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个人找保姆的:周国平微博言论(2011年1--5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2:09
 对别人的痛苦,我们的同情一开始可能相当活跃,但一旦痛苦持续下去,同情就会消退。我们在这方面的耐心远不如对别人的罪恶的耐心。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罪恶仿佛是命运,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痛苦却几乎是罪恶了。 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告诉你:在遭受痛苦时,你要自爱,尽量自己忍受。
  • 5月21日 (4431)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 5月21日 (2871)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实他只成了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
  • 5月21日 (2349)  
  •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的个体,最切己的痛痒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世上最关心他的也还是他自己。要别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要别人比关心每人自己更关心他,都是违背作为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立。 5月21日 (1967) 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加人以损伤。
  • 5月21日 (3121)   在青年时期,人有虚荣心和野心是很正常的。成熟的标志是自我认识,认清了自己的天赋方向,于是外在的虚荣心和野心被内在的目标取代。
  • 5月17日 (3282)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 5月17日 (2535) 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
  • 5月17日 (3269) 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地急切追赶了。
  • 5月7日 (4915) 无论个人,还是人类,如果谋求物质不是为了摆脱其束缚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人算什么万物之灵呢?
  • 5月7日 (1367) 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我所说的高级欲望指人的精神需要,它也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 5月7日 (3243) 物质的财宝,丢失了可以挣回,挣不回也没有什么,它们是这样毫无个性,和你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存放罢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宝是仅仅属于你的,它们只能存放在你的心灵中和记忆中,如果这里没有,别的任何地方也不会有,你一旦把它们丢失,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 5月7日 (2172) (续上)相比之下,金钱是最不可靠的财富。金钱毫无忠诚可言,它们没有个性,永远是那副模样,今天在你这里,明天会在别人那里,后天又可能回到你这里。可是,人们热衷于积聚金钱,却轻易挥霍掉仅仅属于自己的经历,这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啊。
  • 5月7日 (1205) 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这些遭遇产生的悲欢、感受和思考,这一切仅仅属于你,不可能转让给任何别人,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这是你最珍贵的财富,而只要你珍惜,也会是你最可靠的财富,无人能够夺走。(下续)
  • 5月7日 (2642)人应该在自己身上拥有快乐的源泉,这就是你的心灵。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
  • 5月7日 (2690) (续上)我的看法是,尽管如此,内在方面比外在方面重要得多,它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的本质部分。我还认为,外在方面往往由命运、时代、环境、机遇决定,自己没有多少选择的主动权,在尽力而为之后,不妨顺其自然,而应该把主要努力投注于自己可以支配的内在方面。
  • 5月7日 (820)  
  • 人生的道路分内外两个方面。外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外部经历,它是有形的,可以简化为一张履历表,标示出了曾经的职业、地位、荣誉等等。内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它是无形的,生命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理想的追求,这些都是履历表反映不了的。(下续) 5月7日 (1055)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我的新书《把心安顿好》,该书是我的第四本随感集,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至2010年间。此前的三本随感集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曾名《碎句与短章》)。今天我的其余微博文字摘录于该书。
  • 向左转|向右转查看原图 5月7日(659) 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 5月5日 (3392)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 5月5日 (43950) 有的书会唤醒我的血缘本能,使我辨认出我的家族渊源。书籍世界里是存在亲族谱系的,同谱系中的佼佼者既让我引以自豪,也刺激起了我的竞争欲望,使我也想为家族争光。
  • 5月5日 (440) 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
  • 5月5日 (929)  
  •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不过,你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 4月26日 (4699)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伟人总是比那些包围着他们的秘书和仆役更容易接近,困难恰恰在于怎样冲破这些小人物的阻碍。可是,在阅读中不存在这样的阻碍,大师就在那里,任何人想要拜访他们都不会遭到拒绝。那些爱读二三手解读类、辅导类读物的人,其实是自甘于和小人物周旋。
  • 4月26日 (2078) 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
  • 4月26日 (1858) 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宝库,它就在那里,属于一切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你必须走进去,自己去占有适合于你的那一份宝藏,而阅读就是占有的唯一方式。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来说,它等于不存在。人们孜孜于享用人类的物质财富,却自动放弃了享用人类精神财富的权利,竟不知道自己蒙受了多么大的损失。
  • 4月26日 (1483)  
  • 围绕世界读书日,各地举办种种热闹的活动。我的担心是,当这些热闹沉寂下去了,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一如既往地不爱读书。当然,那些爱读书的人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所以,虽然世界读书日已过,我仍要继续发表论读书的文字,因为我的意图只是和后者交流。 4月26日 (415)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 4月18日 (1779) 
  •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4月18日 (1224) 我承认我从写作中也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
  • 4月18日 (771) 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一个人如果仅仅看电视和上网络,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生长更毫无关系。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
  • 4月18日 (2500) 互联网是一个好工具,然而,要把它当工具使用,前提是你精神上足够强健。否则,结果只能是它把你当工具使用,诱使你消费,它赚了钱,你却被毁了。
  • 4月18日 (1233)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 4月18日 6168)  
  • 人在爱时都太容易在乎被爱,视为权利,在被爱时又都太容易看轻被爱,受之当然。如果反过来,有爱心而不求回报,对被爱知珍惜却不计较,人就爱得有尊严、活得有器度了。
  • 爱是一份伴随着付出的关切,我们往往最爱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
  • 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在相爱者之间,如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潜伏着危机。那惯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你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是想要人疼的孤儿?
  • 当今社会最触目惊心的现象之一便是人心的冷漠。在一个太重功利的社会里,冷漠会像病毒一样传播,从而使有爱心的人更感到孤独,甚至感到愤恨。不过,让我们记住,我们不要由孤独和愤恨而也堕入冷漠,保护爱心、拒绝冷漠乃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灵魂的一份责任,也是我们对于社会的一份责任。
  • 当亲友中某个人去世时,我们往往会后悔,有些一直想对他说的话再也没有机会说了。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我们随时面临着太迟的可能性。 因此,你心中不但要有爱和善意,而且要及时地表达,让那个与之相关的人和你共享。
  •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中西人生哲学的分野就在于此。  今天我活着,而明天我将死去——所以,我要执著生命,爱护自我,珍惜今天,度一个浓烈的人生。 今天我活着,而明天我将死去——所以,我要超脱生命,参破自我,宽容今天,度一个恬淡的人生。
  •  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遭遇没有明天的一天。可是,世人往往为不可靠的明天复明天付出全部心力,却把一个个今天都当作手段牺牲掉了。
  •  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追祭死者,墓园热闹起来了。可是,墓园也是一切生者必然的归宿。那么,且安静一会儿,让我们想一想平时不愿提起的那个词。
  • 文明之对于不同的人,往往进入其不同的心理层次。进入意识层次,只是学问;进入无意识层次,才是教养。 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他的自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  一个自己有人格的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严的人格。 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一个人,就等于侮辱了一切人,也侮辱了你自己。
  •  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对于今天许多国人来说,这个观念何其陌生,往往只把自己用做了谋利的手段,互相之间也只把对方用做了谋利的手段。
  • 在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背信弃义,我们就有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 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 隔行如隔山,但没有翻越不了的山头,灵魂之间的鸿沟却是无法逾越的。 我们对同行说行话,对朋友吐心声。 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 三、我看世事有自己的一贯立场,碰巧遇见了这一件事,我也就凭一贯立场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而已。我从旧文中辑录了若干论友谊和教养的文字,发布在我的新浪博客里,人们可借以了解我看这类事的一贯立场是什么。
  • 二、我只是表达了一个在场客人的真实感受,亲见主人再三向宾客劝告乃至恳求而竟然无效,我的确感到匪夷所思。我的表态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某一种行为。人们可以评判我的观点,但请不要在我的空间里向无论什么人开骂或对骂,我的空间很不喜欢这样的喧嚣。
  • 没有料到,昨天发的一条短小博文掀起了轩然大波。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一、我被邀请参加婚礼,只因为是张兰和田益宾许多年的好友,对此就不必费猜测或表惊讶我应邀参加了汪小菲、大S的婚礼,现场感受到了两位新人的强烈心愿,就是要举办一个不被媒体忽悠和八卦的味儿纯正的婚礼,对此我很理解也很欣赏。我认为,作为客人,理应尊重主人的这个心愿,而罔顾其再三劝告乃至恳求,通过微博或其他方式发表现场信息,则是有失教养的行为。   
  • 人民文学出版社:#【六十年,我与人文社的那本书】#正值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您参与 “微博觅书香”【六十年,我与人文社的那本书】微博征集活动,请您直接跟帖用140字讲述您印象最深刻的那本人文书。活动时间:2011.3.16—26。我们将评出30位获奖者,送出人文社60周年限量邮册及精美插图纪念本。  
  • 日本大地震,感想万千,最强烈的是两条:一、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多么渺小;二、在灾难面前,日本民族多么伟大。  越是面对大苦难,就越要用大尺度来衡量人生的得失。在岁月的流转中,人生的一切祸福都是过眼烟云。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和重建乃是寻常经历。
  • 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 爱是一种精神素质,而挫折则是这种素质的试金石。  
  • 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 与平庸妥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心爱的人离你而去,你一定会痛苦。爱的激情离你而去,你却丝毫不感到痛苦,因为你的死去的心已经没有了感觉痛苦的能力。  人是应该有所牵挂的,情感的牵挂使我们与人生有了紧密的联系。那些号称一无牵挂的人其实最可悲,他们活得轻飘而空虚。
  • 人与人的相遇,是人生的基本境遇。爱情,一对男女原本素不相识,忽然生死相依,成了一家人,这是相遇。亲情,一个生命投胎到一个人家,把一对男女认作父母,这是相遇。友情,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的共鸣和相知,这是相遇。 相遇是一种缘。爱情,亲情,友情,人生中最重要的相遇,多么偶然,又多么珍贵。
  • 当我们的亲人远行或故世之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百般追念他们的好处,悔恨自己的疏忽和过错。然而,事实上,即使尚未生离死别,我们所爱的人何尝不是在时时刻刻离我们而去呢? 世上并无命定的情缘,凡缘皆属偶然,好的情缘的魔力恰恰在于,最偶然的相遇却唤起了最深刻的命运与共之感。
  •  深深地爱一个人,你藉此所建立的不只是与这个人的联系,而且也是与整个人生的联系。一个从来不曾深爱过的人与人生的联系也是十分薄弱的,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但他会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爱的经历决定了人生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的爱的经历越是深刻和丰富,他就越是深入和充分地活了一场。
  • 人们说爱,总是提出种种条件,埋怨遇不到符合这些条件的值得爱的对象。人们举着条件去找爱,但爱并不存在于各种条件的哪怕最完美的组合之中。 爱不是对象,爱是关系,是你在对象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   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远不会最不幸和最幸福。在爱的过程中间,才会有“最”的体验和想象。
  • 爱,就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决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 对话爱,就是在这一世寻找仿佛前世失散的亲人,就是在世界上寻找那个最亲的亲人。

  • 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   孩子最容易感冒发烧,处置一定是输液,中国这个第一输液大国,大部分抗生素是输进了孩子的血管,不知给幼小的身体埋下了怎样的隐患。看一看中国的医院,我无法不对人性感到悲观。
  • 天下父母都知道,孩子生病是最让人揪心的。可是,现在,最让中国父母揪心的却是带孩子看病。花几个小时挂上号和轮到就诊,医生也许只朝孩子看两分钟,就开出一堆单子,然后不理睬你了。居然还有名牌儿童医院规定必须带着孩子挂号,让生病的孩子承受大人也不堪承受的折腾。
  • <对铁生说> 婴儿的笑容 智者的目光 周而复始的鸽群在你的天空盘翔 人生没有忌日 只有节日 众神在你的生日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