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粥的做法大全集:颛臾国史迹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43:39

溯源探流

颛臾国史迹续探

――兼论东夷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

李常松

20年前笔者曾撰写《颛臾国史迹初探》一文,从颛臾国为东方淮夷的一支、颛臾为夏商方国、颛臾为鲁国季氏所灭、颛臾之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对其历史进行了论述。文章刊于《沂蒙社会科学通讯》1988年第二期。近几年随着蒙山旅游开发和东夷文化研究的深入,本人对颛臾国历史及东夷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故草成此文以续之。

一、颛臾国的疆域

按笔者上文考证,颛臾国的建国时间不是旧志所载的西周而是夏朝。所谓“周成王时,封伏羲后裔,建国颛臾,附庸于鲁,主祭蒙山”(清朝光绪《费县志》),不过是指西周初年周成王为加强对东方的统治而对已臣服的夏商颛臾方国进行的重新加封。关于颛臾国的灭亡,光绪《费县志》载说法有二:其一,“季氏伐颛臾,事而不克,秦始灭其国。”其二,“孔子深责之,季氏乃止,秦始灭其国。”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秦始灭其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颛臾国当于春秋末期被鲁大夫季氏所灭,它没有也不可能迟至战国才被秦国所灭。

颛臾国从夏商经西周到春秋末期,建国时间早,存世时间长,其疆域范围如何呢?

总的看,颛臾国位于蒙山南麓,疆域范围相对较小。根据明万历《兖州府志》,清朝康熙《沂州府志》、《费县志》、《蒙阴县志》和光绪《费县志》中关于颛臾及颛臾王庙的记载,可以推知颛臾国疆域主要位于今平邑县北部,鼎盛时还包括今平邑县中部、费县北部和蒙阴县西南大部分地区。其东边最远可达今费县、沂南、兰山三县区交界处,西部到达今平邑、泗水、新泰三县市交界处,东西长约七八十公里。南边到今平邑县的张里、流峪,北边到今蒙阴县联城镇北部,南北宽约四五十公里。

颛臾国疆域变化的特点是,夏商时期范围稍大但不够固定,西周春秋时期范围较小但相对固定于今平邑县柏林镇固城村颛臾国故城遗址及其周围地区。

二、颛臾对蒙山的祭祀

颛臾对蒙山的祭祀源于当地先民对蒙山的原始崇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蒙山东北部发现的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化石,和其西南部发现的距今一万到三四万年间的平邑县南武阳城旧石器,说明蒙山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繁衍生息。而蒙山周围尤其主峰南麓浚河两岸发现的大量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说明了该地区三皇五帝时期已经出现中国早期文明。活动于蒙山地区的东夷部落首领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五帝之首,而作为太昊伏羲氏后裔的颛臾国,其祭祀当地蒙山的风俗肯定是由来已久的。

祭祀并不等于主祭。颛臾国主祭蒙山是从西周初期周成王对颛臾重新分封,明确其附庸于鲁国,代表周天子主祭蒙山开始的。颛臾国主持祭祀蒙山神的主祭处为蒙祠,位于蒙山主峰南麓今平邑县柏林镇万寿宫西邻,为游览蒙山主景区龟蒙景区和登临主峰的起点、必经之处。此处南距西周春秋时期颛臾国故城4公里。蒙祠亦称古蒙祠,始建于西周初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对此,《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水经注》“治水(今浚河)东流迳蒙山下,有蒙祠”等有明确记载。

由于时代久远,西周春秋时期颛臾国主祭蒙山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大致上讲,每年在几个相对固定的日子(如新年、立春、立秋等)里,颛臾国王代表周天子,率文官武将一行前往蒙祠,在用黄土夯筑的祭坛前虔诚叩拜,敬献祭品,宣读祭文,祈求蒙山神显灵,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天下安定康宁。

颛臾国被灭后,战国至清代官方主持祭祀蒙山神的活动时断时续,其规格、规模、仪式等不尽相同。1981年4月,古蒙祠遗址中出土一件重达2000克的宋代亚腰型银锭(俗称银牌)。该银锭是宋元时期官方到古蒙祠祭祀蒙山神时,按礼仪埋入祭坛前边土中的证据。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同年,广东文物走私分子黎某曾将其偷运到海南岛。公安人员破案追回后现藏于平邑县博物馆。

宋代熙宁八年(1075年),朝廷封颛臾王为灵显潜应侯。后蒙祠一度改名灵仙庙。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颛臾王为英烈昭济惠民王后改称颛臾王庙。从此以后,原颛臾国疆域范围内的居民就把祭祀蒙山神与祭祀颛臾王合二为一了。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诏去历代“岳镇”、“海渎”封号后,蒙祠改称古蒙祠。

千百年来,古蒙祠历代崇祀蒙山神的祠址、沿革十分清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特别是宋代宣和五年以后)蒙山地区祭祀蒙山神的颛臾王庙很多,但西周春秋时期颛臾国主祭蒙山的蒙祠只有一个(如同泰山上只有一个主祭泰山的岱庙),即今平邑县万寿宫西邻的古蒙祠。明朝弘治以后,蒙阴县以俗传一位颛臾王死后葬于蒙阴联城为由,在该处也建有颛臾王庙。但蒙阴颛臾王庙既不是平邑古蒙祠的更名和延续,更不是其曾经主祭过蒙山的证据。

三、颛臾等东夷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上古时期,先后活动于蒙山地区的原始部落、方国很多。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可知,仅其西、南部地区较为强大的原始部落氏族至少有风族、蒙族、牟族、徐族,而且这些氏族后来又分别建立了阶级社会初期的方国。关于风姓颛臾国的建立及其历史此不赘述。

关于蒙族,近现代东夷文化研究者一致肯定上古时期蒙山一带确有蒙族。其中,近代著名考古学家、原山东省文物处处长、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先生所著《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蒙通牟,原为牛叫声”,“蒙族是伏羲族的一支,起源于原始社会渔业时期,其原居住在蒙山一带”。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原主任吴泽教授所著《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认为:“蒙国之地,在今山东蒙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光岳先生所著《鸟夷族中诸鸟国的名称和分布》认为:“早在夏商时期,蒙部落曾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商代蒙族受到重视,是商的亲臣,负责征伐”,“蒙国约在周武王灭商后鲁伯禽东征时所灭。被灭后蒙地属鲁,蒙族子孙以蒙为氏”。该蒙国位于今蒙阴县城西南6.5公里之联城镇崔家城子村东。国灭后西周春秋时期改为鲁国蒙邑,《左传·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即指此。1982年蒙山地区发现一春秋早期铸有“蒙”字的青铜戈。能够铸造青铜器并在器物上铸有“蒙”族(国)徽,说明蒙族部落或方国曾经创造过较高的物质文化。

牟族与蒙族同源。上古时期蒙、牟、武、芜读音相同。蒙族、牟族历史上曾在蒙山西部今平邑县武(牟)台、武(牟)沟一带居住。夏末商初,牟族在蒙山西北部今莱芜城东12公里处赵家泉村建立牟国。其疆域范围包括今蒙阴县西部、莱芜市东南部、新泰市东北部,强盛时西至今莱芜市中部地区,东至今蒙阴县城。春秋时,齐国忌其地邻近齐国国都临淄,将其又东迁至胶东半岛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镇三十里堡村建牟子国。此次东迁,牟子国因祸得福,使其躲过了多次战乱,迎来了长达几百年的和平稳定发展的繁荣期。它的疆域和势力范围延伸到整个胶东地区,还拥有大量的盐田,丰富的鱼虾,使它的子民衣食无忧。此牟子国直到战国末期方为楚国所灭。莱芜牟国地汉代曾置牟县,隋朝置牟城县。胶东半岛牟子国地,西汉置东牟县,唐朝以后改称牟平县。

徐族,夏朝仲康时期在蒙山以南今平邑、费县北部建立徐国。商末周初国力强盛时,疆域在蒙山东、南,今枣庄市以北,东至今临沭、郯城,西至费县北部、平邑县东北部。也有学者认为其西部达今泗水县境。《尚书·费誓》载,西周初年,周公之子鲁侯伯禽东征伐徐,激战前曾在徐国西部前沿费地(今费县上冶镇鄪城)誓师。此役徐国败北后,渐次南迁。至西周康、穆王时,徐国再次强盛。极盛时,疆域面积方圆五百里,从者三十有六国。春秋时,徐国基本稳定于江淮一带今徐州以南地区。

颛臾与蒙山地区其他原始氏族部落、方国同源,有着自成一体的东夷文化,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的记载,蒙山地区属古代九州之中的徐州,是全国少有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徐州之东夷属淮夷,颛臾及蒙山地区其他原始氏族部落、方国各为东方淮夷的一支。它们携手从原始社会末期率先进入阶级社会,夏商时又建立了具有特异文化面貌的东夷方国。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东征结束后,名份上置于周王朝的控制之下,但实际上仍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时期交互融合,至秦朝大一统后才融汇到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作者李常松为平邑县史志办公室编审,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