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的比例是多少:字词辨析(续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26:39


字词辨析(续4)

目 

102、“汲取”与“吸取” 

103、“几乎”与“简直” 

104、“记录”与“记载” 

105、“检查”与“检察”

106、“截止”与“截至” 

107、“交代”与“交待”

108、“接收”与“接受” 

109、“界限”与“界线” 

110、“境地”与“境况” 

111、“居然”与“竟然” 

112、“狙击“与“阻击” 

113、“扩大”与“扩展” 

114、“决不”与“绝不” 

115、“扣押”与“扣压”

116、“宽畅”与“宽敞” 

117、“滥用”与“乱用” 

118、“郎中”与“大夫”

119、“朗朗”与“琅琅” 

120、“留传”与“流传” 

121、“厉害”与“利害”

122、“马上”与“立刻” 

123、“埋单”与“买单” 

124、“美丽”与“漂亮” 

125、“牟利”与“谋利” 

126、“年轻”与“年青” 

127、“徘徊”与“彷徨” 

128、“偶然”与“偶尔” 

 

102、“汲取”与“吸取”

    汲,形声字,从水及声。本义“引水于井也”,即从井水中取水。引申为泛指“打水”、“取水”。

    吸,形声字,从口及声。本义作“内(纳)息”解,即从口鼻吸气入内,引申为“饮”。

    “汲取”和“吸取”都有“吸收”的意思,但同中有异。

    “吸取”是个常用语,表示吸收采取,应用范围宽,多指把有益有用的东西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如我们常常说的“吸取营养、吸取养料、吸取教训、吸取知识、吸取经验、吸取合理建议”等。

    “汲取”也表示吸收,属于书面语。“汲取”本指液体或营养的吸收摄取,侧重于“汲”,适用于“知识、力量、经验、精华、营养”等,“汲取”的东西一般都是积极的、好的东西。应用范围比“吸取”窄一些。

 

103、“几乎”与“简直”

    “几乎”与“简直”同为副词,起程度上的修饰作用,不经意间,很容易混淆。

    “几乎”的意思是接近于、差点儿,如“父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尽管程度很高或可能性很大,但结果并不等于能百分之百地成为现实。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接近等于的意思。“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稍差一些,如可以说“那家伙简直不是人”、“这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等。虽然完全如此,但“简直”的语气中又包含着一些夸张的成分,因此事实上又可能未必如此。不过,既然是夸张的事实,而且在程度上是完全肯定的,因此不能用“几乎”来代替,不能说“那家伙几乎不是个人”。因为尽管是坏人,他也还是个人,不存在程度上的问题。所谓“简直不是人”,是以夸张的口吻表示对此人的恶劣品性的愤恨。

 

104、“记录”与“记载”

    “记录”与“记载”都有把发生的事情写下来的意思,同时也指所写下来的材料,但它们的侧重点和使用范围不尽相同。

    “记录”侧重于把当时看到的事或听到的话写下来,如在会议、报告、课堂听讲时,把说话人所说的话用文字的手段保留下来。现在,运用音像技术将声音、图像保存下来也可称作“记录”。此外,“记录”还可以应用于某些抽象事物中,如“记录证词”、“记录历史”、“把发言人的讲话都记录下来”等。这里都不能用“记载”。

    “记载”也指把事情写下来,但侧重于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册里,多用于意义较为重大的事件或史料,往往是事后的回顾叙述并记下来,如“如实记载下来”、“记载得格外详细”、“据史书记载”、“他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当年的战斗经历”等。

    “记录”作名词时,还可以表示作记录的人,如“这么长的会议可把记录忙坏了”。或表示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里保留着的最好成绩,如“打破记录”、“创最高记录”、“破了短池游泳赛两项记录”。“记录”与其他词语搭配可组成如“记录片”、“记录本”等,而“记载”没有以上的几个用法。

 

105、“检查”与“检察”

    “检查”与“检察”发音相同,常有混淆现象发生。

    “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地看,如“病理检查”、“检查身体”、“安全检查”、“年终税务大检查”等。“检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作检讨”,如“犯了错误要做深刻检查”、“作出口头检查”、“写了一份书面检查”等。

    “检察”的“察”是指仔细察看、观察、调查的意思。“检察”即检举、核查,其目的是为了起监督、调查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检察”应该是一个比较专门的词,适用于从事法律、政纪等监督、调查工作的机构和个人,如“检察院、检察厅、检察权、检察机关、检察系统、检察人员、检察干警”等。这些跟司法有关的地方都不能用“检查”。和公务人员有关的称呼用“察”不用“查”,如“警察”。

由于可以用“纪律检查”来表示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的事,很多人会将“检查”、“检察”混用,这是要注意的。

 

106、“截止”与“截至”

    “截止”、“截至”者是动词,都有“到××(某个时间)为止”的意思。但是,两者的用法和表意都是不同的。

    在用法上,“截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表时间的词语一般都用在“截止”的前面,如“到×日截止”。而“截至”是及物动词,要带宾语。表时间的词语都用在“截至”的后面。如“截至×日”。要让“截至”出现在时间的词语前面,必须后面加名词,如“截至”后加“期”、“日期”、“期限”。

    在表意上,“截止”的“止”有“终止”、“结束”义;“截至”虽然也表示“到××为止”,但这个“止”不是“终止”、“结束”,而只是“告一段落”、如“截至某日,报到人数××”,表示报到尚未终结,还有人陆续来报到。

    常见的错误是,将“截至×日”错作“截止×日”。也有人将“截至”写作“截止到”,意思是对的,但啰嗦了。

 

107、“交代”与“交待”

    “交代”一词的真正来源出于春秋时代的“及瓜而代”典故。“代”最初本是古时军事上驻守和接防的特称,是“代替”之义,亦称“瓜代”。即官场中任职期满,后官接替继任的通称。汉唐又因官员替换日繁,衍变出“交代”,成为旧时地方官员调任时办理移交手续的通称。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向他交代工作”,这是“交代”第一层意思。第二是表示嘱咐之意,如“妈妈反复交代我们一定要小心”等。第三是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或把错误、罪行向有关部门坦白出来,如“罪犯向公安机关交代了全部罪行”等。以上包括交接、说明、解释、嘱咐、介绍等众多义项。如士兵的“交岗”、工人的“交班”、公务人员的“交差”、财务人员的“交帐”等,均为同一家族。其中心点为“交清责任”。

    “交待”一词出自《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就是“交往接待”的压缩,类似“交际”、“公关”,并无他义,原与“交代”沾不上边。但在实际运用中,在表达以上第三个意思时,“交待”与“交代”的意思完全相同,是可以通用的。以上第一、第二个意思,则只能用“交代”而不能用“交待”。

 

108、“接收”与“接受”

    “接收”与“接受”音近义似,很容易混淆。

    “接收”有收受的意思,常用在对信号、信息的收受上,如“接收电子邮件”、“接收无线电信号”、“卫星天线接收电视节目”等。“接收”还有“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的意思,如说“接收了那家破产公司的全部不动产”、“接收祖父留下的遗产”。而“接受”则没这两个意思。

    “接收”还有接纳进来的意思,如“广东已接收3600名三峡移民”、“明年深圳将接收万名外地生”、“我国累计接收外国留学生35万余人次”、“当地同意接收灾民”等。这里的“接收”主要侧重于表示个人或团体被某个集体所容纳的情况。这个意思在使用中很容易与“接受”混用。

    “接受”表示对事物的容纳和不加以拒绝,侧重于某种被动的状况。搭配较多的有“礼物、思想、任务、意见、监督、教育、批评、改造、考验、调查、邀请、治疗、领导、教训、捐赠等,范围宽广。这些都是不能用“接收来替换的。

 

109、“界限”与“界线”

    “界限”、“界线”是一对近义词,其读音、词性完全相同,都具有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在表述“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时可以互换,如“划清界线(限)”,但同中有异:

    词义有异。“界限”有“尽头处”、“限度”之义。“界线”既指某些事物的“边缘”,又用来指“相邻地区(部分)分界的线”。

    适用对象有别。“界限”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指抽象事物,如“时间界限”、“爱是没有界限的”等,这里都不能换用“界线”;“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如“种族界线”、“亚洲与非洲的界线”等,这里也不能换成“界限”。

 

110、“境地”与“境况”

    “境地”中的“地”是某种地步的意思,所以“境地”是指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处境或景况,多用于不利或消极的局面,强调的是一种程度,如“调查工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处于身败名裂的境地”、“敌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等。这些例句中的“境地”都侧重于强调在某一个过程达到了某种程度。

    “境况”与“境地”不同,它多用于描写已然的状况,且常用在表现经济方面的状态,如“家庭境况”、“当地难民境况悲惨”、“财富的增加丝毫无助于改善当地穷人的境况”、“当代中国文学的确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况”等。这些例句中的“境况”所强调的是已经存在的某种状态,一般不能换成“境地”。

 

111、“居然”与“竟然”

    “居然”与“竟然”者是副词,在句子中都置于动词前,都指出人意料,但不一定是从事非法活动或不法行为。两者在指出乎意料之外的侧重点和语气上存在差别。

    “居然”除了强调出乎意料外,还有大胆、不可思议或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含义,如说“老骗子居然冒充国家领导”、“此人居然将界牌往我方向偷偷挪动十多米”等。这些句子都强调胆大妄为的行径或带有明显的谴责和贬义。一般使用中,有特殊的夸张的语气时,多使用“居然”。

    “竟然”着重强调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或与预料相反,或突出某一件事的前所未闻,但语气多半是中性的。如说“由于害怕学生去别的学校复读,学校竟然扣压毕业证”、“此处房价竟然每平方米三万元”等。

    还有“公然”一词,意思是毫无顾忌地、公开地(做某事),而且所做的事情一般都是非正义的或非法的,应受到舆论谴责,如“公然发动袭击事件”、“某影剧院公然放映黄片”、“不法分子竟敢公然招聘三级片演员”等。

 

112、“狙击“与“阻击”

    “狙击“与“阻击”同为军事术语,词形又很近,缺乏军事常识的人很有可能分辨不清。

    “狙”,音同“居”,据说是古书里指一种猴子。在动物世界里,猴子是以聪明著称的,动作敏捷,善于模仿,而且还喜欢偷袭。所以人们常用“狙击”一词,来形容暗中埋伏,伺机袭击敌人。凡是伏击杀敌者,军事上称之为“狙击手”,他们往往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阻”,本作险解,形容山势高峻,故从阜。由险引申出不能顺利通过的阻挡义。凡用“阻”构词的“阻碍、阻遏、阻隔、阻绝”等,几乎都和不能顺利通过有关。

    作为军事术语,“狙击“与“阻击”无论是在规模上、方式上或目标上,都有显著的区别。“狙击”是打冷枪,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它的主要目的是干扰敌人,牵制敌人,多少包含着无奈和被动;而“阻击”不同,“阻击”是阵地战,是摆开架势正面交锋,它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敌人进攻、增援或逃跑,显示不可动摇的决心。可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军事行为。

 

113、“扩大”与“扩展”

    “扩大”与“扩展”的区别在于其使用的对象上。

    “扩大”指的是范围、规模等比原来大,多用于具体的面积、体积、生产、规模、建设、结构、矛盾、影响等,如“扩大店面”、“扩大企业规模”、“扩大招生”等。这里所扩大的是面积、数量、规模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扩大”也可用于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扩大市场”、“扩大品牌效应”、“扩大业务功能”、“扩大知名度”、“欧盟扩大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等。例句中“效应”、“功能”、“知名度”、“市场”、“调查”等抽象事物都是在范围、程度、规模方面比原有的基础有所加大。

    “扩展”则是指在空间上向外部延伸。这种空间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多用于范围、土地、版图等,属于中性词,如“扩展马路”、“扩展居室空间”、“平展型家具使您的小空间得到扩展”等。这些例句中的“扩展”均强调一种空间感上的延伸意义。

 

114、“决不”与“绝不”

    “决不”与“绝不”发音相同,都用在否定词前面,其意义的差别几乎难以察觉,很容易混淆。

    “决不”的“决”是一定的意思,“决不”侧重于主观上强烈的决心,如说“决不退缩”、“决不允许”、“我们决不放弃希望”等。这些例句都表达了主观上强烈而肯定的决心和愿望。

    “绝不”的“绝”则是绝对的意思,“绝不”侧重于客观上可能性的完全程度,如说“恐怖分子绝不可以饶恕”、“绝不允许邪教影响社会安宁”、“绝不能让腐败之风渗入高等学府”、“历史绝不容篡改”、“打击走私绝不手软”等。这些例句强调否定之后的事物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商家在食品的外包装上申明自己供应的食用商品不含防腐剂及色素,有的用“决不”,有的用“绝不”。究竟哪个更合适呢?“决不含防腐剂及色素”只指主观上的意愿是如此,属于一种未来期望的承诺;“绝不含防腐剂及色素”是说实际的客观情况已经如此,是一种现实的保证。如真的是文字宣传的那样,顾客肯定会选择申明“绝不”的那类食品。

 

115、“扣押”与“扣压”

    “扣押”与“扣压”这两个词分别有各自明确的使用范围和涉及对象,由于同音,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用。如“法院扣压了公司的部分资产”、“企业无权扣押人事档案”等。这里的“扣压”与“扣押”应互换才正确。

    “扣押”是拘留、扣留的意思,词义偏重于“押”,含有不让其自由活动的意思。能够行使拘留权力的只有司法或其他执法部门,如公安、检察、海关等,且“扣押”的对象包括人员、物资、财产等,如“企图闯关的人全部被边防机关扣押”、“一架参展的飞机昨日一度被该国司法局扣押”、“犯人已被警方扣押”等。此外如财物、赃物、赃款、商品等,都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相关机构“扣押”而不予放行。

    “扣压”的词义侧重于“压”,指把文件、证件、报告、材料及意见等留下来不予及时办理或搁置着不动,因此使用范围也很明确,对象仅是物而不包括人,如“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压员工证件”、“负责人呼吁不要扣压所欠会费”、“学校竟然无理扣压学生毕业证”、“派出所扣压着法院的材料”等。

 

116、“宽畅”与“宽敞”

    “宽畅”与“宽敞”都有宽阔、宽大的含义,发音也相近,所以容易混淆。

    表示空间的宽大,“宽畅”侧重于表达因为大而畅通无阻这层意思,常用于道路、马路或抽象意义的通道等,如“这里道路宽畅而无塞车之忧”、“区内厂房林立道路宽畅整洁”、“柏林有一条类似北京长安街一样宽畅的交通主干道横贯东西”、“待聘下岗人员再就业渠道还不够宽畅”等。此外,“宽畅”还有一个意思,指心境舒畅,如可以说“老先生心胸宽畅乐于助人”、“心底宽畅就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等。这层意思是“宽敞”所不具备的。

    同样表示空间的宽大,“宽敞”侧重于表示立体空间,除了指空间范围大,还有敞亮的意思,只用于环境、建筑等具体事物。其搭配对象常常是“房间、会场、大厅、居室、车厢等,如“房间宽敞明亮”、“车厢设计宽敞新颖”、“会议室和营业大厅宽敞气派”、“我国居民住房将更加宽敞”、“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必受寒挨冻”等。所以,诸如“宽敞的通道”、“这里的马路是这座城市中最宽敞的”、“学生宿舍宽畅明亮”等写法都是错误的。

 

117、“滥用”与“乱用”

    “滥用”的意思是指过度而没有限制,胡乱地、过度地使用就是“滥用”。这里突出的是过度地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了。“滥用”的对象除了权力,还有其他如药物、语言等,“滥用”的后果也往往是有害的,如“滥用维生素有害健康”、“滥用抗生素后患无穷”、“滥用成语令人反胃”等。

    “乱用”的“乱”有任意、随意之意。不加选择,没有秩序和条理地胡乱使用,就是“乱用”。这里突出的是该用这个却用了另外一个,如“怀孕期间不可乱用药物”、“某地销售洋酒乱用广告词被查”等。其实“乱用”并非一个词,“乱”与其他单音节动词连用的情况很多,如“乱动、乱摸、乱涂、乱吃、乱说、乱放”等。

 

118、“郎中”与“大夫”

    “郎中”这一称谓,始于宋代。洪万《容斋三笔》中记载,宋代医生官阶最高为“大夫”,其次便为“郎”,也称“郎中”。人们除了用“大夫来称医生外,还用“郎中”来称医生。但是,古时“大夫”和“郎中”不仅在官职上有区别,而且在行医上也有区别。一般说来,凡设馆行医的医生,称为“大夫”,凡草药店或穿街行医的医生,就称之为“郎中”。故俗有“江湖郎中”之称,而无“江湖大夫”之说。

 

119、“朗朗”和“琅琅”

    朗朗(lǎnglǎ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并举短语“书声朗朗”作为证据。其实,“朗朗”不是象声词,而是叠音形容词。

    《汉语大字典·月部》:“朗,响亮。”并引《文选》所载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为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唐李善为之作注说:“朗,犹清澈也。”现代作家胡也频《光明在我们面前》亦有:“‘你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朗声地说。”单一音节词“朗”无疑是一个形容词;双音节词“朗朗”也不过是形容的重叠形式。《汉语大词典》收有:“朗朗”一词,释义为:“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并引唐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茅盾《子夜》亦有:“那位青年的声音朗朗地在纷呶的诅骂中响了起来。”上述两部辞书都没把“朗”和“朗朗”作象声词处理。

    真正的象声词应该是“琅琅”才对。《现汉》把读音相近而词性不同的两个词混淆起来了。

琅琅(lánglá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象声词,金石相击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琅”的本义为形状像珠的美玉或美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有“礧石相击,琅琅磕磕”。琅琅,就是金石相撞击发出来的声音。《辞海》对“琅琅”一词,释义更为直截了当:“清朗响亮的声音。如:书声琅琅。”并引清袁枚《祭妹文》:“闻两童子音琅琅然。”《汉语大词典》“琅琅”条目下面,注释也相当明确:“象声词。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 所以说,真正形象生动模拟读书声音的应为“琅琅”。“朗朗”不是象声词。

 

120、“留传”与“流传”

    “流传”的“流”指水的流动,它没有固定河道,四处流淌,所以“流传”是指在时间上由先向后传播或在空间上向四面八方传播。“流传”的内容常常是消息、说法、笑话、故事、思想、诗文及事迹、作品等,一般不用于具体事物,如“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神话传说原先在口头流传”、“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很快”、“当时并未流传过这样的话”等。

    “留传”的“留”是遗留、留下的意思,是指在时间上由先前存到往后。“留传”的可以是故事、文章等,也可以是某些有形的具体物件,如衣物、家具、书画、文物、器皿等,如“我们祖先几千年留传下来的文化博大精深”、“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有大量著作留传下来的哲学家”、“历史文人的诗词留传至今”等。

    “流传”与“留传”的常用搭配也不尽相同,如说“流传下来”、“流传下去”与“留传下来、“留传下去”均可。但是,可以说“流传开来”、“流传开去”、“广泛流传”,而不能说“留传开来”、“留传开去”、“广泛留传”。

 

121、“厉害”与“利害”

    “厉害”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脾气,如说“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当心大了找不到婆家”、“这女人厉害极了,尤其是那张嘴,别提有多尖刻了”。“厉害”在这儿应该解释为性格等难以对付或让人无法忍受。“厉害”进而又可以用来指个人或集体的能力、技术、本领及事物的性能等十分高强,难以对抗,如“中国队最厉害的球员是5号”、“这类生化武器比核武器还厉害”等。“厉害”还可以表示程度很高、很强烈,如“天热得很厉害”等。“厉害”的“厉”有“猛烈、严厉”的意味,所以只能用“厉”来表示。

    “利害”则与“厉害”意义相去甚远,指利益和损害,一般在使用中较偏重于“利益”这层意思,如“两人关系要分清意气之争与利害关系”、“我们应该考虑对方在全球贸易体制中的利害关系”、“有关部门应征询利害相关者之意见”、“他们本来就是为着利害关系而来的”等。这里都不能换成“厉害”。

 

122、“马上”与“立刻”

    “马上”与“立刻”都有立即、时间很短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与“立刻”是完全等义的。

    “马上”侧重于表示很快(就做),时间很短。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较大,时间上可长可短,如“缴纳医疗保险费后,马上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这是说缴纳以后不久就可以享受保险待遇,但并不一定是指说话的同时或几分钟以后,倒有可能是个把月甚或半年后的事情。

    “立刻”侧重于表示紧接着(做),在时间上一般有不允许耽搁或停顿这层意思。所以“立刻”在祈使句中命令的意味比“马上”更强,如:“长官命令武装人员立刻全面停火。”这是要求在说话后就执行而不允许有拖延的事情。“立刻”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不大,常常是即刻就会发生或就要执行的事情。如“你立刻就回家”,有不容置疑命令口吻,并且途中不许“你”耽搁时间,不准做别的事。

 

123、“埋单”与“买单”

    在餐馆吃饭“结账”,有的用“买单”,有的用“埋单”,到底是哪个?

    餐馆结账叫“埋单”,这是广东方言的用法,“埋单”释义为“开单、结帐”,“埋”有“靠近”的意思和“积累”的内涵,还有“算好”、“结算”的含义。

    有人说当然是“买单”,理由是“买”指“拿钱换东西”,跟“卖”相对,“买单”就是付款换得购物的单据凭证。“埋”常用义有“盖住、藏、低下”义,如“掩埋、埋伏、埋头”等,还有责怪义,如“埋怨”,无论哪一项,都说不通。在餐馆吃饭叫服务员“埋单”,难道是叫他们把单据藏起来?因此用“买单”表示付账并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意思,是顺理成章的,用“埋单”表示“付账”,让人莫名其妙。

    目前“买单”的流行还不足以动摇“埋单”存在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埋单”,“埋单”有可能会取“买单”而代之,也有可能“买单”人气日长,形成一峰独秀。

    事实上,来自粤语的“埋单”和经过变化的“买单”是一对异形词。“埋单”是源,“买单”是流。辞书均收“埋单”、“买单”为词条,互为正副条,因此二者都不为错,并行不悖,当前不必分出高低来。

 

124、“美丽”与“漂亮”

    “美丽”与“漂亮”,都是形容词,都能形容“好看”。

    “美丽”词义广泛,服装、风景、动植物等都可用“美丽”来形容。“美丽”与“漂亮”都可用来形容人,但“美丽”多用于修饰女性;“漂亮”则男女都可用。

    “美丽”可以修饰风光、景物、花朵、诗句等具体事物,或灵魂、心灵等抽象事物。

    “漂亮”一般修饰具体事物,如服装、用具、建筑物等。另外,“漂亮”还可指“出色的、精彩的”,如“这件事大家干得很漂亮”,而“美丽”没有这种用法。“美丽”多用于书面语,“漂亮”多用于口语。“漂亮”可以重叠为“漂漂亮亮”,“美丽”不能重叠。

 

125、“牟利”与“谋利”

    “牟利”是个贬义词,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个人私利,如“挪用公款牟利,总经理被提起公诉”、“煤气搀空气!一煤气公司牟利百万”;“某些医生只顾赚钱牟利,置患者的生死于不顾”。

    “谋利”即谋取、谋求利益的意思,它既可以指为个人谋私利,也可以指为他人、为大众谋取福利,所以是个中性词。“谋利”一般要与介词“为”一起使用,如“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某医院院长贩毒,反称为员工谋利”;“墨家的‘仁’是为天下谋利除害的”。

 

126、“年轻”与“年青”

    “年轻”与“年青”两者读音相同,词义相近,都是说明人的年龄。但也有区别,因为这两个词表达的意义和范围不同。

    “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二十岁的人“年轻”,也可以说四十岁的人“年轻”,还可以说七十岁的人比九十岁的人“年轻”。而“年青”是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的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不能用于儿童或中年以上。因此,“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要比“年青”宽。我们常说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含义,不仅仅指青年。“老人越活越年轻”中的“轻”不可用“青”,“大学生们正年青,要有自己追求的理想”中的“青”不可用“轻”。

    “年轻”可指行业,“年青”不可指某事业开创时间不长。

    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年轻”可以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127、“徘徊”与“彷徨”

    “徘徊”与“彷徨”,都有“走来走去,犹豫不决”的意思。

    “徘徊”,中性词。本意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没有明确的目的”。可用于比喻义“犹豫不决”,还可以指“工作、生产等进进退退,进展不大”。

    “彷徨”,贬义词。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犹豫不决”。还兼指“想到某个地方去而不明去向”。它的比喻义强调“心神不定”。用于本义较少,用于比喻义居多。

 

128、“偶然”与“偶尔”

    “偶然”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指间或、有时候、不常常发生。请比较下列两句:“我偶然在校园里遇见他”;“我偶尔会在校园里遇见他”。前者强调的是某次已然的事件;后者则强调一般性的规律。

    “偶然”与“必然”相对,突出意外。如“这次意外事故虽是偶然发生的,如不吸取教训,类似事件以后必然会再次发生。”说的是意外的、不一定是必然发生的。又如“那天我偶然路过一家书店”、“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我在外地偶然遇见了几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这些都是在强调意外、没有想到的情况。

“偶尔”与“经常”、“常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如“我常常在房间里学习,偶尔出去玩玩儿”。强调的是有时候或次数不多的,跟意外产生的事情没有联系。又如“春天里偶尔飘零的落叶”、“南方到了隆冬季节也会偶尔落下几滴雪粒子”等。

    此外,“偶然”还可以当形容词或名词使用,如“这是一起偶然的事件”、“这次事故并非偶然”等。不过“偶然”与“偶尔”都能作副词用的时候,有时也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就是说,“偶然”也可表示“偶尔、有时候”的意思,而“偶尔”也可表示“偶然发生的”这一意思。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闹市里偶然(偶尔)也能听到几声鸟鸣”。当然,二者替换要根据适当的语境,并非处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