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员网格化的难点: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5:22:29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38.建立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

       培养孩子的乐群性家庭生活中,各成员之间也应该相互宽容,彼此友爱。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才可以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得到熏陶。

    家长有义务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心境,但是,如果在一个家庭里连家庭成员都不能互相爱护、和睦相处,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这样的情形一定会对孩子造成强烈的影响。这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他们会不自觉地认为,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孩子在这种家庭就会生活得很压抑、心情很暗淡。

    家庭情感氛围要靠一点一滴去营造,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态度。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家长一定要端正孩子的成才目标,不要给孩子现在已经很紧张的生活,再施加压力。有的家长总是爱在吃饭的时间教育孩子,常会这样问孩子:“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了吗?这次考试得了第几名啊?……”曾经有一个孩子这样跟我说过:“每天一吃饭我妈就开始问,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考第几名?每次我吃的饭都是从脊梁骨下去的。”有的爸爸平时对孩子从不关心,一跟孩子说话就板起脸说:“学习成绩最近怎样?有没有下滑?”导致很多孩子对父母有种恐惧感,患了“吃饭恐惧症”、“爸爸恐惧症”。

    其实,在吃饭的时候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督促作用,只是给孩子增加紧张,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也破坏了家庭里的情感气氛。

 

  家庭情感氛围对孩子的心态影响很大,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那种封闭和孤僻倾向,因为,凡是在成长中出现危机的孩子,往往就是幼年时候过于孤僻造成的。

 

  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平常跟人相处大家从来没看见他笑过,他跟外界几乎没有什么沟通,总是闷闷不乐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性格的孩子遇事很容易钻牛角尖。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乐群性,这就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团体活动,培养孩子与人交流和谐共处的能力,培养孩子重视对团体的投入。同时,努力培养温馨的家庭情感状态特别重要,家长一定要从自己做起。

 

  经营一个强固的家庭应注意的细节:

 

  (1)要投入精神和热情,经营家庭的活动,创造新的气氛。

 

  (2)找时间在一起工作、游戏、吃饭和闲聊。

 

  (3)经常抱着欣赏的态度看家人。

 

  (4)家庭的沟通少不了肯花时间闲聊,其间能发现孩子哪些地方需要你支持。

 

  (5)家庭有了任何危机。例如有人考试失败,有人工作不顺利,或者感情上出现困扰时,要积极对待、沉着应变,而不是推诿和指责。

 

39.给孩子创造释放不良情绪的机会

      家长要教会孩子自我调整的方法。首先一定要与周围相关的人保持沟通状态,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学会当自己情绪积累比较多的时候,适当地倾诉一下;当自己情绪很难控制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或者寻找机会出外郊游,释放一下,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曾经去过一次少管所,和里面的孩子们聊天,问他们在里面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里面有一个情绪释放日,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所谓情绪释放日,就是在那一天孩子可以在一个屋子里尽情地喊叫,屋里还有一个沙袋也可以使劲地打,直到把自己不良的内在情绪释放出来为止。这是一种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对于处在被管制状态下的孩子意义重大。其实在家庭里,家长也要帮助孩子找到调整自我情绪的方法,避免不良情绪的滋生和蔓延。

 

  一般的孩子比少管所里面的孩子当然有着很多的自由,当春天来了的时候可以一家人组织去踏青,可以定期出去郊游换换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可以选择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放松心情的方式。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教会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遇到事情要学会找爸爸妈妈倾诉,家长也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通畅的沟通习惯。

 

  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非常值得家长们注意。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特别喜欢和父母沟通,每天放学回来看到父母总是很新奇地对我们描述自己在学校的经历。而这时家长的态度通常会使孩子伤心,家长通常会说:“去去去,我这忙着做饭呢,哪这么废多话,赶紧写作业去。”孩子的心里就会感觉十分受刺激、非常落寞,慢慢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都向父母倾诉了,进而逐渐养成习惯。

 

  等到孩子长大一点了,家长非常想知道他一天在外面都做了什么、有什么事情,再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的态度会十分冷漠。你问他:“在学校今天干吗了?”他答:“没干吗。”再问:“今天跟谁出去了?”他回答:“没跟谁。”这时,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特别委屈,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却一句话也不愿意跟自己多说呢?其实,这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没有和他养成互相沟通的习惯。由此可见,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要养成互相沟通的习惯,尤其是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养成这种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跟父母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7个细节:

 

  (1)让孩子知道控制自我是成熟的标志。

 

  (2)让孩子学会着眼于远大的目标。

 

  (3)要让孩子确立坚定正确的立场,学会抵制外界的诱惑,不要失去我。

 

  (4)教会孩子做事不要只想自己,要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自己做得是否适当,温和地对待周围的人。

 

  (5)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评价自己。

 

  (6)让孩子学会忍耐。

 

  (7)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要让他学会先分析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40.培养健康心理与培养健康体质密切结合

         其实,人生就像长跑,从坚持“长跑”中不但可以感悟人生、享受人生,更能够磨练意志、锻炼耐力、实现美好人生。

 

  现代社会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是受生理因素影响的,一般来说,身体素质不好的人精神就不好,如果经常性的精神不振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有人说快乐是以健康为后盾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家长在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同时,不能忽视孩子的生理健康。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增强体质,还可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其实,这与培养孩子的毅力是一回事。因为孩子会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懂得拼搏、学会合作、忍耐和坚持。孩子在从事体育活动的同时也锻炼了耐力和毅力。

 

  家长应鼓励孩子循序渐进地坚持体育锻炼,培养毅力。跑步,特别是长跑,是锻炼意志品质、培养毅力的最好的活动。比如绕操场跑一圈,起跑很轻松,跑到中途累得难耐,想打退堂鼓,这时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只有坚持跑到终点才是最后的胜利。当孩子鼓起劲跑到终点,他已经经历了一次考验,战胜了一次磨难,增添了一份自信。如果孩子能够坚持不懈地参与锻炼,就会逐渐养成顽强的毅力,那么,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告诉孩子,其实,人生就像长跑,从长跑中不但可以感悟人生、享受人生,更能够磨练意志、承受耐力、实现美好人生。

 

  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锻炼的效果才能累积起来发挥作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是达不到锻炼目的的。要求孩子把坚持体育锻炼作为磨炼自己的意志、毅力的过程,是聪明家长的做法。

 

  培养孩子健康体质的几个要点:

 

  (1)让孩子明白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他自己的重要性,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父母陪孩子一起到户外进行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

 

  (3)帮助孩子制定适合孩子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安排出运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4)定期为孩子进行体格检查,听取医生的建议。

 

41.寻找孩子的优点,等于为他插上自信的翅膀

    孩子总是不希望父母给他们过多的教导,与这种教导比起来更有作用的应该是鼓励的语言,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的优点在哪里并放大孩子的优点经常鼓励他,也不能简单地对他说:“你真棒!”你要告诉他具体的东西,确切地肯定他的某些东西,他会进步得更快。

 

  我曾经问过几个孩子,当他们在学校闯祸了,回家以后希望家长以什么态度对待他们。这些孩子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回家后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再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除此之外,最想听到父母的安慰。

 

  好像所有的父母天生都有这样一个毛病:不轻易赞美孩子。有一项调查说,现在的独生子女除了在学习上偶被赞美外,其他方面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其实在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赞美是一项很有效的策略。它可以让孩子内心愉快,提升他的自信心、上进心,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父母对孩子应该尽量真心诚意地去赞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第一,成绩不是赞美的唯一条件。

 

  学习是孩子心中永远的痛,这话不假,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的成绩看得高于一切。只要学习好,其他就都没有错;若是学习不好,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要受歧视。在父母眼里,学习代表了一切。“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会学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真理,结果导致一群群被认为是“好学生”的孩子疏于德育、缺乏团体精神,甚至由于功课方面的竞争养成自私和功利性格。

 

  至于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如果在校受到了歧视,在家又受到了父母的批评,其他很多方面的特长又总是被别人忽视。结果不但造成退缩、自卑的性格,更严重的,还会伴随着出现反抗、敌对等情绪,甚至成为问题青少年。这些在得到承认方面的价值观念偏差,注定会使孩子患上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后遗症。

 

  所以父母绝不能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成绩,当孩子在生活方面(例如帮做家务)、在品行方面(例如助人为乐)、在特长方面(例如演讲、文体)有良好表现时,父母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此,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健全、更快乐,从而促进家庭气氛保持良好。

 

  第二,赞美能给孩子带来正确的自我评价。

 

  父母明确地叙说子女在做事态度、成绩、日常生活中做得好的事实,并说出内心的感受——高兴、喜爱、感激等,孩子听了就会由衷地感到自己得到了正确的评价,于是,他会在心里产生这样的认识:“我是有能力的,能做好很多事的。”这种积极的想法,会使他的创造性得到最好的发挥,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有助于在各方面取得成功。

 

  最容易说出的十句赞美话:

 

  (1)做得好!(2)了不起!(3)好主意!(4)太好了!(5)多好啊!

 

  (6)祝贺你!(7)下次一定会更好!(8)完全正确!(9)我为你感到骄傲!(10)你是最好的。

 

42.强调孩子的责任,等于为他打下立足于社会的根基

    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养成可贵的责任心,才能独立应对生活的考验。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家长一定不要替孩子承担后果,否则,容易给孩子提供逃避责任的机会,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很多年前,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弄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之内还给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

 

  行为心理学认为,在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惩罚虽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厌恶,然而必要的惩罚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对孩子责任心的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

 

  茨格拉夫人说到做到。一次,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比平常晚了半小时,茨格拉夫人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儿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我们必须遵守时间安排。”这样,就让儿子意识到了自己晚回家的后果,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时候,做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让他逃避责任。孩子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做出很'遗憾’的决定。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过错的后果,并为此负责。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几个原则:

 

  (1)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孩子自身抓起,为孩子灌输责任意识,纠正以往不负责任的举动。

 

  (2)别让孩子找借口,家长应及时而理性地纠正孩子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清除“不负责任”的土壤。

 

  (3)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事务,让他知道作为家庭成员是要对家庭负责任的。

 

  (4)让孩子从生活中感受责任的分量。孩子积极主动时应给予表扬鼓励,疏忽或漠视时应给予批评指正。

 

  (5)家长要懂得放手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有效地实现。

 

  (6)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有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严谨态度。

 

43.对孩子表示友好,等于帮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中,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寻找孩子身上闪光的东西,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他人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择有切身体会。对孩子的缺点,我们也要认真正视,帮助他改正,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对孩子表示友好包括一个重要方面——不情绪化地对待孩子,有的家长当孩子犯错误的之后吓唬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打死你。”这句话的作用除了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和憎恨,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父母的教养态度如果比较热情、民主而非冷漠、独裁,孩子的智能就比较高。在温暖而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能尊重和接纳孩子的问题,鼓励和赞美孩子的优良表现,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还能激发其创意而使其变得更聪明。”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就一定要注意日常对孩子的态度。

 

  针对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这一问题,斯宾塞在其教育学专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曾经提到:父母要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其实,这种氛围传递给孩子的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精神。斯宾塞还希望父母们要学会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孩子。他说:“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积极,他会慢慢获得一种美好的人生感觉,信心倍增,人生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的孩子就会被他吸引,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他就会运用别的孩子的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帮助他人获得积极心态。”

 

  这会使孩子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也学会了友善地对待他人,这无疑会促使他们成长,使他们努力做到更好。

 

  批评孩子时应掌握的8项技巧:

 

  (1)把声音放低,低声“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让孩子反省自己的错误。

 

  (3)使用暗示的方法,不直接批评,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4)批评孩子要言简意赅。

 

  (5)批评孩子要适时适度。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能拖延。

 

  (6)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

 

  (7)批评孩子要选择适当的场合,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8)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44.乐观地对待孩子,等于给了他一生快乐的源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湾,生活的基地,也是孩子心灵接受熏陶、获得精神安定的场所。孩子的乐观心态首先源自父母、源自家庭,所以,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首先从我们自身做起。

 

  不要对孩子的一时挫败表示出难过的情绪,有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失,比如成绩下降等事情的反应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当面对一些不愉快的时候,家长如果表现得过于紧张和难过,就会让孩子的心理压力陡然增大。所以,不要公开地表示出对孩子受挫败的难过。忌用处罚、挖苦和责骂的方式,对孩子要善用幽默,尽量表达乐观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湾,生活的基地,也是孩子心灵接受熏陶、获得精神安定的场所。孩子的乐观心态首先源自父母、源自家庭,所以,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首先从我们自身做起。我们要做乐观的父母,给孩子营造乐观的家庭环境,这对培养乐观向上的孩子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父母的优点与缺点一并吸收。如果父母是悲观主义者,孩子就会受其影响以悲观的态度思考问题;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具有乐观的品性,那父母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以,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父母乐观处事的实例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有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事实是无法改变时,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感觉不一样的陈述。当我们向孩子说:“现在妈妈要起草一份材料,妈妈的工作很忙。”孩子会觉得妈妈很能干,工作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对孩子说:“真可恶,妈妈还得起草一份该死的材料。”孩子会觉得妈妈不情愿写材料而又不得不写,留给孩子的这个阴影是不快乐的。

 

  做乐观型的父母,营造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乐观,受家庭乐观环境的熏陶,注定会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

 

  培养乐观情绪的7点智慧:

 

  (1)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努力发现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困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都要坚持必胜的信念。

 

  (6)多接近乐观的人,接受正面的影响。

 

  (7)悲观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克服。

 

  教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帮助孩子发展哪些能力,或者说什么是孩子的生存本领?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我们来看这种现象:每年的九月份各高校开始报到的时候,大学的校园里总是浩浩荡荡地充满了来送孩子的“家长大军”。通常走在前面的是爸爸妈妈,可能还会有一些亲戚,每人手里拎着各种各样的包和生活用品,家庭队伍的最后那个唯一两手空空的人恰恰就是要入学的新生。据媒体报道,南方某著名高校5500多名新生报到,却有约2万名家长陪同。为此,学校调集了大量的校内和校外资源,提供了数千个床位,通宵开放餐厅、礼堂,宿管中心昼夜值班,多方联系校外的宾馆在校园内设点登记,校园里进进出出的接送大巴,里面坐满了家长……

 

  这种现象的确很难解释清楚,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上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跟班”?而且从这些年轻人的表情和神态来看,显然这种大包大揽是家长一贯的作风。孩子只是一个习惯了的接受者而已,接受父母和诸多亲戚无微不至的“热情”关怀。

 

  我还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家长,当他来到学校给孩子分的宿舍以后,如果觉得宿舍的周边环境或者是铺位不是令他很满意,就会动用一切关系找到学校的领导要求换宿舍。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是想让孩子生活得好一点,但是,这样做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家长在制造外部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孩子,而真正培养一个孩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要培养他自己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家长,又能有多长的时间能保证自己永远都能为孩子创造外部环境呢?

 

  从孩子一生下来,很多家长肯定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环境,让他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我一定要为他遮风挡雨,不让他受一点伤害。”其实,客观地说,社会环境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太多的呵护只会让孩子飞翔的翅膀更加单薄,而孩子却总有一天必须离开父母的保护去独自飞翔。

 

  应该懂得,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取决于他适应生存环境和各种规则的能力,也就是说,他能不能适应他所面对的整个外部环境;取决于他能不能在挫折中不断端正成长发展的方向,当发生意外的时候是否有能力去应对。

 

45.搭建孩子的人生支撑

 

  家长要着重于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家长要明白,孩子不会一辈子都在自己的手掌心中生活,家长为孩子开的种种方便之门可能会毁了孩子的适应能力,这是得不偿失的,也是广大的家长所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家长应该做的,是着力给孩子搭建人生的三大支撑能力。

 

  第一,物质支撑能力

 

  物质支撑能力是人的生命之本,孩子最终要独立在社会上生存,能否凭一己之力在这个社会立足,取决于他是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他要依靠自己的才能谋取一份职业,起码是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

 

  所以,第一个能力实际上是物质支撑能力,但是,物质支撑能力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孩子的学习能力,现在,很多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上不了好的大学,其实,相对于学校的好坏来讲,家长最应该关注的还是专业的选择问题。家长要认真研究哪些职业、哪些专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怎样才能保证孩子将来能够顺利地获得职业位置和物质支撑。

 

  是什么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是职业。职业除了能带给孩子生存所需的物质保证,还能带来基本的社会地位。而职业是由什么决定的?由孩子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以及他将来达到的业务水平所决定。

 

  这是我们要为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家长要着重于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即自我发展的能力。

 

  物质支撑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标。一个在外人眼中看来很成功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具有物质支撑能力就一定健康吗?我们还有必要为孩子搭建第二个、第三个人生支撑。

 

  第二,自我精神支撑能力

 

  自我精神的支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具有坚定的信仰、良好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他在精神方面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首先获得自我支撑。在现代社会,这种支撑显得尤其重要,现代的人,也包括孩子经常会陷入一种心理困境之中,如果能找一个出口,让自己释放开来,就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这也就是获得自我精神支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要从小培养。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按照通行的社会评价标准来看,很多自杀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其中包括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从世俗的角度看,这些人也算得上是成功者;但作为一个人,他们缺少生活中的另一支柱,也就是自我精神支撑。

 

  中科院有一个三十多岁的著名研究员自杀了,没有留下遗书、遗言。教授、博士、研究员……在常人眼里,30多岁就同时拥有这些头衔的人无疑是一个事业成功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却从他住的研究所家属楼跳下。一个双科博士后就这样结束了他36岁的生命,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熟悉他的人们在惋惜悲痛之余,总结出导致他自杀的原因应该有两个:原因之一,可能由于中科院对于学术要求的高标准,使得这位研究员在长时间的压力之下终于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原因之二,是由于这名研究员的妻子离他而去,导致了他想不开,从而走上了不归路。

 

  这名研究员的选择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再出色或者社会地位再高的人,如果没有自我精神的支撑,没有释放自己精神压力的能力,也不能称其为一个优秀的、完整的人。

 

  事实上,所谓精神支撑,就是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适应程度,其内涵包括理想与信念,也包括个性与品质。作为家长,我们要帮助孩子搭建牢固的心理支撑,要注意孩子的健全心理个性的培养。

 

  某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惯于牢骚满腹,对社会对周围人群充满了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孩子将由此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他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带给孩子一种不良的应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模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待周围的人、事、物会有一种消极情绪,他自己的内心其实非常自卑,所以,他会觉得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都跟自己过不去、都在有意打击他。

 

  孩子对自己没有一种基本的认知,就很难构建起自我的精神支撑力量,摆不对自己的位置,遇到问题就非常容易垮下来。所以,帮助孩子构建自我精神支撑是家长亟需完成的任务。

 

  第三,社会支撑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支撑叫做社会支撑,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接受社会规则,与社会相适应。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对事物能够有一种积极的反应,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长大之后,他会很容易跟社会相容,跟别人和谐共处,就会感到自己是社会中快乐的一分子。

 

  第二,能够获得外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如果一个人和外界没有往来,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危险的人物,因为作为社会人不能离开周围人的帮助和支持。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人,他平时不爱说话也没朋友,白天就到网吧打发时间,晚上回到自己租的一间小房子里去,后来他的事情曝光后,人们才知道他曾经很残忍地杀害了好几名儿童。

 

45.搭建孩子的人生支撑

 

  所以,一个社会人的周围有很多的关系,其中有家人,也有同事和朋友,还包括他参加的社团组织,都是对他的支撑力量。一个健康发展的人,除了要有自我的精神支持之外,同时还要有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除了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精神支撑以外,还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认识来自社会的支撑力量,为他将来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撑打下基础。

 

  如果仔细去想想,那些获得快乐的人,一定有着很好的社会支持。有一次,香港的一位研究这一领域的教授要我谈谈,作为知识界的一个妇女,作为校长,是什么在支撑着我。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支撑我的首先是我的同事,我们在一起团结努力地工作,我很享受我的工作。除此之外,给我最大支撑的就是我的家人。我平常工作特别忙,但是,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和家人聚到一起,有时还包括亲友,我们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起交流沟通,我同样很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支持。

 

  人生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社会支持在生命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应该怎样才算是具有社会支撑的能力呢?首先,要有积极适应社会的愿望,另外,还要有一个自己的人际圈子,有能力获得社会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得外界的帮助。

 

  每一位家长都极力想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不少人恰恰进入了误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就一定有利吗?碰到逆境的时候他该怎么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是要给孩子物质财产,希望给孩子留下非常多的钱,但是,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个社会,如果没有好的个性品质,任凭消费水平和花钱能力支配,多少钱也能花掉。

 

  还有一种家长,认为只要能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以后考上个好大学自然就会有前途了,觉得这就是对孩子终极的负责态度。

 

  现在,在很多地区,闲散青年中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并不鲜见,大学毕业以后不去找工作一直待在家里。不跟任何人接触,生活秩序严重颠倒,早晨睡觉,下午两三点钟起床吃点东西,开始玩电脑游戏、上网一直到深夜。这是一群被称为“啃老族”的青年,其中不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出色的人。如果家长只给孩子好的学习环境,只期待他有好的学习成绩。而除了学习之外,人生所需的很多东西不能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学习好也没有任何的用处,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还有一种家长千方百计地“爱”孩子,利用自己的关系,尽最大努力给他搭建一个一路畅通的成长道路。其实,家长在搭建健康成长的“坦途”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因为,这种做法是在培养人造环境中的娇嫩的鲜花,这样长大的孩子是没有能力经风雨、见世面的。

 

  家庭教育的6点禁忌:

 

  (1)没有时间同孩子交谈,听他们说话。

 

  (2)过份忙于工作,老是外出,与孩子疏离。

 

  (3)带着怒气回家,破坏家庭生活的气氛。

 

  (4)一味要求好成绩,呵责孩子的表现。

 

  (5)为了急于上班,早晨总是厉声催促孩子起床和上学。

 

46.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大的规则,不要去帮孩子创造自己的小规则,因为大的规则是不能变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你选择让他适应,就等于增长他的社会能力,如果你给他特意制造适应他的规则,就是在削弱他的实际社会能力,这样做的苦果最终还要你和孩子一起承担。

 

  当我们过分地呵护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家长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不可能永远为孩子保驾护航。从一定意义上说,溺爱的关心方式会使孩子的人生存在状态逐渐走向病态,没有与外界密切联系的、健康的广泛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存。

 

  家长要给自己提出一个任务,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理性地认识、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各种生存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第一,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的能力

 

  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理性地选择社会价值。

 

  由于网络化传播的发展壮大,现代社会的信息量非常大,大得超乎人的想象能力。网络和其他各类媒体对参与人员的要求不一样,其他的媒体要在媒介上发表言论,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以外,还有上级主管的约束。而在网络上,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都是一个信息源,各类信息丰富多彩,家长没有能力去约束,也做不到把所有的东西都拿来过滤一遍,孩子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和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入手教会孩子基本的价值观念,让孩子掌握选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第二,对制度价值接纳的能力

 

  社会适应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接纳制度价值的能力。家长总觉得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是政府和社会的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家庭的事。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是发展任务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把人的一生分成六个阶段。他提出,每个阶段人们都得完成六到十个任务,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人就会发展得很顺利,跟社会的关系就会很融洽,随之而来,生活也将十分的快乐。如果完成得不好,这个人的发展就会很不顺利,跟社会之间就会形成冲突。

 

  这个美国人在六到十二岁的发展任务当中标明了一条,就是要形成对社会制度和社会团体的看法。

 

  我们发现,美国社会实际上在非常努力地对孩子进行美国制度和美国价值教育,但他们选择了一个人文的角度,让你明白,人在一个社会环境当中生活,就必须要接受它的制度与价值,能够接受的话就会感觉到快乐,如果不能接受,就会在生活中处处受阻,生活自然也就不能快乐。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必须帮助孩子认同制度价值,因为,对本国制度的适应和认同是一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适应和应对规则的能力

 

  道德不是简单讲道理,家长经常会跟孩子说:“你一定要勤俭节约,你一定要诚实守信……”其实,道德不仅仅是理念,道德还是能力。

 

  道德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在社会当中对社会适应的能力,是一种规则能力。

 

  我们总爱把道德看成是一个人的素养,比如有个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我们不会说他没有卫生习惯,而会说他没有社会道德,把他的所作所为跟他整个人的素质联系起来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现在社会当中,道德也是一种适应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当中表现出来的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规则的能力。

 

  有一次,我正在给一些地方官员上课,教室后排坐着的一个人想要从教室出去,他没有从教室的后门走出,而是选择从讲台上我的身后绕出门去,要是以前的话我会想:“这个人真没素质,基本的礼貌都不懂。”但是现在,我不会那样想了,而是会这样想:“真的替他感到悲哀,一位地方官员,为什么不具备现代社会公共场合必备的道德规范能力呢?”

 

  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多换几个角度去想,其实,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然有一些规则是要大家共同去遵守的。所以,家长不要觉得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是过于严厉的要求,你是在给他一种对社会适应的能力,也是在强化他的生存能力。

 

  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大的规则,不要去帮孩子创造自己的小规则,因为大的规则是不能变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你选择让他适应,就等于增长他的社会能力,如果你给他特意制造适应他的规则,就是在削弱他的实际社会能力,这样做的苦果最终还要你和孩子一起承担。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应重视4个关键:

 

  (1)要教孩子学会识别诱惑。

 

  (2)教孩子勇敢地说“不”。

 

  (3)让孩子明白自我保护与自私自利是全然不同的。

 

  (4)教孩子少去不安全的地方。

 

47.鼓励孩子学会创新发展

 

  时代需要孩子具有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才能激活孩子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他们全身的能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必须用心关注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最有利的环境,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上肩负着重要责任。

 

  一个人活着要有生命热情,不要纵容孩子无所谓的生活态度。家长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孩子将来才有发展、才有前途。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

 

  时代需要孩子具有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才能激活孩子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他们全身的能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必须用心关注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最有利的环境,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上肩负着重要责任。

 

  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就应该教会孩子善于思考,还要让孩子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思维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用对称、辨证、类比、极限、收敛、发散等思维方式启迪智慧,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有专家指出,尝试与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尝试,永远不会有创新,创新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创新源于尝试,同时又高于尝试,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由他敢于进行大胆尝试的程度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敢于尝试。实践出真知,让孩子自己动手,大胆尝试,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可以说,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发动机,是引起和保持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启孩子智力闸门的钥匙,兴趣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对某件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运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孩子的兴趣越浓,就越能充分调动其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为创新营造机会和可能。

 

  当孩子开始用他们那颗充满好奇的、易被感动的童心注视着精彩的世界,试图了解社会和自然现象的因果联系时,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太懂得这一道理,当孩子发问时常常不耐烦地说:“就你的话多。”或者因一时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便简单地对孩子说:“快忙正经的去。”以此搪塞敷衍。

 

  所以,在这里有一件事很值得一提,就是在对待孩子的因好奇而产生的提问上,我们不要因为自己不知道而拒绝回答孩子或是用一两句话搪塞过去,而是要认真回答,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应该同孩子一道去查查资料,不能敷衍了事,否则,就简单化地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埋葬了孩子刚刚培养起来的那一点创新意识。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还应该注意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因为有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研究表明,孩子的知识面越宽,思维的土壤就越肥沃,创新思维的幼苗就会生长得越茁壮。所以,除了让孩子学好规定的教材内容,我们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阅读与学科相关的科普书籍,挑选有益的影视作品让孩子欣赏,注意有选择地让孩子观看科教电视节目,带孩子参观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展览等等。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3个关键:

 

  (1)爱护和重视孩子的想象力。

 

  (2)培养孩子敢于置疑、敢于否定别人的想法。

 

  (3)在生活中为孩子提供思考的广泛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48.教会孩子抗拒挫折,持续发展

  有人说,挫折对不断前行的勇者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挫折应该是孩子的必修课,因为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饱受痛苦。

 

  所谓挫折,是指事情没达到预期目标时的情境与感受。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

 

  南方某市一位14岁少年,与家长发生了冲突之后竟然在一怒之下买了一瓶安眠药,买回来以后在家犹豫了半个小时后发现父母并没有关注他的情绪,于是,这个少年就产生了一个“不管我,我就偏要死给你们看”的念头,然后服药自杀。

 

  心理专家分析,这类自杀行为的根源在于目前的独生子女缺少挫折经历,在遇到突发困难时根本就不具备应急的能力,他能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杀来结束生命,以逃避现实。软弱、不能承担责任已经成为当代孩子的通病。所以,有关专家建议家长一定不要过度溺爱孩子,必要时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安排挫折教育,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应对能力。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有人说,挫折对不断前行的勇者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挫折应该是孩子的必修课,因为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饱受痛苦。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说:“经历了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一种面对挫折时积极、乐观的态度。其实,挫折本身不能造就一个人,能够造就人的是他在挫折和苦难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现在,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独生子女的身上。这种希望导致的结果是:家长总是过分周到地为孩子着想,竭尽全力地呵护孩子,几乎包办了生活中本应由孩子自己做的所有事情。于是,一些负面作用就随之而来了,孩子像温室里的小苗一样,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往往不懂得如何去应对,而是产生否定自我、否定他人、甚至否定社会的消极情绪。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联合向1635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97%的孩子选择“找父母和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没有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这正是我们做父母的过分呵护孩子的结果。

 

  心理学专家说:让孩子适当接受点挫折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益。由此可见,对于现代家庭来说,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些三四岁的美国孩子在玩耍时摔了跟头,美国家长并不去扶起孩子。还有,美国家长去市场购物时,一手拉着孩子,或者大人在前面大步走,让孩子在一侧紧追不舍,不管孩子累不累,就是不背不抱。其实,并非美国的父母不疼爱孩子,也不是他们懒惰,更不是他们工作繁忙,顾不上照看孩子,恰恰相反,这正是美国父母疼爱孩子的表现,因为美国家长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强和面对困难时的自我生存能力,以适应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美国人的眼光不可谓不远。

 

  然而,在我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打扫卫生,家长不让做;穿衣洗澡,家长包干;孩子做作业,家长甚至也亲自代劳。家长对孩子的“爱”相当地深切,对孩子的“关怀”特别地细致。可结果呢?培养出的孩子眼高手低,懒散任性,轻视劳动,怕苦怕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受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茫然不知所措。

 

  日本有关部门曾经组织17户市民到上海居民家中做客,日本妈妈的教子方法使中国人大开眼界。有个日本幼儿,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中国房东想制止,其母却说:“别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了。有个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着求助,后见无人相帮,只好自个爬了起来。中国房东“看不懂”,日本妈妈说:“让孩子尝试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日本妈妈为何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一位日本学者解释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立自强。日本父母凭着这种紧迫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包揽过多,事必躬亲。一味地赞美孩子、事事为他代劳,只给孩子一件美丽的衣裳,却不让他学习如何自己穿,这样的教养方式,不但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自制能力,反而会让孩子渐渐养成目中无人的恶习,稍不顺心便大哭大闹,日后如遇到一点小挫折时,可能就无法自己爬起来了。

 

  要让孩子了解,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顺和挫折,都是非常自然的,气恼、难过也是正常的情感反应。当孩子一时难以达成他们所希望的目标时,建议家长最好还是将问题留给孩子,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让孩子学习如何自己处理、解决。

 

  帮助孩子抵抗挫折的3点建议:

 

  (1)帮助孩子认识挫折,认孩子知道生活中荣誉和挫折是并生的。

 

  (2)帮助孩子坦然接受失败的结果,不要无谓地施加压力。

 

  (3)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鼓励孩子跌倒后自己爬起来。

 

49.重在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家长有了过错也要积极地承担责任,而且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对这样的做法,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理解家长的。这样做的结果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品质的发展,为他养成自省的好习惯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实际上在向他证明,能够自省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省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一个人遇事需要不断地去反思自己、调整自己,这就是自省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对待孩子除了要有适当鼓励以外,能让他检讨自省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告诉孩子注意调整和自省自己,使自己不断去适应外部社会,这与鼓励教育并经常告诉他“你真棒”同样重要。

 

  现代的孩子,社会并没有吝惜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他们非常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很有想法很有个性的一代人。

 

  有的孩子跟我这样说过,现在评价服装好坏的标准,回头率是重要的判断依据。标新立异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这些都给我们传达了一种自信的信息。

 

  孩子自信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怎样才能让他们这种自信变得更为理性呢?这就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学会自省,一定要帮助孩子逐渐地掌握自省的能力。首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地表现给孩子看,家长有了错误要主动地向孩子承认,死要面子会让孩子觉得不公平,家长的教育也会缺乏说服力。

 

  我有一件这样的经历:很多年以前,我的儿子在18岁生日那天晚上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去网吧,我告诉他等我下班回家之后再商量这件事情,但是那天特别忙,很晚了我才回到家里。孩子和他的几个同学都在家里等着我。儿子说:“我今天过生日,我想和同学去网吧玩一夜,我们等你这么久,你让不让我们去?”

 

  我心里特别不放心他的这种做法,我说:“你要征求我的意见的话,我不想让你们去,因为我觉得网吧里面比较乱,我怕保证不了你的安全。但是,你今天18岁了,还约了同学,如果一定要去。我给你三条建议,……去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他想了半天说:“算了,我不去了。但是,我对你非常有意见,我的同学都在这儿了,你那么长时间都不回来,也不跟我说为什么,你让我怎么跟同学解释呢!太没面子。”

 

  后来,我经过考虑之后觉得确实是自己做错了,我对孩子说:“这件事确实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承担责任,我去向你的同学去解释,也可以跟他们商量,比如说,这个礼拜天我承诺陪你们去网吧玩。”孩子想了半天,说:“算了,我自己处理就可以了。”

 

  这个案例说明了,家长有了过错也要积极地承担责任,而且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对这样的做法,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理解家长的。这样做的结果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品质的发展,为他养成自省的好习惯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实际上在向他证明,能够自省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省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生存规则和能力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需要真正从孩子的未来出发,来考虑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3个细节:

 

  (1)为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这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很重要。

 

  (2)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

 

  (3)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

 

  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偶像

 


  孩子迷恋偶像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痛,也是引发代际冲突的重要原因。据西部某城市针对中小学生所做的一次题为“追星族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80%的人心目中都有明星偶像;30%的学生承认自己是追星族;98%的接受调查者都承认追星对学习和生活有较大影响。

 

  在我国的甘肃省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青年迷恋刘德华,为了能去香港追逐刘德华,她让父母把家里住的房子都卖掉了。这次她又要第三次去香港了,父亲没有办法筹到女儿赴港追星的费用,不得已,只好打算卖掉自己的肾供女儿去追逐她所谓的梦想。而这位女青年从16岁开始就盲目追逐刘德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为此,12年来她荒废了学业、变得沉默寡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的情况跟普通的追星族并不一样,因为我对刘德华的喜欢不仅仅是仰慕和爱戴,而是以自己的青春为代价的。”

 

  青少年追逐偶像,会模仿偶像举手投足的特点、效法偶像的生活方式。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没有这种疯狂的追逐偶像的经历,但是,不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偶像。有的孩子非常喜欢自己年轻漂亮的老师,因为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偶像。

 

  实际上,偶像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家长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一般很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去迷恋一个人。所以,帮助孩子从过度迷恋偶像的误区中走出来,家长需要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指导,也需要一些技巧。

 

             50.从孩子和社会的视角审视偶像

             

  孩子迷恋偶像其实还是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孩子对于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在他们内心深处并不清楚,他们的认识还不成熟。家长对于孩子迷恋偶像这一状况应予以正确的认识,不只是孩子单方面的因素社会整体舆论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特有的偶像,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偶像,但是过度迷恋偶像就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怎样从更深层的角度来了解孩子对偶像的心理需求呢?

 

  一般来讲,孩子迷恋偶像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表现。

 

  10岁左右的孩子,对于男女性别的观念还不是特别清楚,他们还可以很放松地在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等到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心中性别的观念会慢慢清晰起来,如果这时有一个男生总是喜欢和女生在一起,这个男生就会被周围的男性伙伴看不起甚至会被嘲笑。这个时候是人的性心理发展第一个阶段,叫“疏远异性期”。这个期间的男孩女孩开始相互疏远,脑海中渐渐有了男女有别的概念。

 

  性心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叫做“牛犊恋期”。这个比喻很贴切,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迷恋同性或者异性的那些年长于他的人,就像是小牛喜欢贴着大牛一样那种感觉,这就是偶像心理因素。对于同性的人,孩子会把他看成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对于异性,他把这种朦胧的对异性的好感,寄托在比他年长的人身上,这就是性心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年龄大约是10至16岁左右。

 

  性心理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才是“浪漫恋爱期”。

 

  所以,孩子偶像形成的原因首先是性心理发展阶段性的表现。

 

  第二,受流行文化的熏陶。

 

  实际上,孩子追逐偶像也是流行文化的影响。比如说,孩子们对于名牌的衣服和鞋子总是比较感兴趣,因为对青少年来讲,流行就是一种符号,而那些名牌就是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一个时尚符号,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喜欢。

 

  青少年追逐偶像,也是由于这个符号性。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并不是非常了解他所追逐的偶像,他喜欢的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所以,青少年是受流行文化、时尚符号的影响,才导致了对心中偶像的追逐。

 

  第三,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

 

  迷恋偶像其实还是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孩子对于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在他们内心深处并不清楚,他们的认识还不成熟。偶像最先吸引他们的是表面的东西,而通过表面的现象就陷入疯狂的迷恋状态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在一次关于“喜欢明星的原因”问卷调查中,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因明星外形气质原因的占40%;因明星演技好、人品好的原因而喜欢的占到30%;因其是自己的学习榜样原因的不足10%;其余的偶像崇拜者大多是因为随别人喜欢的“大流”或偶尔看到就喜欢。

 

  但是,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所以,偶像的选择和追逐往往预示或标志着一个人心智发展的程度。

 

  第四,舆论与家长的不当影响。

 

  社会整体舆论的影响和一部分家长的不正确的教养态度,也是造成孩子偶像崇拜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在,媒体出于商业目的,报纸纷纷推出“娱乐版”,电视大干快上“娱乐专栏”,而娱乐网站更是铺天盖地。这些媒体对于明星的报道事无巨细,只要有明星出现的地方就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引起人们积极的追逐响应,媒体甚至已经把明星塑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有那么多的追捧者。涉世未深的孩子非常容易被这些表面的光环所吸引、迷惑,理所当然地就将这种对光环的羡慕和崇拜的心情转化为对明星的迷恋。这是社会舆论的一种错误导向。

 

  除此之外,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态度,也是导致孩子迷恋偶像的成因。甘肃那位女孩的父母,就是家长对孩子过于纵容的典型事例,女儿追逐偶像已经到了没有理智的情况下,父亲还要卖肾支持她,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行为,因为,一味地支持不但换不来女儿的理解和感动,而且还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一部分家长,不去研究孩子为什么会迷恋偶像,而是采取了一种简单粗暴的制止方式,对孩子进行呵斥、漫骂甚至殴打,想达到使孩子放弃偶像的目的。但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不但没有放弃迷恋偶像,反而变本加厉地比以前更加崇拜自己的偶像,而且还会因看法上的冲突而更不听父母的话。

 

  所以,社会整体舆论的影响和父母的不正确教养态度都是造成孩子迷恋偶像的原因。

 

  在孩子钟情偶像的现象中,父母应做到的几点细节:

 

  (1)父母要了解孩子,弄清楚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喜欢什么偶像,为什么喜欢偶像。

 

  (2)父母不可简单地禁止孩子喜欢偶像,以免产生抵触情绪。

 

  (3)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他所喜欢的偶像具有的优缺点,防止孩子盲目崇拜。

 

  (4)父母可引导孩子将理想远大、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作偶像,学习他们的闪光点。

 

51.理解孩子追逐偶像的心理需求

  在青少年阶段,榜样是孩子人生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因为孩子对人生目标价值的追求,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经过较多的理性思考,他们会将人生目标具体化,并作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望。

 

  这是一个偶像遍地的年代,从雷锋、老山英雄到万人迷的刘德华再到红透半边天的小燕子、超级女声,偶像的更迭显示着时代的变迁,显然,对所有的偶像家长们不能一概地持回避态度。

 

  在少年儿童成长当中,迷恋偶像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要解决孩子过度迷恋偶像的问题,家长必须要承认偶像对孩子来讲是一种必要。在这个世界上,孩子如果没有佩服和迷恋的人,这个孩子一定是一个自大的人,他会认为全世界就是自己最棒。在青少年阶段,榜样是孩子人生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因为孩子对人生目标价值的追求,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经过较多的理性思考,他们会将人生目标具体化,并作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望。

 

  在青少年阶段,孩子的人生目标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所以,偶像对孩子来说具有人生的引领和昭示作用,偶像会带领着孩子不断向前。但是,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对于偶像的选择常有很大盲目性,家长一定要明确怎样选择偶像,什么样的偶像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孩子在选择偶像的过程中也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和帮助。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偶像需求,由于孩子性心理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追逐偶像是他们的需要,家长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够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去面对他的选择。

 

  偶像对孩子起到的积极作用:

 

  (1)孩子有崇拜的偶像,他能够从别人身上找到可以学习的优点,说明他不是一个自大、自负的人。

 

  (2)偶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前进的目标。

 

  (3)崇拜偶像的种类可以间接反映孩子的价值观取向,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并加以引导。

 

52.引导孩子理性地认识、选择偶像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理性地认识偶像,认识到偶像也是普通的人。偶像之所以值得崇拜,不是由于外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表面,而是由于他们内在的、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值得孩子学习的东西。

 

  除了要理解孩子的需求以外,家长还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孩子理性地对待偶像。成龙是很多人的偶像,而香港的教科书把成龙早年的经历收录其中,供香港的学生学习。成龙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就了今天的事业,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除此之外,成龙也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贫困的人们。

 

  香港能够把成龙的奋斗史收录在教材里,说明真正运用好偶像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引导,而这种引导能够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而这个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真正地挖掘他所崇拜的偶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面对孩子崇拜的偶像,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到底偶像人物的哪一方面吸引了孩子,是崇拜他漂亮的面孔、还是崇拜他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或者还是别的什么?实际上,这样做就是帮助孩子去冷静地面对偶像,去挖掘偶像真正值得孩子敬佩的东西。

 

  比如说,偶像的奋斗精神和健康良好的公众形象,还有他热爱社会公益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孩子去学习和尊敬的。有人说濮存昕是演员“八荣八耻”中“荣”的代表,他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大使,为了增进人们对于防治艾滋病的了解,长期活跃在每个需要他的地方,并且还亲自入住到艾滋病患者的家庭里,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为的就是消除人们对于艾滋病传染途径的误解。濮存昕做的这些公益活动说明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喜欢他的人们在他为社会的付出中再次体会到他作为榜样的价值。像这样的偶像,是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的。家长像这样引导孩子去体会偶像的价值,就是在给孩子创造理性认识偶像的机会。

 

  在对待孩子迷恋偶像的问题上,简单的隔绝并不能起到让孩子理性认识偶像的作用,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让他理性地认识偶像,认识到偶像也是普通的人。偶像之所以值得崇拜,不是由于外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表面,而是由于他们内在的、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值得孩子学习的东西。

 

  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一定要学会“未雨绸缪”,千万不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采取强制性的方法来制止孩子追逐偶像。其实,到那时,孩子就已经陷入了一种心理疾病的状态,这种状态再想矫治就会非常困难。所以,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要从现在做起,预防青少年期对偶像的过度迷恋。

 

  在孩子选择偶像时父母应给予的几点指导:

 

  (1)为孩子分析现在社会上的偶像风气的成因,便于孩子理性面对偶像。

 

  (2)给孩子讲一些对社会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的事迹,加深孩子对偶像作用的理解。

 

  (3)给孩子分析不同的偶像对大众的不同影响,引导孩子选择对大众有良好影响的人作偶像。

 

  (4)不可以对孩子的偶像一概否定,找出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肯定,鼓励孩子向这些方面学习。

 

53.经常与孩子讨论偶像及其引发的思考

  家长如果能早一点在流行文化的层面和孩子做一个很好的交流,孩子在选择偶像的道路上就一定不会走得太远、太偏,偶像也一定能为他今后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现在的孩子是看着广告长大的一代,在很多家庭,孩子在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看电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上的广告,因为,广告画面的跳跃性、动感性、色彩流动性比一般的节目要强得多,很多孩子会说话以后就能背出很多的广告词。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受广告影响最大的一个重要人群是儿童。这种情况下,孩子对流行的追逐就非常自然而然了——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家长跟孩子的沟通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对流行的看法,就是经常要和孩子交流,较早地引导孩子理性面对潮流,因为,追逐潮流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已经深深地在这一代孩子心里打下了烙印。

 

  家长们都认为孩子在学校里上学,不会关心社会上的事情,事实上,社会上包括网络上的很多东西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一件新事物的出现——如语言表达方式、交往方式等——会很快地在孩子们中间流行开来,这就是网络文化当中典型的流行性因素。

 

  所以,怎样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流行,是今天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如果真的等到孩子深度迷恋偶像的时候,再去做一些补救工作可能就已经晚了。所以,家长如果能早一点在流行文化的层面和孩子做一个很好的交流,孩子在选择偶像的道路上就一定不会走得太远、太偏,偶像也一定能为他今后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有一次,我跟一个孩子聊天。他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了一些问题,他说:“大人从来不让我们撒谎,可是我发现大人都撒谎,我想不明白为什么。”

 

  我说:“那你去研究研究大人撒谎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对我说:“我研究清楚了,撒谎有三种。第一种叫红谎,就是撒了有好处的谎,比如我舅舅得癌症,我们就骗他不让他知道自己的病情,让他很好地度过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这叫红谎;还有一种叫黄谎,就是撒了不好也不坏,愚人节我们骗同学逗着玩儿,这叫黄谎;还有一种叫黑谎,就是带着一种很恶毒的目的,撒完了以后就失去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这叫黑谎。我思考后觉得,红谎提倡撒,黄谎可以撒,黑谎坚决不能撒。”

 

  我对孩子说:“你真棒,你说得挺对的。”

 

  孩子说:“不过我还是很郁闷,上周末老师让我们打扫卫生,我们打扫完了,校长把我们集合起来开会,他说:'星期一上级来检查卫生,人家要问起卫生状况问题,你们就说咱们学校一贯这么干净。’我觉得我们校长撒谎,我现在不明白的是我们校长的谎是属于红谎、黄谎还是属于黑谎呢?”

 

  这个例子说明,孩子会以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包括社会上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人都无法挡住外部世界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有的孩子会说自己不迷恋偶像,也不追逐流行,但是他内心深处对名牌的追逐,对流行的追逐早已经开始了。

 

  其实,如果孩子不追逐流行家长也十分着急,你会觉得他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所以,这种情况下及早地引导孩子非常重要,一定要与孩子保持一种沟通的状态,这种沟通不是单向的,更不是强制,沟通要在和谐和快乐中进行,但同时也要强调信息的交流。

 

  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也是有效预防孩子过度迷恋偶像的重要方面。

 

  家庭的性别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家长不大重视性的社会角色教育,大部分时间仅仅停留在性生理、性心理的教育上面。社会性角色教育,就是从一个社会人发展的角度进行的性教育,我们重视得还不够。

 

  怎样做才算是好男孩好女孩呢?在家庭中,家长一开始就应该有这种意识,去告诉孩子、指导孩子应该怎样去做一个好男孩或者好女孩,而不是简单地说教。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很坦然地面对孩子对性的兴趣和他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除此之外,家长还要特别注意强调孩子的社会角色,孩子性别的社会角色,这是性教育以及偶像崇拜引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元素。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偶像的3种方法:

 

  (1)父母应适当关注现在的流行文化,以免与孩子在认识上产生太大的距离。

 

  (2)父母不要将当今流行文化造就的偶像全盘否定,应积极肯定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如坚强的意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等。

 

  (3)当发现孩子有崇拜偶像的现象时,与孩子互相交流,引导孩子学习偶像的积极方面。    消除亲子间的代沟,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说,现在每隔四年出生的人之间就出现了代沟,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就不一样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代沟更成了一种必然。

 

  我曾经见过一对母女,母亲做过一个梦,梦境中的她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女儿,每次都在快要抓到女儿的时候又被分开了,梦境中的母亲很痛苦。巧合的是,女儿也做过一个和母亲同样的梦,梦境中的女儿可以看到母亲的身影,但无论女儿怎么喊,母亲就是不回头去看女儿,女儿在梦中也是十分的痛苦。

 

  这两个意境相同的梦表明了这对母女的内心,其实,不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希望彼此贴近,但是现实中她们的心就是贴近不了。在现实生活中,这对母女的矛盾非常大,母亲觉得女儿任性不懂事,女儿觉得母亲过于严厉自己不能接受,两个人之间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爆发特别强烈的冲突。

 

  这个案例可能比较生动地表现了所谓代沟的情感状态,父母和孩子之间,本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冲突。但是,当孩子到了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之间有一个年龄段,孩子从情感上开始要慢慢脱离父母,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讲,这是一个情感获得独立的阶段。

 

  孩子小的时候以家庭为主,成年以后以社会为主,人生磁场的转换在这个时间进行过渡。家长也许可以感觉得到,孩子小的时候非常愿意跟在父母身后做个“小尾巴”,父母走到哪他们跟到哪,甩也甩不掉。当孩子慢慢长大,有的场合当父母要求子女出席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拒绝参加,才几年时间,当年的“小尾巴”不见了踪影。

 

  孩子要完成好过渡期,一定先要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产生代沟,或者讲代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有些家长不能正视这个客观存在,就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冲突化。

 

  在北京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件,爸爸因为儿子不听话,不好好念书,就把儿子活活打死了。事情是这样的:爸爸询问儿子作业有没有写完,儿子没有说实话,爸爸就把儿子的裤子脱到大腿处,一把按倒在床上,手持空心铁管猛打屁股和大腿。一顿紧似一顿地打,一直打到次日凌晨,铁管都打弯了。凌晨两点多,家人发现孩子手脚冰凉,急忙将孩子送进医院,虽经医生奋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孩子的生命。当检察官侦讯这名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对于多年来持续殴打儿子的事情并不避讳。他说,无论怎样说教,儿子都听不进去,久而久之,只有采取暴力行为,只有打一顿,孩子才能听点话。在庭审现场,这位父亲哭得直不起腰,心中十分悔恨,我们相信这位父亲一定是非常爱儿子的,但是,他怎么会把自己的儿子活活给打死呢?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冲突,令人惋惜地造成了这桩惨案的发生。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代沟形成的原因,消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使孩子快乐地成长。

 

 54.消除代沟需要先弄明白为什么有代沟

  家长教育的不均衡,孩子自我发展不同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较为激烈的代沟冲突。

 

  生长在不同时代和环境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都会有代沟,代沟是如何形成的?家长、家庭成员中几代人之间的矛盾从何而来呢?可以说,有三个原因直接导致了较为激烈的代沟冲突。

 

  第一,家长教育的不均衡

 

  代沟来源于哪里?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代沟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比如,什么叫美?在家长这一代人的眼中,如果一个男人戴着耳环留着长发肯定不会被认为是美,但是,孩子们对于这种现象就比较容易接受。

 

  时代的变迁会使两代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时代发展的正常表现,为什么这种不同的看法会升级到父母和子女的水火不容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长教育的不均衡,家长总是对孩子在生活、学习上过度关怀,而对孩子精神、情绪上的关注过少,显得过度冷漠。

 

  社会在日益发展,孩子对于社会上的问题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这种不一样的看法、认识,大部分来源于社会。作为家长,不只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代沟的产生是由于家长对于孩子情感变化的漠视造成的,所以,只有家长对于孩子生活、学习与对精神、情绪的关注平衡起来了,代沟才有可能得以缓解。

 

  第二,孩子自我发展不同步

 

  代沟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孩子自我发展的不同步。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生理发育提前,而社会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或者叫成熟滞后。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的儿子几乎从来不让她进他的房间,更不让妈妈坐他的床。妈妈只要一进屋门孩子就说:“妈,你赶紧走吧。”她觉得自己把儿子养这么大,儿子反过来还嫌自己脏,她的内心十分的痛苦。后来,我在跟孩子沟通之后发现,他并不是嫌妈妈脏,而是觉得妈妈进入自己的房间,会侵犯了自己精心建立起来的私密空间。

 

  我跟孩子说:“姑且不说妈妈是不是侵犯了你,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能力脱离你父母独立生活一周呢?在这期间父母只提供给你生活费,别的一概不管。”

 

  孩子给我的回答是十分不确定的,表明他现在没有准备好自己去面对生活。对一个每天早晨起床都要家长叫三遍以上、一睁开眼睛衣服鞋袜都有人帮忙准备好的孩子来说,最基本的日常起居可能还需要家人的照顾,另一方面又说要拥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空间,强调私密性。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独立的空间还是需要有保障的。

 

  其实,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家长,中国的家长习惯于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更加加剧了孩子心理发育的滞后。所以,这种孩子生理发育提前,而社会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的结果导致了代沟表现形式的激烈。

 

  第三,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代际的变化越来越快,现在,20岁的人和10多岁的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就不一样,40岁的人和30岁的人有很多看法又不一样。

 

  像当代青年的很多想法就令家长感到新奇,比如说:“月光族”的意思就是月月把钱都花光的意思;“负翁”指的是负债累累的那些人;还有一个名词叫“急嫁族”,意思就是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赶快把自己嫁出去。这是当代一部分青年的一种价值观,都跟上一代人有很大的差别。

 

  相差十年甚至五年的人观念都不一样了,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就一定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家长在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就要有所准备,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前后的家长就更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亲子之间的冲突会削弱家长的教育力度,甚至会使得教育的成效走向负面。

 

  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家长的教育会使孩子向反方向走去,有些孩子为了报复他的父母、和父母抵抗,就做出了伤害自己或父母的行为,甚至于毁掉自己的一生。也有的家长出于爱孩子的心却做出了无法原谅自己的事情,像那位打死自己儿子的父亲一样,他恐怕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消除与孩子之间代沟的几点建议:

 

  (1)了解你的孩子。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等,试着去了解孩子所喜欢的东西。

 

  (2)尊重你的孩子。不要私拆孩子的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记,也不要过于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

 

  (3)不要把自己的虚荣心强加给孩子。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作比较。

 

  (4)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

 

55.认识并承认孩子的独立自主特质

  孩子这个群体也会以非主动的形式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依然是活生生的、有独立意识的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独特性。

 

  缓解代际冲突的重要步骤是检讨家长的教养态度。

 

  孩子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孩子因其特殊的身心发展状况而需要社会给予特别的重视和保护。但同时,孩子这个群体也会以非主动的形式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依然是活生生的、有独立意识的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独特性。

 

  现实生活中,孩子与成人社会的矛盾几乎到处可见,当代中国社会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影响着很多家长、老师和孩子。大人们往往觉得今天的孩子不如过去听话,不好教育;孩子们则觉得大人根本不理解自己,有时甚至要与成人讲权利。这里除了正常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规范与反规范间的矛盾之外,确实存在着孩子自我发展的愿望和权利问题,存在着成人对这种愿望和权利是否尊重的问题,存在着家长对今天的孩子的了解和认识问题。

 

  首要的矛盾就是孩子的独立开放与家长的死板管教之间的强烈冲突。

 

  孩子独立、开放的群体特征与成人死板管教之间存在着矛盾。和过去的孩子相比,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格外独立、开放,但这种群体特征并没有为大多数家长所充分认识,这些家长一般还是继续延续过去的教育方式:替代选择,死板管教。在遭到孩子的反抗后,很多家长甚至采取更为激烈的方式和手段,激化的矛盾常常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

 

  现代孩子独立、开放的特征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受社会的影响,价值选择并不完全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为准,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其中对某些选择的集中则表现出他们对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强烈追求。据一次对北京市5000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在金钱、爱情、婚姻、民主、自由、事业、知识、个人道德、个人名誉、物质享受、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为大众服务等13种人生目标中,选择知识的占第一位(19.43%);事业的占第二位(17.60%);物质享受的占第三位(14.41%);个人道德占第四位(11.86%);自由占第五位(10.43%)。而在影响事业成功11种因素(精明能干、运气或命运、家庭背景、不择手段、懂得表现自己、个人品德、高学历、耍滑头、仪表相貌出众、见多识广、审时度势)重要性选择的排序中,孩子们认为重要因素前四位分别是精明能干(可多选,97.61%)、个人品德(96.28%)、见多识广(92.39%)、高学历(89.24%),表现了他们对自我能力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他们对家长等长辈的态度虽有很高程度的尊重,但也表现出极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的态度。在上述调查中,对“父母永远是对的”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高达89.38%;对“子女在家应有自主权”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有74.75%;认为“子女应该有参与家庭事物的权力”的94.5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孩子独立的意识和对权威的理智态度,从他们对“人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判断的高赞同率(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合计93.15%)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自主性的强烈表现。

 

  面对这样独立自主的儿童,成人社会并没有多少改变的传统教育方式必然面临挑战,很多亲子冲突的根源即在于此。

 

  促进孩子独立自主的几点关键:

 

  (1)家长要给孩子树立独立自主的榜样。

 

  (2)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让孩子形成依赖型人格。

 

  (3)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做决定的习惯。

 

  (4)不要对孩子犯的错误过分遣责,以免孩子缺乏自信,无法独立自主。

 

56.面向未来,把握孩子的成长需要

  在孩子们的许多认识中,其未来性和合理性已远远超出家长的认识,面向未来,认识孩子的成长需要,才能避开家庭中的一些冲突。

 

  孩子面向未来的成长需求与陈旧教育观点之间的矛盾,是家庭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人们在谈论教育的时候,常爱说“看他们将来怎么生活?”“他们”就是现在的孩子,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成人社会大都非常担心孩子将来无法适应社会,却没有注意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下一代相比,谁更适应未来社会?用20世纪形成和传承下来的观点去塑造21世纪的人,这中间是否会发生观念上的差别?当我们做家长的和下一代,和孩子间发生认识或观念上的冲突时,是否会想到这样的可能:下一代,也就是孩子的认识更适应未来?事实上,孩子们的许多认识中的未来性和合理性远远超出了我们家长的认识。

 

  在一次“北京市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在2000多份问卷中抽取了1005份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在购买服装时,53.5%的孩子认为款式最重要,42.0%的孩子认为品牌最重要,二者相加,达95.5%。而在“你觉得父母在为你购置服装时,主要是看什么”一题中,占第一位的是价格,达78.5%,看款式的只占2.6%。抛去父母作为家庭主要成员对经济的考虑之外,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看出,孩子的选择更适应未来,更能体现服装在审美功能上的进步和发展呢?!同样,在“平时和同学和朋友一起吃饭”,采取AA制(各付各的账)的有83.0%;“你会买推销员推销的产品吗”一题,回答“一般都买”的47.6%“只要好就买”的25.0%,二者相加达72.6%;对季节性削价,“只要合适就买”有26.8%;“凡是削价的都想买”的38.9%,二者合计65.7%。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现代商业一些运作手段接纳的程度是很高的,“推销”、“促销”等现代商业手段在孩子这一消费群体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同。这里除了孩子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之外,是否也可以看出一些未来性发展性的端倪呢?

 

  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当今孩子身上某些弱点的时候,常常忘记了他们可能有的许多我们未及的长处,特别是因为观念认识上的差别,儿童的一些适应未来的优势往往不被成人认识和承认。例如我们常说今天的独生子女人际关系不会太好,因为很多大人想当然地认为搞好人际关系就是批评自我批评,而忽视了交往动机、心理、品质、能力等多方面现代交往因素。独生子女既然“独”,势必在人际关系上处劣势。而实际生活中,独生子女因为大多性格开朗,生活范围大、开放而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上述的调查中,对“除家里人外,你是否还有知心朋友”一题,24.0%的孩子回答“较多”,47.5%的孩子回答“一般”,回答“较少”的只有23.5%;在“你把心里话讲给知心朋友吗”一题中,回答“经常”的占73.5%,回答有时的占20.0%,回答很少或没有的只占6.5%;有91.7%的孩子“经常”或“有时”邀请同学或朋友到家中做客;当同学或朋友谈话时,能自如地加入谈话的有44.8%,有时能加入的占40.2%;二者相加达85.0%。94.6%的孩子认为人与人交往要讲信誉,但高达93.4%的孩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权保留心中的秘密,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之间也应该允许保留自己的秘密;当原则与友谊发生矛盾冲突时,53.3%的孩子认为应该选择原则。这些数据表明,当今孩子的人际交往状况是正态发展的,而且可能有比上一辈更进步,更现代之处。

 

  当家长们从传统的观念和认识来教育、要求当代的孩子时,会不会因不理解他们,认识不到他们可能具有的未来性而无意中压制、扼杀儿童的个性,侵犯了儿童发展的权利呢?这实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几点细节:

 

  (1)定期、准时发给孩子零用钱,不要让孩子提醒。

 

  (2)尽可能少地“透支”给孩子零花钱,让他们学会收支平衡。

 

  (3)零花钱的数额应基于家庭收入情况,切合实际。

 

  (4)零花钱应包括一部分让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以便让他们学会如何在花钱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5)对孩子的花钱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

 

57.从孩子的生存状态反省关怀方式

  家长及社会一方面给了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又在生活上百般呵护,毫不放手,这就从一个侧面造成了孩子实际上的不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孩子的任务任重道远。

 

  孩子面临的沉重压力与家长、社会过分呵护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家庭冲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我们的社会给儿童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尽管家长们大都舍得投资金、投精力,为孩子成长竭尽全力,尽管孩子们大都健康茁壮,但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就发现,孩子,特别是城镇的独生子女们,过得并不轻松,活得并不快乐。

 

  沉重的学习压力是孩子们不快乐的首要原因,据对“北京市中学生学习压力”状况的调查,以每天6节,每周5天,周30节为标准,只有13%的学校不超此标准。每周40节左右的,占64.8%,另有近两成的学校超得更多。另外,有49.9%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全班性的集体补课;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做一至二个小时作业的占83%,而在家每天做作业两小时以上的达到了半数以上,约为54%,全部样本平均做作业每天达3.01小时。

 

  让孩子感到压力最大的是学校里的成绩大排队,有94.7%的孩子承认自己的学校给学生排队;38%的学生考试成绩次次都要由家长签字;而有四分之三的父母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76.0%),因此有过打骂作法的家长总计达44.3%。对“是否感到学习负担重”的回答中;肯定表示不重的只占5%,明确表示“很重”和“比较重”的达58.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常和偶尔有一提上课就头疼和厌烦的达62.6%,而经常有“因不愿学习而想自杀的冲动”的占3.2%,偶尔有这种自杀冲动的占18.2%。可见,对孩子来说,学习的压力是多么沉重,对他们身心的压迫又是何等严重。

 

  另一方面,孩子们生活上受到了家长的百般呵护,自立的能力很差,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在关于“北京市少年儿童安全状况及求助倾向”的调查中显示,父母不在家,只有61%孩子可以自己做饭吃;31.5%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52.5%的孩子不知道在野外如何找水源;路上遇到坏人,15%的孩子“扭头就跑”、3.5%的孩子选择“和他拼了”;50.4%的孩子不会做人工呼吸;游泳时抽筋,不懂怎么办的占57.9%。

 

  最为严重的是孩子的心理安全状态十分令人担忧,一个关于平时感觉遇到安全威胁时在周围环境中获得帮助可能性的题目:“如果你遇到无论何种危险,你觉得都能比较容易地从别人哪里获得帮助吗”回答肯定是的只占13%,而不肯定的答案则达86.3%,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安全度不高。另一个关于自杀倾向的指标更为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回答曾有过多次自杀念头的占到10.7%,另有32.0%被试回答曾产生过一两次自杀念头,二者合计,高达42.7%。心理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重大问题。

 

  家长及社会一方面给了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又在生活上百般呵护,毫不放手,这就从一个侧面造成了孩子实际上的不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孩子的任务任重道远。

 

  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避免走入的三个误区:

 

  (1)排斥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孩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把心理健康神秘化。不能从自身家庭、亲子关系中去寻求解决办法,过分地依赖心理辅导教师协助解决子女心理问题。

 

  (3)知行冲突。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子女成长的作用,但因工作等缘故而不能对子女坚持进行心理保健。

 

58.掌握亲子沟通的基本原则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实现与孩子之间的顺畅沟通,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亲子沟通的原则。

 

  那么,怎么样消除代沟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呢?有的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还小,亲子之间的代沟还不是显得那么突出,而且,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想法,要想消除代沟就要根据他的不同发展阶段,考虑他的一些实际需求,并尽量理解孩子,这样做的效果也许会更明显一些。还有的家长说,消除代沟最关键的就是要互相理解,家长的思维都比较传统,要试图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他们去沟通。

 

  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实现与孩子之间的顺畅沟通,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亲子沟通的原则。很多家长是不是都徒有恨铁不成钢之心,却因为没法了解孩子的内心而在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无力感呢?怎样消除年轻一代与年长者的心理代沟、顺利实现亲子沟通呢?

 

  第一,一定要以真诚的态度建立家庭沟通的基本规则。

 

  家里要有一个成员之间互相沟通的规则,就是父母与孩子在发生重大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沟通,全家人坐在一起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规定一个固定时间用于家庭内部的沟通,在这段时间内分享各自的快乐与痛苦。

 

  例如,爸爸可以说:“我这一周心情不太好,我们单位总是有忙不完的事,上司还总是批评我们做事的效率太低,所以我心情不是很好。”

 

  孩子在这时大概非常愿意帮助父母出主意,他觉得父母当他是朋友,这就会使他有很多话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谈。当这种良好的沟通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如果孩子遇到问题了,他也会主动去跟家长沟通,他会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是朋友,是可以互相信任的。

 

  第二,亲子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倾听对方的感受,不妄加批判。

 

  这也是很重要的沟通的原则。传统的家长可能觉得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好像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里面不批评就不能称之为家长一样。其实,对等的互动式沟通远比批评有效果得多。

 

  如果孩子说过的话,家长要全部都拿来纠正和批评,就不存在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了。所以,一定不能用批评的态度彼此对待,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讲给大家听,每个人尽量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和思考,一家人共同分享快乐与痛苦。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学会了倾听和倾诉,而这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重要。

 

  第三,要诚实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念。

 

  家长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诚实自然就能达到相互理解。

 

  第四,少负面教训,多正面教育。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最好少批评、少告诫,而要对孩子多表示关心和支持。

 

  以上四个原则非常简单但是非常重要,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它挑战了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亲子无障碍沟通三原则:

 

  (1)宽容。父母适当地对孩子的错误予以宽容,使孩子敢于与父母进行沟通。

 

  (2)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有利于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更便于在与人交往中正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3)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发展合作精神。

 

59.亲子沟通必须讲究方法

  随着孩子的长大,越来越多地需要亲子间情感的交流,而我们往往忽略这些东西。所以,改变亲子间的沟通方式,特别需要引起家长高度的重视。

 

  中国的家长习惯于语言上的交流、事务上的交流,不太习惯传递情感,这是中国人含蓄的文化观念造成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如果能给他一种支持,给他一定的情感上的安慰,远比讲大道理更管用。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的道理他们都懂,与其给他重复这些道理,不如给他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自己心里非常明白是对还是错,心里也清楚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他只不过希望跟家长沟通一下,家长在听完孩子诉说之后能表示出自己的关心就足够了。

 

  随着孩子的长大,越来越多地需要亲子间情感的交流,而我们往往忽略这些东西。所以,改变亲子间的沟通方式,特别需要引起家长高度的重视。首先,要承认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别是永恒的,家长要承认自己和孩子有很多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都是正常的;第二,要互相体谅和认可,亲子间要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互相理解;第三,要通过坦诚的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使得相互之间的差别能够碰撞并融合在一起。

 

  有很多家庭没有发生过强烈的冲突,恰恰是很好地掌握了好的沟通方式,有了这样三个态度和前提,相信相互间的冲突和矛盾就会少一些。

 

  总体来说,我认为家长应该从现在做起,加强沟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学会真正接纳孩子。

 

  实现亲子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安和不满。接纳不是赞赏,接纳是在开放的条件下的一种宽容。实际上,接纳是允许但并不一定赞赏。

 

  成人社会对孩子的态度,要么赞赏要么反对,缺少接纳。比如说孩子希望买双名牌鞋,家长出于怕孩子受委屈的心态给孩子买了,但是内心对于这件事情不赞赏,买了之后还要一直报怨孩子生活太浪费。这种态度极不可取。

 

  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是,家长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接纳他对于时尚的追逐和感觉,但是给他买了这双价格不菲的名牌鞋,并不等于家长是在称赞他的这种行为,只不过接纳这种行为而已。这样做,要比自己整天唠叨孩子的效果要好得多。

 

  所谓接纳,也包括家长要接纳孩子糟糕的情绪,包括他的不安、不满乃至于愤怒。而不要往孩子坏的情绪上火上浇油,要非常坦然地面对孩子的消沉状况甚至于是他对你的不满。

 

  家长一定要有接纳孩子的观念,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最忌讳父母的情绪比孩子还要激动,本来应该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却变成了“敌我”的周旋——有人进一步有人就退一步,一方退了一步另一方马上又进一步。家长应该学会真诚地接纳孩子,评价孩子不要只有赞赏和否定两种态度,如果家长真能建立起这样的观念,相信一定能给孩子一个更宽、更大的生存空间,亲子间的相互沟通也有了更好的基础。

 

  第二,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

 

  家长说的话在孩子的心中到底占据了怎样的位置?怎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呢?

 

  首先,与孩子讲话不要长篇大论,大多数孩子对于长篇累牍的话是听不进去的,父母说了半天其实没有任何作用。

 

  其次,不要过度了解孩子。什么叫不要过度了解呢?在家里,妈妈尤其爱犯“过度了解”这样的错误。曾经有一个孩子跟我说过,他的妈妈总是爱刨根问底的问他问题。孩子放学回家,妈妈会问:“你今天在学校跟谁玩了?他叫什么名字啊?他们家有几口人啊?他爸干嘛的?……”这就是对孩子的过度了解。同时,不要过度了解孩子并不是说不去了解孩子,家长关心孩子放学后去了哪里是很必要的事情,如果连他和朋友之间的谈话过程家长也要过问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很不自在,自然家长和孩子之间就没有有效的交流,孩子会用敷衍的态度对你的问题进行回答。

 

  第三,在谈话中不要故意积累孩子的过失,并一再提及。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长如果这样说:“这一次你考成这样,上次你也没考好,你看你这一年就没一次考好的时候。”我相信,家长要这样说的话,没有一个孩子会认真听你把话说完,因为他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厌烦。这种累积孩子过失等不恰当的谈话方式对与孩子交流没有任何好作用。

 

  除此之外,和孩子谈话还要小心聆听,积极回应。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多,可能孩子与你说的话根本就没听进去,只是机械地答应着。其实,孩子非常在意家长有没有认真听自己说话,非常反感家长在与自己谈话的时候心不在焉的状态。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我的孩子对我最大的意见,就是我在听他说话的时候态度不认真,孩子兴致勃勃的谈话欲望和家长懈怠的回应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尊重自己。在我知道孩子这么在乎我的态度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用心地听他说每一句话,真正做到了小心聆听,积极回应。正是因为家长这种态度,他觉得自己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喜欢和家长沟通。

 

  第三,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当孩子处于情绪低谷的时候,家长要帮助他能够有机会把它发泄出去,出去玩或者看一场电影等等。

 

  第四,与孩子一起做事。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实现沟通,这点真的很重要。比如说,父亲和孩子一起玩玩球,母亲和孩子一起布置布置房间,一块给家里做一个梯子搭一个架子什么的,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跟孩子一起做事的机会。

 

  关于亲子沟通的几点提示:

 

  (1)家长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共同活动,加强交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有益于孩子的健康,也增加了亲子沟通。

 

  (2)带孩子参加体育文娱活动,观看演出,参观展览。

 

  (3)参加亲子俱乐部,与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加强沟通。

 

60.母亲要特别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呵护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给予一个人的,首先是情感的呵护。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地表明,一个人的正常发展成长,离不开情感的作用。

 

  读大师们回忆幼年经历的文章,不论是写出精彩华章的文学大师,还是做出重大发明的科学大师,很少有人不提起自己的母亲。而伴随着对母亲温暖的情感回忆的,一定有母亲的亲切的教诲和影响一生的点点滴滴生活片断。母亲,是人生最近,也最重要的导师,母亲在亲子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给予一个人的,首先是情感的呵护。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地表明,一个人的正常发展成长,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这种情感作用在家庭教育和培育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接纳”。即情感上的呵护,如亲切的拥抱、抚摸,遇到问题和不适时的抚慰,成长过程中的尊重、平等对待、沟通与交流等等。在很多时候,对一个人的正常发展而言,这种情感上的培育甚至超过了一本正经的教诲,更有着训斥远不能达到的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一个母亲,首先要学会用情感呵护孩子,并且把情感因素放在和孩子相处的每时每刻,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时时体会到这种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支持具体化为母亲角色的每一个小的细节里。如积极倾听,让孩子知道你了解和肯定他所说的话以及所表达的感觉,而不是用下命令、警告和哄骗的方式;与孩子说话尽量说“我”而不谈“你”,用叙述自己的感受及对孩子的希望来代替对孩子的指责与命令;

 

  与孩子沟通要了解孩子自己的规则,从“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与孩子交谈,注意说出你真实的意思,并对所说的负责,不使用不能实现的诺言和威胁;即便是批评,也要把话说得越清楚越好,把你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完全地表达出来;与孩子谈话,使用正面的语句,因为去做一件事比不去做一件事容易的多;和孩子说话,不长篇大论,事先整理你要说的话,抓住要点,避免漫谈。

 

  在你的声音中放入“温暖”,使用适当的语气及声调,要有重点,体现温和、支持,有强弱之分;与孩子交流时,注视孩子的眼睛,用眼睛传递讯息——你是认真的;每隔些日子,家里就安排一段轻松时间,大家坐在一起,表达感情,保持温暖的环境;和孩子有固定的谈话时间,形成规范等等。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你话语中所传递的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一种充满温情和爱意的情感支持和引导,带给孩子的是一生中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健康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个性品质。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典型作用:

 

  (1)母亲的职责就是观察孩子的好恶,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刺激。

 

  (2)母亲对于孩子有着天然的亲合力,保证了思想意识的有效传递,从而保证了教育的效果。

 

  (3)生活中,母亲的言语、心态、动作会很敏感地传给孩子,形成孩子的能力和性格。

 

  (4)母亲在孩子幼儿时期对激发儿童的意志起着关键作用。

 

61.母亲最应当刚柔并济

 

  在社会规则能力的养成上,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特有的位置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亲的教诲刚柔相济,自有一番特别的力量。

 

  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意义重大,作为母亲,与父亲一样,承担着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般情况下,与父亲相比,母亲更容易充当情感联系的角色。但在实际上,在社会规则能力的养成上,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特有的位置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亲的教诲刚柔相济,自有一番特别的力量。

 

  应该说,很多母亲在教育子女懂得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具备必要的道德能力方面,都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在家里制定一些真正重要的、孩子必须遵守的规范,明确地要求孩子;对孩子始终如一地要求,避免忽冷忽热;孩子在家里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则,要尽量以正向的说法来规定;规则简短清楚而不带有情绪化的意味,让孩子有清楚的概念;在父母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世界,促进独立思考;养成和孩子在情感上交流的习惯;等等。

 

  一个好母亲,还要致力于为孩子建设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父亲一起,努力当好称职的好家长。家庭的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其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而现代家庭教育的复杂和艰巨,对父母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些特质是需要努力学习才能具备的,如,喜欢并经常与孩子亲近;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把孩子的兴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不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忽略了孩子;善于和孩子做语言上的沟通;致力于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会依照孩子的程度为他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让孩子在其中有自由表现的机会;家中有明确的规范可循等。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家庭的质量,会反映在家庭物质生活水平上,但更反映在夫妻关系上,反映在整个家庭的生存状态上,反映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我们常常会从孩子的成长情况去看一个家庭的成功,其实孩子的成长一定会是整个家庭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的决定性作用无可置疑。

 

  人们常常会说,母亲的角色是自然的,母爱是天生的,而母仪母范却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和其他社会角色一样,做母亲也需要学习,特别是在一切都在飞速变化的今天。

 

  生活中“严父慈母”角色分配的缺点:

 

  (1)不利于孩子正常人格的形成,孩子容易在严父面前唯唯诺诺,在慈母面前为所欲为。

 

  (2)不能让孩子钻空子,谁有可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

 

  (3)可能造成家庭矛盾和彼此间的不信任。

 

  打造孩子一生的幸福生活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追求自己的生活幸福。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发展曾经存在着相对的简单化、一致化情形。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给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提供了一个非常宽阔的天地。

 

  孩子其实也需要追求幸福,那我们家长怎样才能打造孩子幸福的生活方式呢?有两个问题很重要:第一,对一个人来讲,什么是幸福?第二,幸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什么关系?

 

  我有一次问几个孩子:“我们看现在社会上那些特别有钱的人,你觉得他们一定幸福吗?”所有的孩子都摇头,当然,他们也不一定不幸福。幸福实际上是个人的一种感受。然后,我又问孩子们:“你觉得幸福和什么有关,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

 

  “我觉得有钱,但钱还是比较次要的,首先应该是家庭比较好,朋友比较多。”

 

  “我觉得幸福就是有高尚的品德,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我觉得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就可以,不要老吃那种苦的药,老去医院打针。”

 

  “一般来说吧,健康是一部分,健康的前提就是要锻炼身体,天天在家闲着没事干的话,你的身体也不会太好。”

 

  “我觉得生活快乐一些,身体健康,再学习好一点就比较幸福了。”

 

  以上是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他们认为幸福与家庭和睦、朋友、经济条件、品德、健康、快乐、学习好等有关,可以理解为:这些孩子长大后,要追求幸福的生活会涉及到很多方面。

 

  比如,学习好,和孩子未来在工作中获得的收入可能就很有关系,有孩子提到太穷了也不行,得起码有温饱的条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帮助别人就会感到幸福。所以,归根到底,应该好好努力,才能保证将来有个好职业,有份很好的收入。

 

  第二个很重要的条件,得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有家有朋友,还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特征,心情比较快乐。自我的支撑力量必须有。

 

  还有孩子谈到,拥有好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好的身体和好的精神状况,就会感觉幸福。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得了抑郁症的话,他肯定不会觉得幸福。

 

  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来说,生活是一种理想。很多孩子对未来有一种想法,经常想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孩子在大脑中常常会浮现这样一个场景:有很多好朋友,还有一个温暖的家,然后做好事让人喜欢我等等。孩子的这种想法就是一种生活的理想,这个生活理想的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说是生存状态的选择。

 

62.希望孩子一生幸福,就要培养

 

  孩子幸福的生活方式幸福的生活方式其实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精神层面,包括日常生活中一般化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每个人对“幸福”二字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讲,美好的生活方式或者幸福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物质生活,一个是精神生活。

 

  所谓物质生活,就是正确的物质生活方式,前提是有物质基础,但是又不能追求骄奢淫逸、不劳而获。对孩子来说,物质生活中也包括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等日常生活习惯。

 

  那么,精神生活是什么呢?精神生活主要是指一个人能不能有信仰,能不能让心理保持平衡,也包括能不能跟外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孩子提到过,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就会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那么,自己心里就会得到安慰,这样就会感到幸福。这种幸福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幸福。

 

  如果能够把精神内容和物质内容二者高度统一,就是一种完美的幸福。我经常想,现在很多孩子、很多家长压力都很大,虽然实行了双休日,但孩子很少有能真正连续休息两天的,很多孩子都去上“素质班”、“专业班”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事实上,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功,能够发展好。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患有“成功焦虑”症,之所以让孩子上各种班,就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北京一家幼儿园招生,报名的前一天就开始排队,很多家长都排了十多个小时了,但离报名时间还有十几个小时。为什么呀?因为想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据说,那家幼儿园一个月收3000块钱,竟然还有那么多家长排队,可见家长想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接受好的教育的急切心态。因为现在上好的幼儿园,以后就会上好的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就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就拥有幸福的生活了。但是,很多家长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这条路本身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保证让孩子直接走向幸福,它并非直通快乐。

 

  所以,幸福的生活方式其实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精神层面,包括日常生活中一般化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关于怎样培养孩子幸福的生活方式,部分家长选择了下面的回答。

 

  “首先自己在生活中注意言传身教,这点很重要,每天回家后把自己在工作之中感受到的快乐、愉悦及时与孩子交流和分享,然后注意在购物等消费过程中及时给孩子传递一些节俭的信息。”

 

  “我有一个办法,把孩子的零花钱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要求孩子尽量把钱攒起来,如果孩子想花钱,就先让他从自己攒的零花钱里拿。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这些钱攒得不容易,大手花钱的毛病可能就会改一改了。慢慢地,给他灌输应该怎样合理花钱的方法。现在,我感觉他好像不像以前一样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了,已经有些节俭的意识了。”

 

  “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会对任何需求都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让他可以没有零花钱,但是当他认为自己需要某种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跟他沟通,让他说出需要的原因。然后,我们再满足他的要求。我一直是这样坚持的,我的孩子从来没有过乱花钱。”

 

  这些家长的实践涉及到了言传身教、购物消费、零花钱等细节的内容,是一些很有价值的做法。

 

  为孩子创造幸福生活的几个关键:

 

  (1)给孩子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营造一份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2)尽力给孩子创造足够的物质生活保障。

 

  (3)培养孩子的理想和志向。有理想的人精神才是饱满的。

 

  (4)鼓励孩子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在他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予以肯定。

 

63.帮孩子选择合理的职业方向

  家长需要清醒地分析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培养他的某些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责任。

 

  家长培养孩子实现幸福生活方式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现在能够非常快乐地读书,将来长大了非常快乐地工作。

 

  有时候,我在大学跟一些学生交流,问他们一个人做什么算是好职业。学生回答说:“当老板最好,比做打工的好。比如,跟别人做介绍时说,这位是某某公司的大老板,这位是我们公司门口的保安,这两个职位的分量肯定不一样,所以说当大老板好。”但是事实上,就人的幸福来说,好职业就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够很好地投入,然后获得一种满足感,这就是最好的工作。所以,幸福生活的第一条或者说作为根本保障的一条就是有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很快乐,是因为我很欣赏教师职业有机会跟大家沟通,能够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有一个家长曾对我说,她12岁的女儿出奇地喜欢做饭,看电视时最爱看烹饪讲座,还总是跃跃欲试地想给家人露一手。我问她,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她说,还不错,就是这个爱好太让人头疼,家长一心指望她将来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可是看上去她就对当厨师感兴趣,这可怎么办?

 

  这位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不足取。她对职业优劣的判断完全拘囿于世俗的“成功”概念,而从根本上看,能带来幸福、快乐的职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再者,对孩子的兴趣不能简单地压制,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能带领孩子极大地发挥自己的特质,对孩子的兴趣加以积极的引导是家长的责任。事实上,兴趣可以帮助孩子在某个方面取得别人不能企及的成就,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在整个人生当中,随着条件的变迁,兴趣的转移、封藏、消退和熄灭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实现美好的生活,就需要家长培养他快乐地劳动和学习。实际上,这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孩子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会具体到获得更适合他发挥、发展的职业。家长需要清醒地分析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培养他的某些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责任。

 

  选择职业的几点细节:

 

  (1)端正对职业的理解。职业无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2)选择职业时不可盲目跟风,不要盲目听信“热门”、“冷门”之分。

 

  (3)要尽量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职业,而不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64.切忌膨胀孩子的消费欲望

  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追求勤俭朴实的生活榜样,早一点让孩子懂得勤俭朴实的追求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幸福的生活方式还需要家长培养他朴实勤俭的生活追求。这也是保证孩子获得幸福生活方式的一个秘诀,因为人的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比如孩子喜欢吃肯德基和麦当劳,孩子希望家长一年带他吃几次?孩子肯定会说他想什么时候去就能什么时候去,天天都去才好呢!最好把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搬回家。这就是孩子的一种欲望。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

 

  有一次,我到福利院给15个流浪儿童讲儿童权利,我想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力,就拿一张纸让这些儿童分组画他们需要的东西。有一组孩子画了一些钱,我就问他们需要多少钱,用那么多钱干嘛?他们说要很多钱去买很多冰激凌。这就是孩子的需求,能满足他们生活愿望的物质需求。应该说,这种需求意识是很不理性的,孩子都需要成年人帮助、引导,才能让他们明白应该把什么作为自己的生活价值和生活追求。对家长来说,这可能会比较难做一点,但对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以此来树立他勤俭朴实的价值观,这样,孩子才会经常处于满足的快乐之中,他才能懂得节俭,懂得生活当中的分寸。比如说,家长给孩子买了一件米老鼠牌的外衣,上面有一个很漂亮的米老鼠,那孩子可能觉得还行,很高兴;但是,如果家长给孩子买的是一件很一般的衣服,孩子可能就会认为不是名牌、不喜欢。这时可以给孩子讲,如果把这件衣服给那些一直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那个孩子肯定会很高兴,甚至睡觉都会把新衣服搂在怀里。所以,当孩子的追求比较有限度的时候,物质上的满足带给他的幸福感就会很高。相反,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用好东西、贵东西把他的消费欲望膨胀得很大的话,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中,物质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感肯定会比一般的孩子小得多,因为孩子的满足感早让家长给磨平了。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追求勤俭朴实的生活榜样,早一点让孩子懂得勤俭朴实的追求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控制孩子消费欲望的4种方法:

 

  (1)父母要做勤劳俭朴的表率。

 

  (2)及时给孩子买生活、学习必需品,以免孩子看到什么买什么。

 

  (3)控制零花钱的数量,以免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4)让孩子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的辛苦。

 

65.切勿忽视消费教育

  如何面对今天物质生活的强烈诱惑,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个生活很奢华但从来不满足的人和一个粗茶淡饭却很满足的人,哪一个看起来更加快乐呢?简朴的生活要求是否就放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这些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应该让孩子考虑的问题。

 

  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大家注意,即在孩子的消费观念问题上,正确与否往往与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

 

  有一些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欲望满足的程度并不比家庭条件好的小。中国城市孩子的平均消费额比居民消费额大得多。对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家长都相当慷慨。一项调查显示,全国0至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八成的工薪阶层三口之家,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然超过一个大人。

 

  其实,很多家长的消费观念,特别是对孩子必要消费的判断,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家长有时候会把对孩子的爱或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或希望孩子能在同学中成为一个佼佼者与简单的物质投入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所以,家长要从自己的观念、自己的行为这方面考虑对孩子生活方式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如何面对今天物质生活的强烈诱惑,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父母应该创造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比如,孩子想买新衣服,提供给他合适的品牌、款式以及你的预算。如果他不满意,想买更贵更好的衣服,约定好多出来的费用由他分摊。这样,他就会更细心地斟酌自己的要求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并在这其中学会节俭。

 

  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的3点关键:

 

  (1)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

 

  (2)告诉孩子赚钱并不容易,有机会带他去你的工作地点参观实习。

 

  (3)用书籍、故事等教育孩子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66.严格把握好孩子的消费尺度

  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就要给他规定,这些零花钱主要用于哪几个方面,额度不能超过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花钱达到一定数额就必须请示家长,这是规则,对孩子如何花钱进行明确的规定很重要。

 

  在对孩子的消费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上应该把握一个度。

 

  当孩子在多大时,家长就应该给他零花钱了呢?这一问题可以商榷,是孩子在10岁时给他好呢,还是等孩子十三四岁时给他好呢?在这一点上,需要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把握。比如,如果过早的时候就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在尚不具备消费能力的前提下可能就会乱花钱;相反,如果孩子在年龄较大以后,家长还不给他零花钱,就很可能带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造成孩子在现代社会中对金钱缺乏一个完整的概念。

 

  我儿子小的时候,花钱买了一大堆的《机器猫》,我就问他哪来那么多钱,他说:“你甭管了,反正我没拿别人的钱,都是我自己的钱。”很长时间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中午不吃饭,把我给他的午饭钱全都省下来买了《机器猫》。

 

  这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对金钱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就要给他规定,这些零花钱主要用于哪几个方面,额度不能超过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花钱达到一定数额就必须请示家长,这是规则,对孩子如何花钱进行明确的规定很重要。

 

  把握好孩子消费尺度的几点关键:

 

  (1)在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后要主动为其提供零花钱。

 

  (2)给孩子的零花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3)帮助孩子制订消费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

 

  (4)对于孩子错误的消费方式予以及时指正。

 

67.可以让孩子用劳动零花钱

  劳动是最崇高的,劳动观念是最基础的观念,劳动习惯是最可贵的习惯。家长要坚决地给孩子多创造一些参与劳动的机会,家务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对金钱有了越来越强烈的追求意识,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金钱,并让自己自由支配。孩子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做的就是把物质享受和创造的关系,也就是金钱和劳动的关系解释给孩子,耐心地给他灌输正确的观念。

 

  如果家长简单地告诉孩子:不劳而获是可耻行为,孩子起初可能会纳闷儿,会觉得家长在进行耸人听闻的说教。是呀,过去都是家长一直在为孩子服务,一直都顺理成章的,怎么忽然间跟可耻联系起来了?

 

  所以,家长有义务把劳动、物质创造与享受之间的联系给孩子讲清楚,让他知道,随着自己渐渐长大,他就具有了参与劳动创造的义务,而且,劳动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从事的活动,我们所享受的物质生活,都是无数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于是,孩子慢慢会明白,自己付出一定量的劳动,得到相应的金钱报酬,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让孩子有偿地做一些事情,有助于让孩子逐渐认识到金钱的数量概念、储蓄观念,并使他从中体会到父母亲的辛劳。

 

  有的家长赞同用限额限量的方法对孩子的零花钱进行控制。

 

  还有一些家长规定让孩子用劳动换取零花钱,比如,让孩子一个月或一星期时间完成刷碗三次、扫地四次、每天喂一次小狗等,然后按照孩子的工作量给零花钱,这种方法有一种好处,孩子能够对金钱有一个具体的概念:金钱是和他付出的劳动紧紧连接在一起的,这有助于孩子珍惜金钱。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珍惜物品的习惯,也对孩子采取一种所谓的经济措施。比如,孩子在家因为不小心而打碎了盘子时,家长就决定让孩子赔偿,扣除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那么,这些被扣掉的零花钱应该再从哪里来呢?要让孩子用额外的劳动做补偿来获得。

 

  还有的家长用金钱作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奖励,比如,要求孩子考多少名,如果做到了就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金钱奖励;做不到就不给,这其实是不对的,这是对孩子奖励的误区。

 

  家长正确处理好孩子的劳动与报酬,应遵循以下几点:

 

  (1)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更加珍惜零花钱。

 

  (2) 要适度,不能让孩子产生一切都和金钱有关系的错误认识。

 

  (3)要适量,只能安排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劳动,而且事先讲好了,只针对安排的事情付酬。

 

  (4)要合乎常规,不能随意地指定劳动价值,要让孩子的付出与所得合理地挂钩。

 

  (5)不能冲淡家长的义务。比如,孩子必要的花费,如学费、吃穿消费等,是家长对孩子的义务,和孩子是否付出等值的劳动没有关系。

 

  (6)正确指导孩子使用金钱,但不要过问得太细,让孩子在正常的消费范围内自由支配他的劳动所得。

 

  (7)不能随意迁就,事情完成得不好,就要进行必要的“克扣”,让孩子养成认真对待劳动的习惯。

 

68.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付出的快乐

  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可能对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我们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优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家长希望给孩子一个光辉的未来,而快乐幸福正是光辉未来的核心内容。

 

  要让孩子懂得,付出也是一种收获,让他在辅助中感悟到助人为乐的道理。

 

  家长一定要多找一些机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群体性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劳动,这对孩子把握未来的幸福生活方式来说非常必要。比如,带孩子参加单位的植树活动,孩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人们快乐的氛围;还可以带孩子去街道扫雪,虽然这是一种很平凡的劳动,但这跟家长让孩子干活不一样,因为孩子能够体会到周围劳动着的人们的喜悦气氛。

 

  当然,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观看一些劳动的场景,比如参观艺术作品中关于工人、农民的劳动态度等。在看的过程中,注意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体会劳动者的内心状态。这些都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劳动态度的教育。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是靠持之以恒。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存状态,影响到未来生活中对细节的感受。

 

  有一次,我问一些孩子:“你们每天能够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整齐地放好吗?”孩子中有点头表示肯定的,也有不说话的。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尤其是妈妈天天给孩子收拾衣服。很难说乱扔衣服的孩子就一定不好;认真叠放衣服的孩子就一定好,但是,长此以往,这种生活的细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做事的态度,也会影响他对生活的感悟。

 

  其实,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可能对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我们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优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家长希望给孩子一个光辉的未来,而快乐幸福正是光辉未来的核心内容。

 

  快乐幸福是和一些细小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做家长要注意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几点建议:

 

  (1)当孩子开始可以做事情时,就制定出让他们自己动手料理生活的规矩。

 

  (2)教孩子认识时间并教他们不要拖拉、浪费光阴。

 

  (3)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

 

  (4)给孩子的生活道路设置一些小“障碍”,磨炼孩子的意志。

 

  (5)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特点,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   

 

有效提高孩子的智力品质

 

  现在,很多家长普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关心孩子在班级里的排名。只要孩子一有考试,回到家后,家长肯定会问,“考得怎么样呀?”“得第几名呀?”

 

  事实上,家长的思想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是智力好的标志,成绩差的孩子就是智力低下。其实,就孩子的发展来讲,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有关联,但并不等同。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要保持学习成绩好,就要在课外上很多辅导班、特长班等等。有一次,我在电视台做一期节目,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从三岁半开始上各种辅导班,到6岁时一共上过11个班。小女孩给大家列举她曾经上过的辅导班的名称,有“头奥”班(“头脑奥林匹克班”)、“综素”班(“综合素质班”,主要学习数学、语文)等。

 

  在节目的现场,我和一位心理学专家一起,给这位小女孩做了一个现场的心理实验。我们问她:“你是不是愿意参加那些培训班呢?”小女孩告诉我们说:“我特别愿意去。”但实际上,通过现场的心理实验,我们发现小女孩的内心深处对各种培训班存在着非常大的恐惧感。

 

  直到节目的最后,小女孩终于承认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去上辅导班,她之所以积极地上辅导班是由于她的妈妈强迫她的缘故。于是,我问她:“你要不去,妈妈打你吗?”小女孩回答说:“不打,就是掐我!”说完给我们看她的胳膊,小胳膊被她的妈妈掐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这个小女孩说她喜欢书法,从三岁半开始学习书法,学到六岁时,已经写得很不错了。

 

  很多家长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力度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特长上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开发。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开发都不代表智力发展的全部。智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并不单单指学习成绩。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工作做得好,任务完成得很漂亮,容易做出超过别人的成绩,我们肯定不能否认智力对他的影响。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意志品质很重要,但是智力因素是绝对是不可忽略的。简单地说,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就是一种智能。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但又是很难直接观察到的。关于智力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国内外理论界都是长期争论的问题。在我国,对此有一种相对比较流行的看法,即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这里所说的认识能力一般有五种,分别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智力的五大品质。

 

69.注意力品质的培养为孩子打下学习的基础

 

  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是影响一个人在学业上、工作中甚至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往往就取决于注意力。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安稳地坐在一个地方待3分钟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这种坐不住的坏习惯,导致孩子上课精力不能集中。注意力不好的缺点,会极大地妨碍孩子获取知识。

 

  可以这样说,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是影响一个人在学业上、工作中甚至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也说:“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品质之首,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非常重大。但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较分散的,这几乎成了现代孩子的一个普遍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要认真对待。

 

  有专家指出,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注意力,就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尽相同。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与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其他个性有关。比如,五六岁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15分钟左右,而八九岁的孩子的注意力则可以维持30分钟左右。

 

  孩子的注意力之所以不太稳定,是因为孩子一般对周围的事情普遍都感兴趣,而他的注意力,恰恰比较容易随他的兴趣而转移;与此同时,孩子所能注意到的范围比较小,也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除此之外,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家长的任务就是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及时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注意力品质是如此重要,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加强培养。家长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注意激发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在要求孩子做某事时,一定要求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帮助他排除外界对他的干扰;另外,家长注意培养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目的是让孩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让孩子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选择他最喜欢的问题深潜下去。这些都是家长在培养孩子注意力品质时应该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4种方法:

 

  (1)充分认识到注意力的培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提高培养自身专注力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孩子提高的内驱力,调整志向水平。

 

  (3)注意和兴趣是孪生姐妹,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4)让孩子学会大声告诉自己,要全心全意养成良好习惯。

 

70.观察力品质对孩子的发展意义重大

 

  孩子有没有能力发现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有没有兴趣观察是孩子智力品质的重要表现。

 

  人类历史上,尤其是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都具备优秀的观察力品质。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对周围的各种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他试图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通过不断的观察,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有一次,牛顿为了观察顺风与逆风导致的速度差,就在狂风中冲出门外,一会儿顺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正是这种观察力品质,成了成就牛顿巨大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从小就特别热衷于观察动植物。他曾注意到花有不同的颜色,然后他就试图用不同颜色的水去浇灌花,希望花能够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

 

  达尔文也曾经到过南美洲,去观察那儿的动植物的生长习惯,经过20年的观察和积累,达尔文终于完成了详细的观察日记,并最终完成了《物种起源》。后来,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警,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当年,罗丹告诫其学生、著名诗人里尔克的诀窍是这样一句话:“观察吧,除了观察还是观察!”孩子有没有能力发现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有没有兴趣观察是孩子智力品质的重要表现。

 

  其实,观察力就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对孩子来说,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属于智力品质的范畴。孩子学习知识需要从观察开始,即使是间接地从书本上获得知识,也离不开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观察力极差,从而导致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低下,由此可见,让孩子具备的观察力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品质,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进行大自然观察、科学实验观察、社会现象观察等多种方式,注意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比如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全面观察和局部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

 

  培养孩子观察力应做的3件事:

 

  (1)鼓励孩子亲身体验。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告诉你。

 

  (2)陪孩子克服困难。如果孩子遇到什么困难,让孩子感受到你在他的身边,并时刻在关爱着他。

 

  (3)为孩子提供适度的环境。带孩子到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进行参观。

 

71.记忆力品质是成功的基本保证

 

  记忆是指人的大脑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把某一事物记住,在未来某个时候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轻松地从大脑中调出来。

 

  好多伟大人物的记忆力非常好,他们讲话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很多时候,讲出来的话都是书面语言。实际上,这表明他们的记忆力、说话的逻辑能力都非常强。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看爷爷抄古文《东都赋》,当爷爷抄完后,他就能够背出全文了。茅以升的记忆力非常好,在晚年的时候,他还可以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百位精确的数字。

 

  记忆是指人的大脑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把某一事物记住,在未来某个时候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轻松地从大脑中调出来。就好像把某种东西放在某个特定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一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记忆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说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童年时代进入到意识中的语言的鲜明度和情感色彩程度。孩子接受这些印象的同时也就锻炼了记忆力。”运用鲜明的语言和富有情感色彩的表述来引发孩子记忆的兴趣。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是家长的责任。

 

  世界记忆力冠军佐治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他的记忆力品质非常高。佐治之所以具备这种超强记忆力品质是因为一堂课,当时,佐治发现自己老是记不住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于是,他就去图书馆借阅了大量指导帮助提高记忆力的书,并从中总结出了很多记忆规律后再通过实际训练,然后才形成了如此非凡的记忆力品质。他于1989年打破了吉尼斯纪录。事后,他这样说道:“我记了30副牌共1560张。那些牌在证人面前洗了2个小时。我用20小时看了那些牌并记住次序。我可以记错8张,但我只记错了2张。我用了两个小时43分钟讲了1560张牌的点数。于是,我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其实,影响孩子记忆力因素很多,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记忆方法、睡眠质量、情绪好坏、身心健康状况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良好的、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品质,在影响孩子记忆力的因素上下功夫,力争把这些因素积极化、正面化,为孩子的记忆力品质增添一分力量。

 

  增强孩子记忆力的8个细节:

 

  (1)注意力集中。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很快地记住所学知识。

 

  (2)兴趣浓厚。兴趣是学习的导师。

 

  (3)理解记忆。不死记硬背,应该按照理解来记忆。

 

  (4)及时复习。不及时复习就会慢慢消除记忆。

 

  (5)经常回忆。像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回忆所学课程,起到反复复习的作用。

 

  (6)视听结合。用眼睛与耳朵同时接受信息、处理信息,效果会更好。

 

  (7)多种手段。提高记忆力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手段,可以多种方法复合使用。

 

  (8)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不搞疲劳战。

 

72.想象力品质是智力的翅膀

 

  借助于合理的想象可以理解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了解古今中外的丰富知识,并进行创造性活动。

 

  只有让思想长上翅膀,让它驰骋、发散,才能实现创新,这正是想象力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借助于合理的想象可以理解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了解古今中外的丰富知识,并进行创造性活动。

 

  家长应该为孩子多创设一些情境,在活动中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家长不要急于把故事讲完,而应该注意训练孩子给故事结尾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孩子想象力。

 

  歌德小时候,他的母亲经常给他讲故事,但她讲故事的方式比较独特,总是讲到中途就停下来了,留下一个空间来让小歌德想象,鼓励小歌德自由地发挥,把故事续说下去。由于自小就受到想象力的培养,歌德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其实,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因为,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之中。

 

  作为父母,当我们面对孩子们那丰富的“异想天开”的想象和充满灵气的回答时,应该放弃已经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对孩子们可贵的想象力进行有效保护。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不要呵斥孩子所谓“荒唐”的想法,应该给予孩子以积极的回应,不要让孩子想象力毁于我们的一句话。

 

  创新是时代的品质,是知识经济的动力;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家长一定要精心呵护孩子的想象,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只有这样,孩子梦想的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4种方法:

 

  (1)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给孩子创造想象的机会和空间。

 

  (2)对孩子的想法要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4)在生活中不再事事包办或对孩子控制太多,避免抑制孩子的想象力。

 

73.思维力品质让孩子越来越会学习

  教育教人以知识,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思维力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教育教人以知识,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试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在做实验。”

 

  “下午呢?”

 

  “做试验。”卢瑟福听后不仅皱起了眉头。

 

  他继续追问:“那晚上呢?”

 

  学生回答:“也在做实验。”

 

  他厉声斥责道:“你一天到晚地在做试验,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恼火。

 

  其实,孩子学习有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也就是发展训练思维力品质。然而,大多数父母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

 

  一个具备思维力品质的孩子肯定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一旦孩子学会思考,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5种方法:

 

  (1)提高感知和观察能力。

 

  (2)诱导孩子积极思考。

 

  (3)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4)让孩子畅所欲言。

 

  (5)启发孩子“异想天开”。

 

74.协调发展孩子的八大智能

  每个人都具备发展的潜能,但每个人又都会有“软肋”,对于孩子来说,发现并发挥其特长,协调发展“八大智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组,特长班,但是实际效果并非都能尽如人意,家长应该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家长应该怎样开发孩子的智力呢?首先就应该了解孩子的智力结构。

 

  由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人类成长发展“智力多元论”的核心理念流行一时。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八大智能”,也就是人所具备的八种能力。

 

  第一,语言智能,是指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话的能力,也泛指演说、书写、修饰、解释以及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强语言智能的孩子表现为擅长运用口头及书面语言,喜欢口语或书写辩论。

 

  第二,数学逻辑智能,是指用数学的逻辑方法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归纳、分析、推论、概括、计算、假设的能力。有较强数学逻辑智能的孩子,比较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常常自己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一般比较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对新的学科发展比较感兴趣。

 

  第三,视觉空间智能,是指能准确地看到周围影像,并留意细节的能力。多用图像记忆、应用观察来理解,专注力好,比较喜欢观察。有较强视觉空间智能的孩子,倾向于运用图像思考,喜欢画画、想象游戏、视觉游戏等。

 

  第四,音乐智能,是指了解、创造与运用音乐的能力。具有感知、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能理解声音所传达的特殊含义,并能运用或创造声音来表达某种含义,进行有效沟通。

 

  第五,肢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用动作来表达想法和感觉的能力,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弹跳、速度、平衡、协调、敏捷,以及本体感觉。这种智能是通过身体的移动和表现,从做中学。孩子们通过模仿各种人物、动物,甚至是各种器物,准确而协调地调配自己肢体的各个部位,使之或优美,或传神,因此孩子们身体的灵活度和自身的气质都有极大的提高。

 

  第六,个人内省智能,所谓内省就是自律的能力,自我检查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能检讨自己的行为与意念。家长应该给孩子很大的孔间,让他们自由地在各种游戏的组织形式里,去体会自己行动的适当程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内省能力。

 

  第七,自然观察智能,是指能观察与辨别有关动物、植物、矿物等自然生态现象,并对人类活动,包括文化、行为、环境有整体分析的能力。

 

  第八,人际智能,是指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懂得怎样在团队中合作生存的、有个性的人才,这也与人际智能所提倡的是一致的。

 

  以上这八大智能的说法,在国际上已经流行很长时间了,每个人都有这八种能力,但是,每个人都有偏向。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因为父亲对他的教育比较正统,他的个人内省能力比较强,孩子对自己要求也就比较严;如果一个孩子特别爱说话,他可能就是人际沟通的能力比较强;也有人运动能力比较强,像刘翔,他的运动能力就比较强;有的孩子视觉空间感觉比较好,比如有的人学的是艺术设计,这就跟他的视觉能力比较强有关系;有人对音乐的感觉好,有人逻辑思维力强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备这些智能,但是每个人又都会有偏差。这时,对孩子来说,发现并发挥特长,协调发展“八大智能”,就显得非常重要。家长可以试着用这一理论,认真观察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

 

  开发孩子潜能的几点细节:

 

  (1)了解孩子有什么兴趣和特长,积极培养。

 

  (2)不要认为孩子的爱好是不务正业,它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个丰富的“金矿”。

 

  (3)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4)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

 

75.认识并发展孩子的三元智能

  我们想让孩子将来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就需要不断地提高他的智能水平,而不能只是两眼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只盯着所谓的特长。

 

  关于智能,也有一种理论把它归结为三种能力。

 

  第一种是情景能力,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比如,一个人到一个地方,能不能跟周围的人很快打成一片,就属于情景能力。情景能力是智力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种是经验性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经验的积累而应付新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在做了一件事情以后,如果能从这件事情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能够自如地应对新的事物。

 

  第三种是组合性能力,是指一个人在遇到问题后,能够综合运用过去的情景能力、经验性能力,把它们组合起来对问题进行调整、分析,最后顺利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这些就叫“三元智能”的理论。之所以给家长介绍这种理论,是希望家长能够明白,我们想让孩子将来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就需要不断地提高他的智能水平,而不能只是两眼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只盯着所谓的特长。对于特长,很多家长都有一种盲从的心理,看到人家的孩子学什么,就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比如,孩子手指头很短,但是家长非得让他去学钢琴,这就是盲从的一种表现。

 

  家长应该知道,孩子的特长发展应该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孩子在哪一个智能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就应该根据他突出的这个点,去推动他的特长发展。

 

  但无论孩子有什么特长,情景能力、经验性能力和组合性能力都是一个社会人智力发展的最重要部分,只有三者协调地综合发展,孩子才有了成才的保障。

 

  培养孩子特长的三个关键: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

 

  (2)当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投向后,要设法满足孩子的兴趣要求。

 

  (3)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平淡从容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76.找准让孩子更聪明的关键点

  现在,有很多家长有时候会犯一个错误,他们经常有病乱投医,试图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启发孩子的智能。其实,对孩子智能的启发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家长要遵循科学的规律来推动孩子的智能发展。

 

  对智能结构,我认为应该有三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指让孩子能够从纷繁浩杂的信息中把有效的成分获取出来,选出有用的信息,剔除暂时不用的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实际上与智能、与人的社会价值观都有紧密的联系。

 

  第二种是信息和过去知识的组合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首先要让孩子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两个孩子的知识基础不同,当面临同一种信息时,两个孩子身上体现的结果就会不一样。除此之外,如果两个孩子对信息和过去的知识的组合能力不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也不会有同样的结果。

 

  第三种是创新的能力。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家长在保护孩子想象力的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条件,鼓励孩子进行创新。

 

  如果家长能够培养孩子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孩子将来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一定会在智能上占有优势。

 

  现在,有很多家长有时候会犯一个错误,他们经常有病乱投医,试图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启发孩子的智能。其实,对孩子智能的启发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家长要遵循科学的规律来推动孩子的智能发展。

 

  关于智能启发,我曾经跟一些孩子和家长有过交流。我对孩子说:“依你10岁的人生经历,你认为什么促使你比原来聪明了?什么东西最有用?”

 

  一个孩子回答说:“我认为在电脑上玩俄罗斯方块能让我变得更聪明。”其实游戏,尤其是一些益智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非常有作用,但是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度沉浸在游戏中,以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

 

  另一个孩子回答说:“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获得的协调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智力。”这也很正确,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强壮身体,而且有助于锻炼意志品质,也有利于智力的提升。

 

  第三个孩子回答说:“帮家长思考商业问题,也能让自己变得聪明。”其实,孩子说的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问题,社会实践对孩子的智力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

 

  对孩子来讲,提高他们智力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有的家长认为,在学生时期,课堂学习很重要,对于孩子智力开发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还不能离开课堂学习,只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关注他的成绩,另一方面还得关注成绩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从孩子平时的作业中发现他某种能力方面的不足,然后想办法弥补。这位家长的意思是要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来启发提高智力。

 

  也有的家长则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所以,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开发孩子的智力主要是培养他的兴趣,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我们就应该鼓励他去做,游戏、玩具、旅游、参观、读书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因为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这位家长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他的实践阐释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命题,即:学会学习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还有家长认为,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在适应社会,并没有主动去提高孩子的智力。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就要从孩子智力开发的根本点着眼,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推动孩子的智力发展。

 

  在以学校为主教育方式的现代教育模式下,怎样发挥好家庭学习辅导的辅助作用是我们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除了游戏和玩具之外,还有其他提高孩子智力的途径吗?

 

  让孩子更聪明的4种方法:

 

  (1)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2)通过益智类游戏让孩子更多地动脑。

 

  (3)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学习。

 

  (4)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77.善用课堂主渠道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学校教育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递,扎实的基本功特别重要。但是,如果对孩子仅限于知识的传递,只让他掌握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尊重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家庭的学习辅导就要起到推动和辅助的作用。

 

  提高孩子的智力还应该从大处着眼。首先,课堂教育还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主渠道,要帮助孩子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另外,家长要学会配合学校教育。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尽可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当然,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学校教育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递,扎实的基本功特别重要。但是,如果对孩子仅限于知识的传递,只让他掌握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尊重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家庭的学习辅导就要起到推动和辅助的作用。

 

  善用课堂主渠道,第一要遵循儿童受教育的规律,适龄入学,逐级升班。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过早上学,甚至完全自己教育,追求跳级等拔苗助长的做法,是很不妥当的。现代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一整套完整的科学体系,为孩子的正常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第二点,要保证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学校课堂为主,课外辅导和训练为辅。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保证了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孩子可以从课堂上系统地学到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外辅导、培训都是辅助性的,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不光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而且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至少让孩子会厌学并轻视课堂教学,得不偿失。

 

  另外,家庭学习辅导要讲究科学、适度的原则,要积极帮助孩子掌握、消化课堂所学的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发挥家长的特殊功能,全力帮助孩子从旅游、参观、日常生活、科学小实验等亲子互动活动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最后要提醒一下,学校教育是社会性行为,国家、学校对教师的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认定。家长如果自己教育孩子而不让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话,那凭什么保证自己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所以,这种行为是有风险的,这是拿自己孩子的未来发展做赌注。当然,这方面有成功的个例,但是,如果失败了呢?所以,从理论上来讲这是很不适宜的。

 

  为配合课堂教育家长应做到的几点:

 

  (1)遵从儿童受教育的规律,适龄入学。

 

  (2)不盲目跟从家教风,选择家教要符合课堂教育要求。

 

  (3)家长应督促孩子及时复习、温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4)学校教育是适合绝大部分孩子的科学模式,不要受个别案例影响而中止孩子的课堂教育。

 

78.要着力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开发孩子智力一定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在选择、发展、培养孩子的特长时一定要和他的个人兴趣结合起来。学习一定要有兴趣,而兴趣对一个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包括他的好奇心,都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买一些相关的科普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这些能使孩子对书中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因为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喜欢玩水、玩沙子、捉蝴蝶、捕蜻蜓、做游戏等,这些都是孩子天生的、自发的兴趣。这些兴趣也是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基础,所以,家长不妨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充分融入大自然,以满足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为孩子创新能力的开发奠定基础。

 

  激发孩子兴趣时应注意的关键点:

 

  (1)正确认识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动力,它对孩子起着支撑、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2)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

 

  (3)当孩子对某事物表现出兴趣后,要善于引导。

 

  (4)对于缺乏兴趣点的孩子,父母应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79.利用一切机会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的小事上都要注意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应该在这方面做一点尝试,在交谈和日常生活接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经常跟孩子交换思想,这会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识的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我认识一位家长,他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联想和思维的能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带孩子出去玩儿,这时,天空中飞过了一只鸟。

 

  他跟孩子讨论说:“你看,天空飞过一只鸟,你能想到什么呢?”

 

  孩子说:“飞过一只鸟就是一只鸟啊。”

 

  然后家长就提示孩子说:“这只鸟飞过去了,那么你知道这只鸟是从哪儿飞来的?它要飞到哪里去啊?它的家人呢?”

 

  实际上,这位家长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联想力的教育,虽然孩子并没有联想到这么多,但家长给孩子的提示起了很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个孩子长大后就很会写文章,为什么?从小他的爸爸妈妈创造条件让他编故事。这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孩子的一种训练,很好地训练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智力品质。

 

  关于思维能力有很多方面,比如说反常思维、创造思维等。其实,脑筋急转弯就是一种反常思维的训练,比如有人问:“什么床不能睡觉啊?”回答是:“机床。”这种思维游戏对开发人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的小事上都要注意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应该在这方面做一点尝试,在交谈和日常生活接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经常跟孩子交换思想,这会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随着孩子学习年龄越来越高,这种思维的品质对他各方面成绩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具有充沛创造力所具有的12种特质:

 

  (1)敏觉:凡事由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2)流畅:思路通畅、洋洋洒洒

 

  (3)变通:举一反三、随机应变

 

  (4)独创: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5)精密:深思熟虑、周密详尽

 

  (6)冒险:大胆假设、勇往直前

 

  (7)挑战:抽丝剥茧、锲而不舍

 

  (8)好奇:打破沙锅璺(问)到底

 

  (9)想象:异想天开、海阔天空

 

  (10)分析:相互比较、依序排列

 

  (11)综合:组合重建、包罗万象

 

  (12)评鉴:分析判断、品头论足

 

80.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时比智力发展更重要

  非智力品质是指人的智力行为之外的一些个性品质,如意志品质、合作态度、生命热情、创新精神等等,它对一个人的智力行为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智力的培养,一定要重视辅以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行为乃至成就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比较老实、听话,一般家长都会喜欢这样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就特别容易形成古板的性格,虽然智力水平并不差,但遇到问题时想象的空间受到性格的限制,这实际上是智力品质的一个缺陷。

 

  非智力品质是指人的智力行为之外的一些个性品质,如意志品质、合作态度、生命热情、创新精神等等,它对一个人的智力行为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聪明的人不少,但能成为科学家的却不多。除了机遇、外因条件等外在的因素,重要的是成功人士具备成熟的心理和个性品质。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一定不能忽视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由于课业繁重平时压力过大,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感已经大大减弱了。有一次,我问几个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我又问:“那么,你想知道吗?”孩子们懒洋洋地回答:“不想。”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对很多事情没有好奇心,没有探索精神呢?这种精神状态非常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很多科学家都说:好奇心是人类发明的一个原始的动力。大家都知道苹果成熟了就会落到地上,可是,只有牛顿一个人在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这看起来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牛顿因为好奇心而没有放过,最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做一件事情除了要有探索的精神,还要对这件事情投入专注的态度,这方面对孩子的发明创造或智力开发也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团队的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动手的能力等等。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包括坚持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培养自立能力;给安排的任务限定时间,培养不拖拉的习惯;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急于越俎代庖,引导孩子锻炼毅力和坚韧性,等等。

 

  家长应注意到的非智力因素欠缺的现象:

 

  (1)娇生惯养、蛮横霸道

 

  (2)粗野成性、不懂得团结

 

  (3)性格孤僻、不愿与人相处

 

  (4)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差

 

  (5)情感淡漠、缺乏同情心

 

  (6)没有责任心、冷酷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7)自信心极差、对自己过份苛求

 

  (8)没有毅力、好高鹜远。

 

  做好家庭学习辅导

 

做好家庭学习辅导

  家庭教育离不开对孩子的家庭学习辅导。一提到家庭辅导,相信很多家长就会想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表现得特别焦急。

 

  我的一位同事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从来不好好读书,学习成绩也不好。我的这位同事找到我说:“我的孩子成绩太差了,不爱学习,写作业也特别拖拉,写作业每天晚上都到夜里十二点,而且还写不完,然后就去睡觉,第二天早晨五点起来再写。还不只是这些,他在学校上课不说话、也不听讲,老师让我把他领回来,我真想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去。有时候,我气得真想把他从楼上扔下去。”当然,这些话里面有一些气话,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充满了无奈。

 

  每当学校要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妈妈都不想去,爸爸也说要到外地出差,因为两个人谁都不愿意去面对老师。孩子见到这种情况,就对爸爸妈妈说:“行,你们谁都别去,我就跟老师说,我爸出差了我妈自杀了,我现在是孤儿了,我要求政府把我领走,是你们把有父母的孩子变成孤儿了。”他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些话,就更加气愤。

 

  这个孩子学习上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对于学习没有兴趣,虽然人是坐在课堂上,但是,心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一点也没听进去,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对我们家长来说,如果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就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教养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上,现在很多家长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根本不起作用。比如说,有的家长对孩子恫吓说:“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就去修下水道、扫大街,你就会没有前途。”因为孩子自己会思考问题,他知道这样的结果是不会出现的,而且他也不会把自己目前的行为和遥远未来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所以对他来说,自然没有教育的效果。

 

  有些家长实行所谓的机械监督,习惯到孩子屋里去看孩子在干什么。有的时候看到孩子正在埋头苦读,家长心里觉得很高兴。其实,很多时候,那是孩子故意做出来的假象。因为很多孩子会揣摩家长的心理,他知道家长要进屋巡视了,就故意伪装成认真学习的样子,等到家长一走开,马上就接着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还有一些家长,总是爱在吃饭的时间教训孩子,还喜欢拿孩子的成绩跟邻居家的孩子比。仔细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很多家长都会犯上述这些毛病。应该认识到,这些不良的教养方式,根本不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也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81.弄清楚孩子学习状况的决定因素

 

 

             

             

  教育孩子方法是关键,家长首先应该明确决定孩子学习状态与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孩子需要正确、有效的方法,那么,家长到底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呢?其实,家长首先应该明确孩子良好的学习状况来自哪里,也就是要明确孩子学习状态、成绩好与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积极的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学习需要,也可以称为学习欲望。孩子的学习动机来源于两种欲望。

 

  第一种是求知的欲望。比如,孩子说:“我对今天老师讲的生物课很感兴趣。”其实,在这时候,他自己就会在心里琢磨:鱼爬上岸后怎么就变成了鸟和哺乳动物了呢?由于孩子非常想知道这方面的内容,所以,第二次上课时,他就会听得特别认真。求知的欲望是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

 

  第二种是成功的欲望。比如,当孩子因为学习好在学校受到表扬时,他就会非常高兴;在家写作业认真受到父母的夸奖时,也会很高兴。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孩子很愿意有这种体验。孩子这种成功的欲望会促使孩子更加积极地学习。

 

  第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家长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表明他的智商不高,就是笨。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小学、中学的课程内容并不难,而且每个孩子的智力条件也都差不多,学习成绩不好与智商没有直接的关系。

 

  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好。特别是孩子成绩好坏主要与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严谨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紧张度、认真的精神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好坏。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坐在座位上自顾自地玩耍,老师讲的内容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不听讲的孩子肯定就不会有好的成绩。这些孩子回家后,即使再付出双倍的劳动都不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效果好。这样的孩子还会养成一种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坏毛病,以后再想认真听讲就比较困难了,除非强迫自己,否则很难做到。

 

  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第三,健康的身心状态。

 

  健康的身心状态也是促使孩子认真学习的重要原因。比如,孩子没有压力、跟同学关系相处不错,这些都是孩子有一个健康身心状态的具体表现。

 

  有时候,孩子因为年龄小,情绪可能经常会受到自身或外界的影响,如果身心状态不及时调整的话,他的学习状态就不好,当然,学习上也就不会认真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教会孩子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面对孩子的学习状况父母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通过考试卷子和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他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的水平,以及整体的综合情况,哪方面差就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2)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孩子成绩不好与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情绪、责任心有关,分析具体情况,以便采取对策。

 

  (3)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

 

  (4)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82.为孩子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辅导孩子学习,实际上就是为孩子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因为学习的根本动力还在孩子自身,在于孩子内在的求知欲望和成就欲望。从家长角度,首先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孩子不愿学习,不愿意动脑筋,是不少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家长及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家长经常为之苦恼的问题。一些家长想了很多办法,从威逼到诱惑,从讲大道理到具体给方法,有的甚至连打带骂,但大都未能真正解决问题。可以说,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绝大多数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

 

  辅导孩子学习,实际上就是为孩子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因为学习的根本动力还在孩子自身,在于孩子内在的求知欲望和成就欲望。从家长角度,首先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合适的学习环境具备什么条件?这是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必须明确的问题。一般说来,每一个学龄儿童都应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学习处所:

 

  第一,要有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合适的桌椅板凳。这是保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健康最基础的要求。

 

  第二,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这点虽然简单,但是很重要,城市里很多家庭能达到,但是也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第三,安静,没有骚扰的环境。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屋里做作业,而她自己在麻将等娱乐活动或嬉笑聊天;三是让孩子在家长工作之处,如办公室、营业所、车间等地做作业;四是让孩子一个人在自己的屋子里关着门学习,家长无法关注,长时间不闻不问。

 

  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几点细节:

 

  (1)发挥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

 

  (2)帮助孩子确定值得看的电视节目。

 

  (3)在孩子做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4)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给予答复。

 

  (5)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83.身心健康是学习状态的基础前提.

  俗话说:“健康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0”,只有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种收获、成就才谈得到。家长要切实重视起来,及时给以恰当的引导、帮助、示范和纠正,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是孩子认真有效学习的保证,也是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保证孩子学习时有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给孩子过分的精神压力。家长切忌对孩子说“你给我复习功课,下回考试你要是再考现在这样的成绩,你就等着挨收拾吧!”“你今年期末考试,你要考不到95分,你等着,你的压岁钱我一分都不给!”等类似的话,这些话说多了实际上并不管用,但是它会无端地给孩子增加过分的精神压力。

 

  第二,保证孩子有适当的休息,让孩子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在有些家里,孩子睡得很晚,或者做作业到了半夜才结束,甚至还做不完,第二天早上又很早就起来接着做;也可能电视不看完不睡觉。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状态,因为他的休息和睡眠严重不足。

 

  第三,安排适量的业余文体活动,让孩子舒展身心。这一点应该作为家庭制度,每周由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孩子到公园跑一次步或者让孩子跟父亲在院子里踢球,以此让孩子放松心情。

 

  第四,启发孩子自己自觉学习,不替代、不急躁。

 

  另外,家长应该用一切办法保证孩子在轻松的情绪下学习。一些家长常常忽视孩子学习时的精神状态,用一些错误的方法影响孩子的情绪,本想让孩子学得更好,结果事倍功半。在孩子做作业时,下述一些做法是应该绝对避免的:一是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二是喋喋不休地反复提醒、指责、劝慰;三是看到孩子的一点错误就急忙纠正,甚至代替孩子做作业;四是在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添加额外的家庭作业;五是每天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语调说孩子,缺乏对孩子深层的关心和体贴;六是经常用同学或邻居的孩子做榜样,泛泛地责备孩子,甚至于全盘否定。

 

  培养孩子积极心态的3个关键:

 

  (1)经常对孩子讲事情的两面性,告诉他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2)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的长处。

 

  (3)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做孩子的“止痛剂”,让孩子积极乐观。

 

84.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最重要.

  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可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不再把学习当作枯躁无味的负担而反感。

 

  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普遍存在内在的求知欲望不足、学习动力不强的问题,而不少家长把精力放在了外在力量上,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毫无积极影响,而且激起孩子的反感。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第一,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经常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随口就给孩子定出一个目标,比如原来孩子考试考全班第20名,就不要给他提争取学期末考前5名的要求。为什么呢?第一,一个学期太长,孩子没有这么大常性,他做不到一学期都坚持努力的这种状态;第二,孩子能不能考前5名,还应该取决于别人,这不是孩子一定能做到的。所以,所谓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能够比较容易实现的。

 

  比如,孩子有马虎的毛病,家长就可以给他定一个目标,以一星期为限,与孩子签订一个协议,规定:如果他一星期的作业没有因为马虎出现错误,就把原来允许孩子每星期上网的两个小时增加半个小时。其实,孩子的思维比较简单,他就为了这多出来的半个小时的上网时间而认真写作业。如此训练孩子三星期时间,他的马虎的毛病一定会改掉。孩子在获得成功后,下回他还会在其他方面做出努力。

 

  第二,不断表扬孩子在各方面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长进。比如,上次孩子考试倒数第三,这次他考了倒数第四,这也要表扬孩子,因为这也是在肯定孩子的进步,哪怕很微小的进步。上次孩子考了60分,这次也是考了60分,但是这次他因为马虎扣的分比上次少3分,也要表扬。表扬对孩子来讲太重要了,其实,这就是对孩子具体的鼓励,鼓励一定要具体,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

 

  第三,经常鼓励孩子,使他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现实和困难。有一个孩子很聪明,知识面很广,他的父母并没有多少文化,所以,他的父母没有办法应对他说的话。但是因为他不往学习上用劲,他的这种聪明、才智在学校里就不能获得大家的认同。很快,这个孩子就学会了反叛、愤怒。后来,我和这个孩子谈了一次话,一开始就用很具体的事例肯定了他的聪明,然后和他一起分析了学习上的失败,充分肯定了他,并对他指出,他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现状。果然,在得到正面鼓励后,孩子真的就努力学习了,而且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四,帮助孩子分析、纠正失误,切忌劈头盖脸地责难、挖苦。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分析什么地方不对,问题出在哪里。而不要说那些完全没用的挖苦的话。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老是挖苦一个女同学,这位班主任的话我现在印象还特别深刻,他说:“你看你,长得倒挺漂亮的,一肚子狗粪。”现在想想,我觉得那位同学肯定会感觉特别的难受。其实,挖苦对孩子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让孩子变得自卑,抬不起头来。

 

  第五,切勿过分挑剔、批评、鄙视孩子的各种表现。好多家长容易犯这个毛病,经常是类似“笨死个你”等口头禅,这是对孩子人格的贬低,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

 

  第六,有计划地带领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及歌舞戏剧演出等活动,讲历史,讲现实,帮助孩子树立理想,为未来好好学习,这是对学习动机的必要激发。

 

  第七,具体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问题,避免使孩子因感受失败和困难而丧失自信心,造成不良的失败心理。是引导、帮助孩子,而不是替代他做。比如,要对孩子的问题分析清楚,帮助他解决。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振奋情绪,处于一种学习的积极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绩慢慢变好,实现学习成绩的真正飞跃。否则,家长可能会觉得很累,其实,孩子也觉得累。

 

  帮助孩子戒除坏习惯的几个细节:

 

  (1)具体掌握要戒除的坏习惯。

 

  (2)找出产生坏习惯的原因,设法消除它。

 

  (3)建立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拟订计划去执行。

 

  (4)鼓励与赞美孩子,切勿因为失误而气馁。

 

85.科学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辅导孩子学习是一门学问,家长应该科学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坚持做到,就一定会有显著成效。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学习习惯,怎样培养这些习惯呢?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发生的问题都不是智力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习惯不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平时生活学习小事抓起,其要点主要是:

 

  第一,订立做功课和复习的时间表,按时做作业、复习功课,按时休息,每天监督孩子,养成习惯。比如,可以按月制定时间表,某年某月,放学后几点到几点做什么,或者用多长时间复习功课。如果孩子这一个月坚定不移地执行了,那家长就要适当地奖励孩子。

 

  第二,在指定的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内,必须集中精神,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家长要注意,这项训练一定要做,特别是要训练那些做功课马虎拖拉的孩子。

 

  第三,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在一段时间里,家长要做到每天检查,定期和教师联系,直到孩子养成习惯。

 

  第四,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复习当天在学校学过的内容,在一段时间里,家长要做到每天督促,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复习其实挺重要,复习容易帮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识和明天要学的融会贯通。

 

  第五,在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内,必须抓紧时间不拖拉,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

 

  第六,对所学内容必须充分理解,不应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在一段时间里,要逐天询问孩子当天所学内容的要点,帮助孩子养成理解的学习习惯。每天询问孩子上课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去推动孩子的理解习惯的养成。

 

  每天家长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抓住他上课听的核心内容,这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这种训练的时候得下点功夫,要天天跟孩子讨论才行。

 

  第七,做作业一丝不苟,对学习严谨认真,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孩子做作业的认真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品质,要做好相关的训练。

 

  第八,做作业能开动脑筋想问题,思维活跃,求新求异,经常问孩子为什么,不仅包括课业内部的,也包括课外各方面的,不断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玩“为什么”的游戏,有的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有的家长就表现得很烦。其实,孩子就应该经常问“为什么”,它能不断地训练孩子的好奇心、锲而不舍的追究精神,还能够扩大知识面。这个“为什么”不仅包括课业内部的内容,也包括所有课业外部的内容。

 

  辅导孩子学习是一门学问,家长们只要认真坚持去做,定会有成效,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坚持按上述方法训练,一般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就会有一个习惯良好、学习认真的好孩子。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几个细节:

 

  (1)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别阻挠孩子的美好向往。

 

  (2)为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3)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4)鼓励孩子编故事或幻想。

 

  (5)当孩子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时,他应该得到赞赏。

 

86.深切体会孩子的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大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烦恼,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切实予以引导,帮助孩子们去缓解压力,调整到积极的生活状态。

 

  学习压力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烦恼,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孩子,对过量的作业表示厌烦,对频繁的考试心有余悸,都是十分常见的,有的孩子甚至患上了考试焦虑症。

 

  学习生活是少年儿童生活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有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各类不适应问题的出现,有80%与他们的学业有关。一些表现在不良情绪上、行为举止上的问题,其根源仍在学习的适应不良上;而另一项研究亦指出,有90%的学龄儿童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学业适应不良。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儿童此类问题发生的比率更高一些。

 

  当你的孩子出现下述情况时,他可能已经因过度的学习压力发生了适应不良,如不能及时注意到并尽快予以纠正,后果将十分严重:

 

  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经常性地打瞌睡或思想上开小差,课堂上小动作特别多,不仅自己精力不集中,而且故意引起别的同学的注意,经常被视为破坏课堂纪律;

 

  故意拖延时间不去做作业,做也是敷衍了事,经常性地抄同学的作业或不完成作业,甚至于一见到作业就厌烦、就发火、就脾气暴躁或者哭泣,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

 

  害怕考试,对考试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考前过分紧张,睡不好觉,考试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平时会做的题都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到了谈考试色变的程度,或者发生病理性反应;

 

  因为学习成绩较好,对自己总是有很高的要求,特别在乎成绩的排名,总想争第一,稍有失误就痛不欲生,对自己过分苛刻和严厉,有时会在同学面前故意装作轻松,有意表示自己怎样玩乐、怎样看电视,以掩盖死命读书做题的真实情况;

 

  因为对学习的厌烦而和老师的关系过分紧张,从内心里不喜欢、甚至憎恨老师,有的孩子会对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好感;

 

  和家长关系紧张,特别厌烦家长督促检查自己的学习,不愿意和家长讨论有关学习的事,对家长提出的成绩及排名要求非常反感并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经常因此而发生强烈的亲子冲突;

 

  因学习成绩差而过分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经常为自己的成绩或其他方面的不足而苦恼,心理脆弱,有时会因此而离家出走,甚至会因此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尤其是在考试前后、作业太多或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

 

  凡此种种表现都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切实予以引导,帮助孩子们去缓解压力,获得积极的生活状态。

 

  父母在避免给孩子施压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细节:

 

  (1)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

 

  (2)不要只注重分数而给孩子压力。

 

  (3)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4)父母不要过分虚荣,向别人一味夸耀自己的孩子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5)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家庭环境,孩子如果成绩不好要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改进,而不应使用暴力手段。

 

87.认清孩子沉重学习压力的成因.

  社会发生带来的对人才需求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习惯力量,以及落后的学习观念和教育模式都是造成孩子学习压力沉重的原因。

 

  引起当代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对人才需求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扩招以后,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加大,家长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好的发展,能够有成功的人生。所以,家长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幼儿园、好学校、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为将来赢得保障。这种社会背景形成了对青少年发展的外在压力。

 

  其次,是传统文化的习惯力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特别是在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中,“成功”是普遍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而这种成功是一种表现为“平天下”的社会性行为,致力于社会和社会认可是其实质性内容,在这种成功的情结里,个人的感受,包括愉悦、幸福都以成功为前提,“成功即幸福”、“成功即一切”已经成为普遍的信条。加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家族观念,从来都把孩子视为光宗耀祖的希望和寄托,无论身居何处,“望子成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理念。这种希望和寄托在今天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中表现得格外突出。

 

  第三,是落后的学习观念和教育模式。应对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我们目前的教育仍存在很多误区。例如,标准化的教育目标、只重认读记忆忽视实践创新的教育过程、频繁不断整齐划一的考核、呆板模式化的教育方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是选拔教育,就是要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越来越统一规范的考试、不断强化难度的考试把学生分出档次,用大量难题层层淘汰出一批又一批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孩子。考试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智育第一的现实不可避免地造成沉重的学习压力。

 

  引导孩子快乐学习的几个关键:

 

  (1)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与学习内容的契合点,将学习当成兴趣。

 

  (2)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包括课业压力和精神压力。

 

  (3)为孩子提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机会,给孩子成就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4)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不只是为了“成功”。

 

88.帮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做家长的负有最直接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家长都要尽心竭力。

 

  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的最终目标是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首先,做家长的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认识。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破除“成功惟有上大学一条路”的思想,要认真思考孩子的长短特征、兴趣偏好,和孩子一起精心设计他的成材之路,对于那些学习确实存在种种障碍的孩子,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敢于另辟蹊径。

 

  第二,要下大气力解决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明确认识到学习目的中社会性意义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暂时性的、直接性的目标也会激励孩子的学习干劲,因此家长要注意经常鼓励孩子,不断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各种小的、直接的目标,用讲故事、树榜样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向孩子灌输社会性理想,帮助孩子将目光投向社会、世界和未来,一些家长爱用“将来没饭吃”、“不读书一辈子干苦力”等话数落孩子,既没有给孩子讲道理,又没有直接激发孩子的具体实例,往往不起任何作用。

 

  第三,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发生困难大多数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力和持久性、做事敷衍了事不认真等等。家长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用日常生活、游戏、习作等方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认真态度、较长时间专注一件事的习惯和整洁严谨的做人处世态度。

 

  第四,切实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有一定难度,有的孩子因为某一个问题没弄明白,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家长要从上一年级开始,就注意孩子是否跟上学习进度,有条件的每周都要和孩子一起总结一次,发现哪里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补上,有的情况下,还要请专门的老师给以专题辅导,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得以解决,学习兴趣必然能够得到提高。

 

  第五,一定要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学习成绩偏差的孩子。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一时的分数偏低,并不能代表全部,也不能就此断定其学习不好。在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同时,还要不时地给予积极的鼓励,特别要注意发现孩子在学习以外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辅助以必要的严格要求,两方面交替对孩子施以刺激,达到强化学习动机的目的。

 

  第六,对于学习压力过大,已经明显表现出病态心理和行为的孩子,要积极求教于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孩子予以科学的辅导,逐步帮助孩子及时得到积极矫治。

 

  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做家长的负有最直接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家长都要尽心竭力。

 

  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的4种方法:

 

  (1)父母不对孩子实施精神上的压力。

 

  (2)用讲故事、树榜样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

 

  (3)陪孩子玩一些轻松快乐的游戏。

 

  (4)不对孩子表达过高的期望。

 

89.真正理解孩子做功课的重要意义.

  家长的任务,在于帮助孩子明确做作业的意义,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还要注意孩子是否能通过做功课而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对孩子做作业的行为给以具体的支持和辅导。

 

  辅导孩子做功课,是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但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前途,哪一个家长也不敢掉以轻心。究竟怎样辅导孩子做功课呢?我们有以下这些具体建议。

 

  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要做功课。明确孩子做功课的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从基础教育的特征来看,做功课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重复练习,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做功课提供了对所学知识重复练习的机会,帮助孩子更清楚地记住应记的概念和定义。

 

  第二,反复练习,让孩子掌握应有的基本能力。在读写和计算方面,经过作业的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孩子逐步达到正确、迅速和熟练的要求。

 

  第三,认真的读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做作业,特别是精神集中的认真学习,可以较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家长不应该只关心孩子是否在做功课,更不能只看孩子的分数,随意地批评或责骂孩子。家长的任务,在于帮助孩子明确做作业的意义,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还要注意孩子是否能通过做功课而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对孩子做作业的行为给以具体的支持和辅导。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引导和辅导,但是必须注意:第一,不能过分干涉,以免对孩子形成干扰;第二,不能随意批评,使孩子失去信心;第三,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或替孩子完成作业。

 

  帮助孩子改掉粗心毛病的三种方法:

 

  (1)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真正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改正的方法。

 

  (2)建立错题记录本,让孩子经常引以为鉴。

 

  (3)家长平时多为孩子讲一些应考的知识,消除孩子对考试的紧张情绪。

 

90.弄明白孩子不愿意做功课的原因.

  每一个家长在遇到孩子不爱学习、不愿做作业的时候,都不能只是一味地责骂和愤怒,而应该认真分析,和风细雨,对症下药。

 

  不少孩子不愿做功课,对这种情况应该做具体分析,找出孩子不愿做作业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孩子不愿做作业一般有如下原因:

 

  第一,很多地方不会做。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攻克难关。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应该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如果做不到的话,也应该对孩子的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引导孩子求助于同学或老师等。

 

  第二,对所学的科目缺乏兴趣。那么,家长就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该科目的信心,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第三,学习环境不好,有人或事造成骚扰。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使孩子集中精力高效地学习。

 

  第四,分心,惦记着别的事。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注意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专心学习。

 

  第五,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较长时间地安定地学习。这需要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六,对家长有意见,反感。需要家长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做心灵的沟通,消除孩子的这种不良的感觉。

 

  第七,对老师有意见,反感。家长同样需要与孩子就对老师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

 

  第八,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一方面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补充。

 

  第九,缺乏学习动机,不爱学习。可以参考前面讲述的关于培养孩子学习动机的内容。

 

  每一个家长在遇到孩子不爱学习、不愿做作业的时候,都不能只是一味地责骂和愤怒,而应该认真分析,和风细雨,对症下药。

 

  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应注意的四个方面:

 

  (1)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鼓励孩子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

 

  (2)注意发现孩子的特殊爱好,使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

 

  (3)在孩子作出选择后,鼓励他保持恒心,不致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4)帮助孩子从有兴趣进行的活动中收到实效,以强化其兴趣。

 .

 91.科学地辅导孩子学好两大学科.

  科学地辅导孩子学好语文、数学两大学科很重要,因为这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家长应耐心、细心、专心地引导孩子们快乐学习。

 

  辅导孩子学习语文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语文除了要记住生词生字之外,还要帮助孩子学会理解课文。辅导孩子书写和理解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帮助孩子准备合适的橡皮和铅笔刀,铅笔不宜过长、过尖;

 

  第二,坐在孩子身旁,随时纠正错字和笔顺错误;

 

  第三,随时纠正孩子的姿势和握笔方法;

 

  第四,对孩子字体的要求要合理,不能以成人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字体,不要随意提出擦去重写的要求,以免使孩子气馁;

 

  第五,对孩子书写速度和整洁的要求要适度、合理;

 

  第六,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第七,纵览,在学课文时,先浏览全文,以获得总体印象;

 

  第八,提问,对孩子提问或让孩子自问自答,说出课文是讲什么的;

 

  第九,细读,逐段细读,每读完一段,提问该段的意思,与上下段的关系,充分明白后再继续读下去;

 

  第十,标记,在重要的地方或容易犯错误的地方作标记,以方便日后复习;

 

  十一,联系,协助孩子把刚学的内容和以前学过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以加深理解;

 

  十二,背诵,学习完了一篇课文后,进行背诵默写,或复述课文内容;

 

  十三,称赞,孩子写得好或答、背得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称赞。

 

  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不少家长觉得辅导孩子学习数学很难,常常越讲越不明白,最后代替孩子做完了事。这种做法危害性很大,孩子不仅不能学好数学,而且会丧失学习兴趣,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辅导孩子学习数学,要掌握下列要点:

 

  第一,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逐步提出反问,帮助他明白题目中的主要资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利用实物(如火柴杆、牙签等)把数字关系显示出来;

 

  第三,把题目的意义和因果关系用图解的方式在草稿纸上具体表现出来,并给予适当的讲解;

 

  第四,引导孩子看参考例题,帮助他发现二者相似之处;

 

  第五,如果题目中数字比较复杂,把数字简化,先帮助孩子弄明白数字之间的关系;

 

  第六,让孩子自己根据所学的内容编写数学题目;

 

  第七,在日常生活中,设置场景,多安排机会让孩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孩子纠正偏科问题的三个关键:

 

  (1)要向孩子阐明偏科的危害,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2)激发孩子对“非优势学科”的兴趣。

 

  (3)家长要有耐心,纠正偏科不会一蹴而就。

 

92.耐心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大多数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辅导也就会越来越简单,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孩子自觉学习的状态。

 

  孩子做作业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不少家长往往不知如何处理。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孩子的作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一味地让孩子自己想而不给予指导,也是不对的。下列方法可以帮助你引导孩子解决作业上的难题:

 

  第一,要求孩子自己读出问题,然后让他自己说出题目的意思来;

 

  第二,和孩子一起分析题目中的的难点所在;

 

  第三,和孩子一起翻开课本,寻找课本中与该问题有关的段落或例题;

 

  第四,和孩子一起比较书本上的内容与问题之间的异同,讨论问题的意义;

 

  第五,根据需要,向孩子提出反问或提示;

 

  第六,引导孩子运用上述资料解答问题;

 

  第七,和孩子一起检查答案,如有错漏,给予指正。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一门学问,需要家长不断摸索,反复实践。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大多数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辅导也就会越来越简单,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孩子自觉学习的状态。

 

  学习中调解情绪的几点细节:

 

  (1)注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2)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3)教会孩子顺应情绪的变化安排学习生活。    不得不谈的重要话题

 

93.不能回避的早恋问题.

  “早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能够把握住适宜的“度”,促进各方面发展的,不能说做不到,但实在很难,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成长发展中的问题。

 

  “早恋”不是一个经过完整界定的科学概念,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都没有对这样一个概念的界定。它是孩子在接受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对中小学生过早陷入恋情现象的一种批判性称谓。

 

  “早恋”现象在中小学越来越多、越来越早地出现,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除了近年来青少年青春期普遍提前,生理发育提早成为引动“早恋”的内在原因外,社会上对男女恋情的宽松环境、影视作品中过多的婚恋内容以及反动腐朽“黄”毒的污染,都对孩子过早地陷入恋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在中小学中出现“早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很难避免的。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和家庭,还是中小学生本身,都需要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少年男女之间发生朦朦胧胧的情感,清新而纯洁,自有其美好的一面。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少男少女却并没有将这种清纯和美好保留在朦胧之中,而是将这种情感发展到了一对一的男女恋情,发展到了被称之为“早恋”的程度。一旦真正“恋”起来,就会深陷其中而不顾,并随之带来一些危险。

 

  首先是会影响学业。恋爱,按古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乃“爱丝不断萦绕于怀”的意思,恋情与感情的区别就在于一般感情不会产生望穿秋水的感觉,没有经常的血液沸腾的特征。性爱的直觉性、排他性和冲动性会使恋爱的当事人经常性地处于情感的波动之中,并因此而影响其思想和行为。

 

  少男少女涉世不深,缺乏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稍不注意便陷入爱得如痴如醉的境地,对学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从一个人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一个人一生大约有6个发展阶段: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青年、成年人、老年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在教育家们为青年人提出的八项任务中,有五项是与婚恋有关的,如选择配偶、学会与婚姻伙伴共同生活、建立家庭、抚育孩子、扶持家庭等等,而在给6至12岁儿童和青少年分别提出的九项和十项任务中,却只有学做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以及与同龄男女形成更成熟的关系的内容。将本来应该在青年阶段完成的婚恋任务提前到少年阶段去做,势必影响原本应在少年阶段完成的各项任务。一般来说,过早地恋爱影响学业,也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容易产生性罪错。性爱是以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变化为动力的,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阶段。人类社会的性爱关系既是自然性的,也是社会性的,它受人的动物性的支配,也受人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

 

  少男少女处于性的发展期,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不同步,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不同步。不少少男少女生理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并未形成正确的性意识和性观念,更没有形成用道德伦理来制约自己行为的能力。加之性爱关系本身的冲动性,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智的不成熟性,极易使他们发生越轨行为,甚至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另一方面,成人社会处理少男少女情感问题时不正确的态度,也是推动中小学生间“早恋”问题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里存在着三个误区。

 

  一是“草木皆兵”,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们男男女女一起接触多了、男同学送给自己的女儿贺年卡了、男女同学经常一起做作业了等等实际上很正常的事,就大惊小怪,一律冠名为“早恋”。实际上,少年时期作为人的性心理发展的重要过渡期,性心理是要表现出来的。孩子们会从原来的“疏远异性期”逐步过渡到“接近异性期”,再走向“浪漫恋爱期”。喜欢和异性接近、有异性在场时特别兴奋、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和打扮、经常有意无意地谈论与异性有关的事等等现象的出现,都是少年处在性心理发展“接近异性期”的正常表现,是一个正常发展的人的必经阶段。有这些现象出现是正常的、合理的;没有这些现象出现则是不正常和危险的。对这些平常事的非平常态度和行为,如愤怒、限制、谩骂等等,都会刺激和误导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严重时甚至于会造成终身的伤害。

 

  二是“洪水猛兽”,家长一发现孩子与异性有过多接触,或者出现了所谓的“早恋”,就不问青红皂白,如临大敌,把问题想得过分严重。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少男少女会做出越轨的事。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很多情况并不像大人想象得那样严重。仔细分析一下少男少女相恋的原因,有的是课外接触的机会较多,有的是为排遣过重的学习压力,有的是因为无法解脱的孤独,有的则是寻找到了倾诉成长烦恼的对象,凡此种种都是少男少女发展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相恋只是一个出口。一些学校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发生“早恋”的机率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早恋”现象产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是“暴风骤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早恋”问题当作非常重大的错误来处理,甚至采取盯梢跟踪、侮辱责骂、查看日记、设计隔离,把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都使用出来。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把相恋的双方反而越推越近。其实,男女相恋本来就是一个涉及到情感的复杂问题,而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感上更是极为敏感和脆弱,需要真诚的沟通以及和风细雨式的辅导。过激的处理方式是对孩子情感上的一种强暴,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加剧亲子矛盾,引发孩子更为严重的发展问题。

 

93.不能回避的早恋问题.

  家长对“早恋”应有的正确态度:

 

  (1)早恋是青春期中的常见情形,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正常”过程。

 

  (2)早恋是不合时宜的,不应提倡,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

 

  (3)早恋中的孩子是脆弱的,父母在劝导时不应伤害孩子的自尊。

 

94.科学而有效地预防“早恋”.

  “早恋”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需要成人社会与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预防少男少女发生“早恋”问题,需要成人社会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强青春期的教育,这包括生理知识的传授学习,心理发展状况的介绍了解,社会道德观念的认识掌握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原理的理解把握。应该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少男少女中普及青春期的各种知识,尽量通过学校、家庭等正常教育渠道传播有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知识。在一定的年龄段,父母要担负起向孩子传授性知识的任务,敢于面对孩子谈性。

 

  其次,父子两代人要真正实现经常化的沟通,经常化的、平等的、深层次的两代人的沟通是填平“代沟”,医治父辈教育“心病”,解除子辈成长“烦恼”的良药,更是防止出现麻烦的“早恋”问题的关键。想要让孩子有什么话都能对自己说出来,就要注意从小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真正和孩子形成朋友的关系。当然,对于少男少女来说,沟通是两代人之间的事,不能一味地指责父母不理解自己,也要经常地想一想自己是否努力地去理解父母了。很多时候父母虽然使用了较为激烈的方式,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得更好、更顺利。

 

  第三,要有具体的行为指导。青春期是一个很活跃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很难像成年人一样理智,不能指望他们只要明白了道理,就能够完全理智地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还需要具体的行为指导。比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如何尽量避免过多的一对一地相处,当对方主动向自己示爱时怎样冷静委婉地表示拒绝,发现自己对某个异性有了不同寻常的好感时如何寻求帮助,怎样积极大方地与异性正常交往建立良好的友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有十分具体的指导,也需要家长与孩子经常地交流思想和认识,帮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长大成人。

 

  预防“早恋”的几点关键:

 

  (1)“早恋”并不是犯罪,不可以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

 

  (2)不能因预防“早恋”而不信任孩子,疑神疑鬼。

 

  (3)亲子之间要加强沟通,父母要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坦诚地告诉孩子。

 

95.正确看待孩子的异性交往.

  喜欢和异性接触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所以,家长大可不必对此也惊惶失措。我们做家长的在告诫孩子不要过早陷入恋情的同时,还要向他们提出积极的建议。

 

  自古就有“哪个男子不多情,哪个女子不怀春”的说法。少男少女在朦胧中坠入情感的旋涡,实在是比比皆是。

 

  高中生强和雯在一个班里呆了一年半,说的话不超过五句。这学期开始,强的座位调到了雯的后面,才有了几句话的交流。一天雯采来许多草茎,编了好些小猫小狗放在课桌上玩。“真有趣!”强的眼睛里竟放出热忱的光,雯给了他一只小猫。有了这样的第一次正式接触,他们的话多起来了,从喜欢一起聊天开始慢慢地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雯说:“其实,我说不清究竟为什么会喜欢强,只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快乐,雨后的太阳、阳光下的草地、微风中的泥土、辉煌的落日、舒展的云都有了不同的韵味……”

 

  家长应该明白,喜欢和异性接触是性感兴趣,性的概念和感觉都强烈起来;第三个阶段是浪漫恋爱期,成熟的青年男女进入以婚姻为目的的真正的恋爱。

 

  一个男孩或者女孩对异性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理、有异性在场就特别兴奋、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喜欢议论男女情感的话题,都是接近异性期的正常反映。一部分人会因此而产生朦胧的恋情也是应该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丰富复杂的情感氛围中,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受到诱惑而产生对异性的特别情感,既普遍又正常。

 

  少年男女之间发生朦朦胧胧的情感,清新而纯洁,自有其美好之处,但也存在着危险。特别是过早的陷入一对一的男女恋情之中,就有可能影响青春期其它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比如说对学业的影响,爱情需要投入,有时常常会身不由已;再比如会有性罪错的危险,恋爱是一种很强烈的情感体验,它可以使人不顾理智,对少男少女来说,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很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但是,不能因此而杜绝少男少女的异性交往,一个在青少年时期缺少正常异性交往的人长大以后就可能心理上有缺陷。男孩女孩正常交往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更准确地塑造少男少女形象;可以促进两性之间在性格上的互补,使少男少女个性品质发展得更顺利;可以对健康心理,如开朗热情、纯真乐群等品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少男少女的成熟与发展。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告诫孩子不要过早陷入恋情的同时,还要向他们提出积极的建议。一是要大方地与异性交往,特别是要比较多地进行群体交往,在正态交往中使自己慢慢成熟起来。二是要尽量避免一对一的过分亲密的交往,与异性单独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从多方面,包括情感方面保护自己。三是要冷静清醒地对待已经发生的感情,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对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听一听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建议、亲朋好友的认识看法。告诉孩子,少男少女的情感问题适宜冷处理,唯有冷才能从过度的热恋中自觉抽身。

 

  指导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几点关键:

 

  (1)认识到孩子与异性交往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必要的。

 

  (2)给孩子提供与异性朋友交往的机会,教育孩子掌握适当的方式与分寸。

 

  (3)孩子出现“早恋”苗头时,切不可训斥、打骂,这样只能势得其反。

 

  (4)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的不正确看法要予以及时纠正。

 

96.家长要关注校园内外的软暴力.

  儿童间的歧视是一种软性暴力,与校园内暴力事件一样,会对施暴者及受虐者双方都造成心理伤害。作为家长,对在校园中发生的“歧视”这个软暴力要有充分的了解。

 

  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一定的同龄人群体之中,在群体中的位置及随着地位而带来的种种感觉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儿童间的歧视是一种软性暴力,与校园内暴力事件一样,会对施暴者及受虐者双方都造成心理伤害。

 

  作为家长,对在校园中发生的“歧视”这个软暴力要有充分的了解,一旦发现孩子在遭受这种软暴力,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

 

  第一,校园歧视现象的表现

 

  几乎在学校的每个班里,都会有被歧视的现象,被歧视的原因形形色色。下面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浆糊脑袋”A是个五年级的女学生,算术总学不好,几次考试,全班平均分都被她拉下好几分,老师对她从没有好脸色。一次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说:“你脸蛋倒还有模有样的,脑袋里怎么都是浆糊呀……”从此后,全班同学都叫她“浆糊脑袋”。特别是几个班干部常常学着老师的口气,嘲笑A说。“你呀你,真没办法,把脸蛋和脑袋里的东西移植移植吧……”A的算术越来越差,性格也越来越孤僻。班里组织活动,她从不报名参加,连新年联欢会她都没来。

 

  A因为学习不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她的性格。同样,在教师影响下的班干部们,在尽情嘲笑他人的过程中也在扭曲着自己的心灵。

 

  “不能摸他摸过的东西”B的父亲是个老病号,班里的同学传说他得的是肝炎,传染。尽管B一再跟熟悉的同学说,父亲的病早已控制住了,但从班里几个有影响的核心人物开始,同学们慢慢地离他越来越远。加上B家里穷,大家有点不自觉地看不起他。每天B上下学独来独往,在班上很少说话。一次,外校新转来一个同学被安排坐在B的旁边,B把自己的尺子借给他用了一下。立刻,教室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惊呼:“不能摸他摸过的东西……”B脸色苍白,哭着跑出教室。

 

  B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已经生活了两年,设身处地想一想。每天他所承受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呢?这种伤害绝不会小于一阵拳脚。面对一个生长发展中的人,所带来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开会研究研究他”C是个调皮的学生,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烦他,连父母都觉得他讨厌。老师常说;“碰到你这样的倒霉学生真算是倒霉透了。”班里组织活动,老师和班干部开会商量怎样组织。干部们说:“最好不让C去……”连班级间的拔河比赛、全校的红五月歌咏大会,班里都不让C参加。后来成了惯例,一有什么活动,班干部就和老师说:“咱们开会研究研究C,看让不让他参加。”

 

  C失去了很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因为爱捣乱,自发的伙伴间的游乐也很少有人找他。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坏孩子”。而班干部的人生词典中也渐渐少了“宽容”、“热忱”、“善待他人”等词条。

 

  “老师的传声筒”D是个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当班干部。老师有事的时候,常让她在讲台前看着大家上自习,有谁不好好写作业,就记下来告诉老师。学校里让班里出什么发言代表、献花的等等,老师总让D去,渐渐的D在全校都有了点小名气。可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她。有时几个女生正在有说有笑地围在一堆,D一过去就立刻没了声音,几个人一下子就散了。有一些男同学干脆鄙夷地叫她“老师的传声筒”,还你一句我一句地嘲讽她。D有时觉得很光荣,觉得自己没什么错,但大多数时间里她觉得孤独和痛苦。

 

  被老师过分“偏向”的好孩子也会在人群中受到歧视,这种歧视的危害更是巨大的。一些教师常常忽视了这一点,作为教育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为塑造着一些人格分裂心理不健康的“好孩子”。

 

  校园里的歧视渗透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可悲的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一份在北京市几千名中学生中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部被抽中的有10.7%的人曾有过多次自杀的念头,另有32%的人曾产生过一两次自杀的念头,两项合计,比例高达42.9%!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北京市中学生因种种原因想到过轻生。这起码可以说明,他们面临的压力有多么严重,面对压力他们又是何等的脆弱!校园里的软暴力——歧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它对于一个人的长远的影响和损害,更是不可轻视。

 

  所有的教师、家长都应该警醒。正视儿童健康成长的另一个杀手:校园软暴力——歧视。

 

  第二,校园歧视现象的特点

 

  我曾经带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的几名同学,就儿童群体中歧视与被歧视的状况如何,儿童遭受歧视的原因何在,以及儿童自身如何对应歧视与被歧视等问题,在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和初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对都市儿童歧视现象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

 

  由于此次调查涉及面较小,且对年幼的儿童以问卷的形式提问关于“歧视”的问题难度较大,此次调查结果代表性和可信度受到一定限制,但我们仍能通过调查结果以及其它相关的资料发现,目前儿童歧视现象表现出的四个特点:

 

96.家长要关注校园内外的软暴力(.

  一、当代儿童中存在的歧视现象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都市的大部分儿童确实不存在或感受不到被歧视。有86.7%的儿童感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学习”“很开心”。

 

  与上述积极的回答相比。有些问题回答选择的比例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如只有17.28%和38.27%的儿童觉得老师“很喜欢”或“喜欢”自己;只有45.68%的儿童觉得自己的同学愿意和自己一起玩或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问题选择的比例虽然低或很低,但考虑中国有几亿儿童,按此比例得出的绝对数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有2.78%的儿童觉得同学们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玩或学习;有1.85%的儿童感觉在集体活动时“很伤心,大伙都瞧不起我”;2.47%的儿童感觉老师“不喜欢”自己。

 

  通过以上数字不难看出,在儿童群体中,确有一部分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思想上和情绪上处于被孤立和被排斥的地位。对于在家里很容易“称王称霸”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种来自同学、老师甚至家长的“歧视”,这种在家庭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感受的巨大反差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二、学习成绩不好的儿童容易被歧视。

 

  我国的教育自古至今多以儿童的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其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至少是首要标准。这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这一道理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认识,但现实生活和传统观念仍造成成绩不好的儿童容易受到歧视。

 

  调查结果反映,有30.15%的儿童认为,同学们对自己不好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成绩不好;21.10%的儿童不爱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交往。

 

  三、不同性格的儿童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不同。

 

  调查结果还表明,调皮的儿童也不受老师的喜欢,44.35%的儿童因“调皮小毛病多”而不受老师的喜欢,比例超出“成绩不好”近10个百分点。“性格不开朗活泼的同学”则是同学们最不喜欢交往的,占33.65%。同时,10.46%的儿童是因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而同样遭到同学们的排斥。由此可见,不同性格的儿童感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压力,不同性格的儿童也会在师长面前和儿童群体中感受到不同的待遇。

 

  这种反差对儿童自身的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利;同时,我们可以想见成绩不好,性格又不开朗,甚至还不听话的儿童感受到的巨大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压力已可以对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小的创伤和打击,直至进一步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少部分儿童面对歧视的态度和能力堪忧。

 

  在被问及对待受歧视同学的态度时,90%左右的儿童均积极地回答不歧视别人,愿意热心帮助受歧视的同学;假定自己因来自农村而受到歧视,66.76%的儿童会选择向老师或家长讲明情况;假定自己因身体胖而受到歧视,76.23%的儿童选择了积极锻炼自己争气的做法。由此可见大多数儿童能够较积极地面对歧视,或者说具有一定独自处理此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值得我们欣慰的。

 

  但与此同时,竟有4.87%的儿童在受到歧视时会“不加反抗、随他们欺负”;有5.86%的儿童说不清该怎么做;有8.60%的儿童会选择暴力反抗;有1.54%和2.78%的儿童只能选择“痛苦、毫无办法”或“向父母哭诉”。更令人担忧的是,各有近1%的儿童会产生“不再上学”、“负气出走”,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以上作法都是对待歧视很消极的倾向,有些甚至是危险的。透过这一结果,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少数儿童不能及时得到帮助,不能及时摆脱压力和痛苦,其后果会是怎样。

 

  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家长往往并不了解,也就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

 

  家长对于“软暴力”应采取的态度:

 

  (1)正视并清醒地认识到“软暴力”的存在,对其既要重视,也要坦然。

 

  (2)了解到“软暴力”的根源在于不良心理在作崇,要加强给孩子进行心理引导。

 

  (3)“软暴力”极易诱发为真正的暴力,家长切不可推波助澜。

 

97.重视孩子在群体中的感受,杜绝软暴力.

  家长要时刻细心地观察孩子,不断与孩子交流,了解他在班级中的感受,一旦察觉孩子在团体中感到不快乐就要及时而积极地干预。

 

  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统称为广义儿童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的儿童歧视现象,将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都发生重要的影响。

 

  学龄儿童寻找同伴的冲动十分强烈,找不到同伴就会十分焦虑。如果说婴幼儿莫大的焦虑是遭到父母拒绝的话,那么,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中,儿童最着急的是被同龄儿童所排斥、歧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集体或小集团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日益增长。

 

  儿童变成孤立者的原因很多,而后果只有一个——他的社会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缘较差的儿童,不期望得到小朋友的同情和帮助,往往变成自私、自闭、被疏远。

 

  周围人对儿童的态度行为,经常不断地引起儿童各种各样的情感——愉快、自豪、委屈等等。儿童一方面敏感地体验到爱抚和赞许,另一方面遭到不公正待遇时也很容易感到伤心。儿童根据自己和同伴的比较和竞争,而评定他们自己的价值。这个过程从四、五岁就开始了,儿童开始越来越注意同伴的关心、赞扬和友爱。他们十分信赖同伴的认可,甚至否定他们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看法,以求符合于同伴的观点。这时,儿童往往以同伴自居,采纳他们的许多评价和观点。因而,他们往往内化了同伴对自己的评论,以及同伴们对别人和自己各种行为的判断。同伴们的认可或赞扬会被感觉为是一种奖赏。而同伴们的嘲笑、拒绝、身体攻击等歧视性行为便被理解成一种嫌恶。这种来自同伴的奖赏和惩罚也会被内化,成为对自己未来行为的制约因素,也会成为自我认识与自我否定的基础。这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及成年后的性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从父母和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期望是儿童自我实现的预言。儿童常常把这种期望内化成他们自身的期望,而且有时把它们转化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举例来说,儿童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受到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影响。

 

  这方面,心理学上曾有一个经典实验,由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所做。他们在一个班级中,随机指定了几个儿童,对老师说他们是这个班中最聪明的孩子(其实这几个孩子并不是最聪明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这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活泼。

 

  这个实验说明,儿童最重要和最强烈的情感源泉是他和别人的关系——他和成人以及儿童的关系。如果周围的人都用爱抚和重视的态度对待儿童,尊重他的权利,关心他,那么他会体验到良好的情绪——信任感和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朝气蓬勃,活泼快乐常成为儿童的主导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将有助于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对他人友好的态度。

 

  但在现实中被歧视的儿童所体验到的往往是相反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将会导致儿童心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矫治儿童心理应从两个基本原理出发:第一,应该在儿童集体中创造一定的社会性气候,选择各种方法能使每个儿童实现在其中被承认的愿望;第二,应该专门培养“人缘不好”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其实现在同龄人中被接纳的需要,必须进行特殊的社会性治疗,以防止儿童心理的不正确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支持儿童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要时刻细心地观察孩子,不断与孩子交流,了解他在班级中的感受,一旦察觉孩子在团体中感到不快乐就要及时而积极地干预。一是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找到他之所以不受欢迎的原因,指导他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方式;二是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努力帮助孩子融入一个温暖向上的集体中。

 

  纠正孩子“歧视”眼光的几个关键:

 

  (1)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不能因别人有缺点就歧视别人。

 

  (2)歧视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3)设计、安排一些场景逐渐消除孩子自大的毛病。

 

  (4)让孩子学会接纳别人。

 

98.不能忽视孩子的青春萌动

  忽视孩子的青春萌动,会让他们无法积极地去适应社会,必将给社会和孩子的人生造成悲剧。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不容家长忽视的问题,尽管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一无所知,但它的确已经发生在了一部分孩子的身上,也正在一部分孩子的身上发生,还将会继续在孩子的身上发生。

 

  从一个咨询电话说起。我真没想到,一个来自17岁男孩的家教咨询热线电话会令我好几天寝食不安。

 

  那孩子的声音低沉、喑哑,语气中透着羞愧、惶恐,还夹杂着时隐时现的抽泣。他说,已经上高二了,学习很紧张,可总是想偷偷去窥视妈妈的裸体,明知很卑鄙,但就是压不下去这个念头……

 

  听着他那艰难的叙说,深深地感受着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我连忙安慰他,告诉他处于十六七岁年龄,正是家庭教育角度看,这个男孩在应该获得情感独立的十二三岁时,并没有从母亲的情感那里获得这种独立,相反一直将这种对母亲的情感依恋延续到了青春期。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中缺少男性长辈的亲近和帮助,他的情感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盲区,造成天然的一些缺憾。加上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无法得到父辈的具体指点,出现了困惑也不能得到父辈的帮助,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男孩子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曲折。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位男孩子家庭情况的例子还很多,相当多的单亲家庭,特别是由母亲和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中,过分的情感依恋、单一的情感组合、不足的家庭教育等等问题严重存在。有的母亲过分依恋儿子,致使儿子无法在生活中接受其他女性;有的母亲过分关心女儿,将自己对男性的恐惧及至仇恨传递给女儿,造成女儿青春期心理发育不良。

 

  诸如此类的问题看似平谈,实质上是十分严重的。这些儿女长大成人,无论有多高的智商,多大的社会活动能力,都无法积极地去适应社会,有的甚至会形成人生悲剧,或者危害他人及社会。

 

  正确面对孩子“青春萌动”的几点细节:

 

  (1)“青春萌动”是孩子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2)对于孩子表现出的“青春萌动”不能加以训斥、嘲讽。

 

98.不能忽视孩子的青春萌动.

  (3)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青春萌动”,并通过培养多种兴趣等方式释放情感。

 

  (4)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应时刻注意,要考虑孩子的心理。

 

99.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

  家长应该去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们,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度过这个不寻常时期,共写美好的青春之歌。

 

  儿女处于青春期,家长需要予以特别的注意,一般说来,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正面解释一些生理现象,介绍一些必要的生理发育知识。对于孩子身上已经发生的生理现象,你不明确予以解释,他也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要讲在先,明确地给予科学的说明。这可以防止出现不安、困惑,也可以避免因受不良影响而引起的偏差。

 

  第二,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绪起伏,能够经常地平等地和孩子谈谈心。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真切地盼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真正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们,努力走进孩子的心里,帮助他们度过人生这一充满动感和困惑,既有快乐又有艰难的不寻常时期,让更多孩子在青春期奏响一首又一首和谐、舒展、快乐、跃动的歌。

 

  对孩子进行科学性教育的几点细节:

 

  (1)家长不应回避性教育。

 

  (2)对于孩子关于性的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来回答。既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简单。

 

  (3)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注意顺序、时间和场合。

 

  (4)父母平时要多观察,留心孩子的情况,注意掌握恰当的时机。

 

  (5)无论孩子出现什么奇特的性反应和性现象,父母都不应打骂、挖苦,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100.预防犯罪,家庭要充当第一道防线.

  青少年犯罪是当前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中的溺爱、放纵、粗暴的教育态度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很多事例表明,目前在不少家庭里,教育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而导致家庭教育走进误区的正是家长。这种误区带给孩子的是毁灭性的灾难,而家长正是这个灾难的幕后策划者、导演者。

 

  这个灾难就是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是当前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不少专家学者发表过很多研究结果。可以说,家庭中的溺爱、放纵、粗暴的教育态度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未成年罪犯人群中的调查数据清楚地支持着上述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升高,这与冰箱,后来他为了钱而伙同他人一道杀害了女友的母亲,终因杀人罪而受到法律的制裁。王某在物欲的诱惑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不少家庭过分地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的日常消费水平大大超过家庭人均收入。家长们或者出于过分的爱心,或者是补偿心理作怪,在孩子的消费上竭尽全力。本来商品经济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光怪陆离的商家促销手段,已经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代少年儿童的消费观,再加上家长有意无意的纵容,其后果极其严重。

 

  当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的时候;当我们为孩子在物质享受方面与同伴的差距而着急努力的时候;当我们把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当作对孩子最大的爱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有可能助长孩子们的物欲,有可能在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带来隐患。过度的物欲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角度,当代儿童的过度消费问题应该引起独生子女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二,对孩子过分放纵。

 

  13岁的刘某是个独生子,平时在家里称王称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次与邻居口角,为了报复出气,他将“敌敌畏”倒入汽水瓶中,封好口,冲净痕迹,趁无人时将“汽水瓶”混入邻居家冰箱内的汽水瓶中,造成了被害人严重受伤。这看似荒唐的事件,反应了刘某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以及凶残冷酷的性格特征。这样的结果是善良的父母所始料不及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不少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很少去规范、限制孩子的行为。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生怕孩子受委曲,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在道德品质、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却放松要求,毫不在意。孩子在家里从小就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毫无顾忌,不懂规矩。

 

  在这样过度放纵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对人生的基本道理和做人的规矩认识了解很少,对“人活着也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样一个浅显但重要的道理丝毫没有体会。他在家里可能活得很自如,但一走入社会就会到处碰壁。外部世界人际之间各种规则会令他无法忍受,强烈的冲突则会使其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偏颇,过分的放纵使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现实。一个既不懂规矩,又不会沟通;既不懂约束自己,又不会宽容他人的人,在当今这样开放而复杂的社会中怎么能够适应并且自如呢?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耗子扛枪窝里横”,在家里横行霸道,出去以后找不到感觉。这可能有点挖苦的意思,但却很有道理。

 

  过分放纵的结果确实会使少部分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而大部分人则可能发生生理心理发展障碍而最终影响成长。

 

  第三,对孩子过分保护。

 

  初一学生吴某在家里是“重点保护对象”,大到报志愿上学,小到吃饭穿衣,父母把一切都替他安排好了。稍有不适,父母就嘘寒问暖。百般呵护中的吴某生活上既不会动手,也不爱动脑。一次一个同学拉他去溜门撬锁,他想也不想跟着就去,窃得数百元现金,也将自己送上了犯罪的道路。吴某的悲剧来源于父母的过分保护,而这也正是当代家庭“4-2-1”综合征的突出表现。

 

  独生子女在家中确实受到了过分的保护,这种保护不仅表现在生活照料物质消费上,而且表现在宠爱有加精神呵护上。

 

  有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婴幼儿的家长会经常认为自己本来没病的孩子有病;40%以上的家长会认为自己得了小病的孩子有很重的病;60%以上的家长常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委曲。在现实生活中,为孩子们洗衣铺被、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甚至代做值日的家长比比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需要孩子自己思考、判断、处理的问题上,不少家长也是一味地全部代劳,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上哪去跟谁玩,全由家长做主。这不仅会遭到今天具有很强自主性的少年儿童的强烈反抗,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孩子们生存能力的培养。

 

100.预防犯罪,家庭要充当第一道防线(2).

  我们在北京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家遇陌生人敲门不知道怎么办的、突遇家人同学生病束手无策的、碰到火灾不知道报警的中小学生超过了30%;而在野外不知道如何找水源、不会辨方向、遇伤不懂救护的中小学生更是超过了70%。更值得警惕的是当代独生子女心理安全度问题,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因学习压力等问题有过一两次自杀念头的占32%,有过多次自杀念头的有10.7%,也就是说有四成多的孩子有自杀的念头,可见当代少年儿童心理之脆弱。

 

  善良的父母过分地呵护孩子,本以为能够为孩子树起一道保护的屏障,却没有想到这种保护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权利,扼杀了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欲望,堵截了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其对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根本的、致命的。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实在值得每一个家长认真思考。

 

  第四,对孩子期望过高。

 

  少年犯马某学习非常努力,但因客观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父母先是规劝,继而责骂,最后演变成武力相逼。马某不堪忍受,数次离家出走,后因流氓盗窃罪受到法律的惩罚。

 

  望子成龙是今日父母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苹果的模子,孩子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教育就是用或劝慰、或训诫、或鼓励的方法,负责把他们揉捏成为合格的出口苹果,而不用去管他原来是什么样,也不用管他今后想成什么样。

 

  我们小时候崇尚共性,很少存有反抗的念头。今天的孩子则大不一样了,社会的开放与急剧变迁赋予他们多样化的人生和意识,他们觉得,为什么一定要被改造成为苹果呢?我就是萝卜和土豆,也一样能成为出口的萝卜和土豆呀!

 

  说起现代社会里人才需求多种多样的道理,做家长的未必不懂得,也有不少家长已经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就有了铁饭碗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生产力发展对传统社会中遭到轻视的行业,如第三产业服务人员、技术工人等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从业的环境和形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特长、兴趣、爱好、期望视而不见呢?为什么我们周围总是在发生着父子两代因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而生的摩擦,甚至强烈冲突呢?说到底,还是我们的育儿观念在作怪。

 

  最近看到一个研究,说在专门的育儿论坛里,白领母亲最担心的话题就是孩子瘦,不吃饭,尽管她们要花大气力让自己瘦身,但仍然把养一个大胖儿子视作母亲的最大成功。所以有人说,中国儿童的肥胖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痕迹。在孩子成才的问题上,这种痕迹恐怕就更为严重了,影响的面也自然更大。其实,真该认真想一想,面对今天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今天多姿多彩的社会,我们为什么认准了非要孩子去走一条独木桥不可呢?

 

  应该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开放的社会环境,商品经济带来的物质诱惑,社会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等等都是重要因素。但这些都是外因,最根本的还是少年儿童本身,是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00.预防犯罪,家庭要充当第一道防线(3).

  我们不能幻想把孩子放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环境里,也不能永远蒙住孩子的双眼。功夫必须下在提高未成年人本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因此,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改变在独生子女教育上的过分享乐、过分放纵、过分保护、过分期望的偏向,对于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高新一代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孩子加强法制教育的5个途径:

 

  (1)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2)与孩子一起收看法制节目,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3)将生活中发现的违法案例讲给孩子听,教会孩子辨别是非。

 

  (4)告诉孩子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主动寻求法律帮助。

 

  (5)对孩子表现出了违法苗头,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教育、指正,不可任其肆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