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杀勇闯天涯大背包:天涯观察第390期:农民年入二三十万,喜喜特味爱重口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1:35:19
天涯观察第390期:农民年入二三十万,喜喜特味爱重口味作者:贾也  发表日期:2011-10-13 14:21:00
回复 
          .ztpage {BORDER-RIGHT: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BORDER-TOP: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LEFT: #82a6c9 3px solid; WIDTH: 880px; PADDING-TOP: 5px; BORDER-BOTTOM: #82a6c9 3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fff}.ztpage table {width:880px;background-color:#fff;}.ztpage table td {text-align:left;white-space:normal;width:880px}.ztpage .tdbar {font-size: 16px;padding:6px 15px;background-color:#6699cc;clear:both;color:#fff;font-weight: bold;margin-bottom:5px}
.ztpage .tdcol h1 {font-size:20px;}.ztpage .tdcol {font-size: 14px;padding:4px 10px;line-height: 22px;color:#000;clear:both}
.ztpage .tdcol h2 ,.ztpage .tdcol h3 {margin:5px 0px;padding:0px ;color:#333}.ztpage .tdcol p{text-indent: 28px;text-align:left;}.ztpage .tdcol img {float:left;margin-right:10px;margin-bottom:10px}.ztpage .ztend {background-color:#e4eef8;}.ztpage .foot {font-size: 14px;padding:3px 3px;background-color:#1c64aa;color:#fff;font-weight: bold;}


国庆献礼,口味特重



  今年国庆长期期间,黑龙江省农民刘贵夫在接受CCTV记者“一年下来挣多少钱”的采访时说,“二三十万”很轻松挣到,而且党“白给好几万”!CCTV,喜喜特味,有喜感,重口味。可谓“刘贵夫农民做得好,不如CCTV宣传得好”!
  
  观国庆期间,以CCTV为首的媒体,可谓不遗余力地宣扬神州神迹,除了农民二三十万轻松搞定,还有“中国人黄金周消费带动力强,外媒感叹购买力惊人”诸如此类,无非是向国庆献礼,以添节日喜感。
  
  CCTV们苦心孤诣,专挑卖相好的苹果,通过电视信号向广大观众乱放卫星,那倒也无所谓,相反人们看了精心导演的新闻会身心愉悦,虚拟着提升一下生活幸福指数。但要是向政府决策者们乱放卫星,卫星上天了,领导的眼睛也跟着上了天,因此造成决策不切实际或倒行逆施,那就后果严重了,贻祸无穷啊!
  
  做人要厚道,宣传讲尺度。想想我们伟大的CCTV,已经营造出何等的盛世景象:中国连农民都年入二三十万,党还白给几万,钱自然多得流油了,于是乎,在国庆期间,人们大有来不及花钱的架式,到处找地花钱,到日韩去花,到欧美去花……而国家呢,也被CCTV包装成“钱多人傻”的形象,持币观望押宝,不知该投向何处?于是,放债给美国不说,还要去拯救欧洲债务危机……种种迹象表现:一个超宇宙富的中国焕然新生,中国万岁,万万岁,中国乃是新晋的世界首富!
  
  皇天后土,朗朗乾坤,“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绝对不是盛世危言啊!CCTV,喜喜特味,你口味太重,千万不要向可怜的农民动筷开涮啊!
  
  贾也落笔摧枯拉朽,贾也言不假,历来以良心著文,请诸君莫嫌我的口味太重!

一、考辩:解剖“伪农民”标本

贵夫非农夫,农夫难富贵


  
  黑龙江“伪农民”刘贵夫,只不过是CCTV放上天的一颗“苹果号”卫星。
  CCTV本想挑个卖相极好的苹果作为农民代表,藉以说明农民的幸福指数已达满分,谁知万密一疏,竟挑到了个“伪农民”,此举无异于将屁股按到头上——充脸大!
  CCTV一如既往的无良,早已作假成性,如此新闻态度,绝对会误人误世。既然刘贵夫已是上天的“苹果”,那大家不如随着笔者抬望眼,来瞻仰这颗光彩夺目的“苹果”:
  
  (一)“李鬼”贵夫:真的可以这么富
  
  刘贵夫系农场职工,“伪农民”身份已得到新华社记者确证,自不赘言。但刘贵夫之富,确与农业有关,即那凿凿的500亩地。
  按东北地区计量惯例,一垧为15市亩,即1公顷。刘贵夫承包折合40多垧,按当地政府每垧地补助13000元计,名下40多垧每年补助就能达到5万多元。所以,“伪农民”刘贵夫称党每年白给他几万元,此言一点都不虚!
  至于年入二三十万,那就更不虚了!笔者系农家子弟出身,刘贵夫发财帐,可以三下五去二,一算便了然,而且刘贵夫挣钱可以挣得更轻松,即使自己不种地,转租给别人也可以轻松拿到20万收入。此话怎么讲?
  每亩良田市场价可租300至400元,那么他500亩就可以至少收租15万元,如此,加上政府补助5万多,两者相加轻松破20万。因此,刘贵夫可以“坐地生金”。他这种身份堪比地主,但绝对比地主还要来得舒坦,想想历史上哪有地主,收了佃农再还拿国家的,更何况这地还是美其名是“承包”!
  因此刘贵夫的财富“神迹”,归根到底是有500亩地。至于这个地是怎么拿到的?新华社会记者新闻调查说是向农场企业承包的,从2003年开始,用相对低廉的价格承包下来的,租期二三十年。如此说来,刘贵夫“坐地生金”也可以二三十年,恭喜刘贵夫!
  刘贵夫“年入二三十万”、“党白给几万”,看来不用惊讶,钱来得快而多,何等轻松,是充满幸福感!
  对此,CCTV可以轻松吐了一口气,新闻还是真新闻无疑!
  
  (二)“李逵”农夫:真的比想象还穷
  
  眼力稍犀利,便可洞穿谎言:贵夫其贵无比,恰恰能解读出农夫艰难的生存现状!
  刘贵夫有地500亩,年入二三十万,那么每亩收入就挣五六百元,而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而农民人均耕地就不足2.5亩。
  按照刘贵夫种地创收来推算,一个单靠2.5亩地产出的纯农民,若单季种植(刘贵夫就是单季种植的),年收入应在1500元以内;若两季种植(如油菜、小麦等,这些作物产出低于水稻的),收入乐观估计也应在2500元左右,若是南方可以实现三季种植,收入估计可以达到3000元。
  以上农民农业收入已是乐观估计,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是5919元,今年破6000元已无悬念。因此,无论单季、两季、双季种植,农民因地产出的收入与6000元存在不小的落差,这说明他们若不从其它非农业产业去挣钱来弥补,那么收入水平只停留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线甚至严重不及。有人设想,农民可以通过提高亩产量来实现增加收入,那就显得有些天方夜谭了,因为就目前而言,亩产900公斤已是极限,况且由于土质土力、水利灌溉等因素的不同,许多地方还不能像刘贵夫所承包的东北黑土地那样的高产。
  从这个层面去解读农村和农民,那能够体会到农村真穷、农民真苦。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农民纷纷涌进城市和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去打工了。
  不进城、不干最末端的工作,农民怎么去实现人均纯收入破6000元经济数据?
  
  (三)贵夫牌“苹果”:CCTV包装
  
  作为农场企业的职工,刘贵夫式的创富,根本不值得眼红,就像今年这个肉价飙升的年头,养猪专业户一年养上千头猪,就可以轻松打破刘贵夫的创富神话。
  刘贵夫之所以被人们纷纷质疑,关键在于CCTV将刘贵夫作为一个农民来包装了,并且以此来显示农民的富裕程度。
  就像大型的养殖户,在中国毕竟是少数,而刘贵夫式农业承包大户更属少数。况且,刘贵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即使退一万步讲,他就是农民,那也是极少数。而且,刘贵夫式种粮大户的诞生,其实恰恰说明“农业真危险”!
  有田承包,须有地腾出,这恰恰说明广大农民失地或者大面积抛荒。当然,也有例外,CCTV推出的刘贵夫就是例外,中国有黑龙江农垦区、新疆建设兵团等农垦企业,囤有大量农田,如果这些企业允许职工承包的话,那就可以产生若干个超级种粮大户。
  因此,刘贵夫即使是农民,也只能说明他是“典型性贫困中非典型性致富”的特例,他代表不了农民的绝大多数,他的收入也代表不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刘贵夫并不卑鄙,卑鄙的是CCTV,竟然将刘贵夫包装成卖相极好的“苹果”,借以向国庆献礼!那么,为什么笔者要如此严厉抨击CCTV?且听笔者细细分析:
  农民作为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底层,众所周知,是距离政治决策体系距离最为遥远的一个阶层。这一点是很明显,各级政府办公场所都在非城即镇,而官员多为城市居民,加上现在执政理念的偏差,群众路线或因干群关系淡漠,路忘了怎么走;或干群关系紧张,路根本走不通。因此,官员很少能够深刻地、真实地了解农村的生存之困。
  同时,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相对闭塞,所以他们也是谈判能力以及信息反馈能力最低的一个群体。他们缺少话语权,即使有也难心畅通地表达完全。正因为如此,重视农业政策的制定,只能靠执政者良心发现!
  正以上原因,无良媒体乱放“卫星”,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执政者当局的高层,往往会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定!
  CCTV这回,你就接受来自我的批评吧!

二、亲历:还原真实的农民现状

农村破落,农民破产


  
  农民生存现状很十分令人担忧。笔者是农家子弟,自小经历耕耘收割,深知稼穑之艰;笔者性本爱丘山,走过路过内地村落,深知民生之艰。所以,不妨感性地绘制出一份真实的农村生态:
  
  (一)农民农业收入太低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就以笔者老家农村为例。老家农村地处杭嘉湖腹地,父母至今还种6亩地,但靠地产出的收入,连糊口都难。由于种田没多少利润,本可种三季作物,如冬春,小麦(油菜)——夏,早稻——秋,晚稻,现在农户基本只种一季。6亩地以每亩纯收入在600到800元之间,也就是4000元左右,一年就时下一个Iphone4的价格。农民也是人,吃住穿行样样要开支,这点钱生活在江浙一带,不要穷死?穷则思变。于是,父亲搞小养殖,母亲打零工,都比较辛苦,来钱也不易,都是血汗钱。这样下来,老两口年景好收入能达4万。作为年近六十的农民,能有这个收入,虽然辛苦也算不失体面。
  由于种地不来钱,家乡农村很多农民已放弃农业生产,要么自办小作坊或工厂,要么选择工厂上班——有的已是企业正式工,有的则是打零工,生活水平的确是日新月异,但他们的收入来源并不是农业收入,这一点必须清醒的认识。
  问题在于,浙江的农村不能代表全国的农村。众所周知,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6年全国第一,而且2009年首次人均破万的。
  至于经济欠发展地区,那就更惨。笔者曾对内地(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过多次旅游考察,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途径陕西一山区农村,眼前一片荒瘠,饮水都成问题,喝个水都要打深井,岂谈农田水利灌溉?这里除了农业也没有其它产业了,而且由于土质、土力和水利灌溉等原因,产出非常低。这里的农民除了种点薄田,就是养几只羊。我问一个农民年收入,他说900元。我继续问家庭收入呢?他说900元就是家庭收入。听到这个数字,作为路人的我,心里挺难受的,因为这可能就是一年的烟钱。等他走开后,我突然想到没问他为什么不出去打工,这时陪我去的导游给代为回答了。“打工?他们穷得连这座山都走不出去!打什么工?”闻此,心情异常沉重,极度无语!
  浙江省富裕地区的农村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农村现状,陕西省绝对贫困山区也不能代表全国农村现状,但一点可以确证,那就是农业收入太低,富的地区,因此放弃农业;穷的地区,因此穷得连大山都走不出!
  
  (二)农田抛荒现象严重
  
  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农民,因嫌种地利薄,便主动放弃耕种。当然,不乏有些人觉得抛荒可惜,于是选择种树,所谓十年树木,等年成足后卖人赚点小钱,或者索性租给承包户来种菜或养殖。这些农民基本不靠农业为生了,大多数已洗脚进城。诚如笔者故乡的农村,如我之辈及后来之辈,十之七八都已选择进城安居,近则进镇、远则进市。
  农民抛荒的同时,另一个现象也相当突出,这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政府,一方面对房地产有依赖性,另一方面又过分迷恋城市扩张,所以不断地向农村要发展空间,大面积地圈地,作为新的工业园区,或作为楼盘开发的新城。
  至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农民,因为精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往往是“993861”部队(人们把喻为老人节的“九九重阳节”的“99”、喻为“三八妇女节”的“38”以及喻为“六一儿童节”的“61”这三组数字,连在一起就就叫“993861”,用来表示他们现在农村所处的生存现状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因此也就叫做“993861部队”),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如果机械化程度不高的话,需要精壮劳动力来从事的,再则,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贫困,政府对农业灌溉等水利投入也捉襟见肘。这些贫困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无法开耕,或因水利设施跟不上,农田自然荒废。
  因此,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田都在抛荒,两相综合,耕地面积自然越来越小,而中国农业越来越来越危险,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高层高度重视!
  
  (三)农村空心化和老年化现象突出
  
  由于农业收入过低,农田人为抛荒或者被圈,充分说明了农业在许多地区已破产,或者说农民已破产。这一点无可否认,如果没有破产,怎么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精壮劳动力纷纷“洗脚进城”,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精壮劳动力纷纷“打工进城”。
  “洗脚农民”一般就近进城的,由于这些地方企业较多、经济发展较好,就业和收入都不成问题,所以妻儿一同进城生活了。而“打工农民”牵家带口进城过程相对要渐进,先自己进城打工,待基础稳定了,再妻子进城打工,待两人相对稳定,再带子女进城。
  毋庸置疑的是,精壮劳动力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无论是“洗脚”还是“打工”进城,这样势必抽空农村农民家庭。这样日积月累的后果就是,无论是经济相对好的还是相对差的,农村里基本剩下老人了。正因为如此,全国上下的农村,一到晚上,就毫无生气,早早地黑灯瞎火一片。即使过年过节,情况也没有多少改观,农村异常冷清,呈现出十分严重的空心化、老年化的现象。
  事实上,从其它现象也可以解读到老年化、空心化现象,首先是农村学校越来越少了,村办的小学凤毛麟角,只有乡办或镇办的中心小学了;其次是农村文化设施也越来越少,只剩下棋牌房了,而里外都坐着的是一批老年人。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1亿,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为1100万,各类失能半失能老人有1800多万,此外,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在迅速上升。
  农村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残疾老人、独居老人数量巨大,他们的照料护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凭心而论,农村老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执政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四)新农村建设沦为形象工程
  
  新农村建设,你们说好不好?利国利民,当然好!但是,乡镇基层政权对这个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就像城市热衷房地产,而乡镇政府也积极仿效,一轰而上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宛如高级别墅区的新农居点了。
  笔者家乡的农村,就是如此。新农居点选址相当醒目,就在通过高速公路路口。农民要建新宅,前提是要将原宅基地腾空出来。房子可以自筹建设也可以委托建设,造价一般在30万左右。依笔者观察,新民居点项目不算了什么“洗脚进城”,只属于“洗脚上楼”。当然,这个农居点是以城市社区来规划的,有超市等商业、文体等设施。但是,这农居点存在悬空的问题,一来远离耕地,二来远离城镇,而且最重要的是30万,要进驻农居点,就意味着贷款购房或者自建,家庭债务负担就加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貌似民心工程,实质又变成了形象工程。
  农村印象,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而言,就是庭花院井,鸡犬相闻,阡陌纵横。政府只要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投入,可能效果更好,更能体现农村生活的文化和生活质量。
  你去看看安徽的宏村、西递,江西的理坑、李坑,福建初溪、田螺坑土楼群……中华文明的根其实就在农村,甚至可以说是曾经是中华文明的家园。你去看后,再看看现在的农村?汗颜!

三、策论:破解农村民生之困

城乡一体,亟需同天同命


  
  农村问题已经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不了解农村就也就不了解中国。中国的农村非常广袤,而且农业人口众多。至于人口多少呢?有9亿说、8亿说、7亿说,众说纷纭,据2010年11月公布的数据称,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这个数据是否准确,笔者不想深入。
  虽然中国农业人口众多,但是我们很多人了解欧美国家都要比了解自己国家农村还要多。特别是一些官员到欧美各国考察可能比到深入到农村考察得还要多!
  问题就是在于我们社会对农业忽视、对农民歧视,才导致农村问题日益严峻。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呢?笔者才浅,就此抛砖,望能引玉:
  
  (一)国家执政理念需要调整
  
  现在,离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些农民背井离乡要出来打工?原因很简单,进城就是来争取生存权。试想,农民都若CCTV宣扬的刘贵夫之流,那还要出来干最脏、最累、最末端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家里头“坐地生金”,实现富裕梦想!
  目前,农民面临生存问题,首先要自己能活得下去,生病住院要有钱医治;其次,要让子女更好的发展,必须有钱受到较好的教育。然而要农民要得到更好的医疗、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要比城市居民付出的更多!
  因此,农村这么穷,农民这么苦,根源在于民生改善不力,一是国家资金投入农业太少,另一方面还是政府执政理念要改变,不能够搞形象工程。国家对农村的投资,多年来都是个空白,发展重点都放在了城市,往往是通过牺牲农村来成就城市的发展。因此,只要国家少投一些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大型项目,多给农村投一点资金,农村的面貌就大不一样。
  这是执政理念的问题,完全不是资金的问题。想想,国家把天文数字的资金用于“三公”开支,甚至不惜大力持购美国国债,这回又要去购买欧洲债券。回过头来想想,既然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实力,何不将这些钱用于农村,改善一下民生?
  其实,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民的收入,普天之下,作为中国人应该没多少意见的?因为谁往上推三代,可能推出祖宗就是农民,如果推及祖宗十八代,可能有十多代都是农民,中国毕竟是从农耕帝国走过来的。
  
  (二)城市规划需要战略调整
  
  现在国家城市发展战略总是希望大城市越大越好,因此大城市都在无限地扩张。众所周知,城市越大,扩张成本就越高,因为推出商业新城要用地,新建工业园区也要征地,再则扩张过快,可能面临劳动力紧张等现实问题。然而,随着大城市房价的推高,工厂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打工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大城市发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面对这个发展瓶颈,这个时候,国家决策者们应该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了。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有利于实现国家地区间发展平衡,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中小城市周边聚集的是农村,也聚集了大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中小城市发展起来,自然会为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同时,农民又可以就近打工,自然可以节省打工的生活成本。
  当然,有人说,大城市有信息、技术、物流、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但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信息化膨胀、技术人才富足,中小城市发展已经不再为这些因素受限了,而且倒有了优势,土地没有那么紧缺、用工没有那么昂贵。一方面节省了企业的开支,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农民工的生活开支,甚至有的时候,还能兼顾到农田,毕竟农忙季节需要强度劳力的也就几个星期而已。当然,更重要的是,能让农民能够享受到人伦之乐,减少留守现象。
  可见,这是一举多得的事。
  
  (三)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调整
  
  一个社会文不文明,就要看对孩子和老人态度:对孩子要有教育保障,对老人要有养老保险。这两项事业都是社会事业,历来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可惜,我们国家竟然把教育当作一门产业来发展了,进行商业化操作,而养老事业则更是一团糟。社保制度建立的初衷是改善人们尤其是那些穷人的境况,但当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它却似乎起到了“劫贫济富”的作用,让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一个最令人感到愤懑的现实是:公务员凭什么不交养老保险,却能领取高额养老保险?
  话题还是回到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相当严重,已经高于城市,形成了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严峻格局。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1亿,其中留守老人达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其中65岁以上农村留守老人达2000万,为什么要提及留守老人呢?因为这部分人最缺乏社会保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况同为一国之国民,应有同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笔者不才,肚中却有不少鬼点子,人微言轻,不妨吐槽献之:
  农村管理的机构是村委会,虽然声称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事实上也充满行政色彩。现在,农村老年化、空心化现象十分严峻,不妨村委会应与时俱进,去行政化,强服务化,体现其公益性、自治性。因此,笔者建议由村委会牵头,建立诸如“集体养老农庄”式养老机构,从而实现以村为单位的“以村养老”。
  其实,这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由于老人也分得农田,需要养老的老人加入养老农庄,他的份额就划入集体养老农庄,统一耕种,这样可以实现“以地养老”。
  至于农庄的田地谁来耕种,完全通过以下方式操作:一部分由老人耕种,这样让老人老有所为;一部分可以让义工耕种,这样让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贡献其爱心;一部分由政府耕种,这样可以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责任。
  至于农庄的田地产出,则用于老人的生活开支和老人事业的发展。如果农庄“以地养老”产出多余,则可以补贴农村子女的教育费用;如果入不敷出,则通过社会募捐或者政府补助的形式加以弥补。
  另外,还可以考虑“以城馈乡,以老养老”的方式,引进城市居民进驻养老农庄。由于城市居民老人基本上是55岁或者60岁退休,政府可以鼓励这部分人到就近的农村里去养老。这样一来将城市腾出更多空间给年轻人发展,二来可以让老人发挥余热,干点农话,体现人生价值。当然,这部分人能够下乡去,还可以带去他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
  现在食品安全生产已成为大问题,让这些城市老人来种菜、养猪,出于对于自己子女的负责,他们就会对食品安全负责。而且,城市子女定期到农村养老农庄来看望老人,在走时候可以认购一些食蔬,为农庄农业产品无疑谋了一条销售出路,这就是笔者认为“以城带乡,以老养老”的城乡和谐发展的方式。
  以上是一家之言。农村问题是个大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特殊政策,重点解决包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失能老年人问题等。
  政府如果能够切实解决这帮人的生计问题,善莫大焉,才能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施政方针。

结束语

  
  决策者形而上,掌握喉舌,借CCTV等自言自语。至于屁民形而下,掌握菊花,借论坛等一放而快!
  该说的,我都说了。CCTV爱放卫星,卫星好看,万众瞩目;我呢纯属放屁,放屁太臭,闻者捏鼻!
  令人痛快的是,前来闻屁者,皆不为决策者!大家就此狂欢一下,除此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