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腹泻怎么办:江阴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2:07:09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江苏省、无锡市也先后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对更好地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是加速推进江阴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构建“人才特区”,深入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纲要和上级会议精神,实现发展目标,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人才发展回顾
(一)人才发展取得的成效
1、人才理念不断深化。全市上下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资源的理念,形成了“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引进是最具价值的引进”的共识,党管人才、人才优先、以才为本等思想深入人心。全市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2、人才量质稳步提升。全市人才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目前,人才总量突破23万人,超过总人口的14.5%。人才的素质结构日益优化,学历层次稳步提高,职称结构不断改善。全市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39861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107175人,初级工以上技能人才81774人。
3、高层次人才迅速壮大。“十一五”期间,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65名,其中博士128名,引进“530”计划人才97名。“十一五”期末,全市有高层次人才6289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2055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4234人。有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8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有35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有157人先后被列入我市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有院士13名(柔性引进),省级专家5人,国家级专家2名。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5640人。
4、人才载体更加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已建成“三创”载体210万平方米;先后组织实施150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建产学研联合体111家;创建省级以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家,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创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家,市级以上企业院士工作站10家;申报引智项目432个,执行268个,项目申报和完成数连续七年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成功创建了7家省级引智示范单位和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总量位居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并建立了苏南地区第一家国家级引智示范单位。
5、人才投入持续加大。以服务人才创新创业为目标,先后设立了总额达1亿元的创业投资资金、2亿元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3亿元的经济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十一五”期末,由政府出资先后向“530”项目团队兑现启动资金和风投资金1.2亿元。同时积极引入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建立了5亿元的江阴光大创投基金、30亿元的光大江阴新能源产业基金。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投入,进一步营造了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
6、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大胆突破,锐意改革,建立了统一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十一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新政。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建立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地方市场,在全省同类城市中率先独立组团赴海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建立了“海外引才工作站”6家,聘请江阴“海外引才顾问”23名,建立了海外引才长效机制,搭建了政产学研人才交流与开发平台。
7、人才效能日益突出。在江阴加速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各类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43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在社会建设领域,人才也成为“幸福江阴”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十一五”期间,江阴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坚持站好位不越位。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并正确处理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的关系,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从而使一切人才的智慧充分涌流,一切才能充分发挥。二是形成了人才优先的共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理念,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始终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体现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服务转型发展,助推“幸福江阴”建设。三是确立了人才引领的导向。紧密结合江阴转型发展要求,努力推动由“人才支撑”产业到“人才引领”产业的转变。以人才引领为依托,大力推进江阴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联动发展,加快实现了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四是弘扬了争创一流的精神。大力弘扬江阴精神,在工作中敢于创先争优、勇争一流。通过政策、机制、载体、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人才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人才事业更具明显活力,人才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二)人才发展存在的差距
1、人才队伍的量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但总量仍然偏小,其中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相对偏低,人才队伍的总体竞争力还不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数量还不多,与江阴经济转型发展和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此外,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各类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工作力度仍需加大。
2、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要求不太适应。江阴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但与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相比,与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要求相比,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网络仍需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3、人才发展环境与人才发展需求尚不匹配。在人才发展硬环境方面,现有各类载体与蓬勃发展的人才事业相比,数量仍显不足、功能仍较薄弱。适宜各类人才生活的载体相对较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环境还不能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在人才发展软环境方面,现有各类政策之间的衔接、政策精神的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仍有待加强。
二、“十二五”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人才工作在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政策、人才载体、人才机制、人才保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周边地区相比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人才工作为转型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面对新形势,面对建设“人才特区”的新要求,我市的人才工作仍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区域经济之争演变为人才拼抢之战
当前,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演变为人才之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发展后劲,谁就拥有区域实力。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都在制定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趋白热化。我们只有增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感,才能抢占人才发展的先机。
(二)城市能级之短阻碍了人才发展之路
我市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区域位置、自身资源、承接载体、产业层次等引才条件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江阴高校资源不足,始终是集聚人才的一条“短腿”。加上沪宁城际高铁建成通车,使沿线各城市引才环境“重新洗牌”。如果其他城市一跃而起,其优势将大于江阴。我们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突破人才发展的“瓶颈”。
(三)产业发展之势呼唤着人才工作之新
江阴的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大量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领和支撑。同时,前几年我市主要吸引了一批初创阶段的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集中在研发与中试阶段,现在正逐步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支撑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能持续人才工作的创新创优,现在的人才“高地”就会变成人才“谷地”。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作为,才能保持人才工作的领先地位。
三、“十二五”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服务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为目标,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为重点,以构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的合作模式为路径,以抓好人才的引进、培训和使用环节为关键,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升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具有竞争力、富有创造力、体现时代活力的人才队伍,为转型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才智支撑。
(二)基本原则
1、人才优先原则。突出优先位置统筹人才发展。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增加要素投入优先增加人才投入,调整经济结构优先调整人才结构,开发发展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源,完善发展环境优先完善人才环境。
2、持续创新原则。通过持续的人才政策和机制创新,重点突破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的制度瓶颈,确保人才政策的前瞻性、机制的优越性。全面推进江阴人才发展战略升级,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江阴的人才环境更具磁吸效应。
3、重点突破原则。立足江阴发展大局,紧扣江阴人才开发重点开展工作。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以创新型经济建设、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为重点引育人才。坚持高端引领,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突破带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
4、优化结构原则。在不断提高人才总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结构的优化。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全市人才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统筹推进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与行业的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结构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促进。
5、以用为本原则。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立足实践锻炼人才。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平台,真正做到人才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四、“十二五”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
未来5年,是江阴加快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人才特区”的机遇期。到2015年,江阴城市创新能力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率先建成“人才特区”。具体指标如下:
——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到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32万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7%。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6%。第二产业人才资源达到50%,第三产业人才资源达到40%。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更加科学,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达到8%,中级职称人数比例达到25%以上。
——各类人才素质大幅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3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R&D)人员达到56人。
——人力资本投入继续加大。全市人力资本总投入占GDP比例超过16%,人才开发资金年度支出累计不低于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20%以上,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达到计税工资总额的2.5%,设立2个以上种子基金,全市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增强。到2015年,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以上。在加大第三产业人力资本投入的基础上,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在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
——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营造创新活力最强、创业成本最低、服务效能最高、人居环境最优的人才环境。让绝大多数人才在实现自我、个人发展、社会尊重和身心健康等方面越来越满意,人才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专栏1 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江阴
无锡
江苏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32
150
1100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年/万人)
56
55
50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36
36
30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28
25
21
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
16
16
15.4
人才贡献率(%)
45
47
43
五、“十二五”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培养造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围绕江阴新兴产业“445计划”,重点引进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有重点地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2015年,从海外引进100名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200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从国内引进3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二)开发引育新兴产业急缺人才
适应江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要求,加大新兴产业领域急缺人才开发力度,到2015年,在低碳、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现代物流以及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新传感器、文化创意等新兴战略性产业领域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3万人。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着力推进各类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途径,提高公务员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到2015年,全市党政人才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85%,其中,研究生学历20%,公务员队伍总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抓好公务员初任、任职培训和专门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加强依法行政、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建设一支眼界宽善谋大势、思路宽善于创新、胸襟宽善聚人心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2、着力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抓好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的培育、激励和保障,健全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以江阴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加快培育我市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健全完善人事代理业务、人才评价和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职业化进程,促进不同企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优秀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围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创业家;引育一批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创新思维能力、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到“十二五”末,培养高级职业经理人200名、中级职业经理人400名、企业接班人6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6万人。
3、着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抓紧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统筹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选拔制度的作用,继续做好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的选拔。要拓展人才评价内涵和范围,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和手段,建立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使人才评价向以考试和评审结合为主、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
4、着力推进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广泛开展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社会化鉴定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建立完善初、中、高、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全面实施政府购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机制,开展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技能人才工作的社会氛围。每年资助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人,每年组织1万人以上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到2015年,面向海内外引进符合我市新兴产业“445计划”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海外退休工程师500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万人。
5、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明显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适应农民创业创新的要求,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要,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5万人。
6、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调研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状况,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规划通盘考虑、整体推进。通过政策鼓励,多渠道吸纳人才从事专业的社会工作,以社区为重点,整合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资源,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形成包括助理社工师、社工师、高级社工师在内的社会工作人才结构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社会工作专职人员的配备,加大社会工作者持证上岗力度,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优秀社工人才健康成长、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建设一支活跃在基层社区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到“十二五”末,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500人。
六、“十二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江阴“人才特区”建设工程。围绕江阴转型发展要求,在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产业园区,以高端人才为引领,建立人才发展的特别导向、特别政策、特别机制、特别环境。重点在开发区、临港新城打造低碳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3个“人才特区”,使之成为高端人才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先导区。充分发挥“人才特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全市人才开发的整体水平。
(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入开展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招引活动,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来澄开展项目、技术对接。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著名人才中介机构的深层次人才合作。加强与海外华人社团组织的合作,加大 “海外引才工作站”的建设力度,聘请一批“海外引才顾问”。通过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
(三)职业技能人才“百千万”培养工程
实施百名紧缺型技能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我市新兴产业“445计划”所需的各类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实施千名高技能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有效指导各类企业、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实施万名技能人才培训提升计划,积极组织企业在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等人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构建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为促进技能人才梯次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四)高校毕业生创业促进工程
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引导、扶持制度,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建立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培训力度。开辟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拓展服务项目,建立服务专家队伍,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率。
(五)民营企业基业常青工程
深化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企业接班人、上市后备企业家培训,使中级职业经理人素质明显提高,上市后备企业家熟悉和了解境内外上市的相关规则。积极引导企业高度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尤其注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后备人才。通过引进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扩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民营企业接班人等途径,实现企业家队伍的数量倍增和素质提升。
(六)院校整合提升工程
整合全市教育资源,重点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发展,明确办学方向,重点围绕“445计划”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创建独立本科院校。大力鼓励企业合作创办各类研究院,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七、“十二五”人才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打造“人才特区”,更好发挥人才特区的示范作用
聚焦特定对象,带动全市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坚持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品质人居环境与高层次人才的“四高联动”,立足引进和培育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和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前沿人才。集中力量和资源攀升人才价值链高端,加快集聚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的领军型人才,加快集聚能创新、能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实用、管用的高技能人才。坚持以才引才、以项聚才,通过盘活“特区”人才结构,形成人才链,带动全市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实施特别政策,助动全市人才机制更具活力。掌握周边区域和发达地区的人才工作动态,在人才政策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以超常规的勇气和力度,建立能使高层次人才有效集聚和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满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充分发挥“人才特区”政策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各镇、街道优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营造特殊环境,推动全市人才环境更加优化。牢固确立“服务是最好的环境”和“环境是现实的竞争力和长远的凝聚力”的意识,着力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以“工作在园区、生活在特区”为目标,通过多措并举建“房子”、接轨国际通“本子”和“国民待遇”为“孩子”,积极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以“商务成本最低、成功机率最高”为追求,依托政策扶持、服务提升和激励保障,积极打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环境。通过优化“特区”人才环境,推动全市人才环境的整体优化。
(二)优化人才政策,更好发挥政策激励的导向作用
优化各类人才引进政策。突出政策的前瞻性和竞争性。市、镇两级政府要加强对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探索,继续瞄准国内及“长三角”地区具有同等竞争实力的城市,不断完善和更新具有江阴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突出引进的高端性和实用性。重点吸引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央企业中的“国家千人计划”、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入选人才,带团队(核心成员3人以上)、带项目(具有核心竞争力)、带资金(100万元以上)来澄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突出激励的创新性和配套性,对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创业启动资金、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方面的激励力度,并在创投资金、商业担保、产业引导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对引进的符合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公共财政给予资金补贴。
优化各类人才培育政策。以掌握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提高创新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为新一轮发展积蓄党政人才优势。以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履职能力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和推行公务员“菜单式”培训计划。以提高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为抓手,组织举办“基业长青—工商管理精品”培训班、“530”企业科技创新精英培训班等培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和培养机制,大力开展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公共课教育。建设面向社会、功能配套、技术先进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引用提供服务。加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把社会工作人才列入江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推进跨行业、跨部门干部交流,鼓励到乡镇、街道挂职锻炼,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优化各类人才载体政策。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导向,以开发区和临港新城为主阵地,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各类人才载体建设。重点建设政府控股投资或以政府管理为主的“三创”载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示范基地(单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载体。开发区重点建设具有江阴特色、彰显地域特征的扬子江系列“三创”载体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临港新城重点建设发展低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等“三创”载体。提升载体建设内涵,落实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总体要求,梯次配置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推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新创业的成功。
优化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坚持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建立起“梯度分明、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生活便利”的人才公寓供应和保障体系,对于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分别给予购房补贴、免费租住、租房补贴等住房优惠政策。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完成约50万平方米、6000套左右高层次人才住房的建设和筹集任务,重点用于“445计划”引进的急需住房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自行解决本单位引进的其他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或民间资本投资人才住房建设。
(三)创新人才机制,更好发挥机制创新的驱动作用
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建立由政府、社会、单位、个人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设立标准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的人才开发资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设立人才开发资金,形成上下联动、上下匹配的全市人才发展资金投入模式,为我市“人才特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在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吸纳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其他形式资本参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动。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推行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的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评比表彰制度,设立“江阴市科技创新人才奖”、“江阴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江阴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等奖项,并给予重奖。积极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等优惠措施,使外来人才在保留外地户籍或外国国籍的前提下,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任用的方式方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选用机制,建立重在群众认可的党政人才评价机制,完善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制。探索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能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业绩和综合能力等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科学考核和评价。建立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和重在体现职业知识、能力、业绩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健全技能人才考评体系和考评制度,技能等级资格评审要突出以能力、业绩为主。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建立人才能力建设指标体系,改革人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大与海外知名高校合作的力度,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办法,提高人才培训实效。建立优秀人才带薪学习制度。鼓励人才根据岗位需要或我市人才需求实行自我提升。
(四)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发挥人才环境的凝聚作用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服务平台。加速推进我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贯通,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大市场。大力加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市场的建设力度,使之成为服务全市、辐射周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国际人才分市场。进一步加强无形人才市场建设,完善网上人才服务功能,活跃网上人才交流活动。定期开展江阴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经理沙龙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大力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方式。
打造多渠道的人才服务方式。大力拓展人力资源咨询、人才租赁、人事代理、人才猎头服务等服务项目。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积极引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注重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使人力资源服务业既能支持人才发展,又能成为具有成长性的朝阳产业。
强化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服务。强化政策扶持,深入贯彻落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勇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狠抓平台建设,坚持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见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和创业等培训,强化培训实效,促进就业创业。
(五)完善管理体系,更好发挥组织领导的保障作用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人才工作合力。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管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职能,负责指导好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组织,形成横向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加强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宣传报道,在全市着力营造“四尊四创”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创业、创新、创优和创造的良好风尚。鼓励全社会成员学习成才、实践成才,形成外引与内生相结合的人才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