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透真假揭秘知乎:苏州街巷名称溯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4:58:07

街巷名称溯源

潘君明 何大明

  平江路

   平江路,位于干将东路苑桥东堍北侧,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与东北街相接,是平江历史街区的主要街道,古名“十泉里”。成书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的《吴门表隐》云:“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北各一,徐家弄北一,魏家桥南北各一,朱马高桥北一,混堂巷口一,张家桥南一,苑桥北一。”作者注明除混堂巷口的古井湮没外,其余古井当时均在。

  平江,原为苏州府治名。据志载: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平江之名自此始。元至元十二年(1276),以苏州为平江路治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后,改设苏州府。在二百五十多年中,苏州城作为平江府、路所辖若干县的统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称。街名平江路即源于此。现又有平江区的建制。

  平江路全长1606米,两侧伸出众多历史悠久的小巷,如: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等。

  平江路现为石板路面,路旁挺拔的香樟苍翠葱郁,撑出一片绿荫。驳岸上,一行石栏,石桌石凳点缀其间。拾级而下的水埠苔痕斑驳,积淀出历史的沧桑。雕刻精美的系缆石,系住了许多昨天的故事。粉墙黛瓦间,藤萝掩映漏窗。冬青同住的花坛内,石笋挺立,湖石嶙峋,黄杨、夹竹桃错落其间。在树荫下,你可以领略到老人对弈品茗图,你可以欣赏到小孩游戏童趣图,你可以聆听到少女奏出的悠扬笛声。

  在这里,随意拐进一座老宅,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李坤堂宅在平江路344号,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相传原为皇家粮库,后由李坤堂出资二千元购得。一落三进住宅,一座精致的砖雕门楼题额“燕翼贻谋”,至今保持完好。汪氏诵芬义庄在平江路254号,又名汪家祠堂,为清代中期所建。大厅颇为高敞,俗称纱帽厅。第三进厅堂有翻轩,甚为古朴。湖石假山虽已不存,但残存的青石条仍留下了庭园遗踪。在平江路228号门前有一眼“百斛泉”,为“自冶局官井”,凿于清光绪戊申年。花岗岩井栏内圆外六角形,雕有花纹,高50厘米,属高腰井栏。平江路22号前有口双眼井。30号前也有一眼百年老井。三口古井,浸淫着吴文化的清清文脉。

  平江路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著称。平江路河为苏卅古城内“三横四直”干流的第四直河,宽5至6米。从北端的华阳桥至南端的苑桥,共有十三座桥跨越,是城内桥梁最密的一条河道。潘家桥原名通济桥,明万历年间始建。现为二十年前重建的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栏两端饰抱鼓石,桥面正中浮雕花卉。庆林桥,原名庆历桥,石梁桥,矮石栏可坐憩。保吉利桥古称打急路桥,原系重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的石拱桥,现已改建为平桥,花岗石桥栏有抱鼓石和云纹望柱,两侧栏板上各镌五幅浮雕,有双龙戏珠、翠竹、花卉等图案。胡相思桥为花岗岩石拱桥,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桥堍有水踏步可拾级而下。紧依胡相思桥有一石梁桥名唐家桥,两桥呈直角,桥洞一圆一方,形成颇有情趣的“钥匙桥”。通利桥现为石板平桥。苏军桥俗称青石桥、又名苏锦桥。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现为石板梁桥。积庆桥俗称吉庆桥,又名胜利桥,现为平桥。雪糕桥因“张孝子抟雪为糕以奉亲”而得名。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桥上原有观音堂,后拆除。现为石板梁桥。桥上原有建筑现已重建。寿安桥古称寺后桥,石板梁桥。思婆桥古称寺东桥,清嘉庆十年(1805)修,石梁桥,两侧各有八级台阶。苑桥相传因春秋时吴王阖闾在此建苑囿而得名,现为平桥,两侧花岗岩桥栏上镌有精美的花卉。桥旁辟一方绿地,湖石、翠竹、美人蕉点缀其间。平江路第四直河上的桥梁在宋《平江图》上大都能找到,可见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

  仓街

  仓街,位于古城东偏,南出干将东路,北穿白塔东路,经桥湾街、石板街至东北街河,长1286米。古名“东营街”。据王窑《宋平江城坊考》考:宋代吴中军制,以雄节为南营,全捷为北营,威果为中营。《平江图》,威果二十八营在今仓街。清宣统《吴县志稿》,仓街南首之顾亭桥在东营门口。仓街古有“东营街”之名。宋代有威果兵营,配额五百一十人,一部分驻扎在万寿寺北。升龙桥古名“万寿寺东桥”、“万寿寺前桥”,因明代万寿寺改为长洲县学,遂更今名。

  元朝末年,张士诚起义军攻克平江府后,割据称王。后来,朱元璋大军围困苏州,城外交通断绝,城内粮食发生危机。据说为解决粮食问题,张士诚发动军民在南园、北园垦荒种植水稻,即在这里修建粮仓,秋收后存储稻谷。明、清时,苏州府辖长洲、元和两县均在这里修建官仓,有“豫顺”、“青邱”等仓,遂称“仓街”。

  旧时,因仓街沿城靠河,冷落荒凉,以破房、草棚居多,还有直不起腰的“滚地龙”,为贫苦百姓聚居之处。有许多户丝绸木机户,全靠织绸维持生计白天黑夜机声“嘭嘭”。谚云:“梭子两头尖,歇工呒铜钱”。一天不织,一天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街上连一家饮食店都没有,故民谚有“饿煞仓街”之说。1949年后,才逐步改观。

  仓街10号为江苏省苏州监狱所在地。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当时称“模范监狱”。因街南口东端地名“狮子口”,故俗称“狮子口监狱”。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公博、缪斌、陈璧君等大汉奸都曾关押在这里,前二人经审判在此枪决。1949年苏州解放后,称苏州监狱。1994年2月,改称江苏苏州监狱。

  仓街也曾有一些颇具价值的“老房子”。姚君玉祖祠在仓街177号,相传建于清末民初,颇具规模。四进大开间,有门厅、客堂、书房等,四周围以高墙。后改为民居,商业职工大学也一度占用。面貌已改,尚存占柏两株。火神庙,现已无存。旧址在仓街火弄内。

  仓街154号前有一口官井,开凿于清光绪戊子年。井栏为花岗岩凿制,上小下大,呈圆台状。井台边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地,树桩形石凳充满野趣,长方形花坛内栽植棕榈、鸟不宿,黑松、剑麻、地柏等花木,紧贴粉墙是一座玲珑的湖石假山,翠竹点缀其间。还有一口方形水井,井栏为方形。

  仓街136号前,有一口双眼“义井”。井栏均为水泥仿石,内圆外八角,刻有“民国二十三年”、“留韵义井·沈惺叔”等字。沈氏为保大钱庄老板,因老来得子,发愿行善,在苏州城内捐建了18口义井,现尚存6处。捐资开凿义井方便民众,为吴中传统民俗。

  “福寿泉”连体双眼井,位于仓街69号前,为1934年朱鼎文所置。长方形井栏前后左右及顶部,均围以护壁,如同一只盒子。正面镌刻“福寿泉”三个楷字。“盒盖”上开凿两个圆孔供汲水用。双眼井“福寿”双全,讨口彩的吉祥题名,反映了百姓对幸福长寿的企盼。

  仓街3l号前还有一口“洙泗泉”。井栏为花岗岩,内圆外六角,雕有花纹。“洙泗”是古代儒学的代称,苏州城内从前有两条“洙泗巷”,这里又有一口“洙泗泉”,象征着文风之盛。传说读书人饮用此井之水,有助于考中进士。在吴方言里,“井水”与“进士”的读音相近。如今老井水质依旧清澈。

  悬桥巷

  苏州有许多巷名与桥名有关,悬桥巷也是如此。要知道巷名,首先要了解桥名。宋时,长洲县的衙门设在今旧学前,桥在县衙门之东.故名“县东桥”,后简称“县桥”。桥东巷名今随桥名而名为“县桥巷”。清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都写作“县桥巷”。后因谐音呼作“悬桥巷”。

  悬桥巷位于临顿路中段东侧,西起临顿路,东至平江路。最初名“迎春巷”。据宋范成大《吴郡志》云,天宫坊在迎春巷。迎春巷又名“初春巷”。所以民国《吴县志》上说:“县桥巷,古名迎春巷”。《宋平江城坊考》作者按:“迎春巷,一名初春巷。明万历中,有初亭者尝任吴县主簿,见《职官表》,殊不知同居此里之春氏为何许人耳。”这就告诉我们,“初春巷”是以初、春两家姓氏为巷名的。但春氏为何许样人,史无明载,有待查考。

  旧时巷内多藏书人家。著名者,一为明末清初高士徐波,字元叹,号浪斋。明诸生.藏有元刻本《南史》、明万历大字精刻本《国语》等。善诗词,钱谦益曾以“天宝贞元词客尽,江东留得一徐波”赞之。一为清乾隆举人黄丕烈,字绍武,号士礼居主人等。藏书甚丰,编有《百宋一廛书录》、《求古居宋本书目》。清代有人认为,“乾嘉以来藏书家,当以丕烈为一大宗。”

  巷内多深宅大院、官宦人家。27、29号为晚清状元洪钧故居。23、25号为名医钱伯煊故居。33号为张氏宗祠。39号为王氏宗祠。41号为丁氏义庄。53号为潘氏宗祠。44号为回真观,南宋成淳二年(1266)始建,供奉吕洞宾;吕自称回道人,人称吕真人,故名回真观。58号为潘氏松麟义庄。

  大儒巷

   大儒巷,位于临顿路南段东侧,东起平江路,西至临顿路。巷南原有河,1958年填没。古名“大木巷”,又名“大树巷”。清康熙《苏卅府志》云:“大儒巷以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故名。”

  王敬臣(1513~1595),字以道,号少卿,长洲(今苏卅)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贡生。万历中,受荐国子监博士,辞而不就。万历二十一年(1593),巡按御史甘士介继续推荐。但吏部认为:王敬臣已八十岁,不宜担任官职,请以优礼相待吧,得到皇上允许。王敬臣的学说以“慎独”为先,在家开馆讲学,先后收有门生四百余人。学者称他为“少湖先生”,誉为“大儒”。著有《礼文疏节》、《家礼节》等,均已散失。仅存《俟后编》六卷。《明史》有传。

  巷内旧有昭庆寺。民国《吴县志》载:“宋端平元年(1234),万户姚八郎舍宅建寺。明嘉靖时申时行建观音殿,崇祯问里人郑氏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里人金廷集资重建”。清末起用作小学校舍。8号原为厚德堂吴宅。52号原为端善堂潘宅。

  巷北有小弄通悬桥巷,名仁孝里,也与王敬臣有关。原来王敬臣对父母十分孝顺。父年迈,患有瘩背,他用嘴吮吸;父有瞀眩病,不能行走,他就睡在床边,夜不解衣,听到咳嗽声就起来悉心服侍。对待继母如亲母,亦很孝顺。他以孝行名闻乡里,里人称他为“仁孝先生”。明朝万历年间,苏州知府朱文科在此为他立牌坊,题为“仁孝坊”,里名由此而来。l966年更名“迎晓里”。

  萧家巷

  萧家巷,位于临顿路南段东侧,西起临顿路,东至平江路。这是一条古老的小巷,曾名“九曲墙巷”、“周将军巷”。三国东吴,都督周瑜一度居此,宋代武状元周虎也曾居此。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王鏊编纂的《姑苏志》云:“周将军巷,醋坊桥东,旧名九曲墙巷。吴周瑜故宅,宋周虎居此,故名。”

  南北朝时期,巷内有萧氏双节堂,宅第高深,堂后有台,四周植古桂数千株,名曰“凌霜”。宅内有陂陀,建亭其上,名曰“已高”。故称巷为““九曲墙巷”。后因齐梁萧氏贵族居此,遂更名“萧家巷”。《红兰佚乘》云:“萧王墓,在萧家巷,盖齐梁时贵人葬地,因居民造屋掘得古碑而知之。”到了宋代,此处为武状元周虎所居,复名“周将军巷”。周虎,字叔子,江苏常熟人。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考中武状元,授殿前司步军同正将,曾任武学谕、阁舍门人,先后在光州(今河南准河以南)、楚州(今江苏准河以南)、和州(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地)任知州。金兵侵犯和州时,誓死保卫城池一个多月,激战三十余次,杀死敌将十余名,使金兵败退而去,成为抗金名将,受到朝廷褒奖。为此,在今景德路东首曾立有“武状元坊”。

  巷内多深宅大院,古迹亦多。清宣统《吴县志稿》云:“咫进斋,在萧家巷,归安姚方伯觐元罢官后寓此。子慰祖。父子皆好藏书,有‘晋石庵’。”明嘉靖中姚觐元曾任黄州教授、广东布政使等。在蜀地为官时得晋杨宗石阙题字,后携东归,故以“晋石”为藏书室名。藏书万卷,一藏书名家,刻有《咫进斋丛书》。子慰祖刻有《晋石庵丛书》。48号原为奉祀北宋宰相丁谓的丁晋公祠,后为土谷神祠,清雍正时改为元和县城隍庙。

  钮家巷

   钮家巷,位于临顿路南段东侧,西起临顿路,东至平江路。巷南原有河,1958年填没。原名“蓝家巷”,后名“銮驾巷”,再后名“钮家巷”。《宋平江城坊考》称,古名“蓝家巷”。据考,宋代蓝师稷曾居此。曾任浙西路提刑,主管司法、刑狱、监察。蓝家植牡丹三千株,均为洛阳名品,极负盛名。清康熙《苏州府志》作“銮驾巷”。道光间《吴门表隐》则有“吴武真宅,在钮家巷”之说。同治《苏州府志》云:“钮家巷,萧家巷南,旧名銮驾巷”。何以叫钮家巷呢?相传巷内住有钮姓状元,故名。钮状元名志恒,巷北“志恒里”也因钮状元而得名。钮状元是谁,尚待查考。

  巷内多深宅大院。2号田家花园系清代潘仪凤养心园遗址。3号为潘世恩府第,人称“太傅第”。其后园为清初顾氏凤池园遗址的一部分,有“凤池亭”、“虬翠居”诸胜。潘世恩(1770~1854),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状元。为官五十余年,是乾隆、嘉庆、道光、成丰四朝元老。学识渊博,曾参加《四库全书》编纂和缮办,后继任《四库全书》总裁,又以文颖馆总裁负责《全唐文》缮刊。著有《读史镜古编》、《思补斋笔记》等。苏州博物馆藏有《潘世恩日记》稿本。太平天国时期,英王陈玉成曾暂住潘府,故有呼之为“英王行馆”者。后园已废,住宅尚存,1963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清末状元洪钧纳名妓赛金花(傅彩云)为妾,因在丁忧期间不能公开,就将她藏在钮家巷公馆内,大门则开在萧家巷,以避人耳目。

  录葭巷

   录葭巷西起临顿路,东至横跨平江河的通利桥,长415米。南侧原有河,1958年填没。原名陆家巷,因巷内有陆姓大户得名。后根据吴语谐音,雅化为录葭巷。《吴县志》:“陆家巷,今录葭巷”。录豆,即绿豆;葭,初生的芦苇。“录葭”两字,借鉴了《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从而增添了典雅的韵味。

  录葭巷绿树成荫,古建颇多。陈宅,在巷内49、50号,已列为控制保护建筑。曹忠孝公祠,即曹氏祖祠,在巷口2号,已废。仁寿堂,清乾隆十年(1745)绅士朱楫等请建,编修邵泰书匾。堂内东为施药处,西设义塾。清顾震涛《吴门表隐》有记。天宫寺在巷内10、11号,已列为控制保护建筑。大殿为歇山式,四周立石柱。殿后有《天宫禅寺》石刻和《重修天宫寺记》碑。

  巷内31号为苏州佛教居土林。居士林是在家信佛者即居土集体修行的场所。近代苏州居土甚多,知名者有李根源、叶恭绰、金松岑、施剑翘等人。民国十九年(1930),印光法师来苏后提倡念佛法门,先后成立了觉社、净心社寺等十二处莲社。1958年,各莲社合并为苏州佛教居士林,林址即在录葭巷。1995年修葺一新。门前一对石狮栩栩如生。门额“苏州佛教居士林”为赵朴初所题。进门为韦陀殿。右侧为弘法间。正中大殿供奉如来、西方三圣等金身佛像。还有藏经楼、观音殿、祖堂、药师殿等。

  大、小柳枝巷

   大柳枝巷和小柳枝巷,是临河小巷。据明洪武卢熊《苏州府志》记载,原名“刘贞巷”。清康熙《苏州府志》作“流真巷”。后又改名为“柳贞巷”。清同治《苏卅府志》:“有柳氏贞女,故名。”好事者附会云,柳氏贞女为姐妹俩,便一分为二,分别称为大柳贞巷和小柳贞巷。1968年改名为大、小柳枝巷。大柳枝巷西起平江路,东至仓街。小柳枝巷西起仓街,东至内城河。

  大、小柳枝巷的南侧的柳枝河,西接平江河,东连内城河,砌条石驳岸。河上横卧三座古朴雅致的小桥。朱马交桥,又名朱马茭桥,清代以后名为朱马高桥,位于大柳枝巷西端,相传春秋时期已有,历经重修。现为石板平桥。南开明桥,位于大柳枝巷东端,贯通仓街。明万历十六年(1588)龚勋重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现为平桥。新桥里桥,位于大柳枝巷石人弄口,1981年建。

  巷内旧有红豆树馆。据清宣统《吴县志稿》载:“陶凫芗侍郎梁所居,在娄门内柳贞巷”。庭院植红豆树数株,故题为“红豆树馆”。陶氏常以陶渊明为师,好饮酒吟诗。著有《红豆树馆诗集》。绿柳红豆,佳人才子,可谓奇闻。

  大巷内现有三处控制保护建筑。邓氏宗祠,在大柳枝巷18号。该祠建于晚清,二落五进。花篮厅保存完好。另有蝙蝠厅一座,1981年迁至双塔。徐宅,位于大柳枝巷13号。现残存石板天井、落地长窗和砖雕门楼。庭院内,一株桂树和一株黄杨生意盎然,已挂上“古树名木”的保护牌。

  清慎堂王宅,位于大柳枝巷9号。残存的青石柱础雕刻精美,砖雕门楼上“三槐门荫”的题额清晰可见。“三槐堂”王氏系周朝太原王子晋后裔,“三槐堂”是山西太原王氏一脉的代称。其堂名源于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祜手植三槐的故事。三槐堂王氏一支后裔自南宋初期迁至苏州,已整整三十五世。其间人才辈出,著名者有明代大学士王鏊、内阁首辅王锡爵,清代画坛“四王”、近现代知名人士王谢长达、王同愈、王季玉、王謇等。在苏卅的三槐堂王氏祠堂和宅第也为数不少。1995年,苏州还成立了三槐堂历史人物研究会。

  大柳枝巷17号,从前有一座小型石人庙,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奉祀宋代抗金名将王璜。所供王璜石像俗称石老爷,高1米许,已于1981年送苏州博物馆保存。大柳枝巷的一条横弄名为石人弄,即为纪念王璜而得名。

  小柳枝巷中段有旌表方申氏的清代贞节坊一座,岁月沧桑,风化斑驳,为平江历史街仅存的两座古石牌坊之一。小柳枝巷东端尽头为内城河。河南岸即著名的耦园,园北伸出一条可拾级而下的河埠。耦园是苏卅城内如今惟一的一座前后临水都有河埠的古典园林。河面上,游船荡漾于柳荫下,自有一番情趣。

  大、小新桥巷

   东西向的大新桥巷和小新桥巷首尾相衔,原名星桥巷,因星桥而得名。明初卢腾龙《苏州府志》有记。后来一分为二,称大新桥巷和小新桥巷。大新桥巷西起平江路,东至仓街,与小新桥巷隔仓街相望。小新桥巷西起仓街,东至内城河。

  巷南依偎着小河,民居面水成行,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河岸一行垂柳,半截石栏,河埠石阶,可系小舟,构成古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巷风情。大新河西起平江河,东至内城河,长620米,河上横卧两座小桥。小新桥,又称新桥,石板平桥。通济桥,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现为石板平桥,长12米,宽4米。

  巷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旧有月满楼,为清代顾宗泰所居。顾氏工诗文,有《月满楼集》问世。自记云:“楼在星桥草堂南,余祖所筑旧居焉。”每逢月满之日,顾氏邀请好友上楼赏月,饮酒吟诗。

  大新桥巷河南岸多粉墙花窗,藤蔓垂挂。巷东端有一口古井,青石井栏为圆形。巷内有三座老宅已被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庞宅,建于清代,在大新桥巷2I号,庭园内有湖石花坛等,花厅梁柱、长窗仍留古风。笃佑堂袁宅,建于清代,在大新桥巷28号。郭绍虞故居,在大新桥巷12、13及20号。郭绍虞(1893—1984),现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

  小新桥巷沿河绿树成荫,西端有一方井台,上有连体双眼老井,与仓街“福寿泉”形制相同,镌有“百龄泉”三字,落款为“民国二十二年”,并刻有“陆志高、姜仲明”二人姓名。原来,此井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民国二十二年,振亚丝织厂老板陆志高和妻子姜仲明年龄相加满百岁。为了庆贺和纪念,他们决定施善于邻,捐资凿造了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连体双眼井,井台铺砌卵石,四周围以铁栅栏。每天,有专人负责开启铁门,供乡邻前来用水。如今,井台鹅卵石铺地和铁栅虽已不存,但井水依然清澈,即使大旱之年也不干涸,附近居民仍习惯来井台洗衣。陆志高夫妇远在国外的晚辈来苏州,总不忘前来小新桥巷“百龄泉”过一把汲水瘾,睹物思亲,缅怀先人的如烟往事。从井台再往前走,小巷东端就是著名的耦园。

  胡厢使巷

   胡厢使巷是和柳枝巷平行的一条临河幽巷。胡厢使巷西起平江路,东至内城河。其巷名据《吴县志》载:“原名胡厢使桥巷,俗名胡相思巷”。1966年曾更名创新巷,1981年起恢复现名。相传因巷内古有胡姓厢使居住而得名。宋制厢官以留后使臣为之,故称厢使。而胡相思巷则有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明末小巷内住有一户归姓富室,归家小姐爱上了前来送菜的后生。归家老爷得知后,就换了一名中年妇女前来送菜。归家小姐苦等无望,跳入院内水井自尽。据说从此小巷就被改称为胡相思巷,巷内还多了一座贞节牌坊。

  紧贴胡厢使巷南的是胡厢使河,西通平江河,东连内城河,长530米,上有三座小桥。唐家桥,见载于宋《平江图》,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现为石板平桥,长4.4米,宽3.4米。北开明桥,宋《平江图》称东开明桥。现为平桥,长8.3米,宽8米。桥栏为花岗岩,凿有几何形孔,两端有抱鼓石。中家桥,原名众安桥,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是一座古朴雅致的石板平桥。

  短短一条胡厢使巷,古迹也不少。明王鏊《姑苏志》:“观音庵,在贞三图胡厢使巷。宋淳熙年间,僧清一垦土得石像,因建。”清末,石像毁为半截,日后下落不明。观音庵又名石像庵,其址在中家桥北堍。宣统《吴县志稿》:“清源妙道真君庙,在平江路胡厢使桥南,一名古太尉堂。”巷内有一条支弄叫棋杆弄(“棋”疑为“旗”)。相传元末明初周庄大富户沈万三曾一度居此。该弄因沈宅门前有旗杆石而得名。

  如今,胡厢使巷内仍保留着三处古建筑。在中家桥北堍,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节孝坊。坊前绿荫簇拥,相映成趣。这座颇为壮观的石牌坊,双柱单门三楼,高低错落的石檐微翘,横枋上雕有精美的仙鹤。该坊是为清代吴中名士陶士龙之妻高氏所立的节孝坊。蒋氏义庄(蒋家祠堂)在巷内35号,《吴县志》称其为“善行蒋公祠”。建于晚清,保存尚好,已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唐纳故居在巷内40号,已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与老宅比邻,还有一处现今新建私家宅园。卵石铺地的天井内,粉墙花窗,翠竹绿树,红柱曲廊,俨然一座仿古小园。

  曲径通幽的胡厢使巷,沿河绿树成荫,石凳、花坛,水埠头点缀其间。巷东端隔河与东园相望。石驳岸上有人持竿垂钓,烟雨蒙蒙中自有一番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