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百惠真空保温瓶解说:学习富士康民营企业才不会灭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6:40:07
  标签:

财经

学习富士康民营企业才不会灭亡

 叶檀 (2011-04-22 23:19:16)   2011/4/21 南方人物周刊

         中国目前存在两大恶性的经济趋势,一是以中石化天价酒为代表的成本失控的国有大型企业,二是以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即将到来的倒闭潮。

         笔者在东部沿海地区一再闻到中小企业倒闭潮即将到来的没落味道。

        人民币汇率升值倒逼与成本上升,已经使得东部民营中小企业被彻底边缘化,目前中小企业发愁的不是定单,定单上升中小企业也无利可图。

         广交会的热闹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广交会开幕前两日报到的采购商人数达到72371人,比第108届同期增长14.29%,比第107届同期增长5.54%。但广交会的热闹没有抵销生产厂家的愁苦,今年广交会出现新特点:短单多,汇率对冲多,出口产品提价无法覆盖成本提升幅度,很多企业不敢接单。这说明,目前在通胀与升值压力下,外贸企业的出口利润日益稀薄,前景不确定性在增加。

         生存困境已经使得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入了严厉的成本控制期,员工吃饭时间与如厕时间限制,员工管理军事化,正是民营控制成本的极端表现之一。即便如此,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依然无法突出重围,2010年以富士康西迁为标志,显示全球效率最高的代工企业已经无法在东部沿海地区生存。富士康西迁,为的是优惠的税收、廉价的土地、低廉的人力成本。

         一些人将东部制造业倒闭视为腾笼换鸟的必然阵痛,怕就怕大山临盆,收获跳蚤。从笔者所见所闻,腾出东部制造业之笼未能引来高端制造之凤。在东部制造企业发展了三十年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尴尬的现实,居然没有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分布,没有专业的人才储备,纺织重镇居然无法形成上游设计与高档面料的生产基地,而电子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匮乏。残酷的现实是,三十年来我们一直靠透支与低廉的成本发展同质产业链,最大的成果是形成全球代工基地。

         上述现实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当占据了足够多的市场之后,大型企业必然会向上下游挺进。而中国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型企业在扩张期可以在几年内拓展上万家门店,但在扩张期之后却大多以主业为辅业,IT企业在向风投领域与能源领域扩张,而几乎所有的实体经济如纺织行业在向房地产领域扩张,他们没有大举投资向上游高档面料与设计领域扩张,没有形成良性的生态链条。

         大部分东部民营制造企业走的是两条道路,或者与金融资本相结合,走金融为本实业为辅之路,或者学习富士康,走的是西迁外扩之路。虽然在中西部地区存在骗税骗贷的外来公司,但总体而言,依靠制造业、基建、重工业,中西部地区大多保持着足够的信心。

         东部地区该往哪儿去?不可能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都迁到西部,我们可以轻松地说,东部地区的企业可以走内需与高科技之路,通过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解决融资难题。这是少部分幸运企业的幸运之路,不能视作大部分企业的常态,以何不食肉糜的心态漠视制造业之痛。

        制造业之痛是市场机制失衡之痛。大型企业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当中石化公司的天价酒单曝光之后,大型国企再次向世界展示自己臭名昭著、形同虚设的成本控制。市场由此领略到信息,只要拥有资源控制权,无论是资金还是自然资源,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由此企业兵分两路,国企从资金控制到煤炭控制、石油控制实现大一统工业帝国,而民营企业在政府允许时把资金尽可能从实体经济转移到房地产、矿产等可以兑现的领域。

         目前资金正在通过风投等方式反哺实业,一些拥有独门技术的企业获得了极高的溢价,一些内需品牌企业短期内的扩张有赖于此。不过,证券市场公平性丧失使资金反哺过程十分艰难,许多资金进入虚拟经济领域,通过强迫实体经济在短期内获得不合常规的赢利获得数倍回报,国企与权贵企业再次大显神通,他们获得了通畅的退出之路,大多数内需企业仍在挣扎求生。

         国企优势表现在所有领域。笔者询问科技界人士,他们的评价是,国企敢于大手笔投资技术,而民企捉襟见肘,步步算计,让人不爽。高科技人士更愿意把产品出售给国企,国企又获得了技术优势。看来,市场力量不及总是不及行政资金的力量,中石化们只要少喝几瓶茅台,就抵得上很多民营企业一年的技术投资。权贵与草根,相隔天壤。

        中小民营企业只有向富士康学习。

         富士康的特色一是以高效的代工制造为性命;二是如同牛群逐水草而居,追逐低廉的土地与劳动力,西迁获得成本与土地、税收优势;三是现金资本化。

        新一轮的同质产业链将在中西部地区再次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同质化竞争,中国三十年市场缺陷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