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环境催生“双面娇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20:03

环境催生“双面娇娃”

时间:2011-10-18 02:20 作者:admin

  

王云涛/绘

  ■新快报记者 何宁
  家庭教育不当易出“双面娇娃”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会这么不一样呢?“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不一样所造成的。”宋少卫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了资源的独享,“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顺的,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而家长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层面的,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孩子在家以外的另一个环境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其中溺爱孩子是孩子在家成为‘小霸王’、‘小皇帝’的主要原因。”
  方女士的儿子牛牛今年读初三了,据她回忆,儿子从小到大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基本一样,反差不大,并非我们眼中的“双面娇娃”。为什么牛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都表里如一?方女士认为,这跟她在家的教育不无关系。
  “我们家一向比较民主,我们虽然爱孩子但从来不溺爱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一些做人的原则方面,儿子要是没做好的话,我们也会很严肃地批评。比如儿子说谎了,我会严厉批评,一般我表情一严肃起来,孩子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方女士说,儿子读初三了,到目前为止,没有做出过很过激的行为,“我记得他非常过激的行为就是放声大哭。他从小就很自由,很快乐,我们都觉得他是个很阳光的孩子,他有什么不开心都会及时发泄出来,这样就不会有积累到很多而爆发的那一刻。”
  家长要“净身”归家
  “未成年的孩子对一些社会现象没有判断的能力,他们很可能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对于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产生‘双面娇娃’的一个重要因素。”宋少卫补充道,网络的匿名环境也是导致孩子“双面性”的又一诱因,“而且如果孩子沉迷于网络,很难分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人格分裂。”
  奥巴马的母亲教育幼年奥巴马说:要成长为人,你一定要有价值观。她给奥巴马立了四个做人原则:诚实(Hon-esty)、公平待人(Fairness)、说话要直接(Straight talk),以及独立判断能力(In-dependent judgment)。“以上在美国通行的美德,到了中国,在学校和社会上,几乎全部是缺点。如果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中,他会被贴上不灵活、没城府、太固执、自以为是的标签。”胡女士对于社会上不再追求这种美德表达出了自己的强烈愤慨。
  宋少卫还举了个例子,他有一个学生小芳,她爸爸是的士司机,这位父亲在家里经常会表达一些成人的观点,比如他会当着孩子的面说:“现在撞到人真麻烦呀,如果撞死了还好,没有撞死的话,医药费是个无底洞,而且还会被受害者闹得鸡犬不宁。”药家鑫案出了以后,小芳非但没有表现出愤慨,还表示自己很赞成药家鑫的做法,她学着父亲的话说,“要是没弄死那个人,药家鑫也无宁日的。” 
       宋少卫指出:“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可怕的,我们无法想象第二个药家鑫的出现。所以家长在家里说话要特别小心,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家长要表达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能把社会上一些恶俗的思想告诉孩子。”
  积累太多不快容易大爆发
  许多家长指出,孩子之所以在学校表现比在家里乖,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非常吝啬。“老师总是关注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像我们的孩子成绩中等,很少会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我们也不知道,要不是听孩子的同学说,我真不知道孩子在学校这么内向。”李女士抱怨道。
  胡巧明老师表示,在学校,一个老师要管几十个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时候会忽视孩子日常表现中的微小变化。“有家长抱怨老师不负责任,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其实家长也应该理解老师的苦衷,孩子出现问题应该大家去配合解决,而不是追究谁的责任。”
  胡巧明指出,在学校,如果老师发现了“双面娇娃”,一般会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我会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排解烦恼。比如经常叫孩子们把自己不高兴的情绪当成小石头,只要不高兴的时候就去捡石头,觉得哪些不高兴可以扔掉的,就扔一块石头。慢慢地,孩子们能够通过扔石头来发泄自己不快乐的情绪。另外,孩子每天的不快要及时疏导,千万不要积累到很多不快最后大爆发,因为这个爆发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家长还要让孩子多交朋友,孩子们朋友多了,自然就能向朋友分享快乐和烦恼,心情就会豁然开朗。老师也要经常表扬孩子,为孩子们的进步喝彩。还要让孩子们有集体意识,让孩子们在集体里有归属感,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起敞开心扉,通过朋友的帮助可以及时疏导心中的不快。”
  专家支招
  让孩子在家里做“老小”
  (宋少卫,青少年心理专家)
  为了避免孩子双面性的表现反差太大,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首先,孩子需要正确的家庭定位,既要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又要尊重长辈。家长在家里对待孩子的心态要进行调整,不要过于骄纵孩子,也不要对孩子太严苛。很多在家是“小皇帝”、“小霸王”、“小女皇”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家里定位太高了,以为自己就是家里的“老大”。我认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的地位是“老小”更有利于其成长。这需要让孩子被爱的权力充分体现,但选择和决策权相对削弱,让孩子学会听取长辈的意见。另外,正确的家庭定位对孩子的自我认知也有帮助,让他处事更加谦卑,不以自我为中心,在做任何决定时都会考虑身边其他人的感受。         其次,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庭里多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孩子只有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家有责任的话,他就会把自己当作为这个家贡献的一分子,就不会觉得其他人是服务于他的,而会觉得大家一起努力都是为这个家服务的,自然,“小皇帝”就不会出现。我们知道,人40%的学习能力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让孩子多帮忙做些家务,家长不要把孩子做家务和学习成绩对立起来,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孩子在家承担了一些责任,他就会有成长,他的价值感也会随之提升。
  再次,家长和孩子要做到心灵层面很好的沟通。如果家长本身的人格表现不统一,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有问题。家长在家的一言一行都要极其注意,不能把在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或比较功利、世俗的东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如果家长在家里经常无意中表现出表里不一的言行的话,孩子的价值观也会逐渐受影响,到最后孩子也会跟着表里不一,如果这种反差越来越大的话,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在竞争中会不择手段,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品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