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梨后多久可以喝水:从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兴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9:13:01

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坐落在该区银屏路5号的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显示)厂院里异常冷清。公司内左侧的一栋大楼,标注着“生物研究大楼”几个字,这座楼已经租赁给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曾经辉煌的中原显示已经败落。   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大型彩色显示屏和移动式车载大型彩色显示屏。在郑州火车站有一个巨大的LED大屏幕,面积达213平方米,有“亚洲第一屏”之称,这个屏幕,就是中原显示制造的。   中原显示成立于1988年,是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批中港合资企业,也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室内、室外大型LED显示屏的企业和显示技术科研开发及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近4亿元。   当时,中原显示还挂靠在河南省某局的一个国有单位之下。1993年,中原显示与香港金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外合资的“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超是国家科委批准的第一个显示专家。此后,中原显示很快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室内外大型显示屏的企业,公司也由国有转为民营。体制的改变,使公司如虎添翼,有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从此步入快速发展期。   此后,中显公司以开发彩色大屏幕为主,产品质量和显示技术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在LED显示屏等核心产品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其他荣誉称号,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郑州乃至河南高科技产业的形象代表。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原显示曾为亚运会、全国运动会提供显示屏,全国铁路的重要车站广场(郑州、北京、深圳、鞍山)的显示屏多出自中原显示之手。公司生产的产品曾出口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悉尼奥运会足球、棒球主会场的显示屏,也由中原显示研发制造。   更为轰动的是,1994年底和1998年5月,中原显示分别在天安门广场安装了160平方米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在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中,中原显示采用了GPS卫星检测系统,使倒计时牌运行数十年也不会误差一秒。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夜,中原显示新型LED车载式巨型彩色显示屏进入天安门广场,为首都数十万观众现场转播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实况。一时间,中原显示名扬天下,其产品被称为“中华第一屏”、“亚洲第一屏”等。   因为诸多轰动的项目,中原显示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该公司,其公司名称为江泽民亲手所书。1999年前后是中原显示的鼎峰时期,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   然而,命运似乎与中原显示开了一个玩笑,如今的中原显示陡然落魄,已经走上破产之路。   沉疴在身 上世经90年代,在中原显示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因素也体现出来。由于产品具有的独特性能,不能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只能根据单个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导致企业利润受限。   为了脱困,2000年9月,中原显示联合河南安彩集团、神火股份和河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5720万元成立郑州中显等离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专门致力于彩色等离子显示器(PDP)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   随后,公司宣告生产等离子彩电的消息,河南科技界一片欢腾,其产业前景也被业界普遍看好。但仅仅过去两年,新公司就宣布解散,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并发布公告。神火股份发布的一份公告表明:该公司1250万元的股本投资(占总股份的22%),最后经清算,收回790万元,投资损失达460万元。   投资失败的原因,有关方面称是该公司管理不善,产品不具备竞争力。一位业内人士说,5700多万对等离子生产线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可以类比的是,2007年4月,国内彩电巨头长虹在绵阳投建等离子屏生产线,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为6.75亿元。   全权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总经理李超感叹:先期试验性地投入5000多万元,对这样一个大型高科技项目来说,能干点啥?人家菲利普,同样的项目至少投入10亿元,出来的产品质量、技术能在一个水平线上吗?我们怎么和人家比?河南的IT行业,发展起来比较难,基础太差!   含泪下马,这是李超当时的心情。其实,无论是他,还是其他当事人,心中都充满了无奈。新的梦想无法实现,李超又选择了偏安一隅的生存状态。只不过,他面对的市场环境已大不如前:竞争对手逐渐成长起来,国内出现了四五十家同类企业,中原显示面对着数额高达50亿元的市场份额,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由于缺乏流动资金,有单子也不敢接。在这种境况下,中原显示的经营一度非常低迷,许多企业都来挖人,加之企业的管理有些问题,收入有限,一些在行业内数得着的技术人员都离企业而去。然而,曾几何时,这里人才济济,是国内诸多高科技人员梦寐以求的“工作圣地”。   在这样的环境下,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显得顺理成章。他们掌握核心技术后,开始自主创业,开同类公司,很快成为新的企业家,同时也成为中原显示的竞争对手。据调查,仅郑州本地就有诸如“墨缘”、“银特”、“安嘉”、“希硕”、“恒光”等多家生产企业,更不用说全国市场了。   但由于企业由国企改制而来等原因,李超和中原显示走上了一条和一般企业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在具体经营管理上,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但在重大项目的决策投入上,相应的责、权、利却没有和政府有关方面划清界限。   据了解,中原显示在工商银行的贷款,几乎都用在了上级政府部门安排或指定的大型行政项目上:郑州火车站大屏幕占了总额的60%—65%,天安门广场庆香港回归项目占了30%左右,亚运会大屏幕占了8%—10%。   于是便造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公司没有资金,上级领导会建议公司先贷款,承诺项目结束后,由政府帮助找婆家,把屏卖出去,资金就回来了。先建再偿,这似乎是中原显示寄予厚望的某种经营模式。但事实上,项目结束后,领导要么调走,要么就不再提还贷的事了。贷款由自己还去,事后,为特定项目量身定做的显示屏只能自己拉回。   例如1997年香港回归前,中原显示靠银行贷款造了一座流动转播显示屏,连车带屏造价1500多万元,6月30日 晚上在首都街头顺利完成了各项转播任务,但事后却只能把屏幕拉回公司。时至今日,中原显示的厂区内,这台造价不菲的车载显示屏还孤零零地袒露在阳光暴晒下,车头已经不见,只留下车身和黑黢黢的显示屏幕,车身标有“中原显示”的字样。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屏幕已在这里暴晒好几年了,还能用。另外,郑州火车站的大屏幕也让公司沉淀了3000多万元资金,而且,以银行贷款为主。   一位业内人士称,中原显示的贷款以及由此形成的债权,这些钱没贪污、没挪用、没挥霍,都用在了展示地方形象的大项目上。   李超感慨:“这么多年来背着债务包袱,打报告、找领导,协调过来协调过去也没个结果,许多人都调走了。我活了半辈子,终于明白过来了:今后再做任何业务或服务,一律先讲好条件再说,绝不再做无偿的事。”   扭曲的政企关系,让中原显示付出了沉重代价。   英雄末路一家典型的“朝阳+科技”型企业,一个旗帜性企业,为什么在LED显示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市场空间越来越大的今天,不但没有做强做大,反而逐渐走上末路?   业内人士称,这个企业,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集中反映了政府主导对企业的作用。面对政企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问一问:哪些是企业应该做的,哪些是企业应该拒绝的?企业应该如何摆正和社会公益、社会事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该问一问:政府要不要对自己曾作出的承诺负责?   有人将中原显示的败因归结为三:一是该公司由于“政企不分”,承接了太多“政绩工程”,承担了太多非理性的银行贷款;二是企业管理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产、学、研之间的界限漫漶不清,管理者角色定位出现错位;三在于企业实力薄弱,缺乏大资本的有力支撑。   “政企不分”,主要是没理顺和政府的关系。受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好事,但企业不能妥善处理的话,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据介绍,在具体经营管理上,中原显示是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但是在重大项目上,中原显示又承担了很多政府部门的投入,与有关方面的责任和权益没有理顺。   表面上看,中原显示困局是债务压身所致,或者说是政府对企业经营层面的非市场性介入亦有重责,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中原显示对政企关系定位的失准,或者说是其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糟糕的经营理念和游走技能。中原显示落魄之痛,不仅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深思,更需要中原显示自身进行反省。   此外,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认为,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李超,曾被列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是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有人说,李超在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科研工作者。他在工作上屡有斩获,但在协调人际关系、管理上有缺陷,缺乏对人员的培训,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所以,当他投入商界,他的局限性和他的优点一样,给他的企业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