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财政局会计网:落基山人:从大历史看李鸿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0:36:17

 

 

 

在近代中国,有一个人,是以卖国贼自居的,卖国卖的特别的多,把中国的台湾都割让出去了;这个人,也是以办洋务出名的,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同时,这个人也是清末中国陆军,淮军的实际统帅,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只现代海军的创建人和军事统帅。那个著名的甲午战争,就是这个人一个人打的,他一个人力战日本全国。这个人还周游过世界,到过欧洲,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拜访过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这个人甚至还到过大洋彼岸的美利坚,还被美国当时的总统称为当代世界四大著名人物之首,而且,在美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碑上,还捐献了中国的两块石头,这两块石头现在还镶嵌在华盛顿纪念碑中。这个人还到过加拿大,而且还从多伦多一路乘坐太平洋铁路抵达温哥华,然后从温哥华乘船去日本,再从日本回国。在19世纪,能够作环球旅行的中国人没有几个。这个人甚至还是中国第一个照X射线的人。

 

那么,这个神奇的人物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近代中国学者中,笔者比较钦佩的一个人物就是梁启超。虽然康有为和梁启超几乎是齐名的,但笔者更偏重梁启超一些,原因是梁启超的视野非常的广阔,器宇博大,见识深远。康有为是比较的精深,比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写的非常的好,非常有启发性。

 

梁启超一生写过许多的书,其中一部是非常的薄,薄薄的一个小册子,但是这个小册子非常的有名,是中国近代最有名的四大名传之一,它就是《李鸿章传》。为什么梁启超要为李鸿章作传,而且以梁启超博大的视野,从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的宽度来看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那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李鸿章是近代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

 

但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一个评价非常有意思,梁说李鸿章不学无术。很有意思吧,李鸿章是进士出身,后来又成为了大学士,可是梁启超居然说李鸿章不学无术,可见,梁启超的学而有术的标准也太高了吧。

 

不过,梁启超的评价也没有错,李鸿章不是学问家,李鸿章是实干家。李鸿章也没有曾国藩的那个雄心,也即是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李鸿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立功,只要一个不朽足以,而且要当官,李鸿章曾说过,只有当上了官,而且要当上大官才能干大事。注意,李鸿章当官是为了干大事,这与一般的官僚不可同日而语。

 

李鸿章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创了无数的第一,中国近代没有一个人会开创那么多的第一。李鸿章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中国近代,就才能的全面性和影响力而言,大概当时只有曾国藩可以相比,后代的人物,大概李可以与邓小平相比。李鸿章搞的是洋务运动,邓小平搞的是新洋务运动,两人非常的相像,共同点是,保持政治体制基本不动,而主要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内开始大的变革。笔者觉得,梁启超说李鸿章不学无术的根本意思还不是说李的学识不行,而是说李没有看到,不仅应该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内进行变革,还应该在政治领域内变革,因为梁启超已经非常清醒的看到,中国在政治领域也必须变革。这也是梁启超后来孜孜以求君主立宪制度的原因。

 

就梁启超的评价而言,李鸿章的确是没有在政治领域变革的魄力,但那也是曾国藩李鸿章他们那代人的历史局限所在,一代人只能完成一代人的事。如果在政治领域变革,对他们来说是有非常大的道德伦理压力的,同时也有现实的压力。曾国藩在打下南京,灭掉太平天国的时候,有人曾经劝过曾,要曾取代清朝,即取而代之,因为当时曾国藩的湘军势力已经达到鼎盛,就军事实力而言,曾是可以取代清廷的,但曾没有那么做,而是主动裁军,曾的解释是,我曾家历受皇恩,如何可以不忠不孝?后来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达到鼎盛的时候,也有人劝李鸿章是否可以取清廷而代之,李也没有那么做,原因与曾国藩相仿。

 

李鸿章当时的声望威名已经达到,外国人只知中国有一个李鸿章而不知有皇帝的地步。可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李鸿章对外名声赫赫,可是在国内,仅仅是一个督抚大员,直隶总督而已,也就是仅仅是一个北京市市委书记的位置,李鸿章从来没有当过军机大臣,也就是从来都没有进过内阁,没有进入政治局,更不要说进入政治局常委了,很奇怪吧。而李鸿章是实际的大清的陆军司令和海军司令,兼外交部长,还是经济军事改革派的领袖,可是李竟然不是军机大臣。李鸿章的位子是北京市委书记兼陆海军司令,外交部长及体改委主任各种职位于一身的奇怪组合。北洋大臣的职位,是一个虚衔。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清廷对李鸿章的警戒之心,那才是李所处的现实地位。在这种地位与境遇中,李会有什么政治方面的作为呢?不可能。

 

后来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你李鸿章与我相比,还是太不幸了,你的才能在我之上,可是你的作为,没有我大。

 

从这一点上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没法比,也无法与邓小平的地位相比,邓毕竟是威权赫赫,可以总揽天下,而李鸿章毕竟是在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之下,还经常受到清末官场清流派的猛烈攻击,处境微妙。因此,李鸿章如何可以像梁启超所说的,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呢?连邓都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魄力,何况李鸿章了。

 

李鸿章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就是李判断说,中国当时处在2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李的这个论断是否准确和有道理呢?笔者认为非常的准确。李鸿章他们这些同治中兴的一代名臣,对于西方的认识,远的有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近的有咸丰时代的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因此他们对西方的认识首先当然是觉得西方的洋枪洋炮厉害。但李鸿章对西方的认识还不仅仅停留在对西方船坚炮利厉害的感知上,李认为,西方的强势,不仅仅在物质方面,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还在文化上,而这个文化还不仅仅是在基督教文化的方面,因为那个时候在中国已经有很多起的教案发生,曾国藩就处理过一些头疼的教案。李认为,中国面临一个2千年以来从未遭遇到的对手,这个对手不仅有物质方面的优势,还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文化体系。中国2千年来,遭遇到许多的敌手,但大多数的敌人,一般仅仅是在武力方面有优势,但在文化方面,还不是汉人的对手,可是这个强势的西方就不同了,他们不仅是有武力的优势,在文化方面,也有优势,因此,中国面临的就是一个2千年未有之变局了。

 

那么,对于西方在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的强势压力下,李鸿章会有什么作为呢?李的作为就是,要首先改变中国在经济与军事方面的弱势,也就是要进行洋务运动,自强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在文化方面,还要保持中国自己的特色,在政治领域,也基本不动。这是李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也是在他能力范围内的选择。

 

李鸿章崛起于军事,也就是崛起于镇压太平天国,而后来也失败于军事,即中日甲午战争,甲午一役,李惨败而归,然后李也就慢慢淡出了中国的政界与军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李在晚年的时候,唯一一件事就是作了一个环球旅行。当然,在1900年,李又被迫做了一回卖国贼,代表清廷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而且就死在条约签订的前后,李死于1901年。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因此李当然是中国最大的卖国贼,可是,问题是,如果不是李鸿章去签条约,其他的人去签,会好到哪去呢?只会更糟。因为,根本原因是,弱国无外交。李还是竭尽全力去维护中国的利益的,包括《马关条约》。而且,有的时候,别人还没有卖国的资格。本来去马关谈判的不是李鸿章,可是日本人认为清廷派出去的两个人没有资格,必须要李鸿章来日本谈判。还有《辛丑条约》,那个时候李已经淡出政治核心圈了,正在搞东南自保,可是清廷还逼迫李去谈判。

 

那么,李鸿章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一个当然是军事变革,包括陆军和海军的变革,另一个是对中国经济的变革,也即是洋务运动。这个洋务运动影响深远,一直到邓小平还在搞中国的新洋务运动。因此,从中国近代的军事变革到洋务运动,李鸿章应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李鸿章不仅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物,还是一个以实干来积极应对世界变局的人物。

 

李鸿章崛起于军事,因此我们先来看看李鸿章是如何崛起的吧。

 

李鸿章是搞军事起家的。李鸿章是一个文人,进士出身,比曾国藩的同进士出身高一级,而且在24岁就中了进士。可是,李鸿章也与曾国藩一样,弃笔从戎,由文人而成为了军事统帅。李鸿章的淮军,基本就是曾国藩湘军的变种,组织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武器构成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湘军时代,基本上是冷兵器与热兵器并用,而到了淮军,基本上以热兵器为主,也就是以洋枪队为主,还有若干的炮队。

 

湘军淮军的组织形式,在中国当时,还是一个创举。清末,满人的八旗军基本没有战斗力了,原因是腐败。因为满人在占据中国以后,给了旗人非常大的优惠,就是旗人都是特权阶层,一生下来就有钱粮可领,不必劳作。满人的本意是,旗人是民军一体,平时是民,战时是兵,因此从中国的军事传统上来讲,还是府兵制的一个变种,也就是军事贵族的军事垄断。因此,那个时候,汉人不可以掌兵权。但是,旗人的优惠,结果就导致了旗人的腐败,包括八旗军的腐败,这有点像现在美国加拿大给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优惠,就是养起来,可是养起来的结果就是像笼中的鸟,没有生存的本事了。

 

所以,到了太平天国起来的时候,清军是屡战屡败,不仅八旗军不行,那个绿营也不行,因为绿营是招募拼凑起来的,组织松散,没有战斗力。这个时候,曾国藩在家乡组织了民团,这个民团后来就成为了湘军。那么,一个民团为什么有战斗力呢?那就要看中国当时的国家结构。中国从宋代以来的国家结构是,一个大一统的专制皇权在上面罩着,但仅仅能管理到县一级,县以下,是乡绅地主管理的,基本是自主自治的,是家族宗族的组织方式。这个组织方式的特点就是家族制,大家都是乡亲亲戚,关系紧密。因此,当曾国藩在家乡招募民团的时候,这些民团的组织形式是非常紧密的,因为不仅是同乡,还是亲戚,因此在打仗的时候,彼此照应,彼此相助,同仇敌忾,所以,战斗力很强。

 

李鸿章在安徽老家合肥招募乡勇的时候,其方法与曾国藩完全一样,组织形式也相同,也是同乡家族式的,曾的那一套,李都学会了,因为李曾经做过曾的幕僚。淮军的兴起,是在保卫上海的战役中。因为有华尔的洋枪队的示范,因此李鸿章的淮军一开始,其武器装备就是学的华尔洋枪队的样式。当曾国藩开始裁减湘军的时候,李的淮军就登场了。

 

淮军的全面取代湘军是在剿灭捻军的战役中。因为曾国藩剿捻失败,而李鸿章大胜,李就逐渐取代了曾。李鸿章的办法,与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办法是一样的,就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锁链式,这是对付游击战的好办法,看着笨,但非常有效。估计蒋介石学的李鸿章,当然,李鸿章的办法是受到曾国藩的启发,剿捻的战略方法,本原还是曾国藩的,只是曾在实行的时候,没有成功。

 

李鸿章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后来,李鸿章北洋水师的建立,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慈禧太后几年内拨款给李将近4000万两银子来搞北洋舰队。那个时候,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是8千万两银子,也就是给了李鸿章几乎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李鸿章的北洋海军的建立,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有人说,后来慈禧太后挪用了北洋水师30万两白银,所以北洋水师战败了,这是胡扯。就算慈禧太后真的挪用了30万两,现在的证据也不是很充分,可是慈禧给了李鸿章4000万两,两者相比,谁都知道怎么回事。现在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是8万亿,那么,在几年之内,中央政府可能给海军4万亿作为军费吗?不可能。

 

慈禧太后后来还给了左宗棠4000万两白银作为收复新疆的军费,也就是拿出全年一半的财政收入去打仗,这非常的了不起。没有军费,左宗棠即便有万丈雄心,也是不可能收复新疆的。因为打新疆就是打的钱粮。当然,也包括各地的协饷。但谁都知道,钱就这么多,别的地方用多了,其他地方就用少了。

 

李鸿章创建中国的近代海军,是李在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笔。李鸿章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当时实际上的陆海军司令。因为,曾国藩的湘军也好,李的淮军也好,因为其组织方式都是家族式的,因此这些军队必然会成为曾和李的私人军队,也就是,无论他们是不是在位子上,他们都是军队的实际领袖。这个私人军队的特点和传统,被后来的袁世凯,蒋介石他们继承下来了。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是怎么一回事?甲午一役的失败,宣布了李鸿章的政治军事生涯的结束。

 

关于如何评价中日甲午战争,历来是众说纷纭。中日在战争爆发前,其工业能力,经济水平,军事能力,武器装备都不相上下,日本没有什么优势。而且当时各西方国家,一致认为中国会获胜。日本的唯一优势,是上下一心,全国动员,战争准备非常的充分。日本在开战之前,已经派出大量间谍将中国的山川地形,军队动态,武器装备的情报搞的一清二楚,而中国对日本所知不多。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准备不足,而准备不足的原因是对于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到底应如何处理,争议很大,前后矛盾,前后不一,无论是朝廷还是李鸿章,都在犹豫,是保还是放弃,变来变去,因此,战争前期的准备问题很大。因为在大的战略方面犹豫不定,因此到临战的时候,就非常的匆忙。本来李鸿章已经有放弃朝鲜的想法,也想让朝鲜独立,中国放弃宗主国的立场。因为自从西方列强到了东亚以后,中国朝鲜日本都被迫开放,而有清一代,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是宗主国与属国的关系,但是清廷后来自身都难保,也就顾不上朝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李鸿章有意让朝鲜独立,单独与列强谈判,也不许朝鲜挂中国的龙旗,所以朝鲜后来就只能挂自己的那个八卦旗。但因为日本开始对朝鲜有吞并的意思,所以中国到底是保护朝鲜还是退出朝鲜,争议非常的大,

 

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而在朝鲜的一线指挥者袁世凯又主张一定要出兵朝鲜,最后

朝廷和李鸿章就决定还是要出兵朝鲜,但因为在战略上的犹豫,导致前期的军队和战争准备非常的不充分。这是甲午战争中国失利的主要原因。

 

在具体的战役方面,笔者的观点是,甲午战争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海战,一个是陆战。但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都受总体战略迟疑和前后不一的影响,而准备严重不足。海战虽然北洋水师损失很大,但5个小时的黄海大战,打的还可以,尽管沉了几艘军舰,但两艘主力铁甲舰还在,而日方虽然没有沉船,但重伤多艘,元气大伤,也被迫退出战斗。日方没有沉船的原因是,中方的炮弹有问题,爆破弹基本没有携带,只是铁头穿甲弹,不能爆炸,因此像吉野舰非常幸运,否则早沉了。

 

至于指挥,并不是丁汝昌在指挥,而是刘步蟾。丁是陆军出身,不懂海战,而且一开战,舰桥就被震塌,自己也受重伤,成为黄海大战最大的一个笑柄。而日方的海军总指挥也是陆军出身,因此其真正的指挥者是东乡大佐。不过,那个时候中日双方都有各舰独立作战的趋势,协同都不是太好。

 

因此,甲午海战,中国打的还可以。日本最怕的两艘铁甲舰都没有什么事,中弹几百发,岿然不动。因此后来,世界的海军发展就朝大型战列舰的方向,大舰巨炮的方向发展。日本一直到二次大战,已经是航母大战了,可是日本的旗舰还是大和号战列舰。因此,中日黄海大战,其实就是大舰巨炮对小舰速射炮的对决,各有优势。

 

甲午战争失利主要是陆军失利。陆军主要是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后来也将淮军的主力都派上了战场,并没有保留,也准备与日军一搏。牙山平壤战役的失利,并不是淮军的战斗力不行,而是因为前期的战争准备不足,而日军有非常充分的准备。牙山一战,淮军处于劣势,兵力都不够。李鸿章也有判断的失误,和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而临战指挥的一些淮军将领也出现问题,结果就是牙山和平壤战役失利。

 

当然,淮军有一个老问题是,其战斗力来自其组织的家族方式,但是,一旦淮军远离家乡作战,就有问题了。曾国藩的湘军也是如此,在湖南作战还可以,但一旦离开家乡去外省作战就有问题,兵员补充是一个大问题,不能就地补充,必须回到湖南老家去重新招募,曾国荃就几次回湖南老家招募新兵。因此,淮军一旦出省,甚至出国作战,问题就更大了。后来一直到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甲午战争失败,还有一个巨大的原因是,不是中国与日本国在拼死决战,而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李鸿章大战日本全国,日本当时是举全国之力。而中国的许多朝廷大员都在一旁看热闹,也有很多清流派的人士,希望李鸿章失败。当时中国海军除了北洋水师外,还有南洋水师,后来有一艘南洋水师的的军舰刚巧出差来北洋,被日军俘虏,那艘军舰的人说,我们不是北洋水师的,我们是南洋水师的,放我们走。日本人听了以后,肯定觉得好笑,南洋水师难道不是中国的吗?

 

后来李鸿章的保舰政策肯定有问题,龟缩在威海港里等敌人来打。这就是军队私人化的恶果。因为北洋海军和淮军有很严重的私人军队的特点,李鸿章当然要保护这些军队不受损失。这种私人军队的气质,一直流传下去,到袁世凯,蒋介石都是这样。地方军阀也是如此,作战都不拼命,都在保存实力。这也是蒋介石的军队打不过共产党的军队的一个重大原因。不是军队没有战斗力,而是发挥不出来。

 

当然,朝廷最后屈辱求和也有非常大的问题。尽管海战陆战都失利了,但以中国之大,朝廷可以迁都再战,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极大,兵员也散处各地,为什么一定要签什么屈辱的条约呢?要割地赔款呢?而且,日军也不过是在辽东和山东半岛登陆,对北京刚刚形成夹击之势而已,没有必要那么快就求和。其实,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后来的什么战争,中国的一个问题就是朝廷没有决战的决心。英国不过是区区几千的兵力,如何可以占据中国广大的领土,不可能。可清廷就是很快就要求和。蒋介石在后来与日本的战争中,就是挺着,不求和不投降也不放弃,最后还不是靠中国广大的战略纵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利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很大,包括后来的日俄战争,八国联军,9.18事变和7.7中日全面战争,都与甲午战争有关,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台湾的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一个总体的评价,梁说: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对李鸿章之识有一定的看法,这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梁指的主要是李没有在政治体制上变革,但那已经超出了李的能力之外。李鸿章其实已经看清了世界变化的大趋势。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和自强运动中贡献很大,尽管最后是以悲剧收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了,但是后来李到了欧洲和美国,还是被认为是中国的英雄,受到热烈欢迎。

 

李鸿章一生,创建了很多的工业实体,如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南京的金陵制造局,天津的机器局,开平煤矿,各种翻译学校。李鸿章和曾国藩还派小留学生去美国留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后来的张之洞和左宗棠都开始办洋务。

 

李鸿章时代的军事变革和洋务运动,给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现在翻看历史,感慨万千。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遗产,这些历史人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值得我们后代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