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45公式计算公式:刘伯温的烧饼歌及其详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7:54:30
          一、         刘伯温的烧饼歌及其详解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这首预言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历书『通胜』中找得到。它的名为何叫做「烧饼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话说于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会报刘基刘伯温进见。太祖心想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著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再召刘基入殿晋见。  
      刘基入殿后,太祖便问曰:「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掏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到了这里,相信大家可刘伯温之言而估计得到答案,之后刘伯温继续说道:「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是也。」明太祖也不得不为之赞叹。烧饼歌当然未完,明太祖眼见他拥有奇门之术,于是便继续向刘基请教明朝以后的国运。  
    刘伯温说:「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北已平,国事也步入正轨。虽然皇太子是直系血亲所传承下去的,但皇上仍应该慎防以后子孙手足相残,兄弟内斗。还有也要防国土内封侯王爷各据一方,且北方势力将强大,南方之王室,将会被北方侯爷消灭。」
  
    太祖曰:「朕今都城得以坚固守密,何防之有?」  
    刘伯温曰:「臣见都城虽属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飞入京(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位)。」  
    刘伯温随即作歌三首: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燕王国号永乐)
     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英宗北狩得还)
  
    太祖曰:「此时天下若何?」
  
    刘伯温曰:「天下大乱矣。」
  
    太祖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刘伯温答曰: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
     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练金精龙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英宗复辟)
     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指魏忠贤)(明成祖篡夺江山时,宦官之功劳不小,后来建立了东厂,八千女鬼就是指东厂的宦官)
  
    太祖曰:「莫非父子互争国乎?」
  
    刘伯温曰:「非也!树上挂曲尺(指明朝朱姓),遇顺则止(遇顺治皇帝而明灭),至此天下未已。」
  
    太祖曰:「何为未已?」
  
    刘伯温曰:
     万子万孙层叠层,(万历子孙)
     祖宗山上贝衣行,
     八侯不复朝金阙,(崇祯)
     十八孩儿难上难。(明朝从太祖朱元璋至崇祯皇帝共经历十八位传人,包括其年号及特征,都在刘伯温之预言中。)
  
    刘伯温随即卜卦曰:
     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李自成乱)
     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
     戊子己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吴三桂)(木下一了就是「李」字,目上一刀指「自」,一戊丁指「成」字,就是说明朝末年李自成自立为闯王,与张献忠等兴兵作乱,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李自成抢夺其爱妾陈圆圆,三桂大怒之下大开城门引清兵入关,终导政明朝灭亡。)
  
     太祖曰:「偶遭饥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
  
     刘伯温曰:
      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耳吉在中,奸人机发走西东,
      黄河涉过闹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崇祯崩于梅山)
  
    太祖问曰:「莫非梅花山有人作乱?朕从今命人看守,又如何?」
  
    刘伯温曰:「非也。」
  
    刘伯温曰:
     迁南迁北定太平,佐王佐帝定牛星,
     运至六百又得半,梦花有子得心惊。
    太祖问曰:「大明有六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国师何不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世世相传勿遗也,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刘伯温亦有些意,于是又歌曰:
     九尺红罗三尺刀,劝君任意自游遨,
     阉人尊贵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秋。
     桂花开放好英雄,拆缺长城尽孝忠。(这里主要说吴三桂将城门打开给北方满人入关,是明亡之因)
     周家天下有重复,摘尽李花枉劳功,
     黄牛背上鸭头绿,安享国家珍与粟,
     云盖中秋迷去路,胡人依旧胡人毒,
     反覆从来折桂枝。(历史再次出现,吴三桂再一次作乱,最后给胡人平定了)
  
    刘伯温曰:
     水浸月宫主上立,(清字)
     禾米一木并将去,二十三人八方居。(八旗军之编制)
  
    太祖曰:「二十三人乱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刘伯温说:「臣罪该万死,实不敢隐瞒真象,明朝共业辗转演变至此,早就灭亡许多年了。」
  
    当朱元璋一听大明江山早已灭亡久矣时,极为震惊,并且问刘伯温说:「此人(指灭明朝的人)生长何方,若何衣冠,称何国号,治理天下又如何?」
  
    刘伯温曰:
     还有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
     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民夫。
  
    太祖曰:「自古胡人无年之国运,乃此竟有二百余年之运耶?」
  
    刘伯温曰:
     雨水草头真主出,
     路上行人一半僧,(清朝百姓头发一半光头一半扎辫子)
     赤头童子皆流血,
     倒置三元总才说,
     须是川页合成出,(预言顺治皇帝)
     十八年间水火夺,
     庸人不用水火臣,(预言康熙年号)
     此中自己用汉人,(康熙开始学汉语及用汉人)
     卦分气数少三数,
     亲上加亲亲配亲。
  
    太祖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夺火灭,亲上加亲,莫非驸马作乱乎?」
  
    刘伯温曰:「非也。」
  
    刘伯温曰:
     螺头倒吹也无声,
     点画佳人丝自分,
     一止当年嗣失真。(即雍正在位十三年) 
     泥鸡啼叫空无口,
     树产灵枝枝缺魂。
     朝臣乞来月无光,
     叩首各人口渺茫,
     一见生中相称贺,(指「乾隆」)
     逍遥周甲乐饥荒。(指清乾隆时国富民强,且在位六十年,再享三年后驾崩)
  
    太祖曰:「到此胡人败亡否?」
  
    刘伯温曰:「未也,虽然治久生乱,值此困苦,民怀异心,气运犹未尽也。
  
    刘伯温曰:
     廿岁力士双开口,
     人又一心度短长。(嘉庆年)
     时佐寺僧八千众,
     火龙渡河热难当,
     叩首之时头小兀,(道光皇帝)
     嫦娥虽有月无光。(在位三十年)
     太极殿前卦对卦。(咸丰的“丰”字)
     添香禳斗闹朝堂,
     金羊水猴饥荒岁,
     犬吠猪鸣泪两行,
     洞边去水台用水,
     方能复正旧朝纲。(同治)
     火烧鼠牛犹自可,(焚毁圆明园)
     虎入泥窝无处藏,(虎入泥窝,即清朝末年洋人及略强瓜分中国,英法联军等)
     草头加上十口女,(慈禧)
     又抱孩儿作主张,(慈禧已控制了光绪)
     二四八旗难蔽日,
     思念辽阳旧家乡。(指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光绪逃往热河,思念故京)
     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各国的代号)
     分南分北分东西。(各国在华建立势力范围)
     偶逢异人在楚归,
     马行万里寻安歇,
     残害中女,四木鸡,六三人,(外国在华残害百姓)
     不识山水倒相逢。
     黄龙早丧赤城中,(指光绪之瀛台泣血)
     猪羊鸡太九家空,
     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
     得见金龙民心开,(指国父孙中山)
     刀兵水火一齐来,
     文钱斗米无人籴,
     父死无人兄弟抬,(指辛亥革命后中国军阀割据,兵灾连连)
     金龙绊马半乱申。(指孙中山于中国尚未统一就在北京病亡)
     二十八星问土人,
     蓬头女子遇蓬头,
     揖让新君让旧君。(袁世凯违反协议,先破坏临时约法,后称帝)
  
    太祖问曰:「胡人至此败亡否?」
  
    刘伯温曰:
     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
     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中华民国成立后,先有袁世凯称帝,再有张勋复辟,南北分裂,中国经过了多年的内战,到民国十八年才统一,正是六三一十八之数)
     可怜难渡雁门关,摘尽李花尽灭胡。
     黄牛山上有一洞,可藏一万八千众,(指台湾约一千八百万同胞)
     先到之人得安稳,后到之人半路送,
     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
  
     火风鼎,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金殿楼台尽丙丁,
     一个胡子大将军,按剑驰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爱,永享九州金满□。(指中国未来统一前,两岸将持续对峙一段时间,在一段时日后,将会出现一万民永戴的领袖,来弭平动乱,统一神州。)
  
    刘伯温随后就说出对西元2000年后中华民族之预言,各位且仔细看刘先生为中国日后命运所下之注解:
  
     胡人至此亡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
     品物咸亨一样形,琴瑟和谐成古道,
     早晚皇帝又中兴,五百年间出圣君,
     圣君尚问真人出,周流天下贤良辅,
     气运南方出将臣,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进贡临,宫女勤耕望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北方胡虏害生灵,
     更令南军诛灭形,匠马单骑安外国,
     众将揖让留三星,三元复转气运开,
     大修文武圣主裁,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七元无错又三元,
     大开文风考对联,猴子满盒鸡逃架,
     犬吠猪鸣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
     流离散乱皆逃民,爱民如子亲兄弟,
     创立新君修旧京,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这里一看便知中国将会成为超级大国,而且伟人将出,如果加上其他预言说1981年1月21日出生的人是救世主,如进入2000年,这人也已是成人了,中国的伟大领袖会否和救世主是同一人呢?我们这新一代能否见证他/她的出现呢?         二、      千年预言刘伯温烧饼歌      摘录现代篇详解-1千年预言刘伯温烧饼歌摘录现代篇详解
      2007-12-09 16:38      二四八旗难遮日,思念辽阳旧家乡。(概述清廷将退位,被赶回老家)      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分南分北分东西。(太平天国动乱)      偶逢异人在楚归。(曾国藩训练湘军平天下)      马行万里寻安歇,(清政府腐败为偏安一禺而卖国)残害中女四木鸡。(辛亥革命袁世凯耸动清庭退位又窃国妄想称帝)      六三人不识,山水倒相逢。(孙中山推行新思想三民主义得民心就总统)      黄龙早丧赤城中,(孙中山病逝)猪羊鸡犬九家空,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得见金龙民心开。(蒋独裁叛变革命,共产党觉醒武装暴动)      刀兵水火一起来,文钱斗米无人耀,(坚壁清野藏粮备战)父死无人兄弟抬。(日寇暴行)      金龙绊马半乱中,(蒋明联共抗日暗反共)二十八星问土人。(农村包围城市游击地道战术)      蓬头女子蓬头嫁,(女子~小人,暗示汪精卫卖国求荣羞于见人故蓬头)揖让新君让旧君。(汪伪傀儡政权)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九为数目极限,即万民同心抗日)      炮声烟火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日寇侵华战争1936-1945刚好九年)      可怜难到雁门关,(日寇塞外受挫)摘尽李花胡不还。(乙酉年克尽乙木花,抗日胜利)      黄牛山下有一洞,(延安窑洞)可藏十万八千众。      先到之人得安稳,(共产党稳坐)后到之人半路送。(蒋军犯延安兵败)      难恕有罪无不罪,(内战爆发民苦)天下算来民尽瘁。(三年内战伤亡千千万万,人丁稀缺)      两火初兴定太平,银河织女让牛星。(概述新中国事,1949年解放,1997年香港回归都是牛年,暗示台湾问题也在2009逢牛年武力解决)      火德星君来下界,(火本向上燃烧,今下界即翻天覆地人民当家作主)金殿楼台尽丙丁。(尽丙丁者火烧尽,帝王光辉不在)      一个胡子大将军,按剑弛马察情形。(毛掌权政策严,非帝王政府故称将军)      除暴去患人多爱,永享九州金满瀛。(颂扬毛功绩永受人民爱戴)      四六八方观文星,品物咸亨一样形。(咸者快,亨者通,指现代高科技、精神文明~人造卫星电视电话汽车等等)      琴瑟和谐成古道,(政府与人民和谐的鱼水关系,也暗示国家的繁荣昌盛)左兴帝都又中兴。(暗示北京终会迁都到中原)      五百年间出圣君,周流天下贤良辅。(暗示中国还要出一位超过毛泽东才干的元首将统领全世界,称霸地球)      气运南方出将臣,…………………………,续后篇留待后人解说,笔者只写到这是了。
        三、
      中国大预言探秘:试解刘伯温《烧饼歌》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 方啖一口 忽报国师刘基进见 太祖乃以碗[器]覆之 始召基入 礼毕 帝问曰:先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可知此碗内何物 基乃掐[ ]指轮[一]算 对曰:“半”[形本]似日 “兮”[今]半似月 曾被金龙咬一缺 此食物也 开视果然 
      帝即问以天下後世之事若何 [朱家天下长享否]
      基曰:茫茫天数 我主万子万孙 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 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惟有德者能享之 言之何妨 试略言之 
      基曰:泄露天机 臣罪非轻 陛下恕臣万死 方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并封卿大明国师 卿可将未来之事 一一声明 毋得藏头露尾 则有功社稷 万古流传矣]        这段文字用白话文简单的讲,就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一口,忽听说刘伯温求见。于是太祖用碗扣住烧饼,待刘伯温进来,便叫他猜碗中是何物。而刘伯温十分准确的讲是被皇帝吃过一口的烧饼,朱元璋十分佩服,便向刘伯温询问未来的事。这就是《烧饼歌》的来历。
      这段话的预言只有一句,“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明朝的江山是传到明思宗崇祯皇帝为止的,此后便是满清王朝的天下。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兵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而死,明王朝宣告灭亡。而这个明思宗便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很明显,刘伯温回答朱元璋的问话,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是一句恭维话,说明朝江山将会传至千秋万代,实际上是明确预言——明朝的江山将会传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为止。从这里可以看到刘伯温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问题,预言了未来。
      随后,刘基得到了免死金牌后,开始讲述预言,讲到以后的几百年作了预言,包括“土木之变”,“宦官乱政”,“清军入关”,“汉人剃发”,“康乾盛世”,直至清末及以后的事,这就是著名的《烧饼歌》的内容。
      基谢恩毕 奏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 “南方终灭北方兴” [移南偏北阙/南阙偏北移]虽然太子是嫡裔 文星高拱“日防西” [防乃孙/防孙栖]       帝曰:朕今都城 筑坚守密 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 虽属巩固 防守严密 似觉无虑 “只恐燕子飞来” [除非燕子飞入京](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夺)
      随作歌三首 曰:此城御驾尽亲征 “一院山河永乐平” [永享山河乐太平](燕王後号永乐)“秃顶人来文墨苑” [豪杰更起文墨辈](指姚广孝)'英雄一半尽还乡' [英雄奉旨著还卿](千忠会)
      朱元璋灭了元朝,建都南京。当时北方地区和东北仍然受到蒙古人的威胁,朝中曾有议论要迁都北京以巩固北方的统治。但是朱元璋起兵南方,大臣也多是南方人,加上江南富饶,且迁都耗费巨大,最终没有实现。朱元璋派了他的儿子们镇守北方重镇,以为折衷方案,但是却为日后的燕王篡位打下了伏笔。
      由于太子短命,朱元璋死后由孙子、太子标的儿子来继承皇位,也就是明惠帝,年号建文。刘伯温所说的“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意思是:太子标虽然是嫡出,是正嗣,可是文星(建文)却要继承皇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孙子。所以这句话自然是应验了,当时刘伯温已经过世二十余年。  
      建文帝即位时,全国上下有二十多个由朱元璋封的藩王。他们拥兵自重,对朝廷造成威胁。建文帝采纳大臣建议实行“消藩”,诸王中有的被废黜,有的被处死。当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个儿子)知道自己也不能幸免,以“靖难”为名起兵,杀到南京,自己作了皇帝,改元永乐,这就是明成祖。“除非燕子飞入京”,“一院江山永乐平”,便由这个历史事实来应验了。
      燕王朱棣曾得力于一位隐士的辅佐,这个人叫姚广孝,他十四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此人的角色倒是有点象刘伯温,也是精通“阴阳术数”的人。朱棣称帝后曾赐他美女、房子,姚广孝都没有接受,仍然做他的和尚,后来姚广孝参与编篡了著名的《永乐大典》。这么一来,刘基说的“秃顶人来文墨苑”就完全应在他身上了。
      北方胡虏残生命 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 [不敢忘]“旧灵”遮掩主惊魂 [拣奋灵][土木之变明 英宗被俘]
      国压“瑞云”七载长 [走灵][立英宗弟为明君 在位七年]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 [将][英宗在景帝病重复位]灵明日月“振”边疆 [走]
      明朝曾经“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好几个。明成祖朱棣先后五次率兵亲征,打败鞑靼和瓦刺,巩固了明朝的边防,这就是“御驾亲征得太平”所指。后来瓦刺势力复盛,到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帝)的时候,瓦刺势力已经严重威胁了明朝边境,而当时明朝的军政大权已经落到宦官王振手中。公元1440年瓦刺王也先分兵四路攻入中原。不懂军事的王振调动五十万大军,协英宗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几乎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所预言,就是明英宗的“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惊,大臣主战主和意见不一。最后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派,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景泰皇帝)为帝,诛杀王振余党,同时调集各地明军勤王。也先挟英宗率大军直抵北京城下。英宗约人出城议和,遭到于谦的拒绝。于是,瓦刺军便疯狂攻打城门,于谦率众奋勇迎战。一连打了三天三夜,结果也先屡战屡败,不得已退兵回去,不久又把英宗放回来了。
      英宗回归后总想找机会把弟弟景泰皇帝拉下台来。但是自已是被弟弟救回来的,不敢马上发难。后来景泰皇病重,英宗在过去逃跑派的拥簇之下,来到东华门称帝,说是景泰皇因病不能管理朝政,由英宗复位处理国事。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南宫复辟”或“夺门之变”。“国压瑞云七载长”指景泰皇帝在位七年。“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是关于英宗被俘又被送回的故事。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天下饥寒有怪异 ‘栋梁龙德'乘婴儿 [栋洁龙柱][神宗年幼登位]禁宫阔大任横走 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拣'金‘精'尤壮旺 [练][龙][拣得金精光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 (英宗复辟)阉人任用保社稷 八千女鬼乱朝纲 (指魏忠贤)
      刘伯温所说“天下大乱矣”是对明朝中后期统治的贴切描述。英宗复位以后,宦官再次掌握朝政。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干预政事则处斩。而朱棣起兵时,由于曾得到建文帝左右宦官的帮助,于是对宦官开始信用。特务机构“东厂”完全由宦官提领;明宣宗时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门教宦官识字。从此以后,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干预政事的规定便被废弃了。在明孝宗、武宗、世宗几朝,宦官的权势越来越重,忠良之士遭到杀害,明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明神宗即位初年,当时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作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清丈土地,巩固边防,发展农业水利。“长大金龙太平时”是指张居正为相首辅的时的中兴,但这种回光返照式的振兴没有能够改变明朝的命运。神宗成年后亲自主政,而其主政的方式便是几十年不上朝,任由宦官势力糟蹋明朝的国基。“八千女鬼乱朝纲”一语体现了中国预言的经典表现手法。“八千女鬼”就是个“魏”字,指明神宗时期的大宦官魏忠贤。魏忠贤还劝神宗趁年轻力壮赶快享乐,这正中神宗下怀,于是他越发日夜与其妃子们寻欢作乐。“老练金龙精旺壮”是指神宗整天沉溺在美女之中。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之天下若何 
      基曰:忠良杀害'崩如山‘ [奔山谷]'无事水边成异潭' [每事水边异潭上]救得蛟龙真骨肉 [魏阉和客氏给皇后堕胎 经御医救回小王子]
      可怜父子'顺难当' [在离宫][御医父子被害]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 
      基曰:非也 树上挂曲尺(指明朝朱姓)遇顺则'正'[止] 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为未已 
      基曰:万子万孙层叠层 (万历子孙)祖宗山上'贝'衣行 [贞](崇祯)公侯不'复'朝金阙 [敢]十八孩儿‘难上难' [兑上行/滩上坐][十八木 孩儿子 木子者李]卦曰木下一'了头' [头子][李字也]目上一刀一戊丁 (李自成乱)[目上一刀自也 一戊丁成也]天下重文不重武 英雄豪杰总无‘成' 
      [春] ‘戊子'己丑乱如麻 [戊丁][1588戊子 1589己丑]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 平安镇守好桂花 (吴三桂)       帝曰:偶遇饥荒 平常‘小丑'[草寇] 天下‘已'[无恙/能乱]乎 
      基曰:西方贼拥乱到前 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 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二'吉在中 [砥][两][周字]奸人机发走西东 黄河'涉过闹'金阙 [岁运朝]奔走'梅花上'九重 [梅山山][祟祯煤山上吊]
      帝曰:莫非梅花山贼作乱乎 从今命人看守如何 
      基曰:非也 迁南迁北定太平 辅佐帝'主'有牛星 [王]'运至六百又得半' [传至六百半]'梦奇有字人心惊' [梦花有子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 朕心足矣 尚望有半乎 天机卿难言明 何不留下锦囊一封 藏在库内 世世相传 勿遗也 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 遂又歌曰:九尺红罗三‘尺'刀 [寸][红罗者女色也 色字头上一把刀]劝君任意自游遨 [观若一见任逍遥]阉人尊贵不修武 惟有胡人二八秋 [胡人者清人也 1616大金国 1644清入关共28年]臣封柜内 俟后开时自验 
      这一段,刘基详细描述了明朝灭亡的情况。让我们先看看这一段历史。
      公元1628年,朱由检继位,是为思宗,年号崇祯。祟祯,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这位崇祯皇帝企图挽救明朝灭亡,杀魏忠贤,罢黜阉党。但这一切努力都挽救不了明王朝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当年陕西一年无雨,农民纷纷起义。祟祯十七午(公元1644年),张献忠入四川,在成都正式建国,国号大西,改元大顺,称大西王;也是祟祯十七年,李自成以西安为西京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改元永昌。这年二月,李自成又统兵从西安出发,目标是攻占北京,对明朝进行最后的冲击。三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的统治至此崩溃了。
      李自成的故事就说到这里为止。有人会问,刘基的预言是否与李自成有关?现在,我们就将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看吧!刘基话中有一句:
      “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在“木”字之下有一个“了”字,再加上“一”,不就合成一个“李”字吗?
      在“目”字上头加上一“刀”(即一撇),不就成了一个“自”字?
      再把“戊”与“丁”合起来,又变为一个“成”字。因此,刘基此句暗含“李自成”三字,预示着李自成是明王朝的掘墓人。       下面再看看李自成攻占北京后祟祯皇帝的命运。当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的消息传来,崇祯皇帝气得脸都发紫了,满朝文武大臣都想不出一个办法来。后来李自成统兵前来攻打北京,所向披靡,连连攻下太原、大同,长驱直入,又破居庸关,北京已成了瓮中之鳖。三月十七日早朝的时候,祟祯皇帝问外边贼势如何,殿下文武百官听了,急得只有掉眼泪的本领。这么一来,刘基说的“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在此又被说中了。
      传说崇祯帝曾做过这样一个梦,梦见一神人给他写一个很大的“有”字,朝臣大多都说是吉兆,纷纷向皇帝道贺,只有一个太监说了反面意见,他说:我们是“大明”,而“有”字是“大明”的一半,表明大明将不复完整,大大凶兆啊。这个太监就是后来唯一的陪崇祯帝在梅花山殉国的一个,确实忠心耿耿。这就是“梦奇‘有’字人心惊”。
      还是三月十七日那天早朝的时候。午门外传报说,李自成已攻打进来,城外三大营全都溃败投降。大臣们听了,这时也顾不上皇帝老爷啦,一个个夹着尾巴溜出殿外,崇祯皇帝无可奈何只得回到内宫,和皇后相抱痛哭不已。到十八日这一天,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广安门)投降,农民军立即进占外城。祟祯皇帝赶忙叫人把内城紧闭起来,自己走到万寿山上,望着连天烽火,不禁掉下几滴痛苦的眼泪,连声叹息:“大事去矣!”回到宫中,祟祯皇帝赶忙吩咐两个儿子逃命,没过多久,人报皇后上吊而死,祟祯听了,呆了老半天,只说出了一个“好”字。忽然,他看见年仅十五岁的公主伏在地上痛哭,这时,只见崇祯解下佩刀,用袍袖遮住脸,狠着心一刀砍过来,公主立即倒在血泊中。祟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谁叫你生在我们帝王家?”当他回过头来时,又见袁贵妃在那里哭泣,崇祯哈哈大笑,说:“你为什么还不死呢?”说完,拿起刀来又在贵妃身上砍了几刀。这时的祟祯皇帝可真有点疯了。三月十九日大早,起义军打破了内城,杀声阵阵。祟祯便一个人悄悄来到万岁山
      (景山),在树上吊死了。       崇祯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那么,刘基的话里有哪些与祟祯皇帝有联系呢?
      且看: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日,便是祟祯自缢明朝灭亡之时,而李自成所建立的政权不就叫做“大顺”吗?
      那么,刘基所说的“遇顺则止”一句便有了着落。而“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两句,也暗指着祟祯的命运。祟祯就是神宗万历皇帝的子孙,所谓“万子万孙”指的应当是他,而“祖宗山上贝衣行”说的还是他。“宗”上边加个“山”,就成了“祟”字;“上”、“贝”、“衣”三字合起来,又得了一个“祯”字。而“行”就是指祟祯的死,因为古时皇帝死了叫做“大行”。把这两句合起来看,是说万历皇帝的孙子死于祖宗山上。这样一来,这两句又是一个成功的预言了!
      刘基的话中还有“将相不放朝金阙,十八儿孙兑上行”两句。现在看来,这两句并不难理解。上句纯粹是暗示明朝败亡后,朝廷里的将相走的走,降的降,不再为王朝卖命了。而“十八儿孙兑上行”则预示明朝传主十八代而后结束。“兑”在卦卜中是“毁损”的意思。现在,可将明朝十八代列表如下:       1.明太祖(1328-1398)
      (懿文太子标)
      2.惠帝(1399-1402)
      3.成祖(1403-1424)
      4.仁宗(1425)
      5.宣宗(1426-1435)
      6.英宗(1436-1449,1457-1464)
      7.景帝(1450-1456)
      8.宪宗(1465-1487)
      9.孝宗(1488-1505)
         兴献
      10.武宗(1506-1521)
      11.世宗(1522-1566)
      12.穆宗(1567-1572)
      13.神宗(1573-1620)
      14.光宗(1620)
      15.熹宗(1621-1627)
      16.思宗(1628-1644)       表中一共十八个,其中有两个是应当做皇帝而实际上没做成皇帝(表中不列出年分者)。由此,这个预言又给说对了。
      总之,这段预言己把明朝二百七十年的历史命运作了一个粗略的勾勒。       '桂花开放'好英雄 [臣谓桂发] ‘拆'缺长城尽孝忠 [折](吴三桂出关请兵)'周'家天下有重复 [国]摘尽李花枉劳功 [三桂灭李自成 却被清灭]
      黄牛背上鸭头绿 [骑绿鸭][鸭绿江一带为清乡]安享国家‘珍与粟' [定太平]云盖中秋迷去路 胡人依旧胡人毒 [福人依旧福人胜][康熙削藩]
      反‘覆从'来折桂枝 [复後](三桂归顺後复叛 灭之)水浸月亮主上‘立'[移/夷] (清字)
      ‘禾米一木并将去' [未字一木皆去尽/木字一木并得去][朱拆字]'二十三'[三十二]人‘八'[北]方居 
      李自成在北京还没有站稳脚跟,辽东总兵吴三桂便引清军入关,将李自成赶出北京。真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历史的进程有时让人应接不暇。“桂花结得好英雄,拆缺长城尽效忠”中的“桂”指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拆缺长城)迎接满清军队。“摘尽李花枉劳功”暗指李自成的势力也不会长久。
      吴三桂被清庭利用消灭明朝残余势力,被封为平西王,派驻云南。后来吴三桂在地方上扩大势力,威胁到了清庭统治。于是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因此又起兵反清。双方交战六年,最后吴三桂病死衡州,余部瓦解。这段历史刘伯温概括为“胡人依旧胡人毒,反覆从来折桂枝”。
      “水浸月宫主上移”也是字谜,“水浸月宫”:左边三点水,右边“月”字;“主上移”:右上角为“主”;“月”当然应当在右下角。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清字。真是“周家天下有重复”,转眼已经是大清的天下了。
      刘伯温毫不停顿的说着天机,明清交替的历史也只是一带而过;朱元璋听的是云里雾里,还以为在说自己的天下。当刘伯温说到“二十三人八方居”,朱元璋以为自己天下被众人分了,急忙问:“二十三人乱朕天下,八方安居否?”刘伯温只好如实回答说:“臣该万死,不敢隐瞒,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朱元璋大惊失色,问是谁取了大明天下。刘伯温便进一步讲他对清朝的预言。
        四、   
            中国大预言探秘 (10)——刘伯温烧饼歌            第五编 刘伯温烧饼歌             诗云:
            洞彻天机为帝师,辅明日月事堪奇,
            烧饼歌罢飘然去,身后身前全是谜。
            刘基传(《明史·列传第十六》)今译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刘濠,担任宋朝的翰林掌书官职。宋朝灭亡后,参加反元义军,事败,元朝派遣使莉按簿录抓捕义军党人,多人受牵连。使者路过时住宿在刘濠家,濠灌醉使者而焚烧他住的房子,义军的记名簿全部消毁了。使者计无所出,于是更改他的记名簿,受牵连者皆得免。             刘基年幼聪颖异常,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父亲说:“你的祖父积德很厚,你这个儿子必定扩大你的门庭。”元至顺年,刘基中举進士,被授予高安丞的官职,在任期间他有廉直的名声。于是他被行省提升上去,但他谢绝了。于是他被起任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但他议论御史失职时,被大臣所阻,于是他再次辞职回家。             刘基博通经史,对于书无不窥览,尤其精通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刘基,认为他是属于诸葛孔明一类的人物。
            当时方国珍起兵于海上,掳掠郡县,官府不能制止。行省复征调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刘基提议筑庆元等城来逼迫贼兵,使方国珍气焰消减下去。到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方国珍时,刘基说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惧怕,送厚礼贿赂刘基。刘基不接受。方国珍于是派人坐船到北京,贿赂有关官员者。于是朝廷诏抚方国珍,授以官职,而责备刘基擅发威福,方氏于是愈加骄横。             不多久,山寇蜂起,行省又调刘基剿捕,与行院判石抹宜孙一起守卫处州。经略使李国凤上报他的功劳,当权的官员因为方国珍的缘故排挤他,只给了他一个总管府判的官职,不给他参与军事。刘基于是弃官回到青田,著《郁离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当时逃避方国珍的人争相依附刘基,基稍为部署,寇兵不敢敢侵犯。             到明太祖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听闻刘基及宋濂等的名声,用币作聘礼去聘请。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再次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来做事。到了之后,陈述时务十八策。明太祖大喜,建成礼贤馆来安置基等人,宠礼很周到。             起初,太祖因为韩林儿号称是宋的后代,所以听从于他。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刘基独一个人不拜,说:“他不过是一个小子,遵奉他做什么!”于是去见太祖,陈述天命所在。太祖问他征取天下大计,刘基说:“张士诚自守等待被捉的人,不足为虑。陈友谅劫持主人逼胁部下,名号不正,地据长江上流,他心中没有一日不在想着吞并我们,宜于先去攻打他。陈氏灭亡后,张氏势力孤单,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就可以成功了。”太祖大悦,说:“先生有周全之计,不要保留。”恰好陈友谅攻陷太平,图谋东下,势力嚣张,诸将有的议论投降,有的议论逃跑到钟山据守,刘基睁大眼不说话,太祖召入内室,刘基兴奋曰:“主张投降及逃跑的人,可以斩首。”太祖说:“先生计划如何?”刘基说:“贼兵骄傲了,等待他们深入之后,我们用伏兵攻取他们,太容易了。天道是这样的,后发制人可取胜,取威制敌,成就王者的事业,在此一举。”太祖采用他的计策,引诱友谅到来,大破他们,重赏刘基。刘基推辞。陈友谅的兵再次攻陷安庆,太祖想亲自带兵去征讨,问刘基。刘基大力赞成,于是出师進攻安庆。从早到晚攻不下,刘基请太祖直攻江州,捣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军西上。陈友谅想不到有这一手,携带妻儿子女逃奔武昌,江州投降。他的龙兴守将胡美派遣儿子来通和,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队。太祖面有难色,刘基从后面蹋胡床,太祖醒悟,答应了他。胡美投降了,于是江西诸郡都被攻下了。             刘基丧母,正值有战事不敢说出,到这时请求回家安葬。又碰上苗军反,杀了金、处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浙东动摇。刘基到衢州,为守将夏毅宣谕安抚各属下城邑,再与平章邵荣等讨论收复处州,反判于是被平定。方国珍平素畏惧刘基,写信来吊唁。刘基回信,宣示明太祖的威德,方国珍于是开始進贡。太祖数次写信到刘家问军国大事的处理方法,刘基有条理的回答都很中机宜。不久赶赴京城,太祖正好亲自援助安丰。刘基说:“汉、吴正在窥伺我们的空隙,未行动。”太祖不听。陈友谅听说之后,乘机围攻洪都。太祖说:“不听你的话,几乎失计。”于是亲自带兵救援洪都,与陈友谅大战鄱阳蝴,一日数十次接战。太祖坐着胡床督战,刘基陪侍在侧,忽然跃起大喊,催促太祖更换坐另一艘船。太祖仓促搬到别的船,还未坐定,飞来的礮击中原来所从坐的御舟,并立即粉碎。陈友谅乘坐高船见到这种情形,大喜。但太祖坐的舟更加奋進,汉军都大惊失色。当时在湖中两军相持,三日未决成败,刘基请求移军到湖口困扼敌军,采用属“金”“木”相犯的日子决胜,最后陈友谅逃走并被杀死。之后太祖攻取张士诚的军队,北伐中原,终于成就帝业,都同刘基的计谋一致。             吴元年,任命刘基为太史令,他呈上《戊申大统历》,说荧惑(火星)守在心宿,请皇帝下诏罪己。大旱,请皇帝审决滞留的案件,于是皇帝立即命令基平反冤狱,大雨随着倾注而下。于是请求立法定制,以防止滥杀。太祖正想给人处以刑罚,刘基请问他的缘故,太祖告诉他自己做的梦。刘基说:“这是得土得众的象,宜于停止刑罚以待。”之后三日,海宁投降。太祖大喜,全部把囚犯交付基放走。不久,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太祖即皇帝位,刘基奏请建立军卫法。太祖初定处州税粮,根据宋朝的制度每亩加五合,惟独青田命不加,说:“要使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皇帝巡视汴梁,刘基与左丞相善长在京居守。刘基说宋、元宽纵失天下,现今适宜严肃纲纪,命令御史纠劾百官过失,无所回避,宿卫宦官有过失的,都报告皇太子以法处置,人们害怕他的严格。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纵抵罪,善长素来隐匿这件事,请缓办这件案。刘基不听从,急驰上奏。皇帝批准了。正好在祈雨,立即斩了这个犯人。因此与善长结怨。皇帝回来后,陷害刘基犯下不敬之罪。所有怨恨刘基的人也交相说诬陷他。正值刘基因大旱申请办事,刘基上奏:“士卒死亡的,他们的妻子都放在别营,共数万人,阴气郁结。工匠死,骨骸暴露。要把吴将吏投降的都编入军户,足干和气。”皇帝采纳了他的進言,旬日仍然不下雨,皇帝大怒。正当刘基有妻丧,于是刘基请求归去。当时皇帝正在营建中都,又锐意灭扩廓。刘基临行前,上奏说:“凤阳虽是帝乡,但不是建都之地。王保保未可轻视。”不久平定西方的战事失利,扩廓竟然逃走到沙漠,到现在都成为边患。那个冬天,皇帝写手诏叙述刘基功勋,召他入京,赐赉很丰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都为永嘉郡公。多次要進封刘基的爵位,刘基坚持不接受。             起初,明太祖因有事责备丞相李善长,刘基说:“善长是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数次要害你,你还要为他说话?”刘基顿首说:“这就象更换柱子,必须得到大木。如果捆束小木为之,立即就会倾覆。”到善长被罢官,皇帝要以杨宪为相国。宪素来与刘基友善,刘基却坚决说不可用,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宰相,要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自己不参与其中,杨宪则不然。”皇帝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人褊浅还甚于杨宪。”又问胡惟庸如何,说:“譬如他驾车,担心他会撕开车辕呢。”皇帝说:“我的宰相,当然不超过先生。”刘基说:“我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做宰相会辜负皇上之恩。天下何患无才,只要明主悉心访求就一定会有,目前各人确实未见得他们是可以的。”后来杨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刘基被授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时,授刘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奉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他归老还乡。
            皇帝曾经亲手写信询问天象。刘基一条条答复很具体而且焚烧草稿。大要是讲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稍济以宽大。基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与物多忤。归田后隐居山中,惟有饮酒弈棋,口不谈及功劳。县令求见不得,空穿着便服扮成野人探访刘基。刘基正在洗脚,叫侄子引入茅舍,炊黍饭给县令吃。县令告诉他说:“我是青田知县。”刘基惊起,自称草民,最终不再见县官。他的韬迹到如此地步,然而终究被惟庸所中伤。             起初,刘基说瓯、括之间有空地叫谈洋,南抵福建边界,成为盐盗的窝点,是方氏的财产支柱,请设巡检司防守,使奸民不方便。碰上茗洋逃军造反,官吏隐匿不报告。刘基叫长子刘琏奏报此事,不先报告到中书省。胡惟庸当时任左丞掌管中书省事务,加上先前的仇恨,于是指使官吏诬告刘基,说谈洋地有王气,刘基图谋为墓地,民众不给,就请立巡检逐走民众。皇帝虽然不怪罪刘基,然而颇为所动,于剥夺刘基的奉禄。刘基畏惧入朝谢罪,于是留在京城,不敢归家。未多久,惟庸当上宰相,刘基大为忧心说:“但愿我的话不正确,那么就是苍生之福。”他因忧愤而疾病发作。八年三月,皇帝亲自制文赐给他,派遣使者护送他回家。到家后,病情加重,把《天文书》传授给儿子刘琏说:“快送之去,不要叫后人学习。”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各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想写遗表,因惟庸在,无益。惟庸败后,皇上必然思念我,如果有所问及,把这个密奏皇上。”过了一个月,刘基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刘基在京生病时,惟庸派医生来,饮了他的药,有一物积在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告发惟庸逆谋,并说他下毒害刘基使他致死。
            刘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皇帝观察到他的至诚,任命为心腹。每次召见刘基,就屏退旁人秘密交谈多时。刘基也自认为这是不世之遇,知无不言。遇到有急难,他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不能测知。有时间就详细的陈述王道。皇帝每次恭敬聆听,常常叫他做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说:“他是我的子房(张良)。”又说:“他总是用孔子的话引导我。”在帷幄中的话语秘密得很,没有人能知道,而世上所传为神奇的,多是他的阴阳风角之说,并非是他的最突出之处。他所写的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列为一代之宗。他所著有《覆瓿集》、《犁眉公集》传于世。他的儿子有刘琏、刘璟。
   
            中国大预言探秘 (10)——刘伯温烧饼歌            第五编 刘伯温烧饼歌             诗云:
            洞彻天机为帝师,辅明日月事堪奇,
            烧饼歌罢飘然去,身后身前全是谜。
            刘基传(《明史·列传第十六》)今译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刘濠,担任宋朝的翰林掌书官职。宋朝灭亡后,参加反元义军,事败,元朝派遣使莉按簿录抓捕义军党人,多人受牵连。使者路过时住宿在刘濠家,濠灌醉使者而焚烧他住的房子,义军的记名簿全部消毁了。使者计无所出,于是更改他的记名簿,受牵连者皆得免。             刘基年幼聪颖异常,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父亲说:“你的祖父积德很厚,你这个儿子必定扩大你的门庭。”元至顺年,刘基中举進士,被授予高安丞的官职,在任期间他有廉直的名声。于是他被行省提升上去,但他谢绝了。于是他被起任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但他议论御史失职时,被大臣所阻,于是他再次辞职回家。             刘基博通经史,对于书无不窥览,尤其精通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刘基,认为他是属于诸葛孔明一类的人物。
            当时方国珍起兵于海上,掳掠郡县,官府不能制止。行省复征调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刘基提议筑庆元等城来逼迫贼兵,使方国珍气焰消减下去。到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方国珍时,刘基说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惧怕,送厚礼贿赂刘基。刘基不接受。方国珍于是派人坐船到北京,贿赂有关官员者。于是朝廷诏抚方国珍,授以官职,而责备刘基擅发威福,方氏于是愈加骄横。             不多久,山寇蜂起,行省又调刘基剿捕,与行院判石抹宜孙一起守卫处州。经略使李国凤上报他的功劳,当权的官员因为方国珍的缘故排挤他,只给了他一个总管府判的官职,不给他参与军事。刘基于是弃官回到青田,著《郁离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当时逃避方国珍的人争相依附刘基,基稍为部署,寇兵不敢敢侵犯。             到明太祖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听闻刘基及宋濂等的名声,用币作聘礼去聘请。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再次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来做事。到了之后,陈述时务十八策。明太祖大喜,建成礼贤馆来安置基等人,宠礼很周到。             起初,太祖因为韩林儿号称是宋的后代,所以听从于他。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刘基独一个人不拜,说:“他不过是一个小子,遵奉他做什么!”于是去见太祖,陈述天命所在。太祖问他征取天下大计,刘基说:“张士诚自守等待被捉的人,不足为虑。陈友谅劫持主人逼胁部下,名号不正,地据长江上流,他心中没有一日不在想着吞并我们,宜于先去攻打他。陈氏灭亡后,张氏势力孤单,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就可以成功了。”太祖大悦,说:“先生有周全之计,不要保留。”恰好陈友谅攻陷太平,图谋东下,势力嚣张,诸将有的议论投降,有的议论逃跑到钟山据守,刘基睁大眼不说话,太祖召入内室,刘基兴奋曰:“主张投降及逃跑的人,可以斩首。”太祖说:“先生计划如何?”刘基说:“贼兵骄傲了,等待他们深入之后,我们用伏兵攻取他们,太容易了。天道是这样的,后发制人可取胜,取威制敌,成就王者的事业,在此一举。”太祖采用他的计策,引诱友谅到来,大破他们,重赏刘基。刘基推辞。陈友谅的兵再次攻陷安庆,太祖想亲自带兵去征讨,问刘基。刘基大力赞成,于是出师進攻安庆。从早到晚攻不下,刘基请太祖直攻江州,捣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军西上。陈友谅想不到有这一手,携带妻儿子女逃奔武昌,江州投降。他的龙兴守将胡美派遣儿子来通和,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队。太祖面有难色,刘基从后面蹋胡床,太祖醒悟,答应了他。胡美投降了,于是江西诸郡都被攻下了。             刘基丧母,正值有战事不敢说出,到这时请求回家安葬。又碰上苗军反,杀了金、处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浙东动摇。刘基到衢州,为守将夏毅宣谕安抚各属下城邑,再与平章邵荣等讨论收复处州,反判于是被平定。方国珍平素畏惧刘基,写信来吊唁。刘基回信,宣示明太祖的威德,方国珍于是开始進贡。太祖数次写信到刘家问军国大事的处理方法,刘基有条理的回答都很中机宜。不久赶赴京城,太祖正好亲自援助安丰。刘基说:“汉、吴正在窥伺我们的空隙,未行动。”太祖不听。陈友谅听说之后,乘机围攻洪都。太祖说:“不听你的话,几乎失计。”于是亲自带兵救援洪都,与陈友谅大战鄱阳蝴,一日数十次接战。太祖坐着胡床督战,刘基陪侍在侧,忽然跃起大喊,催促太祖更换坐另一艘船。太祖仓促搬到别的船,还未坐定,飞来的礮击中原来所从坐的御舟,并立即粉碎。陈友谅乘坐高船见到这种情形,大喜。但太祖坐的舟更加奋進,汉军都大惊失色。当时在湖中两军相持,三日未决成败,刘基请求移军到湖口困扼敌军,采用属“金”“木”相犯的日子决胜,最后陈友谅逃走并被杀死。之后太祖攻取张士诚的军队,北伐中原,终于成就帝业,都同刘基的计谋一致。             吴元年,任命刘基为太史令,他呈上《戊申大统历》,说荧惑(火星)守在心宿,请皇帝下诏罪己。大旱,请皇帝审决滞留的案件,于是皇帝立即命令基平反冤狱,大雨随着倾注而下。于是请求立法定制,以防止滥杀。太祖正想给人处以刑罚,刘基请问他的缘故,太祖告诉他自己做的梦。刘基说:“这是得土得众的象,宜于停止刑罚以待。”之后三日,海宁投降。太祖大喜,全部把囚犯交付基放走。不久,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太祖即皇帝位,刘基奏请建立军卫法。太祖初定处州税粮,根据宋朝的制度每亩加五合,惟独青田命不加,说:“要使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皇帝巡视汴梁,刘基与左丞相善长在京居守。刘基说宋、元宽纵失天下,现今适宜严肃纲纪,命令御史纠劾百官过失,无所回避,宿卫宦官有过失的,都报告皇太子以法处置,人们害怕他的严格。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纵抵罪,善长素来隐匿这件事,请缓办这件案。刘基不听从,急驰上奏。皇帝批准了。正好在祈雨,立即斩了这个犯人。因此与善长结怨。皇帝回来后,陷害刘基犯下不敬之罪。所有怨恨刘基的人也交相说诬陷他。正值刘基因大旱申请办事,刘基上奏:“士卒死亡的,他们的妻子都放在别营,共数万人,阴气郁结。工匠死,骨骸暴露。要把吴将吏投降的都编入军户,足干和气。”皇帝采纳了他的進言,旬日仍然不下雨,皇帝大怒。正当刘基有妻丧,于是刘基请求归去。当时皇帝正在营建中都,又锐意灭扩廓。刘基临行前,上奏说:“凤阳虽是帝乡,但不是建都之地。王保保未可轻视。”不久平定西方的战事失利,扩廓竟然逃走到沙漠,到现在都成为边患。那个冬天,皇帝写手诏叙述刘基功勋,召他入京,赐赉很丰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都为永嘉郡公。多次要進封刘基的爵位,刘基坚持不接受。             起初,明太祖因有事责备丞相李善长,刘基说:“善长是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数次要害你,你还要为他说话?”刘基顿首说:“这就象更换柱子,必须得到大木。如果捆束小木为之,立即就会倾覆。”到善长被罢官,皇帝要以杨宪为相国。宪素来与刘基友善,刘基却坚决说不可用,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宰相,要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自己不参与其中,杨宪则不然。”皇帝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人褊浅还甚于杨宪。”又问胡惟庸如何,说:“譬如他驾车,担心他会撕开车辕呢。”皇帝说:“我的宰相,当然不超过先生。”刘基说:“我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做宰相会辜负皇上之恩。天下何患无才,只要明主悉心访求就一定会有,目前各人确实未见得他们是可以的。”后来杨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刘基被授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时,授刘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奉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他归老还乡。
            皇帝曾经亲手写信询问天象。刘基一条条答复很具体而且焚烧草稿。大要是讲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稍济以宽大。基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与物多忤。归田后隐居山中,惟有饮酒弈棋,口不谈及功劳。县令求见不得,空穿着便服扮成野人探访刘基。刘基正在洗脚,叫侄子引入茅舍,炊黍饭给县令吃。县令告诉他说:“我是青田知县。”刘基惊起,自称草民,最终不再见县官。他的韬迹到如此地步,然而终究被惟庸所中伤。             起初,刘基说瓯、括之间有空地叫谈洋,南抵福建边界,成为盐盗的窝点,是方氏的财产支柱,请设巡检司防守,使奸民不方便。碰上茗洋逃军造反,官吏隐匿不报告。刘基叫长子刘琏奏报此事,不先报告到中书省。胡惟庸当时任左丞掌管中书省事务,加上先前的仇恨,于是指使官吏诬告刘基,说谈洋地有王气,刘基图谋为墓地,民众不给,就请立巡检逐走民众。皇帝虽然不怪罪刘基,然而颇为所动,于剥夺刘基的奉禄。刘基畏惧入朝谢罪,于是留在京城,不敢归家。未多久,惟庸当上宰相,刘基大为忧心说:“但愿我的话不正确,那么就是苍生之福。”他因忧愤而疾病发作。八年三月,皇帝亲自制文赐给他,派遣使者护送他回家。到家后,病情加重,把《天文书》传授给儿子刘琏说:“快送之去,不要叫后人学习。”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各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想写遗表,因惟庸在,无益。惟庸败后,皇上必然思念我,如果有所问及,把这个密奏皇上。”过了一个月,刘基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刘基在京生病时,惟庸派医生来,饮了他的药,有一物积在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告发惟庸逆谋,并说他下毒害刘基使他致死。
            刘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皇帝观察到他的至诚,任命为心腹。每次召见刘基,就屏退旁人秘密交谈多时。刘基也自认为这是不世之遇,知无不言。遇到有急难,他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不能测知。有时间就详细的陈述王道。皇帝每次恭敬聆听,常常叫他做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说:“他是我的子房(张良)。”又说:“他总是用孔子的话引导我。”在帷幄中的话语秘密得很,没有人能知道,而世上所传为神奇的,多是他的阴阳风角之说,并非是他的最突出之处。他所写的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列为一代之宗。他所著有《覆瓿集》、《犁眉公集》传于世。他的儿子有刘琏、刘璟。
        五、
            中国大预言探秘 (11)——刘伯温烧饼歌            刘伯温生平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進士,从此進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進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進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策略。明太祖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功成名就之后,刘伯温于洪武四年(1371年)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二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人诬告刘伯温。明太祖听到诬告后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刘伯温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明太祖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去世,终年65岁。后来被谥为“文成”。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             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离子》一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刘伯温死后,葬于青田武阳夏山。据说,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要他在日后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时候再上奏。5年后,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后,刘伯温果然被平反。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
        六、
            中国大预言探秘 (12)——刘伯温烧饼歌            刘伯温的故事             1、一代名相刘伯温
            刘基,世称刘伯温,是明太祖的开国谋臣、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是他所写。刘伯温在《烧饼歌》中预言了久远的未来,当然也看到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将兴。所以他才能顺乎天意,成为一代名相。             刘基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其著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
            》),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据《明史·艺文志》,还著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刘基二十二岁时進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朱元璋起兵后,刘基出山投靠。
            自从刘基前来投靠之后,朱元璋常常前来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对朱元璋说,主公现在据有金陵,形势险要,虎踞龙盘,地理位置很好。但东南的张士诚,西北的陈友谅,他们常常侵扰犯境,与您作对,这就成了您北定中原的后顾之忧,因此必须把这两个人除掉。朱元璋说,这两个人势力很大,该怎么对付他们呢?于是,刘基便为朱元璋规划了实现帝业的宏伟蓝图。刘基指出:“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那块地盘,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此不值得忧虑,可以暂时不去管他。而陈友谅就不同,他杀主篡位,野心大,阴谋多,是个危险的对手。而且,他占据武昌,地处南京上游,又有巨舰精兵,时时刻都想吞并我们。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在战略上不能两边作战,而应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陈友谅。陈友谅灭亡之后,张土诚的势力必然孤立无援,一举可定。然后,主公可以挥师北上,平定中原,最后消灭元王朝,那时您的帝王之业就可以实现了!”             刘基如此为朱元璋预言帝王之业,无异于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预言天下三分。这一番预言,使朱元璋大开眼界。过去,朱元璋只是着眼于与群雄争夺地盘,未有一整套夺取天下建立帝王之业的战略方针。因此,听了刘基的话,朱元璋十分佩服、赞赏,高兴的说:“先生以后有高明之计,一定要赶快把它说出来!”             从此以后,朱元璋就按刘基的策略一步步地夺取天下。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被朱元璋战败,中箭而死。陈友谅之子陈理于次年投降,汉政权灭亡。消灭陈友谅的政权之后,朱元璋又集中兵力,转过来对付东南面的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陷苏州,张土诚被俘,自谥而死,大周政权灭亡。到了年底,朱元璋便统一了东南半壁江山。与此同时,朱元璋开始独立旗帜,脱离了小明王韩林儿的控制,并派人在瓜步江沉杀了韩林儿。接着,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万北伐,先取山东,旋师河南,扼守潼关,直捣北京。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是年八月,朱元璋的北伐军攻陷北京,元顺帝北逃,元王朝终于灭亡了。             总之,朱元璋乘势而起,削平群雄.最后推翻元王朝,都是得力于刘基当初的谋划。刘基为朱元璋所预言的帝王之业终于实现了。
            根据刘基的分析,这个陈友谅是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的建议,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来对付陈友谅。
            然而,要消灭陈友谅政权,并非轻而易举。这里先说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展开的第一次大战。
            陈友谅拥有十分强大的军事实力。自从在武昌自立为帝后,他经常率兵侵扰朱元璋的地盘,占领了太平路,杀死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在云,然后又约东南的张士诚同攻南京。张士诚不答应,陈友谅便亲自集中战舰,指挥精锐之师,沿江而下,从江州直指南京。一时舳舻满江,旌旗蔽日.气焰十分嚣张。
            朱元璋的部将闻报陈友谅来犯,一下子惶惶不安。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奔钟山,唯有刘基怒目相对,闭口不言。朱元璋发现了,便单独召见刘基,在密室中向刘基问计。刘基此时十分激动,气愤的说:“凡是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可以杀掉!”朱元璋问:“先生有什么破敌之计?”刘基说:“陈友谅太骄横了,骄兵必败。等陈友谅孤军深入,我们可用伏兵袭击取胜,易如反掌。自古以来,后发制人者得胜。我们以逸待劳,不愁陈友谅不败。要打下陈友谅的气焰,制服敌人,这是您成就帝王之业的第一步啊!”             朱元璋消除了顾虑,于是按照刘基的建议,命令胡大海袭击信州,牵制陈友谅的后路;又命人前去诈降,诱使陈友谅孤军深入;同时又命众将多处埋伏,处处伏击敌兵。陈友谅果然中计,大败而逃,丢下了无数战舰。这一仗,朱元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刘基战前的预言果然又应验了。             2、刘伯温联对朱元璋
            朱元璋率农民起义军到达刘伯温的家乡后,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个卖菜的。两人攀谈中,朱元璋觉得对方谈吐不凡,便出一上联求对: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卖菜人听后,随即对曰: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朱元璋见他文才出奇,一问姓名,方知就是久闻其名的刘伯温。朱元璋随即劝他参加起义军。刘伯温经过反复考虑答应了。
            刘伯温随朱元璋攻打姑苏时,朱元璋出一上联要刘伯温对: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这是拆字联:“天下口”为“吞”字,“天上口”为“吴”字,随后又组成“志在吞吴”(姑苏古属吴国)。
            刘伯温稍一思索,针对上联的意思,对曰: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人中王”是“全”字,“人边王”是“任”字,归结为后一句“意图全任”。文字上是妙对,意思上更進一步:朱元璋说要把江南(吴)拿下来,刘伯温则说,岂只江南,整个中国都全由你一统天下。             不久,朱元璋就攻下了姑苏,几年后建立大明王朝,果真实现了“全任”。
            3、刘伯温梦解对联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是民间传说中神机妙算的人物,甚至有人传说他是诸葛亮“转世”。
            传说有一天,刘伯温在行军途中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离开朱元璋的营帐,独自走進深山老林。山路坎坷异常,森林越来越密,他不觉有点着急。看看四周无人,刘伯温就想找一处隐蔽地方方便,慌忙间惊走一群野鸡,腾空而飞。只见不远处有一座千年古庙,刘伯温径直走了進去,一看,庙门匾额上书“诸葛武侯”四字,庙门左右贴着一副对联:             金鸡土狗奔马时 留头金刀在此溺   
            刘伯温不解其意,也来不及琢磨推敲,先在庙内僻静处方便之后,抬头一看,坏了!怎么能在庙中撒尿,冒犯神灵,其罪不小,赶忙给庙中神像深深施了一礼。随即发现神像下有木刻神牌,上写:               
            三分天下诸葛亮   
            刘伯温大笑一声,心想:我一统天下还没说什么,你三分天下有啥了不起。一气之下,把木牌摔断在地。谁知断牌里面还有一个小牌,刘伯温拿起小牌一看,上面竟然写着:
             
             
            一统天下刘伯温   
            此时,刘伯温才大吃一惊,诸葛亮果然是神人也!早在一千多年前,他就算定我会跑到这里小便。再回头看看庙门上的对联:那留头金刀不是分明指自己的姓吗?留去田加金、刀旁正是“劉”字(刘的繁体)。             上联那“金鸣土狗奔马时”,很明显是指时间。此年是丁酉年,酉即鸡;九月九日的地支是戌,戌的生肖是狗;奔马时,显然是指正午时辰,现在正是正午啊!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诸葛亮算得准确无误,太神了!他连忙在诸葛亮像前跪下作揖,连连请罪。没想到,跪下之后却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又见对面墙上写有拳头大四个字:“弃甲而走”。心想:这不是暗示脱了盔甲才能脱身吗?刘伯温赶忙脱下盔甲,果然得以脱身。此时,刘伯温的梦也醒了。             4、刘伯温巧建紫禁城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叫朱棣,此人能征贯战帮助父亲把蒙元赶到漠北,收复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功勋卓著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平。太祖死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当上皇帝。燕王哪能服气?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几十万虎狼之师杀進南京城,赶跑了亲侄子自己登上皇位改国号为永乐。             永乐皇帝朱棣觉得南京虽好,但不是自己的根基,他的地盘在北平,于是就将国都北迁,改北平为北京。可当时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乱造成城破垣败,连皇帝住的地方都是茅屋草舍没有一点皇家气派。朱棣就琢磨干脆重新在元朝大都的东边建一座新城,一就事也把皇城建起来。皇城一定得多盖点宫殿,房子还得大点,而且要华丽有气派才能显出天子的尊严。让谁操持这事呢?他想除了刘伯温找不到第二个,于是就传旨召刘伯温上殿。真是想谁来谁,刘伯温不请自到了。             刘伯温三跪九拜后,十分神秘的对朱棣说:“万岁,臣昨晚做了一个梦,这梦事关江山社稷,臣特向您禀报,请万岁定夺。”
            朱棣一听急切地问:“什么梦?快快说来。”
            刘伯温定了定神:“昨晚,臣早早睡下。不知是啥时辰,来了两个锦衣玉面的武士,把臣架起说玉皇大帝召臣。臣不敢耽搁随他们乘风而去,不大工夫就到了凌霄殿上。”             朱棣瞧着刘伯温的样子,心里暗暗发笑,这个老道准是有话不直说跟朕转腰子呢,朕到要看他玩什么鬼画符。            “玉皇大帝当面问臣,你就是人间永乐皇帝跟前的刘伯温?听说他要筑新城建皇宫?”
            朱棣惊呆了,这是我心里的事谁也没告诉呀?玉皇怎么会知道的,他问刘伯温:“爱卿如何回答?”
            “臣答道,天意难测,永乐皇帝未曾对伯温说过此事。”
            刘伯温说:“玉皇对臣道,既然如此,你把我的话转告永乐皇帝,方今天下战乱才停,百姓需休养生息。北京城要筑,但不能劳师伤民。永乐皇帝不用性急,可先建北京初型,后世的明君贤臣自然会锦上添花精益求精,何愁北京不为人间第一的帝王之都呢?至于皇宫可现在动手兴建,只是有一点,不能超过我的天宫。他必定是人间天子,我乃天庭之主,不能不顾及规矩。如遵我言,我将派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保大明江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玉皇说完龙袍一甩,迎面扑来一阵香雾,就将臣吓醒了。臣恐遗忘赶紧上朝,禀报万岁。”             朱棣听完沉默半晌,于是他说:“就按玉皇所言,北京城大小可量力而行,但我的皇宫不能比天庭小得太多!你去办吧。”
            刘伯温领旨下朝而去。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情办好了。他请永乐皇帝验收,朱棣不看北京城直奔皇城,一看宫殿巍峨、红墙黄瓦、金光闪烁、豪华气派胜过朱元璋南京的皇城。他绕着皇城转了一圈也没数清有多少间房屋。刘伯温马上禀报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才比天庭少半间房。朱棣一听嘴都合不上了:“玉皇派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呢?”
            刘伯温说:“请您随臣往太和殿前一看。”
            君臣二人走到宽敞的太和殿前广场,伯温手指大殿前左右各十八口包金大水缸说;“这就是三十六天罡。”“那七十二地煞呢?”伯温请朱棣登上太和殿的三层汉白玉石台,用手一指南北排列的外朝内宫奏道:“万岁,这下面有七十二条排水地沟就是七十二地煞也!”              
            永乐皇帝哈哈大笑,连连称妙,说:“这皇城就叫紫禁城吧!”
            5、刘伯温智修北京城
            燕王朱棣在南京城居住时,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于是找来大臣刘伯温,请教京城位置。刘伯温说:“让大将军徐达办这件事吧。”燕王命人找来徐达。刘伯温对徐达说:“凭你的神力往北射上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那里修建京城。”
            徐达答应了,来到殿外,张弓搭箭,朝北方射去。刘伯温赶紧带人坐上船,顺着大运河往北追来。
            这一箭射的可真不近,一直飞到如今北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当时,南苑住着八家小财主,看见箭落下来慌了神。他们想:在这儿建城,自己的房产、地亩不就全被占用了吗?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咱们把箭再射走不就行了吗!”于是箭又被往北射去,落到如今后门桥这个地方。            据说后门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石碑下就是当初落箭的地方。
            刘伯温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箭应该落在这儿。他找来八家小财主,逼着要箭。财主们见瞒不住,只好求告说:“只要不在这儿建城,你要什么条件都行。”刘伯温想了想:“好吧
            ,但修建京城的钱由你们出。”财主们一核计,心想我们有的是钱,建个京城不算什么,就答应了。
            最先建的是西直门城楼,可没想到城楼没修完,财主们已是倾家荡产 。怎么办呢?
            刘伯温又掐指一算,命令手下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几天后还真找到一个沈万山,带到什刹海来见刘伯温。
            这个沈万山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他是一个要饭的,浑身又脏又破,胳肢窝下夹一个破瓦盆。听刘伯温说找自己是要钱来的,吓坏了,哆嗦着说:“我一个穷要饭的,哪儿有钱啊!”刘伯温眼一瞪:“没钱不行。来人哪,给我打!”手下人立时操起棍棒朝沈万山狠打起来。开始沈万山还连声哀求,后来打急了,就把脚一跺说:“这地底下就有银子,你们挖吧。”             刘伯温大喜,派人一挖,地下果然有大缸大缸白花花的银子。修城继续進行可没过多久,银子又用完,
            就接茬儿棒打沈万山。沈万山被打急了,又往地下一指:“这里有银子。 ”大伙一挖,果然又有银子。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寻起来了。那些挖银子挖出的大坑,放進水后,就成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
            6、刘伯温之死
            刘基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曾受命参与镇压方国珍部,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因不与兵事,愤而弃官还乡。元至正二十年,“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明史》)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18策,提供了好几着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二十七年,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帷的功绩,刘伯温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伯温“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当然,补偿还是有的,为安抚刘伯温,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赋税,“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后来又“累欲進基爵,基固辞不受。”(《明史
            列传16》)
            不过,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却不是政治家。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决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一门心思做个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可惜,一入侯门深如海,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
            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韬讳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淡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刘伯温于是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当然,对于刘伯温的死,有许多其它说法,如说他假死脱身等等。历史真相如何,这恐怕已成为难解之谜了。
            中国大预言探秘 (13)——刘伯温烧饼歌            烧饼歌原文(明护国军师刘基撰)
            ──选自《中华大预言》             有[]者为其它版本 有()者为原书注 有[]者为另类注 
            原书没有标点符号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 方啖一口 忽报国师刘基進见 太祖乃以碗[器]覆之 始召基入 礼毕 帝问曰
            先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可知此碗内何物 
            基乃掐[ ]指轮[一]算 对曰:“半”[形本]似日 “兮”[今]半似月 曾被金龙
            咬一缺 此食物也 
            开视果然 
            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 [朱家天下长享否 ]
            基曰:茫茫天数 我主万子万孙 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 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惟有德者能
            享之 
            言之何妨 试略言之 
            基曰:泄露天机 臣罪非轻 陛下恕臣万死 方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并封卿大明国师 卿可将未来之事 一一声明 
            毋得藏头露尾 则有功社稷 万古流传矣] 基谢恩毕 
            奏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 “南方终灭北方兴” [移南偏北阙/南阙偏
            北移]
            虽然太子是嫡裔 文星高拱“日防西”  [防乃孙/防孙栖]
            帝曰:朕今都城 筑坚守密 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 虽属巩固 防守严密 似觉无虑 
            “只恐燕子飞来” [除非燕子飞入京](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夺)
            随作歌三首 
            曰:
            此城御驾尽亲征 
            “一院山河永乐平” [永享山河乐太平](燕王后号永乐)
            “秃顶人来文墨苑” [豪杰更起文墨辈](指姚广孝)
            “英雄一半尽还乡” [英雄奉旨着还卿](千忠会)
            北方胡虏残生命 
            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 [不敢忘]
            “旧灵”遮掩主惊魂 [拣奋灵][土木之变明 英宗被俘]
            国压“瑞云”七载长 [走灵][立英宗弟为明君 在位七年]
            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 [将][英宗在景帝病重复位]
            灵明日月“振”边疆 [走]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
            天下饥寒有怪异 
            “栋梁龙德”乘婴儿 [栋洁龙柱][神宗年幼登位]
            禁宫阔大任横走 
            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拣”金“精”尤壮旺 [练][龙][拣得金精光壮旺]
            相传昆玉继龙堂 (英宗复辟)
            阉人任用保社稷 
            八千女鬼乱朝纲 (指魏忠贤)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之天下若何 
            基曰:
            忠良杀害“崩如山” [奔山谷]
            “无事水边成异潭” [每事水边异潭上]
            救得蛟龙真骨肉 [魏阉和客氏给皇后 胎 经御医救回小王子]
            可怜父子“顺难当” [在离宫][御医父子被害]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 
            基曰:非也 树上挂曲尺 (指明朝朱姓)
            遇顺则“正”[止] 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为未已 
            基曰:
            万子万孙层叠层 (万历子孙)
            祖宗山上“贝”衣行 [贞](崇祯)
            公侯不“复”朝金阙 [敢]
            十八孩儿“难上难“ [兑上行/滩上坐][十八木 孩儿子 木子者李]
            卦曰木下一“了头” [头子][李字也]
            目上一刀一戊丁 (李自成乱)[目上一刀自也 一戊丁成也]
            天下重文不重武 
            英雄豪杰总无“成” [春]
            “戊子”己丑乱如麻 [戊丁][1588戊子 1589己丑]
            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 
            平安镇守好桂花 (吴三桂)
            帝曰:偶遇饥荒 平常“小丑”[草寇] 天下“已”[无恙/能乱]乎 
            基曰:
            西方贼拥乱到前 
            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 
            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二”吉在中 [砥][两][周字]
            奸人机发走西东 
            黄河“涉过闹”金阙 [岁运朝]
            奔走“梅花上”九重 [梅山山][祟祯煤山上吊]
            帝曰:莫非梅花山贼作乱乎 从今命人看守如何 
            基曰:非也 
            迁南迁北定太平 
            辅佐帝“主”有牛星 [王]
            “运至六百又得半” [传至六百半]
            “梦奇有字人心惊” [梦花有子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 朕心足矣 尚望有半乎 天机卿难言明 
            何不留下锦囊一封 藏在库内 世世相传 勿遗也 急时有难则
            开视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 
            遂又歌曰:
            九尺红罗三“尺”刀 [寸][红罗者女色也 色字头上一把刀]
            劝君任意自游遨 [观若一见任逍遥]
            阉人尊贵不修武 
            惟有胡人二八秋 
            [胡人者清人也 1616大金国 1644清入关共28年]
            臣封柜内 俟后开时自验 
            “桂花开放”好英雄 [臣谓桂发]
            “拆”缺长城尽孝忠 [折](吴三桂出关请兵)
            “周”家天下有重复 [国]
            摘尽李花枉劳功 [三桂灭李自成 却被清灭]
            黄牛背上鸭头绿 [骑绿鸭][鸭绿江一带为清乡]
            安享国家“珍与粟” [定太平]
            云盖中秋迷去路 
            胡人依旧胡人毒 [福人依旧福人胜][康熙削藩]
            反“覆从”来折桂枝 [复后](三桂归顺后复叛 灭之)
            水浸月亮主上“立”[移/夷] (清字)
            “禾米一木并将去” [未字一木皆去尽/木字一木并得去][朱拆字]
            “二十三”[三十二]人“八”[北]方居 
            帝曰:“二十三”[三十二]人乱朕天下 “八”[北]方安居否 
            基曰:臣该万死 不敢隐瞒 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帝大惊即问:此人生长何方 若何衣冠 称何国号 治天下何如 
            基曰:
            还是胡人二八秋 [清28年灭汉]
            二八胡人二八忧 
            [二八者16也 清帝12及多尔  慈禧 觉昌安 塔克世 给汉人
            之忧患]
            二八“牛郎”二八月 [半榔][16岁顺治娶董小婉88月后董亡]
            二八“ ”娥配“土牛” [嫦][民妇][董16岁嫁 1637肖牛]
            帝曰: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元1206-1368] 乃此竟有二百余年
            运耶 
            基曰:
            “雨水草头真主出” [雨水节 草头脱 王出头 春三月[清字] 路
            上行人一半僧](满州)
            “赤”头童子皆流血 [缶]
            倒置三元“总”谗说 [听]
            须“是川页合成出” [来川川入台阁](顺治)
            十八年间水火夺 [顺治位18年]
            庸人不用水火臣 (康熙)
            此中自己用汉人 
            卦分“气”数少三数 [起](在位六十一年)[八八六十四卦]
            亲上加亲“又”配亲 [亲][康熙娶姑妈]
            帝曰:
            胡人至此用人 水夺火灭 亲上加亲 莫非附马作乱乎 
            基曰:非也 
            胡人[来得]英雄 
            水火既济[ 有位有势] 
            安享“太平“ [天下]
            有位有势 
            时值升平 
            称为盛世 [康乾盛世]
            气数未减 
            还有后继 
            宝剑重磨又重磨 
            抄家灭族可奈何 
            阉人社稷藏邪鬼 
            孝弟忠奸诛戮多 
            “李”花结子正逢春 [发]
            “牛鸣二八”“倒插丁” [土牛鸣八八][插到了螺角]
            六十周甲多一甲 
            螺角倒吹也无声 
            点画佳人丝自分 [ 点划佳人丝未了]
            一止当年“嗣“失真 [莫](雍正)
            泥鸡啼叫空无口 
            “树”产灵“枝枝缺”魂 [免][芝状出]
            朝臣“乞来月无光” [吃月保生方][朝字乞代月为乾字]
            叩首各人口渺茫 (乾隆)
            一见生中相庆贺 
            “逍遥周甲乐饥荒” [逍遥花甲乐安康](乾隆在位六十年)
            帝曰:
            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
            未也 虽然治久生乱 值此困苦 民怀异心 然气运未尽也 
            廿岁力士开双口 [嘉字]
            人“又”一心度短长 [有](嘉兴)[庆字]
            时俺寺僧八“千众” [十八]
            火龙渡河“热”难当 [势][嘉庆死于1820龙年]
            叩首之“人”头小兀 [时]
            嫦娥虽有月无光 (道光)[月无光者月缺30也 道光位30年]
            太极“殿前”卦对卦 [图中](咸丰)[咸和丰均是卦名]
            添香禳斗闹朝堂 
            金羊水猴饥荒岁 1871 1872饥荒]
            犬吠猪鸣泪两行 [泪 戾原目][1874 1875死多人]
            洞边去水台用水 (同治)
            方能复正旧朝纲 
            火烧鼠“牛”犹自可 [辈][1876肖鼠 1878肖虎]
            虎“人”泥窝无处藏 [入]
            草头“家上”十口女 [慈有草头 禧有十口 女为妇]
            “又”抱孩儿作主张 [女](光绪)[垂帘听政]
            “二四八”旗难蔽日 [二口一][八旗军 青天白日旗]
            辽阳思念旧家乡 [辽阳清故乡]
            东拜斗 西拜旗 南逐鹿 北逐狮 
            分南分北分东西 [军阀割据]
            偶逢异人在楚“归“ [乡][异者田共也 楚者湖南也]
            马行万里寻[安歇] [万里长征]
            残害中女四木鸡 [四木日本也 1933鸡年 国共联合抗日]
            六一人 [61岁\休字\丈字\介字]
            不识山水“倒”相逢 [到][形势逆转]
            黄“龙”早丧赤“城”中 [牛][日]
            猪羊“鸡犬九”家空 [犬狗乃]
            饥荒灾害皆并至 
            一似“风”登民物同 [丰][似者像也 民物同者民贱也]
            得见金龙民心开 [金龙毛xx也]
            刀兵水火一齐来 [文革也]
            “文钱斗”米无人籴 [一钱升]
            父死无人兄弟抬 
            “天上金龙绊马甲” [金龙绊马半乱中/金龙绊马乱羊甲][1954甲午年肖马]
            二十八星问“土“人 [士][轸星也][土人者生也]
            蓬头幼女蓬头嫁 [蓬头女子蓬头嫁/蓬头幼女蓬头妇]
            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亡否 [清朝]
            基曰:
            手执钢刀九十九 [九十九18也]
            杀尽胡人方罢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炮响火烟迷去路 
            迁南迁北六三秋 
            [1932满洲国立 1950傅仪由苏交还 六三秋者18年也]
            可怜难渡“之”门关 [雁][傅仪于1967患癌 难渡关者文革也]
            摘尽李花“胡不还” [灭尽胡][清朝正式灭亡]
            黄牛山下有一洞 
            可“投拾”万八千众 [披一]
            先到之“人得“安稳 [时方]
            后到之人半“路”送 [途]
            难恕有罪无不罪 
            天下算来民尽瘁 
            火风鼎 [鼎者卦名也]
            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 
            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 [驾]
            金殿“楼台“尽丙丁 龙阁
            一个胡子大将军 
            “按剑驰马察”情形 [执戈鞍马问]
            除暴“去患人多爱” [除害去奸人]
            永享九洲金满  
            帝曰:
            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
            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 [六]
            品物咸“亨一样形” [享同相形]
            琴瑟“和谐”成古道 [鸣和]
            左“中兴帝“右中兴 [兴帝业]
            五百年间出圣“君” [人][ 圣君尚问真人出]
            周流天下贤良辅 
            气运南方出将臣 
            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進”贡“临” [宫][四方八面進贡临]
            宫女勤针“望”夜月 [成][宫女勤耕望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 [转]
            北方胡虏害生灵 
            更“会”南军诛戮“行” [令][形/成] 
            匹马单“骑”安外国 [枪]
            众“君揖”让留三星 [军推]
            “上”元复转气运开 [三]
            大“修”文武圣主裁 [修]
            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 
            “七”元无错“又”三元 [上][有]
            大开文风“考”对联 [新]
            猴子沐盘鸡“逃”架 [跳][猴子木盘保太平]
            犬吠猪鸣太平年 
            文武全才“一”戊丁 [遇]
            “流离散乱皆逃民” [血流千里万民逃/流血千军万民迎]
            爱民如子“亲”兄弟 [真]
            创立新“君修旧”京 [京修四京]
            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长短论]
            [烧饼歌完]
          八、            中国大预言探秘 (14) ——烧饼歌试解            作者:明奥 整理            烧饼歌试解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 方啖一口 忽报国师刘基進见 太祖乃以碗[器]覆之 始召基入 礼毕 帝问曰:先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可知此碗内何物 基乃掐[ ]指轮[一]算 对曰:“半”[形本]似日 “兮”[今]半似月 曾被金龙咬一缺 此食物也 开视果然              帝即问以天下後世之事若何 [朱家天下长享否 ]
            基曰:茫茫天数 我主万子万孙 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 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惟有德者能享之 言之何妨 试略言之 
            基曰:泄露天机 臣罪非轻 陛下恕臣万死 方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并封卿大明国师 卿可将未来之事 一一声明 毋得藏头露尾 则有功社稷 万古流传矣] 
            这段文字用白话文简单的讲,就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一口,忽听说刘伯温求见。于是太祖用碗扣住烧饼,待刘伯温進来,便叫他猜碗中是何物。而刘伯温十分准确的讲是被皇帝吃过一口的烧饼,朱元璋十分佩服,便向刘伯温询问未来的事。这就是《烧饼歌》的来历。             这段话的预言只有一句,“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明朝的江山是传到明思宗崇祯皇帝为止的,此后便是满清王朝的天下。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而死,明王朝宣告灭亡。而这个明思宗便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很明显,刘伯温回答朱元璋的问话,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是一句恭维话,说明朝江山将会传至千秋万代,实际上是明确预言──明朝的江山将会传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为止。从这里可以看到刘伯温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问题,预言了未来。             随后,刘基得到了免死金牌后,开始讲述预言,讲到以后的几百年作了预言,包括“土木之变”,“宦官乱政”,“清军入关”,“汉人剃发”,“康乾盛世”,直至清末及以后的事,这就是著名的《烧饼歌》的内容。             基谢恩毕 奏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 “南方终灭北方兴” [移南偏北阙/南阙偏北移]虽然太子是嫡裔 文星高拱“日防西” [防乃孙/防孙栖]
            帝曰:朕今都城 筑坚守密 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 虽属巩固 防守严密 似觉无虑 “只恐燕子飞来” [除非燕子飞入京](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夺)
            随作歌三首 曰:此城御驾尽亲征 “一院山河永乐平” [永享山河乐太平](燕王後号永乐)“秃顶人来文墨苑” [豪杰更起文墨辈](指姚广孝)'英雄一半尽还乡' [英雄奉旨著还卿](千忠会)             朱元璋灭了元朝,建都南京。当时北方地区和东北仍然受到蒙古人的威胁,朝中曾有议论要迁都北京以巩固北方的统治。但是朱元璋起兵南方,大臣也多是南方人,加上江南富饶,且迁都耗费巨大,最终没有实现。朱元璋派了他的儿子们镇守北方重镇,以为折衷方案,但是却为日后的燕王篡位打下了伏笔。             由于太子短命,朱元璋死后由孙子、太子标的儿子来继承皇位,也就是明惠帝,年号建文。刘伯温所说的“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意思是:太子标虽然是嫡出,是正嗣,可是文星(建文)却要继承皇位,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孙子。所以这句话自然是应验了,当时刘伯温已经过世二十余年。               建文帝即位时,全国上下有二十多个由朱元璋封的藩王。他们拥兵自重,对朝廷造成威胁。建文帝采纳大臣建议实行“消藩”,诸王中有的被废黜,有的被处死。当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个儿子)知道自己也不能幸免,以“靖难”为名起兵,杀到南京,自己作了皇帝,改元永乐,这就是明成祖。“除非燕子飞入京”,“一院江山永乐平”,便由这个历史事实来应验了。             燕王朱棣曾得力于一位隐士的辅佐,这个人叫姚广孝,他十四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此人的角色倒是有点象刘伯温,也是精通“阴阳术数”的人。朱棣称帝后曾赐他美女、房子,姚广孝都没有接受,仍然做他的和尚,后来姚广孝参与编篡了著名的《永乐大典》。这么一来,刘基说的“秃顶人来文墨苑”就完全应在他身上了。             北方胡虏残生命 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 [不敢忘]“旧灵”遮掩主惊魂 [拣奋灵][土木之变明 英宗被俘]
            国压“瑞云”七载长 [走灵][立英宗弟为明君 在位七年]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 [将][英宗在景帝病重复位]灵明日月“振”边疆 [走]             明朝曾经“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好几个。明成祖朱棣先后五次率兵亲征,打败鞑靼和瓦刺,巩固了明朝的边防,这就是“御驾亲征得太平”所指。后来瓦刺势力复盛,到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帝)的时候,瓦刺势力已经严重威胁了明朝边境,而当时明朝的军政大权已经落到宦官王振手中。公元1440年瓦刺王也先分兵四路攻入中原。不懂军事的王振调动五十万大军,协英宗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几乎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所预言,就是明英宗的“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惊,大臣主战主和意见不一。最后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派,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景泰皇帝)为帝,诛杀王振余党,同时调集各地明军勤王。也先挟英宗率大军直抵北京城下。英宗约人出城议和,遭到于谦的拒绝。于是,瓦刺军便疯狂攻打城门,于谦率众奋勇迎战。一连打了三天三夜,结果也先屡战屡败,不得已退兵回去,不久又把英宗放回来了。             英宗回归后总想找机会把弟弟景泰皇帝拉下台来。但是自已是被弟弟救回来的,不敢马上发难。后来景泰皇病重,英宗在过去逃跑派的拥簇之下,来到东华门称帝,说是景泰皇因病不能管理朝政,由英宗复位处理国事。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南宫复辟”或“夺门之变”。“国压瑞云七载长”指景泰皇帝在位七年。“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是关于英宗被俘又被送回的故事。
        九、            中国大预言探秘 (15) ——烧饼歌试解
            作者:明奥 整理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天下饥寒有怪异 '栋梁龙德'乘婴儿 [栋洁龙柱][神宗年幼登位]禁宫阔大任横走 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拣'金'精'尤壮旺 [练][龙][拣得金精光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 (英宗复辟)阉人任用保社稷 八千女鬼乱朝纲 (指魏忠贤)             刘伯温所说“天下大乱矣”是对明朝中后期统治的贴切描述。英宗复位以后,宦官再次掌握朝政。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干预政事则处斩。而朱棣起兵时,由于曾得到建文帝左右宦官的帮助,于是对宦官开始信用。特务机构“东厂”完全由宦官提领;明宣宗时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门教宦官识字。从此以后,朱元璋不许宦官识字、干预政事的规定便被废弃了。在明孝宗、武宗、世宗几朝,宦官的权势越来越重,忠良之士遭到杀害,明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明神宗即位初年,当时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作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清丈土地,巩固边防,发展农业水利。“长大金龙太平时”是指张居正为相首辅的时的中兴,但这种回光返照式的振兴没有能够改变明朝的命运。神宗成年后亲自主政,而其主政的方式便是几十年不上朝,任由宦官势力糟蹋明朝的国基。“八千女鬼乱朝纲”一语体现了中国预言的经典表现手法。“八千女鬼”就是个“魏”字,指明神宗时期的大宦官魏忠贤。魏忠贤还劝神宗趁年轻力壮赶快享乐,这正中神宗下怀,于是他越发日夜与其妃子们寻欢作乐。“老练金龙精旺壮”是指神宗整天沉溺在美女之中。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之天下若何 
            基曰:忠良杀害'崩如山' [奔山谷]'无事水边成异潭' [每事水边异潭上]救得蛟龙真骨肉 [魏阉和客氏给皇后堕胎 经御医救回小王子]
            可怜父子'顺难当' [在离宫][御医父子被害]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 
            基曰:非也 树上挂曲尺(指明朝朱姓)遇顺则'正'[止] 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为未已 
            基曰:万子万孙层叠层 (万历子孙)祖宗山上'贝'衣行 [贞](崇祯)公侯不'复'朝金阙 [敢]十八孩儿'难上难' [兑上行/滩上坐][十八木 孩儿子 木子者李]卦曰木下一'了头' [头子][李字也]目上一刀一戊丁 (李自成乱)[目上一刀自也 一戊丁成也]天下重文不重武 英雄豪杰总无'成' [春]
            '戊子'己丑乱如麻 [戊丁][1588戊子 1589己丑]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 平安镇守好桂花 (吴三桂)
            帝曰:偶遇饥荒 平常'小丑'[草寇] 天下'已'[无恙/能乱]乎 
            基曰:西方贼拥乱到前 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 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二'吉在中 [砥][两][周字]奸人机发走西东 黄河'涉过闹'金阙 [岁运朝]奔走'梅花上'九重 [梅山山][祟祯煤山上吊]
            帝曰:莫非梅花山贼作乱乎 从今命人看守如何 
            基曰:非也 迁南迁北定太平 辅佐帝'主'有牛星 [王]'运至六百又得半' [传至六百半]'梦奇有字人心惊' [梦花有子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 朕心足矣 尚望有半乎 天机卿难言明 何不留下锦囊一封 藏在库内 世世相传 勿遗也 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 遂又歌曰:九尺红罗三'尺'刀 [寸][红罗者女色也 色字头上一把刀]劝君任意自游遨 [观若一见任逍遥]阉人尊贵不修武 惟有胡人二八秋 [胡人者清人也 1616大金国 1644清入关共28年]臣封柜内 俟后开时自验              这一段,刘基详细描述了明朝灭亡的情况。让我们先看看这一段历史。            公元1628年,朱由检继位,是为思宗,年号崇祯。祟祯,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这位崇祯皇帝企图挽救明朝灭亡,杀魏忠贤,罢黜阉党。但这一切努力都挽救不了明王朝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当年陕西一年无雨,农民纷纷起义。祟祯十七午(公元1644年),张献忠入四川,在成都正式建国,国号大西,改元大顺,称大西王;也是祟祯十七年,李自成以西安为西京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改元永昌。这年二月,李自成又统兵从西安出发,目标是攻占北京,对明朝進行最后的冲击。三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的统治至此崩溃了。             李自成的故事就说到这里为止。有人会问,刘基的预言是否与李自成有关?现在,我们就将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看吧!刘基话中有一句:“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在“木”字之下有一个“了”字,再加上“一”,不就合成一个“李”字吗?
            在“目”字上头加上一“刀”(即一撇),不就成了一个“自”字?
            再把“戊”与“丁”合起来,又变为一个“成”字。因此,刘基此句暗含“李自成”三字,预示着李自成是明王朝的掘墓人。
            下面再看看李自成攻占北京后祟祯皇帝的命运。当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的消息传来,崇祯皇帝气得脸都发紫了,满朝文武大臣都想不出一个办法来。后来李自成统兵前来攻打北京,所向披靡,连连攻下太原、大同,长驱直入,又破居庸关,北京已成了瓮中之鳖。三月十七日早朝的时候,祟祯皇帝问外边贼势如何,殿下文武百官听了,急得只有掉眼泪的本领。这么一来,刘基说的“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在此又被说中了。             传说崇祯帝曾做过这样一个梦,梦见一神人给他写一个很大的“有”字,朝臣大多都说是吉兆,纷纷向皇帝道贺,只有一个太监说了反面意见,他说:我们是“大明”,而“有”字是“大明”的一半,表明大明将不复完整,大大凶兆啊。这个太监就是后来唯一的陪崇祯帝在梅花山殉国的一个,确实忠心耿耿。这就是“梦奇'有’字人心惊”。             还是三月十七日那天早朝的时候。午门外传报说,李自成已攻打進来,城外三大营全都溃败投降。大臣们听了,这时也顾不上皇帝老爷啦,一个个夹着尾巴溜出殿外,崇祯皇帝无可奈何只得回到内宫,和皇后相抱痛哭不已。到十八日这一天,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广安门)投降,农民军立即進占外城。祟祯皇帝赶忙叫人把内城紧闭起来,自己走到万寿山上,望着连天烽火,不禁掉下几滴痛苦的眼泪,连声叹息:“大事去矣!”回到宫中,祟祯皇帝赶忙吩咐两个儿子逃命,没过多久,人报皇后上吊而死,祟祯听了,呆了老半天,只说出了一个“好”字。忽然,他看见年仅十五岁的公主伏在地上痛哭,这时,只见崇祯解下佩刀,用袍袖遮住脸,狠着心一刀砍过来,公主立即倒在血泊中。祟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谁叫你生在我们帝王家?”当他回过头来时,又见袁贵妃在那里哭泣,崇祯哈哈大笑,说:“你为什么还不死呢?”说完,拿起刀来又在贵妃身上砍了几刀。这时的祟祯皇帝可真有点疯了。三月十九日大早,起义军打破了内城,杀声阵阵。祟祯便一个人悄悄来到万岁山(景山),在树上吊死了。             崇祯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那么,刘基的话里有哪些与祟祯皇帝有联系呢?
            且看: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日,便是祟祯自缢明朝灭亡之时,而李自成所建立的政权不就叫做“大顺”吗?
            那么,刘基所说的“遇顺则止”一句便有了着落。而“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两句,也暗指着祟祯的命运。祟祯就是神宗万历皇帝的子孙,所谓“万子万孙”指的应当是他,而“祖宗山上贝衣行”说的还是他。“宗”上边加个“山”,就成了“祟”字;“上”、“贝”、“衣”三字合起来,又得了一个“禎”字。而“行”就是指祟祯的死,因为古时皇帝死了叫做“大行”。把这两句合起来看,是说万历皇帝的孙子死于祖宗山上。这样一来,这两句又是一个成功的预言了!             刘基的话中还有“将相不放朝金阙,十八儿孙兑上行”两句。现在看来,这两句并不难理解。上句纯粹是暗示明朝败亡后,朝廷里的将相走的走,降的降,不再为王朝卖命了。而“十八儿孙兑上行”则预示明朝传主十八代而后结束。“兑”在卦卜中是“毁损”的意思。现在,可将明朝十八代列表如下:             1.明太祖(1328-1398)
            (懿文太子标)
            2.惠帝(1399-1402)
            3.成祖(1403-1424)
            4.仁宗(1425)
            5.宣宗(1426-1435)
            6.英宗(1436-1449,1457-1464)
            7.景帝(1450-1456)
            8.宪宗(1465-1487)
            9.孝宗(1488-1505)
            兴献
            10.武宗(1506-1521)
            11.世宗(1522-1566)
            12.穆宗(1567-1572)
            13.神宗(1573-1620)
            14.光宗(1620)
            15.熹宗(1621-1627)
            16.思宗(1628-1644)
            表中一共十八个,其中有两个是应当做皇帝而实际上没做成皇帝(表中不列出年分者)。由此,这个预言又给说对了。
            总之,这段预言己把明朝二百七十年的历史命运作了一个粗略的勾勒。
            '桂花开放'好英雄 [臣谓桂发]
            '拆'缺长城尽孝忠 [折](吴三桂出关请兵)'周'家天下有重复 [国]摘尽李花枉劳功 [三桂灭李自成 却被清灭]
            黄牛背上鸭头绿 [骑绿鸭][鸭绿江一带为清乡]安享国家'珍与粟' [定太平]云盖中秋迷去路 胡人依旧胡人毒 [福人依旧福人胜][康熙削藩]
            反'覆从'来折桂枝 [复後](三桂归顺後复叛 灭之)水浸月亮主上'立'[移/夷] (清字)
            '禾米一木并将去' [未字一木皆去尽/木字一木并得去][朱拆字]'二十三'[三十二]人'八'[北]方居 
            李自成在北京还没有站稳脚跟,辽东总兵吴三桂便引清军入关,将李自成赶出北京。真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历史的進程有时让人应接不暇。“桂花结得好英雄,拆缺长城尽效忠”中的“桂”指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拆缺长城)迎接满清军队。“摘尽李花枉劳功”暗指李自成的势力也不会长久。             吴三桂被清庭利用消灭明朝残余势力,被封为平西王,派驻云南。后来吴三桂在地方上扩大势力,威胁到了清庭统治。于是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因此又起兵反清。双方交战六年,最后吴三桂病死衡州,余部瓦解。这段历史刘伯温概括为“胡人依旧胡人毒,反覆从来折桂枝”。             “水浸月宫主上移”也是字谜,“水浸月宫”:左边三点水,右边“月”字;“主上移”:右上角为“主”;“月”当然应当在右下角。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清字。真是“周家天下有重复”,转眼已经是大清的天下了。             刘伯温毫不停顿的说着天机,明清交替的历史也只是一带而过;朱元璋听的是云里雾里,还以为在说自己的天下。当刘伯温说到“二十三人八方居”,朱元璋以为自己天下被众人分了,急忙问:“二十三人乱朕天下,八方安居否?”刘伯温只好如实回答说:“臣该万死,不敢隐瞒,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朱元璋大惊失色,问是谁取了大明天下。刘伯温便進一步讲他对清朝的预言。
        十、            中国大预言探秘 (16) ——烧饼歌试解            帝曰:“二十三”[三十二]人乱朕天下 “八”[北]方安居否 
            基曰:臣该万死 不敢隐瞒 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帝大惊即问:此人生长何方 若何衣冠 称何国号 治天下何如 
            基曰:还是胡人二八秋 [清28年灭汉] 二八胡人二八忧 
            [二八者16也 清帝12及多尔  慈禧 觉昌安 塔克世 给汉人
            之忧患] 二八“牛郎”二八月 [半榔][16岁顺治娶董小婉88月后董亡]
            二八“嫦”娥配“土牛” [嫦][民妇][董16岁嫁 1637肖牛]
            帝曰: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元1206-1368] 乃此竟有二百余年
            运耶
            基曰:“雨水草头真主出” [雨水节 草头脱 王出头 春三月[清字] 路 上行人一半僧](满州) “赤”头童子皆流血 [缶]
            倒置三元“总”谗说 [听]
            话说刘基提到”二十三人居八方”的预言后,朱元璋以为有人骚乱明朝天下,便马上追问起来。谁知刘基据实直言,说大明江山已经灭亡多时。朱元璋不禁大吃一惊,于是又追问取代明朝天下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怎样治理国家,等等,而刘基的答话,正预言了这些问题。             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取代明朝的地位后,立刻下令全国剃发,要汉族也跟满人一样留那发式。所谓“剃发”,就是将头发的前半部剃掉,只留下后半部的头发,然后编成辫子。这道“剃发令”可真严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清王朝便根据汉族人剃发与否,“以别顺逆”。当时剃发令全国都震动了。因为剃发对于汉族人来说,是一个被征服的标志。于是,各地汉人不忍上国衣冠服饰,沦于夷狄,纷纷反对剃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清运动。清王朝为此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政策。清豫王多铎领兵攻陷扬州,便“传令尽杀百姓”,史称“屠城”。自此之后,一系列的屠城事件接踵而来,计有苏州之屠、嘉定之屠、嘉兴之屠、宁都之屠、海宁之屠、广州之屠,等等。杀戳情形,伤心惨目,霎时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这种历史事件,正好应了刘基的预言。             须“是川页合成出” [来川川入台阁](顺治)
            十八年间水火夺 [顺治位18年]
            庸人不用水火臣 (康熙)
            此中自己用汉人 
            卦分“气”数少三数 [起](在位六十一年)[八八六十四卦]
            亲上加亲“又”配亲 [亲][康熙娶姑妈]
            帝曰:胡人至此用人 水夺火灭 亲上加亲 莫非附马作乱乎 
            基曰:非也 胡人[来得]英雄 水火既济[ 有位有势] 安享“太平“ [天下]有位有势 时值升平 称为盛世 [康乾盛世]
            气数未减 还有后继 宝剑重磨又重磨 抄家灭族可奈何 阉人社稷藏邪鬼 孝弟忠奸诛戮多 
             
            这段预言,主要说的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故事。康熙皇帝乃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个儿子,他在其父在位十八年之后登基,当时才八岁,年号康熙。
            “十八年间水火夺”一句,便是预言康熙继位之事,“康”字底下是“水”的变形,
            “熙”字底下四又是“火”字的变形,因此正与历史事件暗合。刘基又以“庸人不用水火臣”一句来暗示康熙,
            “庸”字去掉底下的“用”,再加上“水”便是“康”字;
            “臣”与“熙”的左上角相近,底下加上“火”(即四点),便基本上凑成了“熙”字(少了一个“已”)。可以说,此句大体上达到了暗示“康熙”的目的。             “卦分气数少三数”一句,是预言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卦分气数”便是六十四,因为“八卦”当中, “乾”、“兑”、 “离”、 “震”、
            “巽”、“坎”、“艮”、 “坤”等名称。这八卦两两相重,便可形成八八六十四卦。
            “少三数”,即是“六十四”减少“三”之数,因此得数是六十一,这六十一便是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年数(1662──1722)。不知刘基当初是如何算得来的!             “李”花结子正逢春 [发]“牛鸣二八”“倒插丁” [土牛鸣八八][插到了螺角]六十周甲多一甲 螺角倒吹也无声 点画佳人丝自分 [ 点划佳人丝未了]一止当年“嗣“失真 [莫](雍正)
            泥鸡啼叫空无口 
            下面来看雍正暴死的故事。            雍正皇帝有─个习惯,每逢秋天,总要到梧桐书院批阅奏章,此时此刻,院子里和书案前,都有内监和宫女伺候着。
            这一天黄昏时分,内监点上了宫灯,雍正皇帝正在灯下翻阅奏章。忽然,院里的梧桐树上,飞过两道白光,闪進屋子里去,宫女和太监们看到了这两道白光,不如为什么就昏迷过去了。等他们醒过来,眼前的情景又把他们吓呆了──雍正皇帝已经倒在地上。大家急急忙忙过去扶持,才发现皇帝脖子上的脑袋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这一下非同小可,大家都失声惊叫起来。外边的侍卫大臣听到叫喊声,一齐跑了進来,见了这无头的皇帝,个个吓得两腿直打哆嗦,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才好。             在刘基的预言中,似乎“牛鸣二八倒插丁,螺角倒吹也无声’是形容雍正暴死的情形。
            雍正暴死的年份是雍正十三年。“啼叫”二字空无口,不就便成了“帝十三”吗?(“叫”去掉“口”与“斗”字形近。如果硬在“斗”字的中间切开,那就是活生生的“十三”)因此,“啼叫”二字预示了雍正在位十三年的时间。             总之,雍正最后成了无头之鬼,他的暴卒在历史上也成了一个无头案。
             中国大预言探秘 (17) ——烧饼歌试解            “'树’产灵'枝枝缺’魂 [免][芝状出]朝臣'乞来月无光’ [吃月保生方][朝字乞代月为乾字]叩首各人口渺茫 (乾隆)一见生中相庆贺 '逍遥周甲乐饥荒’ [逍遥花甲乐安康](乾隆在位六十年)”             这段预言说的应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朝臣乞来月无光”,当暗示一个“乾”字。因为, “朝”字因“月无光”而去掉“月”字,再把“乞”字凑过来,便成了“乾”。
            “叩首各人口渺茫”、 “一见生中相庆贺”两句则暗示一个“隆”字。因为,
            “叩”字与“各”字都是“口渺茫”的,分别要去掉“口”字,再加上“一见生中”的“一”和“生”,那不是把“隆”字都凑足了吗?当然,“相庆贺”还暗示乾隆年间的鼎盛,人们都在歌舞升平,以奉承乾隆皇帝。             按正史记载,这乾隆皇帝是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祯)的第四个儿子。在《清宫十三朝演义》中记载了鲜为人知的“换子案”,乾隆皇帝实际上是胤祯非常要好的大臣陈世倌的儿子,乾隆皇帝本是汉人而不是满族人。既然乾隆是汉人,当然具有的是汉人魂,而不是满人魂,这么一来,刘基关于“树产灵枝枝缺魂”的预言,不正是与“换子案”有了关系吗?             现在剩下的只有“逍遥周甲乐饥荒”这句预言了。它究竟说了什么?简言之,它预示乾隆皇帝的在位年数和在位期间大肆玩乐挥霍而造成的后果。            先看“花甲”二字。一花甲便是六十年。原来,我国古代习惯用“干支”来计算年月日。
            “干”即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计时符号;
            “支”即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戊、亥共十二个记时符号;两种符号两两相配,便可代表年份。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完毕,便可组成六十组干支单位,所以一个“花甲”便是六十年。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后,便下了一道圣谕:“朕即位之初,便对天立誓,如能在位到一周花甲的年数,便把皇位传给太子,不敢和圣祖在位六十一年的数目相同。”果然,乾隆真的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把皇位传给了皇十五子嘉郡王琰。这么一来,又应了刘基的预言。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确实有点作为,使清帝国继续保持了康熙、雍正以来的鼎盛局面。但是,乾隆一朝又是清代财政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乾隆时期,官场贪污成风,加上兵饷的增加、宗禄的增加、河工消耗的增加,早已使国库积蓄日渐枯竭。然而更严重的是统治阶级奢侈和挥霍。乾隆曾经六度巡视江南,竭尽东南千百万人民之财富。此外,他还扩大营建圆明园,增建长春、万春诸园,增设避署山庄七十二处,糜费了钜量金钱。经过乾隆这六十年的“逍遥”与挥霍,康熙、雍正两朝遗留下来的财富被他耗费殆尽,清帝国从此步入衰微的下坡路。就在乾隆让位的那一年,全国又闹大饥荒,百姓不堪其苦,于是爆发了著名的川楚白莲教起义,首尾历时九年,席卷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五省,消费清朝军费一亿之多,又使清朝处于重重的困境之中。总之,乾隆的在位年数和在位期间的作为及其后果,不幸又被“逍遥周甲乐饥荒”一句预言说中了。             帝曰: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未也 虽然治久生乱 值此困苦 民怀异心 然气运未尽也 
            廿岁力士开双口 [嘉字]人'又’一心度短长 [有](嘉兴)[庆字]时俺寺僧八'千众’[十八]火龙渡河'热’难当 [势][嘉庆死於1820龙年]
            叩首之'人’头小兀 [时] 娥虽有月无光 (道光)[月无光者月缺30也 道光位30年]
            太极'殿前’卦对卦 [图中](咸丰)[咸和丰均是卦名]添香禳斗闹朝堂 
            金羊水猴饥荒岁 1871 1872饥荒]犬吠猪鸣泪两行 [泪 戾原目][1874 1875死多人]
            洞边去水台用水 (同治)方能复正旧朝纲 火烧鼠'牛’犹自可 [辈][1876肖鼠 1878肖虎]虎'人’泥窝无处藏 [入]
            草头'家上’十口女 [慈有草头 禧有十口 女为妇]'又’抱孩儿作主张 [女](光绪)[垂帘听政]
            '二四八’旗难蔽日 [二口一][八旗军 青天白日旗]辽阳思念旧家乡 [辽阳清故乡]
            刘基把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帝王的预言陈述过后,朱元璋觉得胡人占据中原已经够久了,于是忙问“胡人至此败亡否”,刘基则认为,虽然大清帝国从乾隆让位之后已呈现衰微之象,但“国运未尽”。(确实如此,从乾隆之后一直到清朝灭亡竟还有一百十六年的时间)于是,刘基又根据卦象连连说到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清末各朝的预言。其中,“甘岁力土双开口”,正好点出一个“嘉”字,“人又一心度短长”,正是在“度”中加上“一”和“心”,与“庆”(慶)字相近,这就预言了嘉庆一代的社会;“叩首之时头小兀”,大体暗示了“道光”二字。因为“头小兀”是头上行“小”下面行“兀”,成了“光”字,“叩首之时”却只有“首”,与“道”字尚差一个偏旁。就算应验百分之七十好。然后看“嫦娥虽有月无光”一句,便可知道光一代清廷是如何颓败和黑暗了。            刘基预言中的“太极殿前卦对卦”暗示着“咸丰”二字。因为咸与丰都是卦名,在卜卦当中,有个上兑下艮的卦叫做“泽山咸",另外还有个上震下离的卦叫做“雷火丰”,所以说咸丰正应了这句话。更巧的是,以卦象来解释的话,这“咸丰”两卦正又说明了咸丰皇帝沉溺于女色,置江山于不顾,乃至发生英法八国联军来瓜分国土的厄运。             自从洪秀全打進南京,建立太平天国之后,半个天下已经不再是满清皇帝的了。咸丰皇帝见大势已去,干脆每天躲在宫里喝醇洒,竭力寻求快乐。太平天国把个大清天下打得乱七八糟,洋人不断在边防海疆蚕食骚扰,他根本都没放在心中。             不久,英法联军向北京進犯,总算惊动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只好避走热河,夹着尾巴躲進避暑山庄。而偌大的一个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几把火,烧得只剩下灰烬。国事到此已经不可收拾。咸丰皇帝也一病不起,次年死于热河。总算他死不瞑目,留下遗诏写明国家大政由肃顺等八位大臣裁决,谁知当时在热河的孝贞皇后、懿贵妃以及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诉都对肃顺等人不满,于是由懿贵妃策划一切事宜,发起了十月政变,杀死了肃顺等人,拥立其六岁的皇子载淳即位,成了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即位后,尊懿贵妃为西宫太后,又称慈禧太后;而孝贞皇后也因此变成东宫太后,又称慈安太后。因为同治皇帝年纪幼小,只好由两宫太后一起垂帘听政。──说到这里,我们大概知道“添香禳斗闹朝堂”的含义了,当年“添香”而招来的秀女兰儿,此时正以太后的身份大“乱”着清王朝。             按照历史的发展,咸丰下来乃是同治。那么,刘基预言中有哪些话是说到同治呢?
            有!那便是“洞边去水台用水,方能复正旧朝纲。火烧鼠辈尤自可,虚入泥巢无处藏,草头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儿作主张。”
            此处字迷是指同治继位和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嬉太后在同治死后又立年幼的光绪为帝垂帘听政。如洞边去水,是指洞字去掉边上的三点水为同字,而台字再用上水字边为治字,火烧和虚入二句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圆虚入京城而后退出,慈嬉又立光绪垂帘听政。             “金羊水猴又饥荒”,正暗示着同治之年。因为,辛属金,未属羊,所以金羊就是辛未年,即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壬属水,申属猴,所以水猴就是壬申年,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如果说,同治十年、十一年都闹饥荒,这是天灾,那么,我们再看看是否还有人祸吧!“犬吠猪啼泪两行”-从字面上来看,很明显是暗示发生了悲惨的事件,这个事件是必须天下一起恸哭的,连猪狗都哭了,除非皇帝驾崩还有什么事能如此呢?
            确实如此。同治十三年是甲戊年,也就是狗年;光绪元年是乙亥年,也就是猪年,而同治皇帝驾崩的时间,正好是狗年之末猪年之前的十二月份。所以,刘基的这句预言又完全应验了。             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立醇亲王的儿子为帝,也就是光绪皇帝。那年光绪皇帝不过是五岁小孩,是由慈禧太后抱在怀里上朝廷的。因此刘基“女抱幼儿作主张“当然是指慈禧太后抱着光绪皇帝处理朝政这件事情的。             “二四八旗难蔽日,辽阳思念旧家乡。”
            “八旗”指满清,辽阳是满清的旧家乡,这里指满清不能再统治中国了,要回到旧家乡去了。另外,二字和日字加上家乡之家字的宝盖头,为宣字。辽阳思念旧家乡,指宣统在沈阳作满洲国皇帝,满清又回到东北的老家,颇有讽刺意味。而且还有“八旗”难敌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的意思。
         十一、        七、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