利亚的朋友告诉我,他那5岁多的儿子成功地为学校推销了一箱巧克力!我惊讶不已,并为5岁孩子所具备的能力而着迷。
澳大利亚的学前班是与小学部连在一起的,学前班幼儿的活动跟随小学生。那次,学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推销一批货,这批货中有糖果、有巧克力、有玩具、有文具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有选择性地推销,当然也可以不参加。
朋友的儿子叫米西亚,他很乐意干。他想领一箱巧克力来推销,推销的对象是他弟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我的朋友是生活在澳大利亚土地上的中国人,在两种不同文化的撞击下,无奈地选择了“顺其自然”。
第二天,米西亚让每天去接送他的外婆,去学校签字领了一箱巧克力。米西亚放学后,把一箱巧克力放在弟弟的幼儿园门口,并且拿出4种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巧克力放在外面作为样品,叫外婆看住“货”,自己飞奔去弟弟的教室,呼唤那些平时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们,要他们去问父母要钱,来买他的巧克力。
他收钱,外婆发货。做得还真像模像样呢!
晚上,他还记账。我朋友拿出了保存着的“帐本”给我看,歪歪斜斜写着的阿拉伯数字,大概记录了当时卖掉的巧克力数量,而不是金额,据说是他们的老师要求他们这样做的。
几天后,一箱巧克力都推销完了,米西亚赚了十几块钱。我朋友那澳大利亚丈夫摸着儿子的头说:“好样的!将来能做生意了!”
112、巴西专家理财教育建议
巴西教育专家卡西亚提出以下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教孩子从小就懂得区别需要什么和想买什么。
带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参观,让孩子懂得劳动和金钱的关系以及花钱的限度。
3.教孩子懂得区别物品的贵和贱,使他对理性花钱有初步概念。
4鼓励孩子参与制定家庭预算,向其提示节省开支的方式。
5.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月零花钱一次性全给孩子(从三岁起就可以),但如何花费由孩子自己决定,以培养其自决能力。
6.告诉孩子不应该乱花钱,让孩子懂得将部分所得储蓄起来的重要性。
7.让孩子在花钱时始终想到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
8.不应随意给孩子礼品,也不应该用不给零花钱作为惩罚手段。
9.孩子决定购买某种物品时,你不要发表意见,因为他正在学习自己做选择,除非他想购买的物品违背你对他的教育。
10.未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要内疚,因为这会促使孩子更快地成熟,使他更有责任心和更为自重。
11.对孩子的失误不要大惊小怪,他会边错边改。
113、向孩子教授正规商务
【关键语】
基金会教授正规商务,如向孩子传授营销学、控股公司和银行事务妁知识等等,此外还教孩子如何自己办务司。
俄罗斯一个基金会尝试让少年经商。他们认为,在儿童时期是无法预测他是否能成为出色的商人,所以以12岁为最低年龄对儿童进行商务教育。
它不是教孩子们怎样卖报和擦车,这不需要特别的技能,而是教授正规商务,如向孩子传授营销学、控股公司和银行事务的知识等等,此外还教孩子如何自己办公司,而且用的都是实际例子。
不少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儿童对商务极感兴趣。基金会以通信、发行《儿童实业报》等报刊的方式,以及组织国际活动,加强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流。
基金会还开办儿童银行,请儿童与大人一起工作。儿童到银行存钱时,顺便开始学习银行业务的ABC。
这种商务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讲信用。真正的商人只凭一句话,就能博得剥方的信任。它能防止少年犯罪,那些干坏事的,往往是游手好闲的分子。
114、财商教育5个好点子
告诉你的孩子他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工作不必是苦役。如果他只是为了钱而工作,他是不会快活的,不管他能赚多少钱。
我们的学校制度和许多家庭一直忽略财经方面的教育。但是,对金钱的态度与处理金钱的技能又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技巧。下面是一些有关孩子和金钱方面的建议。
热爱你的工作
青少年时期是尝试各种不同工作的最好时机,因为孩子不必为拿不出手的简历操心,也不必为自己的生计发愁。
我十几岁的时候,做过许多我能找到的工作。我铲过雪,耙过树叶,在高尔夫球场捡过球,在保龄球道上放过球柱,每次换工作我都只干了几星期,因为不久我就去寻找我更喜欢的工作了。
最后,在15岁的时候,我在一家餐馆里找到了洗碗、倒垃圾和清扫的差使,那里的人都待我很好,因此我喜欢在那儿工作,当我高中毕业离开餐馆时,我已经被提升为小点心厨师了。
告诉你的孩子他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工作不必是苦役。如果他只是为了钱而工作,他是不会快活的,不管他能赚多少钱。
给孩子零用钱
零用钱给了孩子发展财经方面责任感的机会。父母应该定下零用钱的数额、给付的时间和孩子为获得零用钱应做的事。
父母还得订下每隔多久才能讨论增加零用钱的规矩,让孩子明了,有了零用钱以后哪些开支父母将不再提供。
推销与储蓄
孩子是天生的推销员。但是,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处于同龄人压力之下,渐渐地失去了推销的天份,鼓励你的孩子去挣自己的收入,告诉他们收入来自销售,掌握销售的全过程是他们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人生技能,对他们将来的经济独立将大有帮助。
使你的孩子了解,学会储蓄是购买大件物品的唯一方法,你可以帮助孩子在银行开一个帐户,把他们的余钱存起来。
钱本身是一件无用的东西,除非你去使用它。因此,储蓄的目的不是在银行帐户里存下一大笔钱,而是享有购买你想要的物品的自由。告诉孩子这个原则,建议孩子选择一样他们极想要的物件,鼓励他们为此储蓄,一旦存够了足够的钱,就把东西买回来。
钱的价值
钱只有在买东西的时候才有用,它不可能代替健康、令人满意的工作与人际关系。告诉你的孩子,世上存在着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告诉孩子们用财富以外的标准去评价他人。
犯错误
虽然孩子错误地使用金钱可能使你烦恼,记住你的孩子的价值观念可能与你不同,因此他们会想买你不考虑购买的东西。由于孩子可使用的款项不大,他们所犯的错误损失不会很大。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只要代价不是太昂贵就行。
我们的教育是否能教会孩子们有效的赚钱与处理金钱的技能,是一件很值得怀疑的事,教会或者帮助孩子理解处理金钱的技能像基础教育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