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星凉贤者之爱剧照:24、相声中的“柳活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11:32

24、相声中的“柳活儿”   

从相声演员“撂地”演出开始,他们把学唱弦子书,什不闲儿、竹板书,京、评、河北梆子等戏曲选段、片断,以及演唱“太平歌词”、小调歌曲等统称为“柳活儿”  。

“柳儿”就是唱的意思。按照曲艺艺人的行话,称唱大鼓书为“柳海轰”。清代贵族子弟演唱“全堂八角鼓”走票时,也分“鼓”“柳”“彩”三个部分:“鼓”指的是“八角鼓”,包括岔曲、群曲、联珠快书、逗哏等,“彩”指的是变戏法等;“柳”指的是“红柳”(又名“秦腔儿”)和“绝柳”(即马头调))两种。看来曲艺艺人和贵族子弟都把唱的段子叫做“柳活儿”。

相声演员在天桥“撂地”演出时,为招揽观众,经常三四人分成角色演唱一段“滑稽二黄”或河北梆子,段子有《卖马》《捉放曹》等,当时称它为“门柳儿”。有些“门柳儿”经过历代演员的不断丰富,已经发展成独立的“柳活儿”,如《汾河湾》《武家坡》《空城计》等,有的已经发展成较有意义的保留段子,如《关公战秦琼》《改行》等。

传统相声的“柳活儿”以仿学戏曲、杂曲演唱,摹拟表演为主要手段,有时单纯学唱各个流派代表作的韵味,有时穿插滑稽表演,有时有评论、有介绍,以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统治,用“长歌当哭”的手法去控诉封建统治者对艺术的摧残和对艺人的压迫。例如《八大改行》产生的年代是咸丰末年(一八六一年),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了(后来有人改为光绪末年),当时碰到“国丧”停止动响器一百天,京戏演员不能演出,有的街头卖艺唱二黄,有的改说相声,有的改行做了小贩,受尽了折磨。这段相声正是当时挣扎在饥饿线上戏曲艺人们的真实写照。《八大改行》主要学唱八位艺人,改行后闹的笑话,经过许多演员的加工,已经发展到十三个人改行了:即:唱花脸的演员卖馄饨、卖西瓜,唱老生的卖馒头、卖硬面饽饽、卖豆汁,唱武生的卖包子、拉洋车,唱青衣的卖晚香玉,唱老旦的卖菜,唱莲花落的卖切糕,唱梆子老生的卖酸梅汤,唱评戏的缝穷,唱大鼓的卖粳米粥等。表演时都用的是演员真名,华子元表演时仿学的是老旦龚云甫、武生李吉瑞、老生刘鸿声等。侯宝林表演时则改为刘宝全、李多奎、金少山等,且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学唱花脸的演员卖西瓜原来的唱词是:

甲:(唱)“我的西瓜赛沙糖,真正是旱秧脆沙瓤,一子儿一块不要谎,谁若不吃给你大开膛!”(做举刀状),全吓跑啦!

侯宝林演出时前三句未动,最后一句改为:

甲:“……你们要不信请尝尝。(白)你们吃啊……”谁敢过来呀!

“谁若不吃给你大开膛”是脱离生活实际,为逗笑而逗笑的产物,使人笑后不会对演员产生同情心,侯改成的“你们吃啊”,则是从生活出发的,演员想招揽生意以图生存,但由于无意中暴露出自己演架子花脸的凶态,而达到“谁敢过来呀!”既合情合理,又会使观众笑后产生对改行闹笑话的感慨、同情,从而得到真正完美的艺术效果。整理后的《关公战秦琼》也提高了思想性,和《改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的“柳活儿”是讲述、仿学舞台演出时产生的事故笑话,象:应佩宝剑误挂腰刀的《文昭关》,忘记带胡子的《遇皇后》《青石山》《黄鹤楼》,忘记带令箭的《四郎探母》,上台后说错了词的《母黄鸟》,以及扮演虎形的演员不肯死去的《武松打虎》等。还有一些仿学个别事故的,象:点将时唱“小枣切糕”,孙权上台忘了人物的名字,唱《二进宫》光哼腔没有词儿等等,都是片断没有形成“正活”。

属于评论式的“柳活儿”,是边评论边学演,其中广泛涉及到京剧各个流派的风格、唱法、特色,京白、苏白的特点,京剧与河北梆子、评剧的对比,评论唱词不合情理,以及江湖艺人演出时的陋习等。这种段子有:《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生》《四小丑》《斩经堂》《斩蔡阳》《单刀会》《古城会》《铡美案》《学梆子》《八蜡庙》《珠帘寨》《定军山》《反云南》《戏剧杂谈》《学评戏》《武坠子》《学大鼓》等。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柳活儿”有七段:

《窦公训女》又名《全德报》,此剧近六十年来已成绝响。这段相声就是仿学这出高腔的一折。甲对高腔一知半解,但自吹擅演《窦公训女》。乙和他试演后,甲对剧情、剧词一窍不通,当场出丑。主题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蠢人。属于这类主题的还有《黄鹤楼》《汾河湾》《捉放曹》《洪洋洞》等,后两段趣味不高,近廿年来很少有人表演。

《戏迷传》三十年代北京有位单口相声演员华子元,专门说戏迷故事的相声,学唱《李陵碑》《滑油山》等选段,仿学老一辈京梆著名演员如崔灵芝、元元红、刘鸿声、孙菊仙、龚云甫的唱腔,统称《戏迷传》,具体段子有:《戏迷闹学》《戏迷游街》《戏迷学徒》《戏迷做小买卖》等,在仿学老腔老调上惟妙惟肖,但编撰的故事有的夸张过火,有的趣味不高,所以到三十年代末,他的段子显得老化,渐渐不受听众欢迎。

另外,表演“滑稽二黄”的云里飞(白宝山)也经常表演《炸酱面》《戏迷上厕所》《空城计》等段子,表演时载歌载舞,气氛活跃,不象华子元那样呆板。

《闹公堂》又名《戏迷知县》,传说三十年代一直在北京西单商场“撂地”说相声的“相声五杰”①之一的张葆华(艺名:张傻子)从南方移植来的。故事说:一位戏迷去当知县,找了唱莲花落的当掌夫人,卖药糖的当喊堂的,拉大片的当带案的,唱靠山调的当掌刑的,要饭的当回事的。上任后碰见一个唱大鼓的男方和一个唱评戏的女方告状,牵扯到唱数来宝的张三。结果,在公堂上因为知县先唱,大家也都唱起各自擅长的曲调来。由于演员不同,学唱的曲调也不一样。原来有人使用的是“花鼓调”“卖梨膏糖”“吴桥落子”“旱船调”等。后来有人改为;京东大鼓、单弦、乐亭大鼓、河南坠子等曲调,实际上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的杂学唱。

《空城计》又名《跑龙套》,过去表演杂学唱时,往往把三、四个片断联接在一起,最后用《空城计》来做底。侯宝林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现旧社会有些小市民观众常串到后台去找演员攀谈。耸肩缩背,不熟充熟,海阔天空,不懂装懂。他就将相声里的“我”塑造成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用自嘲的手法,既仿学唱段又讽刺了那种自以为是的人,使它成为一段有故事、有人物,有学唱、有议论、有表演的优秀“柳活儿”,同时,他也做了净化语言的工作,提高了它的格调。

《戏剧杂谈》又名《杂学儿》《戏迷杂学》,据侯宝林在“我和相声”中说:“我的《戏剧杂谈》是学绪德贵先生的。”实际上,解放后侯的表演本,在推陈出新方面又做了许多成功的尝试,象谈到“戏剧与水利的关系”“戏曲表演和话剧处理手法不同”,并进行摹拟表演,这都是原来《杂学儿》中所没有的。

《戏剧与方言》又名《南腔北调》,从《怯杂学》发展而成。原来的结尾是学唱《定军山》黄忠剃头,建国初期侯宝林在天津演出时,为宣传推广普通话,将仿学越剧、沪剧揉合进去,也属于评论学唱的段子。

《三棒鼓》原是《杂学唱》《学评戏》里的一个片断,表演时,除仿学评剧各流派的唱法外,还介绍了旧社会在庙会上唱评剧的艺人生活困苦的窘状,为卖艺餬口使艺术受到摧残。这个段子形成于一九五六年,为表明艺人卖艺时是靠敲鼓告一段落,然后向观众敛钱,所以借用湖北民间演唱的名称,改称《三棒鼓》。

除了上述的七段以外,今天能够演出的“柳活儿” (包括短段)还有:《关公战秦琼》《黄鹤楼》《汾河湾》《阳平关》《珍珠衫》《捉放曹》《改行》《武松打虎》《串调》《罗成戏貂婵》《焦赞打严嵩》《山东二黄》《文昭关》《学坠子》《学评戏》《学柳子》《学大鼓》《学越剧》(又名《两三八》)《铡美案》《群英会》《过关》《炸酱面》《找调》《卖包子》《忘词儿》《学货声》《大登殿》等共二十七段。

根据一九三九年底伪华北广播协会的“曲艺演艺总目”,我了解到了当时北京相声演员在广播电台演出的“柳活儿”情况,从中看出三个问题:

一、当时演播相声曲目最多的演员是张葆华、绪德贵,共七十七段,其中“柳活儿”十三段。其次是陈子贞、广阔泉,共七十一段。其中“柳活儿”七段,再其次是常宝堃、赵佩如共六十五段,其中“柳活儿”九段。

二、在“柳活儿”方面独出心裁的是张葆华、绪德贵这一对演员,象《大战秦琼》《文昭关》等曲目是他们独有的。

三、侯宝林继承、发扬了张葆华、绪德贵的“柳活儿”传统,不断加以改革,形成了自己崭新的风格,提高了相声的社会地位。

解放后新相声中也创造了不少“柳活儿”,十年动乱前比较优秀的有:讽刺瞎指挥作风的《王金龙与祝英台》,仿学建筑工人打夯的《劳动号子》,以及《学广播》《不同的风格》《杂谈失空斩》《窦二墩与刘巧儿》等。粉碎“四人帮”以后,揭露群魔丑态的“柳活儿”有:《舞台风雷》《特殊的生活》等。一九八一年以来又涌现了用电吉他伴奏的“柳活儿”《笑语欢歌》以及《我是中国人》《我爱哈尔滨》《山乡变奏曲》等,不足之处是单纯仿学唱歌较多,思想性、艺术性都不够十分完美,有待在今后实践中不断予以提高。

①“笑林五杰”指的是:张葆华、高德明、戴少甫、绪德贵、汤金澄(艺名汤瞎子)五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