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yy年度盛典分组:美国“政治捧杀”促使前苏联解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29:15
美国“政治捧杀”促使前苏联解体时间:2010-08-19 11:17 作者:不详点击:347次
  1990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戈尔巴乔夫成为“十年风云人物”。
  “戈尔巴乔夫经常在他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
  与对中日的经济捧杀不同的是,美国曾对前苏联实施过政治“捧杀”策略。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前苏联国内实行政治改革,掀起了否定前苏联历史的舆论狂潮。当时美国认为,苏联的“新革命”不可逆转且大有希望,西方应该鼓励苏联的变革进程,影响苏联朝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据此,美国逐步确定了“捧杀”的策略。
  用诺贝尔奖、《时代》“风云人物”“捧杀”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作为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首当其冲地成为美国实施“捧杀” 策略中的主要对象之一。1987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发表不久,西方在其媒体上给予大肆的鼓吹,并且借此机会给予其许多奖金、奖品、稿费,很快使其个人账户有了100多万美元。
  1988年6月里根访问苏联,他在对莫斯科大学师生的演讲中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社会带来了自由的新风,这是“在苏联历史上最令人激动而有希望的时代之一”。1988年10月,戈尔巴乔夫应邀访问美国,美国政府给予了极高的礼遇。美国主流媒体对戈尔巴乔夫的访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其夫人赖莎也成了天使般的美人。
  老布什政府上台后,依然对戈尔巴乔夫倾力吹捧,其中以国务卿贝克1989年9月在莫斯科的一席讲话最为典型。他说:“我在政治界不是新手,见识过很多。但是,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政治家像您这样有如此的勇气和如此的胆略。我知道,您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政治框框的约束。我知道,您如此勇敢做出的那些政治决策是多么困难地得到贯彻。我想告诉您,布什总统也持有这样的看法。”
  1990年,西方又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戈尔巴乔夫。美国《时代周刊》在1990年1月1日更把戈尔巴乔夫评为“十年风云人物”。戈尔巴乔夫在西方享有“伟大改革家”的“美誉”。甚至西方大街的商业广告也开始捧起戈尔巴乔夫: “请选购我们的牛仔布料吧!它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坚固、可靠! ”
  这些对于戈尔巴乔夫十分见效。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回忆说,戈尔巴乔夫经常在他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
  最终,前苏联解体,美国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苏联的覆亡:八一九事件图文集
  核心提要: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贝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20日 ,莫斯科实行宵禁。21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 
  8.19事件中,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俄罗斯政府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代会,并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
  1990年,苏联政局发生重大变化。2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苏共行动纲领草案——《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提出“我们正在同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官僚主义体制决裂”,争取在苏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国际主义和全人类价值”。
  纲领草案还宣称,苏共将“放弃政治垄断地位”,“愿意同一切主张革新社会主义社会的人进行政治对话和合作”。
  3月12~15日,苏联召开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了苏联宪法中有关苏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绝对领导地位的条款。大会决定实行总统制,以使党和国家分开,并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联第一任总统,卢基扬诺夫为最高苏维埃主席。随后,戈尔巴乔夫建立了总统委员会,任务是制定有关苏联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国家安全措施。这样,总统委员会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政治局成为苏联的最高决策机构。
  1990年5月,雷日科夫政府提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遭到反对。7月,沙塔林在叶利钦支持下提出激进的500天计划。戈尔巴乔夫出面折衷,于9月提出阿甘别吉扬方案。
  10月,最高苏维埃通过戈尔巴乔夫方案,规定有控制地放开价格,逐步实行对工业企业及其他领域的大中企业的非国家化,迅速实行对商业、饮食、服务行业及其他部门小型企业的私有化,建立以公有制(国家、集体)为主、私有制为辅的混合经济。但方案未规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具体日程和细则。叶利钦公开反对这一方案。俄罗斯联邦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实行沙塔林的500天方案。
  1990年7月2~13日,苏共召开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纲领性声明,正式确认“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党的理想。根据这一思想,在政治体制方面,放弃一党制,宣称“坚决放弃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搞“可调节的市场经济”,允许国家、集体和公民所有制经济在平等基础上竞争。
  代表大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共中央 总书记。党中央委员会选出24名政治局委员,除戈尔巴乔夫外都不担任政府职务。政治局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党内的激进派分子如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莫斯科苏维埃主席波波夫等人在代表大会上公开宣布退出苏共。党组织日趋涣散。
  在8.19事件中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军队在叶利钦的号召下,很快掉转炮口反戈一击。
  1991年,苏联的经济政治局势全面恶化。1月,帕夫洛夫接替雷日科夫出任政府总理。为了缓解经济危机,扭转经济负增长,政府连续采取几项经济改革措施,大幅度提高消费品价格。这引起群众不满。3月,爆发了苏联历史上第二次全国煤矿工人大罢工,有30万工人参加,使三分之一矿井停产。国民经济迅速走向崩溃。
  苏联内部的民族分立之风愈刮愈烈。早在1990年春,波罗的海三国首先宣布独立并脱离苏联。接着,摩尔多瓦、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也宣布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主权宣言,声称本共和国的法律至高无上。在联盟完整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坚决抛弃斯大林的就其实质来说是单一制的国家模式,完全彻底地实行联邦制原则”。
  1990年11月,公布新联盟条约草案,规定除国防、外交和牵涉全国经济命脉的经济部门仍由联盟中央掌握外,其余均归各共和国所有。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表示不会在这项条约上签字。其他加盟共和国则要求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1991年3月17日, 苏联就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80%的公民参加了投票,其中76.4%的选民赞成保留联盟。这以后,戈尔巴乔夫同九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反复协商,于8月14日公布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权力,将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确定于8月20日开始分批签署此条约。
  1991年8月19日清晨,也就是预定签署新联盟条约的前一天,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当时正在克里木半岛福罗斯休假的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状况,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随后,又宣布在莫斯科等地区实行六个月的紧急状态,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接管国家政权。紧急状态委员会由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等八人组成。委员会还发布第一、二号决定,规定对报纸进行严格监督并禁止游行示威和集会,只允许《真理报》等九种报纸出版。当天上午,装甲车、坦克和军队开进莫斯科。
  非常消息播出后,两个月前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立即在莫斯科郊区的别墅中召集要员商讨对策,决定全面反抗。会后,立即前往莫斯科市内的俄罗斯政府大厦“白宫”,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并签署四项命令,宣布紧急状态委员会是违反宪法的组织,实行紧急状态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该委员会的一切命令在俄罗斯领土上无效,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举行无限期总罢工。苏联跨共和国矿工独立工会宣布,从20日起顿巴斯等地矿工开始总罢工。
  8月20日晨,塔斯社公布,政府总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由第一副总理代行职权。这一消息引起许多对紧急状态委员会不利的流言和猜测。形势出现转折。西方国家明确表示支持叶利钦,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并中止对苏联的援助。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表谈话,要求“严格遵循宪法原则”来摆脱困境,建议召开最高苏维埃会议讨论政治形势。乌克兰、白俄罗斯、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先后声明不实行紧急状态。莫斯科市长波波夫和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分别发表声明,宣布拒绝执行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并对履行命令者追究刑事责任。莫斯科和列宁格勒都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紧急状态。
  1991年8月21日,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的别墅回到莫斯科,但是国家内部的权力平衡已被打破,在几天内,前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共产党被迫解散。
  紧急状态委员会派遣坦克和军队包围了“白宫”。但10万莫斯科群众自动前往白宫守卫,使那里的坦克无法动弹。紧急状态委员会又命令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于21日凌晨去攻打“白宫”逮捕叶利钦,但遭到拒绝。其他接到命令的空降兵和内务部的部队也按兵不动。攻占白宫计划流产。驻守在莫斯科周围的多数部队以不能向人民开枪为由拒绝出动。紧急状态委员会处处陷于被动。
  8月21日上午,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向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解散紧急状态委员会,释放戈尔巴乔夫。下午,国防部宣布,决定将部署在紧急状态地区的军队撤回原驻地。随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作出决定,认为停止戈尔巴乔夫的总统职责“是非法的”。同日下午,克留奇科夫和亚佐夫飞往克里木半岛去会见被软禁在那里的戈尔巴乔夫。但后者拒绝会见他们。随后,俄罗斯联邦的副总统和总理也到达克里木半岛,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会谈。8月22日凌晨,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重掌政权。历时三天的事变以失败而结束。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建立
  戈尔巴乔夫重掌权力后,立即撤销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委员会所有成员的职务。不久,又下令逮捕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逮捕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内务部等重要部门进行全面改组。成立由俄罗斯总理西拉耶夫为首的委员会管理国家经济。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在“八一九事件”中“未能站在谴责和抵制的坚决立场上”为由,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和地方党组织则自行决定其前途。戈尔巴乔夫还发布命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武装力量、内务部、克格勃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中的活动。
  8月29日,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变后国内形势的决定》,决定暂时停止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由内务部负责党的财产和档案,责成检察院对苏共领导机关进行审查。与此同时,各共和国的共产党或被禁止活动,或自行宣布停止活动或脱离苏共、更改党的名称。执政多年的苏联共产党顷刻瓦解。
  “八一九事件”后,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政府在巨大压力下,于9月6日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其他共和国如乌克兰(8月24日)、白俄罗斯(8月25日)、摩尔多瓦(8月27日)、阿塞拜疆(8月30日)、乌兹别克(8月31日)、吉尔吉斯(8月31日)等也相继宣布独立。但它们并不反对加入新的联盟,只是联盟条约的内容须作重大修改。戈尔巴乔夫极力想保持联盟的存在。他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十个共和国领导人共同达成“10+1”声明。9月2~5日,苏联召开第五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基本赞同“10+1”声明,认为各共和国应自愿协商起草和签订一个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每个主权国家都可以自主地选定参加联盟的形式;呼吁所有共和国立即缔结经济联盟,以便在统一的自由经济区域范围内相互协作。代表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过渡时期苏联国家政权机构和管理机构法》,决定成立由苏联总统和各共和国领导人参加的跨共和国国务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内外政策问题。
  10月1日,13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会晤。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领导人未参加。会议发表12国联合声明,确认必须立即缔结主权共和国经济共同体条约。拉脱维亚没有在声明上签字,但保留作为联系国参加条约的权利。10月1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亚美尼亚等八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和苏联总统在莫斯科签署了主权共和国经济合作条约,以形成统一市场,并采取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11月6日,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也签署了这一条约。
  几千名示威者无视政府发布的戒严令,向亚纳耶夫的部队公开表示他们反对政变。
  10月21日,苏联新组成的最高苏维埃举行第一次会议。但出席会议的只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代表。会议商讨了联盟的未来政治结构问题。11月1日,参加经济合作条约的各共和国领导人举行会议,决定从11月15日起取消联盟的约八十个部和其他机关。
  在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的结构中只保留外交部、国防部、内务部、文化部、交通部、核动力部和海关管理局等。11月14日,跨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修改并原则同意了新的联盟条约草案,确认未来的主权国家联盟是“一个邦联式的民主国家”。会议预定11月25日草签这一条约。但是,在25日的会议上,各共和国代表对未来的联盟叫邦联国家还是叫联邦发生分歧。最后,国务委员会决定将条约草案公布,交各共和国议会讨论,以便在年底以前签署。
  在新的联盟迟迟不能建立的时候,乌克兰于1991年12月1日就其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83%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其中90%以上的人赞成乌克兰脱离苏联成为独立国家。现任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当选为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在5日宣誓就职时,明确宣布乌克兰不会签署新的联盟条约。这使戈尔巴乔夫的计划受到致命打击。
  12月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会晤。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不复存在。戈尔巴乔夫先是发表声明,说“多民族国家的命运不能由三个共和国领导人的意志来决定”,后来,感到无力扭转这一发展趋势,改口说将同意各国的选择。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中亚五国以及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等11国首脑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会晤,签署了六个文件。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以均等原则建立,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平等。决定建立独联体最高机构——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以协调各国在共同利益范围内的活动。关于使用核武器的决定由俄罗斯总统同参加核武器协定成员国元首协商作出。支持俄罗斯继承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担任常任理事国,支持其他国家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12月24日,格鲁吉亚宣布申请加入独联体。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他还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把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并通过宣言从法律上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叶利钦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说。
  苏联解体后,一位老妇举着列宁像孤独的站在红场的寒风中。
 来源:共识网综合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tsls/article_20100819161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