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岸拓哉 身高:话题作文思路与素材十二(永恒、捷径、相对、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03:00
45、《永恒》
思路
美好的事物会成为永恒的记忆。幸福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真正的美是永恒的。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标准。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时间是永恒的。母爱是永恒的情感。瞬间也能成为永恒。伟大的艺术必将成为永恒。
 名言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
惟有变化才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
一天是永恒的缩影。——爱默生
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左拉
让逝者拥有不朽的荣誉,让生者拥有不朽的爱情。 ——泰戈尔
人会死亡,书却无朽。没有任何人可以丢弃记忆。 ——富兰克林·罗斯福
我竖起一座纪念碑,比铜还坚固,比巍巍的宫殿还高,无论是暴雨,无论是午夜的狂风,还是绵绵的岁月都不能摧毁它。——贺拉斯
除无常外,世界无恒久之事。——斯威夫特
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丁尼生
永恒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在我们生前死后一直存在的一条无限长的直线。
——约·墨菲
永恒是眷恋时间的产物。——威·布莱克
永恒是变化的代名词。——珍·古尔德
空虽有乌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三浦绫子
即使是最温和的战争,都意味着对人性和正义的永恒侵犯。——吉本
永生,就是世世代代都有人虔诚地捧着永生者的灵魂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佚名
看得见的事物是短暂的,看不见的事物才是永恒的。——佚名
 经典素材
骨灰钻石
(永恒的纪念)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永恒的情感,但是人的血肉之躯终归有逝去的一天,如果自己的亲人某一天告别人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一份永恒而美好的纪念呢?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这样一种独到而特殊的纪念方式——将亲人的骨灰打造成晶莹、美丽的“钻石”,真正实现让去世的亲人“永垂不朽”。
美国芝加哥的一家纪念品公司宣布它们已经发明了一种技术,把尸体焚化后的骨灰变成钻石,作为珠宝让亲属戴在身上,既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又是家人对死者最好的纪念。
一名40来岁的美国男子在爱妻因病辞世后,专门来到芝加哥一家名为“生命珍宝”的公司,制作了一颗0.35克拉的“骨灰钻石”。为该男子承办他妻子葬礼的保罗说:“这颗‘骨灰钻石'非常漂亮,也相当珍贵,是纪念一个人生命的很好方式。”
其实,像这位男子一样将自己亲人的骨灰制作成“钻石”的美国人正在日益增多。“生命珍宝”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人想寻找一种更个性化的方式纪念亲人。相对于那些一味痛苦、哀伤的场面,‘生命珍宝'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纪念方式。”
凡·高的画
(永远的向日葵)
河流干涸,麦秸倒下,而美丽的向日葵,大片大片,站在秋天黄昏的山冈,吹着生命舞曲的号角。
金光四射,密密地洒在地上。
有一队队的妇女从田野经过,有一群群的母牛从田野经过。美丽的向日葵,在荒凉里默默燃烧。
这时候,一只手,一只伟大的手,贫穷的手,自山的背面伸过来,将战栗的火焰倾入向日葵的根底。
孤独的天才,十四朵向日葵的父亲,从西方到东方,从南方到北方。
一千年,一万年,那十四朵向日葵在发疯地生长,遍布大地。
这就是温森特·凡·高画中的精神。凡?高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尝艰辛。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凡·高,在人生的磨难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丽灵魂。
音乐的魅力
(永恒的魔力)
“音乐,可以产生永恒的魔力。”托尔斯泰说,难怪柴可夫斯基一曲《如歌的行板》,使他落泪赞叹!
恩格斯何尝不是如此!1891年,他首次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后,以难以遏制的激动心情当即写信给妹妹:“有一件事你是不能与我比的,今天,3月10日星期三,你不能听到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而我能听到,这首交响曲加上《英雄交响曲》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字里行间犹见当年的飞扬神采。
列宁更是感情火炽。1903年他在给玛·亚·乌里扬诺娃的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创造怎样的奇迹啊!”
音乐激起的非凡共鸣,在中国也古已有之。
钟子期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得出赋在高山,赋在流水,以至于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竟摔琴以谢。
一代诗仙李太白听蜀僧弹琴,痴迷而进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境界。
浔阳江舟中妇人弹琵琶曲,竟使白居易泪湿青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也是音乐迷,他听友人的洞箫,从慢慢的游音中辨得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音乐,有此魔力,以至于尼采断言:“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
音乐的魔力,永远不会消失。
黄雪莹的羽毛球生涯
(永恒的挚爱)
羽毛球运动员黄雪莹这样回顾她的运动生涯:
也许上天早就把我与羽毛球安排在了一起。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它就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对羽毛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到后来它成了我童年、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对我来说是如此的美好、重要和短暂;但上天对我又是那么不公平,也许只能说我这个人注定一生缺少太多的机遇,在我有能力前进的时候,它却悄悄地早已剪断了我的“幸运线”让机遇与我擦肩而过,断送了我的运动生涯。因此在我心里美好的回忆总是一瞬间的,羽毛球对我来说是得还是失,我也说不清楚。
如今我的运动生涯结束了。对于过去,我早已无任何怨言,虽然我的梦没有实现,但毕竟在学习和精神上得到了许多回报,我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参加高考能有体育加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还会背起球拍,因为羽毛球将伴随我的一生,直到永远!
一个真实的故事
(永恒的爱)
1973年夏天,经过很长时间痛苦的煎熬,岱妮终于迎来了孩子的降临。她欢喜地看着护士怀里的女儿,眼里闪着幸福的光芒。
她就这样每天为孩子而忙碌着,初为人母的日子是劳累的,但更是甜蜜的。可是,两年过去了,孩子还不会说话,她和丈夫抱着孩子到处去求医问药,纽约、华盛顿、加州,几乎跑遍了全美有名气的医院,看过数不清的医生。
经历了三年来无数次的失败后,丈夫由刚开始时的满腔热情、满怀希望到最后绝望地劝岱妮算了吧。为了医治他们的女儿,花费了他们所有的积蓄,现在丈夫身上只剩下不多的最后一笔资金了。
岱妮的决心开始动摇了,可是这种想法在岱妮脑海里仅仅是一闪而过。看着孩子天真的脸,她也不由得感到一阵伤心。不!我的孩子不能是个哑巴!我一定要医治好她——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终于,她打听到加州有一个中国人开的中医医院,曾经用中药医治过许多语言障碍者。经过一番查询,她决定把女儿带到那家医院治疗。
岱妮每天为女儿煎药,喂她吃药。
1979年秋天,当女儿第一次张开嘴亲昵地叫了她一声“妈妈”时,泪水在一刹那流满了她的脸庞。2000年夏天,年轻的她已经是一家大型网络公司的总裁了。她脸上的笑容甜美而温暖,荡漾着甜蜜与温馨。
中国援助坦桑尼亚修筑铁路
(永恒的友谊)
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以西24公里,在那异国的青山上,有一片中国亲人的墓地,为修建坦赞铁路而牺牲的中国专家长眠在这里。
“一共有64名援助坦赞铁路的职工牺牲,另外还有一名牺牲在从中国开往坦桑尼亚的船上,所以其实一共是65名。这里有47人,赞比亚还有17人。”
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渴望在两个国家之间修一条铁路,中国政府决定援建坦赞铁路。从1968年到1976年,历时整整八年,上万名中国工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工。沿着铁路,中国人还无偿为坦赞两国修建了车站、机车厂、办公大楼等配套设施,并援助了机车和修理设备。这是当时世界上由一个国家提供的最大的发展援助项目,但中国人带来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中国的印记同时留在了非洲广袤的大地上:铭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字样的枕木从达累斯萨拉姆一直伸向赞比亚。
枫桥夜泊
(永恒的钟声)
枫桥是一座很普通的桥,石质的拱桥,横跨枫江之上。这样的桥,在江南小镇随处可见。
张继,一个在唐朝并不那么重要的诗人。一千两百多年前,张继进京赶考,希望“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他落榜了!羞惭沮丧的张继,低着头离开了京城。来到苏州——人称水乡的美丽之都。
张继踏上小舟,止于苏州枫桥之下。船行轻疾,而张继的心却凝重万分,愁思浓得化不开。月亮西斜了,清冷的月光使万物显得孤寂,乌鸦嘶哑啼叫,使夜静得更深沉。霜覆屋瓦,霜结千草,星子亦如清霜,一颗颗凄绝冷艳。落榜的张继,早已是满脸秋霜。
岸上江枫如火,江上渔火二三。已是深夜时分了,渔人还在辛苦工作。安眠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在工作,只有张继,没有工作,亦无法安眠。
寒山寺的钟声自凝重的空气中一声声地传了过来。滑过水面,撞进张继的耳中。那钟声,在沉浸梦乡之人的耳中,只是模模糊糊的声音,但在愁困失眠的张继耳中,却是一记一记清清楚楚地撞在他的心坎上,又沉又重,令他愁上加愁。
无眠的夜,张继将愁思化成千古绝唱,写下了后世人尽皆知的《枫桥夜泊》。寒山寺的钟声,破空而来,造就了一位永恒的诗人,一份永恒的乡愁。
苏格拉底之死
(死亡或者永生)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按照一个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决,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执行死刑的时刻到了,苏格拉底非常安详、平静地喝下了一杯用毒芹草熬制的毒汁,然后慢慢地走动一会儿,让药性发作。等到腿有点沉了,就仰面躺下来,执行者摸了摸他的双脚,问他有没有感觉,苏格拉底说没有感觉了,当毒汁到达心脏的时候他将死去。僵冷慢慢上升到苏格拉底的腰部,他突然说了一句话:“克里托,我们应该还给医疗神一只公鸡,记住这件事,千万别忘了。”这是他最后的嘱托,当克里托问他还有什么事时,苏格拉底已经死了。美国哲学家梯利称苏格拉底的死为一次“壮丽的日落”。
在苏格拉底看来,死是告别肉体的牢笼,走向永恒的、自由的、精神世界的开始,这是灵魂的最大幸运,所以苏格拉底坦然向死。就在死的那天他留给我们的遗言是:“尽可能少去想苏格拉底,更多地去探索真理吧!”
在苏格拉底死后400多年,又有一个人在耶路撒冷被钉在十字架上,这就是被称为“人子”的耶稣。在近现代表现得如此旺盛、富有生命力的西方文化竟然是以两个死为开端的。
 意林故事
耶稣的回答
有一天,一个人来问耶稣说:“良善的人子,我该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之外再没有善良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永生,就要遵守诫命。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那人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听见了就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就甚忧愁,因为他很富足。耶稣看见他有点忧悒,就说:“有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的难呢!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听见的人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说:“在人所不能的事,在上帝却能。”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一切跟从你了。”耶稣说:“我实话告诉你们,凡是为了我和福音丢下房子、土地、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的人,必将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百倍的报答,并且在将来得到永生。”
有一天,一位律法师也来问耶稣:“我该做什么才能得到永生?”耶稣说:“上帝的律法是怎么写的,你读到的是什么呢?”那人回答:“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人如己。”耶稣说:“你说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晚归的蜂
春天的傍晚,夜色逐渐朦胧了。一只工蜂吃力地回到了巢房。这是一只年老体弱的蜂,在采蜜的季节里,每天不知采回了多少花蜜和花粉。今天,它感到翅膀格外沉重,显得特别劳累,好不容易才飞回到家门口。
“大婶,你回得最晚了。”守卫的蜂迎上前,亲热地招呼道。“嗯,嗯。”老年的蜂勉强地答应着,它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这时,从里面飞出一只年轻力壮的蜜蜂,想减轻老蜂的负担,主动上前说:“让我把您的蜜放好。”老蜂摇摇头,它知道,每一只工蜂都没有闲暇的时刻。它自己慢慢爬进了储藏室,把花粉囊里的花粉尽数取出,又将采来的花蜜,经过加工,放进了大伙酿造的蜜汁中。这时,它已经耗尽了全部精力,几乎即刻晕倒过去,但它猛然一震,抬头瞅了瞅整齐、洁净的内室,严厉告诫自己说:“不行,我得去外边。”它深情地望了蜂房一眼,毅然往外一滚,掉在嫩绿的草地上,翅膀轻轻抖动了几下,再也不能动弹,永远地休息了。
礼 物
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辆公车上,公车沿着南方偏僻公路蹒跚而行。
车子里的乘客,有位瘦弱的老人,手里握着一束鲜花,车过教堂时,上来一个少女, 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的鲜花。
老人快要下车时,他忽然冲动地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推向少女的怀中。他赶忙解释说:“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束花,我想我太太也会很高兴你拥有这束花的。我会告诉她,我把花送给你了。” 那女孩欣喜若狂,接受那束花后,目送老人下车,看着他慢慢走到一座小公墓的门口。
永远的快乐难以实现
卢梭说:“幸福是游移不定的,上苍并没有让它永驻人间。世界上的一切都瞬息万变,不可能寻索到一种永恒。环顾四周,万变皆生。我们自己也处于变化之中,今日所爱所慕到明朝也荡然无存。因此,要想在今生今世追索到至极的幸福,无异于空想。”
一位著名的学者指出:“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绝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吧!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问题,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火与水
公元前4世纪的某国,自从新的统治者继承大权后,日渐衰落。新统治者大惑不解,于是,他起程前去寻访智慧大师。
他向大师述说了自己的处境。大师一言未发,而是示意他随其下山。
他俩默默地来到一条又宽又长、一望无际的大河岸边,大师面对河水冥思片刻,便在岸边架起一个柴堆。柴堆被点燃,火苗越来越大。大师让他一起坐在火堆旁,就这样,他们一直看着熊熊的火焰划破了夜空。
黎明,火焰慢慢地暗淡下来。这时,大师指着大河第一次开口说:“现在,你明白你无法和前统治者一样维持管辖地区繁荣的原因了吗?”新统治者面带困惑和羞愧。大师说:“昨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火焰,它是那么的强大和威武,它自高自大地向上跳跃和呼叫着,它无视一切强壮的树木和野兽,它似乎可以轻而易举地征服横挡在面前的一切障碍。相反,再想一下这条大河,它起源于远山的溪流,时快时慢,但总是向下流淌着,选择低洼处作为前进的路线,它心甘情愿地渗进大地每一道裂痕,浸入大地每一块凹陷,因此谦恭是它的天性。”
一时熊熊的烈火遗留的仅是一把灰烬!平静无声的河水则恰恰相反,也正鉴于此,它才总是永远不停地流淌着,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一旦到达浩瀚的大海,它将获得永恒的生命,产生前所未有的威力。
永恒
有一次,她告诉他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对情侣一起去登喜马拉雅山,恰好遇到雪崩,他被滚落的雪卷走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而她则站在那滚去的雪堆旁边,呆在当地。
她回家以后,常常在梦里出现他在雪中呼喊的影像,她决心去找埋在雪中的他。每一年,她都去喜马拉雅山出事的地点找他,一年一年过去了,找了二十年,终于在山脚下找到了他。
那个时候,她已经两鬓飞霜,皱纹满布,而他还是雪崩时二十年前的青春容颜。她深深地感觉到时光的力量。
说完故事,他们都深深地动容了。
她问他:“感情是可以永恒的吧!” 他说:“这样就是永恒吗?” 后来谈起了永恒,那时他们正在热恋,都真正地体会到感情可以永恒。
他们到最后也分开了,分开的地点不是在喜马拉雅山,而是在台北,但永恒已经像喜马拉雅山的雪片,纷纷落了一地,一下就融化了。除非有雪崩,但雪崩也不能保证永恒。(选自《林清玄自选集》)
忍着不死
我国台湾著名学者、作家刘墉在一篇《忍着不死》的文章中讲述了3个母亲的故事,将对母爱的尊崇推向了极致。
之一:讲的是在亚美尼亚大地震中,一对被埋在瓦砾堆下长达8天的母女奇迹般地获救生还,人们感到惊奇不解。在阴冷、无水和没有食物的8天中,只有3岁的幼女是怎样活下来的?原来是她的母亲咬破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得以不死。
之二:发生在庞贝古城的一个惨烈故事。当炽热、令人窒息的火山熔岩向来不及逃掉的居民袭来时,一位母亲在绝望中,屈下身来,以自己的背、头及四肢紧紧环抱腹中的幼子,熊熊燃烧的熔岩在一瞬间将母子相拥的情景化作历史的永恒。
之三:讲的是越南战争中,一群平民在枪林弹雨中狂奔逃命。拍下这组镜头的美国记者问刘墉:你看出这里面有什么不同了吗?刘墉表示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的地方,那位美国记者把录像重新选用慢镜头再放过一遍,刘墉此次注意到在大批被扫射倒地的人群中,有一位妇女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扑倒而死,而是慢慢蹲下侧卧着结束了生命。那位美国记者眼中噙满泪水地对刘墉说:“她是怕压着肚子里的孩子,才忍着不死,蹲了下去……”
两只小猫
我们家养了两只猫——一只母猫和一只小猫
每次我们都会给两只猫食物,但却不曾将食物分成两份。每一次,我看着食物消失,也看着母猫那饥肠辘辘的样子。那时,我的心里还想:“这母猫真是的,连自己的孩子都斗不过!”于是,我将食物分成两份。我想:“这下可以天下太平了吧。”可是好几天过去了,猫食总是消失,而母猫还是那副饥饿的样子。我倒要看个究竟,这小猫有什么本事去偷母猫的食物?
这天,我躲在了门后面,仔细地看着小猫的一举一动。谁知,小猫只是吃着自己的,而母猫却将自己的食物叼到了小猫那儿。小猫似乎什么也不知道,毅然地吃完了那两份食物。我被震撼了,被这只伟大的母猫震撼了。它默默的奉献着,却不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这种爱似流星般美丽,更胜似流星。
母猫将自己的食物给了小猫,只有去寻觅老鼠。每次抓到了老鼠,准备回家好好享受时,却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回到家,没等它去叫小猫,小猫已经扑上来抢先吃了老鼠。而饥饿的母猫又开始寻觅,每一次的寻觅也代表着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饥饿……一个寒冬的早晨,母猫由于过于饥饿死在了雪地里。那洁白的毛与圣洁的雪融为一体。她眼中含着泪,嘴边却扬起了一丝微笑。它死了,带着对小猫永恒的爱去了。
 应用与创新
瞬间与永恒
瞬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刻,似乎微不足道。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都是与永恒有关的话题,企业家希望自己的企业永远兴旺,军事家希望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政治家希望政绩显赫永载史册,那些艺坛明星更是希望能够永葆艺术青春魅力永存……
然而,永恒与瞬间总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两者如孪生姐妹般有着内在联系,难分难离。永恒的事物无不源自短暂的瞬间,也正是无数个瞬间才汇聚成绵延不绝的永恒历史长河。人们常说:一叶知秋,滴水见海。同样,由瞬间可以见出永恒,由瞬间能够决定永恒。从这一意义上说,瞬间往往具有永恒的价值,把握好了瞬间,抓住了瞬间的机遇,也就等于把握了永恒,赢得了永恒。
求得永恒的首要秘诀莫过于把握好每一个瞬间。20个世纪70年代末,就在IBM已经成为独霸计算机市场的“蓝巨人”的时候,苹果公司独辟蹊径适时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也正是这一瞬间,决定了苹果公司后来的崛起,使它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跨入美国最大500家工业公司的行列,创下美国公司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
可见,瞬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英明决断的瞬间,可以铸就永久的辉煌;一个错失良机的瞬间,也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去创造体现自身永恒价值的辉煌成就。
46、《捷径》
思路
找到捷径可以事半功倍。走捷径可以提高效率。寻找捷径要靠知识、经验和智慧。捷径不能代替勤奋和努力。发现捷径需要打破常规。捷径往往隐藏在黑暗中。捷径可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弯路有时恰恰是捷径。不正当的捷径不能走。发现捷径需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
 名言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
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利,数学不是一条捷径。——陈省身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培根
金字塔是由一块块石头堆砌上去的。——莎士比亚
逆境是引向真理的捷径。——拜伦
在捷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绝不会惊人。——居里夫人
在几何学中,没有专为国王设置的捷径。——欧几里得
即使对于君主,研究学问的道路也是没有捷径的。——阿基米得
致富的捷径是寡欲。——彼得拉克
学问之路无捷径。——特勒普
通往荣誉的捷径就是一无所有。——塞缕·马特勒
要想多做一些事情的捷径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佚名
 经典素材
哈佛大学的一次面试
(不妨绕点弯路)
前几年,美国的哈佛大学要在中国招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的所有费用由美国政府全额提供,考试结束了,有30名学生成为候选人。
考试结束后的第十天,是面试的日子。30名学生及其家长云集在上海的锦江饭店等待面试。当主考官劳伦斯?金出现在饭店的大厅时,一下子被人们围了起来,他们用熟练的英语向他问候,有的甚至还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绍。这时,只有一名学生,不知是站起来晚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总之,没来得及围上去。
正当他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看到劳伦斯?金的夫人被冷落一旁,于是就走向前去和她打招呼。他没有作自我介绍,也没有打听面试的内容,而是问她对上海的感觉。就在劳伦斯?金被围得水泄不通,不知如何招架的时候,他们两人在大厅的一角,却聊得非常投机。
这名学生在30名候选人中,成绩不是最好的。可是,最后他被劳伦斯?金选中了。这件事在中国曾引起不小的震动。有的说,他太幸运了。有的说,他太有计谋了。还有的说,劳伦斯?金简直是个傀儡。
然而,不论世人如何看待这件事,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现象,谁都无法否认和忽视,那就是:当捷径上人满为患的时候,不妨绕点弯路,这样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征婚寻觅“款姐”
(如此捷径要不得)
南京某学院四年级男生肖某近日来到一家婚介所征婚。他列出的征婚条件中,首要一条便是:“资产百万元起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文弱的肖某坦率地说明了自己的理由:“常常看到学哥、学姐们为了工作成天奔忙,一加班就到深夜,又苦又累。我就是想通过婚姻,为自己的人生找一条捷径。”
无独有偶,南京另一所高校大三学生、23岁的黄某也到婚介所欲觅“款姐”为妻。他不在意对方的文化程度、有无婚史,只要求有经济实力、不超过35岁,一旦双方相中,必须结为夫妻。他说:“有了经济基础,我就可以把自己的事业起点提前10年、20年,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做出这种选择的并不只有他们,接待黄某征婚的婚介所负责人阮小姐说,近4个月间,已有6名大学男生前来登记征求“大款”女友,应征者也有10多位,只是尚无一例成功。
丁肇中的成功
(迂回也许更接近成功)
微观物理学中,高能条件下只能产生一些寿命极短的粒子,按照惯例,探索这些微粒,使用普通的低分辨率仪器足以应付。19世纪70年代初,对重光子的研究停滞不前,陷入困境,当科学家们纠缠于实验过程本身时,物理学家丁擎中却机敏地把目光转移到测试仪器上,并花了两年多时间,耗费巨资研制了一架高分辨率的探测器。这一举动立刻遭到了许多物理学权威的嘲笑和否定——因为,这样太奢侈了,而且毫无价值!创造性的思维在获得成功之前,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甚至遭人唾弃。然而正是借助这架仪器,在1974年,他发现了轰动世界物理界的J粒子。
从这个事例来看,科学家们纠缠于实验过程本身想得到成功时,也就是捷径上人满为患之时,物理学家丁擎中就绕了点弯路取得了成功。或许有时绕的弯路会失败,但失败多一次,便离成功近了一步;或许在弯路上能取得更完美的成功。
第606次
(避开走捷径的危险)
德国科学家欧立希想用染料来灭锥虫,屡遭失败。一次,他从化学杂志上得知化学药品“阿托什尔”可以杀死锥虫,但会使人双目失明。他想改变药品的化学结构,以减少毒性,并为此一次又一次做实验。他在失败了605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制成606(砷凡纳明),挽救了无数昏睡病人和梅毒病人的生命。
如果当初科学家欧立希直接走捷径:用化学药品“阿托什尔”为昏睡病人和梅毒病人医治。那么这些病人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他们却可能双目失明。这种做法对于欧立希来说并没有做到医生的职责——帮助病人解除痛苦。所以他就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医治到这种病,又不会使患者双目失明。因此他就不断地走弯路去取得更好的办法。最后他成功了,使无数患者得到了的治疗。
当捷径走不通时,请绕一绕弯路或许成功就在不远处。
日本的崛起
(走捷径可以加快发展速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给周边国家带来极大灾难的日本也满目疮痍,整个社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但是,短短二十年后,日本在经济上已能够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它有什么发展的捷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了尽快改变落后的工业结构,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采用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这条迎头赶上的捷径。据统计,1950~1975年的25年中,共引进26000项先进技术。为引进技术,1955~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引进技术支付的外汇大约为60亿美元,而要发明这些专利估计需要花1800亿~2000亿美元,其代价只相当于国外创研这些技术所需成本费用的三十分之一,节省了大量研究开发经费。日本吸收了全世界用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大大缩短了日本工业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年限。到1962年底,日本的主要产品有68%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彻底改变了日本技术落后的面貌,促使重工业及化学工业技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列宁登山
(走捷径需要勇气与毅力)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普罗宁四周都是巍峨的高山。一天早晨,列宁请波兰革命者巴果茨基作向导,到山顶去看日出,但是出发晚了点儿。
“有没有到山顶去的近路呢?”列宁问巴果茨基。
“有是有。就是……”
“什么?”
“路太窄,又太危险,要经过深渊边上。”
“你走过那条小路吗?”
“走过几次……”
“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小路跟前。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他们背贴着峭壁,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列宁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他们登上山顶,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雾。远处蔚蓝色的湖水开始反射出耀眼的亮光。山顶上的雪刹那间变成了粉红色,树丛和草地上的露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他们又沿着那条险峻的小路小心翼翼地走回去。
“现在请您告诉我吧,”巴果茨基问,“您为什么还要走这条危险的小路?”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真实的高度
(不能走的捷径)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有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还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带着兴奋造访作者。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回答说:“我只是要拥有真实的高度。”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意林故事
飞不出的小鸟
有一位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只小鸟关进一间房里,房子有两扇窗户,一扇向着外面的天空,光亮无比,不过玻璃窗是关着的;而另一扇开向一间光线很暗的房间,只要小鸟穿过这扇窗户,绕过灰暗的房间,就可以飞出去。
开始,这只小鸟盯着光亮的窗户,向窗外飞去,可玻璃窗把它挡了回来。小鸟碰壁后,在房里绕了两圈,又向那扇光亮的窗户冲去,结果又碰壁。几次碰壁之后,小鸟跌落在窗台上,它的头已经碰出血。它卧在窗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直到死去。整个过程,小鸟没有看一眼对面那扇灰暗的窗户。
这个实验给人的启示是:成功没有捷径,抵达光明的前景,必须穿越一段灰暗的历程。
捷 径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因盛产板栗而闻名。每到深秋,板栗挂满枝头时,也是当地山民最忙碌的日子。
因新鲜的板栗最为抢手,所以谁都希望自家的板栗能够先人一步运到城里,卖上个好价钱,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大家争先恐后地从山上采摘果实,然后运回家里,将刚刚收获的板栗悉数倒出,全家老小围成一圈,依其个头大小进行筛选、分级,再马不停蹄地沿着新修的乡村公路运到城里向外批售,就像是在和时间进行一次赛跑。
可尽管每个人都在分秒必争,但他们发现自己始终要比村里的石根慢半拍。每次当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果品批发市场时,石根却已喜滋滋地开着空车往回返。几年下来,都是如此。人们不禁疑窦顿生:“咦,这小子难道有啥捷径?”
终于有一天,几个饱尝压价之苦的山民,将笑逐颜开的石根“劫”进了饭馆,向他探询总是抢先一步的捷径。
石根惬意地呷着酒,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不以为然地说:“咳,俺哪有啥捷径?只不过每次摘完板栗,俺就直接装进麻袋里,撂上车,专拣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颠簸下来,小的就漏到了下面。这样就省去了用来分级、挑选的时间……”一语道破迷津,众人愕然。
一帆风顺的旅途只能酿就墨守成规的思维,而人生中的捷径从来都是在经历了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
两个好朋友的不同道路
华和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华从小到大都很聪明,而明从小就没有他聪明,做事没他能干。
毕业后,他俩合资开了一家小超市。由于他们不懂,刚开始生意并不是很好。不久,华就与明分道扬镳。明只好给华退钱,自己继续做超市的生意。
华自己创业,又做了几份生意都亏了。他的一个朋友是做走私的,而且赚了大钱,曾经去找过华问他要不要一起做,当时拒绝了他,现在回想起来,就去找他的朋友说要一起做,他的朋友答应了。刚开始华干得不错,赚了很多的钱,但是他做久了总是感觉到靠走私赚来的钱不怎么放心,想收手不干,但是眼下又有一笔很大的生意,他想只要做完这笔生意就不做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最后一次时竟然被逮了,被判了刑还被罚了款。
明老老实实地做超市的生意,生意不好做,还差点关门大吉,但是明并没有泄气,一直坚持下去。他大力宣传超市,服务态度好,信誉好,东西又好又便宜。顾客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明的生意又好起来了,而且把超市扩大了,还开了好几间分店。
有的人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富有,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了走捷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也有的人为了让自己过上平静的生活,就选择了走弯路,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省略阳光
在某地出产的山野菜当中,蕨菜以它鲜嫩可口而深受外商喜爱。蕨菜出口主要是对日本,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采集蕨菜的最佳时间只有十天左右,这期间的蕨菜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摊开放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个个儿,再晾晒一天,让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食用时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蕨菜采到家,来不及放在地上晾晒,而是放在热炕上暖,这样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的蕨菜,从外表上看哪儿都一样,可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动。国外客商发现后,对此提出警告。但国内方面并未改变这种做法。结果,人家干脆封杀,再不从我国进口了!
一心想加工速成蕨菜的农民,省略了两天的阳光,但是最终被烘干的却是自己!
不要试图走捷径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丛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丛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高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他的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
有几个小孩都很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光亮,结果好多天过去了,智者都没来,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小笨蛋”的小孩,虽然智者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
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头做起,不试图走捷径就可以了。
两个急于求成的青年
一个青年向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
门采尔风趣地说:“请你倒过来试试吧。要是花一年的工夫画它,那么只有一天就准能卖掉了。”
一个青年职员平时工作懒懒散散,在转正前一个月他问老板:“如果我兢兢业业工作一个月,我能转正吗?”老板答道:“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一个冷房间的温度计,你用热手捂着它,能使表上显示温度上升,不过房间一点也不会温暖。”
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其实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通向成功是不存在捷径的。故事中的年轻人不付出努力却诉苦得不到成功,是荒谬的。
容易掌握的炼金术
奈哈松是泰国的一个大富翁,但是他早年家境贫穷。他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功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炼金术的实践中。不久,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也吃不上了。妻子无奈,跑到父母那里诉苦,她父母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他们对奈哈松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炼金术,只是现在还缺少炼金的东西。”
“快告诉我,还缺少什么东西?”
“我们需要3公斤从香蕉叶下收集起来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必须是你自己种的香蕉树上的,等到收完绒毛后,我们便告诉你炼金的方法。”
奈哈松回家后立即将已荒废多年的田地种上了香蕉,为了尽快凑齐绒毛,他除了种自家以前就有的田地外,还开垦了大量的荒地。
当香蕉成熟后,他小心地从每张香蕉叶下搜刮白绒毛,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则抬着一串串香蕉到市场上去卖。就这样,10年过去了,他终于收集够了3公斤的绒毛。这天,他一脸兴奋地提着绒毛来到岳父母的家里,向岳父母讨要炼金之术,岳父母让他打开了院中的一间房门,他立即看到满屋的黄金,妻子和儿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诉他,这些金子都是用他10年里所种的香蕉换来的。面对满屋实实在在的黄金,奈哈松恍然大悟。从此,他努力劳作,终于成了一方富翁。
   应用与创新
捷径与弯路
在人生的道路有两条路:捷径与弯路。虽然它们通向的目的地可能是一样的——都是通向了成功,但是,过程绝对是不一样的。
走弯路的人经历了重重磨难。虽然可能有些人没有成功,但是他们还是得到了许多的经验,那些经验是一生都受用的。而那些成功的人呢,他们早已深知了成功的艰辛与困难,一定会更加努力。
相反的,那些贪图金钱,想快速得到成功而去走捷径的人呢,虽然有许多人都成功了,但是成功来得快也去得快。
有两个大学生,他们都是同一所大学毕业的,他们成绩也差不多。
第一个大学生,他不想吃苦,就找人托关系,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家好的单位,有了好的待遇。他以为自己已经可以不用努力了,享受着舒服的日子。
而第二个大学生呢,他没有向第一个大学生那么做,他只找到了一个普通的公司,当了一个不能再普通的职员,和第一个大学生待遇差了许多。但是他仍旧在不停地工作着,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工作负责认真,他被调到了一个好的单位里。但是,那位大学生仍旧没有满足,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了。
结果,第一位大学生因为没有太大的能力,被老板开除了。第二位大学生因为工作出色,当上了这个公司的总裁。
这就是捷径与弯路的区别。
不要刻意寻找捷径
古希腊有人为了出名,居然放火焚烧神庙,可是历史学家们为了不让他达到目的,记录此事时,故意不记他的名字,所以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出名有许多办法,搏杀疆场,著书立说,唱歌演戏,打球跑步,发明创造,只要拔了尖,出了彩,都能成名。但这都是笨办法,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修苦练,没有“不教一日闲过”的坚持精神不可能奏效。当然,出名也有捷径,看守敦煌窑洞的王道士,一不留神,用坎土曼挖出了个“敦煌学”,竟也成了名人,只要研究敦煌学,就绕不开王道士。但是,不过那种机会是几百年也未必能碰上一次。古希腊的那个人想走一条捷径,反而是一条绝路。
有句名言: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取得成功,你不要把精力放在找捷径上,而是要更多地付出才能取得。我们常说:授之渔,而不授之鱼。因为教他打鱼是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却能使他自立,后者可能使他一无所有。美国有个寓言:一只百灵鸟,为了轻松得到虫子,愿意用羽毛换虫子,结果,当最后没羽毛不能飞的时候,他既不能交换到虫子,也不能自己飞着去找,只能饿死。其实最容易走的路是最难的,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掉入捷径旁的陷阱之中。如果只想走捷径的人,最终会失望和后悔的。
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了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顽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铜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人生的路是起起伏伏,坎坷不平的,遇到挫折理所当然。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勇往直前,弯路也会变成直路。(张爱玲)
  47、《相对》
思路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相对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相对的东西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平凡与伟大是相对的。伟大和渺小是相对的。美和丑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缺点与优点也是相对的。
 名言
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毛泽东
只有当你身处最低山谷的时候,你才可能感觉置身最高的山峰会有多么壮丽。——尼克松
只要太阳照着它,污物也会闪闪发光。——歌德
当你的欢乐和悲哀变大的时候,世界就变小了。——纪伯伦
谬误之中有真理,真理之中有谬误。——罗·勃朗宁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黑格尔
人走上患难的道路,每一分钟都显得很长很长。——雨果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但却使耳朵的听觉更为灵敏。——莎士比亚
疾病使健康舒服,坏使好舒服,饿使饱舒服,疲劳使休息舒服。 —— 赫拉克利特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曾国藩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刘安
不清不见尘,不高不见危,不光不见削,不盈不见亏。——王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而小天下。——《孟子》
哪怕是朝同一方向多走半步,真理也会变为谬误。——列宁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佚名
有了阴影,光明才更具耀眼。——佚名
欢乐和痛苦从来就是一体。——佚名
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佚名
 经典素材
张瑞敏的话
(难与易是相对的)
青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常引用老子的一句话:“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抓“易”抓“细”就是海尔管理的灵魂。张瑞敏还曾提出:管理就是要反复抓,抓反复。“反复”是管理时间效应体现的最佳方法。张瑞敏还曾提出一个解释: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好就叫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容易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这句话十分重要,他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定性了成功的标准,这对海尔人做小事、做细事奠定了很好的标准;张瑞敏在海尔倡导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工作提高1%”的要求是海尔提出的,我们很多传统企业的口号往往是“大于……”,“1%”与“大于”的反差也许就是海尔超群的关键。
不同的创作习惯
(喧闹与安静是相对的)
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创作的时候,要绝对安静。他独自躲到乡间去还不够,还必须叫别人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仅仅在吃饭时放一小会儿风。否则他就一字无成。
普希金的这种创作习惯使果戈理十分惊讶,因为果戈理写作期间,是人越多越吵越好。他在给谢维辽夫的信中承认:“真是怪事,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时候……我却不能也无力创作……在我感到寂寞的地方,我是什么都干不了的。现在所印出来的我的作品,都是忙碌时写成的。我晚上越忙,回家时就越有灵感。”1838年7月,他从詹萨诺去阿尔巴诺,途中突然遇见一个高坡上的嘈杂异常的小饭店。他创作兴趣立刻涌了上来,摆张摇晃的小桌子,取出《死灵魂》第一卷的手稿本。在烟雾缭绕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在乒乒乓乓的台球声中,在跑堂们来回奔走与吆喝声中,在极度的喧嚷中,果戈理仿佛沉入了梦境,一动也不动地写了整整一章。后来他对别人说:
“我认为这一段文字是最有灵感的文字之一。我写东西的时候很少这样振奋过。”
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天分与苦难是相对的)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中年后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想,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帕格尼尼4岁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牙齿全部掉光;47岁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又成了哑巴。上帝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已小有名气;12岁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琴声几乎遍及全世界,拥有无数的崇拜者,他在与病痛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著名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上帝给了你一分的天才,相对的你也会承受苦难。
‘一’字最难写
(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有一次,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向蜚声中外画坛的李苦禅老先生请教:“先生知识渊博,我想请教一下,您认为汉字中什么字最难写?”只见老先生沉思了片刻,然后说:“要说最难写的字,我个人认为,还是‘一'字最难写”。郭兰英不禁大为惊讶,又接着问:“为什么?”李老接着说:“的确如此,一提起‘一’字,有人就会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一横’嘛,有什么难写的,再简单不过了。对此,我却不敢苟同。恐怕人人都会写‘一横’,但有多少人能把‘一’字写得合乎标准的‘笔直’?”乍听之下,不解其意,然而,我们仔细想一下,老先生的话的确含义深刻。
世间的事最简单的往往又是最难做到的。
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三件宝”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张承用是湖北安陆人,1978年入伍。在华阴兵器实验中心20年,他六次变换工作岗位,无论在哪儿,他都屡屡建功立业。张承用当班长18年,曾带过10多个省市的多名战士,他们当中85%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张承用的宿舍,有他专门为过桥准备的“三件宝”:气筒、胶水和锉刀。十几年过去了,气筒换了一个又一个,胶水用完一筒又一筒,“三件宝”从没断过。大水中护送一对父子过河,他把救生衣穿在素不相识的孩子身上;码头边及时抢救受伤群众,他为他们赢得了挽救生命的时间;冰河里,他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奋力救起一个落水少年……
20年来,张承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职责。1997年6月13日,国防科工委授予他“雷锋战士”的荣誉称号,并受到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蝴蝶效应
(小与大是相对的)
蝴蝶效应是美国混沌学家爱德华?洛伦兹首先提出来的。1961年冬天,洛伦兹在一次科学计算时因为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而造成了输出结果与上一次的迅速偏离,使前后计算结果的两条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18年后,洛伦兹在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接着,他举出了一个后来闻名于世的例子: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它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还具有种种发展演变的连锁效应。这就像蝴蝶扇动翅膀而产生的微弱气息,最终有可能形成一场龙卷风。
巴林银行的失败
(小失误造成大破产)
西方的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一件极小的事情,可是小事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1995年2月17日,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以最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一个相同的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全世界都为此震惊了。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巴林银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着270多亿英镑的业务。它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在世界证券史上占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然而,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巴林银行,却毁在了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的手上。而这一切的诱因,竟然是一个小小的错误账户。
四大丑女
(美与丑是相对的)
中国历史上有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女。这四大美女常常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或褒或贬的吟咏对象。中国历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丑女。
古代最出名的丑女是黄帝的妃子嫫母,她为人贤德。传说,黄帝败炎帝,杀蚩尤,皆因嫫母内助有功。
第二个就是奇丑无双的无盐。她关心国家大事,曾自己去谒见齐宣王,当面指责他的奢淫腐败。宣王十分感动,立她为后。元人还将她的事迹编成杂剧,赞扬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第三位指的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为人十分贤惠,举案齐眉就是赞扬她的。她随梁鸿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唱妇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第四个就是东晋阮德慰的女儿。许允娶了她,发现她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她据理力争,教育丈夫,让丈夫心服口服。后来,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另外,诸葛孔明的妻子据说也是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子,但是才智远在诸葛亮之上。她们虽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是真正的美是内在的。
中规中矩也有错
(对与错)
晏子是古代名臣,他的才智一直为人所称道。可就是这绝顶聪明的晏子,却做了一件令人十分不解的事。晏子突然辞去手下为官三年,一贯谨慎的高缭,周围的人奇怪极了,纷纷探问其故。晏子却说:“我是不中用的人,正如弯曲的木头,需要用墨斗来取直,用斧头来砍,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有用的器具。高缭三年来看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何用处?所以我只好把他辞掉。”在晏子看来,高缭的错误就在于不言人过。晏子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因而需要身边人的提醒和出谋划策。一个办事十分周全,从没办过一件错事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没有任何开拓进取精神、不能勇挑重担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意林故事
助听器
约翰的母亲配了助听器,走出医院时,第一句话就是:这里的车子怎么那样吵?回到家,更是麻烦了!老人家开始抱怨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太大,又说鹦鹉叫得令她想过去把它掐死,甚至电话铃响和别人打喷嚏,都能把她吓一大跳。
于是过去惟恐铃声不够大,甚至得将无线电话放在她枕边的事情,全做了180度大转变,亲友未进门,更得早早叮嘱:别再对着老人家的耳朵猛喊。她自己的嗓门也突然降下了一大半,过去如洪钟的声音,顿时变成了低语,好像说的都是秘密,她说不敢大声,因为怕炸了自己的耳朵。
老人家便有些得意了起来,笑着警告家里每一员,以后别想在背地里说她坏话,因为连其他人关着门讲话,她都可能听得见。指着自己的耳机,老人家说:“我的耳朵比你们强,可大,可小,碰到你们讲悄悄话,只要我把耳机调大声一些,就成了顺风耳!”
助听器也有缺点,就是只戴在右耳,声音即或发生在左边,她也觉得从右边传来。现在右耳变得敏锐,左耳就完全没有用了。在花园里,只见她一面种菜,一边不断地转头四顾,寻找啁啾的小鸟和鸣蝉;行在街上,后面有车驶近,老人家总是做出要躲避的样子,正如她所说:前10年,也没觉得世界这么吵。
对 岸
有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俗子,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终于有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
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就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理发师与徒弟
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3个月后,徒弟学成。
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语。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笑道:“花时间挺长的。”徒弟无言。
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道:“动作挺利索,20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不知所措,沉默不语。师傅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怯怯地问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我没一次做对过。”
师傅笑道:“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言;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能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基督与犹大
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座大教堂画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工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小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让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
但是,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深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地物色。
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都不是老画家心目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画家到酒店喝酒,一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叫嚷。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副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
现在,犹大的模特儿终于找到了,于是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连画了好几天。
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的眼睛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
那个模特儿低下头,哽咽起来了。很久,他才抬头,望着老画家说:“多年以前,我就是您画圣婴的模特儿。”
盲人与健全人
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谷底水流湍急,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尸骨难觅。这天,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是必须攀附了,路已至此,绝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他的弱点源于耳聪目明。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过桥的健全人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得失之间
有一年,在比利时某画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标价为250美元,画商不愿出此价钱,于是唇枪舌剑,谁也不肯放松,谈判进入僵局。那位印度人恼火了,怒气冲冲地当着美国人的面把其中一幅画烧了。美国人看到这么好的画烧了,当然感到十分可惜。他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钱,回答还是250美元。美国画商见毫不松口,又拒绝了这个价格,这位印度人把心一横,又烧掉了其中一幅画。美国画商只好乞求他千万别再烧这最后一幅。当他再次询问这位印度人愿卖多少钱时,卖者说道:“最后一幅画能与三幅画是一样的价钱吗?”结果,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后一幅画竟以600美元的价格拍板成交。
当时,其他的画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这间,而印度人这幅画却能卖到如此之高,原因何在?首先他烧掉两幅画以吸引那位美国人,便是采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因为他“有恃无恐”,他知道自己出售的三幅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烧掉了两幅,剩下了最后一幅画,正是“物以稀为贵”。这位印度人还了解到这个美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收藏古董名画,只要他爱上这幅画,是不肯轻易放弃的,宁肯出高价也要收买珍藏。聪明的印度人施展这招果然很灵,一笔成功的生意唾手而得。
付出与索取
张生和李生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察看过功德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脱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以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一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一生。然后由他们慎重选择。张生暗忖,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一生!王生见此情景,也没有别的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
阎王听其所愿,当下判定二人的来世前途:张生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的施舍;王生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作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其实,付出与索取是相对的,关键是看你自己如何理解。
 应用与创新
绊脚石和垫脚石
一个走夜路的人不小心碰到一块石头上,他重重地跌倒了。他爬起来,揉着疼痛的膝盖继续向前走。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前面是墙,左面是墙,右面也是墙。前面的墙刚好比他高一头,他费了很大力气也攀不上去。忽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了刚才绊倒自己的那块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搬过来垫在脚底下呢?想到就做,他折了回去,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那块石头搬了过来,放在墙下。踩着那块石头,他轻松地爬到了墙上,轻轻一跳,他就越过了那堵墙。
还有两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挑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把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但它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境。但是事情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绊脚石也会成为垫脚石,困境也许就是以后成功的基石。
得与失
风浪中,船沉了,惟一一名幸存者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每天,这位幸存者都翘首以盼,希望有船来将他救出。然而,他盼到花儿也谢了还是没有船来。
为了活下来,他就辛辛苦苦地弄来了一些树木枝叶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家”。每天,他都会默默地向上帝祈祷。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当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场大火顷刻之间把他的“家”化为了灰烬,他眼睁睁地看着滚滚浓烟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眼中充满了绝望。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
他得救了。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他问。
“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
这个故事一直感动着我。过去,我常常为自己失去的东西而闷闷不乐,甚至后悔,从而把自己本应该丰富多彩的青春弄得黯然失色。其实,我们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我们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不至于因为失去而后悔,才能生活得更快乐。
失去日月,得到繁星;失去冬雪,得到春风;失去纯真的童年,得到成熟的人生。失去的岁月中,拥有着获得的财富;得到的成功里,相伴着牺牲的苦痛。在得与失中体会成长的意味,在笑与泪中认识生命的过程。
48、《方法》
 思路
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方法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方法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方法必须不断革新。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新的方法。
 名言
成就的大小和深浅,往往决定于方法是否多方面,是否灵活运用得纯熟。—— 姜亮夫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 毛泽东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我们有三种主要方法,那就是对事物与自然的观察、思考和试验。—— 狄德罗
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塞缪尔·约翰逊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想出以前,人们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怀疑就是方法。——笛卡尔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笛卡尔
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荣格
不存在任何方法,除非你才华横溢。——艾略特
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拉普拉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俗语
仅仅做好事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佚名
一个好的方法可能比热情更重要。——佚名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佚名
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学理论来,对人类的价值观影响更大的恐怕还是科学的方法。
——佚名
 经典素材
刘国梁的倒退
(不要固守陈旧的方法)
1992年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刚一亮相就博了个满堂彩。自此后,他凭这手绝技和诡异的发球打得多少高手铩羽而归,成为当年中国乒乓球界的“希望之星”。直拍横打成形之初,正是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没落之时,刘国梁的直拍横打为直拍打法点亮了一盏明灯。
在后来的一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首场亮相,他已无成功时的威风首轮即被淘汰。青黄不接的中国乒乓男队,本来能放的惟一新星未升空便坠地,原因何在?
原来,当刘国梁以“直拍横打”一炮走红后,他的这一打法并未取得国内乒乓界名人的认可。刘国梁被要求充分发挥直拍快攻抢先上手的老技术,这在欧洲球员中并无新意,更无优势,以己之短碰别人之长,就难以取得胜利了。
“肥皂水”哲学
(批评要讲究方法)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这位总统以少言寡语而出名,常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文”,但是,他处理起问题来却是相当的圆滑。
柯立芝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秘书,但她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
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这是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 对待问题和冲突,有人喜欢妥协退让,不管自己的想法对不对,这种人没有个性,很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有人宁折不弯,结果是与人斗得两败俱伤;还有一种人像柯立芝一样,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让对方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建议,这种聪明的做法,使他们成为最可能成就大事的人。
周总理智答记者
(方法与智慧)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周恩来桌上有一枝美国派克笔。他以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朗声笑道:“这枝钢笔,是一位朝鲜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是他的抗美战利品。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谁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枝贵国生产的钢笔。”那位美国记者听了,顿时窘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你们国家的人走路的时候,怎么总是弯着腰,垂头丧气的?而我们国家的人走路的时候,总是仰着头,挺着胸,大步向前走!”
当时在场的记者们一阵骚动,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时总理想了想,不卑不亢说:“因为我们国家的人民都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国家的人民总是走下坡路。”哗……哗……全场的掌声差点把房子震塌!那名提问的记者当时语塞。
田忌赛马
(方法得当,才能成功)
齐国的将军田忌经常同齐威王赛马。一天,田忌又输给了齐威王。回家后,田忌把赛马的事告诉了孙膑。孙膑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代,足智多谋。孙膑听后,说:“下次赛马你让我前去观战。”
又一次赛马开始了,孙膑坐在赛马场边上。第一局,齐威王牵出自己的上马,田忌也牵出了自己的上马,结果跑下来,田忌的马稍逊一筹。第二局,齐威王牵出了中马,田忌也以自己的中马与之相对。第二局跑完,田忌的中马也慢了几步而落后。第三局,两边都以下马参赛,田忌的下马又未能跑赢齐威王的马。看完比赛回到家里,孙膑对田忌说:“我看你们双方的马,若以上、中、下三等对等的比赛,你的马都相应的差一点,但悬殊并不太大。下次赛马你按我的意见办,我保证你必胜无疑,你只管多下赌注就是了。”
田忌与齐威王的赛马又开始了。第一局,齐威王用上马,孙膑让田忌出下马,一局比完,田忌的马落在后面。第二局形势就变了,齐威王出中马,田忌对以上马,结果田忌的马赢了第二局。最后,齐威王的下马被田忌的中马甩在了后面。这一次,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田忌以前赛马的方法总是一味硬拼,希望一局也不要输,但因自己总体实力差那么一点,结果总是输,而孙膑则巧妙的多。
鲁侯养鸟
(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方法)
有一天,一只巨大的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附近。它的头抬起的时候,身高达8尺,样子长得很漂亮,很像传说中的凤凰。因此,人们都把它当作神鸟。
鲁国国君听了臣属的汇报,决定以盛大的礼节郑重其事地迎接它。鲁侯在宗庙里毕恭毕敬地设酒宴招待海鸟。鲁侯命宫廷乐师奏起了最高级的《九韶》曲。这是舜帝时在最隆重的场合下才演奏的乐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给海鸟摆满最上等、最神圣的“大牢”供品做食物,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盘子盛着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猪。鲁侯侍立在海鸟旁边,诚心诚意地请它食用。
海鸟看到这莫名其妙的场面,被吓得有些发呆。它离开了辽阔的大海,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看着面前纷乱的人世,只觉得头昏眼花,充满了惊恐和悲伤。三天之后,它在极度的惊吓忧郁中死去了。
其实,鲁国国君这是用供养自己的一套做法来养海鸟。他不知道世上万事万物皆有自身的特点和所应遵循的规律。而鲁侯却不看场合不分对象,只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办事,他不懂得用养鸟的办法去养鸟,结果事与愿违,做出了适得其反的蠢事来。
詹何钓鱼
(方法来自学习和实践)
古代,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叫詹何,他的钓鱼方法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大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毁瓜与护瓜
(正确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正好位于魏国与楚国的交界处,这地方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和态度却大不一样。
魏国的村民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西瓜长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国的村民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他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就怨恨魏国的村民,嫉妒他们。于是,楚国的村民就想方设法去搞破坏。晚上,楚国村民摸到魏国的瓜田,踩他们的瓜,扯他们的藤。
魏国村民十分气愤,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位年纪大的村民劝阻了大家,说:“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报告给县令,向他请示该怎么办吧。”
宋就耐心地劝导村民说:“如果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地这般闹下去,只会结怨越来越深,最后把事态闹大,引起祸患。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计较他们的无理行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们给西瓜浇水,最好是在夜间悄悄进行,不声不响的,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国村民依照宋就的话去做了。从这以后,西边楚国的瓜一天天长好起来。后来,魏国村民的行动被楚国村民发现,他们大受感动,两边就亲如一家了。
陶渊明与陆澄的区别
(读书方法要灵活)
晋代陶渊明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自然清新,朴素优美,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曾这样总结他的读书方法“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但是他读书并不是字斟句酌,而是 “不求甚解”,以期与古人心灵的契合。
南北朝有一名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一生好学不辍,手不离书,可是却没有任何成就。他曾经用了三年时间将《易经》背得滚瓜烂熟,但对里面的意思却搞不明白。他想编一部史书,但是也没有完成。他为读书而读书,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没有看到书中的精华,所以虽然读了一辈子书,也不能成为大学问家。
倾盆大雨
(巧化尴尬)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并素以风趣幽默出名,经常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化解尴尬。
有一次,他在家中与朋友聚会,正当大家谈笑风生的时候,他得妻子突然闯进来,先是大吵大闹,言语不堪入耳;苏格拉底已习惯这一切了,于是就坐在一边抽起烟来,这时他老婆看到他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更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头一泼,随即就把一盆水泼到丈夫的头上,顿时苏格拉底全身湿淋淋的。
朋友们都以为一场恶斗即将发生,然而,苏格拉底没有发火。大家都非常纳闷地反问:“你妻子大吵大闹,怎么你都不生气?”苏格拉底看了看大家,幽默地说:“我早已料到,雷声过后,必定是场倾盆大雨。”在场的人都不禁大笑起来,他的妻子也渐渐地退了出去。就这样,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干戈”,顷刻之间化成了“玉帛”。
 意林故事
宓子贱与巫马期
原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巫马期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贱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只是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当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如何开门
两个儿子大了,一个富翁老了。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
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
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酒毕竟不同于水
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扭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几个问题。”
“你问吧!”
“我如果吃了沙枣,这不好吗?”
“没有什么不好。”法官回答。
“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
“没有罪。”
“然后我躺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这是不是犯法?”
“当然不是。”法官说。
“那为什么我喝了枣加上些水放在阳光下酿成的酒,您就说有罪,并声明禁止呢?喝了这种酒,您就认为破坏了法律吗?”那个人质问法官。
法官想了想,没有回答他的质问,而是反问道:“先生,现在我向你提几个问题。如果我向你泼一点水,这会使你得病吗?”
“不会!”那人回答。
“如果我往你头上倒点黏土,你会残废吗?”
“当然不会!”
“那么我把黏土掺些水做成砖头,再放在太阳下晒晒,然后用这种砖头猛力击你的头,这有什么后果?”
“砖头会打破我的头,甚至我可能死去!”那人回答。
“那很好,”法官说,“你提到的这种酒也是这样。如果用水和黏土做成的砖头会砸破头,那么用水和枣酿成酒,喝了会酗酒闹事,破坏法律。”
当面对别人狡辩的时候,你不需着急,也不用生气,只需学着对方的方法,把他的“球”“踢回去”就行了。
智擒鱼鹰
一个人有一片鱼塘,他每年都要靠这片鱼塘来养活家人。可是,鱼塘附近有好多鱼鹰,常常一群群地来抓鱼吃,赶也不好赶,抓又抓不住,养鱼人很发愁。
有一天,养鱼人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个好办法。他扎了一个稻草人,让它伸开两臂,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还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个养鱼人的样子。养鱼人把稻草人插在鱼塘里吓唬鱼鹰。起初,这还真吓住了鱼鹰。
可是渐渐地,它们见鱼塘里的人总是一动不动,就起了疑心,不断地大着胆子飞下来看。这样一来,它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假人了,就又飞下来啄鱼吃。鱼鹰吃饱了,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边晒太阳边休息,很是悠闲。
养鱼人生气极了。良久,他忽然又心生一计。
养鱼人悄悄把草人从鱼塘里拔出来,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里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样伸开双臂站在鱼塘里面。
鱼鹰又来了,它们以为还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胆地下来吃鱼。吃得饱饱的,然后又飞到养鱼人的斗笠上休息。养鱼人趁着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鱼鹰的爪子。鱼鹰使劲地鼓动着翅膀,可是怎么也挣不脱。
随着情况的变化,我们采取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
打蚊伤父
从前有个人,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为生。这个人谢顶谢得早,头发已经全都掉光了,脑袋光秃秃的。
一天,这个人带着儿子一起到河边洗衣服。衣服洗完了,父子俩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时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气酷热难当。染衣人身子乏了。于是,他就近在河边找了棵大树休息一下。时间不长,染衣人的鼾声就响了起来。
染衣人睡得正香,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叮在他的秃头上面,津津有味地吸他的血。
他的儿子很爱自己的父亲,是个孝顺的年轻人。这会儿,他看到蚊子叮在父亲头上,不禁非常生气。他用手指着蚊子狠狠骂道:“你这个下贱的坏蛋,竟然敢吸我父亲的血!你等着,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你!”
他先准备用手去拍打蚊子,又转念一想:手拍实在太轻,不能这么便宜了蚊子!这样寻思着,他走过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来,照准父亲头上的蚊子,抡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过去。
结果蚊子马上飞走了,没有被打中,他父亲却被当场打死了。
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够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没用反而还帮倒忙。所以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应该考虑它的功能是否与问题相适应,面对同一个问题,方法绝不是越强硬越好。一旦用力过猛,还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钓鱼的诀窍
两位老汉在河边钓鱼,他们一人蹲在一块石头上,神情十分专注。
一个老汉一次又一次地起竿,不断地将钓上来的鱼放进鱼篓里;而另一位老汉的鱼篓里却空空的,他一条鱼也没钓到。没钓到鱼的老汉有些沉不住气了,他跑到那位钓鱼多的老汉身边,对他说:“老哥,您已钓了这么多的鱼了,而我从一早到现在连一条鱼也还不曾钓到。咱俩用的鱼食一样多,钓钩下去一样深,可是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位钓鱼多的老汉说:“我倒有一些体会跟你分享:比如说,在我开始放下钓钩时,我心里想的并不是钓鱼这件事,因此,我不急不躁,我的眼睛也很平和而不是四下搜索张望,我的神情也不变,鱼就放松了戒备,忘记了我是钓鱼人,它们在我的钓钩旁游来游去,因此很容易上钩,我也就容易钓到鱼。我看你呀,就不像我这样,而是心里老想着鱼,心情十分急切,眼睛老看着游来游去的鱼,这样你的神情变化太多太明显,鱼看到你这副神态,它们会十分紧张,自然都被吓跑了,那又如何钓得到鱼呢?”
这位老汉恍然大悟。于是他按那位老汉说的去做,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不大一会儿,他也接连钓上来好几条鱼。
两个老汉钓鱼,外部条件一样,可是方法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应用与创新
“有用的就是好方法”对吗
马基雅弗利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但是,事实是如此吗?
许多人认为美国的肯尼迪家族是一个受到诅咒的家族,因为这个家族中的惨祸不断。而诅咒就是来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老约瑟夫?肯尼迪。老肯尼迪是爱尔兰移民,一生贫困。约瑟夫 ?肯尼迪从小就立志要出人头地。25岁时,他趁华尔街的股市大崩溃之时,赚了第一桶金。之后,他索性做起走私酒的生意,自资拍电影,巴结总统。总之,为了赚钱,他无所不用其极。他生前教导四个儿子有一句名言:“记住,第二位置,就是输家。”肯尼迪家族受诅咒,就是因为约瑟夫?肯尼迪为人太不择手段,做事也太绝了。他在1969年以81岁高龄逝世,在世时两个儿子遇刺身亡,备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
当然,人人都希望成为百万富翁,想赚大钱的目的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却是不可取的。如今,我们却看到很多人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例如,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圈,明星们为了提高知名度不择手段,绯闻满天飞,把私生活放在大庭广众之下炒来炒去。可是放眼看去,这样的人大多如昙花一现,不会长久下去的。这样换来的成功也一定不会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