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挂门上会有人配吗:宏观经济学创新的两个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7:38
一个路径是周学在《经济学动态》发表的《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与宏观调控方向的转变》一文。该文提要认为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ZF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他认为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效果所以如此糟糕,是因为它存在着严重缺陷,最为突出的有两个,第一个是没有中观和微观基础,不能从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观察、分析和解释宏观层面的变动及其原因。虽然一些经济学家试图采用取巧的方法,以代表性微观个体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但微观世界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又岂是几个代表性个体所能准确反映出来的,因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个缺陷是它的总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将研究视角局限在一些总量指标(如总需求、总供给、总价格、总就业、总收入等)上,不仅过于简单,严重脱离微观实际,而且研究面太窄,只有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式才能将它推向高深莫测的虚幻境界。宏观经济学的极度数学化似乎使它显得很精巧、严密、光鲜、科学,实际效果却越来越差。因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不是走向数学化、虚拟化、空泛化,而是走向微观化、现实化、统计化(对各个微观主体及其特征的统计和汇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将宏观经济一层一层地细化,一直达到微观个体。例如将国民经济细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然后再对各个产业进一步细分,如第二产业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如此一层一层地不断向下细分,一直到与各个企业或微观个体衔接为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深入研究和探寻每个层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特点以及与其他层次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来指导我们对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的整体把握和全面认识。中观经济学的建立首先要将总供给和总需求细分化。从总供给(国民经济)来看,可以细分为第一产业(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4大产业。从总需求来看,它由总投资需求和总消费需求组成。由于投资需求是从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随着后者的增减而增减,因此总消费需求的变化决定总投资需求的变化,进而决定总需求的变化,因而可以用它来代表总需求。‘总消费需求由衣食住行和服务组成,其中食代表食物;衣代表轻纺产品,即轻型消费品;住、行代表住房和出行工具(如家用小汽车等),由于它们的制造需要耗费大量重工业产品,如钢材、水泥等,又称为重型消费品;服务代表第三产业产品。这样,总消费需求细分为食、衣、住行和服务4大组成部分。如果将总供给的4大产业与代表总需求的总消费需求4大组成部分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一产业满足国民对食物的需求;轻工业满足国民对轻纺产品(轻型消费品)的需求;重工业满足国民对住行(重型消费品)的需求;第三产业满足国民对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探寻和把握总消费需求与总供给两大系统各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另一个全新的框架首先独立导引出来的,并非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陈旧框架内修修补补。这个全新框架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一、对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再评价。 克莱因提出,不赞同凯恩斯把《资本论》视为陈腐的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劳伦斯·克莱因在其《凯恩斯的革命》一书中写道,两位作者(指马克思和凯恩斯)都把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没有纠缠在细微的静态的无法澄清的混淆之中。不过,下面这两个命题有很大的区别,即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等于总产量的价值(即马克思命题),消费(决定于收入)加投资(独立变数)等于国民收入值(即凯恩斯的命题)。如果凯恩斯经济学完全根据可观察的总数叙述,像第一个命题一样,那么这两种方法论就会很相似(同上)。在克莱因看来,马克思和凯恩斯实际上都把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都使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的经济文献中可以找到与凯恩斯思想相同的概念,他发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些一般消费不足的分析”,从马克思理论中,有许多可以展开的各种模型。参照了马克思的有关假定,经过各种推导,克莱因设立了“合理的、简单的、有用的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的一种模型”。他将马克思的这种模型与凯恩斯的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凯恩斯理论只是马克思理论的特例,马克思模型可以比凯恩斯模型提供更多的信息。克莱因的所作工作之一是有效需求与就业理论。其推导结论是马克思的模型优于凯恩斯的模型。与凯恩斯模型相比,马克思的模型提供了更的信息。在马克思的模型中,其完备解总是给出消费品需求、生产资料需求以及就业需求,而在凯恩斯模型的某些形式中,完备解仅仅给出消费品需求和生产资料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为业和生产资料)决定了供给。因此,马克思模型具有总能给出需求和供给的全部条件的优点。一般来说,凯恩斯模型没有这样的优点(白暴力、王胜利,2006年)。
二、再生产理论概述。恩格斯认为1870年资本论手稿蕴含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非常科学,但使用的论证方法比较繁琐。国内外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文献研究均将其视做一个线形的生产模型,因此有必要首先分析其假设、前提、内在因素和舍象因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性假设有五,其一是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正式确立并扩展到全部产业部门,由此简化掉外贸因素。;其二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商品经济规律和私有产权之间存在紧耦合性;其三是假设劳动生产力已定并设定存在一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其四是存在一个不完全的信贷市场。其五是其潜在假定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王奇 叶文虎,2003年)。其内在因素有工人的个人消费、积累或者剩余价值生产和不断扩大的剩余生产变成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理论前提有:一是研究范围的拓展,即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国民经济全部领域;二是信用关系的介入,即存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特殊运动形式;三是对外贸易的作用,即出口和进口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白书祥,2004年).舍象的因素有:1.舍象了工人和资本家之外的其他群体和人口。 2.舍象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外其他方面国民经济活动。3、舍象了对外贸易(邹东涛,2006年)。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三定理为市场经济形态下货币资本积累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的规律、市场经济形态下商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的规律和在市场经济形态下,经济资源按市场配置是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要求的规律(许崇正,2006年)。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理应包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资本再生产三个部分。它们之间的连同性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在生产体系。马克思的市场定义域为流通是市场的总体表现。整体流通即市场一般。大流通和小流通均为市场特殊。其中,小流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市场失衡的核心部分。为了使问题由简单到复杂, 马克思首先从社会资本中抽出单个资本, 把它作为在社会总资本中独立执行职能的组成部分来进行分析(胡钧 唐路元,2000年)。
三、经济体识别:作为巨复杂系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个整体性范畴也是一个结构功能性概念,因而也是历史的、与物质生产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马克思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是假定概念和现实一致,加之马克思采用的经济学完全方法论、整体论和系统论(也就是将正确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正确的前提所得到的符合现实的结果),全覆盖法则在这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分析是有效的。与斯拉法的用商品来生产商品体系存在明显质差的是,马克思体系即用资本来生产资本的体系。只要资本作为资本进行生产,资本的独特产物就是剩余价值。只要劳动并入资本,劳动独特的产物就不是这种或者那种产品,而是资本。劳动过程本身仅仅表现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该体系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核”。马克思的市场经济体系主要包括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劳动市场以及货币资本市场等市场类型、垄断竞争是唯一市场形态、市场整体表现——流通可以划分为大流通、小流通和整体流通和市场经济与生产方式相互嵌入论以及它仅仅是相对生产形式等内容。关于价格体系与利润体系,马克思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把价格制度的调节作用归结为商品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这是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来揭示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对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分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为考察对象,至于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对社会生产、交换、分配起到调节作用的规律,则是价值规律的转化形态——生产价格规律。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价格制度的调节作用最终必须服从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必须紧紧围绕着剩余价值这个中心进行(赵景峰,20002年)。马克思关于价格的相关理论包括:价格本质、价格形成决定因素、价格变动内部决定因素、价格构成及其运动、价格形成与价格变动等方面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价格即利润实现的原理,利润体系≈利润体系;利润增长率≈资本增长率。资本积累体系普遍创造劳动体系、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即马克思的生产结构或者经济结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只能是资本致富和资本生产力的增长以及支配劳动的经济权的增大。资本积累体系包括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它是一个资产阶级社会平面的动力系统,,资本积累的矛盾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调整和资本积累体系的最优解社会生产关系革命化和全面社会变革等。结构体系即资本积累之下的经济生产结构。其中,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投资体系是最重要的三个体系结构。除此之外,在开放的经济体中,外贸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结构体系。
四、作为马克思宏观经济学核心的再生产体系。马克思再生产体系主要包括再生产的假设、舍象、定理和抽象条件、现实条件与重要条件以及前提条件、再生产的简单、规模不变、扩大再生产和不完备的再生产以及自然再生产等五种类型、流通过程即再生产过程(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体系即市场宏观经济学)和再生产中的刀刃均衡与多重均衡性质。
五、马克思宏观资本结构。国民资本和国际资本、高资本和低资本、发达资本和欠发达资本以及中等资本、中心工业资本和外围农业资本等组成马克思宏观社会资本结构的一个完整形态。该资本结构决定着再生产的伸缩性。信贷痉挛无非是产业资本痉挛的货币资本表现(马克思语)。
六、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即非线性、非稳定、不可回归、超大结构模型。马克思的非线性观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使交换从而也使再生产(或者是简单再生产,或者是扩大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某些条件,会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马克思的不可回归是指经历强制性平衡的经济体系已不可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只能是在一个更高的前点进行。这个不可回归性亦可称为马克思的危机蓄能定理。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在缺乏普遍的均衡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复苏意味着全球经济的中心国家及其边缘国家的经济运行将重回全球经济失衡的老路。但是,由于前一轮技术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因此即便全球经济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经济的增长率也不可能再恢复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平上(南方都市,2009年)。罗默认为,还没有哪个宏观经济模型所得出的可能的结果可以系统地论述经典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罗默,1981年)。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实际上已经给出一个粗旷的叙述兼具推导性质上的非线性不可回归超大模型。马克思非线性不可回归的超大模型的特征有:(1)连续性;(2)确定性结合利润不确定性的确定性;(3)收敛性;(4)动态性。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其规模可按照随机方程的数目划分为大中小和特大等四类。随机方程数目小于10个的为小型模型,随机方程数目10个到100个之间的为中型方程,大于100个的大模型,高于5000个为特大模型(张保法,2007年)。马克思非线性不可回归的超大模型是一个基于国家模型的国家间模型。虽然此模型无法采用高斯-牛顿迭代法进行估计,即不可将其展开为泰勒级数,再利用迭代估计法进行估计(王立平、王伦来,2008年)。但是,其迭代估计过程的收敛性及其收敛速度与参数初始值的选取密不可分的结论依旧还是可以成立。
七、再生产中的不完备类型:动态不稳定和刀刃均衡。依据规模不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可以分为简单、扩大和有缺陷的再生产三种类型。其中,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现代条件下,计划体制、市场体制和混合体制均属于不完备的扩大再生产类型。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收入(等于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和补偿资本(不变资本)的部分。全部社会商品产品的分配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起着媒介作用。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分配条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即消费基金的各种形式分配发生变化,在于社会消费基金借于在于消费基金借于存在的使用形式、在于各生产领域劳动力分配和在于不变资本的分配发生了变化。在再生产实际条件中,货币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作为可变资本投入形式的货币的回流与作为执行剩余价值、资本家收入的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回流不同,存在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作为资本或者收入货币所完成的活动和预付在劳动力报酬上的货币部分低也执行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等流通手段的职能。 八、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也是一个真实周期理论(Marx rbc theory)。马克思实证经济学论证危机的前提是区分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分析商品流通形式时明确说,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就牵强的解释, “就是用危机来说明危机。” 厘清危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也是马克思将资本一般具体化的重要方法论之一。马克思给出的约束条件是,这仅仅是可能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可能性才能发展为现实性。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方可引出。马克思说,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时,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扰乱和停滞、危机和资本的破坏。现有资本的周期减值.…会扰乱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所借以完成的已有的关系,因此,会陪伴有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危机。这种停滞和混乱,还会在许多点上,破坏那种要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的支付义务的连锁.而在那种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因此崩溃时,更加尖锐起来,由此引起激烈的急性的危机。信用货币本身只有在它的名义价值额上绝对代表现实货币时,才是货币。……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以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销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当这一机构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但这种现实买卖已经大大超过社会需要来实行扩大的事实,终于成了整个危机的基础。银行和信用同时又成了使资本主义生产越过它本身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引起危机和欺诈行为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危机一旦爆发,问题就只是支付手段。但是因为这种支付手段的收进,对每个人来说,都要依赖于另一个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人能不能如期付款,所以将会发生对市场上现有的支付手段即银行券的全面追逐。马克思强调,关于危机问题,在论述再生产的这一部分只能作不充分的叙述,需要在《资本和利润》一章中加以补充。这里所说的《资本和利润》一章是指现在的《资本论》的第三卷。在这里马克思描述,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的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 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马克思强调过,与一切信用制度有高度正相关性的是过度交易和过度投机。继马克思之后,波拉尼、熊彼特和莫顿·米勒也都关注过市场市场巨变性问题。马克思还认为,然而,在理论之外,站出来说话的有实践,即来源于资本过剩的危机,或者同样可以说,资本由于利润下降而进行的冒险。而危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不仅不可避免,而且金融危机往往成为周期危机的先导。 与此同时,还要就危机来自作为的资本所特有的,而不是仅在资本作为商品和货币的的存在包含的资本的各种的形式规定,来考察的考察潜在的危机进一步发展。所以,危机的本质在于,不是货币金融危机会感染到实体经济,而是危机就是强制使已经独立的因素恢复统一,并强制的使实质上统一的因素变为独立的因素。因此,货币金融危机的只能表现为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冲突与对立。换而言之,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固然矛盾在货币上的发展。就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类型学而言,在广义的危机理论之外,即社会基本矛盾论之外,存在狭义的危机理论,也就是马克思的资本生产的不完全生产理论。也就是以资本生产资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生产力不完全性。马克思手稿中的一个经济学框架,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价格与生产费用、利润和利息的对立,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种种完全矛盾关系体现马克思著名的分离定理。在此,经济危机还体现着马克思的不为人知的一个悖论,即代表性厂商对代表性消费者的合成谬误。马克思悖论,即使指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解释者和实际生产者及其渴望使一切雇佣工人都变成资本家而不失其为雇佣工人……;就像发誓要把拿破仑的带着元帅长的全体士兵都变成元帅,而又不失其为普通士兵使四千万德意志的臣民都变成元帅,但这是异常荒唐可笑的。马克思悖论发轫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他们愿意把一切人都变成资本家,……愿意保留那些表现资产阶级关系的范畴,而不要构成这些范畴的实质并且同这些范畴分不开的对抗(体系)。此外,马克思的价值革命和危机蓄能释能循环原理也在为马克思实证经济学对危机的充分分析提供理论工具。概而言之,马克思实证经济学中的危机理论是内生和外生兼而有之的危机理论。其中,以内生危机为主导的总量结构性危机占主导,以外生危机为辅。重新审视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包括下降和阻碍趋势)它实际上构成一组危机的校对参数。再次重申,马克思危机理论是另一个版本内生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Mark rbc)。
九、再生产中的生产过剩:数量信号。资本生产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于局部过剩和普遍过剩、绝对和相对生产过剩并存。在这里数量就是一切(马克思语)。非均衡学派的观点是,调节市场交易水平的不仅是价格信号,而且有数量信号。短期内,数量调整过程要快于价格调整过程。所以数量信号在非均衡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数量信号是存货水平(朱成全。2003年)。马克思更早的判断是,生产资料存货水平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消费品的存货水平。所谓的资本过剩,实质上总是指那种利润率的下降不会由利润量的增加得到补偿的资本——新形成的资本嫩芽总是这样——的过剩,或者是指那种自己不能独立行动而以信用形式交给大产业部门的指挥人去支配的资本的过剩。可假设该资本过剩是绝对的,一部分资本由于受到失业或半失业的资本的压迫以较低的利润率来增殖。原来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会把他们手中的C部分或多或少地闲置下来,以便使他们的原资本不致贬值,使它在生产领域中占有的地位不致缩小,或者,他们会使用C,以便即使自己遭受暂时的损失,也能把追加资本的闲置转嫁给新的侵入者,转嫁给他们的竞争者。新资本家手中的C部分,力图排挤旧资本来取得自己的地位,而且只要它使一部分旧资本闲置下来,强迫旧资本把旧位置让给它,使旧资本处于部分就业或完全失业的追加资本的地位,这种冲突怎样再得到解决,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健康的”运动相适应的关系又怎样再建立起来呢?解决的方法已经包含在这里所说的要加以解决的那个冲突的表现本身中。这个方法就是:把在价值上与全部追加资本C或其一部分相等的资本闲置下来,甚至使它部分地毁灭。虽然,正如在说明这种冲突时已经指出的一样,这种损失决不是均衡地分配给各个特殊资本,而是这种损失的分配决定于竞争斗争:在竞争斗争中,损失将按照特殊的优势或既得的地位,极不平均地、以极不相同的形式进行分配,结果,一个资本闲置下来,另一个资本被毁灭,单个资本只受到相对的损失,或者只是暂时地贬值,等等。此外,一定的、预定的价格关系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所以,由于价格的普遍下降,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削弱货币的那种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并以这些预定的价格关系为基础的支付手段职能,会在许多地方破坏一定期限内的支付债务的锁链,而在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危机,突然的强制贬值,以及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的停滞和混乱,从而引起再生产的实际的缩小。最后,尽管马克思在其投资理论中从未提及投资市场概念,但仍是提出投资多样化的第一个经济学家。投资市场的多元化、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与宏观社会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紧耦和性。国民资本和国际资本、高资本和低资本、发达资本和欠发达资本以及中等资本、中心工业资本和外围农业资本等组成马克思宏观社会资本结构的一个完整形态。该资本结构决定着再生产的伸缩性。
十、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分析技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分析技术之所以不可超越在于其思维方式、知识谱系和智慧结构。其要点由一般与特殊分析、条件分析、线性与非线性分析、动态超长时间分析和交叉方程构成。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简单再生产为任何生产方式的“一般”,它构成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物质基础。同样的,规模不变再生产(普遍未能区分作为可变资本的投入形式的货币会留和执行剩余价值、资本家收入的流通职能的货币回流的之间的区别)和扩大再生产以及有缺陷的或者不完备的再生产类型构成了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的“特殊”和“复杂”。其中,货币资本构成其特殊复杂生产的“一般”。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涵盖了再生产的抽象条件(即在生产的两大原理)、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现实条件(包括从个人和社会观点看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社会流通和在规模不变的再生产中不存在没有货币流通以及全部社会商品的分配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作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非线性体系与线性体系并存。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再生产或者包括私有产权在内的制度在生产均为线性体系。马克思非线性是指每一种迅速和普遍的将会在路径终于到生产机制固有的障碍并且得到障碍的累积。马克思的一个结论是,需要有普遍的措施以抵制这种自发机制的作用,即使这些措施不能立即改造这种作用,也会引起突然的显著的变化,从而破坏、削弱这种机制固有的反抗力量,并因而促进沿同一方向向进一步发生的的变化资本扩大再生产(复杂时间序列)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时间路径的一个正映射。资本再生产的各个逻辑链条都决定马克思必须采用超长时间分析。它不仅包含时间序列分析的优点,而且涵盖了现代西西方经济学的跨期分析。在1870年资本论手稿第三章的再论规模不变的再生产[(f)对社会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进行研究似的抽象前提和实际过程])中马克思最早使用交叉方程和似然最大法则以及定性约束。马克思同时使用了使用定性约束、极大似然法则和大叔原理,分析了在工资和剩余价值不相等的各种情况下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得出:如果M/(b,ββ,β)>=V//( b,ββ,β),那末,M/(a,αα,α)>V/( b,ββ,β),也就是不足额等于V//( a,αα,α)减去M/(b,ββ,β)后的余额。马克思交叉方程分析是一个标准教科书的范例。
十一、马克思资本再生产即分配、人力资本、宏观经济政策、自然和社会伦理的再生产。
十二、马克思资本再生产中的三大传导机制是资本、消费和信用的被破坏。十三、资本生产体系中马克思式多重均
财富与贫困积累的均衡    生产资本与虚拟资本的均衡(强制性的平衡) 发达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萎缩的均衡(知识员工与农民工) 生产资本与辅助资本的均衡(苏联一五计划的“不配套”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 由收入形成的需求与由财富形成的需求的极端均衡 排斥性与包容性增长的极端均衡(有色人种、社会底层、种族制度) 特殊生产方式对自然的掠夺与自然对特殊生产方式报复极端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