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消毒锅怎么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趣味问题(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8 14:18:48
',1)">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趣味问题(4)                 ——冷月无声 收集整理
“鼻祖”的称谓
人们平时总是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那么,为什么要用“鼻祖”这个词呢?换句话来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人类有一种行为,在说“我”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其实“鼻”在甲骨文中就是自己的意思。“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
你知道什么是“捉刀”吗?
古时候,人们把替别人写文章的行为叫做捉刀。这个词出自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
话说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声势十分强大,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纷纷派遣使者来表示友好。有一次,北匈奴派使者携带大批奇珍异宝来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面容丑陋,仪表平常,不足以震慑远方使者,显示出威望。于是,他将声姿高昂、眉目舒朗的崔珪招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外国使团的时候,崔珪正中端坐,接受匈奴使者的朝拜;曹操却装扮成侍卫模样,手执钢刀,挺立于座榻旁边。
事后,曹操想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是怎样的?于是便派人去向匈奴使者打听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俊美而且风采高雅,但榻边那个捉刀的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比,他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得探报,立刻派人把那个使者杀掉了。虽然后来有些人考证这件事并非事实,但是由于故事很有趣,所以一直流传下来。
以后,捉刀的意思渐渐转到写文章上来了。
为何买官的钱被称为“铜臭”
在《后汉书?崔烈传》中曾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东汉时期,三公是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崔烈花了五百金买了一个司徒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不管是朝中的人还是市井中的百姓都对才疏学浅、靠花钱买官爵的崔烈议论纷纷。有一天,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钓说:“我当上司徒,别人有什么议论?”崔钓说:“论者嫌其铜臭。”
古代的钱币大多是铜制,铜钱多而发臭,是人们讽刺崔烈花钱买官的行为。后来,人们看到那种只知钻钱眼的市侩习气便总是用“铜臭”一词来加以讽刺。
“师范”一词起于何时?
“师范”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全国各地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师范性学校。当然,大家也对“师范”的意思很是熟知。可是你知道它最早出现于何时吗?
“师”的名称,其实在夏、商、周时就有了。甲骨文中便有“文师”的字样。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的相同之处便是都特别看重“师”的表率作用。
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待的文字记载。扬雄的这句话中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模范”一词的来历
“模范”在古代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具。四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模”和“范”冶铸青铜器了。冶铸时除了原料外,最离不开的就是“模”和“范”。“模”就是实物的样品,“范”就是按“模”的样子做出的铸型。将冶炼出的金属溶液注入“范”内,冷却后就成为与“模”一样的金属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和“范”又被人们引申为值得学习或仿效的榜样。
“座右铭”一词的由来你知道吗?
人们在自己灰心丧气的时候总是用座右铭来达到激励自己的目的。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死了之后,怀念其功绩的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这个庙堂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里面却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装酒的器皿,名叫欹器。这种酒具的特别之处在于当这个器皿是空着的时候,它呈倾斜状;但是如果有液体倒进去,它就会直立起来。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这个欹器,很是好奇。于是他便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有关这件器皿的知识。管香火的人告诉他名字之后,孔子便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它就直立起来;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齐桓公还活着的时候,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他又接着对学生们说:“其实,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啊!”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文字的内容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到今天。
“锦标”一词的来历
人们在体育新闻中经常会看到各类锦标赛的召开,那么“锦标”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根据有关学者考证,“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的取胜标志。但是,竞渡这项体育赛事并非在唐朝才有,它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相传为湘江一带的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而组织的有关纪念活动。在唐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规定。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比赛的功利性尽显无余。
在唐代,竞渡既然是为了夺取第一名,那么总得有一定的裁定方式。于是人们便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缠绵挂彩,鲜艳夺目的长竿,这个“挂彩”的竹竿被当时的人们叫做“锦标”或者“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于是便成了冠军的代名词。曾有人对其壮阔的场面做了翔实地描写:“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挠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管,羽翼生于时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肺肠为之沸渭,草树为之幅悴。揭竿取胜,扬旌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陵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变。夺取“锦标”者(其实就是冠军),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人们的普遍敬重。
你知道“下马威”的说法的来历吗?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故意给别人出难题就叫下马威。可是你知道吗?开始的时候,下马威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只是官吏初始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下马威这句俗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了其伯祖父班伯到定襄担任太守时的场景。当时的定襄时局非常混乱,但是那些经常闹事的人看到刚到任的班伯时竟然都“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制造混乱的那些人非常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文献中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刚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露马脚”为何成事情暴露的代名词
明太祖朱元璋的元配夫人姓马,这位马夫人在历史上很有名。“露马脚”这个词就跟她有关。
在封建社会,妇女因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从小便得裹脚缠足,但是马氏是个练武之人,所以就没有缠足,就长了一双大脚。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夫人被封为皇后。
当了皇后的马氏,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她与客人相见的时候,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怕别人看见说自己闲话,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回,马皇后乘轿到金陵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轿子周围的老百姓早已把那双大脚看得一清二楚。
这件新鲜事传了开来,并把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因为是马氏露出了大脚,所以“露马脚”一词便出现了,并一直流传到今天。今天的词义比之以前要有很大的外延: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可称为“露马脚”。
“黄粱梦”是什么梦?
“黄粱梦”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在这个词里面,“黄粱”作小米讲。“黄粱美梦”这则典故和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有关。
在唐代有一位姓卢的青年人进京赶考经过邯郸,由于天黑便住宿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恰巧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在吃饭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吕洞宾,二人便像老朋友一样谈起话来。谈话之间,卢生便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况。吕洞宾于是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儿。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他又考中进士,之后又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宰相。后来他还被封为“燕国公”。他的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攀上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店主人煮的小米饭还没有熟。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洞宾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于是,卢生受到这个梦的影响,便不再随便抱怨自己的苦楚了,而是以实际行动去慢慢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何夸口说大话被称为“吹牛”呢?
人们经常称呼那些说大话的人为吹牛。那么为什么用“吹牛”来指代人们说大话呢?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经专家考证,“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紧挨着河流,所以当地的人们得靠着皮筏子过河。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就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才能作为渡河的工具。小筏子连在一起就成为大筏子;大筏子如果连在一起,数千斤的重物便可以通过河道。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吹牛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人们便在讽刺那些说大话的人时,总是说:“有本事去河边吹吹牛看看。”久而久之,吹牛皮就成了说大话的代名词。
吹牛皮这句俗语至少在宋朝便已成为人们的流行语,有故事为证:
宋朝有一个很爱吹牛的人,名叫杨璞。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可是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挠破了头皮也没有作出诗来。本想生气的宋真宗可怜他年纪大,便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时也没想出个什么好诗句。到了朝上,他便硬着头皮把从家里出来时老婆的临别赠言给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看完他的诗后,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交代说是出门时老婆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儿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然真要了你的老头皮。”
“花架子”的来源
“花架子”就是指那些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你知道“花架子”这个词的来源吗?
传说,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名扬天下,在她的带动下,当地男女老少都会织布。当地有个姓李的穷秀才,自命清高,不管父母怎么说,他就是不去学习纺织技术。后来这位李秀才到浙江湖州当了一名私塾教师,勉强混口饭吃。其实,湖州也是个纺织之乡,村里人知道新来的李秀才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这下可把李秀才难坏了,可是他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纺织技术,于是便欺骗大家说自己虽然不会纺织,但可以把织机图纸画出来。村民们便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请来木工,照着图纸做了一架纺织机。可是,村里再灵巧的织妇也不会使用它织布,后来,黄道婆的新式织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画的织机中看不中用,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花架子”。
“五福临门”中五福所指什么?
我们经常会说“五福临门”。对于“五福”经查证,出于《书?洪范》。很多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说法的来源,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那么“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都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一福是“富贵”,钱财富足、地位尊贵;第二福是“好德”,宽厚宁静、生性仁善;第三福是“长寿”,福寿绵长、命不夭折;第四福是“康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第五福是“善终”,善能久远、有始有终,身无疾病、寿终正寝。
这五福如果单从一个方面来说,人生并不是十分幸福的。只有五福合起来才能成就幸福美满的人生。比方说,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惨遭横祸……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的,但是人生哪能都是美满幸福的呢?只有经历过磨炼才能充分享受到人生的美好,不是吗?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的认识。就是说,早在形成二十八宿体系的时候就已经有黄道的概念了。西汉的《甘石星经》已明确提到“黄道规”,黄道规就是天球上的黄道圈。但黄道最初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行的轨道,用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为此,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等十二等分,即为“十二次”。每次都以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作标志。
黄道本来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运动的轨道,并没有吉凶祸福的含义。但古代中国人非常敬天,以天为乾、为君、为父,认为它“主御群灵,司万物生死”,具有无上的威力,所以称之为“司命”。因它掌管万物的滋长盛衰,所以又叫做“天符”,后来则改称“天府”。而太阳以其具体可察的形体,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并哺育大地万物,使之发育、长养、成熟,给人类的滋生繁衍提供源源不断的衣食之源。所以,太阳与天一样,同为中国远古先民所崇拜。太阳有形而天无形,不知何时,太阳运动的轨道竟变成了天上皇帝居九重之内出入所履之道,并美其名曰“天黄道”。后人解释说:天为万物之主,黄乃中央之色,道就是天皇巡行天官所经过的通道,所以叫做“天黄道”。而且在天皇履经这一通道时,逐年、逐月、逐日都有相应的神祇轮值。
而在黄道之中所代表的好的日子也被认为是“黄道吉日”,在这些日子中,人们做事会有好兆头的。
“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道理吗?
有人说,人的命天注定;也有人说,人身体的某些部位特征其实就是自身命运的征兆。
以耳朵大小、厚薄断定一个人是福大还是孤苦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民间,人们经常说“耳大有福,耳小命薄”,甚至直言古代帝王大都耳大垂肩;人们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总是会先摸摸耳朵下垂部分,厚者为有福必得,薄者为无福消受,曰:“摸摸耳朵垂儿有多厚。”在上述观念的指引下,人们便把耳朵分为了不同的等级:耳大且厚,并有红润颜色,为上耳;耳大而薄,“扇风耳”,有点福气也存不住,俗语有言“两耳兜风,恶过雷公”。
“眼斜心不正”、“三角眼毒孤,桃花眼主淫”等俗语就是以眼睛形状来断定人的命运。“长就的龙眼坐王位,长就的凤眼坐正宫,长就的狮眼做宰相,长就的虎眼是总兵”,这就是人们根据动物的眼睛形状以眼论命的具体表现。而“*东奔西跑,牛眼力大无穷;羊眼吃斋好善,狗眼伤人行凶;猴眼熟能生巧,猪眼蠢笨无能;鸡眼扒明早起,鼠眼专挖地洞”,这些动物的眼部特征被人们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类推,眼中的眼白和眸子也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否则怎么会有“白眼狼”、“眼有四白,五夫守宅”等种种说法呢?
上述俗语只是人们的穿凿附会之词,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些俗语在民间有很大的市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如下:人们根据自己周边有成就的人的相貌特征来判定其他人;根据动物的习性或者心理畏惧程度或者其本身在动物界的身份来断定人的未来。
什么叫“触霉头”
触霉头是一句流行很广的俗语,又作“触楣头”。比喻碰到不顺心的事而倒运,意思很接近“倒霉”。那么触霉头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认为“触霉头”疑为“蹙眉头”的讹写。1922年版《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释:“蹙眉头。人有忧事,眉辄皱,蹙眉头者,所事不谐之状。不满意之名词也。”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话为了夸张表示倒霉之状况,又有了“霉头蹙到外国大马路”之说,遂被讹为“触霉头”,后人遂以讹传讹,成了今天流行的“触霉头”。
民间为什么会忌讳“七十三、八十四”呢?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一说到人的寿限,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即“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个去”。意思就是人一旦到了七十三、八十四岁,他就算活到寿终了。
于是,这两个岁数也就变成了不吉利的数字。因而有些老人一旦到了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有人问到也不实说,而是往前提或者往后挪一岁,如把七十三岁说成七十二或七十四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很平常的岁数感到恐惧呢?其实,说穿了这两个数字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们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即孔子和孟子归天的虚龄罢了。孔子活到了七十三岁,孟子则活到了八十四岁。因为孔孟均被后世尊为“圣人”,故而,他们归天的年岁也被看成是不吉利的。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穿凿附会之词,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些当今的百岁老人岂不是要比孔子和孟子还要“圣人”?
“东道主”
“东道主”在今天其实就是做东的意思,古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其词出自烛之武劝说秦王不攻打郑国的话语中,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晋文公利用秦穆公急于向东方扩张称霸的心理,借用秦的兵力,联合攻打郑国。秦晋两军把郑国首都围得水泄不通,指日可下。这时,郑国派烛之武去劝秦退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半夜从墙上悄悄地溜下去,见到秦穆公,对秦穆公说道:“今天,郑国肯定要亡国了,如果郑国灭亡后对你们秦国有好处,那也罢了。但郑国亡国对
秦国没有任何好处,只是扩大了晋国的势力。晋国越强,对秦国的威胁就越大。如果保存郑国做‘东道主’,则秦国的使节往来,郑国可以好好招待一番,何乐而不为呢?晋国贪得无厌,向东占据了郑国后,势必向西扩张,如果向西不侵占秦地,它从何处得到疆土呢?晋国之强是秦国之害,请您好好考虑吧!”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这番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便撤回了包围郑国的军队。后世则借这一典故,把招待客人叫做“做东”,招待客之主叫做“东道主”。
',2)">

你在本篇停留 · 谢谢你来访
更多精彩等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