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龙头凤尾小方法:第6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35:23
上师为夏令营营员答疑 2011.8.4浏览次数 6012       发表于 2011/9/18 15:03   


人站着,心脏往上泵血是很困难的;一躺下,心脏轻轻一泵,血就流到头部了,因此不缺血缺氧。所以人一到子时就要躺下睡觉。但是,我们长期打坐的人不存在这个问题,子时照样打坐。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打坐的姿势,它放松的程度远远超过躺下睡觉的放松程度,我们坐着,心脏的血照样升到头上。为什么有些人睡觉会睡得那么死呢?因为他心脏泵的力度太差,就是平躺着也不能把血完整地输送到头部,头部缺血缺氧,就会睡得很死,而且睡眠时间很长。那么,怎么增加心脏的泵血功能呢?就是静坐。静坐的关键是调姿势,调呼吸。

很多人出家多年,体格、五官、声音都没有改变,为什么呢?他们生理的机能始终在沉睡,没有修活,别看他们每天在打坐,甚至拼命地坐,但都是死坐,没有用。就像树木一样,冬天沉睡,到了春天,它们的生理机能就复活了,能量开始往上走。我们打坐就是要掌握一种诀窍,让身体永远处于春天的状态,让能量不往下沉,而是往上升。只有往上升,才能达到人天合一,我们的本来面目才能脱离四大这个躯壳。我前几天不是讲到修炼的道理跟火箭发射的原理一样吗?为什么我的“火箭”能发射出去,你的发射不出去呢?因为你的“火箭”下面的能量、火药太少了,数量不够,火箭燃烧后冲不出去。

问:打坐的时候身体的重心是在尾骨上吗?

师:不在尾骨,是在膝盖上,尾巴骨悬空才对。尾巴骨一悬空,前面的气一沉,丹田的能量自然就从尾巴骨顺着后脊梁升到头部,头部得到这股力量就不会缺血缺氧,这就是我们中国成语“还精补脑”的含义。当然,我们佛教不谈这个,一谈,人家会说:“怎么佛教还谈这个?”会认为你是外道。为了保持正道,我也就不谈了。本来就有些人说:“你万行怎么那么了解道家的东西,总讲道家的东西呢?你是不是外道啊?”好像道家就是外道,佛教就是正道一样。你不掌握这个道,永远是门外汉啊!不会因为你学佛家,你就是内道,就是正道,学道家就是外道。无论你穿什么服装,找不到这个道,你都是外道,都是门外汉。

我曾经跟一个理论见地很高的出家人探讨,我说:“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学?什么是佛教?”他谈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回答得很圆满。但我认为不圆满,我说佛法分理入和行入,一个是通过理论入门,一个是通过行为行动入门。我说:“你就是通过理论入门的,但你的理论不究竟,你光学理论,没有拿身体去验证,没有体感,所以你没办法验证你的理论。”这个道理就如同世间人谈恋爱一样,你没谈过恋爱,没结过婚,看到人家谈恋爱那么浪漫,失恋那么痛苦,你只能说:“我理解。”你不能说:“我能感受。”你是感受不到的,你就是再感受,也只是口头上的感受、理论上的感受,不是内心的感受,你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佛教说,修与不修如同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佛法一定要用身心去体证。

不管佛学还是道学,或伊斯兰教的学问、天主教的学问,学问是有差别的,理论上是有差别的,但是,要想了生死,必须要找到这唯一的道,这唯一的道不会因为你信什么教而改变,只不过佛教偏重于从心理下手,道教偏重于从生理下手。不管从哪里下手,都是一个三角形或者一个金字塔形,越往上走越接近。当到达无为法,达到源头的时候,所有究竟的宗教、教派都会碰到一起。但是,很多教派的理论和修法在起步时差距很大,有的走到一半就走不上去了,有的走到某一点就走不上去了,有的走得比较高,有的可以一直走到源头、顶峰,所以是一个三角形。

当年悉达多太子就走到了顶峰,而且还从顶峰走了下来。当他达到顶峰的时候,就没有喜怒哀乐,没有七情六欲,他不是人,也不是佛。但是,当他从顶峰这个百尺杠头再进一步,“啪”地掉下来,掉回出发点,这时候他既是人又是佛了,这时候他既有七情六欲,也没有七情六欲。当对方七情六欲生起的时候,他马上能感受到。他呼,我必然应。如果他呼,我不应,我就不是佛,就不是人,就是木头、石头,就是像了。为什么我们彼此能相应呢?因为我们彼此曾经有相同的品质。

问:《心经》上讲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师:前面的“无”就是没有的意思。修到究竟位的时候,没有贪嗔痴了,当然也就没有无明可破,没有无明可尽。在不究竟的时候就有无明,有贪嗔痴,也就有无明可破,有无明可尽。站在究竟的位上讲,贪嗔痴也是佛性。一个究竟圆满的人,哪里还有无明可尽,有无明可修呢?之所以我们现在有无明可破,有无明可修,说明我们还不究竟。处于修行途中才有无明可破,有无明可修;到达了源头,当然也就没有无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