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透开奖结果直播吧:中央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5:42:47

中央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议题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10-19 11:22
  • 法治周末
  • 我要评论
    • 国务院:十二五期间建立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2011-10-19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单行本出版2011-10-19
    • 中央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议题2011-10-19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文化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2011-10-19
    • 中宣部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2011-10-19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2011-10-18
    •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2011-10-18
    • 十七届六中全会: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2011-10-18
    • 中共机关报:十七届六中全会拟就迈向文化强国纲领2011-10-18

    评论解读 更多

    • 外媒:中国文化改革将提到与经济改革同等重要地位2011-10-19
    • 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 日媒称中国欲振兴文化提升竞争力2011-10-19
    • 外媒关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 聚焦十八大召开时间2011-10-19
    • 社评:六中全会向世界传达确定感2011-10-19
    • 专家解读六中全会公报:“建文化强国”是最大亮点2011-10-19
字号:T|T
    摘要: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这一决定作了说明。

      中央提速文化体制改革


      中国文化的家底是:一万多家报刊,近一万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个发行企业,2300多家文艺院团,近1000家影视公司……可谓千头万绪,错综复杂。


      这样一场涉及面极其广泛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中国的文化复兴为目标,不啻一场深刻的革命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


      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这一决定作了说明。


      一个引人关注的事实是:此次全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这个新要求是:“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已经得到最高决策层的确认。


      根据决定,中国将“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此外,还将“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分析指出,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这也是继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文化的地位上升到国家领导人集体研讨的核心课题,说明我们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养文化 路越走越窄


      11年前,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当时,我国的出版社大多一头雾水,图书博览会不能像书市一样卖书,这个道理让很多人想不通。


      在这次图书博览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拿到《哈利·波特》的中国版权,这个今天看来如此普通的案例,那时却瞬间被演绎为出版业的神话。


      也就是在这一年,“文化产业”四个字正式写进中央文件。


      中国文化的家底是:一万多家报刊,近一万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个发行企业,2300多家文艺院团,近1000家影视公司……可谓千头万绪,错综复杂。


      进入新世纪,“WTO”三个字母给中国人上了第一堂国际贸易的扫盲课。


      然而,打开的贸易之门却让门内的人倒吸一口凉气: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虽然只有全球影片数量的10%,但它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事业单位”这样一个体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根本找不到对等的称谓,更不要说进行版权贸易。就好像整个世界坐在一张桌子上打牌,“中国”这个特殊的选手,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化法人地位,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


      国际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反差巨大,国内却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和国有文化单位缺乏活力并存的状况。


      曾任中国歌舞团主要演员的李玉兰对此印象深刻。


      1984年,李玉兰进入中国歌舞团,任主要演员。事业单位的属性,决定了并不是内部每个环节都能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为运行逻辑,当时,文化新产品本身就少,艺术创新显得凋零。她“强烈感觉吃不饱”。


      1992年,李玉兰自费前往日本留学。


      三年后,李玉兰告别了日本古典舞大师花柳千代回国。花柳千代评价说:这是唯一一个能跳纯正日本古典舞蹈的中国舞蹈家。


      在日本的大量演出,让李玉兰浸透了市场化运作的意识。她将在日本学习的精细和团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邀请了著名导演张继刚等人,历时两个月打造出一台全新的独舞晚会。


      1995年,保利剧院,李玉兰独舞晚会中的《解放》亮相。


      灯光,打在一双血淋淋的脚上,它的颤抖,诉说着精神和肉体的扭曲,而后,舞者开始挣扎,反复翻滚扭翻,及至最后,缠足放了脚,裹脚布变成一块灿烂的红绸,舞蹈在自由慷慨的红绸舞中结束。


      当时的李玉兰携旅日归国锐气,将一个舞者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遗憾的是,独舞晚会如烟花般璀璨,却无法延续辉煌。准备一场晚会的时间一般以年计算。而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启动,体制外的演艺界公司化运营仍待发展。


      “打造品牌,需要一个市场化的团队进行运作,那时,恰恰缺乏的就是这样的团队。而当时的事业体制,更难以做到这一点。”《解放》解除了李玉兰对民族舞蹈的焦虑,但并没有冲破体制的束缚。此后,李玉兰主要从事行政工作。


      2010年9月4日,张继刚将《解放》改编后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此前,《解放》已在各地演出100场。


      “文化体制改革是必要的。如果还是国家养文化,行政搞文化,资金投在仿古文化和硬件文化,事业单位吃门票文化———那么我们的国家就难以有文化创造性和国际竞争力。”陈少峰说。从突破口到国家战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03年7月,中办和国办转发了《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确定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国家图书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35家单位具体承担试点任务。


      从2004年起,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这一年也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破题之年”。


      2004年1月16日,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7年后,在国家体育馆的附馆里,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正在排演曾于2010年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的儿童剧《红孩子》。一部儿童剧曾上演百场,巡演十几个城市,所到之处都反响热烈。


      2004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具有企业身份的出版单位。


      2004年12月,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内地传媒企业海外首发上市“第一股”。


      ……


      2009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进入决定性阶段。


      国务院随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据统计,过去5年间,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名,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


      中国共有461个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共组建了46家演艺集团;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全部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


      “这轮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培育市场主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不光涉及转企改制,还涉及管理体制的突破,要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文化资源在市场上自由流动。 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2010年,北京成立了拥有15家企事业单位的北京演艺集团。


      作为走向市场的歌舞曲艺类试点单位,北京歌舞剧院“小车不倒尽管推”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变输血为造血;内容为王、借船出海,变作品为产品;剧目托人、筑巢引凤,变无人为有人。


      北京歌舞剧院自2004年转制至今,累计演出10078场,其中2010年演出1853场,是转制前的6倍。


      2010年,北京市全市82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近两万场,实现演出收入10.9亿元;北京儿艺、北京歌舞剧院、中国木偶剧团、中国杂技团等四家转制院团演出场次比转制前翻了一番多,营业收入比转制前增加了两倍多……


      江苏的文化改革也硕果累累。


      今年6月,顾芗刚刚捧得中国曲艺史上第六个“梅花大奖”;


      8月,毕飞宇凭长篇小说《推拿》获得了江苏省历史上第一个茅盾文学奖;


      9月,由江苏投拍的电影《辛亥革命》和电视剧《你是我的幸福》分别在电影院和央视黄金时段成为热点;


      电影《秋之白华》则开创了主旋律电影的经典范式……


      这是江苏省最近几个月的成绩单。


      不止是北京、江苏,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在地方探索的同时,中央也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未来。


      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10月15日至18日,党中央以全会的方式讨论文化改革体制问题,表明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


      陈少峰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可以看作三件大事:文化;文化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最重要的是创造而不是继承,可是关注继承的多而关注创造的少。文化体制最关键的是国企民企一视同仁。文化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把前面两项做好。


      “未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深化和细化改革。就改革模式而言,最主要、最基本的模式是要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把政府要做的事和市场要做的事分开。”陈少峰说。


      来源:法治周末

    • 相关专题: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

      • 外媒关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 聚焦十八大召开时间2011-10-19
      • 专家解读六中全会公报:“建文化强国”是最大亮点2011-10-19
      • 环球时报社评:六中全会向世界传达确定感2011-10-19
      •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会议公报(全文)2011-10-18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