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彩票网14场对阵表:体质人类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08:49
Physical Anthropology
绪论
Introduction
n 第一节  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n 第二节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n 第三节  体质人类学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
n 第四节  体质人类学发展史
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要
Summaryof Human Systematic Anatomy
n 第一章  绪论
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支学科
2. 人体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和器官
3. 人体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n 第二章  系统解剖学概要
1. 运动系统;2. 循环系统;
3. 呼吸系统;4. 消化系统;
5. 泌尿系统;6. 生殖系统;
7. 神经系统;8.内分泌系统
人体骨骼解剖学
Osteal Anatomy of Human
n 第一章  骨的一般知识
第一节  骨的形态
第二节  骨的构造
第三节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第四节  骨的发生和生长
n 第二章  人体骨骼
第一节 颅骨
第二节 躯干骨
第三节 上肢骨
第四节 下肢骨
人体骨骼测量纲要
Osteal Metrical Compendium of Human
n 绪论
n 第一章  骨骼的性别和年龄鉴定
n 第二章  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n 第三章  体骨的测量与观察
n 第四章  牙齿的测量与观察
n 第五章  脑容量和身高的复原
第一篇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TheStatus of Human in Nature
n 第一章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第一节  现代生物学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  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阶段性划分
n 第二章  灵长类动物的分类与进化
第一节  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特征
第三节  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
第四节  灵长类动物的起源问题
第二篇     人类的起源
Originof Human
n 第一章  人类的体质特征和人科的起源
第一节 现代人的体质特征
第二节 有关人科起源的理论
n 第二章  腊玛古猿
第一节 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
第二节 关于腊玛古猿系统地位的不同意见
n 第三章  南方古猿
第一节 南方古猿化石的发现
第二节 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南方古猿的系统地位
第四节 巨猿
第三篇     人类的发展
Evolutionof Human
n 第一章  直 立 人
第一节 直立人的起源
第二节 亚洲的直立人化石
第三节 非洲的直立人化石
第四节 欧洲的直立人化石
第五节     直立人的体质特征
第六节     直立人的文化特征
n 第二章  早期智人
第一节  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
第二节  “ 典型尼人” 和 “ 进步尼人”
第三节  其他早期智人化石的发现
第四节  早期智人的文化特征
n 第三章  晚期智人
第一节 有关晚期智人起源的理论
第二节 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第三节 非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第四节 亚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第五节  澳洲和美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第七节     晚期智人的文化特征
第四篇     人类的种族
HumanRace
n 第一章  人种与人种学
第一节 人种的定义及分类依据
第二节 人种的研究范围及任务
第三节 现代各人种体质特征的变异
第四节 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
n 第二章  世界人种的划分
第一节 蒙古大人种
第二节 欧罗巴大人种
第三节 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
第四节 各大人种之间的过渡类型
n 第三章  我国居民的人种成分
第一节 我国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
第二节 我国现代居民的人种类型
第五篇
第八节
第六节
第六篇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人类学
从词源学上来讲,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来自于希腊文ανθρωο?和 λογο?这两个词根的结合。其中,Anthropos是人或人类的意思,logos则意为学问、科学、二者合在一起便是指研究人或人类的科学。但是,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对于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理解历来并不统一,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广义人类学和狭义人类学这样两种基本观点。
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physicals Anthropology)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目前在美国,多数学者再倾向于人类学应包括如下四个分支学科:体质人类、考古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
然而,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被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因此,在这些国家中,人类学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有着较为明确的界限。
我国在解放前采用的基本上是英美等国的广义人类学观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人类学界又接受了苏联等国家的狭义人类学观点。例如复旦大学的人类学界又接受了苏联等国家的狭义人类学观点。例如复旦大学的人类学专业即设在生物系,专门从事体质人类学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两种人类学的含义都有人采用。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我使用“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
二、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在一些欧美国家的教科书中,体质人类学有时也被称为生物人类学(Biological Anthropolgoy) ,《美国百科全书》更加明确地将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规定为把人当做一个动物来进行研究。但是,人类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他们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如果抛开其社会性和劳动的特点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阐明人类起源、发展与变化的内在规律。我们研究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身体质特征的演变,必须考虑到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所起的作用,而绝不能将生物学的原理简单、机械地应用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之中。
至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世界各国也并不统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各方面的内容:哺乳动物、灵长类、人类的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灵长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文化,进化机制,遗传学,现代人的生物变异,人种分类,血型学、皮纹学,人体测量学,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适应以及应用人类学等。
总的说来,体质人类的主要研究范围应基本上包括如下三个大领域:
1、现代人体质特征和类型的研究
这里所讲的现代人的体质特征不仅仅是指其外部的形态特征,而且还包括其身体内部的生理特征和生物化学特征。同时还要研究在不同的群体中,现代人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个体间以及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并探讨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和规律。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分析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劳动锻炼和体育运动等诸多因素对于人类体质结构所发生的影响。
2、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
体质人类学是一门历史科学,我们不仅要研究世界各地现在生存着人们的体质现状,而且还要探讨他们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人类与其近亲——高等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还需要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历史,同时还要对诸如“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一系列有关进化机制和进化动力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简单地说,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类及其近亲——高等灵长类动物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时间上的变化的研究。这部分内容通常又被称做古人类学,化石人类、化石灵长类动物和现代灵长类动物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3、人类种族变异问题的研究
有关人类种族变异的研究内容又被称为人种学。与古人类学研究不同,人种学研究主要着眼于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在空间上的差异,即对分布于地球表面不同区域内的各人群之间体质特征方面的异同进行探讨。当然,这里也同样并不排斥对时间问题的考虑,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当今世界上各色人种的分类和分布进行研究,还要了现代各人种的历史,即探索人种起源和形成的时间、原因和过程。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各个人类群体或群体成员,他们在流动迁徙和交错混杂中会出现许多错综复杂的血缘交流和基因重组合现象,从而导致某些新的种族类型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细致的观测与探索。既然在世界上存在着种族方面的差异,那么也就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种族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世界各种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反对和批判形形色色的种族主义谬论。
除上述三个体质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之外,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
应用人类学说脱颖而出,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的诸多门类,如工程人类学,法医人类学、医药人
类学、优生学、生态人类学和生理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程人类学在国外亦
称为工业人类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生产和军事上的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实
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工程人类学通过为工业产品的设计提供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从而使产品在
使用时能够建立起一个协调一致的“人——机——环境系统”,以便使其性能得到最理想的发挥。
正因为如此,目前工程人类学在轻工业、机器制造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建筑工业和军事工
业等部门受到特别的重视。法医人类学运用人体测量学、人种学、皮纹学、血型学以及容貌复原技
术等方法为公安、司法机关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科学证据,因而成为整个刑侦、破案和审判过程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医学人类学(医药人类学)、优生学、生态人类学和生理人类学等项研究为提高人们
的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的身体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二节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技术、形态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等三部分组成。
一、测量技术
在测量技术中分为活体测量和骨骼测量两大类。人类学的测量必须使用国际上通用规格的人体测量仪器。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也是在1906年于摩纳哥召开的第13届国际史前人类学与考古学会议和1912年日内瓦召开的第14届国际史前人类学与考古会议上通过的测量项目。因此,采用此项方法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具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可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对比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又发展起一种新的光测方法——莫尔拓扑法(Moire topography)。这是一种非接触性的测量方法,使用起来方便、迅速、准确,并可将测量所得的结果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便于信息的储存和再测量。如果配之以运用电子计算机对所拍摄下来的云纹图像进行自动判读、测量与计算,那么势必会使人体测量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巨大改革。
二、形态观察
形态观察方法是采用肉眼观察并结合观察工具的方式对人体上的若干特征进行描述和记录。在人体中,有许多特征是不能用尺寸的大小,角度的大小来衡量的,例如,一个人的颅形是圆形还是楔形,下颌骨上是否存在着下颌圆枕,另外,颅骨上某些孔道的出现率在不同人种间存在差别,可以作为研究人种的标准。我们把这类特征统称为非测量性状,前者叫非测量形态观察,后者叫颅骨小变异。必须采用形态观察的手段来加以研究,形态观察的各项标准也具有国际上的统一性。
三、统计学分析
由于体质人类学着眼于人类群体的研究,因此其考察的对象,除了那些稀少的化石材料之外,其余各类样本的例数一般都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首先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在研究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在各种人类学标本之间进行归类、对比和判别,在此方面,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经常使用的方法为多元分析法。统计学软件常用的有SAS、SPSS。
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方法,例如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等方法。这些新方法的引入必将为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带来崭新的面貌。
第三节  体质人类学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
体质人类学以人类为研究对象,而人类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动物,这就使得体质人类学必须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之间的一种边缘学科的位置上。体质人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密切相关。
一、体质人类学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以人体的一般形态结构、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异常的病理变化为研究目的。这些学科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掌握一定的生理学、病理学特别是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体质人类学的必备条件。但这些学科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又不同于体质人类学,它们在研究过程上中着眼于人类的个体,注重于人体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体质人类学则着眼于人类的群体,包括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与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的区别和联系,各人群的特征和分类,人体的生物变异,性别和年龄差异以及身体各部的尺寸,形式和比例关系等问题。
二、体质人类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学的若干分支学科如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进化论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体质人类学也可以做为生物科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简称“比较解剖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各类群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来确定它们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从而提示进化的途径和规律。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为生物进化学说提供了有力论据,同时也为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被大量引入到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之中,并且为当代人类学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三、体质人类学与地质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类进化是体质人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各种远古人类以及古灵长类动物的化石都是从古代地层中发掘出来的,所以,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地质学和地层学的知识,尤其是在地质时期中时代较晚的新生代地质和地层方面的知识,因为新生代恰恰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时代。
四、体质人类学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人类也不例外。研究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问就是生态学。人类的体质发展,尤其是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中,明显受到自然环境的选择压力的制约。因此,要想对远古人类的体质进化历史取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就必须了解他们当时的生存环境,各个不同时期的地质和地貌,世界各大洲的相对运动,世界上主要的气候带,雨量和温度的变化以及河流、山脉、冰川、沙漠、草原、森林、湖泊、沼泽的变化和各种动、植物的变化等知识。
五、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关系
人种学与民族学之间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着眼于对人类群体的研究。种族(人种)和民族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却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都是人类共同体的具体划分形式。种族是以遗传学特征来划分的人群,而民族则主要是靠文化特征来区分的。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群都必然同时具有种族和民族的双重属性。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常常有助于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对族源问题的探索。
六、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之间的关系
考古学可以为体质人类学提供研究资料,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还是新石器时代及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学标本均要靠田野考古发掘来提供。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古人类化石可以做为旧石石器时代考古中判断地层年代的一种依据:对古代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有利于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性质、劳动分工等情况的探讨;对古代居民人种归属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渊源和族属等问题提出若干可资参考的佐证。
我国体质人类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    方法论的探讨
如同对待我国考古学发展史一样,对于我国体质人类学发展史来说,诸家观点也并不完全统一。若对我国体质人类学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我更倾向于那种将其视为“整体中的个体发展史”的观点。
如何理解这种“整体中的个体发展史”的观点则是我在下面首先要加以阐述的内容。这里不妨先以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作为事例,我倾向于将整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视为整体来看,这是一种整体观的态度(需要强调一点,这里所要阐明的是中国考古学而非中国现代考古学);那么金石学和现代考古学则可看作是整体中的一个个体了,这是一种整体中的个体观的态度。
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史也同样适宜用这种“整体中的个体发展史”观点加以阐释。
第二章     “整体中的个体发展史”观点在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史中的展现
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史也大概分为了三个个体阶段,即中国传统体质人类学阶段、中国近代体质人类学阶段和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阶段。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质人类学(19世纪末之前)
在国外近代体质人类学方法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
战国时期的《皇帝内经》中就有“解剖”二字出现,并且记载了许多有关体质人类学的内容。
到了汉代,我国在外科手术方面,已经有了举世注目的高度发展。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在为病人施行腹部的外科手术时,让病人服用他亲手配制的麻醉剂——麻沸散。
魏晋时期的皇甫谧对于针灸学很有研究,所著《甲乙经》一书集前人针灸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系统阐述了:脏腑、经络和治疗学说,并且详细记载了全身六百四十九个经学部位、针刺分寸和主治疾病等方面的临床经验。
宋代时期我国学者在解剖学、医学和人类学方面的建树更加辉煌灿烂。著名针学家王惟一奉旨修《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三卷考订了经络循环,而后又根据图经铸铜人模型,与人的腹脏结构完全一样,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
宋代法医学家宋慈所编的《洗冤集录》一书记载了人体解剖与胚胎发育情况,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法医人类学著作,比17世纪意大利医学家查纪亚所著的《法医问题》一书早问世三百余年。
这一时期是传统中医理论加入了解剖学方法,对人体进行病理和创伤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近代体质人类学(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部分外国学者将西方近代体质人类学带入中国。
我在总结这一段中国体质人类学发展过程时并不打算像对待中国考古学发展史那样将中国体质人类学研究列入其中,因为对我们来说,这一时期有许多研究行为带有明显的掠夺性。但对于那些出于真正科学研究目的的学者,我仍要加以介绍,因为他们事实上参与了中国近代体质人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1903年,德国古生物学家舒罗塞(M.Schlosser)发表了对中国药店中购到的一批“龙骨”的研究结果,指出其中一件标本很像人类的牙齿。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C.Zdansky)在1921和1923年曾经两次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共获两颗古人类牙齿。
20世纪20年代中期,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的加拿大解剖学家、人类学家步达生(D.Black)教授对采集自辽宁、河南和甘肃等地的一些史前时期居民的骨骼进行了研究。
此外,在 20世纪20—40年代,外国学者所从事的工作还包括清野谦次等人对辽宁狴自窝古代人骨的研究、魏敦瑞(F.Weidenreich)对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三宅宗悦等人对赤峰红山后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遗骸的研究、约尔特吉(H.Hjortsjo)和沃兰特(A.Walander)对采自米兰和罗布泊古墓里的一些头骨标本进行研究以及优素福维奇对出土于罗布泊附近的古代突厥人头骨的研究。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是李济先生和梁思永先生,他们在国外都曾学过体质人类学,李济先生还是当时著名的人类学家。他们在当时非常重视出土人骨的搜集、保存、整理和研究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抗日战争之前的历次殷墟发掘的头骨数量累计以近千例。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在方法上以西方近代体质人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对发掘和搜集所得头骨进行研究。中国古人种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草创阶段,有一些先驱性的探索为中国古人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有些成果,如布达生关于“甘肃史前人种与现代华北人颇为一致”和魏敦瑞关于中国猿人是现代蒙古人种的祖先”的推论,是极有见地的。
第三节 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
解放后,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随着基本建设的全面展开,考古工作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出土人骨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并得到了保护和收集,发表了许多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一阶段(特别是从50年代——80年代末)是其发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阶段。
1954年我国开始了人体测量仪器的研究和测试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现已能生产一系列品种齐全的人体测量仪器,制造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这一阶段,中国古人种学的研究上作出突出贡献的的前辈学者当属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后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颜訚先生。他的主要精力都投注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问题方面。他先后对甘肃杨家湾、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华县元君庙、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侯等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居民的人骨进行了观测和测量研究。此外,颜訚还与贾兰坡先生合作对东北地区西团山文化的人骨进行了研究,与毛燮均先生合作对殷代人类的牙齿进行了研究。
继颜訚先生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潘其风、韩康信两位先生在此项研究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令学术界瞩目的成就。他们对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许多批分属不同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和不同族别的人类学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对采集自辽宁省沈阳市郊郑家洼子青铜短箭幕人骨的研究、对福建敏侯出土的昙石山文化居民人骨的研究、对庙底沟二期文化居民所属种族类型的研究、对商代居民种系归属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居民中拔牙习俗的产生和传播问题的研究、对出土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汉代鲜卑族人骨的研究、对广东省佛山县河宕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居民人骨的研究、对出土于青海乐都柳湾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对出土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青海大通的与匈奴族有关的古人骨的研究、对吉林市骚达沟遗址出土的西团山文化人骨的研究、对出土于我国境内、蒙古、西伯利亚和东欧等地的与匈奴族有关的古人骨的研究、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毛庆沟墓地人骨的研究、对新疆南部孔雀河下游古墓沟墓地人骨种系成分的研究和对新疆北部伊犁河流域汉代乌孙族种族类型的研究。
除了这二位先生以外,该阶段中还有一些学者在中国古人种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包括:吴新智对山顶洞人化石及其种族问题的研究;张银运等对广西甑皮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夏元敏等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文化人骨的研究;张振标对山东邹县野殿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人骨种族类型的研究;张振标、陈德珍对河南淅川下王岗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张振标、尤玉柱对我国石器时代人类头骨人工变形习俗的研究;焦南峰对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西村遗址的周人墓葬的骨骼的研究;时墨庄和邵福根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豪欠营辽墓中的契丹族人骨和女尸进行了人类学研究;陈德珍、吴新智对河南长葛石固遗址出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陈德珍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及其继承关系的研究;魏海波、张振标对辽宁本溪庙后山青铜时代人骨的研究;朱泓对河北省蔚县夏家店下层文化人骨的研究、对商人和周人种系类型的比较研究、对辽西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种族类型的研究、对扎赉诺尔遗址出土的新的人类学资料的研究以及对汉代拓拔鲜卑人种构成情况的探讨等。
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我国科研人员独立工作,专门研究机构和人员数量迅速增加,研究领域更加全面,主要涉及到人种学、体质人类学、人体解剖学、人体形态学、古病理及创伤研究和功能压力分析等多个方面。此外研究课题更加广泛,涉及到考古学的各个时期,研究深度也教过去提高。从1980年以来,由于资料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一些学者开始试图对我国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居民的种族类型划分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例如:1980年,潘其风、韩康信对新石器时代居民种系分布情况的研究;1982年,张振标对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类型的研究;1986年,陈德珍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及其承袭关系问题的研究等。潘其风、韩康信在1984年发表了《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总结梳理了当时已获得的全部人种学资料和初步研究成果,结合当时学术界对区域考古学文化的认识,建立了我国古代人种学类型的时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颜訚先生早年关于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与新石器时代人类存在着形态学关系上的继承关系的论点,并就蒙古人种的起源、形成和分化等若干重要的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吴新智在1989年发表了《论中国古人类的连续发展》,提出并倡导有关“中国古人类连续发展”的理论。他们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在我国乃至国际学士界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观注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20世纪90年代至今)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工作又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阶段突出特点首先是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突破了沿用数十年之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一种多角度、多途径、多方式研究古人种问题的新局面。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早在70年代便已被引入人类学的研究之中,而分析古代人类遗骸中提取的DNA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有助于阐明人类起源、演化和群体间以及群体内部的种系遗传关系,在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始于80年代初期,近年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应用推进了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该方法目前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对考古墓葬发掘出来的古代人骨做个体鉴定、家系鉴定和种系鉴定。199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赵凌霞与几位外国科学家合作,在德国格廷根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实验室对出土于我国河南下王岗、甘肃大地湾和吉林查干泡等遗址的古人骨、牙齿中DNA的提取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最近,由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组建的吉林大学考古DNA实验室已经成功的对采集自河南郑州西山遗址的仰韶时代晚期人骨、河北阳原姜家梁墓地人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人骨以及内蒙古察右后旗三道湾汉代鲜卑墓葬人骨中的线粒体DNA进行了提取、扩增、测序和研究。
此外,分子人类学、牙齿人类学引入中国,种族人类学研究中的现代统计学的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该阶段,古代人种学基础资料的发现、整理和研究又有了大幅度的进展。其中包括:潘其风对出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平洋墓葬的东周时期人骨的研究;韩康信对青海省民和县阳山墓地和山东省诸城县呈子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朱泓对山东兖州西吴寺龙山文化人骨和济宁潘庙汉墓人骨的研究,朱泓对内蒙古凉城县出土的毛庆沟、饮牛沟、崞县窑子三个遗址出土的东周时期的人骨的研究以及他对出土于内蒙古宁城山嘴子辽墓契丹人头骨的研究;朱泓和贾莹对吉林省九台市石椁墓丛葬人骨的研究;陈山对大溪文化居民种系类型的研究;朱泓对甘肃省合水县九站遗址先周至西周时期居民种系类型的研究;韩康信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菜园村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张君对青海湟中李家山卡约文化居民种系类型的研究;郑晓瑛对甘肃酒泉干骨崖青铜时代居民的研究;潘其风对山西侯马上马墓地周代人骨的研究;韩康信对陕西省西乡县河家湾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骨的研究以及他和张君对紫阳县马家营遗址夏商时期石椁墓人骨的研究;朱泓和王成生对辽宁省彰武县平安堡遗址出土的高台山文化人骨的研究;刘宁对辽宁康平顺山屯青铜时代种系成分的研究;朱泓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庙子沟文化居民人骨的研究;韩康信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彭堡乡东周时期墓葬人骨的研究;陈山对出土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人骨的研究;汪洋对河北藁城台西商代居民种系成分的分析;潘其风对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人骨的研究;朱泓对辽宁省朝阳市三燕墓葬中的东部鲜卑人骨的研究;并且对辽宁省本溪市太子河流域的庙后山文化的居民的种系进行了再研究;张君、韩康信对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人骨的研究;张君对湖北枣阳市雕龙碑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人类学特征的研究;陈德珍、张居中对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早期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陈靓对陕西省铜川瓦窑沟先周时期居民种系类型的研究;朱泓对内蒙古宁城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人骨以及甘肃民乐东灰山四坝文化墓地人骨的研究。
除上述对新出土的古人骨原始资料的研究之外,在该阶段中学者们还发表了许多综合性研究论文、专著和对古人种研究理论问题的专著。如朱泓在1993年出版《体质人类学》一书,韩康信在1993年出版《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
值得提及的是,在这一阶段中外学者合作频繁。除前面提及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赵凌霞与几位外国科学家合作,在德国格廷根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实验室进行研究外,潘其风先生与日本东京大学等单位就中日两国古人骨及牙齿人类学方面问题进行合作研究。韩康信先生与日本九州大学中桥孝博对中日两国古居民拔牙习俗进行比较研究。
目前,中国的体质人类学家正同世界各国的体质人类学家积极合作,缩短距离,互补有无,在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内展开合作。在国内,有关部门和高校及科研部门都注意此领域后继人才的培养,新的研究阶段正刚刚开始。
中国有自己特色的体质人类学传统,中国也正走向世界研究水平的先进行列。
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要
Summaryof Human Systematic Anatomy
第一章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支学科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
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功能解剖学、外科解剖学、艺术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与生物学、人体生理学、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体质人类学和医学。
三、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细胞之间存在着组织液和非细胞结构的物质,即细胞间质。若干同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构成了组织。人体中共包括四大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各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就构成了器官。若干行使同一生理功能的器官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便构成了系统。
四、人体解剖学中常用的方位术语
1.        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上肢下垂并靠于躯干的两侧,下肢伸直,两足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2.        常用的切面
矢状切面:沿前后方向 ,把人体(或器官)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则称为正中矢状切面。
冠状切面:也叫额状切面,是沿着左右方向,把人体(或器官)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切面:把人体(或器官)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横切面。
这三个切面互呈垂直位。
3. 相对关系的术语
前和后:靠近身体腹面者为前,靠近身体背面者为后。
上和下:靠近头侧者为上,靠近足侧者为下。
近侧和远侧:用来表示四肢的空间关系,靠近肢跟部位者为近侧,远离肢跟部位者为远侧。
内侧和外侧: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切面者为外侧。
内和外:仅对中空器官而言,接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浅和深: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者为浅,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者为深。
第二章  系统解剖学概述
第一节    运动系统(骨、关节和肌肉)
第二节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淋巴液循环)
第三节    呼吸系统(呼吸道、肺)
第四节    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
第五节    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第六节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脑垂体和松果体)
第八节    神经系统(神经器官的构成、神经系统的分类、脊髓、脑)
第九节    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
人体骨骼解剖学
Osteal Anatomy of Human
第一节    关于骨的一般性知识
一、骨的分类和形态
二、骨的组织结构
三、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四、骨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颅骨
脑颅、面颅和颅的整体观察
第三节    躯干骨
椎骨、胸骨、肋骨、脊柱和胸廓
第四节    上肢骨
上肢带、自由上肢骨
第五节    下肢骨
下肢带、自由下肢骨
牙齿解剖学概要
第一节    关于牙齿的一般性知识
一、         有关的解剖学术语
二、         牙齿的形态和分布
三、         牙齿的组织结构
四、         牙齿的分类和齿式
第二节    恒齿
一、         门齿
二、         犬齿
三、         前臼齿
四、         臼齿
第三节    乳齿
一、         乳门齿
二、         乳犬齿
三、         乳臼齿
四、         乳齿与恒齿的交替和鉴别
人体骨骼测量纲要
OstealMetrical Compendium of Human
绪   论
一、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同时又是研究人类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体质变化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对人体进整体和局部的观察与测量来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体测量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包括尸体)测量两部门。骨骼测量根据所研究部分的不同又分为颅骨测量和体骨测量:前者描述颅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活体测量根据人体的部位,又分为头面部测量和体测量:前者描述头面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
二、人体测量仪器
人体测量仪器是进行人体测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为适应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调查任务的需要,该仪器应具有精确轻巧、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等项特点。
常用的人体测量仪器包括直脚规、弯脚规、三脚平行规、人体测高仪、耳高针、卷尺、测齿规、摩里逊定颅器、附着式量、测腭器、测眶器、测下颌骨器、立方定颅器、水平定位针、马丁描骨器、托颅盘、平行定点仪、持骨器、测骨盘、简易描绘器,缩放仪、坐高椅、体重计和校规等20余种。
第一章  骨骼的性别和年龄鉴定
第一节  性别鉴定
在对骨骼进行人类学、考古学和法医学的研究之前,都必须首先对其做出可靠的性别鉴定,否则便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在史前考古学资料中,不同种类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常常在墓葬中分别与男性或女性个体的骨骼并存,这种情况通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属于母系氏族社会还是父系氏族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辩认出骨骼的性别,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上述诸方面研究中的错误结论。在人类学研究中也是这样,如果在所测量的标本中不能正确区分出男女两性个体,自然难以计算出可靠的男女两性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的各自的平均值。而法医对刑事案件中的人骨所做出的性别鉴定的正确与否,毫无疑问将严重影响到对案情的分析。
对于那些性别特征显著的骨骼进行鉴定,并不十分困难。但是,对于某些性别特征并不明显的骨骼若想准确地做出判断就并非易事了。而在大量的骨骼材料中,总会有一部分个体骨骼的特征处于男女两性变异范围的重叠部分而难以分辨。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出最后的鉴定结论之前,必须仔细观察,谨慎从事。由于骨骼上性别特征的出现与个体内分泌活动中性激素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未成年的个体骨骼进行性别鉴定远比对成年个体困难。就成年个体骨骼的性别鉴定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只有颅骨(包括下颌骨),鉴定的准确率可达到90%,若再加上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来帮助鉴定,则准确率可高达95%以上。但据另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和统计,认为如果仅有颅骨(包括下颌骨)进行性别鉴定,其准确率只有77%。
总的来说,由于身体各部分骨骼上所体现出的性别特征在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骨骼的性别鉴定首先应以性别特征最为明显的骨盆为主要依据,其次为颅骨(包括下颌骨),再其次才是其他骨骼。
一、骨盆的性别特征
骨盆的性别差异十分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男女两性骨盆所担负的生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所致。一般来说,男性的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耻骨联合部较高,耻骨下角小;女性的骨盆浅而宽,骨面细腻,坐骨大切迹宽而浅,耻骨联合部较低,耻骨下角大,常有耳前沟。骨盆的各项性别特征详见下表:
项           目
男                性
女             性
骨盆整体
粗壮、肌嵴明显、较重
较细致,肌嵴不发达,较轻
骨盆入口(上口)
纵径大于横径,呈心脏形
横径大于纵径,呈椭圆形
骨盆出口(下口)
狭小、坐骨棘发达
宽阔,坐骨棘不发达
骨盆腔
高而窄,呈漏斗形
浅而宽,呈圆柱形
耻骨结节
钝圆,靠近耻骨联合
锐利,距耻骨联合较远
耻骨弓
呈?V?字形,夹角较小,约70-75,相当于食指于中指所形成的角
呈?U?字形,夹角较大,约90-110,相当于拇指与食指所形成的角
坐骨耻骨支
外翻不明显
明显外翻
耻骨联合


闭孔
大,较近卵圆形,内角较钝,约100-110
较小,近三角形,内角较锐,约70
髋臼
较大,略向外侧方
较小,略向前方
坐骨大切迹
窄而深
宽而浅
髂骨
高而陡直,额翼较厚
较低,上部略向外张开,髂翼较薄而透光
耳状关节面
大而较直
小而较倾斜
耳前沟
不常有;如有,也窄而浅
常见,发育良好,宽而深
骶骨
长而窄,曲度明显而匀称
短而宽,上部曲度较小,较平直,下部明显向前弯曲
骶骨岬
显著
不甚显著
骶骨底部的第一骶椎上关节面
大,约占骶骨底部的2/5至1/2
小,约占骶骨底部的1/3
除上述性别差异之外,有些学者还特别指出,在组成骨盆的耻骨和坐骨上的某些细部特征具有更为重析性别鉴定意义。这些特征包括:
(1)耻骨下支的下缘(内侧缘):男性外凸,而女性凹入。从耻骨下支的背侧面观察,该项特征更为明显。
(2)耻骨联合面下端至耻骨下支内侧缘;男性为一平坦的骨面,而女性则为一锐薄的骨嵴。
(3)耻骨支移动部(联合部):男性呈上宽下窄的三角形,而女性则呈上下宽度大致相等的方形。
(4)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腹侧面:在耻骨联合面腹侧缘附近与耻骨一支内侧缘附近,男性有一骨嵴,(通常与耻骨联合面腹侧缘相平行),而女性则为一细弱的弧线结构,称为腹侧弧。
(5)耻骨支移行部(联合部)近联合面的下半部分;女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小区,而男性无此结构。
(6)耻骨下支的起始部分(靠近联合部):男性宽而粗壮,女性则薄而细弱。
二、颅骨的性别特征
一般来说,男性的颅较大,厚重而粗壮,眉弓发达,眶上缘圆钝,前额较倾斜,颧骨高而粗壮,颧弓较粗,乳突和枕外隆均较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光滑而细致,眉弓不发达,眶上缘锐薄,前客较陡直,颧骨低而纤细,颧弓较细弱,乳突和枕外隆突不发达。(图69)
颅骨的各项性别特征详见下表;
项       目
男       性
女        性
1.颅骨整体
较大,较重
较小,较轻
3.颅腔
较大,约1450毫升
较小,约1300毫升
4.肌线和肌嵴
较显著
较弱
5.额骨
较为后倾
额鳞下部较陡直,上部向后
6.额结节和顶结节
不显著
上弯曲
7.整个面部
较狭长
较显著
8.眉间突出
显著,突出于鼻根上方
较宽短
9.眉弓
发育较显著
不显,较平直
10.鼻根点凹陷

发育较弱
11.眼眶
较低,呈方形
浅或无
12.眶上缘
钝厚
较高,较圆
13.梨状孔
较高而窄
锐薄
14.牙齿
较大
较低而宽
15.颧骨
较粗壮
较小
16.颧弓
深而宽
较低,较纤弱
17.乳突上嵴
显著
较细而平直
18.乳突
较大
不显
19.茎突
较粗壮
较小
20.下颌窝
深而宽
较纤弱
21.枕外隆突
粗大
浅而小
22.上顶线
粗大
不发达
23.枕骨大孔
粗大
不明显
较小
三、下颌骨的性别鉴定中亦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其各项性别特征详见下表:
项       目
男       性
女        性
1.下颌骨整体
较大,较厚,较重
较小、较薄、较轻
2.下颌体与下颌联合
较高
较低
3.下颌支
较宽
较窄
4.下颌角区
较粗糙,常外翻
较细致而光滑,少外翻
5.下颌角
较小,一般小于120°
较大,一般大于125°
6.颏部
较方而粗糙
较圆而尖
7髁突
较大而粗壮
较小而纤弱
四、其它骨骼的性别特征
除骨盆、颅骨和颌骨之外,人体中的许多其它部位的骨骼也能反映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因此,在鉴定实践中,若能在骨盆和颅骨(包括下颌骨)的鉴定基础上再铺之以对其它骨骼的观察,则肯定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率。例如,胸骨的性别差异也比较大,其各项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特别是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度比例,性别差异尤其明显,男性胸骨体长度一般大于胸骨柄长义的2倍,而女性中这一比例则小于2倍。再如四肢的长骨中也可以体现出某些性别特征。一般来讲,男性的长骨较为粗大、厚重、肌嵴和骨突较发达,前节端的头和髁均较大,而女性的长骨则较弱、轻巧,骨面较光滑、关节端的头和髁均较小。此外,锁骨、肩胛骨、椎骨(特别是寰椎、枢椎、第五腰椎)肋骨、髌骨、跟骨、距骨的趾骨等,性别差异也比较明显,可以作为骨骼性别鉴定时的参考。
第二节  年龄鉴定
比较准确地鉴定骨骼的年龄,是进行骨骼测量研究的重要前提,否则,我们就不能正确的按照年龄组分别处理测量数据,而各不同年龄组之间,尤其是在未成人和成年人之间同类测量项目上的数值的变异范围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不能比较准确地做也性别鉴,就无法正确地统计和使用测量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是,骨骼的年龄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并常常受到营养状态和发育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年龄的骨骼有时会出现不同的年龄特征,而带有相似或相同年龄特征的骨骼。有时也可能属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因此,骨骼的年龄鉴定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
一、根据牙齿的萌出时间推断年龄
牙齿的萌出是指牙齿从齿冠露出齿龈直至上下颌牙齿咬合接触的全部过程。牙齿的萌出时间以齿冠出龈时间为准。在正常情况下,牙齿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左右成对地逐渐萌出。一般来说,下颌牙齿的萌出时间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齿,女孩牙齿的萌出时间略早于男孩。牙齿萌出过程所存在的这些内在的规律性,便为我们判断骨骼的年龄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婴儿在出生后5-8个月时,下颌乳中门齿开始萌出,至20-30个月,全部乳齿出齐。儿童一般在6岁左右,于乳前第二臼齿的后方萌出第一颗恒齿,即第一臼齿(俗称六岁牙) 。此后,在恒齿生长发育的压力下,乳齿根部逐渐被吸引以至松动、脱落,而恒齿则相继萌出,这种恒乳的交替现象,一般持续到13岁左右结束。除第三臼齿(智齿)外,恒齿全部萌出的时间约需7年。第三臼齿则要在进入成年期的前后方始萌出,有人要迟至25-30岁,也有人终身不出。
我国儿童乳齿的萌出时间详见下表:
牙齿种类
萌出时间(月)


乳中门齿
7.5(6-9)
乳侧门齿
9(6.5-10)
乳犬齿
18(16-20)
乳第一臼齿
14(12-18)
乳第二臼齿
24(20-30)


乳中门齿
6(5-8)
乳侧门齿
7(6-9)
乳犬齿
16(14-18)
乳第一臼齿
12(10-14)
乳第二臼齿
20(18-24)
我国儿童男女两性恒齿的萌出时间详见下表
牙齿种类
萌出时间(月)
男    性
女    性


中门齿
6.5-8
6-9
侧门齿
7.5-10
7-10
犬齿
10-13
9.5-12
第一前臼齿
9-12
9-12
第二前臼齿
10-13
9.5-12
第一臼齿
6-7.5
9.5-7.5
第一臼齿
11.5-14
11-14
牙齿种类
萌出时间(月)
男    性
女    性


中门齿
6-7.5
5-8.5
侧门齿
6.5-8.5
5.5-9
犬齿
9.5-12
8.5-11.5
第一前臼齿
9.5-12.5
9-12
第二前臼齿
10-13
9.5-13
第一臼齿
6-7
5-7
第一臼齿
11-13.5
10.5-13
二、牙齿的磨耗程度与年龄的关系
当人类在进食的时候,由于咀嚼运动的发生使得牙齿与食物之间、牙齿与牙齿之间出现了摩擦,因而造成牙齿某些牙合面与切端的磨耗。一般来说,人类牙齿的磨耗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但同时也受到下列非年龄因素的影响。
(1)饮食结构中以粗糙、坚硬的食物为主的居民,其牙齿的磨耗程度比较严重。据有的学者统计,我国南方人民牙齿的磨耗程度一般较北方人为轻,沿海一带居民的牙齿磨耗程度则比内地居民为轻。
(2)牙齿发育正常、钙化程度较高者,其牙齿硬度高,不易磨耗,反之则容易磨耗。例如,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的患者,其牙齿组织疏松、硬度差,磨耗也比正常人严重。
(3)在同一齿列中,经常咬合的部位牙齿磨耗重,无咬合部位的牙齿则磨耗轻甚至无磨耗。这种情况,在咬牙合关系异常和部分牙齿生前早期脱落的个体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咬合力分布不均匀,甚至同一牙齿面磨耗程度也有轻重之分。
(4)在同一口腔中的萌出较早的牙齿,其磨耗程度大于较晚萌出者。例如在同一个体中,一般情况下第一臼齿的磨耗程度总是大于第二臼齿。
(5)某些特殊的职业、生活习俗和病理情况等均会对牙齿的磨耗程度产生影响。例如某些修鞋工人由于习惯于将鞋钉衔于齿列间,其前部牙齿的兄弟耗程度便可能高于他人,而患有夜磨牙病的人,其牙齿、特别是臼齿的磨耗程度肯定会高于正常情况。
以上各点都是我们在运用牙齿的磨耗程度来推断年龄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鉴定误差减小到最低的标准。
1. 臼齿的磨耗程度与年龄鉴定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等在收集自我国华北地区的已知年龄的93具男性颅骨上,根据下列标准观察了第一臼齿和第二臼齿的磨耗程度。
Ⅰ级.齿尖顶和边缘部分略有磨耗。
Ⅱ级.齿尖磨平或咬合面中央凹陷。
Ⅲ级.齿尖大部分磨去,齿质点暴露。
Ⅳ级.齿质点扩大,互相连成一片。
Ⅴ级.齿冠部分磨去,齿质全部暴露。
Ⅵ级.齿冠全部磨耗,齿髓腔暴露。
按照上述标准来推断年龄,则可得到我国华北地区男性居民第一臼齿、第二臼齿的磨耗等级与年龄变化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第一臼齿
第二臼齿

平均年龄(岁)
有效年龄
范围(岁)
最高百分率
年龄范围
平均年龄(岁)
有效年龄
范围(岁)
最高百分率
年龄范围

23
22-23
15-20
23
22-24
15-25

27
26-29
21-25
30
29-31
26-35

32
28-36
26-35
38
36-40
36-45

41
39-43
36-55
46
44-48
46-55

53
48-57
56岁以上
30
55-65
60岁以上
2.门齿的咬耗程度年龄鉴定
在臼齿缺失的情况下,尚未根据门齿切缘的咬耕种程度来推断年龄。通常采用下颌门齿,一般将其咬耗程度分为如下6级:
0级:门齿切缘釉质未咬耗或有咬耗。
1级:齿冠切缘釉质磨平。
2级:出现齿质点或线状齿质条纹。
3级:齿冠进一步咬耗,出现较大面积的齿质条带。
4级:齿冠磨去将近一半,齿质全部暴露。
5级:齿冠极度咬耗,磨去部分超过齿冠的一半以上,齿髓腔暴露。
三、根据颅骨骨缝的愈合情况推断年龄
颅骨骨缝愈合情况也与年龄有关,因此也是判断年龄的一项重要依据。新生儿的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存在着很在的间隙而由结缔组织所充填。婴儿颅顶各骨之间的结缔组织膜称为囟,主要包括有前囟(冠状缝与矢状缝的相交处)、后囟(人字缝与矢状缝的相交处)、蝶囟(顶骨的前下角处)和乳突囟(顶骨的后下角处)。前囟在出生后一岁增至两岁闭合,后囟在出生后两个月闭合,蝶囟在出生后三个月闭合,乳突囟在出生后一岁闭合。
成年人颅骨骨缝的愈合过程开始时缝隙间结缔组织消失,缝隙缩小;而后波纹的深度逐渐爱莫能助变浅,波线被部分骨性愈合所切断,呈断断续续的曲形波;进而仅见波纹残迹,最后完全消失。同一骨缝在愈合的过程中,一般是颅内缝先于颅外缝愈合,男性颅缝的愈合早于女性。
各颅内缝的愈合年龄详见下表:
颅   缝   名   称
开始愈合(岁)
完全愈合(岁)
矢状缝
22
35
蝶额缝(蝶骨小翼段)
22
64
蝶额缝(蝶骨大翼段)
22
65
冠状缝(前囟段和复杂段)
24
38
冠状缝(翼区段)
26
41
人字缝(人字点段和中间段)
26
42
人字缝(星点段)
26
47
枕乳段(下段)
26
72
蝶顶缝
29
65
蝶顶缝(下段)
30
68
蝶顶缝(上段)
31
64
枕乳段(上段和中段)
30
81
枕乳段
37
81
鳞状缝(前段和后段)
37
81
各颅外缝的愈合年具详见下表:
颅缝名称
开始愈合(岁)
完全愈合(岁)
矢状缝
22
35
蝶额缝
22
65
冠状缝
24
41
人字缝
26
47
枕孔缝
26
81
蝶顶缝
29
65
蝶颞缝
30
67
顶乳缝
37
81
鳞状缝
37
81
颅骨骨缝的愈合先从颅骨内板开始,然后向外板延续,直至外板颅缝完全愈合为止。但在某些颅骨上,内板骨缝愈合后,骨缝愈合的进程并不向外板延续,或者虽向外板延续,但速度甚缓,因而出现颅外缝不愈合或不完全愈合的现象。所以,由颅缝愈合情况推断年龄时,应主要依据颅内缝,若单凭颅外缝推断年龄,其误差有时可高达5-10岁。
此外,在未成年个体的颅底,蝶骨和枕骨基底部之间一块软骨相连,此处的骨缝称为基底缝。该缝在18岁开始愈合,至24-25岁完全愈合。基底缝的愈合年龄比较恒定,故其愈俣与否,是推断骨骼年龄是否已达成年的可靠依据。
四、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
人骨是由许多独立的骨化点发育,生长而成的。在胚胎时期,这种骨化点的数目多达806个,以后逐渐发育、融合、待出生时已下降到约450个左右,到成人时始形成206块骨骼。上述骨化点的出现、发育和消失以及骨骺发生愈合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因此,这种变化是骨骼上可靠的年龄标志。
在鉴定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的四肢骨做作为观察对象。一般情况下,四肢骨骨化点的出现的时间自胎龄6周起至20岁止。骨骺愈合的时间自13岁开始,至25岁左右结束。应该指出,四肢骨骨化点的出现与骨骺愈合的时间,受到营养条件、健康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男女两性四肢骨骨化点的出现与骨骼愈合的也略有差异,女性一般早于男性1-2岁。
五、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
耻骨联合面的形态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而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据此可鉴定青年期至老年期的骨骼年龄。该方法是目前最好的骨骼年龄鉴定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鉴定年龄,在14-30周期间,误差仅为+1;在30-50岁期间,误差仅为+2。因此,该方法对骨骼人类学研究的法医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耻骨联合面是耻骨上下支连续部分的内侧面,呈长椭圆形或者卵圆形,上下径大,前后径小。可分为两缘(背侧缘和腹侧缘)、两端(上端和下端)、一个腹侧斜面和一个联合面。
根据不同年龄期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可将耻骨联合面的形态特点归纳为12个时期(图70)
(1)第一期(14-17岁)
联合面圆突,中部最为凸出,整个联合面由隆嵴与沟组成,嵴的高度可达2-3毫米,联合面的周缘无界限边缘。
(2)第二期(18-19岁)
联合面中部略低平,嵴尖稍圆钝。联合面周缘无明显界限边缘。
(3)第三期(20-23岁)
联合面中部明显变平,隆嵴更低钝,联合面背侧缘由中部开始出现。
(4)第四期(24-26岁)
联合面上的隆嵴仅剩痕迹或完全消失。联合面背侧已经形成,腹侧缘正在形成。下端界限开始出现,腹侧面的内下方逐渐形成斜面。
联合面变得平坦,有些个体的联合面中部轻度下凹。联合面背侧完全形成,腹侧缘下段正在逐渐形成,腹侧缘下段正在逐渐形成。腹侧斜面完全形成,并开始扩大。
(6)第六期(29-30岁)
联合面平坦。联合面腹侧缘上段正在逐渐形成,上端界限开始出现,下端界限进一步明显,而且显得比较尖锐,呈锐角形。至30岁时,联合面周缘完全形成。
(7)第七期(31-34岁)
联合面开始下凹。联合面背侧缘向后扩张,使联合国开始呈卵圆形倾向。
(8)第八期(35-39)
联合面轻度下凹。背侧缘开始出现波浪形起伏。一部分男性个体联合面腹侧斜面上段发现中断现象,导致腹侧缘上段缺损。
(9)第九期(40-44)
大部分联合面波形起伏,高低不平,背侧缘明显向后扩张,联合面呈卵圆形。
(10)第十期(45-50岁)
联合面下凹更为明显,而且显得更加起伏不平,背侧缘与腹侧缘有唇缘形成。腹侧斜面下缘显得较为突出,似唇形。
(11)第十一期
整个耻骨出现骨质疏松现象,稀疏多孔。联合面骨质起伏不平,且出现散在性小凹和粟粒样小孔。背侧缘向后扩张显著,如唇形。腹侧缘常断裂破损。
(12)第十二期
耻骨联合面显示退行性变化,出现更多的小孔和小凹。
六、骨骼上的其它老年性变化
人体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后,全身骨骼均会呈现出一系列的显著变化,一般统称为老年性变化。这类变化首先表现在颅、骨盆、肩胛骨和脊椎骨上,以后逐渐遍及全身各部骨骼。例如,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剑突的骨化以及舌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的骨化。由于骨骼内有机成分减少,从而使骨质变薄,变轻、变脆,孔隙增多,气窦扩大。颅顶特别是在顶孔间区呈现出大的卵圆形凹陷区。上下颌骨由于牙齿脱落,齿槽突因缺少功能性刺激而发生废用性的萎缩乃至消失。下颌角的角度增大,与儿童期相似。脊椎内椎体上、下关节面的周缘骨质增生而形成唇状隆起。骨盆和肩胛骨等部分亦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老年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尽管我们尚不能判定骨骼确切的年龄,但起码已经标志着该个体已进入老年阶段。
七、年龄鉴定结果的表示法
目前,在进行年龄鉴定时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表述标本的年龄:
(1)具体数字表示法
用具体的数字记录判断出来的估计年龄或者估计年龄范围(如6岁,30-35岁)。
(2)年龄分期表示法
采用阶段性的年龄分期来归纳鉴定结果。一般可划分为婴儿期(0-2岁)、幼儿期(3-6岁)、少年期(7-14岁)、青年期(15-23岁)、壮年期(24-35岁)、中年期(36-55岁)和老年期(56岁以上)。
在实践上,现场鉴定时通常采用具体数字表示法,而在编写鉴定报告和撰写研究论文时则多习惯于采用年龄分期的方式来表达鉴定的结果。
第二章 颅骨的测量与观察
第一节     颅骨的测量
一、颅骨的下颌骨的标准平面
在进行颅骨和下颌骨的某些项目,尤其是角度项目的测量时,必须首先将被测标本置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这个特定的位置即称为标准层面。
1.法兰克福平面(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
是颅骨测量时的标准平面,于188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测定方法协定会议上确定,而后为各国人类学家所采纳,故而得名。此平面由三点组成,即由两侧外耳门上缘点(po)和左侧眶下缘点(or)所决定。如果左侧眶下缘点处颅骨破损,则可以右侧眶下缘点取代。因此,该平面又称眼耳平面(Ohr-Augen-ebene )在实际操作时是将颅骨(不带下颌骨)放在摩里逊定颅器的支架上,把定颅器的左右两根测臂的支点向上对准两由外耳门上的缘点,再把第三臂的支点向上对准左侧眶下缘点,此时的颅骨便处于法兰克福平面的位置上,其与人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时头部的位置一致。在颅骨与下颌骨配套时,亦可使用此平面作为下颌骨的标准平面。
2.齿槽平面(Alveolarplane)
齿槽平面是下颌骨上的下齿槽点(id)与左右两侧第二下臼齿和第三臼齿之间齿槽横隔向上最突出点所构成的平面。在仅有下颌骨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该平面作为下颌骨的标准平面。
3.基底平面(Basilarplane ,basal plane)
将下颌骨基底缘向下平置于桌面玻璃板代表下颌骨的基底平面。由于下颌骨基底缘的形态常有变异,故该平面的确定会受到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以使用齿槽平面为宜。
二、颅骨和下颌骨的主要测点
颅骨和下颌骨上各个测点的正确定位,是颅骨测量的关键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测量数值的准确性。现将各常用主要测点的定位方法简介如下,更为详尽的内容可参阅人体测量手册和其它有关的书籍。
1、颅骨的主要测点
(1)眉间点(glabella,g)
该点是颅骨测量中最重要的测点之一。确定此点时应半颅骨置于法兰克福平面的位置上,否则将会导致定点偏高或者偏低。该点位于额骨左右眉弓内侧端之间,是正中矢状面旧最向前突出之点,通常们于额鼻缝的上方,当额骨眉间部平坦,难以确定最向前突出位置时,可借两则眉弓走向的趋势来确定此点,一般可定在眉间区的中央位置上。
(2)额中点(metoipion,m)额骨上,左右两侧结节最突出之点的连线与正中的矢状面的交点。
(3)前囟点(bergma,b)
位于颅顶,冠状缝与矢状缝的交点。如果在前囟区有缝间骨存在,则以上述两缝的主要走向,即由目测所得的两缝主轴之假想延长线的相交之点定位,有时前囟区的骨缝扭曲强烈,致使前囟点明显偏离正中矢面,则也可以此缝主轴的假想延长线和相交之点来确定前囟点的益。
(4)颅顶点(vertex,v)
在法兰克福平面的位置上,颅骨正中矢状面上最高的一点。
(5)人字点(lambda,1)
矢状缝与人字缝的相交之点,当颅骨上有印加骨(Incabone)或人字点骨(lambdoidbone)存在的情况时,则以比两缝的主要趋向,即由目测所得的两缝之假想延长线的交点来确定。
(6)颅后点(opisthocranion,op)
颅骨在正中矢状面上最和后突了之点。该点距离眉间点最远,通常位于枕外隆凸的上方,可由眉间点测量颅骨最大长时求得。
(7)枕外隆凸点
在颅骨后面上,枕骨上项线与正中徉状面的交点。当上基线发育较弱或枕外隆凸下面向颅底转折处取得此点。
(8)枕骨大孔后缘点(opisthion,o)枕骨大孔后缘与正中矢壮面的交点。
(9)枕骨大孔前缘点
枕骨大孔前缘与正中矢状面相交处的最向后之点。
(10)颅底点(basion,ba)
枕骨大孔前缘与中矢状机相交处的最向下之点。
(11)颅侧点(euryoun,eu)
颅骨侧面最向外突出之点。一般位于顶结节附近,或位于颞骨鳞部后上角及上部。通过测量颅骨最大宽确定此点的位置。
(12)额颞点(fornototemporale,ft)
左右两侧额骨颞嵴相互间距离最近之点。
(13)耳点(auriculare,au)
位于颅骨侧面,为颞骨颧突根部(或其延长线)与通过耳门上的缘点的生线相交而最向外侧突出的一点。
(14)耳门上缘点(porion,po)
外耳门上缘的中点。该点为颅骨测量最重要的测点之一,通常用以确定法兰克福平面的位置,一般位于耳点的下内侧,为目测的平分外耳门为前后两半的直线与外耳门上缘的交点。确定此点时,应先观察到外耳门后上部通存在耳道上棘(spina suprameaatica),该棘为一斜行的小骨片,其基部即为外耳门后上缘的一部分,借此确定外耳门的上缘。
(15)星点(asterion,ast)
在颅骨侧面,人字缝、枕乳缝和顶乳峰相交之点。当此处出现缝间骨时,以三缝的主要趋向,即由目测所得的三缝延长线之交点来确定。
(16)鼻根点(nasion,n)
颅骨测量的最重要的测点之一。位于颅骨前面,额鼻缝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当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当中正中矢状面附近的两侧额鼻缝高低不等时,应取其上下的适中的位置确定此点。
(17)鼻尖点(rhinionrhi)
鼻骨下缘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18)鼻棘点(nasospinale,ns)
梨状孔左右两半的下缘最低点的切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当梨状孔缘妯现鼻前窝或鼻前沟时,可参照鼻腔底的水平面位置来确定此点。
(19)鼻棘下点(subspinale,ss)
鼻前棘根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向齿槽转折之点。
(20)上齿槽前点(prosthion,pr)
左右上颌中门齿之间的齿槽间隔(septa interalveolaria)上最向前突出的一点。
(21)上齿槽点(supradentale,sd)
左右上颌中站齿之间的齿槽隔卫星上最向下突出的一点。
(22)颌额点(maxillofontale,mf)
眶内侧缘与额上颌缝的交点。当眶内侧缘较贺钝时,该点不易确定,可用铅笔由眶内侧缘与眶下级交界处开始,向上轻轻擦出眶内侧缘的轮廓,然后再确定此点。
(23)眶内缘点(deryon,d)
眶内侧壁上,额泪缝、额上颌缝和泪上颌缝三者的相交之点。
(24)眶外缘点(ectoconchion,ec)
与眶上缘平行的虎眶入口平分线与眶外侧缘的相交之点。当眶外侧缘较圆钝,不易找出此缘时,可用锅笔沿着眶上、下缘向外侧缘,轻轻擦出眶外侧缘的痕迹,再行定点。
(25)眶下缘点(orbitale,or)
为眶下缘的最低点。一般位于眶下缘外侧部,而不在眶下缘的正中。此点是确定法兰克福平平面的基点之一。
(26)颞额颧点(frontomalaretemporale,fmt)
位于额骨颧突前与后面的交界处,是颧额缝最外侧的一点。
(27)眶额颧点(frontomalareoritale,fmo)
颧额缝与眶外侧缘的相交之点。当眶外侧较贺钝时,可用铅笔擦出眶外侧缘的适中部位,以确定此点。
(28)颧点或颧弓点(zygion,zy)
颅骨侧面上,颧弓最向外突出之点。
(29)颧颌点(zygomaxillare,zm)
颧上颌缝的最下点。如果颧骨上颌缝最低处为一条直线,则该点定在此直线的最前端。
(30)口点(orale,ol)
位于硬腭前部,左右上颌中门齿齿槽窝后缘的共同切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31)腭后点(staphylion,sta)
位于后腭后部,两侧腭后切迹缘的共同切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32)上齿槽后点(alveolon,alv)
左右侧上颌齿槽突后缘的共同切线与腭正中线的交点。
(33)上齿槽外点(ectomalare,ecm)
为上颌齿槽突向外侧的最突出之点。该点通常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槽缘之外侧。
(34)上具槽内点(endomalare)
上颌第二臼齿齿槽突内侧齿槽缘之中点。
2.下颌骨的主要测点
(1)下齿槽点(infradentale,id)
左右下颌中门齿之间的齿槽间隔上最向上突出的一点。
(2)颏下点(gnathion,gn)
下颌骨下缘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3)颏前点(pogonion,pg)
下颌骨颏隆突在正中矢面上最向前突出之点。
(4)下颌角点(gonion,go)
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的下交处最向下、最向后和最向外突出之点。当下颌角区呈弧形转折时,此点难于确认,则可采用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组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来确定此点。具体的方法是用此角的平分线的延长线,使其与下颌角区的边缘相交,此相交之点即为下颌角点。
(5)颏孔点(mentale,ml)
下颌骨颏孔下缘的最低点。有时下颌骨的一侧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颏孔,则选择主颏孔的相应部位来定位。
(6)髁突外点(condylionlaterale,.cdl)
下颌骨髁突上最向外突出之点。
三、颅骨和下颌骨的主要测量项目
颅骨和下颌骨上的测量项目很多,本书仅选择若干在人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项目叙述如下,其余各项可参阅有关的人体测量工具书。
1.颅骨的主要测量项目
(1) 颅骨最大长(maximum cranial length)
(2)    在正中矢状面上,由眉间点(g)到颅后点(op)之间的直线距离。用弯脚规测量。测量者应位于颅骨的左侧,用左手将弯脚规的一端置于眉间点,而以右手将弯脚规的另一端沿颅骨正中矢状面的位置上下移动,以确定颅骨的最长径。
(3) 颅骨最大宽(bsai-regmetic height)
前囱点(b)至颅底点(ba)之间的直线距离。用弯脚规测量。
(4) 耳上颅高(auricular height)
颅顶正中线上一点至两侧耳门上缘点之间连线(po-po)的垂直距离(或称投影高度)用摩里逊定颅器测量。先将颅骨固定于摩里逊定颅器上,使其处于法兰克福水平位。然后,装上测耳上颅高器,将竖尺放下,使其与颅顶相接触,同时向左右两方移动颅骨,把竖尺尖端恰好高速到颅顶的正中线上,此时竖尺上所示的读数,即为耳上颅高值。
(5) 额骨最小宽(minumum forntal breadth)
两侧额颞点(ft )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或弯脚规测量。
(6) 耳点间宽(biauricular breadth)
(7) 颅底长(basi-nasal length)
鼻根点(n)至枕骨在孔前缘点(enba)之间的直线距离。通常用弯脚规测量。
(8)面底长(prosthionto endobasion length)
上齿槽前点(pr)至枕骨大孔前缘点(enba)之间的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或弯脚规测量。
(9)枕骨大孔长(foramenmagnum length)
枕骨大孔前缘点(enba)至枕骨大孔后缘点(o)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或游标卡尺的测内径卡脚测量。
(10)枕骨大孔宽(foramenmeanum breadth)
枕骨大孔外侧缘上的最大宽径。用直脚规或游卡尺的测内径卡脚测量。该项测量应与枕骨大孔长垂直。
(11)上面高(upperfacial height)
鼻根点(n)
至上齿槽前点(pr)的直线距离。另一种测法是自鼻根点至上齿槽点(sd)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12)上面宽(upperfacial breadth)
左右侧颞额颧点(fmt)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13)两眶内宽(InnereBiorbitalbreite)
左右内眶额颧点(fmo)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或三脚平行规测量。
(14)鼻根点至两眶内宽之矢高。(subtense fmo-fmo)
鼻根点(n)至两眶内宽的垂距。用三脚平行规测量。测量时可与测两眶内宽同时进行。将三脚平行规的两脚置于左右眶额颧点的位置上,中间竖尺的尖端放在鼻根点上。竖尺上所法的读数即为矢高。
(15)面宽或颧点间宽(biozgomatic breadth)
左右侧颧点(ay)之间的直线距离。用弯脚或直脚规测量。
(16)中面宽(middlefacial breadth)
左右侧颧颌点(zm)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或三脚平行规测量。
(17)鼻棘下点至中面宽之矢高。(subtense zm-zm)
鼻棘下点(ss)至中面宽的垂距。用三脚平行规测量。
(18)眶宽(orbitalbreadth)
有两种测法,均用直脚规测量。其一,为颌额点(mf)至眶外缘点(ec)的直线距离;其二,为眶内缘点(d)至眶外缘点的直线距离。
(19)眶高(orbitalheight)]
与眶宽相垂直的眼眶入口最大径。用直脚规测量,注意此径的两端应在眶缘上,而不可定位于眶缘的切迹或凹陷处。
(20)两眶宽(biorbitalbreadth)
左右眶外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ec-ec)。用直脚规测量。
(21)眶间宽(interorbitalbreadth )左右眶内缘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d)。通常用直脚规测量。
(22)前眶间宽(VordereInterorbital breite)
左右侧颌额点之间的直线距离(mf-mf)用直脚规测量。
(23)鼻宽(nasalbreadth)
即梨状孔的最大宽度,测量时此径应与颅骨正中矢状面相垂直。用直脚规或游标卡尺的测内径卡脚测量。
(24)鼻高(nasalheight)
鼻根点(n)至鼻棘点(ns1)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25)鼻骨最小宽(simoticchord SC)
两侧鼻颌缝之间的最小直线距离。用三脚平行规测量。
(26)鼻骨最小高(simoticsubtense,SS)
鼻骨正中线至鼻骨最小宽的最小矢高。用三角平行规测量。此项测量可与鼻骨最小宽的测量同时进行,将三脚平行规中间竖尺的尖端在鼻骨正中线上移动,测得的最小数即为该数值。
(27)上颌齿槽弓长(maxillo-alvaolar length)
上齿槽前点(pr)至上齿槽后点(alv)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直脚规的主尺庆与硬腭正中线平行,用直脚规的固定脚同时接触两侧上颌齿槽突的后端,活动脚接触上齿槽前点,此进所示读数即为该项数值。
(28)上颌齿槽弓宽(maxillo-alveolar breadth)
左右上齿槽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ecm-ecm)。用直脚规测量。
(29)腭长(palatallength)
口点(ol)至腭后点(sta)之间的直线距离。有直脚规测量。
(30)腭宽(palatalbreadth)
左右上齿槽内点之间的直线距离(ecm-ecm)。用直脚规或游标卡尺测内径卡脚测量。测量时,应注意将卡脚尖接触在齿槽突内侧缘上。
(31)颅周长(cranialhorizontal circumference)
通过眉间点(g)和颅后点(op),再绕回至眉间点的颅骨水平周长。用卷尺测量,卷尺应紧贴颅骨骨面,不可悬空。
(32)颅横弧(cranialtransverse arc)
从一侧耳门上缘点(po)经前囟点(b)至另一侧耳门上缘点之弧长。用卷尺测量。测量时,将卷尺的零点紧贴左侧耳门上缘点,然后绕过前囟点,再绕至右侧耳门上的缘点。卷尺必须紧贴颅骨骨面,不可悬空。
(33)颅矢状弧(cranialsagittal arc)
从鼻根点(n)沿颅骨的正中矢状面至枕骨大孔后缘点(o)之弧长。用卷尺测量。测量时,注意卷尺必须紧贴骨表面,不可有悬空的片段。遇有个别颅骨枕外隆凸极为发达、明显突出时,可将卷尺沿其一侧越过。此项测量也可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可将分别测出的额骨矢状弧、顶骨矢状弧长和枕骨矢状弧三项数值相加,所得之和即为颅矢状弧的数值。
(34)额骨矢状弧(frontalarc)
鼻根点(n)至前囟点(b)的弧长。用卷尺测量。
(35)顶骨矢状弧(parietalarc)
前囱点(b)至人字点(I)的弧长。用卷尺测量。
(36)枕骨矢状弧(iccipitalarc)
人字点(I)至枕骨大孔后缘点(o)的弧长。用卷尺测量。
(37)额骨矢状弧(frontalchord)
鼻根点(n)至前囱点(b)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38)顶骨矢状弦(perietalchord)
前囟点(b)至人字点(I)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39)枕骨矢状弦(occipitalchord)
人字点(I)至枕骨大孔后缘点(o)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40)额侧角I(profile angle of the frontal bone from nasion)
鼻根点(n)至额中点(m)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相交之角。测量时,将颅骨置于摩里逊定颅器上,并使颅骨处于尘兰克福平面的位置上,然后用装置在直脚规上的附着式量角器测量。操作时,先将直角规的固定脚置于额中点上,再把活动脚置于鼻根点上,此时,附着式量角器所示的读数,即为额侧角I的数值。测量时,应注意保持直脚规的主尺与颅骨中中矢状面平行,否则将会产生明显的误差。此外,也可以在颅骨正中矢状面轮廓图上测量该角。
(41)额侧角II(profile angle of the frontal bone from glabella)
眉间点(g)至额中点(m)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之间的夹角。测量方法同额侧角I。
(42)前囟角I(bregmatic angle from galbella)
眉间点(g)至前囟点(b)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所交之角。用摩里逊定颅器与装置在直脚规上的附着式量角器测量,或者在颅骨中矢状面轮廓图上测量。
(43)前囟角II(bregmatic angle from nasion)
鼻根点(n)与产囟点(b)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所交之角。测量方法同前囟角I。
(44)总面角(totalfacial angle)
鼻根点(n)至上齿槽前点(pr)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所形成的夹角。用摩里逊定颅器和装置在直脚规上的附着式量角器测量,或者在颅骨正中矢状面轮廓图上测量。
(45)中面角(nasalprognathism)
鼻根点(n)至算棘点(ns)的连线与尘兰克福平面之间的夹角。测量方法同总面角。
(46)齿槽面角(alveolarprognathism)
鼻棘点(ns)至上齿槽前点(pr)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之间的夹角。测量方法同总面角。
(47)鼻梁侧角(profilwinkeldes Nasendaches)
鼻根点(n)至鼻尖点(rhi)的连线与法兰克福平面所成之角。测量方法同总面角。
(48)鼻梁角(Winkeldes Nasendaches mit derprofillinie nasion-prosthion)
总面角与鼻梁侧角之差。该角在人种的比较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9)鼻颧角(naso-malarangle)
此角的顶点为鼻根点,角的两边为鼻根点至两侧眶额颧点的连线(∠fmo-n-fmo)测量时,将三个测点(n,左fmo,右fmo)彼此间的蹴用直脚或贺规测出后,转画到纸上,用量角器测出该角的角度。
(50)颧上颌角(zyyo-maxillaryangle)
此角的顶点为鼻棘下点,角的两边为鼻棘下点至两侧颧颌点的连线(∠zm-ss-zm)。测量方法同鼻颧角。
(51)面三角(Winkeldes gesichsdreiecks)
又称伏格特(Vogt)面三角。由鼻根点(n)、上齿槽前点(pr)和颅底点(ba)组成之角。在此三角形中,鼻根角(∠pr-n-ba)和上齿槽角(∠n-pr-ba)对研究面部突出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鼻根角愈大,突颌程度愈大;上齿槽有则与之相反,即上齿槽角愈大,突颌程度愈小。测量方法同鼻颧角,或者在颅骨正中矢状央轮廓图上测量。
2.下颌骨的主要测量项目
(1)下颌髁突间宽(bicondylar breadth)
下颌骨左右两则髁突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cdl-cdl)。一般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直脚规的主尺应与下颌骨的正中矢状面下垂直。
(2)下颌角间宽(bigonialbreadth)
下颌骨左右两则下颌角点之间的直线距离(go-go)。测量方法同下颌髁突间宽。
(3)颏孔间宽(bimentalbreite )
两侧颏孔内侧之间的最小宽度。用直脚规测量。
(4)下颌体长(lengthof the mandibular body)
由前颏点(pg)至两侧下颌角点(go)连线中点的矢状径。一般用测下颌骨器测量,测量时,将下颌骨平放在颌骨器的水平固定板上,两侧下颌支的后缘紧靠活动板,调节活动板的位置,使两侧下颌支后缘至少有三点接触到活动板,然后将水平固定板上的档板抵及下颌颏隆突的最前面,随即读出水平固定板上的刻度数字,即为下颌体长的数值。
(5)颏前点至下颌髁突最向后点之间的投影距离(Abstand des vorstehendsten Punktes der vorderen Kinnplatte voneiner vertikalebene, welche die Hinterflachen der Konddylen beruhrt)
由颏前点(pg)至两侧下颌髁突后缘最向后突出点的连线之中点投影于基底平面的距离。一般可用测下颌骨器测量。先将测下颌骨器的活动板调节至与固定板严格垂直的位置,然后将下颅骨基缘置于测下颌骨器的水平固定板上,再将水平固定板上的挡板紧靠颏前点。此时,水平固定板上所示的读数,即为此项测量的数据。该项测量又称髁颏长。
(6)下颌联合高(heightof symphysis)
由下齿槽点(id)至颏下点(gn)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将直脚规的主尺与齿槽平面相垂直。左右两侧分别测量。
(7)下颌体高I(height of the mandibular bodyI)
颏孔处的下颌体高。在颏孔中心位置测自齿槽侧缘至下颌骨下缘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将直脚规的主尺与齿槽平面相垂直,左右两侧分别测量。
(8)下颌体高II(height of the mandibular bodyII)
下颌第一、二臼齿之间的下颌体高。在此外测量自齿槽外侧缘至下颌骨下缘的直线距离。测量方法同下颌体高I。
(9)下颌体厚I
颏孔处的下颌体厚。在颏孔中心处测量与下颌体高I以及与下颌本长轴相垂直的下颌骨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最大径。用直脚规测量。左右侧分别测量。
(10)下颌体厚II(thickness of the mandibular bodyI)
下颌第一、二臼齿之间的下颌体厚。在此处测量与下颌体高II以及与下颌体长轴相垂直的下颌骨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最大径。用直脚规测量,左右侧分别测量。
(11)下颌支高(heightof the mandibular ramus)
由下颌髁突最高点至下颌角点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使直脚规的主尺与下颌支后缘平行。左右侧分别测量。
(12)下颌支最小宽(minium breadth of madibular ramus)
下颌支前缘与后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不考虑与下颌支高垂直与否,左右侧分别测量。
(13)下颌联合弧(arcof symphysis)
由下齿槽点(id)至颏下点(gn)的弧长。用卷测量,测量时应注意将卷尺紧贴骨面。
(14)颏孔间弧(BimentalBogen)
左右两侧颏孔内侧缘的最内侧点之间的弧长,有卷尺测量。
(15)下颌角(mandibularangle)
两侧下颌支后缘下下颌体下缘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用测下颌骨器测量。将下颌骨基底缘置于下颌面的水平固定之上,使下颌支后缘紧贴活动板,量角器上所示读数即为该项数值。注意在测量时应高速好下颌骨的位置,使两侧下颌支的后缘至少要有三个接触点紧靠在测下颌骨器的活动板上,否则会发生明显的测量误差。
四、颅骨和下颌骨的主要指数
人体测量中的指数是两种测量之间几何关系的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两种测量绝对值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一般习惯上将较小的测量值作为分子,较大的测量值作为分母。因此,指数通常小于100。由于指数所反映的是人体形态上的某种比较关系,与绝对值 相双,它能够较好地排除因个体大小的变异而带来的比较误差,因此,在群体间的比较研究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人群中间,各种指数如同各种绝对测量一样,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变异范围。人类学家根据指数的变异范围,将指数数值区分为若干等级(即型别),以利于相互比较。本书仅将最为常用的几种颅骨和下颌骨测量介绍如下,更为详尽的内容可参阅有关的工具书。
(1)颅指数(cranial index)或颅长宽指数(craniallength-breadth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超长颅型(ultradolichorray)
×~64.9
特长颅型(hyperdolichocrany)
65-69.9
长颅型(dolichocrany)
70-74.9
中颅型(mesocrany)
75-79.9
圆颅型(brachycrany)
80-84.9
特圆颅型(hyperbrachycrany)
85-89.9
超圆颅型(ultrabrachycrany)
90~×
(2)颅长高指数(cranial length –height index)
型           别
指数
低      颅       型(tapeinocrany)
×~69.9
中      颅       型(metriocrany)
70-74.9
高      颅       型(acrocrany)
75~×
(3)颅宽高指数(cranial breadth –height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阔      颅       型(tapeinocrany)
×~91.9
中      颅       型(metriocrany)
92-97.9
狭      颅       型(acrocrany)
98~×
(4)额顶宽指数(transersal frontoparietal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狭      额       型(stenometor)
×~69.9
中      额       型(metriometor)
66~68.9
阔      额       型(eurymetor)
69~×
(5)枕骨大孔指数(index of occipital foramen)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狭     型(uarrow type)
×~81.9
中     型(medium type)
82~85.9
阔     型(broad type)
86~×
(6)上面指数(upperfacial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持阔上面型(hypereuryeny)
X~449
阔上面型(euryeny)
45~49.9
中上面型(meseny)
50~54.9
狭上面型(lepteny)
55~59.9
特狭上面型(helperlepteny)
60~X
(7)眶指数I(orbital index I)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低 眶 型(uarrow type)
×~75.9
中 眶 型(medium type)
76~84.9
高 眶 型(broad type)
85~×
(8)眶指数I(orbital index II)
型           别
指数
低 眶 型(uarrow type)
×~82.9
中 眶 型(medium type)
83~88.9
高 眶 型(broad type)
89~×
(9)鼻指数(nasal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狭鼻型(leptorrhiny)
×~46.9
中鼻型(mesorrhiny)
47~50.9
阔鼻型(chamaerrhiny)
51-57.9
特阔鼻型(byperchamaerrhiny)
58~×
(10)腭指数(palatal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狭腭型(leptostaphliny)
×~79.9
中腭型(mesostapbyliny)
80~84.9
阔腭型(brachystaphyliny)
85~×
(11)面部突度指数(gnathic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正颌腭(orthognath)
×~97.9
中颌腭(mesognath)
98~102.9
突颌腭(prognath)
103~×
(12)下颌骨指数(mandibular index)
此指数的分级如下:
型           别
指数
长狭下颌型(dolichosenamandibular)
×~97.9
中下颌型(mesomandibular)
98~104.9
短阔下颌型(brachyeurymandibular)
105~×
第二节  颅骨的观察
在颅骨的形态学特征中,除了上一节所介绍的测量性状(metric characters)之外,还有另外一些难于用测量值的大小来表示的非测量性状(nonmetric characters)。这些特征只能按照国际通用的观察标准,用形容词描述的方式来加以区别,因此又称为观察项目。颅骨的非测量性状在人类学研究中与测量性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现将在颅骨形态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观察项目介绍如下。
一、颅形
颅形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是颅骨顶骨观。观察时注意要将颅骨保持在法兰克福平面的位置上,然后从颅顶观察其周围的轮廓形状。根据额结节和顶结节的发达程度、颅骨顶面最宽处的位置以及颅骨长短等区分标准,通常可将颅形分为以下七种类型(图76):
(1)椭圆形:额、顶结节平缓,顶面轮廓线圆钝,最大宽居中,颅骨较长。
(2)卵圆形:额、顶结节平缓,顶面轮廓线圆钝,最大宽位于后三分之一处,颅骨前小后大。
(3)球形:额、顶结节平缓,顶面轮廓纯圆钝,最大宽居中,颅骨较短。
(4)五角形:额、顶结节外突,顶面轮廊线转曲,最大宽位于后三分之一处,颅骨额部宽,枕部窄。
(5)菱形:额结节平缓,顶结节外突,顶面轮廓线转曲,最大宽位于中部或稍后,颅骨额部较窄。
(6)楔形:额、顶结节平缓,顶面轮廓线较圆钝,最大宽位于后三分之一处,枕部曲度甚为平缓。
(7)盾形:额结节较平缓,顶结节外突,顶面轮廓线转曲,最大宽位于后三分之一处,颅骨较长,颞区显得特别窄小。
二、眉弓
眉弓是位于缘上方突出的骨嵴,由于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眉弓的发达程度远较早期智人和直立人为低,因此,眉弓形态的观察在研究人类进化问题时意义重大。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的眉弓外侧部不与额骨颧突上的眶三角相连,其间有浅凹相隔;早期智人和直立人的眉弓非常发达,不仅有眶三角相连,而且还与眶上缘合并,往往左右相续呈屋檐状,这样的结构不再称做眉弓,而称为眉嵴或眶上圆枕。对眉弓的形态观察包括其水平延伸的范围与突出的程度。
1.眉弓范围
以眉弓水平延展于眶上缘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五级。(图77)
0级:眉弓完全缺如。
1级:眉弓与眶上缘分离,而延伸范围不到眶上缘的中点。
2级:眉弓内侧端与眶上缘合并,而延伸范围至眶上缘中点或超过眶上缘中点。
3级:眉弓非常发达,几乎与整个眶上缘合并,但不与眶三角相连。
4级:眉弓异常发达,与整个眶上缘合并,并与眶三角结合在一起,左右侧眉弓往往相连,形如屋檐,即形成眉嵴或眶上圆枕,仅为直立人和早期、智人所特有。
2.眉弓突度
根据眉弓突起的程度,可分为六级:
(1)微显;(2)稍显;(3)中等;(4)显著;(5)特显;(6)粗壮。
三、眉间突度
眉间是指左右侧眉弓内侧端之间的区域,因人类进化阶段和性别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度。根据白洛]嘉的研究,可分为六级(图78)
(1)微显;(2)稍显;(3)中等;(4)显著;(5)极显;(6)粗壮。
四、额中缝
人类的额骨形成于两个骨化的中心,左右各一,大约在1周岁时开始愈合。至2周岁时,大部分额中缝已愈合,仅在眉间部分保留一小段此缝。至6周岁,额中缝才完全愈合。但亦有少数人在此之后仍部分或全部保留此缝。在观察中应记录额中缝的有无及保留程度,一般可分为五级;
1级:无;2级:1/3以下;3级:保留1/3至2/3;4级:保留2/3以上;5级:完全保留。
五、颅顶缝
颅形矢状缝各段的形态常不一致,描述时可分为前囟段、顶段、顶孔段和后段等四段记录。
颅顶缝的形态可分为如下四型(图79):
1.微波型 2.深波型 3.锯齿型 4.复杂型
(1)微波型:骨缝简单,无锯齿波,呈直线或稍有波曲。
(2)深波型:稍有锯齿波,波曲很多,但甚为清晰,波与波之间并不相互平行,可以为狭波,也可以为宽波。
(3)锯齿型:锯齿明显,波曲大致互相平行,锯齿光滑或稍有分支,但能看清来龙去脉,波曲或宽或窄。
(4)复杂型:锯具波特别明显,互相交错,且多有分支,间或还夹杂着缝间小骨,分不表骨缝的来龙去脉。
六、翼区
翼区是指蝶骨大翼、顶骨、额骨和颞骨交界的区域,除四骨的骨缝可有多种衔接方式以外,还可观察到独立的翼上骨(epipteric bone)存在。翼区的主要类型包括如下四种:
(1)蝶顶型:因骨缝形态近似英文字母H,故又称H型,特点是顶骨与蝶骨大翼相接触,而额骨和颞骨互相分开。
(2)额颞型:因形似英文字母I,故又称I型。特别是颞骨与额骨相接触,而顶骨和蝶骨大翼相分离。
(3)点型:因形似英文字母X,故又称X型。特别是颞、额、顶、蝶、四骨交于一点。
(4)翼上骨型:在颞、额、顶、翼四骨嵌有一块或多块独立的小骨,即属该型。
七、缝间骨
缝间骨是出现于颅缝间的小骨块,多位于人字缝内(图80),冠状缝和矢状缝少见。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印加骨(Inca bone),它是最大的缝间骨。由于在南美洲古代印加人中此骨的出现率最高(达20%),故而得名,印加骨的位置恰好在顶骨与枕骨之间,所以又称做枕间骨(interparietal bone)。印加骨有时是完整一块,有则则分成互相衔接在两块或三块小骨。另外,在人字点处也可观察到缝间骨的存在,则称为人字点骨(lambdoid bone),其位置较印加骨为高,而且体积亦较印加骨为小。
八、鼻根点凹陷
一般可分为五级(图81):
0级:鼻根点的部位无凹陷。从侧面观察,额骨鼻突与鼻骨上部几乎成一条直线相续,或仅以微波相连:
1级:鼻根点的部位略有凹陷。
2级:鼻根点位置较深,凹陷明显。从侧面观察,颧骨鼻突鼻骨上部相接处有明显转折。
3级:鼻根点位置甚深,凹陷极明显。从侧面观察,额骨鼻突与鼻骨上部相接处,可见额骨鼻突向前突出,与鼻骨形成一个极为明显的转折。
4级:鼻根点位置极深,深陷于明显向胶鼓凸的额骨突的下缘。从侧面观察,额骨鼻突与鼻骨上部相接处,有一个接近于直角的明显转折。此等级的凹陷程度仅为直立人阶段的人类所特有。
九、梨状孔形状
一般可分为两型:
(1)心型:梨状孔较低而宽,基底正中部略高。
(2)梨型:梨状孔较高而窄,基底部较平直。
十、梨状孔下缘的结构类型
可分为五种类型(图82)
1.钝型  2.鼻前窝型  3.锐型  4.鼻前沟型
(1)锐型(人型):梨状孔侧缘直接过渡为锐薄的下缘。
(2)钝型(婴儿型):梨状孔下缘显得钝厚,但不形成鼻前窝。
(3)鼻前窝型:梨状孔侧缘不直接过渡为下缘,而是向下延伸,与梨状孔下缘一起围成明显的凹。
(4)鼻前沟型:缺乏梨状孔下缘,鼻腔底向上颌齿槽突前面缓行过渡,形成一条沟。
(5)混合型:梨状孔下缘的形态左右两侧互不对称。
十一、鼻前棘
鼻前的棘的发达程度与鼻骨的高突程度密切相关。依白洛嘉的分类可分为五级(图83):
Ⅰ级:不显,鼻前棘缺如或仅具些微凸起。
Ⅱ级:稍显,鼻前棘略有凸起,高度小于宽度。
Ⅲ级:中等,鼻前刺的高度等于宽度。
Ⅳ级:显著,鼻前棘的高度稍大于宽度。
Ⅴ级:特显,鼻前棘的高度明显大于宽度。
十二、眶形
根据眼眶外口的形状,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
(1)圆形:眶的四角圆钝,四边呈弧形,眶高与眶宽几乎相等。
(2)椭圆形:眶的四角圆钝,四边呈弧形,眶宽明显大于眶高。
(3)方形:眶的四角近似直角,四边近乎直线,眶高与眶宽几乎相等。
(4)长方形:眶的四角近似直角,四边似乎直线,眶宽明显大于眶高。
(5)斜方形:眶的上内侧角和下外侧角为锐角,而上外侧角和下内侧角为钝角,眶口四边近乎直线,眶宽明显大于眶高。
十三、犬齿窝
犬齿窝在不同人种中有明显的区别。蒙古人种的犬齿窝多不发达,而欧罗巴人种和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犬齿窝则比较发达。根据白洛嘉的研究,可分为五个等级:
0级:无犬齿窝,眼眶下方较平坦。
1级:犬齿窝较浅,略呈浅凹
2级:犬齿窝中等,为清晰的凹陷。
3级:犬齿窝较深,为深而明显的凹陷。
4级:犬齿窝极深。
十四、铲形门齿
往往出现于上颌门齿,尤其是上颌门齿。其特征是齿冠舌面近中缘和远中缘各有一条明显的唇形瘠,致使齿冠舌面出现一个明显的窝,形如铁铲,故称铲形门齿。铲形门齿在蒙古人种中有较高的出现率。
十五、齿弓形状
可分为三种形状:
(1)U字形:前部齿列的排列几乎成一直线,两侧的齿列较为平直。
(2)椭圆形:前部齿列呈弧形,两侧齿例的后端有靠近的趋势。
(3)抛物线形:前部齿列呈弧形,两侧齿列稍后向后张开。
十六、腭圆枕
人类硬腭腭面常有高低不平的骨质隆起,称为腭圆枕。按照隆起的形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1)嵴状型:腭圆枕前后端的宽度大致相等,整个腭圆枕无中断现象。
(2)丘状型;整个腭圆枕连续不中断,且宽窄不一,中部较宽,前后两端较尖。
(3)瘤状型:包括一切不规则形状的瘤状隆起。
十七、枕外隆凸
枕外隆凸形态观察的分级标准,一般以白洛嘉的六级分类法为依据。为了便于掌握分级标准,可以由侧面目测枕外隆凸底部宽度和枕外隆凸高度的比例来进行定级。(图84)
0级:枕外隆凸缺如
1级:枕外隆凸稍显,高度小于宽度的1/5。
2级:枕外隆凸中等,高度约等于宽度的1/4。
3级:枕外隆凸显著,高度约等于宽度的1/3。
4级:枕外隆凸极显,高度约等于宽度的1/2。
5级:枕外隆凸特别发达,并且明显下垂呈喙状。
十八、乳突
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
(1)特小:乳突小如赤豆,外侧面凹凸微弱。
(2)小:乳突小而尖,表现不明显。
(3)中等:乳突大小中等,表面凹凸发达。
(4)大:乳突大而粗糙,表面常有嵴突。
(5)特大:乳突甚大而粗壮,表面有嵴突。
十九、额形
指下颌骨颏部的形状,一般可分为四种情况:
(1)方形:下颌骨前部下缘较平直,颏结节明显。
(2)圆形:下颌同甘共苦 前部下缘呈弧形,颏结节不发育,较平缓。
(3)尖形:与圆形的结构相似,但前部呈尖状前突。
(4)杂形:左右两侧不对称。
二十、下颌圆枕
在人类下颌齿槽突内侧常有发育程度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条纹形的骨质隆起,称为下颌圆枕(图85)。其位置一般位于第一前臼齿到第二臼齿之间的齿槽突内侧面。观察时既要注意有无下颌圆枕,还要记录它们的位置,数目和形状。下颌圆枕在蒙古人种中具有较高的出现率。
第三章  体骨的测量与观察
第四章  牙齿的测量与观察
第一节  牙齿的测量
第二节  牙齿的观察
一、门齿
观察上颌门齿中铲形门齿的有无及其在群体中的出现率。
二、犬齿
观察上、下颌犬齿齿体的长短以及齿冠与齿根比例上的形态变异情况。除此之外,少数个体下颌犬齿齿根的根尖尚有分叉现象发生,亦应注意观察与记录
三、前臼齿
观察以下几种变异的情况:
(1)上颌前臼齿的齿根形态不分叉的,也有分叉为两根或三根的,分叉的长短亦不相同。
(2)下颌的第一前臼齿的齿尖类型一般为双尖型(颊尖型舌尖各1个),但有时亦有三尖型(1个颊尖和2个舌尖)出现。
(3)下颌第二前臼齿有两种齿尖类型:
双尖型:咬合面呈椭圆形,上面有一个颊尖和一个舌尖。
三尖类:咬合面呈方形,略似臼齿,上面有一个颊尖和两个舌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近中舌尖较远中舌尖为大。
四、臼齿
1.上颌臼齿的齿尖类型
现代人的上颌臼齿齿尖一般为四尖型,但有形成三尖型的趋势,其齿尖类型可分为四种:
(1)4型:由前尖、后原尖和次尖组成,四个齿尖均发育良好。
(2)4型:次法面积缩小,其余三个齿尖均发达。
(3)3+型:次尖已消失,但在其原来的位置的外侧有一个小突起。
(4)3型:完全缺少次尖。
2.下颌臼齿的齿尖类型
下颌臼齿的齿尖数目与位置以及齿尖之间的沟纹排列较复杂。以齿尖的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四尖型、五尖型和六尖型。若根据各齿尖之间沟纹排列的不同形式,又可进一步将三个基本齿类型分别再分成Y型、十型和X型。
(1)五尖型
Y5型:有五个齿尖。下后尖与下次尖连接,下原尖与下内尖分隔开,下次小尖位于下次尖与下内尖之间。
十5型:有五个齿尖。下后尖与下次尖分隔开,下原尖与下内尖连接,下次尖位于下次尖与下内尖之间。
X5型:有五个齿尖。下原尖、下内尖、下后尖和下次尖会于一点,下次小尖位于下次尖与下内尖之间。
(2)四尖型
Y4型:有四个齿尖。下后尖与下次尖分隔开,下原尖与下内尖连接,无下次小尖。
十4型:有四个齿尖。下后尖与下次尖分隔开,下原尖与下内尖连接,无下次小尖。
X4型:有四个齿尖。下原尖、下内尖、下后尖和下次尖会于一点,无下次小尖。
(3)六尖型
Y6型:有六个齿尖。齿尖位置与沟纹排列与Y5型相同,另外在下内尖与下次小尖之间有第六尖。
十5型:有六个齿尖。,齿尖位置与沟纹排列与十5型相同,另外在下内尖与下次小尖之间有第六尖。
X6型:有六个齿尖。齿尖位置与沟纹排列与X5型相同,另外在下内尖与下次小尖之间有第六尖。
第五章   脑容量和身高的复原
第一节      脑容量的测量和推算
当颅骨标本的脑颅部分保存完整时,可以采用直接测量法测量其脑容量。此外,还可以用专门的公式间接地推算脑容量。
一、测量方法
先将颅骨上与颅腔相通的各孔(除枕骨大孔外)用棉花堵塞,然后从枕骨大孔向颅腔内注入菜籽(如芥菜籽)或小米等物,轻轻摇动颅骨,使其充满整个颅腔,并以杵捣紧至不可再加入为止,同时记住用杵捣敲的次数,倒出充物,用量杯或量筒测定其空容量,即为颅骨的脑容量。当充填物倒入量杯或最筒时,亦应使用同一个杵捣紧,捣敲的次数应与在颅骨上捣敲的相同。
二、推算方法
通常采用颅长(g-op)、颅宽(eu-eu)和颅高)(ba-b)等3项颅骨测量值代入特别设计的在关公式来间接推算颅骨的脑容量应该指出,用这种方式法推算出的脑容量仅为近似值。
1.皮尔逊(K.pearson)公式
男性脑容量(毫升)=颅长×颅宽×颅高×0.000266+524.6
男性脑容量(毫升)=颅长×颅宽×颅高×0.000156+812.0
2.马努维列尔(L.Manouvrier)公式
第二节  身高的推算
根据长骨推算身高时,通常都按该骨的最大长度来计算。现将有代表性的公式叙述如下:
三、推算黄种人身高的公式
1.黄种男人
身高=股骨×3.66+5厘米
身高=胫骨×4.53+5厘米
身高=腓骨×4.58+5厘米
身高=肱骨×5.06+5厘米
身高=尺骨×6.41+5厘米
身高=桡骨×6.86+5厘米
2.黄种女人
身高=股骨×3.71+5厘米
身高=胫骨×4.61+5厘米
身高=腓骨×4.66+5厘米
身高=肱骨×5.22+5厘米
身高=尺骨×6.66+5厘米
身高=桡骨×7.16+5厘米
第二篇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The Status of Human in Nature
第一章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第一节  现代生物学的分类系统
为了说明人类在动物界中所处的确切地位,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简略地阐述一下现代生物学的分类系统。生物分类学的基本体系是瑞典的博物学家林耐在18世纪所奠定的,他在当时所创立的“双名命名制”原则一直沿用至今,澄清了原先在生物命名中的混乱现象,为研究生物分类学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现代生物学的分类法在林耐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简单地说,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原则主要是以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以及胚胎学上是否同源为基础,把动物归纳为许多不同等级的类群。
现代生物中学中的动物分类系统,由大到小,分为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这样几个重要的分类等级,通常称之为阶元。
按照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任何一种已知的动物都可以毫无例外地归属于上述这些阶元之中。
第二节  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
进化论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来的,而后来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为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教会拥有很高的统治地位,它几乎完全垄断了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拉马克是一位勇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斗士,他与教会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然而,由于受当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拉马克在解释进化的原因时,用作论据的事实一般不够充分,其中不乏主观臆测之处,因此说服力不强。在当时的传统势力影响下,他的学说不仅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而且还遭到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
在反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学者中最有影响的要属居维叶(G.Cuvier,1769-1832)。他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同时也是比较解剖学的创始人。居维叶所提出的器官相关定律以及他在古生物学上杰出贡献为进化论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然而他却反对生物进化的观点,顽固地坚持“灾变论”学说。按照“灾变论”的观点,地球上的生物并不存在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过程,而是曾经发生过多次周期性的大灾难。每次灾难来临的时候,所有的生物均被灭绝。而灾难结束之后,地球上又出现了新的生物类型。至于这些新的生物种从何而来,居维叶当时并未做出明确解释。但是后来由他的学生多宾尼(A.Dorbigny)作出补充说明,指出新的生物类型是上帝重新创造的结果,并且还计算出上帝的这种创造行为多达27次。
达尔文批判地吸收了拉马克等前辈学者们关于生物进化学说的成果,并且以他在亲身参加的历时5年的环球科学考察中收集到的大量动植物学地质学资料为基础,同时结合对当时运用人工选择方法培育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方面的实践成果的研究,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终于问世。
但是,任何新事物、新思想在其刚刚问世之时必然会遇到旧的传统势力的阻挠和攻击,进化论也不例外。按照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从非生命物质发展而来的,现代生存着的各种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由少到多,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而神创论者则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由神所创造。物种不会改变,上帝当初创造出多少个物种,地球上就存在多少个物种,物种的数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这种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的错误理论对18、19世纪的许多自然科学家产生了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曾经建立起生物分类系统学说,因而对生物学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的林耐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按照林耐在自然界中长期观察到的事实,他本来应该看到各个物种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但由于他站在神创论者的立场上,因而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不同的物种是上帝分别创造出来的结果。当然,林耐毕竟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随着生物分类学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事实面前,最终还是迫使他这位神创论的信徒做出让步。林耐在他的代表性著作《自然系统》的最后一版中删去了“种不会变”这一项内容。
在与神创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达尔文主义学派。其中,代表者赫胥黎(T.H.Huxley, 1825-1895)和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等人。
赫胥黎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蛋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1860年6月30日,在英国牛津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英国科学促进会召开关于人类是否起源于动物问题的讨论会。会上,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wiberforce)向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发起了恶毒的攻击,并且无理地质问赫胥黎究竟是由祖父方面的猴子,还是由祖母方面的猴子变来的。当主教大人在一片哄笑声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坐下来之后,赫胥黎接着发言。他首先以大量的科学事实批驳了威尔伯福斯的无知和诽谤,然后庄严地宣称,他绝不会因为有猴子做他的祖先而感到羞耻,而只会因为有象主教大人那样信口雌黄,谣言惑众的同类而感到羞耻。在反动的教会人士的叫骂声和进步的科学家、大学生等许多听众的热烈掌握中,进化论者又一次获得了胜利。这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牛津大论战。
此外,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Weinsmann,1834-1914)、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jendel,1822-1884)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1866-1946)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还组成了一个新达尔文主义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经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新分类学,特别是群体遗传学迅速发展起来,这使人们有可能在种群的水平上进一步了解进机机制。1937年,著名的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T.Dobzhansky,1900-1975)发表了他最重要的著作《遗传学和物种起源》。在这部著作中,杜布赞斯基不仅使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与经验验证达到了有机的统一,而且对进化论的若干关键性问题,例如物种起源的过程等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在他的学说影响下,人们开始在新的基础上,即种群水平上重新认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从而出现了现代达尔文主义。该学说吸取了达尔文学说的精华,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同时,它还提出了自然选择模式的概念,用各种不同模式的自然选择解释了适应和生物的多样性问题,从而也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选择论。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现代达尔文主义弥补了新达尔文主义的基因论的不足,在进化机制的研究中引进了群体遗传学的原理,这是对进化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但是近年来,在人类遗传学领域中发现的某些异常现象对进化论提出了挑战。人类遗传学者William R. Corliss (1994) 通过研究《科学》、《自然》等国外著名科学杂志报道的有关遗传学领域所发现的异常现象,认为其中某些发现可能从某个角度影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是从猿人进化来的及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例如人和猿染色体数目不同而且人的染色体比类人猿染色体的进化程度低。目前大多数主流科学家认为人和猿在遗传上和形态上非常接近,但是人和猿的染色体数目的差异与之不相符。人只有46条染色体,而猿类有48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的不同表明,尽管基因的不同与染色体数目的不同却能产生非常相似的形态。类人猿的染色体是进化程度最高的—它们随着时间改变最多。与类人猿的染色体相比,人的染色体是最保守的,较原始、进化程度较低。人类染色体中大约有97%的DNA是不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或“垃圾DNA”。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和猿在形态和遗传上的表现不同。利用比较动物的形态相似性画进化路线多年来一直受到质疑。几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根据形态相似性而不是遗传相似性画出进化树。基因没有反映出人和猿在形态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还有,人类线粒体与其它生物本质上不同。人类与灵长类DNA基本相同(通过DNA杂交技术测量发现只有2%的差异)这一理论是一直被普遍接受。这种遗传物质的相近性被广泛的看成是科学的一个基本事实依据。但是,通过比较人类与其它生物的线粒体DNA发现,人类线粒体DNA的结构和序列与其它各种生物有着根本的差异。此外,有研究表明非洲人的核DNA与其它种族的不同。非洲起源学说是根据发现非洲人线粒体DNA更多样化,理论上比其它种族更古老。但是研究核DNA多样性发现,非洲人和欧亚大陆人存在很大的遗传距离。
虽然这些科学发现确实与达尔文主义的某些理论问题相背离,但就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而言,还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达尔文主义的基本理论,达尔文主义特别是现代达尔文主义仍然是一种有确切的科学依据的学说。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一、物种(species)
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基本问题,没有物种的形成也就没有进化。那么,什么是物种呢?
物种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也就是说,按照物种的分类标准,划分为同一物种的各群体之间的个体是可以互相交配并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的,而与其他物种的群体之间则处于生殖隔离状态。
总的来讲,物种又可区分为两大类,即单型和多型种。单型种是指那些种内各群体之间并无明显差别的物种。多型种则是指那些种内中以包括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别的各个群体的物种。例如,狗和狼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别,但它们可以正规地相互交配,并且产生有正常繁育能力的后代,因此它们就属于一个多型种。
二、进化(evolution)
所谓进化,是指生物中群体的变化过程,是某一生物群体的遗传构成发生了改变,并将这种改变遗传给其后裔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群体在进化而不是个体在进化。
三、基因(gene)
所谓基因,是指在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是做为构成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的一个片段,具有储存特定遗传信息功能。基因位于细胞内的全部基因被称为基因库(gene pool)。因为进化是群体的进化,所以也就是基因库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的原因无非有两种:其一,是由于新基因的加入;其二,是原有基因出现频率的改变。任何能够促进基因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因素都是进化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是新物种形成的原因。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些因素主要可概括为基因突变,遗传漂变、基因迁移和选择等四种。
四、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内核苷酸顺序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能够自我复制。在基因的自我复制过程中,任何核苷酸的缺失、嵌入、置换或倒位等都可能使遗传的住处发生改变,使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引起生物基因型及其性状的一些变化。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很普遍的,包括自发的突变和诱发的突变。所谓自发突变即指自然发生的突变。它是在不经过诱变剂处理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诱发突变则是指人为诱发的突变。能够诱发突变的因素多种多样,可以是物理因素,也可以是化学因素,例如颜料和食物添加剂中所含的某些化学物质,X线、紫外线和其它种类的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作用等都可以成为诱发突变的因素。突变对于生物来说常常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突变无碍于机体的生存,甚至于有益。突变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为基因库增加新的遗传物质,但是其速度极慢,因为有害的突变通过自然选择而被淘汰,只有很小一部分基因突变能够得以加入基因库。
五、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
所谓遗传漂变,是指在某一个种群内由于个体数量较少,不能完全随机交配所造成的后代在基因库上的变化。因而,漂变是一种偶然发生的小样本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种群的分布范围可以非常广泛,但是能够真正完全随机交配的种群却很少见。因为动、植物个体间的交配往往在邻近个体间进行,而且由于物态环境的范围有限,其中所能容纳的个体也有限,所以往往邻近的个体间也不能达到完全随机的交配。因此,某一生物种群中一部分个体的基因库并不总是等同于该种群本身的基因库,这样便产生了漂变。漂变的结果是改变基因的频率,可使某些频率低的基因消失。漂变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能由于隔离而形成新种,例如有人认为那些具有稀奇古怪特征的海岛动物就是发生遗传漂变的后果。
六、基因迁移(gene migration)
在自然界中,种群间的隔离是相对的,彼此之间往往会出现某些个体的交流。当一些新的个体进入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群体中的部分个体离开这个群体时,便增加或减少了群体的遗传物质,即改变了该群体的基因库,这就是迁移的进化作用。通常,迁移是与选择结合起来发生作用的。例如,当某些个体离开原来的群体,这些个体中的有些特征可能更适应于新的环境,那么这些特征就会通过选择的作用而遗传下去。另外,一般的情况下,当发生新的个体迁入时,迁入者中有利的基因在选择作用下常可以保持到后代中去,不利的基因则常被淘汰掉。但如果迁入的个体数量很大,则不一定只是有利的基因才能保留下来,只要不是非常有害的或者是中性的基因,也能为群体所接受。
七、选择(selection)
选择是一种有差别的繁殖,如果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则称为“自然选择”;如果是人为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别,则称做“人工选择”。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阶段性划分
一、生物进化的地史年表
地球的历史大致已有46亿年之久,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生物进化的历史只是其中一个特殊的阶段。现在的生物是过去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而过去的生物中绝大部分现已不复存在。它们的遗骸、遗物和遗迹中的一部分保存在古代的地层里,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化石。因此,对于生物进化问题,尽管要从分类学、胚胎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但既然生物进化是关于生物历史的研究,我们就必须首先从古生物学入手,了解其进化线索。
二、现代人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按照现代生物学分类体系的原则,现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可简单地概括为: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椎动物门(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哺乳纲(Mammalia)
目  灵长目(Primates)
科  人科(Hominidae)
属  人属(Hominidae)
种  智人种(Homosapiens)
上述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是由于现代人所具有的身体结构、体质功能以及其他胚胎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二章   灵长类动物的分类与进化
第一节  灵长为动物的系统分类
灵长类是哺乳纲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其中包括我们人类自身以及我们在动物中最近的亲属——非人灵长类。在现代生物分类学中,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被归纲为一个灵长目,其下又可再区分两个亚目,即原猴亚目儿猿猴亚目。人们通常又将原猴亚目称做低等灵长类,而把猿猴亚目称为高等灵长类。大约在3000—4000万年以前,在某种原始的低等灵长类动物中演化出最早的高等灵长类。目前,除人类以外,现代的灵长类动物大多生活在世界上比较温暖的地区。原猴亚目多半是一些旧大陆的小型四足动物;猿猴亚目的成员中则包括猴、猿和人。
一、原猴亚目
原猴被认为是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其中包括鼩树、狐猴、瘦猴和眼镜猴等四个类别。现代的原猴主要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和东南亚地区的热带丛林之中。从外观上看,原猴很像小型的啮齿类和食虫类动物。
1.树鼩类
此类动物是原猴中最原始的类别,有人甚至不承认它们是灵长类动物,而认为是食虫类。树鼩的体形较小,与松鼠相似,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
2.狐猴类
狐猴类是现今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一大类原猴,可区分为狐猴、大狐猴和指猴三个科。它们的体型差别较大,小的有如老鼠,大的可与狗相仿。
3.瘦猴类
此类原猴可分为瘦猴和丛婴猴两科,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森林地区。瘦猴的行动缓慢,具有夜间活动习性。
4.眼镜猴类
眼镜猴是现生原猴中与猿猴类最相近似的类别,它们目前只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一带的岛屿之上。体型很小,眼眶朝前,眼镜猴的头部处于垂直位置上,并可以旋转180度,因此,它们只需转动一下头部便可看到自己刚刚走过的地方和即要去的地方。
二、猿猴亚目
猿猴亚目是高等灵长类,包括猴、猿和人。一般可再分为阔鼻猴和狭鼻猴两大类别,前者又称做新大陆猴,后者又称做旧大陆猴
1.阔鼻猴类
阔鼻猴类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和沼泽地带,生活习性均为树栖。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扁平的鼻子,两上鼻孔外露,彼此间隔很远,这一点是与旧大陆猴不同的性状。阔鼻猴类又可分为绢毛猴和卷尾猴两科。
2.狭鼻猴类
狭鼻猴可分为两个超科,即猕猴超科和人猿超科。猕猴超科中包括以树叶为食的疣猴和杂食的猕猴两科;人猿超科中则包括长臂猿、大猿和人三个科。
疣猴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除此之外,目前只在非洲有一个现生属。
猕猴是除人类以外的现生灵长类中进化得最成功的类型,主要分布于非洲。
现生的猿类包括体型较小的长臂猿和体型大的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生活在亚洲,而黑猩猩和在大猩猩则生活在非洲。猿类是当今世界上与人类最相近似的动物,它们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均与它们所拥有的半直立姿势有关。它们体内的生物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内脏位置,甚至所患的疾病都与人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生的猿类一般都过着不同程度的树栖生活,由于它们中的多数身躯庞大,因而妨碍了它们在树上活动,只有小巧、灵活的长臂猿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森林中跳跃、攀缘。
猿类在很多体质特征上均与人类相似,例如,它们也具有结构复杂的脑、扁平的胸骨、宽阔的胸廓和退化了盲肠、阑尾。它们也没有颊囊,除长臂猿外,其它现生猿类还不具有臀疣。这些特征都使得猿类明显区别于猴,而接近于人。但是,猿类的前肢要比后肢长,这一点与人类的情况恰好相反。猿类发达的前肢是它们对树栖生活的适应结果。它们在森林中行动方式是臂行。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臂越长则摆动时所花费的力气越小,因此,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猿类的臂在进行化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强和增长。当猿类在地面上活动的时候,它们通常处于一种半直立的状态,则以手指的关节部位触地,借此维持身体平衡,支持着体重向前行走。猿类之所以不能够象人类那样完全直立行走,是由于它们脊柱的弯曲形态与人类不同,它们的躯干部的重心位于身体的上半部,髋关节的前方,它们骨盆的结构也不适合支撑躯体和上肢的重量。
长臂猿是现在猿类中体型最小、沿着树栖生活的方向高度特化了的一种,可分为普通长臂猿和合趾猿两类。普通长臂猿生存于印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我国云南省;合趾猿目前仅存于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部分地区。长臂猿特别善于臂行,在树林中攀缘、跳跃、来去如飞。它们以昆虫和果子为食,过着群居的生活。群体通常由一对雌雄个体及子女所组成。长臂猿体质结构方面最富特色的性状就是其很长的臂部,而与之相比,躯干和后肢则显得很短,看起来颇欠协调。在较少的情况下,它们也偶而下到地面活动。在地面活动中,它们也可以站起来,向两侧伸展长臂或者双臂抱头,用这样的体态维持身体的平衡,左右摇晃摆动站行走。
猩猩是生活在亚洲的大型现存猿类,据化石材料表明其过去曾广泛地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境内,今如今只局限在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密林中,目前正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它们的体重和人类相近,脑量约300-500毫升。体毛呈红褐色,头部毛发稀疏,耳朵很小,双眼靠近面部的突出部分,脸上布满皱纹,表情悲哀,形同老人。两性差别极大,雄性个体通常比雌性大一倍以上,可高达1.5米。猩猩的前肢也很长、很强大,而后肢则较弱小。它们也象长臂猿那样经常采用臂行的活动方式,但由于其身体太重,臂行时行动缓慢。猩猩是四种猿类中最少到地面上来活动的,它们脚的形态和结构与手很相似,缺少明显的足跟,各趾长而弯曲。这种结构的脚使它们很不适合到地面上来直立行走。偶然在地面上活动时,猩猩也不是用脚底板踏踩地面,而是以弯曲着的脚掌的外侧缘着地,用两拳触地支撑着笨拙地行走。
大猩猩是现生灵长类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生存在非洲的赤道附近,可分为低地大猩猩和山地大猩猩两个亚种。尽管它们的体型巨大,面目狰狞可怕,但实际上,大猩猩的性情十分温顺,很少主要袭击其它动物和人类。不过,由于它们体格强健,膂力过人,一般也不易受到其它食肉类动物的侵袭。
黑猩猩是生活在非洲的另一种大型类人猿,分布在西起冈比亚,东到刚果盆地,南至坦桑尼亚的热带雨林中。黑猩猩可区分为两类,即普通黑猩猩和矮小黑猩猩,后者又称为卑格米黑猩猩。与猩猩、大猩猩不同,黑猩猩的两性差异很小,从体型和外貌上,人们常常不易区分两性人体。普通黑猩猩的平均身高约为1.5米,矮小黑猩猩的体型要小一些,它们的体重约在25-48公斤之间,平均脑量约为350毫升。黑猩猩是一种群居的杂食性动物,在地面活动时通常也象大猩猩那样以指关节支撑着行走,有时在短距离内也可两足行走。
第二节   灵长类动物生理特征
一、牙齿
牙齿在研究动物分类和进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牙齿在生态适应方面是一种变化敏感的器官,它们的形态类别与某种特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从而反映出动物可能具有的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分化,即包括有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执行着切割、撕裂、捣碎和研磨食物的生理功能。由于食性的不同,某些类别的牙齿在一定种属中已经丧失,这是生物器官“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例如,很多食草类动物的犬齿缺如,有的既便存在也甚不发达,而它们的臼齿则特别发达,前臼齿也已经臼齿化。食肉类动物的情况恰恰相反,它们通常具有长而锋利的犬齿,而前臼齿和臼齿的数目却趋于减少。
人类的犬齿已经明显地门齿化了。但是,即使是在现代人中,犬齿仍是全部牙齿中最为坚固的牙齿,上颌犬齿的齿要其它任何牙齿的齿根都长。灵长类动物犬齿上说存在的两性明显的两性差异在现代人中仍留有痕迹,因为在后者中间两性差别最大的牙齿仍是犬齿。
二、躯干
构成灵长类动物躯干部中轴的脊柱,其颈、胸、腰、骶、尾各段的生物功能不同,故椎骨的形态和数目也产生比较明显的分化。这种适应性的变化特别在腰段反映得更为突出。在采取臂行方式活动的灵长类动物中,它们的腰椎数目普遍减少,以便使腰部的活动度变小,躯干变短并使身体的重心上移。这种变化有利于臂行运行,缩短了的躯干可使双腿控制身体摆动的能力增强。
灵长类动物对树栖环境的适应,使其躯干部经常处于某种垂直的体态位置,例如爬树、蹲坐、悬挂和臂行时都是如此。因此,它们身体上就必然会发生一系列与躯干直立有关的形态变化。
三、四肢
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是有指甲,取代了锐利的爪,这可能是早期灵长类动物对发展把握能力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只有当早期灵长类动物的四肢,尤其是前肢出现了较好的抓握功能,才能使它们更适合于树栖活动以及在灌木丛中捕捉昆虫和其它小动物的生存方式。在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拇指(趾)对握功能的出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拇指(趾)的运动轴与其它各指(趾)的运动轴方向不一致时,对握才有可能发生。
在进化过程中,灵长类动物保留了早期胎盘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大部分分离的肢骨。例如,锁骨在许多哺乳动物中都消失了,而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保留着锁骨。锁骨的存在使灵长类的前肢具有颇大的活动度,能够自由地向各个方向环转运行,使之更能适应在树栖情况下所面临的瞬息万变的体态要求,特别是臂行运动方式的需要。此外,灵长类动物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还保留着分离的状态,现生人猿超科成员的腕骨仅与桡骨形成关节,而肱骨只与尺骨直接形成稳定的关节。这样的结构使它们的桡骨可以围绕尺骨做迥旋运动,因而增强了前臂运动的灵活性。所有这一切变化,都是灵长类动物在树栖的三维空间中活动的适应结果。而恰恰是灵长类所拥有的这些诸如手的抓握功能,腕部和前臂的灵活性以及肩部的大幅度环转运动能力等一系列特征,为后来人类制造和利用工具来从事劳动奠定了必需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基础,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感觉器官
灵长类动物对树栖生活的适应在其感觉器官形成和功能的改变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感觉器官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听觉和嗅觉的减退,而代之以视觉和触觉的高度发展。
一般来说,听觉主要是一种平面的感觉,决定声音的方向限于平面。因此,听觉对陆栖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树栖为灵长类动物提供了上下方向的生存空间,在这里听觉的作用就远不如视觉了。在树上跳跃,臂行时,需要准确地判断深度、方向、距离以及悬在空中的物体,诸如树枝和藤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就需要具有立体视觉。
五、脑
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脑的增大。灵长类的大脑半球显著扩大,人猿超科的大脑半球完全遮盖住小脑。一般来说,低等灵长类的脑量与其它同样大小的哺乳动物大抵相仿;而高等灵长类的脑量则比同等大小的哺乳动物为大。
第三节  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类与其它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体质特征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更加令人惊叹不已的还有他(它)们之间在社会行为方面的相似性,尽管双方的“社会性”在更深一层的含义上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由于灵长类动物具有颇为发达的大脑,它们的行为方式,特别是高等灵长类动物行为方式要远比其它哺乳动物复杂。近30年来,许多灵长类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他们或者在实验室中对猿猴的行为和潜在的智能进行观察和分析,或者深入到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山地和丛林中考察野生状态下的灵长类动物行为,从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科学资料,为我们讨论灵长类的行为特征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些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灵长类动物里确实存在着诸如社会组织、学习能力和传递信息等方面的行为和现象。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特征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只有人类才会拥有,而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特征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群体和“家庭”
灵长类动物是社会性的动物,它们在生活和迁徒时通常都是成群结队而行。群体规模的大小在不同的种类中各有差异。群体的领导核心常常由强壮有力的雄性个体来担任,它们在群体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并且对其它成员实行着铁腕统治。但是,由于食物来源的不同,环境的差异以及不同种类的灵长目动物在生活习性方面的区别,群体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草原上的狒狒,它们的群体通常很庞大,每群的个体数目往往达到一百以上。成年雄性狒狒构成领导集团,支配所有的雌性成员。在雄狒狒中还有一个首脑,对整个群体担负起组织作用。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阿拉伯狒狒的群体结构则显然不同,它们属于一种“单雄性群体。”群体中的成年雄狒狒都拥有若干个雌狒狒作为自己的配偶,这样便在群体中形成了若干个以雄性为中心的相比较稳定的“家庭”。雄性阿拉伯狒狒对它的“一夫多妻制家庭”的管理并不十分严格,雌狒狒可以随意游荡,跑到离丈夫很远的地方,甚至跑到别的群体中去。
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狮尾猴也属于“单雄性群体”,但与阿拉伯狒狒不同的是,它们实行“一夫一妻制”。雄性狮尾猴严格地把它的妻子和儿女管束在离自己数米远的范围之内。雌性狮尾猴也总是紧紧地盯住自己的丈夫,不论雄狮尾猴走到哪里,她始终跟随着他。
黑猩猩的群体结构比较松散,也具有“多雄性的群体”的性质。每个黑猩猩群体都有一个成年雄性担任领袖。领袖地位的确立不是自然进行的,更谈不上什么“禅让”,通常是采用暴力进行“夺权”。母亲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密切联系,常常可以维系终生。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成熟的雄性黑猩猩仍然留在自己出生群体里。这样,在一个群体中,雄性黑猩猩都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雌性黑猩猩则不然,当发情期到来时,她们常常离开原来的群体,加入到邻近的某一个群体中,这样就避免了因近亲繁殖带来的危害。
大猩猩的群体组织要比黑猩猩稳定很多,它们是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单雄性群体”。在每个大猩猩群体中,往往由一名强有力的雄性个体统治,由于年长,其背部的皮毛已变白了,故称之为“银背”。银背大猩猩通常只允许少数几只年轻的成年雄性留在它的群体中,以便在它死后接管这个群体。其余的雄性成年个体则离开群体,四处流浪,直到找到它们的配偶为止。因此,在大猩猩的群体中便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某些成年雄性在群体中占有很多妻子,而别的雄性却过着没有配偶的独身生活。
二、个体关系
在灵长类物动中,互相修饰对方是一种沟通个体之间感情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包括细心地分开对方的毛发,寻找和接去对方毛发中的碎草、杂物和寄生虫。修饰对方通常是一种友好、服从、抚慰或亲近的表示。除此之外,拥抱、接触和跳跃也常用来表达欢迎对方的意思。灵长类动物之间身体的接触有时还可用于使对方消除疑虑,增进双方感情的沟通。
英国剑桥大学的灵长类行为学家珍妮·古多尔在长期的野外考察中注意到,成年黑猩猩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有一些个体相互之间很少接触,只有当在同一棵树上进食,或者几只雄性个体共同追求一个雌性黑猩猩时,才偶然碰到一起。而另外一些则经常在一起活动,相互依恋,他们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用人类的语言“友谊”一词来加以形容。黑猩猩之间的友谊有时是十分牢固的,常常维持多年。
生活在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丛林中的猩猩不大喜欢合群,除配偶外,成年猩猩之间很少交往,尤其是雄性个体,它们经常独自漫步于密林中寻觅食物。成年的雌猩猩有时则三五成群地集体活动,一起漫步、搜寻食物和筑巢睡眠。但这种共同的时间是短暂的,一般不超两、三天。相比之下,未成年的猩猩,包括年轻的雄猩猩和雌猩猩,似乎更善于社会交往,这或许是因为综们的力量小,需要靠结盟来增强自卫能力。
三、母子关系
在灵长动物中,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一般可维持数年之久,乃至终生。灵长类动物的“家庭”,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一位母亲和她的子女所共同构成的生活单位。
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灵长类动物婴儿在其出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何时何地都随同着母亲。它们的生活整天都要靠母亲来照料,经常匍匐在母亲背上或依偎在母亲的怀中。许多灵长动物的雄性个体往往也对婴儿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尽管这些子女并不一定是它们自己的亲生后代,但至少它们都在一起共同完成照顾和保护婴儿的任务。例如,对狒狒的群体来说,新生婴儿的降生是一件大喜事,母亲和婴儿受到特别的关注。成年狒狒常常跑过去用嘴亲吻婴儿,或者用指轻轻抚摸,它们对出生后几个月内小狒狒的顽皮行为通常也不予计较。整个群体都在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安全,母亲往往与一只为首的雄性狒狒密切合作,以防止婴儿和母亲受到其它野兽的侵袭。这种成年狒狒与孩子间的关系,不禁使人们联想到人为家庭的雏型。
四、疆域观念
很多灵长动物的群体都有它们自己的活动区域,同一种类的其它群体不能擅自进入该地区。在它们“领土”的周围常常有群体成员进行认真的巡逻。有些活动频繁的区域称为“核心区”,那里往往食物充足,同时还具备水源。不同种类的群体之间活动区域的边界倒常常可能发生重叠,因而出现树栖种和陆居种同居一地的交错现象。
某些灵长类动物疆域观念是十分强烈的,它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如果与其它群体的同类遭遇时,常常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据珍妮·古多尔的观察,当成年雄性黑猩猩三五成群巡逻边境的时候,它们常爬上树稍,瞭望邻近群体的“敌方领土”,或者警觉地嗅闻大地和地面上的残枝、落叶,似乎在搜寻蛛丝马迹,以确定是否有速之客来临。如果在巡逻时与另一群体的黑猩猩相遇,通常是双方在互相发出威胁后,谨慎地各自撤退,打道回府。但如果发现对方势单力孤,巡逻队便会毫不迟疑地猛扑上去,甚至将对方杀死。
更有甚者,在珍妮·古多尔的著作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件残忍的事实:在领土之争中,一个群体为另一个群体彻底消灭。并且,战斗并不仅仅局限于边境地区,而常常是由进攻者派出一支又一支由成年雄性组成的远征军、深入“敌后”,进行扫荡。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共持续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最后以失败一方群体的灭绝和全部领土由胜利者完全占有而宣告结束。
五、信息交流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一个基本区别就是语言的有无。非人灵长类动物不会说话,许多科学家曾以最大的毅力试图训练它们掌握语言,便全部遭到失败。可是,这并不等于说灵长类动物们不具备信息交流的能力。
灵长类动物的群体生活特点,它们共同觅食、游玩、狩猎、生殖的十分协调的社会结构,显然需要具有一个能够有效地交换信息的联络系统,否则群体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通过灵长类学家的们细心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在猿猴的联络系统中存在着两类信号:一类是听觉信号,即猿猴的各种叫声;另一类是视觉信号,即猿猴的各种姿势。
许多灵长类动物都可以用某种固定的呼唤声传递相应的情报。当黑猩猩看到树上结着成熟的果实,它们就大声嗥叫,将发现食物的信息通知群体中的其它成员。当遭受到其它动物攻击时,它们发出受到惊吓或感到疼痛的号叫声,以便寻求亲友援助。在情况十分危急的形势下,黑猩猩会发出刺耳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wuraaa”的号叫声,它的同类便快步奔向出事地点。甚至,黑猩猩还可以根据声音的细微差别分辩出不同的群体成员,因此,在它们尚未见到发声者之前,就能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是谁在发出信号。
灵长类动物视觉信号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达的,这一类动作被称为“通讯姿势”。在猿猴中,通讯姿势和非通讯姿势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截然分开的界限,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例如,象吃东西、喝水一类动作,毫无疑问也可向其它猿猴传达了某种信息,告诉它们这里的食物和水,但这些信息并不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所谓“通讯姿势”,并不纯粹的生活行为,而是指那些具有某种抽象意义的表情、姿态和动作。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动物学家托马斯·斯特拉赛科博士曾经对肯尼亚中南部地区的各种猿猴,尤其是对非洲灰猴的通讯姿势进行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在这些灵长类动物中,显露眼脸、摇动树枝和猛烈地摆动头部或者前半身都意味着威胁和挑衅,而张开大口则是在遇到挑衅或者其它紧张局面的一种反应。此外,当一只雄猴爬骑到另一只雄猴背上,或者用嘴亲吻后者的颈部以及在后者面前显露自己的生殖器官的时候,便表示了前者对后者的支配关系。
在黑猩猩中,某些传达信息的方式竟然和人类举止惊人地相似。例如,当它们向同类欠身、拉手、拥抱、亲吻、或者用手触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的时候,常表示互相问题的含义。而黑猩猩在向敌人发起进攻时的手势和姿态也和人们的在类似情况下表现相差无几。正在发怒的黑猩猩,常常挥舞着手臂,头部略向后仰,紧握着拳头或拿起棍棒扑向敌人。
六、学习能力
通过对野生灵长类动物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珍妮·古多尔曾经看到一保幼小的猩猩地专心致志地看它妈妈为自己筑巢。后来,小猩猩也学会了,并且也为自己筑了一个巢。生活在日本的雪猴也有类似的特点,在它们的群体中,知识由雌猴传授给她的子女。有一次,研究人员沿着海滩撒了些小麦,并且把它们同沙子混在一起。一只年轻的雌猴抓了一把小麦和沙子的混合物仍到水里,结果沙子沉下水底,而小麦浮了起来,于是这只聪明的雌猴便轻而易举地从水面捞到小麦。不久,周围的其它猴子也都掌握了这种先进的方法,其中最先学会的是那只雌猴的孩子们,接着是其它成年的雌猴和雄猴,然后由雌猴们再把这种新方法分别传授给她们的后代。
在黑猩猩中,除了掌握一般的知识之外,它们还具有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多研究者都观察到黑猩猩使用树枝和草棍从蚁穴中的取白蚁和蚂蚁的行为。日本东京大学的西田利贞教授在坦桑尼亚的喀索盖地区对黑猩猩这种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发现在黑猩猩的群体中这种使用工具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西田利贞并且注意到,黑猩猩所使用的钓棒大约可以分成五种形式。第一种是折取完全没有加工过的比较大的树枝,用于大的蚁穴。第二种需略加修整,把树叶和小的枝叉去掉。这两种工具的材料都不需要经过选择。第三种钓棒,虽不需要加工,但材料要精心挑逃,例如有一种藤蔓,上下一样粗细,富于弹性,小的蚁穴入口也能顺利地插入。第四种,就更讲究一些了,是用剥掉树皮的小树枝或藤蔓,或者就使用剥下来的树皮,这样可以做成更细更柔软的钓棒。制做这种工具的材料也要经过认真的选择,用牙齿和两手相配合剥去树皮。第五种,是利用大型树叶的中脉,叶肉被用嘴仔细地啃去。这种工具的加工就显得更为精巧了。
黑猩猩使用工具时,多半是就地取材,用过就丢掉,只有在少数情况下,为了选择合适的材料,它们才在另一处制作场所将做好的工具搬运到蚁穴附近。据西田利贞观察,最长的工具搬运距离为70米。另外,黑猩猩在制做工具时仅仅是使用自己的躯体,如牙齿和双手,而不会使用工具来制造工具。它们既不做供将来使用的工具,也不会为同类的其它个体制造工具。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它们与人类之间在使用工具上的严格区别。
但是,我们毕竟应该承认,用钓棒捕集白蚁和蚂蚁,对动物来说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行为。首先要懂得根据洞口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其次如果不了解各类蚂蚁的分布特点,不了解哪些种类的蚂蚁具有啮咬异物的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就不可能产生这种行为。据观察,一、两岁的小黑猩猩是不会使用钓棒的,但是到三、四岁的时候,它们就从母亲那学到了这种本领,此外,还能够在群体中向其它同类学习,甚至能模仿其它动物的行为。这些都说明黑猩猩具有相当发达的智力。
在实验室中,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研究人员的示范动作引导下,它们能很快学会利用木棒来取得食物,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手和牙齿把木板断或咬成适合使用的木条。它们还能够接受掌握“形体语言”的训练,美国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戴维·普雷马克和他的夫人曾经用几年的时间训练黑猩猩的“形体语言”能力。经过训练的黑猩猩既能理解用塑料片拼成的简单语句,也能够自己用塑料片来表达某些简单的意思。它们能够掌握大约130个单词,其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类,另外,还能掌握一些肯定、疑问和祈使的句型。实验还表明,黑猩猩在看到某些“词汇”后,就能在脑中再现这一“词汇”所代表的实物的视觉形象,回忆起该实物的某些特性。它们能够在大脑中储存客观世界的形象,并且能够运用人类教给它们的某种语言,如手势语或形体语,把这种形象再现出来。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现生灵长动物中,尤其是在象黑猩猩那样的类人猿中存在着许多与我们人类颇为相似的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特征。这方面的研究无疑为我们探讨人类的远古祖先时的环境适应和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基本线索。但是,我们在对待如何重建人类历史演化过程问题上必须持慎重的态度。因为,灵长类动物的漫长的进化进程中,在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生灵长动物中的某些行为模式可能是它们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压力下逐渐获得的适应性特点,而这些行为模式在它们的祖先那里或许并不存在。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生灵长类动物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大量差异,不仅存在于种与种之间,甚至也同样存在于某一物种的内部,居住于不同地区和略有差异的生态环境下各个群体之间的行为特征也不尽完全一致。所以,如果我们机械地运用现代某种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去简单地推测乃至重建人类远古祖先的行为,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十分欠妥当的。
第四节   灵长类动物起源
灵长类动物起源的原因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尚存在着争议。过去有些学者从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结果出发,认为既然绝大多数现生灵长类动物都具备树栖适应的结构特点,那么它们的祖先也应该是一种树栖的动物。所以,对树栖生活方式的适应便是导致灵长类动物起源的原因。
随着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工作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灵长类起源的模式问题又提出了新的看法。有人认为,灵长类某些特征在它们适应于树栖生活之前,便已经存在了。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可能出现于中生代之末的白垩纪。在当时,某些以在灌木丛中捕食昆虫为生的小型哺乳动物可能在食性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不仅以昆虫为食,同时还更多地采摘野果和其它植物性食物,在它们中间形成了原始的灵长类动物。在对这种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它们前肢的抓握功能,双眼视觉、前肢和眼的协同动作等特点逐渐形成。1965年,在美国蒙大拿州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一颗具有某些灵长类特征的右侧下颌臼齿化石,被命名为珀加托里猴(Purgatorius),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近日,在美国怀俄明州拉克斯·福克盆地科学家发现了5600万年的小型哺乳动物的化石,科学家将最新发现的这具化石称为“卡普莱斯茨”(Carpolests)。 “卡普莱斯茨”生活于5600万年前,体重大约100克,身长有35厘米,长着一条粗长的尾巴。它有一口与后代灵长类动物非常相似的牙齿,可以高效地嚼吃植物种子和果实。令人惊讶的是,“卡普莱斯茨”的大拇指上长着一个坚硬的指甲,而其他的脚趾却仍是爪子;可弯曲的指爪给了它抓握东西或树干的能力。科学家们也是据此认为,它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树上度过的。“卡普莱斯茨”的两只眼睛仍位于脑袋两侧,它的骨骼结构也显示出它并没有后代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跳跃能力。所以,它可能是一种过渡期的灵长类动物,是所有灵长类动物的祖先,同时这也是最早的有确切化石证据的灵长类动物。在发现“卡普莱斯茨”的拉克斯.福克盆地里,科学家们同时还发掘出了大量完整的始新纪 ( 5500-3400万年前 ) 动物化石。
新生代之初的古新世是原始灵长类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根据现有的化石材料表明,它们曾广泛地生活在今天的北美洲和欧洲,当时这两个洲是连接在一起的。目前在北美和欧洲发现的古新世灵长动物化石种类繁多,共分为猴科(Plesiadapidae)、腕猴科(Carpolestidae)、平猴科(Parmomyidae)和苦齿猴科(Picrodcntidae)等四个科。这些原始灵长动物的体型通常很小,在体质特征上与较晚时期的灵长类动物差异显著。这些原始灵长动物在进化系统中处去旁枝的位置上,它们并没有直接发展为较晚的灵长类,大约在始新世时期便绝灭了。
第五节   低等化石灵长类动物
通过上一节的叙述,我们已经了解到至迟在古新世时灵长类动物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但当时的灵长类是一些相当原始的类型,与现生原猴中的典型代表狐猴、瘦猴和眼镜猴在形态结构上相距甚远。大约到了始新世的时候,在北美和欧洲出现了许多与狐猴颇为相似的灵长类动物,由于此时两洲已经开始分离,故北美和欧洲的灵长类也开始出现了分化的趋势。
与狐猴相似的早期低等灵长类动物的化石代表是始新世时期北美的北狐猴(Notharctud)和欧洲的兔猴。在外形上,它们近似于现代狐猴,但体型较小,头骨较低,脑子较大。兔猴可能是现生的各类狐猴的祖先,而北狐猴则有可能进一步演化为高等灵长类动物。
眼镜猴的祖先类型的代表是北美始新世时出现的恐猴(Tetonius)和在法国发现的同一时期的尼古鲁猴(Necrolemur)。恐猴是一种绝灭了的早期眼镜猴类型。
在中国境内的发现低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并不太多,有些化石材料在分类学上还存在着争议。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原猴类化石当属命名为短吻石猴(Petrolemur brevirostre)的标本。这是1976年5月在广东南雄古新统晚期地层中发现的一具残破的左侧上颌骨。
在云南禄丰古猴类化石产地发现了相当丰富的兔猴化石材料。
第六节   高等化石灵长类动物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材料表明,高等灵长类动物中的两个次目——阔鼻猴类(新大陆猴类)和狭鼻猴类(旧大陆猴类)从它们最初分为两类时起就生存在现今它们所在的半球之上。对于高等灵长类起源于何种原猴类祖先的问题,目前仍存在着不同意见。从现生灵长类动物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出发,似乎眼镜猴类较之狐猴类更与高等灵长类接近。但是,化石记录都表明始新世的北狐猴与最早渐新世的高等灵长类之间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形态学联系。近10年来,有人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另一种看法,即所有高等灵长类都与各种现生的原猴不同,它们可能起源于某种现生原猴类关系比较疏远的远古原猴。高等灵长类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类人猿亚目(叶智彰等,1993;1995),包括我们人类和那些人类的近亲。高等灵长类的起源问题涉及人类远祖的发生与分化,是古生物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现代高等灵长类由生活在美洲的阔鼻猴次目(又称新大陆猴类)和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狭鼻猴次目(又称旧大陆猴类)组成。其中,阔鼻猴次目仅有一个超科——卷尾猴超科,由绢毛猴科和卷尾猴科组成;狭鼻猴次目包括两个超科——猕猴超科和人猿超科。猕猴超科包括 疣猴科和猕猴科,其中猕猴科是现生灵长类动物中除了人以外适应性最为成功的类型,有白眉猴、长尾猴、赤猴、狒狒、狮尾猴、山魈、猕猴等许多属种;人猿超科包括猿科和人科, 其中现生的猿科动物有亚洲的长臂猿、猩猩和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
高等灵长类是由低等灵长类(动物分类学上的原猴亚目)进化而来的。二者合在一起组成了灵长类(动物分类学上的灵长目)大家族。
低等灵长类早在距今6500多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末期就出现了。现代仍有被动物学家分为三个次目的原猴亚目动物生活在地球上,它们是分布区仅局限于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次目、生活 在非洲和南亚森林地区的瘦猴次目和分布在东南亚部分岛屿上的眼镜猴次目。
将这三个次目的低等灵长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与现生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对比,眼镜 猴类与高等灵长类具有最大的相似性。与其他低等灵长类相比,眼镜猴的DNA序列也与高等灵长类更为接近。
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高等灵长类与眼镜猴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按分支系统学的术语来说 ,眼镜猴类构成了高等灵长类的姊妹群。据此,并结合一些化石上的证据,许多古生物学家推测,眼镜猴类和高等灵长类都起源于一种称为始镜猴类的古老低等灵长类;而始镜猴类与其他低等灵长类的祖先在进化的道路上早已分道扬镳。
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却是发现于北非的晚始新世(距今大 约3500万年)的一些动物。它们与北美始新世的假熊猴(一种原始的狐猴类)在形态上具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因此,另外一些古生物学家坚持认为,高等灵长类起源于狐猴类。由于这些早期高等灵长类均发现于北非地区,因此,高等灵长类狐猴起源论也被称为高等灵长类非洲起源论。由于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也是起源于非洲,“线粒体夏娃学说”所认为的现代人起源地也是非洲,因此,高等灵长类非洲起源论迎合了一种观念,即涉及我们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事件在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着“走出非洲”的故事。
显然,在高等灵长类起源问题上,现生物种提供的生物学证据与化石记录提供的古生物学证据之间曾经存在着矛盾;始镜猴起源论和狐猴起源论这两大学派各持已见。本来在科学上就是研究热点的关于高等灵长类起源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更加令世人瞩目。
有关于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这三种大猿的起源问题上目前仍布满疑云。有人认为在印度发现的中新世大型古猿,如西瓦古猿(Sivapithecus),可能是猩猩的祖先。发现于东非中新统地层中的原康修尔猿(Proconsul)也被归入森林古猿亚科(D.匹尔比姆,1972)它们大约生活在距今1900-1300万年以前,包括大、中、小等不同的类型。有人认为大型的原康修尔猿是大猩猩的祖先,中型者是普通猩猩的祖先,而小型的则是卑格米黑猩猩的祖先。但是,也有人指出不同体型的原康修尔猿只是一个物种,体型的大小反映的仅仅是性别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我国发现森林古猿类化石的地点目前还有两处,即云南的开远和江苏泗洪,所获得的化石材料仅限于牙齿标本。这些标本当时均定名为开远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kaiyuanensis),后来有人提出它们可能属于腊玛古猿类。80年代初,在江苏泗洪的新第三纪湖相沉积中也发现4枚灵长类牙齿化石,经研究认为泗洪标本应属森林古猿类,定名为江淮宽齿猿(Platodontopithecus jianghuaiensis)。江淮宽齿猿与非洲的森林古猿类标本在特征上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为研究亚、非两洲现代大猿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从1975年开始,在我国云南禄丰石灰坝陆续发现了大批古猿类化石。最后,吴汝康等学者对这些标本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并且将他们与发现于其他地区的古猿化石进行了对比,把这些标本定名为禄丰古猿同名种(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并且认为它们可能是非洲大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而在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地发现的古猿有可能是现代亚洲的大猿——猩猩的祖先。
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古人类学家林一璞赴南京承担一个考古培训班的教学任务。根据学员提供的线索,他赴苏南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 ,试图发现古人类化石及遗物。他在溧阳境内许多石灰岩山峰中的裂隙堆积里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第四纪或是稍早一些的动物;但是,上黄镇水母山采石场的裂隙堆积中出土的化石却非常特别,它们显然代表了一些比第四纪哺乳动物原始得多的类群。
林一璞回到北京后,将上黄的化石提供给本所的古哺乳动物专家齐陶。齐陶鉴定出其中的一些牙齿与发现于内蒙古的古鼷鹿牙齿相类似,从而判断拥有这些牙齿的动物生活的时代应该是早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至2400万年之间)。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在此之前,我国还从来没有发现过早第三纪裂隙堆积中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一般来说,裂隙堆积中往往埋藏有特别丰富的化石,对于研究众多门类的哺乳动物起源与进化问题都非常有利。
1986年,齐陶与本所的宗冠福和王元青一起报道了溧阳的发现,鉴定出其中有曾经发现于河南卢氏盆地中始新统中部地层中的卢氏细齿兽和洛河卢氏兔等动物化石;据此,上黄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时代被确定为中始新世中期(距今4500万年左右)(齐陶等,1991)。
1987年到1991年的每一个春季或秋季,齐陶都坚持在上黄进行艰苦的野外工作,发掘出了门类空前众多、数量非常巨大的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动物现在被称作为上黄动物群(齐陶等,1996)。其中,一些小巧的牙齿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它们的样子在某些方面很像灵长类,但却保留了许多非常原始、甚至有些像食虫类动物的特征。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灵长类专家克里斯托弗·毕尔德刚刚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他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肖肖尼猴的生活在5000万年前的始镜猴类。肖肖尼猴的形态特征表明,它已经向着眼镜猴的进化方向特化得很远了,已经不可能作为眼镜猴和高等灵长类的共同祖先。例如,它与眼镜猴类一样具有一对特别大的眼窝,这一特化情况在高等灵长类中是没有的;再如,它具有与眼镜猴类一样的耳区的细微解剖结构,这 样的结构与所有其他的现生灵长类和化石灵长类都不一样。因此可以推论,最终通向现代眼 镜猴类的进化道路在距今5000万年前就已经建立起来了。也就是说,5000万年前可能是一个 分野,眼镜猴类和高等灵长类从此由共同的祖先分化开来,然后沿着各自的进化方向发展下去。那么,发现于非洲的距今3500万年前的早期高等灵长类就只是高等灵长类进化阶梯上的某一段而并非始祖。在距今5000万年至3500万年这段时间间隔中,地球上肯定存在过一些更加原始的高等灵长类甚至其始祖。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论述道:“在地球上每一个大的动物区系里,现生的哺乳动物都与在同一区系内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现在生存着大猩猩和黑猩猩两种猿。因此,非洲在历史上可能生存过与它们密切相关的已绝灭的猿类;而现生的两种非洲猿是人类 最近的亲属,因此,我们早期的祖先更可能是生活在非洲而不是其他地区。”
近几十年来古人类学的发现和研究不断地为达尔文的这番预言提供着佐证。那么,高等灵长类呢?看来,如果达尔文的上述论断确为真理,如果现代生物学提供的证据更为可靠,那么,东方应该是最有希望的起源地,因为现生的眼镜猴类就生活在东南亚地区。
中美两国科学家由此走到了一起。1992年,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玛丽·道森女士和克里斯托弗.毕尔德一起来到中国,到上黄地区观察了地质情况,并达成了与古脊椎所进行合作研究的协议。从1993年起,由古脊椎所的齐陶、王伴月、李传夔、郭建崴和美方两位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始了对上黄地区及相关地区的新一轮野外考 察和对富含灵长类的一黄动物群及相关动物群的进一步研究。
这项研究的成果撼动了国际古灵长类学界。至少四个种的高等灵长类被发现!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另外三种在当时则因为材料尚不充分而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中华曙猿的化石材料仅仅是一块带有三颗牙齿的右下颌骨残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齿等,但是,它代表的是迄今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时代比北非的高等灵长类早了将近1000万年;它向人们暗示,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地更可能是在东方、在中国。所谓“曙猿”,意思就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
江苏溧阳上黄,这个在大的地理范围上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岸的小镇一时间成了古生物学的又一块圣地,因为中华曙猿就像一道曙光,为寻找人类及其近亲的共同祖先带来了新的光明。许多学者对中华曙猿给予了肯定并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和史前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评价说,中华曙猿的发现,是20世纪古生物学上又一次极为重要的发现,其意义可以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相媲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拉斯·麦可菲博士于1994年慕名随中美联合研究小组共赴溧阳考察,发现了高等灵长类的耳骨;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解剖学教授、灵长类骨骼专家丹尼尔·基博在发掘出来的上黄裂 隙堆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高等灵长类四肢的骨骼。
但国内外另外一些学者则坚持认为中华曙猿不是高等灵长类,理由是它比非洲的那些早期高等灵长类表现出了许多的原始特征,而且材料不够完整。
但是不久,中华曙猿作为迄今所知的最早高等灵长类的地位就被其最近的承继者——世纪曙猿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从1997年12月刚刚建成的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溯65公里,在黄河北岸有一座小小的城镇,因其曾经是山西省垣曲县的县城而叫做古城。垣曲县的绝大部分地域,连同黄河对岸河南省渑池县的一小部分,坐落于中条山脉中的一个小型的山间盆地中,这个盆地因此叫做垣曲盆地,是中国早第三纪地层和古哺乳动物研究的发祥地。早在1916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实业部顾问安特生在沿黄河两岸调查矿产资源时,于古城附近的寨里村土桥沟发现了中国科学史上的第 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并将化石产地命名为“第一地点”。1930年,瑞典籍的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将这一化石进行研究并发表了论文,垣曲盆地及其所含的化石从此闻名于世;沿黄河两岸测制的地质剖面成为中、晚始新世洲际对比的重要剖面,以“河岸剖面”这一带点儿神秘和浪漫色彩的名字载入了科学史册。
小浪底水库拟建之初,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敏锐地意识到,一旦水库建成蓄水,包括“第一地点”在内的几个中国著名的始新世化石地点和驰名中外的“河岸剖面”都被波涛淹没 ,这无疑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为了在淹没前尽可能地抢救发掘出一些 珍贵的化石,国家文物局于1993年将任务交给了古脊椎所。古脊椎所很快决定,以古哺乳动物专家王景文研究员任队长,组织一个考察队赴垣曲进行抢救性发掘。
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玛丽·道森和克里斯托弗·毕尔德敏锐地意识到了垣曲盆地这些化石地点以及“河岸剖面”的重要性。他们以有限的资金,组织了包括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古地磁学家在内的一个庞大的队伍,与古脊椎所的王景文、童永生、黄学诗、郭建崴等科研人员建立了联合考察队,从1994年到1997年,进行了4个野外季度的考察工作。
联合考察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掘出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1995年5月的一天,“第一地点”出土了一具几乎完整的、带有几乎所有牙齿的曙猿下颌骨。
它比中华曙猿略大,可比较的部分明显地非常相似。在一系列性状上,它都显示出属于高等灵长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下颌骨与另一侧下颌骨联合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短,却在背腹方向上深;(2)下门齿垂直生长;(3)犬齿大而突出;(4)最后两个前臼齿的外侧齿尖基部增大的部分在齿列中略微斜置;(5)最后一个臼齿三角座(牙齿的前半部分)比跟座(牙齿的后半部分)宽;(6)最后一个臼齿的唇-舌面和中-远面衰退;(7)下颌角突呈圆形,因此为翼肌提供了更大的附着区。同时,它在另外一些性状上也显示了比曙猿之外的所有高等灵长类都要原始的特征,显示了与古老的始镜猴类的相似性,从而为高等灵长类始镜猴起源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它被命名为世纪曙猿(Beard et al.,1996);“第一地点”的古哺乳动物群面貌和古地磁资料表明,它生活在距今大约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
此后不久,童永生又在时代上早于“第一地点”的沙拉木伦期山西垣曲上河哺乳动物群中发现了世纪曙猿相似种的上下牙齿(童永生,1997)。
地处东亚腹地的垣曲盆地为高等灵长类起源这架天平的中国一方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从下颌骨和下牙齿上来看,很少有人再怀疑曙猿是高等灵长类的祖先了。但是,国际上仍然有人提出,这些证据还不够充分。曙猿的头骨是不是高等灵长类类型?曙猿与北非高等灵长类有什么联系,二者的渊源和演进关系如何?这些依然是困扰着科学家的难题。
有幸的是,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认识到高等灵长类起源研究和曙猿发现的重要性,国家科学技术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在这些支持下,黄学诗、童永生和郭建崴在1998年春季的野外工作中又在垣曲盆地的一个新地点(1996年发现)发掘出了包括一些灵长类牙齿在内的大量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组合的特点证明,这个新地点的年代早于第一地点,与上黄动物群的时代接近。这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在第一地点沉寂于碧波之后、在上黄水母山因石灰岩开采殆尽而不可能继续进行大规模发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深入进行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基础。
就在中国科学家继续努力的时候,1999年10月,一个由法国科学家为主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的《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他们发现于缅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哺乳动物群的类人猿亚目曙猿科的一个新属种邦塘巴黑尼亚猿(Jaeger et al.,1999)。
邦塘哺乳动物群的年代与产世纪曙猿的那读期山西垣曲寨里哺乳动物群相当,晚于产中华曙猿的伊尔丁曼哈期-沙拉木伦早期江苏溧阳上黄哺乳动物群和产世纪曙猿相似种的沙拉木伦期山西垣曲上河哺乳动物群。
作为进化史上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家族,曙猿科迄今为止的这两属三种化石记录及其年代显示,中华曙猿不仅确实是目前所知道的类人猿亚目的最早代表,而且在它出现后不久,曙猿科在沙拉木伦期到那读期就可能发生了在东亚地区的散布以及从东亚向东南亚地区的散布。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曙猿与非洲的早期高等灵长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就在缅甸的邦塘巴黑尼亚猿在关于早期高等灵长类起源问题上又掀高潮的时候,中美科学家在2000年3月16日出版的英国的《Nature》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报道了近年来从江苏溧阳和山西垣曲发现的化石当中挑出来的中华曙猿和世纪曙猿的部分身体骨骼——脚踝骨的化石,这些化石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猕猴类、猿类以及人类的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状态,表明曙猿是一个十分原始的高等灵长类家系的成员,这个家系延续到今天的成员包括猕猴类、猿类和人类(Gebo et al.,2000)。
论文的第一作者丹尼尔·基博说:“我们得到了第一个明确无误的证据,证明这一新发现是沟通低级灵长类和高级灵长类在解剖学上所存在的间隙的桥梁。这些新发现的踝骨的最有意思的方面,是它们代表了一种镶嵌进化的形态,这是因为它们既具有若干高等灵长类的特征,又具有原始的低等灵长类的特征。过去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始新世的灵长类具有这种令人感兴趣的特征组合。”
现生的灵长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适应环境——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树干上和树枝上。不少低等灵长类改善了它们跳跃和攀爬垂直树干的能力,而猕猴类则趋向于在树枝的端部用四只脚行走。新发现的曙猿踝骨表明,它们已经像现生的猕猴类一样更喜欢在树枝端部用四足行走了。
研究者之一克里斯托弗·毕尔德博士说:“这一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填补了人类化石记录和他们最近的亲戚之间的一个主要间隙。我本人并不喜欢说‘失去的链条’这类的陈词滥调,但是这些新的发现确实填补了类人猿动物(也就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分化出来留下的一个宽宽的间隙。这些最古老的高等灵长类的骨骼化石所提供的信息与那种认为高等灵长类起源于狐猴大类的兔猴的观点相矛盾,却支持类人猿类和眼镜猴类存在着紧密的演化关系。”
第三篇                人类的起源
Originof Human
第一章   人类的特征与人科的起源
人在生物分类系统中归入人科(Hominidae),也可以称作人的系统。人类具有许多区别于其它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特征,例如两足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语言和思维功能以及社会文化属性等等。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之所以能够拥有上述特征,首先取决于他们具备了产生那些特征的物质基础,即相应的解剖学结构。现代人体质特征中这些解剖学结构的完善是人类在其自身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断进化的结果。下面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现代人所具备的若干项重要的体质特征及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第一节          现代人的体质特征
一、下肢
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人体中其它骨骼的形态也明显地受到该特征的影响。人类的步态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它不同于任何非人灵长类动物。人类在行走时仅用下肢的两足交替性地接触地面,而下肢以上部分的身躯侧保护着直立和充分伸展的姿态。在行走的整个过程中,无论从哪一个平面上观察,人体的重心变化都比较小,这就意味着将运动能量的消耗控制在最低标准上,而当猿当两足行走时,其身体的重心则随着跨步动作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移动着。产生上述人猿之间明显差异的原因当然是一系列解剖学结构的不同,譬如二者之间股骨形态上的区别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猿类股骨干的长轴与垂直轴线是平行的,而人类股骨干的长轴则与垂直轴线以一定的角度相交。这就使得人体重心主要落在股骨的外侧髁上,而猿类体重的重心比较靠近其股骨的内侧髁(图19)。与上述两种体重负载方式相适应,人类在站立和行走时的体态是两膝彼此靠拢,而猿类则是两腿向外侧分开。
另外,人类的脚是站立、行走、奔跑进的支持器官,与直立的体态关系密切。因此在足骨上,也可以发现人类和猿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人类的跗骨是体重的主要支撑部位,故发育得比较粗大,约占足长49%,而这一百分比在黑猩猩中仅为35%。人类的脚有很高的足弓,不同于猿类的平足,它犹如一副弹簧,能够有效地缓冲在运动中来自上方体重体重的压力,以便使足底部的血管和神经不至于因长时间的站立而受到压迫。在直立行走时,人体的重力最终主要传递到大母趾与其他各趾相比显得特别粗大。此外,人类母趾的活动性很小,而猿类的母趾则是可以自运动的。这是因为直立行走和手足分工的出现,人类的脚已丧失了抓握功能。
由此可见,为了适应直立行走的功能需要,人体的许多器官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麻烦。
在这些改变中,骨盆的变化尤为突出。在人类的直立体态条件下,全身的重量完全由两腿承担,而不是象其它动物那样由四条腿分担。因此,人类骨盆的负重能力成倍地增加。为了适合这一特殊的功能需要,人类骨盆的髂骨翼向两侧扩展,脊柱腰段出现明显的前凸性弯曲,致使骶骨岬显著突出,同时使骨盆上口作了大约90。的扭转。另外,在骨盆的某些部位加强了若干韧带装置。这此变化使得它丧失了必要的灵活性,骨性产道受到不合理的安排,因而为分娩过程带来不少麻烦。
上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骨盆形态学上的变化而带来的不利于人类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降临在女性身上,因而有人指出,该因素可能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早期阶段中便发生了自然的两性劳动分工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当时的女性在妊娠期中便已经不能长时间地从事象狩猎那样剧烈的运动了。
二、上肢
人类的肢解放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的事件,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适应。上肢的解放过程是与其使用密切相关的。我们的远古祖先用手采摘野果和嫩芽,挖掘植物的根茎。在防御其它动物的侵袭和捕杀、狩猎活动中,用手紧握木棍和石头,也用来使用劈开的和截断石头片来分割猎物。正是这些实践活动导致了工具的制作并而奠定了人类劳动的基础。同时,也正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人类的肢在许多新的功能需要的选择压力下产生了若干独自的特点。
首先,过分大的手对于自由而迅速的运动来说显得有些累赘,因为这样无疑会增加上肢的重量而有碍于运动。所以,人手与其臂长的比例远较猿猴为小。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改变是人手的拇指很长。众所周知,拇指在人类劳动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拇指的伤残被认为是劳动能力的严重损伤。人类拇指的长度是中指的60-64%,而该百分比在猩猩中仅为39%,黑猩猩为40%,大猩猩为43%。人类拇指掌指关节呈明显的鞍形,以保证它能够作多种方式的运动。此外,人类的拇指对掌肌发育得特别强大,因而形成了显著突出的大鱼际,使人手的外形明显区别于其它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具备了这些解剖学特征,人类的拇指可以自由、灵活地与其余四指的指尖相接触,所以只有人手才具有完善的抓握功能,这是人类劳动产生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另外,人类的臂部还具有非常发达的旋后肌,使得他们的前臂可以进行自如的前后迥旋运动,而这种类型的运动也是劳动时经济发生的动作。如果缺少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我们便无法从事诸如用螺丝起了拧紧螺钉此类的工作。
三、脑
脑的高度发达是将人类与人类人猿区别开来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现代人的体重大约介于大猩猩的黑猩猩之间,但人脑的重量却是脑量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的三倍以上。下面的表中,我们按照绝对脑量和相对脑量(脑重和体重的比例)两项指标将现代人和类人猿进行对比。
类别
绝对脑量(克)
相对脑量(比例)
现代人
1360
1:45
黑猩猩
345
1:61
大猩猩
420
4:220
猩  猩
400
1:183
长臂猿
130
1:73
当然,人脑与猿脑的区别并不仅仅局限于体积与重量的大小,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部结构方面的差异。人脑具有较大的新皮质,联络区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尽管单纯从数量上来看,人类大脑皮质中的脑胞仅比黑猩猩出大约25%,但人类的脑细胞比猿类的脑细胞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神经元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多样化。因此,如果用同体积的人脑和猿脑以对比,实际上、并不是等量的比较。此外,人脑的顶叶和额叶有了较大的扩张,大脑外侧裂也十分发达,脑岛深理于该裂的深处。大脑半球的扩大,使其它完全遮盖住小脑,大脑皮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语言活动有关的功能区,这一特点也与猿脑明显不同。
四、头骨和牙齿
人类的面部与猿类相比是很小的,特别是把面颅部分与脑颅部分做分对观察时,这种差别就更为显著。在人类头骨的正中矢状切面上,面颅部分的面积大约占脑颅部分面积的43%,而该百分比在黑猩猩则为94%。面颅部分的相对缩小,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方面随着脑量的扩大,脑颅的体积也必然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上肢的解放,人类的牙齿已推动其御适度和进攻的功能,咀嚼器官的逐渐退化必然带来面骨的缩小和弱化。人类颅骨上的枕髁的相对位置明显变化。现代人枕髁的位置相当靠近前方,而猿类的枕髁则很靠后,早期人科成员枕髁的位置则恰好位于现代人和猿类之间。
由于牙齿化石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最大,因此人类的猿类之间在牙齿方面的区别是我们进行化石材料分类研究的基础。在灵长类进化的早期阶段,门齿的数目减少,每块上颌骨上剩下两颗门齿。此外,多数灵长类动物的犬齿比较长,呈匕首状,使其具有强有力的撕裂功能,类人猿便拥有这样的犬齿。在人类,犬齿明显退化,其齿尖一般也不超出齿列的平面。人类具有连续性的齿列,在门齿、犬齿和前臼齿之间不存在齿隙。而在其它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齿列中均有齿隙,例如在上颌门齿与上颌犬齿之间以及下颌犬齿与下颌第一前臼齿均存在着一定的空隙,这是与它们发达的犬齿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图20)。猿类与人类在臼齿的大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猿类的臼齿是第三臼齿最大,第一臼齿最小;人类则恰恰相反,第一臼齿最大,第三臼齿最小。甚至在现代人中第三臼齿终生缺失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这种差别充分显示出人类的牙齿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退化现象的器官。
五、喉
人类的喉具有许多与猿猴共同的结构特点,但同时又有极其重要的差别。人类甲状软骨左右两板之间的夹角较猿类大小,因此人类具有明显的喉结。人类的甲状软骨与舌骨借韧带直接相连,这也与猿类不同,在猿类此处存在着关节。人类的杓状软骨内侧缘平滑,该软骨的作用是能够使声门裂紧闭。人类的这一特点使其可以较好的消除声音的嘶哑。此外,人类的会厌软骨位置也较猿类为低。
人类的喉肌也不同于猿类,它们明显地彼此分开。人类的声带猿类结实而粗壮,并且比较短,深陷于喉腔之中,呈水平位。人类声带的边缘圆钝,因此可以有效地消除与基调明显不同的泛音。人类喉的位置低下,这就扩大了腭帆与喉口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口腔的共鸣作用,使发音丰富多彩。
六、皮肤
皮肤的构造也是人类与猿类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遗憾的是,我们简直无法通过化石来追溯远古人类皮肤进化的历程。粗略地看上去,猿类浑身被复着长而粗的体毛,而人类的体毛很少。然而实际上,人类与猿类一样也是多毛的动物,所不同的只是在人类除了头部、腋窝、阴部以及男性的面部和胸部生有较长的毛发之外,其它部位的体毛都非常短而细弱。猿类的汗腺很少,而人类的汗腺则遍布全身皮肤,在诸如腋窝、手掌等个别部位成为集中。
有些学者认为人类体毛的减退与狩猎活动有关。他们推测早期人类的狩猎活动通常需要在整个白天持续性地进行着。人类在白昼活动的生活方式便要求他们的身体具备有效地控制体温的装置,因此就需要通过汗腺大量地排出汗液,以便在水份蒸发的过程中带来体内的热量。如果人类的向体上仍然被复着厚厚的长毛,势必会影响供热的散失,因此,人类的体毛退化了。
第二节   有关人科起源的理论
关于早期人科成员从猿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的原因和动力等问题,历来是人类学家们争论不休的引人入胜的命题,学者们先后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注意到人类和猿类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提示了人类起源的真谛。他还特别指出非洲的大猿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推断最早期的人类起源于非洲。达尔文分析了人、猿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两足直立行走、高超的智力和减小了的犬齿以及工具的使用提人类不同于猿类最重要的特点。他还认为人类的起源是从树栖生活转变为地面狩猫生活开始的。他设想我们的远古祖先由于能够在地面上两足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以便携带狩猎的用的武器,同时增长了的智力可以用来指导武器的使用。这样,由于失去功能上的需要,猿类长而突出的犬齿退化为人类的犬齿。达尔文的上述观点长期以来得到众多学者们的赞同。但是,由于达尔文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是极为原则性地提出了他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总的看法,不可能进行详细的论证。所以,后来许多学者在他的设想的基础上,对人类起源的原因、动力和具体途径等问题各自提出独特的见解。
南方古猿的命名者达特(R.A.Dart)根据他在汤恩(Taung)标本上观察到的枕骨大孔的位置、颅内模的形态和很小的犬齿等现象推断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祖先,因为它们已经具备了达尔文所推论的三种性状:两足直立行走、脑的改变和犬齿的减小。后来,在更多的南方古猿类化石以及伴生的大量动物骨骼碎片被发现之后,达特认为南方古猿是作用动物骨骼制造工具和武器的人科成员。他并且将这些破碎的骨骼、牙齿和角称为骨齿角文化(Osteo dontokeratic culture)。他认为南方古猿是一种以肉食为主的动物,它们不仅越来越多地依靠杀伤性的武器猎获其它动物,甚至也包括它们的同类。这种以获取肉食为目的的武器竞赛促进了脑的发展,因此在它们的后裔现代人身上也具有野蛮的凶杀者的猿遗传倾向。达特的人科起源肉食说的理论自难令人信服,但肉食行为对人类起源的影响问题仍不失为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与达特的肉食说相反,乔利则提出一种早期人科成员草食说的理论。他观察到主要以植物的草籽为食的狮尾猴身上的很多特点与它们的同类狒狒不同,而二之间某些差别恰好与早期人科成员与猿类之间的差别相类似。例如,狮尾猴的上、下颌骨和牙齿向后退缩,下颌骨较高而且比较垂直,咀嚼肌发达。由于经常坐着的摘采种籽,它们的头部在脊柱上的位置比狒狒较为垂直,在这种体态基础上有利于直立行走方式的产生。乔利设想早期人科成员的出现可能正是象狮尾猴那样对在半干旱的空旷地带长期采集和食用草籽的一种特殊的食适应的结果。与达特的肉食说一样,乔利的草食说也只是试图从单一的食性适应来解释人类起源的原因,所以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塔特尔(R.Tuttle)从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小型猿类,即长臂猿在树上经常站立起来,并且在地面上时也几乎总是两足行走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因而提出一种早期人科成员起源于某种小型猿类的理论。按照他的小猿模式,人类的祖先起源于某种类似于长臂猿的非洲小猿。在它们仍然营树栖生活时就已经具备了直立行走的解剖学基础,当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使它们离开茂密的热带雨林,下到地面上来以两足行走的方式适应新产生的稀树干草原的空旷环境。他还认为这些小猿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由于可以两足行走,空出来的双手可以用来使用棍棒一类的工具获取植物性食物以及防身和狩猎。长期的手足分工,使得它们得以进一步向着人的方向发展。
此外,华什伯恩(S.L.Washburn)等学者还提出一种“草原黑猩猩模式”的假说。他们认为人和猿的共同祖先在体质结构上最近于现生的黑猩猩,而早期人科成员当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则与现生狒狒所适应的稀树干草原环境相仿。具有诸如黑猩猩那样的解剖学结构和进行特征的灵长类在环境的压力下一旦必须适应草地生活,就必须会出现向人方向发展的结果。这些必须适应草地生活,就必然会出现向人的方向发展的结果。这些古猿为了生存就必须依赖工具,而工具的使用又势必会进一步促使两足直立行走姿势的完善、犬齿的减小和智能的提高,同时也会引起群体关系的增强和复杂化。总之,华什伯恩等认为上述几种因素的相互用导致了人科的起源。
尽管目前在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直接原因和具体形式问题仍存在着许多争论,但至少大家在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这两点上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便曾指出:“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授时从事的和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行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就完成了从 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同时,恩格斯还特别强调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点。目前,虽然在如何理解这个论点的问题上,人们看法不一,但是毫无疑问,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以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劳动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