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b入住:茶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之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7:57:00

摘要:茶叶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历史,随着现代社会对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健康保健机理的揭示,给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根据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了产业的发展趋势,探索茶叶发展战略要从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延伸产业链诸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在全球大市场大流通的竞争中,做强茶叶产业。

关键词:茶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探讨

茶叶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历史,进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纯天然饮料,成为重要的国际性的农产品贸易品种之一,生产和消费一直呈增长态势;现代各种饮料品种繁多,竞争激烈,但茶叶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天然健康饮料,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已成为未来饮料消费的主流和方向;现代社会对茶叶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健康保健机理的揭示,更给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正如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天下”。

一.产业发展趋势

1.市场空间巨大,竞争日趋激烈。茶叶是传统的国际贸易农产品,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贸易国之间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全球性的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业已形成,这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的绿茶及名茶生产,在世界产茶国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国内名茶的产销持续升温,国际市场也逐步拓宽。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饮料中最具保健功能的当属绿茶,这一科学的论断迅速刺激着全球绿茶的消费,近三年,我国绿茶外销连续以5-10%的幅度递增,世界范围内绿茶消费跃上了一新台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饮品茶叶的消费将继续呈增长的态势。而内销市场,如果国人年均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460-500克的话,我国目前茶叶的全部产量,仅能供应内销需求,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空间广大,全世界瞩目。但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也越演越烈,就产业内部而言,产品质量竞争正逐步演变为品牌、包装、企业形象、销售服务的全面竞争,市场的竞争也逐步演化为科技、信息、人才诸方面的深层次的竞争,消费也不仅仅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是上升到满足文化的需求,精神的需求。

2.茶叶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制,以及“三资”开发农业热潮的兴起,茶叶民营企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小户经营、家庭作坊式农业经营模式,无论在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方面,还是质量品牌建设方面,都出越来越明显的弱势,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弱者。而迅速崛起的茶叶民营企业,以全新的经营理论与市场接轨,生产上规模,产品树品牌,经营求效益。迅速成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强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江苏为例,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虽然较迟,但短短5年,经营的茶园面积已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60%,经济总量直逼80%,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摔打及原始资本的积累,民营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参与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

3.产品多元化的格局将形成。传统的饮茶方式及茶的应用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茶饮料市场快速形成,近年国内的茶饮料业已异军突起,开发茶饮料品牌20多种,现代化茶饮料生产线40多条,市场销售连年翻番,2002年茶饮料已超过300万吨,成为居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之后的第三大饮料;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各种糖果、茶食、茶冷饮、茶保健品走进了当代的茶馆、茶楼、超市,并迅速扩大消费群,使茶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宽;其它自然植物类的保健茶,如苦瓜茶、大麦茶、苦丁茶、蒿茶、荷叶茶、桑茶、玫瑰花茶等的开发,也是方兴未艾,品种纷呈。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必将对扩大市场消费需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茶文化的崛起形成产业的亮点。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历史悠久,极富文化精神内涵,茶文化的发掘和兴起,已成了茶产业亮丽的风景,各种形式的茶文化节、茶叶博览会越办越火;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楼、茶馆、茶社,也从国内拓展了国外;城郊产茶区,结合旅游景区的布局,建立一大批具茶文化特色的观光旅游点,采茶、制茶、赏景、品茗成了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在茶文化的氛围中找到了一份平静,一份慰藉。茶文化的崛起激发了产业的活力,扩大了产业的影响力,激活了市场,开拓了消费,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发展战略

1.培育市场竞争主体。

近年茶叶在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上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就整体而言,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是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落后经营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流通格局的矛盾日益突出,落后经营方式也是我国茶叶乃至整个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加速发展茶叶规模经营,培育一大批有实力的茶叶企业群,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几方面应成为产业市场竞争主体培育的重点。

加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通过完全属于自己的经济组织,参与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参与市场的规范和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经济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产业的弱势地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完全按照自愿和开放的原则,自治和自立的原则,民主管理的原则进行建设。她的社会定位应是一种市场工具,是农民自身的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与政府平等民主协商,影响政府产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与其它利益群体讨价还价,公平竞争。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首先要更新观念,放手让农民组织起来,优化农村的各种社会资源配置,鼓励农民走自我服务、自我规范、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逐步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有品牌、有市场的集约化经营的经济组织,这也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法律上、制度上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合法地位;经济上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税收要优惠,还要通过其它一系列行政手段及调控措施,引导和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目前已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这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市场竞争力有一定作用,但企业与农户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多有发生,相互间利益损害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无权参与企业的决策,未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经营机制,这一症结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这种经营模式的活力和生命力。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茶叶民营企业具有观念新、起点高、上规模、与市场接轨好的特点,进一步开拓进取,不断聚集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的优势,建设成产权清晰、经营灵活的现代化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产业的龙头,更需要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调整好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与千万家茶农共同发展商品经济的合力,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产业发展的龙头。

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则应加快建立和改善交易条件、贮藏条件、信息处理、检测条件等配套措施,不断提高市场的经营水平、服务能力,着力培育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茶叶大市场,逐步形成产业经营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

2.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是传统的产茶大国,但产业基础薄弱,产品档次低,常处于不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应对激烈的市场挑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夯实产业基础。一是茶园建设基础,从无性系优良品种的引进、早中晚品种的搭配组合,到林茶、果茶的合理间作及林网化配置,防护林带及安全隔离林带建设,着力开发建设一批生态型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加快茶叶加工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更新加工机械设备,治理加工环境,培育规范化操作的技术职工队伍,为茶叶质量的全面升级夯实基础。

科技兴业。要加快产业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新技术的开发要有战略性、长远性、前瞻性。又要兼顾环保性、安全性。重点可放在医药保健,日用化工等领域应用型开发,以充分发掘和利用茶叶自然保健的功能;新技术的推广应考虑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近期主要推广茶园生态环境建设,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加工,先进设备的引进及使用等实用型技术;国外先进的行业管理及企业管理技术引进消化,也应作为重点的应用技术大力推广,全方位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业战略。

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是有序的、规范的公平竞争,茶叶标准体系建设是适应市场有序竞争的重要环节,要参照国家有关茶叶的各种标准,加快茶叶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特别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要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强化产业信息网络建设,大型茶业企业要逐步建设自己的产销信息网页,对网上的信息资源加以分析研究,为产品的结构、布局、价格及市场定位等决策,提供依据,逐步发展网上交易等现代贸易方式。要利用农业综合信息网建立专业性茶叶信息服务中心,收集、发布政策法规、科技动态、市场需求、价格行情等信息,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品牌建设。就农业生产内部而言,茶叶的品牌意识较强,品牌建设有一定基础,品牌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但不能将企业的商标简单地等同于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文化科技含量、企业的实力、市场占有等综合的体现,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茶叶品牌的建设,应在质量标准、文化科技含量、企业的形象、社会的影响力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和打造。对传统历史名茶品牌以及近年各主产区开发的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及质量风格特色,而且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地方名茶要推行原产地域保护,并加强产品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的执行力度,使这些无形资产得到很好地保护和积累;品牌建设还要从产品品牌向企业品牌延伸,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意识,使企业产品品质、企业形象、人文环境特色形成整体,体现出名牌企业的特色。

3.延伸产业链,拓宽发展空间

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是在传统的茶叶农产品中融进了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了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将为整个产业带来新的利润增产增长点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茶叶深加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点着力于产品的应用性开发,充分发掘茶叶有效成分、产品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深加工产品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要寻找到理想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扩张和渗透,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发要紧密结合,尽快完成科技新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对重点深加工企业,要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在茶叶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方面立项要优先,财政扶持要倾斜。促使茶叶深加工业发展成为产业向外拓展和延伸的重要领域。

其它茶饮品的开发。各种非茶之茶如苦丁茶、蒿茶、玫瑰花茶、大麦茶、苦瓜茶等的开发正形成一股热潮,这类自然植物饮品的开发也是茶叶产业向外延伸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强对这类产品保健机理的研究,加快建立这类饮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其尽快纳入规范稳定健康的生产发展轨道。这类新的农业自然资源饮品的开发,与传统茶产业要形成合力,形成自然饮品多元化的特色,成为产业经济增长的亮点,促使整个产业做强、做大。

茶文化产业开发。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名茶迅猛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历史名茶,还是新开发的地方名茶,都具有很深文化内涵,名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消费,继续扩大名茶消费,对产业发展是一个促进;各种茶道茶艺表演,茶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宣传了茶产业,促进了茶消费;再则茶叶为南方丘陵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地处的环境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真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这种优越的地域环境是茶叶观光旅游业开发的重要基础。茶叶在我国历史悠久,极富文化内涵,“琴棋书画茶”的说法,集中体现了茶叶的文化品位,休闲、品茗、赏景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目前已涌现一批涉足观光农业开发的企业,利用周边的旅游环境,进行观光休闲茶园、茶楼建设,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形象,开拓经营渠道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具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城郊产茶区,结合城市旅游景点布局,可以大力开发具茶文化特色的观光旅游点,内容可包括茶园、茶亭、茶楼建设,采茶、制茶、品茗趣味旅游等。以此来激发整个产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激活市场,开拓消费需求,从另一侧面促进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