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开机号分析查询:第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10:17
上师为夏令营营员答疑 2011.8.4浏览次数 6013       发表于 2011/9/18 15:03   


问:亲人去世超过了四十九天,我们做后人的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亲人受益呢?

师:最好是持斋念佛,做一些助人为乐的善事,把功德回向给我们的亲人,他自然就受益了。尤其是亲人替他做功德,最能让他受益。但是,有些有钱人没时间为自己的亲人做功德,就拿钱叫我们和尚给他亲人放生啊,念经啊,这样可不可以呢?也可以,但是,你的亲人得到的功德福报,远远赶不上你亲自为他做所能得到的功德福报。因为你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尽管他死了,但只要你一起心动念,你身上的电磁波就到他的坟墓上去了,他就受益了。别看他的肉体火化了,他的能量场是不可能被世间的火烧掉破坏掉的。现代科学证明物质结构可以从分子、粒子、微粒子,一直细分到夸克,这也就证明了世间上没有一种高温可以把夸克破坏掉。我们人死以后,肉体虽然死了,但我们的分子没有死,夸克没有死,我们的能量场没有被火葬场的火破坏掉。

问:如何打开阿赖耶识?

师:打开阿赖耶识说难也容易,说容易也难,有的人恐怕一辈子都打不开。实际上我们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曾经打开过阿赖耶识,但在其他阶段又关闭了。当你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我执,也就是没有个人的成见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多少只小鸟,周围有多少颗树木,都投射在你这盆清水里,这时候就意味着你的阿赖耶识打开了。如果你起心动念了,你有概念,有想法,有准备了,阿赖耶识又关闭了。所以修行人不起念即是正道,即和道相应;一起念,就与道背离。

那么,究竟该起念还是不该起念呢?在修行的初级阶段,就怕你不起念,希望你多起念,但要起正念。到了究竟的阶段,正念也不需要起了,你就是起了正念也与道相违背。因为在刚开始的阶段,你不起正念,邪念就要占领你心灵的空间,不如你主动起一个正念,邪念就生不起来。前几天我们不是讲过,我们心灵的空间不装戒定慧,必然会被贪嗔痴占满。所以你不如主动在心里装满戒定慧,贪嗔痴就进不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学佛的人每天要诵经拜佛的原因,就是先让戒定慧占满心灵的空间,不让贪嗔痴有机可乘。

如果有一天你修行达到了某个层次,正念也不需要起了,即便生起了贪嗔痴,也干扰不了戒定慧,因为戒定慧已经成片成势了,偶尔进来一点贪嗔痴、杀盗淫,也拿戒定慧没办法,奈何不了你。这个道理过去一位祖师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就如同一炉烧红的火,既便下一点雨,下一点雪也没关系,因为炉子还在烧,那点雨、那点雪瞬间就被炉火的高温融化了,丝毫不影响炉子的温度,更不会把炉子浇灭。甚至相反,炉子烧得很旺的时候,往里面倒一点凉水,火“噗”地一声,温度瞬间会变得更高。这也是广东人越喝凉茶,咽喉越发炎,上焦越上火的原因。就如同炉子烧红了,突然倒了点降温的水,它的温度会瞬间升得更高。所以上火的时候,老中医是不主张喝凉茶的。那怎么办呢?他会让你把炉子熄了,通过釜底抽薪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倒水把炉子浇灭。

问:您说欲修佛道,先行人道。那做人的标准是什么?

师: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五戒十善就是做人的标准。从儒家的思想来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信就是做人的标准。实际上,古人早就给我们立下了做人的标准、做和尚的标准、学佛的标准……各行各业发展到今天,早就形成了各自的标准,不需要我们再去立标准,定规则,你只要把古人留下的标准、规则学好了,按照它去行,你在你的行业里就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了。所以,科技文化始终是向前发展,但人文文化、人性文化永远是往后发展,它们两个是背靠着背发展的。

问:西方心理学提到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与禅学中讲的“心性”有何区别?两者是否能结合起来,既让大家接受,又从心理的角度为大众提供帮助?

师:他们有层次上的差别,就如同人的成长分幼儿、少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这些阶段一样。如果你不修行,尽管从幼年、少年、青年、成年到老年,你的生理有变化,但你的心理可能不会相应地成长,永远停留在幼年或青年阶段。我们人不仅需要生理的成长,心理的成长也要与生理同步,甚至心理成长的速度应该超过生理才符合道,我们的心理才会健康,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才不会犯错误。如果你心理成长的速度落后于生理成长的速度,你就会犯不应该犯的错误。我们身边常有这样一种人,比如才20来岁,30来岁,但他交往的朋友都是40来岁,50来岁,甚至60来岁。而有的人40来岁,50来岁,60来岁了,他交往的反而是一些年轻人。我想这种现象大家都有注意到,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