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九宫格图软件:希望孩子“孝”你还是“爱”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3:27:09

希望孩子“孝”你还是“爱”你?  

2009-09-11 12:35:42|  分类: 文化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昨天教师节,网上很热闹,晚上在家阅读了一些文章,其中一篇是陈庆之先生的“教育得先讲‘孝’文化”。

 

看到陈先生解释“教”字,并说:“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看他是否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孝乃德行之首。'孝'在'教'前,生动地表现出'教'要'以孝为先,以孝为本'的宗旨。””(原文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45842-9.html#comments)

 

陈先生说得真好!“孝”,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么多年代代相传下来的美德,从来无人怀疑,也无人敢怀疑。

 

可是,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妈妈,你希望我孝顺你,还是爱你?我会选择后者。

我希望我的孩子爱我,但不必“孝”我。

 

首先,“爱”是平等的,自由的,它与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没有关系;

 

而一个“孝”字,就区别出了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以及上下级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很不喜欢这种区别,因为缺乏“平等”。没有“平等”也无从谈“自由”。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心灵缺乏自由的人;

 

其次,“爱”必须发自内心,是心底里真正情感的涌现,心里没有感情,是“爱”不起来的;

 

而“孝”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似乎没多大关系。与真实的情感相比,“孝”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因为你曾对我付出了,所以我现在必须“孝敬”你----如果我的孩子只是出于“责任与义务”而对我尽“孝”,却不真的爱我,说实话,我会感觉很悲哀,会认为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失败。

 

此外,“爱”是广阔的,而“孝”是狭义的。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仅爱父母,爱朋友,他还会爱属于他的生活,爱他所居住的环境,并因爱而怀有一份公德之心;但是,一个只有“孝心”的人,他虽然会孝敬父母孝敬家人,却不会去“孝敬”家庭外的一草一木,也不会去“孝敬”他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从这一点来说, “孝”更多的是一种私人行为,是一种私有化的品德,而非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公德心”。

 

在国内时,常听到有人对孩子说:“父母辛苦生下了你,又辛苦养大了你,你长大了得好好孝顺父母”。此外,也常听到人们感叹说“母爱是无私的”----对比一下这二种说法,我总觉得他们是多么自相矛盾。既然母爱无私,为什么还期待着孩子将来的“孝顺”呢?“我是你妈,我辛苦生下你并辛苦养育了你,你长大后得好好孝顺我,才对得起养育之恩”----如果,为人母者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现在对孩子呵护,只是为了索取孩子将来的回报,那么我觉得这样的“母爱”太自私了。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自私的母亲。

 

我希望我的孩子爱我,但不必“孝”我。因为我希望她明白生命的平等,懂得心灵的自由是多么可贵,她可以平等自由地爱我,但不必承受“孝”的枷锁;我希望她有感恩之心,但不是出于责任与义务,不是为了回报才感恩,而是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知道这世间万物与自己的每一个邂逅都如此不可多得,从而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世界心怀一份敬畏与尊重。

 

 

 

(最后:要说明一下:这篇博文是拜读陈先生的“教育得先讲“孝”文化”之后,就“爱”与“孝”有感而写。不针对陈先生文章中的任何观点。充其量只是浅显的个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