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有名的火锅:读书的“记”与“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9:52:35

gf ,nsh读书的“记”与“用”

读者问题:

一年前,我看了100本书并做了许多读书笔记。可问题是,一年后的今天,感到这100本白看了,原因是:忘了。一方面我渴望读更多的书,一方面脑子没有博闻强记本领,读了就忘,然后再读其他,然后继续忘,只永远记得当下再读的书。

这个问题相当普遍,虽然一般人达不到一年看100本书的水平。

我觉得这里面缺少了两个关键点:复习和用。

一、复习。

笔记虽然是做了,书上虽然是勾画了,但是,有没有反过头来复习一下?对于记忆力不算好的人,看一遍往往是不够的,最好是间隔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复习一下,此时,只看笔记或者勾画的句子就可以,如果想深入了解,再仔细看相关的部分。通过这种办法,在脑子里强化记忆。

也可以学习一些记忆增强术,这方面的书藉也不少。当然,这就会涉及到第二点:用。

二、用。

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这句话里,先说了用,后说了记。强调了二者的重要性。

如何“用”一本书?

比如《求医不如求己》,很多人看了,但是并没有照书里说的办法去做,里面提到推腹法、金鸡独立等,其实都是简单的功法,只要照做一次,就能够明白怎么回事,如果养成习惯,对身体会有很大好处,我自从看了这本书,基本上一直在坚持练习(中间咳嗽的时候中断了很久,如今已经重新练起来),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仅仅只是落在笔记上,它和人之间产生不了多大的关联,唯有将其落实在思维和行动上,才能够发挥功用,如此,根本不需要去记忆,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技能的一部分。

比如《金字塔原理》,看书以后就学会用金字塔原理来写作和思考;

比如《六顶思考帽》,看书以后就可以尝试这种思考方法,应用在会议中;

比如旅游攻略,在看了以后去旅行,就可以应用书中给出的指引;

比如某部菜谱,看了以后就可以照做喜欢的菜;

……

用,是使知识内化的过程,有些知识可能在实践中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放弃就可以了,而有些则会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不可割裂的部分,而自己,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强大起来、丰富起来。

记和用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非用不能记住,有时候,非记住不能用。

为何在张潮的话里,“能记”最重要?记,不是机械背诵,是理解、融化。例如,泛舟西湖,何等佳境,此时油然忆起前人词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如果百度一下才知道,多煞风景。

记得很牢的东西,如同烙印,会在头脑中不断加深、强化,座右铭就是这个道理。我的格言,“因为积极的价值标准和深度的思维认识让你静以观风云、帷幄视天下”,是熟极而流,不会到用的时候现去查找。虽然因为搜索引擎而使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有些东西,还是要记在脑海,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搜索引擎、笔记、书藉……那些都是求道的途径,是船,不要把船误当成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