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什么电子厂好:中国干部特有的45岁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49:17

中国干部特有的45岁现象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出现特有的“45岁现象”,将45岁作为人生的分水岭,且把这个年龄列为人事遴选的标准。这不仅浪费社会人力资源,还会潜移默化地把很多人的成功路径引向当官小道上,把精力和智慧消耗在琢磨人事安排上。要减少“45岁现象”,改革分配机制是关键,从平衡实际收入差距和减少特权做起,也许是较便捷入口。  

 文章摘录如下:

 中年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是智力、能力,都达到成就事业的巅峰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把45岁到59岁的年龄段界定为中年人,中华医学会也认同这个“中年人”的科学结论。 

但在中国,相当部分中国人把45岁视为一个坎。到这个年龄仍当不了处级干部,或者是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就会有前途渺茫的感觉,不思进取,不求发展,开始思谋如何度过余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到了45岁还没被提拔,这辈子算完了。 

“提拔”是与“当官”相关联的词,但官的数量有限,并不能承载所有人的理想,到45岁还从事专业、干具体工作的人,在中国一般被视为“混得不怎么样”,相当多人反而迷茫。而在国外,人上了40岁,绝大多数人进入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家庭稳定,对世态人生不再迷惑,专注于自己的专长,冲向“出成果”的高峰期。电视上、企业里、议会中,唱主角的人是那些稳重达练的中年人。 

 独具特色的“45岁现象” 

 将45岁作为人生的分水岭,且把这个年龄列为人事遴选的标准,恐怕是中国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45现象”是在公务员阶层率先兴起的。一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倡导的干部年轻化,本来是针对陈旧僵化的思想而言的,但却渐渐收拢在年龄这个“硬指标”上。另一方面,经济形态变化了,而官员角色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使得当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权有利。加上以“任命制”为主的官员选拔体制没多大改变,使得上级领导的态度比业绩更具有晋升说服力。每换一届领导,就会吸收一批“新鲜血液”,年龄越来越年轻,“45岁”也便成为官员前途的关键一道坎。 

 于是,便出现几种弊端:一些年轻官员在干部选拔上做不到“五湖四海”,听不得不同意见,喜任人唯亲;有的公开场合显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背后却在和小兄弟们吃喝玩乐;有的把生活作风当作“小事”,不检点、不自律、不自重;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利用过于年轻特点,把他们当作“潜质股”加以“投资”。 

 而跨过45岁门槛的官员,有些人会享用来之不易的成果,有些人则十分小心地保全既得利益,“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仅成为官教条,使得改革锐气下降,甚至连讲话都谨慎格外,常常抄袭总书记、总理的报告。而年轻一代也看到当官的种种好处,报考公务员成了中国的“金考”,竞争之强远超于高考。2008年平均竞争比例是60比1,2009年则上升为73比1,最优秀的人似乎都要进入官场。

 正在向社会渗透 

 值得关注的是,“45岁现象”正在向社会各界渗透。渗透的表现之一是企业、大学的行政化,以便于套用或获取行政层级所赋予的特权。表现之二是企业和大学的人也将45岁视为人生成功与否的坎,向中层管理者奋斗。这个年龄仍在一线从事实际业务的人,被普遍被认作“没什么指望”的人,管人的似乎总比搞专业的要高人一等。 

 于是,45岁到60岁没有官职的人,成了最尴尬的一群。45岁以下,体力和精力好,但能力、经验可能不足,可当“新鲜血液”加以培养;60以上,工作能力强,但可能身体和精力差,需要退休。而既有精力又有能力的45到60岁的人,却被排除在县处级干部和中层管理者之外,搞专业又被社会所不齿,在人生的黄金时期“退居二线”,极大地浪费着人力资源。

“45岁现象”向社会渗透的结果是,很多人都想当官当领导,而把从事专业工作视为前途不大。 45岁以上的记者很少活跃在现场,45岁以上的教授专心写教案的不多,45岁以上的工程师更多地当“老师”而不动手。唯独农民没有45岁概念,需要不断进取。 

 改革分配机制是关键 

 浪费社会人力资源,是“45岁现象”产出的不良后果之一。这种现象不能制止,会潜移默化地把很多人的成功路径引向当官小道上,相当多国家栋梁之才,可能把精力和智慧消耗在琢磨人事安排上。 

 如果进一步分析,还有很多社会问题都与之有关。比如浮躁风气,与年轻干部和管理者年轻化无不关系。年轻人有活力,求新猎奇,但对一些“新事物”、“新创意”的警觉性、鉴别力不强,不免意气用事,急于求成。

 再如浮夸风气,由于提拔年龄卡得很紧,每个干部和管理者都以被“提拔”为主要目标,想尽快出政绩,不惜弄虚作假、牺牲环境、危害他人权利为代价,而对具体的、实在的利国利民的事业缺乏兴趣和耐心。 

 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民间已有这样的流行话:“年龄是个宝,文凭很重要,关系最关键,能力作参考”。当真才实学被视为不重要的因素时,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靠什么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