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彩漏洞在哪里: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7:58:35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 来源:城市观察 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目前,美国、巴西、丹麦、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滨海城市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伯克利建成了一座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理查德•雷吉斯特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查德•雷吉斯特领导建设的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给予了库里蒂巴极高的评价。该市的废物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以及能源节约措施也分别得到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节约能源机构的嘉奖。1990年,它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库里蒂巴的城市开发规划有着独特的做法: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增加公园面积,改进公共交通。库里蒂巴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路线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开发进行了分区。在社会公益方面,库里蒂巴新建图书馆系统,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加强公园和绿地建设项目,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实施垃圾回收项目。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库里蒂巴在学校就开始对儿童进行与环境有关的教育,并在免费环境大学对一般设市民提供环境教育。

       德国的埃尔兰根(Erlangen)是一个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发展决策中同时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和效益。埃尔兰根的主要做法包括: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高度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在城区内及周边地区建设更多的绿地和绿带,在城市区划规划中充分尊重生态限制,确保经济和社会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快速发展,广泛开展节能、节水活动,采用多种措施防治水、气、土壤污染,实行步行、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确保行人、自行车与汽车享有同等权利。

       丹麦哥本哈根将生态城市建设当成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它重点推行了绿色账户,并设立生态市场交易日。绿色账户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学校或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市民提高环境意识,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作为改善地方环境的一项创意活动,从1997年8月开始的每个星期六,哥本哈根的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在城区中心广场进行交易,这一活动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让公众了解到生态城市项目的其他内容。

       澳大利亚怀阿拉的生态城市项目开始于1997年,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其战略要求包括:设计并实施综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的控制,对新建住宅和主要的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哭,并在设计上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给予财政刺激措施,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和线状公园,建立能源替代研究中心。

       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和贸易城市。1996年,马尔默参与举办了一次欧洲建筑博览会,以地区规划、建筑、社区管理等方式进行持续发展的超前尝试,促使城市发展转型。马尔默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被称为B001,也被称为“明日之城”,它于2001年获欧盟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奖”。经过改造的马尔默西部滨海地区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地区,朝着“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福利社会”迈进了一大步。

       在亚洲,日本、新加坡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各有特色。

       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了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九州市提出的“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包括了环境产业的建设、环境新技术的开发和社会综合开发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北九州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宣传活动:政府组织开展了汽车“无空转活动”,以各种宣传标志,减少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开展的“家庭记账本”活动,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全社会则是开展了以美化环境为主题的“清洁城市活动”等。千叶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采取了生态原生态与网络化兼具的开发模式;大阪强调利用大量最新技术措施来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能。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新加坡人有关强烈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观念,倡导天人合一。新加坡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提出了如下内容: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是植物创造了凉爽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

       三、当今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的几大趋势

       目前国外生态城市开发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城市,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纵观这些城市的生态城市上建设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发展紧凑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强调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的策略,使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周围。其不仅包含着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城市内在的紧密关系以及时间、空间概念。紧凑型城市的思想主要包括高密度居住、对汽车的低依赖、城乡边界和景观明显、混合土地利用、生活多样化、身份明晰、社会公正、日常生活的自我丰富等八个方面。在蒂姆西•比特利看来,紧缩的城市形态无疑是生态城市得以实现的良好基础。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的占用与浪费,还使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城市活力的恢复以及公共交通政策的推行与社区中一些生态化措施的尝试得以实现。可以说,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国外的一些生态城市在实践中都采取了一些创造性的改革措施以解决城市中人们过度依赖机动车所带来的局限及环境问题。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权是公共交通导向的主要原则,基于此则快速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得到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的使用率有所降低。以公交导向为城市开发规划模式的库里蒂巴市,城市化进程迅速,人口从 1950年的 30万增加到1990年的210万,但它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却成功地避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

      三是生态网络化得到重视。国外的生态城市,尤其是一些亚洲和欧洲的城市,所进行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实践值得人们特别关注。德国的弗赖堡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视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基础,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能源规划和气候保护规划。日本千叶市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在城市地区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与市民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形成了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公园。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生态系统与城市市民休闲娱乐空间规划得以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是引入了社区驱动开发模式。生态城市的成功最终是要依靠社区居民来实现的。社区驱动开发模式与公众参与密切相关,强化了公众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保护者的重要作用。新西兰的维塔克在生态城市蓝图中阐明了市议会和地方社区为实现这一前景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明确了市议会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责任、步骤和具体行动。

       五是大量采用绿色技术。国外的生态城市在开发过程中,将城市纳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高度重视城市的自然资源。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态化的建造技术同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倡导。日本大阪利用了大量最新技术措施来达到生态住宅的理想目标,如太阳能外墙板、中水和雨水的处理再利用;设施、封闭式垃圾分类处理及热能转换设施等。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同时还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这些举措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带给我们的启迪

       前面提到的这些生态城市,在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对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着如下一些问题:严重的工业化污染阻碍生态城市建设,各种城市垃圾不利于城市环境与保护与治理,噪音、电磁污染日益加剧,影响城市环境改善。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迪:

       1.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必须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持和提高这种能力,合理控制与调整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综合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重点关注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质量与发展规模的环境自净能力与人工净力,关注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

       2.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协调发展。一个城市只注重自身的生态性是不够的,光想着自己的发展,不惜掠夺外部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的做法是与生态化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

       3.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作保证。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以具体可行的项目内容做支撑。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从开始就注重对目标的设计,从小处入手,具体、务实,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美国的伯克利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的建设样板,其实践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等。由于清晰、明确的目标,既有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实施建设,保证了生态城市建设能够稳步推进并不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4.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经济系统的生态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建设生态城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将可循环生产和消费模式引入到生态城市建设过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 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则制定了传统的能源保证与能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利用等建设原则,解决了长期困绕该市的能源与资源问题。

       5.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政策及管理体系作基础。国外的生态城市目前均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得以顺利健康的发展。这些城市政府通过对自身的改革,包括政府的采购政策、建设计划、雇佣管理以及其他政策来明显减少对资源的使用,从而保证城市自身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且,在已有的生态城市经济区内,很多城市政府已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之路,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例如一些国外城市建立了生态城市的全球化对策和都市圈生态系统的管理政策等等。这些都给予了生态城市快速健康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6.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公众的热情参与。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鼓励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公众的广泛参与。城市的建设者或管理者都主动地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团队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团队合作,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既能合作又能保持相对独立。这种做法在很多城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关键

       生态城市建设是对城市生态要素的综合整治目标、程序、内容、方法、成果和实施对策全过程进行规划建设,因此它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在一些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存在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的现象。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认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一是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作为重要前提。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着力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包括生态忧患理念、生态科学理念、生态伦理理念、生态消费理念、生态责任理念等,使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时,应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广泛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使生态城市建设的愿望能够迅速转变成社会行动。

       二是将遵循自然规律作为重要原则。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始终记住人的社会目标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发挥的社会生产力决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更不能超越自然承载力这个底线。要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强化城市物质循环。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将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特色农业的推广,培育优势品种,提高农业效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照“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不断深化工业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构建现代商贸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等,支持各类企业参与污染治理,使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

       四是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条件。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植树造林,加强海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饮用水保护、开发与整治。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深入开展化工行业整治,提高各类化工集聚区的污染集中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强化目标责任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加大监管力度。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

       五是将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的国民生态环境教育;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培养具有生态环保知识和意识的一代新人;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将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集生态教育和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组织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定点分类堆放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活动,培育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郭虎.如何建设生态型城市[N]. 学习时报,2008-1-8.

[2]丁大卫.把握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N]. 人民日报,2008-3-30.

[3]崔雪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4).

[4]叶士聪.生态城市——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J].广东科技,2010年(8).

[5]马交国,杨永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6(2).

[6]尹洪妍.国外生态城市的开发模式[J] .城市问题,2008(12).


作者简介:

沈超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任、研究员,广东生产力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城市观察》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