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彩后三断组思路:“民间智库”建立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22:34

   县是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功能比较完备的行政区划单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是统筹发展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科学发展观”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历史性内涵。建立完善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对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十年来的探索,“民间智库”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建立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日趋完善。日前,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牵头主办的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辽宁召开。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介绍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及该体系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

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探索过程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和服务的专业研究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工作开始于2000年,其探索过程大致经历了体系建设、体系改进和体系完善三个阶段。

1.2000年到2006年,第一届到第六届,体系建设阶段

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进行县域经济基础性研究,发表的文章主要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内涵、科学规范县域经济单位、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新思维、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等。

主要目的是引导全社会来关注县域经济,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2007年到2009年,第七届到第九届,体系改进阶段

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居民收入水平比较(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科学发展环境评价。

提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的观点。倡导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要加快向县域(包括县域经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政治、县域生态等)科学发展转变。

总结了《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2008年6月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推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三大新模式,即以城乡统筹为内涵的“双流模式”、以区域统筹为内涵的“增城模式”、以提高幸福指数为内涵的“江阴模式”。

3.2010年,第十届,进入体系完善阶段

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县域幸福指数为主要内涵的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

主要目的是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二避免非正常竞争,促进区域协作;三强县富民要一致;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五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六发挥中央、省、市、县等多方力量,统筹推进县域科学发展。

将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结合起来,完善评价体系。在以后的评价中将进一步完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特别是着重进行“县域幸福指数”的专项调查。

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内涵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包括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两个组成部分,两者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县域经济与县域相关联,量与质相统一,物质与精神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和谐,动力和目标相一致。县域经济是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科学发展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约束条件,全面评价和考察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情况,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县域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

评价指导思想:一是壮大县域经济;二是建设“富裕县域”、“绿色县域”和“幸福县域”,提高富裕程度、绿色指数和幸福指数;三是统筹推进县域科学发展。简称“一壮大三提高,科学评价助推科学发展”。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现了县域科学发展的多样性和科学发展的丰富内涵。

1.完善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探索过程

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探索过程,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也是一个探索过程;对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郡县治,天下安”赋予新的历史性内涵。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是采用公开的、客观的、可比的、核心的县域经济数据对全国所有县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强弱排序增加可较性,促进发展;县域科学发展评价采用客观数据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评价结果分等级分类型,不强调排序,利于促进统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的探索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的过程。 

2.强调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之所以被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差异性,就是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县域经济是“弱的一元”,是一条“短腿”。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50%,而县域人口超过70%,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数的70%,是全国中心城区的50%;再者县域经济间差异性也非常大,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100县的平均值是最低100个县的平均值的15倍以上。

由于县域发展的巨大差异性、县域科学发展的内涵丰富性和对县域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递进性,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现阶段只能做到相对的、基本的、核心的评价和把握,把握县域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引导和推动县域经济和县域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勇往直前。

应该将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到一个基础性、战略性的高度来认识,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的工作抓手。没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就不可能实现。

壮大县域经济在县域科学发展中地位重要。壮大县域经济为县域统筹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强县域科学统筹能力。县域的发展不能“等靠要”,要发挥县域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壮大县域经济为全国统筹工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行性。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为全国所有县市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营造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推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

3.强调强县富民一致性

全国县域经济的差异性非常大,在面积上,大的有几万平方公里,小的只有几百平方公里;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区,有丘陵,有平原,有海岛;在人口上,多则超过200万人,少则不到1万人;在资源禀赋上,有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藏的资源优势县,有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良田又缺少资金和人才的劣势县;在产业上,有的是工业主导,有的是农业主导,有的是旅游和商贸主导;在发展水平上,有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县,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区县。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根据主体功能区来统筹发展还不够,还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以富裕程度为尺度的统筹机制。不管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有多大,不管县域处在什么样的主体功能区,生活在每块国土的社会主义公民应该享受到均等化的富裕程度和社会文明。县域经济发展就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提高富裕程度。

县域经济发展要做到“强县”和“富民”一致性。“富民”的“强县”才具有生命力。“强县富民”不仅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动力源,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4.突出绿色县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县域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建设绿色县域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相关工作,包含绿色经济、生态保护、宜居环境、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等内容,增强分析经济发展的成绩与代价、产出与投入、节能减排等工作能力,加强技术进步和统筹发展等工作手段。

县域经济要在激烈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竞争态势中保持“绿色”。县域经济要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注重规划,制定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等,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中集聚集约效应;二是注重功能区建设,将县域划分不同功能区,统筹发展,可拓展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三是注重城乡统筹,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注重环境生态建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能主动选择污染少的合适项目。

绿色环境、绿色宜居与绿色经济同样重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搞好生活垃圾处理,人民生活更加宜居。建设绿色也是发展生产力。

建设绿色县域,进行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强化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约束条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着重开展以“幸福指数”为主要内涵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

我们在进行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除上述提到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等评价外,还将进行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主要是指县域的先进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安定和谐、人民满意幸福等。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作为精神层面和上层建筑将对县域经济和县域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是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的约束性因素,这些约束性因素反作用于并要求县域经济与县域需要科学发展。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依据现有的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针对县域的有关考核信息和将要开展的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调查信息来进行。在“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中,“县域幸福指数”工作是一个核心内容。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实现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的历史使命。县域幸福指数反映出人民满意度,反映了县域经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生态、县域政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的综合性。县域幸福指数将通过专项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下一步,将着重研究和开展县域幸福指数的调查工作。

6.评价特点和原则

评价特点:公开、客观、可比。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采用公开的县域经济基本核心数据,数据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公开资料;评价结果客观可比,为全国省市区、县市旗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

评价原则:“三不原则”,即不收费、不发证、不授牌。

7.评价对象

(1)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对象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对象是全国所有县(市)。采用公开数据,对全国所有县(市)都进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全国县域经济单位共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6个、县1463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由于我国行政区划和“市制”问题,县级市辖区将单列进行评价。

(2)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和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对象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和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对象首先是百强县,然后是相关工作比较突出的县市,最后推广到全国所有县(市)。

全国百强县是全国县市的突出代表,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区域崛起效应”和“科学发展示范效应”,因此做好全国百强县的“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将为全国县(市)科学发展提供航标性的“参照样本”,促进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

8.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县域科学发展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构成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的完整体系。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更加关注县域经济的区域经济属性,主要是对县域经济方面的评价,评价结果揭示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现象,考察的是县域经济强县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规律。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小、速度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与县域的资源秉赋、地理区位、人文历史、发展基础甚至外部政策相关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空间分布为金融、经贸单位的分支机构设置以及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空间布局提供导向。

开展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将评价内容扩展到包括县域经济在内的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政治、县域生态等整个县域系统。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不仅是县域的综合评价,也是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比如强县富民要统一、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相协调、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幸福等等。

新时期县域科学发展也不单单是县域本身的科学发展,还要受县域外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宏观政策、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主体功能区建设等。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构成完整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评价助推科学发展。

9.构建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1)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开创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和评价的先河;二是积极地引导了全社会对县域经济的关注和重视;三是为全国所有县市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营造了县域经济的“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大发展;四是为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是认识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的一大进步。

首先,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可以从思想上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有些人错误地把 “县域经济”与“县域”等同,容易引起误导。“县域经济”与“县域社会”、“县域政治”、“县域生态”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应当正确把握。将“县域经济”概念泛化、万能化,不利于探索县域经济规律,不利于科学指导县域经济工作,不利于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其次,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为整个县域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评价以及省市区对县(市)领导的考核提供了新思路。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科学评价才能促进科学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评价”不是“归一评价”,在没有把握指标规律的情况下,不能把所有指标简单的累加归一,否则得到的结果没有可比性和现实意义。在对县域经济的基本指标进行评价排列的同时,要对与县域经济相关联并起到科学性约束的县域发展的指标进行分类、分等级单独评价,体现“又好又快”思想。实际工作中既能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简单划一”思想,又能使用多个评价尺子,更能说明问题,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更能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最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为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政府转变管理方式提供新思维和新机制。在“富裕县域”、“绿色县域”和“幸福县域”的约束下壮大县域经济,建立起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机制。县域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政府的管理方式也要转变。国家的管理事务要以县域(或工作区)为单元、进行分类别、等级化管理,再制定最基本的保障性等级,可以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规范化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体现国家管理更加科学化的进步。

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1.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可以简要地理解为县域经济单位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某些竞争优势的能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体现的是县域经济单位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服务中具有的与其他区域经济主体竞争的竞争优势。

全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评价采用县域经济公开的、基本的、综合的、可比的数据来进行评价,评价数据的获取和客观性的核实可以进行,评价结果客观可比,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基本上反映出县域经济竞争力。

(1)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总量、均量和速度三类12个指标。

(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说明

评价体系体现了“大道至简”的思想和评价的基本原则——指标真实、客观、可比,指标规律可以把握或大致可以把握,评价对象的范围有针对性,评价结果有确切导向性,评价工作具有可行性和连续性。由于全国县域经济差异性大,由于县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众多;由于对影响县域科学发展的指标规律需要把握,因此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采用县域经济的基本的核心数据来进行。

经济结构指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经济结构性指标,如非农产业比重、经济密度、进出口额与GDP的比例等等。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指标与竞争力的规律没有把握或者没有可比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差异性非常大,有些指标没有统一规律。如进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的是外贸依存度,处在东部与处在中西部的县表现不一样,相当多的中西部县没有大的外贸需求,这些县的资源配置可能在国内就可以完成。再如非农产业比,由于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粮食大县也有存在的必要。有些指标(比如经济密度等)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是正相关或是负相关需要深入研究。

评价指标多少的问题。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多不一定就好,评价结果不一定就正确。一是竞争力本身就没有唯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是在每个指标与竞争力以及指标之间的规律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众多的指标放在一起,得到的竞争力就不确切。评价工作在缩小评价对象范围的情况下,采用比较多的指标是可行的。

评价与考核。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是评价,不是考核。现在,全国许多省份结合省情和特点,结合领导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甚至结合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制定并实施县域经济综合考核。

评价必须保持连续性。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主要反映现在状态,辅以反映未来,反映的主要是现在竞争力强弱。一是评价指标主要是“现在完成式”的;二是通过连续几届的评价结果对比,连续的“现在完成式”可以推导大致的“未来式”,关联起来考察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县域经济将进行分类评价。全国县域经济的差异性非常大。县域经济应该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也不应一个模式,应该百花齐放。县域经济要分类研究,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也将要分类评价,进行完善。

2.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

县域是区域统筹的基本单元,是城乡统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一体化规律,进行“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

所谓“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就是在某一区域内,地理位置相连、经济总量或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相当、经济发展方式相近的几个经济强县组成的集合。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的提出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淡化相邻经济强县的非正常竞争(特别是招商引资、数据攀比等方面),促进经济强县之间的经济协作;二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工作重点放到促进“强县富民”相统一和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上;三是打破行政区划,推动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四是有利于推进城市群建设,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五是促使县市在大区域中正确定位,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六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现在比较成熟的“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有:苏南组团(无锡江阴市、苏州昆山市、苏州张家港市、苏州常熟市)、苏中北组团(南通如皋市、盐城东台市、南通海安县、南通如东市、泰州兴化市、泰州姜堰市、盐城大丰市)、中原组团(洛阳偃师市、郑州新郑市、郑州荥阳市、郑州新密市、许昌禹州市、郑州登封市)、胶州湾组团(青岛即墨市、青岛胶州市、青岛胶南市)、莱州湾组团(烟台莱州市、烟台招远市、青岛平度市、青岛莱西市)、浙北组团(嘉兴海宁市、嘉兴桐乡市、嘉兴平湖市、湖州长兴县、嘉兴嘉善县、湖州德清县)、浙东组团(宁波宁海县、宁波象山县、宁波奉化市)。

浙北组团城乡统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县域内的城乡差距非常小,均在1.9-2.1之间,并且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31。二是县域之间的差距小,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均是A+级I类。

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发展定位和组团内县市发展差异性变化,组团也可能出现分化。在第十届评价中,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取消了原“苏中组团”;由于组团发展差异性变化,“浙北组团”也出现了调整。

3、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强县”与“富民”的统一,进行“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

富裕程度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例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居民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受教育年限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综合发展指数等等。这些指标或者简单,或者复杂,或者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或者操作性不强。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操作性,我们采用“相对富裕程度”的表达方式。县域相对富裕程度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坐标,考察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财政调控能力等,体现了以人为本、强国富民、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特点

一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坐标;二是以居民收入为主,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三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四是以财政转移支付为公共财政的主要手段。

(2)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坚持“三相对”规则

一是相对核心内涵的富裕程度。县域相对富裕程度体现了县域的富裕程度的核心部分,反映了县域发展的基本水平;二是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富裕程度。县域相对富裕程度以全国平均数为基准,反映了县域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三是相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富裕程度。县域相对富裕程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序相关联,反映了历史进程中共同富裕水平。

因此,相对富裕程度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基本的发展水平概念,是考察县域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工作是进行区域统筹的基础性工作,为统筹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量化导向。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均等富裕”。共同富裕是目标和方向,也是发展动力。

(3)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五类三级22个指标。五类指标包括人口类指标、居民收入类指标、公共服务类指标、地区发展类指标、财政统筹类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居民收入类和公共服务类指标构成富裕程度的居民富裕部分,地区发展类和财政统筹类指标构成富裕程度的统筹发展部分。

(4)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在指标体系中,强调:

以人为本,全部以人均等均量数据,以全国平均数为基准。

突出居民收入,还统筹考虑与居民收入相关联的工资、储蓄、消费等因素。

突出居民富裕,还统筹考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

不仅强调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还强调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统筹能力。

县域经济发展是提高县域富裕程度的物质基础,财政统筹是弥补因经济发展不足而引起的富裕程度的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统筹体现了市场和政府的两种力量,发挥地方和中央两个层级在提高富裕程度和强县富民工作的两个积极性。

4.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旨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包括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宜居和绿色调查等四部分。参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县、绿化模范县、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工作的理念和有关要求,规范出县域相对绿色指数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参照数据,综合评价全国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并公布全国各县市的县域绿色指数大小和等级,供全国县市参照对比,促进建设绿色县域。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首先以全国百强县和生态、环保、绿化、卫生等工作比较突出的县(市)为对象,然后扩展到全国所有县(市)。

 5.以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是通过收集整理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县域的考核信息和开展幸福指数社会调查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收集整理国家有关部门的考核信息初步从考察社会安全、社会和谐、精神文明、政治廉洁、民主法制、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着手。现在初步纳入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的信息主要有: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开展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信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信息、文化部开展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以及有关部门和重要媒体关注的信息。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大评价信息量,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增加透明度;二是要加强对主要媒体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继续建立和完善评价信息网络。三是着重开展“幸福指数”的调查活动。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百姓说了算。通过县域幸福指数调查,形成“提高幸福指数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性循环”。

四、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结果说明

1.中郡指数

中郡指数是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指数。R后的数字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数;T后的数字为在该年度评价中,参加评价的全国县域经济单位总数。参加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总数为2001个。

2.竞争力动态

竞争力动态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位在本届和上届评价中的动态变化情况。竞争力动态分上升、相对稳定、注意三种情况。

3.竞争力等级

竞争力等级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强弱等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由强到弱分十个等级,即由A级到J级。从第十届开始,将全国百强县的竞争力等级从A级中特列出来,划为A+级。

4.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等级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等级分A+级、A级、A-级、B级等四级,全国相对富裕程度平均为100,各等级规范:

A+级:125以上,全国相对富裕县域

A级:125-100,全国中等偏上县域

A-级:100-75 ,全国中等偏下县域

B级:75以下,全国相对落后县域

A级和A-级为全国中等水平县域。

5.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类型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类型可以用“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类型坐标图”来分析,见图-2。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类型坐标解释:横坐标是统筹发展指数,纵坐标是是居民富裕指数。

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的类型分Ⅰ、Ⅱ、Ⅲ、Ⅳ类,各类规范:

Ⅰ类:居民富裕指数和统筹发展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中a-c-b区域。

Ⅱ类:居民富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统筹发展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中b-c-y100区域。

Ⅲ类:居民富裕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统筹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中a-c-x100区域。

Ⅳ类:居民富裕指数和统筹发展指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类型坐标图为全国县域统筹发展提供导向。不同类型的县域将会有不同的统筹方式。           

6.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等级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以参照指标数据基准为100,分A+、A、A-和B等四个等级,具体规范为:

A+级:95以上,相对绿色级县域

A级:85—95,相对浅绿色级县域

A-级:75—85,相对欠绿色级县域

B级:75以下,相对绿色警示级县域

7.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类型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依据绿色经济和绿色环境的情况分以下四种类型,

Ⅰ类:绿色经济和绿色环境均突出

Ⅱ类:绿色经济突出

Ⅲ类:绿色环境突出

Ⅳ类:绿色经济和绿色环境均一般

8.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等级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分A+、A、A-和B等四级,具体规范为:

A+级:人文环境相对满意(幸福)级县域

A级:人文环境一般偏上级县域

A-级:人文环境一般偏下级县域

B级:人文环境警示级县域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等级坚持“A-级一票评价制”,即若一个方面出现“A-级”,即使其他方面在正常的情况下,整个县域为“A-级”。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中“幸福指数”评价以公开调查的方式进行,将在第十一届评价中着重开展。

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1.丰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富裕、绿色、幸福”的科学内涵,强化“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和县域幸福指数”的评价,将“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富裕、绿色、幸福县域”的两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向县域科学发展转变,推动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

2.着重开展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的“县域幸福指数”评价。建立和完善幸福指数体系并开展社会调查。建立起“人民满意幸福与县域科学发展”的目标与动力的互动、上进机制。

3.开展与县域科学发展相关联的专项研究和评价工作,如县域经济结构、县域技术进步、县域教育、县域卫生、县域文化等等,更加深入研究和把握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规律,推动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评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和“县域幸福指数等科学发展人文环境”,构建起推动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与县域科学发展的新机制。