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被误认王宝强视频:东西方金融机构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09:16

迄今为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与东方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在思维、行为、观念、价值取向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文化研究的权威专家爱德华·斯图尔曾在他的专著《美国文化模式——跨文化视野中的分析》中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我们这里讲述的案例,就反映出这种差异和思想的碰撞。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与日本银行打算一起在日本开发一种新的金融产品,以便发展新的业务。这项任务委托给一名美国人和一名日本人共同负责完成。他俩人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首先安排一批到东京的访问者作一个详细的市场调查。在这个方案中,美国人负责联系访问者们在一周的行程中将要下榻的酒店,他收集了四个不同地方的信息:商务酒店、高级宾馆、宿舍楼和公寓旅馆。他按照不同的报价、方便程度、以及交通、伙食等因素,仔细地权衡了每个地方的利弊,然后把安排结果告诉日本人。那个日本人看了安排结果后马上提出疑义,他认为这些访问者怎么能在同一时间住在四个地方呢?美国人回答说,当然他们不会住在四个不同的地方,那些数据只是一个可行性研究。日本人回答说,“我们也做可行性研究,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凭感觉就知道哪个是最好的,在这方面我们十分得心应手”。美国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做事方式,与东方权威式的主观意志的决定方式很容易发生冲突。此案例反映出从美国文化中渗透出的做事方式并未被那个日本人所了解。

西方人和东方人在技术方面进行合作时发生的一些观念性的分歧常常导致误解,引起相互关系的紧张。例如,在东京工作的一名美国银行的经理接到了一份要求购买一种新的金融软件的订单。美国经理立即便给银行的软件生产厂家的负责人——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日本人打电话说明此事,请他对生产订单产品所需的时间做个估计。这位日本人不肯作出回答。无论美国人怎样坚持,最终也未能说服日本人。日本人不配合的态度导致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张。日本人对自己的反应做了这样的解释:对他来说,数字意味着准备工作,意味着对发货时间的承诺。但美国人并不这样认为,他指出当时他只不过是需要一个粗略的估计而已,并不要求作出承诺。日本人的这个态度使美国银行在开拓国外市场业务方面失去了一次机会。美国人习惯用数据来估计可能发生但不确定的结果,而日本人则不习惯这种做法。这个例子体现了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对待计量、或然率和计划的制定方面的根本差别。事实上,在西方人和东方人之间思维、行为、观念、价值取向上的差别举不胜举。

二、美国文化的特点及其与我们的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里,银行作为金融创新自然延伸的产物,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现代银行所创造的贷款,以及它所提供的支付系统、资产转换、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监督制度等职能,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远远超过了当初银行创立者的设想。注重实效、讲求信誉和追逐创新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管理文化的最鲜明的特点。

美国银行的经营理念和习惯做法,来源于古老的希腊文化和欧洲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国特有的本土文化。在美国的本土文化中,实用主义是其核心内容。P.K.Conjin在其著名的《清教徒与实用主义》一书中对此作过权威的总结。他指出美国的本土文化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是求实主义的哲学观,即一切从“实利”、“可行”和“效用”出发来考虑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和活动。第二是真理多元论,也就是“有用即真理”。第三是人本主义,即一切以所服务的对象——客户的满意程度来决定机构的成长目标。第四是行动主义实践观,即突出人的行动、创造和活动。美国从1776年建国以来,这种本土文化或实用主义哲学观就在美国的管理文化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美国的管理文化在具体的成长过程中尽管有其内在的因素,但是针对不同的公司或机构又各有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主体的企业文化。以下我们通过美国银行与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比较,可以发现在东西方管理文化中存在的差异:

第一,美国的以人为本的民主决策过程与中国的权威的等级分明的决策过程形成反差。我们注意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国银行永不休止的创新精神是保持高盈利和高水平服务的基础。翻开美国银行的战略规划,美国银行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一方面,企业对雇员给予充分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忠诚,在具体工作中更多地采用目标管理法和弹性工作制度,给员工留有更大程度的工作自由,有利于他们自主地抓住机会,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美国银行鼓励有突出成就的人,并在银行内部形成了崇尚有突出成就者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不轻易否定个人的意见,鼓励人们大胆革新和实验。因此,美国银行的竞争气氛浓烈,人们乐于求新求变,敢于冒风险。员工以取得突出成就、得到银行的鼓励和别人的羡慕而自豪。

美国银行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银行以个人为主,具有严格的岗位职务规范和明确的责任和权限。与东方管理文化不同的是,美国银行的决策以个人为主,较少采取集体决策方式。在决策前允许下级参加讨论,但最终决策权还在于个人。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每个人都能恪尽职守,工作相互推诿的现象较为少见。而在我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五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强调“夫夫子子、君君臣臣”,家长制的作风一直没有多大的改观。与美国银行的经营管理的方式不同,我国的金融风险几乎都集中于领导班子或一把手身上,普通员工很少参加任何一级的决策过程。中国的商业银行80%的不良资产来源于信贷风险,实际上与银行的实权人物的主观决策失误是分不开的。

第二,美国的实用主义经营方式与中国的保守主义经营方式形成反差。美国的实用主义和民主文化天然地鼓励职员的创新意识,一个好的建议不仅能为企业制度完善带来益处,而且也为公司盈利提供成长的空间。有资料表明,美国银行的许多新方案的推行,经常来自一些普通职员的建议。在美国银行中不论资格与等级如何,只要你说得对,公司就采纳,已经成为管理文化中的一个特色。我们注意到,实用主义在美国不仅仅是职业哲学家的哲学,而且是美国人的哲学。由于美国没有像中国那样有悠久灿烂的古老文化,因此银行文化天然地就不存在许多条条框框,一切服从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利坚民族形成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在实用主义哲学观念影响下的美国人不喜欢正规的、抽象的、概念游戏的思辩哲学,也不喜欢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

美国银行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经验,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看作最高目标,一切为了效益和成功。而在中国文化中的保守主义特色事实上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发挥。我们知道,山西票号的辉煌曾在中国金融史乃至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它的致命弱点满足于现状和不思进取,在外国银行大举进军时,仍维持旧式金融的体制,结果葬送了其辉煌的基业。范椿年早在1935年对有关旧式金融的概念已做过精辟的解释,即票号放款的目的是不图厚利,但求稳妥与活动,最忌冒险与迟滞。可见,旧式金融在业务理念和经营方式上是与新式金融(现代银行)不同的。尽管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也在开始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但相对保守的工作作风和过分依托高层主管决策的方式没有多少改变。这种情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进步。

第三,美国的冒险主义、接受挑战的风格与中国的回避风险、不愿意面对矛盾的风格形成反差。美国银行的管理文化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主要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除法律外,认为一切传统和先例都是创新的障碍,他们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美国银行在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时很少先去考察这些东西是否符合某位专家或权威的理论,然后再引经据典加以注释和考证,以便决定采用与否。美国银行的职员认为,他们的国家虽没有灿烂的历史,但由于具有创新精神,因而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向已有的一切挑战,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创新制度,这是美国银行的重要特点。

美国银行的管理文化不仅高度关注金融工具的创新,而且十分乐意接受市场的挑战,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升华。这种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不断的外部竞争压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以及以变应变早已成为银行生存的准则。而我国在2006年底外国银行即将在中国全面享受国民待遇,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仍然在传统业务(存贷业务)领域恶性竞争,依然没有“狼来了”的感觉。据统计,目前西方国家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美国花旗银行竟高达65%。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的平均比重不超过10%。我国的现代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商业银行业务的半壁江山还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这种情况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不能不令人担忧。

三、传统文化经历市场经济检验而后与世界融合

诚然,现代银行在中国的诞生比欧洲晚600多年,这固然是中国的银行落后的原因,但还不是原因的全部。中国的现实经济基本上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管理文化上,五千多年传统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必然引起磨擦和碰撞。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从而取其精华,以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实现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完美结合。

翻开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发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地进行各种层次的制度更迭;并在这种更迭中实现了向高层次文明的进化。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以及对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信守,对现代社会的进化会起到推动或抑制作用。传统文化塑造了一个社会成员的国民性格,管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其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有哪一派的影响能超出儒家学术。毫无疑问,自中华文明诞生以来,儒家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推动了历史的向前迈进。但是,由于其宗教式的权威和深厚的世俗性基础,很难真正融入外来的先进理念。迄今为止,儒家学术仍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中的重要道德观,“枪打出头鸟”,不利于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竞争的动力必然萎缩。反思文化在管理中的具体影响恐怕还不止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中这类人格化了的道德观,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的特质相抵触,导致观念落后和竞争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很容易与市场经济中消极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社会难以根治和消除的顽症。由此可见,银行管理文化的最深层次的内容是一国文化背景下的传统禀赋。目前,优秀文化之间的大融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以便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