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附近有什么好吃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品制作课教学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48:11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品制作课教学研究

  • 作者:
  •  
  •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期
   作品制作课是把作品制作作为授课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旨在让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信息技术过程,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去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或者完成其规划、设计、制作等不同的阶段。作品制作课的基本模式是,学生从某一现实问题或主题出发,经历完整的作品规划、设计、制作和评价的过程,最终呈现出具有一定容量的作品。
  作品的规划设计
  作品制作课的开端往往是一个具体的规划。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空洞,如何落到实处?案例“建站规划”[1]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赏析网站作品、填写规划网站的系列表格,把看似空洞的网站规划逐步落实。案例用了两个课时,学生把在第一课时里学到的规划网站的相关知识应用到第二课时的规划网站实践中,这本身是一个创作实践的过程。当然,学生的规划能力也不是一两节课下来就能提高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后续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来的小组主题网站栏目设计分工表和网站规划分工计划表都需要进行修正,这正说明学生的规划能力在不断提升。
  教师需要明确,尽管规划只是作品制作的准备工作,但对于作品的开发实践来说,作品的规划、设计是重中之重,因为规划和设计是制作具体作品的前提。上述案例中的网站规划就是希望学生体验完整的建站过程,体会规划的重要性。教材从确定网站主题、设计网站风格、规划网站结构、了解网站运行环境及选择网站开发工具五个方面进行了简单描述,同时对网站风格也从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及版面设计四个层面进行了相关描述,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这些都显得有些抽象。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多看实例、多观察、多比较、多思考,真正理解网站的风格是标志、色调、文字及版面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才会在规划自己的网站、设计网站风格时,主动地从这几个层面进行全盘考虑。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形式,将“虚”的规划设计落到“实”处,为后期的制作节省时间,也让制作更有计划性。譬如,上述案例中的风格规划是借助四个环节来实现的:王熙凤的人物描写,感受人物风格;描述身边的同伴,尝试形成风格;电子作品欣赏,体验作品的整体风格;规划自己的网页作品,风格实现。四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的规划设计更明确,也更有目的性。
  作品的创作过程
  作品制作课需要几个课时来完成?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好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秩序,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意识。学生的情绪既可因“导入”得当而高涨,也会因“导入”不当而低落。所以,课堂导入时的情境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小胸卡 个性飞扬——Word的综合运用”[2]的案例中,教师事先了解到,由于胸卡是由工厂统一制作的,样式太单调,展示不出学生的个性,有的学生经常涂改胸卡。据此,教师一上课就展示了被涂改的胸卡,问学生想不想自己设计个性的胸卡。教师创设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一听说要自己设计胸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就变得热烈而融洽了。
  作品制作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如何设置任务?技能课的任务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一节课讲解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任务领会课堂教学内容。但作品制作课上的任务是为作品服务的,目的是让学生设计制作出个性化的作品,这时,学生可能会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此,教师在作品制作课上设置的任务要把零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合理划分任务的大小,在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层层推进任务,实现巧用任务促制作的目的。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作品创作的过程,教师在其中始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直接地进行灌输式讲授,而是借助精心设计的五个任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总结出设计制作胸卡的基本步骤。
  如何选择作品的内容?是全班模仿有限的几个作品,扎扎实实地掌握技能?还是放手让学生按照个人的意愿自由选择主题?这是教师们经常面临的选择。上述案例中,教师在与学生总结出制作胸卡的步骤后,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模仿已有的胸卡作品,而是“放飞”学生,让他们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制作方法,制作属于自己的胸卡。这样学生的作品就不再被教师的思维所局限,极富创意和想象力。
  作品制作课本身就是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教师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美的氛围?这个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在五个基本任务中,教师设计了五句寄语。如任务一的寄语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既寓意要做好胸卡,首先要设置好胸卡的大小,也寓意了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开始就要做好,才会事半功倍。学生沉浸在教师赞美、激励的话语中,就能把美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创作出美的作品。
  作品的评价
  作品评价是作品制作课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但常常被忽视。能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评价,是衡量作品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志。作品评价如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校园英语DV作品制作亲密接触——视频的采集与加工”[3]案例中,教师借助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每次评价都进行分层,还精心设计了小组分工与组员评价表(见下表),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中“搭顺风车”的现象,切实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
  作品评价表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制定。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参与制定评价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把握评价内容,进而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学习。例如,有教师先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第一轮简单的评价,再将学生点评的文字记录下来,提炼出几个大的方面,形成粗略的评价表,并安排学生分别从评价表中的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挖掘出更多的评价点。在此基础上细化原有的评价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构建评价表。这一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在学生进行作品评价时,教师需要指出,评价是会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借此让学生意识到在设计评价表的过程中要规范、细致,在进行评价时要客观、公正。教师还应点出评价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并不是一定要给出一个分数,关键在于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评价作品,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去评价、从哪些方面去评价,还能根据评价反馈的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如何实现对作品制作的全过程评价?上述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成长记录系统”平台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以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注:本文为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b/2008/01/01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性项目(08SJD8800031)“双本体视域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解析”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涓.建站规划.南京六合高中.
  [2]李艺,钟柏昌等.书写智慧 共同成长——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优秀作品与点评(义务教育分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艺,朱彩兰.走进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选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