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了500万怎么领取:中国政经大事吸引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28:37

                          2011年10月19日 14:45:33        来源:环球时报

       被形容为中国共产党“关键年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18日结束4天的闭门会议,会议确定了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始正式为领导层换代铺路”。会议通过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决议也受到国际舆论的全方位解读。法国《回声报》称,中共越来越注重“软实力”的培养和提高。而美联社评论说,北京感到中国惊人的崛起应该转化为其他国家更多的尊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更大发言权。同一天,中国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引来海量议论,9.1%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两年来最低值,但对在经济衰退边缘挣扎的世界大部分国家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梦幻数字”。亚洲和欧洲股市迅速用下跌来回应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欧美媒体也毫不掩饰“失望”情绪,认为这可能降低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让指望中国拯救欧洲和美国经济的希望变得更低。但也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正平稳迈向“软着陆”,这一直是中国追求的目标。

        世界聚集中国“文化改革”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受到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路透社18日报道称,中国领导人以十八大在2012年下半年召开的决议,结束了为期4天的闭门会议。十八大召开时间的明确,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始正式为领导层换届铺路。但十七届六中全会除明确“文化改革”的动议外,在继任者的准备工作、经济发展的展望方面,信息披露极少。

        美联社称,周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一项旨在提高国内声望及中国海外形象的计划。中共中央委员会结束了为期4天的年度政策会议,通过了旨在推进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及强化社会主义原则的公报。对文化问题——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聚焦恰逢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刻。北京感到中国惊人的崛起应该转化为其他国家更多尊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更大发言权。同时,在国内,政府受到来自公众的压力,公众对贫富悬殊、腐败及快速发展带来的其他问题不满,财富的增加让他们感到有权要求改变。

        “德国之声”广播电台分析说,为期4天的会议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中心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闭幕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国家出版机构、娱乐表演单位以及广播电视部门都致力于在市场大潮与政治宣传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不过,除文化议题外,六中全会也将给来自中央和各省的决策领导人提供机会,探讨经济发展事宜以及对明年中共领导换届做精密部署。

        法国《回声报》的文章称,十七届六中全会选择“文化改革”开篇具有深刻意义,这表明自提出“和谐社会”理论后,中共越来越注重“软实力”的培养和提高,原因是中共领导人越来越感受到,在国际重大事件表态上,中国必须让自己的声音更具说服力,且他们也越来越担心,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社会正日益缺少一种“共同价值观”,他们试图通过“文化改革”整合国内文化产业资源,从而在重塑“共同价值观”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世界发动机减速带来的担忧

        与揣测中国的政治走向相比,评论中国的经济数据显然对深陷危机的美欧更具现实意义。“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放缓”成为18日多国媒体财经栏目的头条。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为9.1%。同前两季度相比呈逐步下降趋势。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为9.7%,第二季度为9.5%,第三季度9.1%。

        9.1%的数字是两年来最低季度增长率。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曾回落到6.1%的低谷,但之后逐渐回升。

        同日,中国还公布了通胀的数据: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9月份同比上涨6.1%,比7月份的三年来最高值6.5%有所下降。但世界大多数媒体的报道重点是中国经济减速,而基调是“失望”和“担忧”。

        英国《每日电讯报》18日评论说,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在全球经济徘徊在另一次衰退边缘的时刻却出现减速,这不能不引起世界的担忧。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18日报道称,中国第三季度GDP的数据是令人失望的。法国财经网称,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比彭博社此前预测的9.3%要低,给这个国家带来冲击,因为中国特别需要维持高增速,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解决庞大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世界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当天就体现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上。法新社18日以“由于对中国经济数据及欧元区的担忧,亚洲股市大跌”为题报道说,在中国发布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数据之后,亚洲股市周二几乎全面“沉没”。报道援引分析师的话说:“如果GDP增长数字为9.2%或9.3%,市场可能会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但9.1%就看起来令人担忧。”当天东京股市下跌1.55%,悉尼股市下跌了2.07%,而汉城的基准指数下跌1.41%。香港股指则降低3.97%。

        法新社评论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字下降可能刺激一些人的担心,他们认为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订单放缓将刺穿这个正在对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不过,也有相反的观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中国热得发烫的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有所降温,但是仍然保持着令很多西方国家羡慕的增长率,这些国家仍然努力挣扎着摆脱经济崩溃。美国《纽约时报》说,中国经济虽然稍微冷却,但依然强劲。德国《明镜》周刊18日以“对抗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为题报道说,中国经济增速接连下降,可即使如此,第三季度的数字对德国等国家来说仍然是“梦幻数字”。
         世界看中国经济如同“盲人摸象”

        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的文章说,中国经济有多健康或有多不健康?就像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所说的,答案可能取决于你站在什么地方、摸到的是哪个部位。

        18日世界对中国经济减速七嘴八舌的议论仿佛在诠释上述观点。

        “中国刚公布的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略有回落,但工业和消费增长却令人眼前一亮,内生动力依然强劲,显示中国经济正平稳迈向‘软着陆’。”路透社18日做出乐观的评论。

        “中国要实现软着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预测金融危机而闻名的“末日博士”鲁比尼却得出这种论断。美国“福布斯”网的文章说,在中国公布经济数据之后,鲁比尼在推特上宣称,中国“操纵”了其宏观经济数据,他的理由是,中国是第一个在某季度结束仅仅两周就公布的该季度GDP数据的国家,而在美国,这一过程需要4个星期。过去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怀疑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但这些怀疑并未妨碍大多数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官方数据的关注。

        还有对中国经济更危言耸听的结论。据美国《市场观察》网报道,看空中国前景的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17日警告说,中国正在卷入一场经济风暴,令人颇为担忧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硬着陆已经开始。他说,“中国经济数据下滑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中国经济的泡沫如果破裂,情况将比迪拜糟糕1000倍。

        德国《南德意志报》18日以“中国增长的崩溃”为题报道说,多年来,中国经济只有一个方向:最多。但现在,经济巨人的步伐逐渐变小,虽然9.1%这个数字比中国政府预期要高。

        日本时事通信社18日评论称,中国经济连续三期出现增长放慢,这是中国政府对经济过速发展的一种调整,但同时也让人感到中国经济前景不明朗。在世界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一枝独秀”能坚持多久的问题。

        实际上,关于中国经济能否从世界经济危机中幸免的议论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不过当中国经济减速真的超过外界“预期”时,其他国家也在感受痛苦。

        韩国《朝鲜日报》称,中国经济指标不寻常,韩国难逃冲击,韩国的专家们分析说,中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韩国增长率就将下降0.3至0.5个百分点。

        德国《金融时报》还以“中国不能拯救我们”为题称,自2008年年底以来,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遭遇瓶颈,中国驱动器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但这一次,北京明显缺乏力度,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阴天。中国目前首要任务是解决国内问题,只有中国经济更亮时,才会转向欧洲。

        中国最新的经济增长数据给那些热衷于讨论中国救欧洲、救美国的声音泼了一盆冷水。

        美联社18日的报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正值欧洲发生债务危机和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之际,这可能降低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一些分析人士说,光凭中国经济扩张不能支撑起衰退的世界经济。报道援引法国高级经济学家的分析说:“这意味着中国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将继续催生出对商品和出口的需求。不过,我不认为他们将能够拯救世界。”报道称,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德意志银行一位经济学家估算说,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要达到18%才能弥补美国和欧洲经济下滑的3个百分点。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的文章称,中国也面临“S形衰退”的威胁,即由于国家效率随着社会的成熟而降低的历史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国家衰退。文章认为,中国的优势是政府决策相对连贯,其人口大多数有创业精神,重视教育和十分敬业。但中国面临的挑战并不容易克服,中国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将影响我们所有人。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中国很可能不会从世界经济危机中幸免,但这不会阻止中国崛起为21世纪的重要力量,就像1930年美国所遭遇的冲击未能阻止美国崛起一样。(●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记者 李勇 李珍 青木●王晓雄 陈一 汪新华 ● 本报记者 崔杰通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